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外藩国,他们能有多少钱?哪一次进京,不是骗了几倍的赏赐……现在还没怎么样,就各处花钱如流水,我看是得不偿失!”

    秦逵眉头挑动。“赵尚书,这一次也不是为了几个藩国使者,是为了陛下的体面,如论如何,咱们都要办好了……亏空以后再想办法!”

    陈靖心里苦笑,你们说得好听,最后不还是要我这个户部尚书兜着!

    罢了!

    只能勉为其难。

    这几位尚书,一个个都跟死了老娘似的……柳淳是大惑不解。

    “殿下,你没跟他们讲过,这次使者进京,我们是有钱赚的?”

    朱标轻咳道:“赚钱不也要卖了东西吗?而且按照父皇的旨意,所有卖货的进项,是要如内帑的,他们拿不到!”

    柳淳一听就摇头了,“殿下啊,你也太老实了!外交不是这么办的!”

    柳淳跟朱标在门外说话,声音不免传到里面,这几个人见太子来了,慌忙出来施礼。朱标也没客气,把柳淳带进去,对着大家道:“这位就是柳经历,孤请他过来,是跟你们谈谈,该如何接待各国使者。”

    朱标对柳淳道:“你有什么高见,就只管讲吧!”

    柳淳颔首,他先到了刑部尚书赵勉的面前。

    “这位大人,你打算如何处理冲突案件?”

    “当然是待客以礼,我大明是礼仪之邦,素来好客。对待客人,自然不能怠慢。”他说着,也仔细打量,柳淳真的很年轻,能有十五六岁最多了,身材却很高,比自己还高,长得眉清目秀,十分帅气……这小子要是放在太学,绝对是青年才俊,走到哪里,都有女人欢呼,可若是让他讨论国政,他懂吗?

    岳父啊,你老也有眼拙的时候啊!

    柳淳突然轻笑,“你说我大明是礼仪之邦,这话没错,上国素来以仁义立国,奉行孔孟之道。可若是按照你所讲,发生了冲突,宁可委屈自己人,也要宽宥外客,这我就想不通了,哪里能体现出仁义二字,礼仪又在哪里?”

    赵勉皱着眉头,不悦道:“柳经历你还年轻,或许不懂,不过我想在场诸公,都听得明白。我们以仁义待客,没什么错的!”

    这话说的,就差直接讲你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了。

    柳淳傲然一笑,“我是年纪小,读书少,这位大人,藩国使臣看到我们偏向他们,委屈自己人,使臣会怎么想?”

    “这个……只要有良心,就会感恩戴德,沐浴上国天恩!”赵勉理直气壮。

    “错!”柳淳笑道:“他们会觉得天朝的仁义是假的!”

    “你胡说!”赵勉气得脸都青了,也顾不得岳父的告诫了,对柳淳怒吼道:“你,你必须说清楚,若是没有道理,我一定要弹劾你胡言乱语之罪!”

    柳淳满不在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我若是外藩使臣,见你们对自己人都如此残忍,不行仁义,又如何让外藩相信,上国对他们的仁义是真的?他们只会觉得上国虚伪矫情,软弱可欺!”

    “你胡说!简直胡言乱语!”赵勉气得嘴唇铁青,浑身哆嗦。

    倒是朱标,眉头紧皱,他跟柳淳打过许多交道,能听出这小子的意思。

    “柳淳,你仔细讲讲!”

    “是!”柳淳笑道:“所谓仁政道义,首先是对自己人的,假如连自己人都不好好照顾,不负责任。外人如何相信,朝廷的仁义是真的?就好比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反而跟别人讲,会对别人的孩子真心好,诸位大人,你们相信吗?”

    在场的这些人,书读的是不少,可却没有学过逻辑学……柳淳讲的道理不复杂,你说自己文明、仁义、负责任,可若是你连自己的百姓都不照顾,你叫什么负责任?叫什么仁义?在外人看来,你不爱自己的百姓,却偏爱他们,外人能相信,会感恩戴德吗?当然不可能了,他们只会觉得你脑子有病,或者软弱可欺,不敢得罪他们!

    “这,这个……”柳淳的道理,把这帮人都给怼得脸红脖子粗,赵勉怒道:“那,那人家远来是客,我们对他们好一点,那也是圣人的教诲!”

    柳淳哑然一笑,“对人好的方式有很多,难道这位大人为了表示对儿子的好,就去打自己的女儿?我想你不会这么糊涂吧!至于所谓的圣人教诲,这个我清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圣人说的是朋,朋友的朋!你能告诉我,那些藩国,有多少是朋友,又有多少是狼子野心之辈?”

    赵勉哪里知道这些,只剩下瞪眼睛,呼呼喘气。

    柳淳一转身,又对在场诸位笑道:“提到了圣人,我正好想要请教诸位,儒家是讲究爱有差等对不对?这也是儒墨的分歧之一,算是儒家比较重要的信条!那我想问问诸位,在爱有差等之下……是本国的子民重要,还是外藩的使臣重要?在你们的眼中,谁才是自己人,谁又比较亲近呢?”

    柳淳侃侃而谈,愣是把几位尚书给问得哑口无言,他们也的确没法回答。柳淳这小子的话处处透着陷阱,仓促回答,一准掉进坑里。

    陈靖和秦逵都对赵勉抱以同情的目光……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从哪里找来这么个妖孽?怎么如此难缠?

    大家伙下意识去看朱标,哪知道此刻的朱标笑得格外畅快,两手用力拍着,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柳淳啊,你小子行啊!居然连圣人之道,都有研究。这番道理,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爱有差等,先爱本国子民,再推及海外藩属……原来圣人是这个意思啊!”

    这几位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很想说,圣人不是这个意思!真的不是!

    奈何朱标懒得听了,他欣然拍着柳淳的肩头,“你现在就跟我进宫,把这番道理跟父皇讲了……从今往后,该怎么跟外藩打交道,咱们要按照圣人的教诲来做,可不能胡来!”


………………………………

第166章 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

    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十分好学,即便不怎么学习,爱有差等,还是爱无差等,也是人所共知的争论。墨家攻击儒家虚伪,儒家说墨家天真……当然了,这两家在祖师爷死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全都四分五裂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指望一群文人能够为了崇高的使命,团结一致,去做什么大事情,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有趣的是,自从汉唐以来,尤其是两宋理学大兴之后,很多儒生都回避了这个儒墨著名的争论,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他们谈仁义,谈王道,讲圣贤之学,三纲五常……偏偏不愿意谈爱究竟有没有差别?

    其实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推己及人,这是很现实的,也是很正确的。

    你不爱自己的孩子,爱别人的孩子,不疼自己的百姓,疼别人的百姓……完全是说不通的,真要是这么干了,只会被当成傻瓜,脑残,二百五!

    可问题是既然这么明白的事情,为什么没人敢说呢?

    道理其实也不复杂,因为历代的儒者,尤其是理学,把三纲五常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变成了不可更改的天理!

    仁义礼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所以才有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既然如此,仁义就不能存在差别,是放之四海,普天之下,不论华夷,全都行得通的。哪怕明知道那些藩国反复无常,贪财好利,也要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一来是为了上国的面子,二来是为了维护心中的“童话世界”。

    不论任何一种学说,推到了极端,那就是错误……就比如灯塔国某州,觉得公厕分成男女,对第三类人不公平,所以呢,希望设立无性别公厕……多好啊,多公平啊,等到推出之后,所有家长不干了。

    妈蛋的,你们这么干,让小孩子怎么办?他们什么都不懂,去哪个厕所?我们还怎么教育孩子了……从理想出发,却以闹剧收场。

    所以说,人真的要现实一些,就像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就是很好的东西。不但不需要回避,还应该大力提倡才对!

    “父皇……最近在万寿盛典的事情上,出现了争执。主要就是一些朝臣觉得要对外藩恩遇厚待。不惜血本,甚至反对进行贸易,朝廷不该从四夷身上获利,应该直接赐给他们财物,让外藩感恩戴德,从此之后,甘心臣服,替大明戍守四方……”

    “放屁!”

    朱元璋直接爆粗口了,“照他们这么说,朕还在九边屯兵百万干什么?朕只要给钱,给东西,各方蛮夷就会老老实实,简直是脑子坏了!让朕出钱,他们怎么不把家产拿出来,先送给蛮夷,让朕瞧瞧,到底有没有效果?”

    老朱骂了一阵,又搓了搓手,突然道:“朕是不是该抄了这帮人的家,拿他们的财产招待外藩啊?”

    朱标吓得脸都变色了,他爹绝对是说到做到,就因为这么点事,抄家砍头,实在是太过了。

    “父皇,圣寿在即,还请父皇以仁慈为念,不要轻易兴起大狱。”

    老朱深深吸口气,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就是太仁厚了,等以后你做了天子,会被那些人欺负的。”

    朱元璋教训儿子,他突然瞧见一直躬身不语的柳淳,老朱咳嗽了一声,对朱标道:“你记着父皇的话,等你登基之后,一定要重用这小子……咳咳!”老朱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声音道:“这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坏心眼比谁都多,用他,正好跟那帮人来个以毒攻毒,这就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柳淳听完,差点喷血,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陛下,臣也是按照圣贤的教诲行事,我都能背下《论语》,不信,陛下现在就可以出题!”

    朱元璋哼了一声,“背下来有什么用?你当那些人真的会按照圣贤的教诲行事啊?圣人说了那么多话,有用的他们到处讲,没用的就扔一边,有害的,甚至去篡改曲解!一言以蔽之,都是自私自利之徒,利欲熏心之辈!”

    一提到官吏,老朱总是充满了怒气。

    “臭小子,要说起来,你就比他们好一点……你贪财不贪名,而他们呢,要名利双收,用老百姓的话怎么讲来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着实可恶!”

    柳淳都不知道怎么回老朱的话了。

    你骂文官也就骂了,干嘛非要把我扯进去,自始至终,我都是老实巴交的大好人,我太冤枉了!

    柳淳垂头丧气,干脆一句话不说。

    可老朱却兴致勃勃,十分高兴,“太子,这小子讲爱有差等,倒是提醒了朕。圣贤讲了那么多话,到底圣贤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历代大儒,解释不同,到底该如何处置,朕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朱标没说话,而是笑着瞥了眼柳淳。

    别忘了这事情是他引起来的,问他就是了!

    “臭小子,你有什么看法?”

    柳淳眨了眨眼,为难道:“陛下,臣也没什么主意……只是臣在想,为何历代都有官修正使,却没有官修的圣贤学说呢?假如要有个标准,也就不会你说你的,我讲我的了。”

    朱元璋拿鼻子哼了一声,“这还叫没有主意?办法不是都想好了吗!”

    柳淳又低下头,盯着眼前的地砖了。

    朱元璋也不搭理他了,而是把朱标叫到面前,父子俩兴奋地商量起来……老朱为了统一思想,不是没努力过。

    他删改《孟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是老朱没想过,还能重新阐释圣贤的观点……他登基之后,就把朱熹的学说奉为圭臬,科举考试,必须严格按照朱熹的注解,不许额外发挥。

    可朱熹的学说再好,终究不如量身定做来得好。

    就像这一次,承认了爱有差等,在制定对外方略的时候,就可以堂而皇之重华夏,轻四夷……那么,推动海外贸易,赚取金钱,富国裕民,就成了圣贤认可的事情。

    朝中的儒臣谁再敢阻拦,就是打他们祖师爷的脸。

    朱元璋越想越高兴,妙,真是太妙了!

    柳淳这小子,坏是真坏,可关键时刻,真是有用啊!

    老朱冲着柳淳摆手,把他叫过来。

    “朕打算召集天下有识之士,一起修书,你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

    柳淳还能说什么,只能在心里对朱老四表示道歉:对不住了,《永乐大典》怕是要提前变成《洪武大典》了。

    朱元璋又自言自语道:“修这么一部巨著,只怕耗时不少,朕如今两鬓斑白,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成书的那一天了!”

    太子朱标忙道:“父皇,此事就交给儿臣,儿臣一定竭尽全力,尽快修成!”

    朱元璋微微摇头,“这次修书,是为了我朱家江山社稷,万代之功,不能一味求快。必须要修得完美无缺,等这次圣寿结束,你就拟一个方略出来。对了,有什么疑问,就找这小子,他鬼点子多。”

    要修书啊!

    会不会有利可图呢?

    柳淳眼珠转了转,突然笑道:“陛下这么说臣,那臣就出个鬼点子……修一部巨著,固然重要。可臣觉得,衡量一部著作影响力的大小,还要看流传范围。就好比《大诰》,陛下亲自修订,家家户户都有一本,百姓就能明白朝廷法令,听从陛下旨意。臣觉得再修巨著之前,能不能先修订几本小册子,方便流传。陛下也可以衡量一下效果,再做定夺!”

    朱元璋吸了口气,是有些道理,鸿篇巨著固然好,可能看懂的人有几个,老朱是希望每个老百姓,都能忠心大明,所以修出来的书,最好像《大诰》一样,人手一本才好呢!

    “这个建议好,朕同意了。”朱元璋突然有些自责,算起来柳淳都提了多少好的建议……按照他的功劳,入朝为官,没准都能穿上大红袍了,可现在呢,还是个不尴不尬的经历官,让外人怎么看啊?

    “朕要赏你啊!”

    老朱这次是发自肺腑的,可柳淳呢,他被上次免死金牌的事情弄得怕了,万一老朱再来一次,他都没法拒绝。

    “陛下,臣正想要说呢,如果陛下能把印刷书籍的事情交给臣,臣一定感激不尽!”

    朱标迟疑道:“你要替父皇刊印书籍,算什么赏赐啊?”

    朱元璋眉头乱挑,愤怒的老脸都扭曲了!

    “臭小子,连朕的钱你都敢挣!滚,你现在就给朕滚,朕再也不想看到了你了!”


………………………………

第167章 又一个藩王上钩了

    从皇宫出来,朱标就不停发笑,最后笑得肚子疼,不得不停下来。

    柳淳黑着脸,委屈巴巴的,“看我被陛下骂,有趣啊?”

    朱标点头,“真是有趣……不过我说的不是挨骂,而是你小子怎么有本事,每一次都把父皇气得够呛?”

    “我怎么知道?或许陛下容易生气吧?”

    朱标哼了一声,“父皇从来不轻易生气,而且也不会有人接二连三惹陛下生气——通常情况,惹了一次,脑袋就没了!你小子能让父皇天天生气,却又舍不得杀你,可真是不一般啊!”

    柳淳咧嘴苦笑,“殿下,我琢磨着,可能是和京城八字不合,你赶快让我回大宁算了……”

    “不行!”

    朱标恶狠狠道:“你别做梦了,京城这么多事情,你小子别想跑!外藩的使臣相继进京了,你小子要协助礼部,好好招呼他们,尤其重要的是……”

    “挣钱!”

    柳淳无奈道:“我知道了,保证会把他们的骨头都榨干的,连点渣都不留!”

    朱标不爱听了,“别啊,渣还是留下,方便下次接着榨!”

    完了!

    朱标也变坏了!

    柳淳只能掩面而走,万一老朱管他要一个纯良忠厚的太子,他该怎么办?总不能把自己配给老朱吧?貌似京城就剩下自己一个好人了,怎么周围的人都成了逐利的疯子!

    柳淳是不会承认的,这帮人都是让他带坏的。

    咱不说别人,周王朱橚,多好的藩王,勤奋好学,手不释卷,还钻研医术,简直是藩王当中的清流。

    可自从跟着朱棣待了些日子,这位周王殿下也变了个人。

    以前他总是喜欢唱戏,现在呢,嘴里念叨的都是九九歌,手里捧着的也是《九章算术》。

    “五叔,你也想发财吗?”小胖墩好奇问道。

    朱橚摇头,忙道:“不,我怎么会那么庸俗呢!”

    “那,那你在干什么?我在白羊口的时候,可看过好多人,天天背这些东西,就是为了经商算账……就连小姨都是这样!”

    朱橚一听,突然放下了手里的书,让朱高炽到面前了,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小胖墩抱到腿上。

    周王殿下咧嘴了……咱姓朱,可不能胖得跟猪一样啊!

    “贤侄啊,你在白羊口待过,是不是学过经商?”

    “没有!”

    朱高炽摇头,“我只学了算学和农学,对了,我会榨油,做豆腐,中午吃豆腐宴怎么样?就在馆驿对面,可好吃了!”

    怪不得这么胖呢,原来是个吃货!

    “别说豆腐宴,就算是鱼翅宴,五叔也请你。”朱橚压低声音道:“四哥最近赚了不少钱吧?”

    朱高炽刚想回答,突然又摇头了。

    “没,没多少,我不知道的!父王不会告诉小孩子的!”

    朱橚伸手,狠狠拉扯小胖墩的肥脸!

    “真有本事,都学会跟五叔撒谎了!放心吧,五叔不会管你爹要钱的。我也不需要养兵。我就是想挣点钱,重新编一部医书。”

    朱橚让小胖墩下地,他绕着屋子缓缓踱步。

    “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可真正遇到了疾病,有钱没钱,差别就出来了。良医难求,良药难寻。多少百姓,得了病,只能躺在床头等死,还有人请来神婆和尚,白折腾一番,不但救不了命,还会损失不少钱财。”

    朱橚叹道:“当年我跟四哥去凤阳老家,在路上我亲眼所见,一个妇人的肚子鼓胀,腰比磨盘还粗,脸色死灰,不停咳嗽。走着走着,一头栽下去,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她还有个儿子,才五六岁的样子,趴在母亲的身上,哭的人撕心裂肺……”朱橚眼圈泛红,这位王爷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咱们朱家何尝不是如此啊!父皇是得天相助,百灵呵护,才一路杀出来万里江山,有了今天的大明朝。身为父皇的儿子,不能不懂得惜福。五叔没本事征战沙场,只能尽力编一部医书,造福百姓。也算是给咱们大明江山,朱家的社稷,添福增寿!”

    小胖墩认真听着,他突然觉得有些瘦弱斯文的五叔,居然是这么高大!

    他忍不住伸出两个大拇指,“五叔,你放心吧,我懂你的意思,我给你想办法!”说完,小胖墩撒腿就跑,朱橚想叫住他,小家伙却已经跑没了。

    一直到了傍晚,小胖墩拉着一个少年,来拜见朱橚。

    “周王殿下,下官柳淳。”

    “哦,你就是柳淳啊!”朱橚笑道:“自从我搬到四哥这边,你就没来过,我还打算去见你呢!”

    柳淳吓得心砰砰跳……你那个爱好太吓人了,我哪敢见你啊!

    等坐下之后,小胖墩主动道:“五叔,你不是想编写医书吗?让柳先生帮你就是了,他最有办法了!”

    朱橚挺不好意思的,“柳大人操劳父皇的寿典,又忙着和藩国买卖交易的事情,怎么好再麻烦他,更何况编写医书,是我的私事,还是在此谢过柳大人吧!”

    柳淳见惯了霸道的朱家人,还没见过这么好说的呢!朱标虽然仁厚,肚子里却藏着一点腹黑,只是不愿意用罢了。而周王朱橚,则是从里往外,老实得彻彻底底,真是太难得了。

    “殿下,其实这事没什么复杂的,我刚刚在陛下那里接了个新活儿。”

    “哦?父皇又给你旨意了?”

    柳淳就把朱元璋打算重新修书的事情说了一遍。

    “殿下,修订圣人之学,阐发微言大义,是为了教化百姓。而编撰医书,更是帮了百姓的大忙。殿下的这份仁爱之心,真是让人钦佩不已啊!”

    朱橚不好意思,脸还有点泛红,连连说:“过誉,过誉了!”

    柳淳笑道:“是殿下过谦了,这事情交给我了,只要殿下能把医书编出来,就立刻刊行。”

    “不行!”

    朱橚急了,“这可不行,我,我的医术不,不成的……会,会出人命的。”

    这位终于意识到,他平时给这个开药,给那个治病,是会出事的!

    “这,这可怎么办是好?”朱橚当然想急着出书,可问题是他现在拿不出什么东西啊!这不是急死人吗?

    “殿下,这也不难,只要上书请求陛下,调拨几位太医院的高手,组建一个医馆……针对常见病,拟定出一些便宜好用的方子,集结成册,发给百姓就是了,一点也不难。”

    “这样啊……那,那疑难杂症怎么办?”

    柳淳笑道:“殿下,疑难杂症可不是寻常医者能治疗的。我说句不好听的话,真要是染了病,就只能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