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帮人可都是传说中的淮西勋贵,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狠人。
他们抗衡不了朱元璋,但是随便派几个人,要了柳淳的小命,还是不难的。
朱棣可不舍得柳淳出危险,毫不客气地说,整个北方三镇,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咱朱老四可是很呵护手下的。
这不,他把最亲信的张玉派出来,仔细保护柳淳。
只是朱棣没有料到,打柳淳主意的人可不只是淮西勋贵而已!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赐一人给孩儿。”
秦王朱樉,笑嘻嘻向老朱提出要求。
朱元璋刚刚收下了儿子的礼物,心情还算不错。
“说吧,你想要谁?”
“要谁父皇都会答应?”朱樉给老朱下了个套。
朱元璋拿鼻子哼了一声,“都有胡子了,还撒什么娇!你要是不愿意说,就滚蛋!”
朱樉吓得一缩脖子,忙委屈巴巴道:“父皇,儿臣只想要一个人,儿臣听说他经营有道,才一两年的功夫,就让北平物产丰饶,财富遍地。儿臣久居西安,励精图治,奈何身边没有合用的人才。假如父皇能把此人交给儿臣,定然能让西安脱胎换骨,儿臣拜求父皇了!”
说着,朱樉还真撩起蟒袍,跪在了地上。
他从码头回来,就气急败坏,到处打听,心说老四的北平十分寒冷,人丁稀少,产出有限……虽然西安也衰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有道理,比不上北平,而且瞧北平的架势,怎么比江南的物产还多啊?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等问了一圈,终于有人告诉朱樉,燕王用了一个人,此人善于经营之道,在北平办钢铁厂,推行屯田……人家种粮食,他偏要种油菜籽,种黄豆。
结果呢,长出来的东西深受江南欢迎,卖得可火爆哩。
前番十几船的东西都卖光了,现在燕王又送来了新的货物,瞧着吧,准又是大卖。
朱樉也在经营羊毛生意,很容易理解柳淳在北平干的那些。
听完之后,他是大喜过望!
这就是本王要的人才啊!
朱樉琢磨着干脆抢在四弟前面,跟老爹说点好话,只要老爹答应了,这个人才就是他的了!
“父皇,孩儿离京多年,前番还是母后驾崩,孩儿才赶赴京城奔丧。孩儿这些年,辛苦经营,无奈西北贫瘠,百姓穷苦,民不聊生。儿臣拜求父皇,赐予儿臣善于经营之才俊,以造福一方子民!儿臣感激不尽!”
朱樉很是狡诈,他不经意间,把马皇后给搬了出来……等于是跟老爹说,我是嫡子,老四不是,有什么好的,应该先给儿子!
朱元璋能听不出来吗!
他只是长长出口气,“柳淳虽然年轻,但他建议设立银行,智虑深远,非比寻常。久后必是辅国之才,朕的户部尚书,就是给他留着的!”
一句话:乖儿子,柳淳是你爹看上的人,你小子就别想了……
………………………………
第161章 老朱家的贪财基因
秦王朱樉从宫里出来,整个人都晕乎乎的,要说老爹赏识一个人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些年被老朱夸奖过的臣子不在少数,同样,被杀的就更多了。
所以还是那两句诗说得好,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这就是朱元璋!
身为开国之君,气魄之大,古往今来,也是少有的。
所以朱元璋不屑于说假话!
既然没说假话,父皇如此推崇一个少年人,还许诺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这可不是简单夸奖一句“人才”或者“大才”那么简单,要知道方孝孺也被夸过。这是直接给柳淳安排位置了
还是总揽一国钱袋子的户部尚书!
爹啊,你到底多喜欢这个臭小子啊!
还有四弟,你这是捡了多大的便宜,弄了这么个宝贝!
不行!
绝对不行!
我要去瞧瞧这个臭小子,看看能不能拉到自己这边来,老爹不肯给,他主动投效,那总没问题吧!即便没有投效,跟他谈谈经营之道,一起发财也是好的。
朱樉做为皇帝次子,受封秦王,地位尊崇无比。到了封地,却一心养羊,四处卖羊毛……足见这家伙爱财之心。
他回到了临时住处,竟然挑了好些礼物,有玛瑙,玉石,西域的香料,还有不少雪莲,羊皮……都是顶好的东西。
装了三个箱子,就让人带来,去拜会老四,顺便瞧瞧柳淳……
其实啊,朱樉不知道,当他提出要让柳淳替自己做事的时候,老朱的心是担忧的,对,没有半点舍不得,老朱只是替儿子担心!
柳淳这个兔崽子,连天子都敢耍弄,虽说银行的设立,利国利民,但柳淳没有从一开始就讲清楚,反而设下圈套,请君入瓮。这让朱元璋非常愤怒,又无可奈何。
连他都被柳淳算计了,自己的傻儿子能斗得过那小子吗?
万一让柳淳耍得团团转,闯了大祸,惹了大事,到时候还不得当爹的擦屁股。
朱元璋是出于担心,才不让朱樉跟柳淳接触……老朱又琢磨到,不只是朱樉,万一其他儿子也这么想呢?
毕竟柳淳敛财的能力,太让人惊讶了。
算了!
这个小坏蛋就在朕的手上,哪也不许去!
说你以后能当户部尚书,朕都砍了好几个了,你一个小兔崽子,还能斗得过朕吗?
朱元璋的矛盾纠结,朱樉哪里能领会,他不但没离柳淳远点,还一头扎进来了。
“二哥,没想到你进京比小弟还快,本来小弟还要去拜访二哥呢。”
朱樉大笑,“四弟啊,二哥是轻车简从,能不快吗!倒是四弟,你带了那么多东西,真是难得啊!”
朱棣笑道:“二哥,实不相瞒,过去漕船在秋冬之间,把粮食运到北方,就要陆续返回……去的时候,满满的粮食,回去呢,却是空船。小弟觉得是浪费,就索性跟河道衙门商量,让他们帮着运送一些北平等地的特产。也算是物尽其用,毕竟借助漕运便利,小弟是占了点便宜的。”
这招柳淳就干过,朱棣不过是扩大了十倍规模而已。
朱樉却听得耳目一新,“高!这样一来,能省去许多运费,四弟身在北平,漕运畅通,可要比二哥那里强多了。”
朱樉在西安,为了贩运羊毛,不得不征调民夫,替他充当免费的劳力,这事情地方上叫苦不迭,好多官员弹劾,若不是朱樉地位够,早就被轰成渣了。
过去只知道北平苦寒,却不知道作为前朝帝都,北平的格局,还有配套设施,都不是其他城市能匹敌的,甚至连金陵都差着一截。
当初让父皇把我封去北平多好啊!
朱樉在心里埋怨老爹,只是木已成舟,改变不了了。他想了想,又笑道:“四弟,漕运便利果然重要,可能有这么多的产出,却是四弟治理有方啊……我听说你麾下有位少年英才,最善于经营,很是了得。就连父皇都极为推崇,还说他是未来的户部尚书呢!”
“什么?”朱棣被吓得不轻,“二哥,你是听谁说的?”朱棣是一万个不信,老爹不可能不知道柳淳的为人啊,这小子也能执掌一部,那不是开玩笑吗?
朱棣神色诡异,面带迟疑。
朱樉不知道四弟的想法,只当他舍不得让自己见柳淳,因此心里越发迫切,非要见识一下不可!
“四弟,二哥急吼吼过来,还准备了礼物,难道你就不能赏一面吗?”
朱棣迟疑了一下,忙道:“二哥别误会,柳淳也没在我这儿,他去梁国公府了,据说是梁国公请他过去,帮着教导皇孙……”
“蓝玉!”
朱樉眼前一亮,好一个柳淳啊!
老爹视他为未来的尚书,四弟当宝贝一样对待,就连蓝玉都另眼相看,谁敢说他不行,老子给你一耳屎!
“四弟,既然如此,我改日……”
他刚要起身,小胖墩、朱高煦,外加上小小圆圆的朱高燧,围着柳淳,从外面进来。
“父王,柳哥可厉害了!他去了就跟梁国公论理,让梁国公给我们放假,每旬休息一天!”
小孩子就没有不喜欢放假的。
朱棣一听,气得翻白眼,果然是柳淳才能干出的事情!
好好的孩子,不让他们多读书,多练功夫,给他们休假,亏你说得出口!本王小时候可是一天都没休息过!
当着朱樉,朱棣不好发作,只能咳嗽道:“没看见吗,你们的二伯秦王在此,快快行礼!”
三个孩子连忙排成一排,给朱樉鞠躬问好。
朱樉注意力全在柳淳身上,对三个孩子只是笑笑,就让他们下去了。转身的功夫,朱高煦就骂开了……呸,抠门!见面连红包都没有,小气!瞧着吧,回头我还要狠狠揍你家的那几个崽子!
朱高煦是记仇了。
柳淳早就领教过朱樉的威风,知道这位王爷不是好相与的,忙躬身施礼,“下官大宁都司经历柳淳,拜见秦王殿下!”
朱樉眉头紧皱,“怎么,你才是一个小小的经历官?父皇没调你进户部吗?我还琢磨着,父皇会给你个郎中,或者侍郎呢!不过也不要紧,只要父皇赏识你,几年之内,户部尚书唾手可得!”
柳淳乍听这话,也是吓了一跳。
他可没心思当什么户部尚书,而且老朱也太难伺候了,等着寿典处理好,他就返回大宁,去建设老巢,静等靖难之役爆发,然后混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先把二百年的富贵弄到手,至于别的事情,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当然了,辽东的女真是必须处理的,要从根子上解决掉野猪皮!
朱樉盯着柳淳,发现提到户部尚书,这个少年居然没有太多的喜色……宠辱不惊,真是个人物啊!
好吧,这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朱樉算是盯上柳淳了。
“那个柳经历,你怎么看商贾之事……或者……干脆直说了,本王在西安圈了不少牧场,养了一些羊,近年也贩售羊毛,你觉得这个生意如何?”
羊毛!
柳淳愣了一下,这不是穿越者最喜欢的羊吃人吗?
怎么这位秦王殿下提前用上了?
难道他身体里也藏着另一个灵魂?
柳淳迟疑之下,就问道:“殿下,你用羊毛,做什么啊?”
“这个……当然是做毛毡,毯子,总之是用来保暖的,有什么问题?”
柳淳听到这里,总算清楚了,朱樉没有穿越,他利用羊毛的方式还十分传统。用羊毛做毛毡,能追溯到什么时候柳淳不知道。
但貌似邓艾进犯蜀汉的时候,就是用毛毡裹着身体,从阴平小路进军,一举灭了蜀汉的。
只是毛毡粗劣、扎人,价值不高。上等的人家,多数用皮,普通百姓,也使用棉花御寒。只有军中,长途贩运的商人,或者一些大户人家,买了铺车厢,铺床板,隔绝潮气。
柳淳沉吟一下,“殿下,羊毛的确是一门大生意,做好了,比丝绸还要赚钱。我也在做一些准备,只是一时还没有落实。不知道王爷有没有兴趣,咱们一起发财!”
朱樉眼睛冒光,不停点头,“好啊,我就是来向柳经历求教的,有什么好办法,你赶快说吧!”
朱棣在旁边默默翻了个白眼……完了,二哥算是掉进柳淳的圈套,就等着被卖了,还替人家数钱吧!
朱棣又想了想,非但不同情朱樉,还幸灾乐祸,反正太子拿了柳淳的股份,自己更是成了柳淳的打手,再多一个二哥,一起分担,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还有比自己更傻的……
………………………………
第162章 拉个王爷当打手
柳淳早就把养羊作为一条重要的发财之路,可是当他真的开始着手,就发现情况不那么简单……养羊最赚钱的就是羊毛,纺织成毛线,做成毛衣,或者加工成呢绒,都是顶好的衣料。
可问题是蒙古草原主要存在的是粗毛羊,只能用作毛毡和地毯,根本没法纺织呢绒。
“王爷,据我所知,如果仔细选育,能在粗毛羊之中,培育出比较优良的裘毛羊。”
所谓裘毛羊,顾名思义,就是能用来做皮衣的羊,价值绝对不低,最好的裘毛羊就是滩羊,而滩羊属于蒙古羊,也是粗毛羊。
当然,不是每一只粗毛羊都是滩羊,这需要仔细的挑选繁育,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形成稳定的种群,提供优质的羊皮。
“王爷,羊皮虽然有些价值,但最好的还是呢绒,这是一种用很细的羊毛,纺织出来的衣料,挺拔保暖,结实防风,论起价值,甚至能胜过丝绸,在寒冷的北方,尤其受欢迎。”
柳淳叹道:“只可惜,我大明虽然物产丰饶,却没有这种产细毛的羊,实在是遗憾。”
朱樉听得正高兴,居然没有了。
“哪里有?”
“据我师门的前辈讲,当年蒙古大军达到了极西之地,发现了细毛羊,数量还不少哩!”
朱樉犯愁了,“照你的说法,为了点羊毛,本王还要带兵远征,这事父皇能答应吗?”
柳淳笑道:“王爷,别说陛下不答应,就算我也不敢让王爷冒险。我的意思是既然有这种羊,我们就能想办法,通过贸易换来。这不,这次陛下圣寿,就要邀请外藩诸国,一起参加,同时还要互通有无。我们可以趁机派遣人员出海,寻找需要的东西。”
柳淳道:“假如能得到细毛羊,经过几代的培育,让羊群适应环境,估计在一二十年之内,就能出现优良的本土细毛羊!”
朱樉听到这里,直接泄气了。
还要一二十年?
本王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
这个该死的柳淳,东拉西扯,讲了一大堆,结果怎么发财,根本没有告诉他!到底是朱棣的人,嘴可真严!
既然问不出来,那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朱樉哼了一声,恶狠狠盯了朱棣一会儿,转身要走……
柳淳却笑道:“王爷,你想通过羊毛发财,就只有这个办法。不过你若是对别的有兴趣,倒是有些来钱快的路子。”
朱樉停下了脚步,迟疑道:“那个……柳淳,你舍得告诉我?还有四弟,你愿意让二哥知道?”
朱棣一直听着,他就是想见证一下,一位王爷,是如何被柳淳不知不觉就给忽悠的……你愿意上钩,我能拦着吗!
“二哥说的什么话,柳经历是朝廷官吏,又不是我的家臣!更何况我跟二哥是弟兄,有什么好事情,还能少了二哥的!”
“好!这话我爱听!”
朱樉大笑,“四弟,哥哥把话放在这儿,这事成了,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找二哥,皱皱眉头,就不算好汉子!”
听着这俩位兄弟情深,柳淳这个气啊,你朱樉有什么承诺,跟我说啊,你跟朱棣讲什么?你要搞清楚,我的确不是朱棣的人,小爷的靠山多着呢!
柳淳一肚子埋怨,朱棣却乐得误会,根本不解释,还笑着对柳淳道:“二哥这么说了,你有什么赚钱的方法,只管讲就是了。”
柳淳无奈,只得道:“秦王,其实我刚刚提议,派人去海外寻找细毛羊,其实就已经点名了来钱的路子。”
朱樉略微思索,忙道:“莫非你说的是海外贸易?”
这位王爷还挺机敏的。
柳淳笑道:“秦王殿下,陛下可是降旨了,要把这次外贸所有的收入,都上缴国库。这是官方贸易,民间要参与,必须通过皇家银行,取得参与外贸的资格。”
“皇家银行?我倒是听说过,据说是那个酸老头茹太素管着,我回头就去找他!”
朱棣忍不住笑道:“二哥,茹太素是管皇家银行,但真正负责外贸的人……是他!”朱棣指了指柳淳,“你跟他说,比起找茹太素容易多了。”
“哦!”
朱樉恍然大悟!
怪不得!
老爹说柳淳能当户部尚书,结果就是个区区经历官,怎么看都不对劲!原来老爹把银行交给了柳淳,还让他负责外贸……这些是临时的差事,这小子没说,可若是办好了,升官是指日可待啊!
“柳经历,啥也别说了,本王要参加这次外贸!”
朱樉本以为柳淳会立刻答应,并且给他提供建议,哪知道柳淳却摇了摇头。
“王爷,我不建议你参加!”
“为什么?”朱樉眼睛瞪得老大,怒气冲冲的。
“毛毡不算什么值钱的东西……即便我们的比海外好,也卖不上太高的价钱,不符合这次外贸的主旨,所以我不能答应!”
一个外贸,还有主旨?你当是做文章呢?
“柳淳!”朱樉语气不善,“我一个堂堂王爷,巴巴跑来,见你这么个小官……我,我还拿了礼物,向你请教,你可倒好,连着给我泼了两盆冷水!你,你别以为父皇喜欢你,就敢不把本王当回事!”
这家伙气急败坏,柳淳却老神在在。
“秦王殿下,你也太性急了,你听我说完好不好!”柳淳道:“这次外贸的规模肯定很大,海外藩国垂涎大明的货物,我们该怎么保证交易顺利?”
“我哪知道?”朱樉不客气道:“臭小子,你再故弄玄虚,本王可真的生气了!”
“稍安勿躁!”柳淳道:“以我的判断,海外藩国未必带来足够的金银,可他们一定想要咱们的东西。我大明的商人也向出货,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让皇家银行给藩国夷商提供贷款!”
柳淳笑着对朱樉道:“王爷或许又要问了,贷款给夷商,他们不还怎么办?这就是王爷要干的事情了!”
朱樉迟疑,“你的意思是……让本王帮着要债!”
“对!就是这个!”
朱樉迟疑了,“柳淳,本王的名头,在大明管用,当然了,在海外,也,也会有用的……可那些蛮夷,若是一定不还账,我,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我总不能领兵出战,去逼着他们换钱吧?”
“为什么不能?”柳淳反问了一句,“是王爷没有胆子吗?”
“呸!”朱樉怒道:“本王连北元残部都不放在眼里,还会在乎区区蛮夷吗?只是我听说父皇要公布什么不征之国,我怕事情不好办!”
柳淳笑道:“王爷多虑了,不征之国,乃是陛下的恩典,通商贸易,更是天恩浩荡。我大明商货远通海外,自然要派遣一些驻外的武装,保护我们的商人安全。这士农工商,商人属于末等,让朝廷派兵,未必能行。可若是秦王殿下,能奏请陛下,组建一支护航船队,替我们的商货提供安全保证,让藩国不敢赖账,皇家银行这块,会给王爷一笔不菲的佣金。”
“而且王爷等于是打通了海外的商路,陛下规定对外贸易,必须是官方进行,可没规定民间不许从海外采购啊!若是有奇珍异宝,尤其是金银一类的,王爷想办法弄回来,利润还能少了?”
“对了,王爷还可以借机寻找细毛羊,如果成功了,不就又是一条来钱的路子吗!”
“哎呦!”
朱樉按着宽大的脑门,认真思索,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喜道:“柳经历,你这是一下子给我出了两条来钱的办法啊!一条眼前的,一条长远的,你可真是个小财神!”
朱樉这下子可爽了,神清气爽,爽到飞起……
“柳淳,你说我该怎么办,从哪里下手?”
“王爷自然是要招募人手,筹建护航船队……这事情最好要让陛下点头,而且吧,还要从军中挑选一些经验丰富,战力强大的。对了,若是王爷愿意,不妨出手搭救一些被案子牵连进去的勋贵,他们固然有罪,家人也在劫难逃。可他们的部曲家将,还是好的,为了大明,流过血,打过仗。上天有好生之德,借着这次圣寿,赦免了他们,充作护航武装,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秦王朱樉闭目思索,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棒!
不但能赚钱,还能向勋贵卖好,尤其是能掌握一支不弱的力量……一举三得,一箭三雕,简直妙不可言啊!
“柳淳,父皇给你一个户部尚书,实在是太委屈你了,依我说,在有中书省的时候,你就是宰相之才啊!”
朱樉又对朱棣笑道:“四弟,你比二哥有福气,这样……要是有一天,你不要这小子了,给我送来,我愿意拿十万黄金来换!”
朱棣哼了一声,“二哥,父皇的户部尚书,就值十万两啊!”
朱樉愣了一下,突然大笑起来,“是啊,是啊!我这不是穷日子过得多了,连大话都不会说了!行了,我先告辞,还要好些事要准备,等我有了头绪,请四弟还有这小子,畅游秦淮河!”
送走了朱樉,柳淳就想悄悄溜走,可朱棣早就盯上他了。
“有这么好的来钱路子,你却送给了二哥!”
柳淳脸色微变,想要解释,哪知道下一秒朱棣朗声大笑,“行,你小子是帮了我的忙了!有二哥顶着,我的压力就小了不少啊!”
………………………………
第163章 赚个国家
朱棣进京之后,晋王,齐王,周王,蜀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