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63章 赚个国家

    朱棣进京之后,晋王,齐王,周王,蜀王……全都先后进京,诸王齐聚,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

    不过能看得出来,诸王当中,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其中秦王和晋王都是马皇后所生,跟太子朱标同为嫡子,地位最为尊崇。

    而朱棣功劳最大,实力雄厚,很是办了几件让老朱欣慰的事情,在诸王当中,也属于顶尖儿行列,除了这三位王爷之后,其他的王爷,就有点跑龙套的味道了。

    比如周王朱橚(su),他跟朱棣是一个妈生的,关系最是亲厚,进京之后,直接住在了朱棣的馆驿。

    这位周王十分有趣,他喜欢戏曲,还喜欢医术,每天出来进去,哼哼唧唧的,闲来无事,就给这个摸脉,给那个看病……经常偷偷摸摸鼓捣出来一包药,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就塞给这个,塞给那个,让大家伙当他的小白鼠。

    柳淳是吓到了,要是让这位给毒死了,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为了躲避黑手,他现在是每天在银行,全力以赴,筹备外贸的事宜、

    而秦王朱樉,几乎每天都跟在柳淳后面。

    京里的文武都感觉奇怪……按理说一个人只能投靠一方,要是敢脚踩两条船,保证会淹死。

    可柳淳呢?

    他不只是踩两条船那么简单。

    北平的时候,跟燕王交好,进京之后,太子多次替他说话,现在秦王又天天跟着,这小子何德何能,有本事让这些人都围着他?

    尤其是这几位还没有冲突,仿佛理所当然似的……怎能不让人费解!

    “哼,有什么不解的,你们要是能让本王轻轻松松,拿到几十万两银子,本王也愿意照顾你们!没那个本事,就给本王滚得远一点!”

    朱樉这几天算是开了眼界,他自诩懂得经商,可跟柳淳一比,简直连小孩子过家家都不如!

    这个姓柳的小子,从里往外,全都是黑的,专门干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比如说柳淳先收取各家参与外贸的会员费。

    拿到了这些钱之后,柳淳就约请在京的文人,组成品鉴委员会……这其中有儒生,官吏,才子,大家,美其名曰,是鉴赏珍品。

    实则就是吹牛,擦胭脂抹粉。原本值一钱银子的东西,他们能忽悠到一两之多!

    这就完了吗?

    才哪到哪啊!

    下一步,柳淳就不惜工本,请能工巧匠,对商品进行包装。

    经过一番折腾,至少增值两倍。

    然后呢,他租用了好几处园林,把这些商品放到园林里面,又按照各种各样的题材,陈列在不同的区域……在每个区域,都安排歌舞杂技,用着精致的瓷器,喝着大师炒制的茶水,欣赏身着轻纱女子的歌舞,听着美妙的琴声……就这个感觉,别说蛮夷了,就算朱樉都有点骨头发酥的感觉。

    经过这么一番包装,原本的大路货色,迅速身价十倍百倍!

    而且柳淳还准备了专门的拍卖大厅,留着给各个藩国竞争叫价。

    他还安排银行的人,成立专门的服务小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多花钱,不够不要紧,可以贷款!

    至于贷款的安全与否,就是朱樉要负责的,哪个藩国敢欠大明的钱,那就等着正义的铁拳吧!

    “你这哪是做买卖,简直就是抢劫!”朱樉毫不客气吐槽。

    柳淳满不在乎,“我这都够文明的了,还没直接去扣关,逼着他们打开国门呢!要说起来,还是我心肠太软了。”

    朱樉一口水差点喷出来,你不是心肠太软,是脸皮太厚。

    人家远路而来,给父皇祝寿,你给人家摆个鸿门宴,有这样的道理吗?

    我堂堂秦王,我是知道是非对错的,要不是,要不是看在银子的面上,我才不干这么丢人的事情呢!都是被柳淳带坏了。

    朱樉仰望着天棚,一副不屑于柳淳为伍的高傲模样。

    他这两天一直在想,父皇是不是老糊涂了,真要是让这么黑心的家伙当了户部尚书,天下的老百姓还不被他坑惨了,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

    原来朱樉还不算太笨,已经察觉出问题来了。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前来送信。

    “柳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

    柳淳坐着没动,朱樉倒是一下子站起来,兴奋道:“什么好消息,是不是有肥羊上门了?”

    “没错!是,是琉球的使者到了!”送信人道。

    “琉球来人了?太好了!发财的机会终于到了!”朱樉高兴地眉开眼笑,冲着柳淳嚷嚷道:“快走啊!赶快去瞧瞧羊有多肥,该从哪块下刀子?”

    柳淳简直不想跟他说话,你丫的装什么蒜,刚刚还一副傲娇的德行,现在就迫不及待了……好歹也是个王爷,怎么就逃不过真香定律呢!

    柳淳不慌不忙,收拾了一下官服,然后又跟着朱樉道:“王爷,咱们是不是要编点词儿啊?”

    “编词儿?唱戏啊?”

    “王爷真说对了,咱们现在就是演员,要拿出敬业的劲儿才行!”

    他们俩一路低估,制定了好几套方略,说白了就是挖了好几个坑,任凭对方多狡猾,都逃不过去!

    这一次藩国来的很多,礼部和鸿胪寺一起承办,琉球的使者被安排在了礼部的馆驿,来人是个小黑老头,能有五六十岁的样子,脸上黝黑,还带着一层长时间被海风侵袭的白色痕迹,似乎从他的身上,都能闻到一股特有的海水腥味。

    “贵使,这位是秦王殿下,特意前来问候!”

    小老头一听,慌忙拜倒,“外臣泰期,拜见秦王!”

    朱樉心说好歹也是一国使者,怎么见面就跪啊?他伸手把对方搀扶起来,小老头格外激动,手舞足蹈,不停念叨:“敝国何其有幸,能参加大明皇帝寿典,能得到秦王关怀,敝国上下,真是感激不尽,五体投地啊!”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朱樉一心想赚钱,可人家这么恭敬他,反而弄得他不好开口了,只能拼命看柳淳。

    柳淳倒是满不在乎,别说下跪了,就算抹脖子,该赚的钱,也不会放过。

    “贵使,我陪着王爷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国内有什么需求,或者说,希望大明帮忙做什么,只管提出来,咱们都好商量!”

    “哦?果真如此?”小老头别提多激动了。

    “那是自然!秦王殿下在这里,有什么话说就是了。”

    朱樉很配合地挺起胸膛,让小老头放心!

    小老头真是如释重负,老脸乐成了菊花,“太好了!简直太好了!”

    “敝国当下三王分立,我,我想请上国帮忙,能一统琉球!”

    这第一个条件提出来,就让朱樉吓了一跳,琉球本来就是个弹丸之地,还分成三国,那每一国能比村子大多少呢?这也是一国之君?真是稀奇啊!

    还有,你们要向统一,自己厉兵秣马就是了,何必找大明帮忙呢?

    朱樉表示很费解。

    可更费解的还在后面,小老头又道:“我还有一件事情,敝国百姓愚昧无知,浑浑噩噩,想请上国迁居一些百姓,进入琉球,赐我文明,开我民智。”

    这回轮到柳淳惊讶了,好嘛,不用他想办法往琉球移民,人家就主动提出来了。

    “还有吗?”

    小老头略微沉吟道:“请问大人,这两条都能答应吗?”

    敢情他还怕大明不同意,这么好的事情,柳淳哪里会拒绝。

    “你放心吧,我……当然,主要是王爷,都会向陛下谏言,你们如此忠诚,上国自然不会亏待你们的!”

    “那可太好了!”

    小老头激动的浑身颤抖,又道:“那我还有一个奢求,就是,就是希望在京城设立一个琉球会馆,让琉球的子弟来上国沐浴教化,恳请上国恩准!”

    ……

    从馆驿出来,柳淳都有种荒唐的感觉,他一心琢磨着怎么对琉球下手,万一对方抗拒,他又该怎么威逼利诱,迫使琉球上钩。

    可结果呢,他琢磨的那一套全都没用了,琉球主动提出来了,而且还远超柳淳的想象!

    假如所有藩国,都像琉球国这么听话那可就太好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琉球是藩国当中的一股清流!

    朱樉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柳淳你笑什么?咱们什么都没要到,反而答应了他们一堆条件!你还说赚钱呢!我看就是赔本赚吆喝!”

    “哈哈哈!”柳淳大笑,“王爷,谁说咱们没赚,咱们赚大了,赚了整个琉球!”

    青史尽成灰说

    琉球的确是很听话的……小的可没有胡编啊……


………………………………

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

        “一个琉球能值几个钱?弹丸之地,在地图上都找不到!”

    朱樉撅着屁股,在地图上爬,费了好大力气,总算找到了一串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岛,全部加起来,或许就是一个县的大小,也许更小一些,朱樉都不敢相信,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小的国家,真是无奇不有啊!

    “秦王殿下,我问你,要如何进行海外贸易?”柳淳笑呵呵道。

    朱樉皱眉头,“你别总是问我,有话就直接说!”

    “那好!”柳淳笑道:“我换个问法,王爷觉得直接开着船,载着货物,到了别的国家,就能赚钱吗?”

    “难道不能?”朱樉就藩在西安,面对的都是一望无际的黄土,还真不知道海上要怎么办!

    “海洋辽阔无垠,风浪极大,往返一趟,经常是出生入死,险象环生。因此在海上有稳定的补给站,非常重要!琉球扼守南北航线,岛上有淡水,有避风港,还有劳动力……海航船只可以在琉球补给,躲避风浪,维修船只,一句话,琉球就是我们征服海洋的跳板!”

    “哦!”

    朱樉点了点头,可依旧困惑。

    “你小子别给我整那些虚的,我就问你,怎么利用琉球赚钱?本王要的是真金白银!”

    柳淳算是无语了,他倒目前为止,接触了一头老朱,三头小朱,他们老朱家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喜欢钱,只是侧重点不同。

    朱元璋觉得只要不是从老百姓身上盘剥来的,什么钱都是他的,非常霸道!朱标相对就文雅了很多,更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朱棣算是父子几人当中,最会花钱的一个。他爱财,但更会利用钱财。这不,靠着南北贸易,他手上的兵马已经突破了八万大关,直奔着十万去了。

    朱棣的爱好是把钱财转化成实力,朱樉的境界最差,这位只是单纯贪财。不过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只要能挣钱,他并不在乎王爷的体面,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这也是柳淳最欣赏他的地方,至少跟这样的货合作,不会太累!

    “王爷,我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你还听不懂!”柳淳叹了口气,“你非要我挑明吗?你现在就安排人去琉球,买下港口土地,建造仓库,船厂,还有酒店,赌场,青楼……你想想吧,一群大男人,在海上航行好几个月,眼珠子都憋红了,花钱根本不经过脑子,老母猪都能买出西施的价钱,怎么会没有钱赚?”

    “哎呦!“

    朱樉突然抚掌大笑,“臭小子,你年纪不大,倒是听懂啊!”朱樉怎么会不清楚,那些从西域来的商人,到了西安之后,醉生梦死,一掷千金,花钱之豪迈,让他这个秦王都目瞪口呆。

    海上的生活比陆地上还要惨一百倍。

    这要是在码头上,弄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身的酒楼,那简直就是个聚宝盆啊!

    朱樉才不在乎什么秦王的体面,反正是在琉球,又没有多少人知道,有什么好怕的……朱樉突然埋怨起柳淳来了。

    “臭小子,有这么好的点子,你不早点说,还鼓动我干什么护航要账,我可是堂堂王爷,怎么能伺候商人?还是酒楼好!”

    柳淳翻了个大白眼,“酒楼就不是伺候商人了?那不是伺候得更彻底吗?王爷,我可真要提醒你,做海外的生意,必须是仗剑经商,没有武力作为后盾,随便一伙海盗都敢对你下手。王爷,你可千万别成了皮薄馅大的肉馒头!”

    朱樉沉着老脸,用鼻子哼了一声,他已经渐渐看透了,这个臭小子,根本就是拿自己当保镖!

    “柳淳,你能不能跟我说句实话,你小子为了海外贸易的事情,奔走辛劳,耗费了多少心思。结果现在呢,你什么都不要,莫非你真是大公无私吗?”

    柳淳眨了眨眼睛,很认真点头,“多谢王爷夸奖,你真是把我的心思都猜透了,我就是这么个人!”

    “呸!”

    朱樉还来了聪明劲儿,用力啐骂,头些时候,他还会信,可见识了柳淳种种手段,再相信这个小子,那就是脑袋抽了!

    “不行!”

    朱樉突然凶光闪现,死死盯住了柳淳!

    “小子,你一定有特别的捞钱办法……你小子赚的,保证比我,比那些作坊,甚至皇家银行都多!你给我吐出来!”

    朱樉一步一步,向柳淳逼来,他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脸上写满了疯狂。闪舞

    “臭小子,你说不说?赶快告诉本王!咱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我不让你吃亏!你要是不说,我现在就把你吊起来!”

    柳淳气得脸色铁青,“秦王,你别得寸进尺!我可是朝廷命官!你敢动我,燕王,梁国公,宋国公,还有蒋指挥使,都不会放过你的!”

    朱樉呵呵两声,毫不在乎,“小子,你当他们有用啊?远水解不了近渴,我现在就想知道!你一定有特殊的捞钱办法,你小子吃肉,也要分我点,不然本王就嚷嚷得天下皆知!”

    柳淳这个骂啊!

    还没过河,这个混球就拆桥了……真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柳淳现在只庆幸一件事,那就是他最初是跟朱棣打交道,不管怎么说,朱老四算是比朱老二讲理多了,也克制宽宏多了。

    虽然柳淳不愿意承认,但他现在就期盼着朱棣能闯进来,赶快来拯救他!

    “二弟!你在干什么?”

    没盼来朱老四,倒是把朱标给盼来了。

    一见大哥,朱樉不敢撒野,忙笑嘻嘻道:“太子哥哥,小弟跟柳经历开个玩笑,不必当真,没事的,真的没事!”

    朱标沉着脸道:“二弟,柳经历可是奉了父皇的旨意,跟着我一起操办圣寿大典。你要是胡来,影响了大典的进度,我这个当哥哥的,可不能不跟父皇讲啊!”

    “可别!”

    朱樉是个混不吝,谁都不怕,但他就怕大哥,别看朱标笑呵呵的,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可朱樉就是没来由的害怕。

    或许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根本改不了。

    “大哥,我真是开个玩笑,要不,我现在给柳经历道歉!”

    说着,他还真要行礼。

    柳淳摆手,“秦王,你的礼我可不受!不过从今往后,我可得带着足够的护卫,免得遭了王爷的毒手!”

    从秦王馆驿出来,柳淳还一肚子气。

    “太子殿下,这秦王怎么跟土匪似的,说翻脸就翻脸,你没瞧见,他那个模样,简直要吃了我!”

    朱标哼了一声,“行了,你鼓动他跑海外开青楼,这事让父皇知道了,还要我替你说好话呢!还有啊,你刚刚提了好些人,怎么没提我?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太子都罩不住你了?”

    朱标气鼓鼓的质问,难道太子的招牌不够强吗?

    柳淳急忙赔笑,“殿下仁慈,微臣怎么敢劳烦殿下!要不,我就先走了!”

    “站住!”

    朱标哼了一声,“你以为我是随便过来的?现在有两个事情,第一,你要跟我说,明明白白地说,你打算怎么赚钱!二弟问你的问题,我也想知道。至于第二件事情吗……你说了第一件,然后我再问你!”

    柳淳拧眉瞪眼,他还以为朱标是个好人呢!没想到,也是一个德行!

    两件事干嘛分开?还不是有求于自己,害怕一起说了,第一件事情就问不出来了!

    “讲就讲!海外贸易繁荣,必定带动江南经济发展……江南的市场需求多了,大宁的货物才能卖得更好,就这么简单!”

    “那,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参与海外贸易啊?”朱标不解道:“那样赚钱不是更容易吗?”

    柳淳耸了耸肩,“没办法,大宁的产品不适合外贸,而且大明是当世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容易赚钱的地方,我干嘛费力气往海外折腾!”

    朱标气得翻白眼,听听,这小子说的是人话吗?

    你不愿意费力气,就鼓动别人去干费力气的?

    果然不当人子!

    朱标也渐渐理解了老爹对这小子的矛盾心情,说他聪明,是真聪明,说他气人,能把你气个跟头!

    “柳淳,孤懒得跟你废话了……当下礼部,刑部,鸿胪寺,应天府,正在商量着怎么招待外来的使臣,这次人有点多,孤也没有主意,想听听你的看法。”

    朱标带着柳淳上了马车,一路赶到了礼部衙门,他们也没用通传,直接就进来了。离着老远,就听到有人在嚷嚷。

    这个人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传出去老远。

    “诸位大人……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一次海外藩国蛮夷齐聚京城,说起来,我们刑部的压力最大!蛮夷吗?不读孔孟之书,也就不通周公之礼。做事难免鲁莽,行为多有孟浪,冲突在所难免。可不管怎么说,远来是客,有什么买卖不公,争吵斗殴,甚至是举止无状,对女子无礼、调戏……这些都在所难免,我看要多安排兵丁衙役,尽量约束百姓,不要惹事。”

    “一旦真的出了事,咱们首先要保护使臣的安全,万万不能出人命,在案件处理上,也要尽量照顾外藩……总而言之,宁可委屈了咱们,也不能委屈客人,这才是待客之道,你们说是不是?”

    这位说完,半晌无声,显然,其他人都赞同了。

    朱标瞧了眼柳淳,“你的看法呢?”

    柳淳挠了挠头,“殿下,我觉得这个刑部……不行啊!


………………………………

第165章 大明的仁政

    柳淳听着里面的议论,很认真询问朱标,“殿下,你就这么替陛下办万寿啊?你不怕给陛下惹祸啊?”

    朱标被问得有些毛毛的,他努力板起面孔,“柳淳,虽说这次藩国多一些,但之前也接待过使臣,更何况还有历朝的成例在,左右错不了的。”

    柳淳哼了一声,“我怎么觉得错的离谱啊?”

    朱标闷声道:“你跟我讲有什么用,你能把里面的人说服,我就听你的!”

    原来朱标也摆不平里面的这帮人,才把柳淳弄来。

    等柳淳进来,也头大了。

    这里面有新任的户部尚书陈靖,这是在银行设立之后,老朱特别提拔的一位尚书,显然,是担心茹太素主持一下,银行会侵夺户部的权力。

    刚刚当上户部尚书,陈靖急于表现。

    “历来各国纳贡,天朝都数倍回赐,此番万寿,乃是立国以来,少有的大典。户部认为,应该把回赐增加一倍……至于增加的开支,能否暂时从皇家银行借贷一些,然后等秋收收上来,再还上就是了。”

    为了善待藩国,都逼着户部借钱了!

    工部尚书叫秦逵,此人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算起来进入官场,才五年而已,就升任了尚书高位。这种情况也只有在国初才会发生,若是到了嘉靖,万历朝,五年的时间,还在翰林院捂冷板凳呢!

    也怪老朱杀得太勤快了,不得不超擢一些年轻人。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秦逵也的确有些本事。

    他先在是都察院为官,政绩斐然,被超擢为工部侍郎,由于尚书悬缺日久,索性就让他接了尚书。

    弄清楚了这位的履历,柳淳突然发现老朱说自己能当户部尚书,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错爱。

    在国初,封爵是很谨慎的,提拔官吏,就随意多了,真的没什么特别的!

    秦逵正色道:“诸公,琉球离着大明最近,使者已经到了京城。其他各国陆续赶来,工部这边打算修一条道路,特别给使臣行走。另外还要定制几艘大船,还有一些马车,使者在京期间,住处,使用的器皿,也都要重新置办……时间不多,必须赶快安排下去。”

    陈靖叹口气,“又是修路,又是造船,钱就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陛下圣寿也要准备不少东西,还要赏赐有功将士,林林总总加起来,今年的岁入怕是不够用了,户部要出窟窿。我这个尚书刚刚当上,就遇到了这事,实在是有负皇恩!”

    陈靖默默低下了头,其他几个人也都是如此。

    这时候最先说话的那位刑部尚书开口了,他叫赵勉,说起来还是刘三吾的女婿。老岳父总是夸赞柳淳有本事。

    赵勉也把他当成少年英才,可柳淳主张的对外贸易,实在是没法让他认同。

    “海外藩国,他们能有多少钱?哪一次进京,不是骗了几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