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价格不断刷新,所有人都疯了一样,他们不再考虑是否值这么多钱,而是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买下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观看这场拍卖的人,包括皇帝,太子,秦王,燕王,周王,魏国公,梁国公,曹国公……也包括茹太素,刘三吾!

    整个大明朝,最有权势,最有见识的人都在这里了,可他们愣是被眼前的局面,刷新了三观!

    朱元璋默然不语,太子朱标陷入沉思,秦王朱樉口水流出老长,燕王朱棣努力保持镇定,周王朱橚光剩下傻笑了,照这个卖法,他的印书计划,很快就能实现了。

    整个拍卖到了一更天才结束,柳淳笑道。“诸位,茶道文化,源远流长,有好茶,不能没有好的器物……接下来会有一场歌舞表演,同时会展示一批精致的茶具。大家可以随意观赏,三天之后,是茶具拍卖的专题,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还有啊!”

    贵宾室的这帮人想要骂娘了……朱元璋气得直哼哼,这个小兔崽子,坑人没够,一招接着一招,也亏你能下得去手!

    “朕要回宫,太子,你去把那个臭小子叫来,朕要问话!”

    朱标迟疑道:“父皇,现在让柳淳进宫怕是不合适吧,等明天,让他起早进宫,父皇也好休息一下……”

    朱元璋翻了翻眼皮,“你看朕睡得着吗?破例就破例了,快让他进宫,为了他,朕破例还少了吗?”

    柳淳被叫到了宫里,

    “陛下,其实真的没卖多少钱,我们一共才拍卖了七套茶叶,除了第一套以银子计价之外,其余六套,只买了五万三千两黄金而已,真的不多!”

    “呸!”

    朱元璋气得怒骂,“臭小子,你还想卖多少?就你那七套茶叶,加起来,还没有半个茶饼大!那一堆木盒,瓷瓶,能值几个钱?”

    “陛下,还有玉石呢!”柳淳争辩道。

    “你那是青玉,最便宜的,当朕不懂吗?一个青玉的小罐,不会超过三两银子!”

    柳淳又道:“陛下,玉是无价的,再说了,上面还有金子,那叫金镶玉!”

    老朱都气笑了,“小子,你的心怎么那么黑?指甲大的金花,连一钱黄金都没有,你倒好,愣是卖出了一百五十两一盒的天价!你行,你真行!整个大明,都没有你这么会做生意的!”

    朱元璋一顿臭骂,柳淳干脆低着头不吱声,反正都习惯了……第一次老朱骂人,他还会害怕,现在柳淳是债多了不愁,我就不信,你老人家还能骂一个晚上?

    果然,骂了一会儿,老朱就停下来了,他喘了几口气,又轻咳两声,“那个……你说那些夷商,会不会感到上当啊?以后就不来了?”

    朱元璋又道:“做生意,还是要讲究货真价实,你坑了夷商一次,万一以后不来了,吃亏的不还是大明吗!”

    “哈哈哈!”

    柳淳笑出声了,感情老朱是担心变成一锤子买卖,才骂自己的!

    “陛下,如果我没猜错,现在那些拍到茶叶的夷商住处,已经堵满了人。陛下最好派锦衣卫过去保护他们,免得出现偷窃抢劫的事情。”

    老朱懵了,“偷,偷什么?”

    “当然是茶叶了!”柳淳笑道:“我敢说一定有人出几倍的价钱,购买这些举世无双的珍品好茶!”

    朱元璋受不了柳淳的吹嘘,当他也好奇,是不是如同柳淳所讲,真的有人出高价?他赶快让人下去询问,等了半个时辰。

    锦衣卫真的送来了消息,果然拍到了茶叶回去的商人,就遇到了劫匪,幸好提前有安排,才算幸免于难。

    “你小子厉害!”老朱闷声道:“果然有人抢了,你说,要不要多卖一些?”

    没法子,柳淳料事如神,老朱都不得不用征询的口吻了。

    “陛下,以臣所见,就算能拍出再高的价钱,暂时也不要买了,至少要等到明年。必须让市场消化一下,否则臣的戏法,就不灵了!”

    “戏法?”

    “嗯!”柳淳笑道:“陛下,我大明是当世最繁华,最富庶的国家,自然是海外诸国的标杆。他们喜欢大明的商品,垂涎我们的文化艺术……要说他们懂茶叶吗?根本就不懂!但是呢,茶叶却能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越是昂贵的茶叶,越是能提升身份,他们就越是趋之若鹜,金钱已经是次要的了。一句话,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这就是海外那些贵胄的心态,如果我们随便增加销量,把绝版珍品,弄成了大路货色,很快价值就会崩溃,也就没人喜欢了。”

    “而且海外诸国的上层贵族,数量也是有限,一次卖得太多,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也会破坏市场……”

    柳淳笑呵呵给老朱上一堂生意经,

    “你小子就是个奸商,彻头彻尾的奸商!”朱元璋恶狠狠道:“朕问你,你带了这么多货物到江南,为什么不这么卖?你不是能赚得更多吗?”

    柳淳瞪大眼睛,“陛下,臣带来的那些东西,是做本国的生意。卖茶叶之类的,那是海外生意!本国生意当然要货真价实,薄利多销,海外生意,却要尽量赚钱,榨取利润。如果对内对外,都用奸诈的手段,或者干脆欺负自己人,便宜外人,那臣连人都不要做了啊!”

    柳淳说的理所当然,这有什么疑问?

    朱元璋瞧着他,盯了足足半分钟,突然伸出大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头。

    “还成,你小子还算留着一点最后的良心!知道不,要是不念在你这最后一点良心上,朕早就砍了你的脑袋了!”

    老朱说着,还用手指戳了戳柳淳的额头,挺疼!

    旁边侍立的太监看到这一幕,简直目瞪口呆!

    乖乖!

    这位柳大人神了!

    能让老朱做出如此动作的,只有寥寥几个人,包括小时候的朱标,还有含山小公主,以及皇孙朱高炽!

    陛下是拿他当自己的子侄来看了吗?

    太监正在惊讶呢,却发现老朱把脸一沉,语气又冷冰冰了,“除了茶叶,你还有什么花样没有?”

    “有!”柳淳也没把刚刚老朱的动作当回事,只是继续道:“臣接下来打算卖茶具,然后还有瓷器,丝绸,布匹的专险拍卖。按照臣的估算,由于是大宗出货,种的利润会十倍于茶叶,甚至更多!”

    朱元璋终于点了点头,自语道:“照这么说,朕的内帑,很快就能填满了!”


………………………………

第173章 救驾

    “陛下想要填满内帑?那不知道陛下的内帑,还缺了多少?”柳淳眼睛明亮,笑容可掬,他真的一点都不在意老朱有多少私房钱,只是问问!

    朱元璋听到柳淳的提问,下意识打了个冷颤,怎么回事?莫非自己真的上岁数了,身体不如以前了,受不得午夜的凉风?

    老朱重新回到了座位上,“去,把披风给朕拿过来。”

    柳淳顺着朱元璋的手指,发现了一件土黄色的衣服,他急忙过去,拿在了手里,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老朱接过披在身上,借着一旁的蜡烛光线,柳淳才注意到,老朱这件衣服,居然还有个补丁!

    陛下啊,你也节俭得过头了吧?

    “朕还不至于连件衣服都穿不起,这是皇后给朕做的最后一件衣服,不管怎么样,朕是打算穿着进棺材的!”老朱随口解释了一句。

    又是马皇后,柳淳不得不佩服老朱,别说帝王,就算寻常人家,能做到这样的夫妻又能有几人?

    “陛下和皇后情深义重,真是天下人的楷模,臣子的榜样。”

    提到了马皇后,老朱的神色缓和了太多。

    “朕能有今天,皇后居功厥伟,她活着的时候,就替朕打理内帑,外面的国库是李善长在管,内帑就是皇后管,千头万绪,她是累病的……”老朱略带伤感,抬起头,“你方才问朕内帑有多少?朕就告诉你,上次给你的那些,差不多是内帑的四成……朕攒了这么多年,内帑还没有突破一千万两,朕是打算给太子留下一笔钱财的。幸亏你提议进行外贸,短短一场拍卖,就赚了几万两黄金,朕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朱元璋笑道:“朕早就想赏你来的,上次提到免死金牌,你想要不?朕说话算数,立刻给你发一个!”

    柳淳吓得慌忙摇头,开什么玩笑,你刚抓了四个拥有免死金牌的,那玩意只能当催命符用,根本救不了命。

    柳淳偷眼看了看老朱,咽了口吐沫,艰难道:“陛下,能不能听臣把话说完,陛下若是觉得有理,就把免死金牌给臣,若是不成,就当臣什么都没说!”

    朱元璋披着衣服,轻笑道:“反正也睡不着,让他们煮点莲子羹,咱们君臣,边吃边谈。”

    柳淳简直想哭了,传说中的御宴啊,好歹准备几十个菜啊,柳淳强烈怀疑,老朱是故意跟他哭穷,为的就是让他多想点办法,替他们老朱家挣钱。

    “陛下,是这样的,自从元末战乱开始,东南的海外贸易就萎缩的厉害……”柳淳一边喝着莲子羹,一边讲着……其实他说错了,元末的战乱丝毫没有影响海贸,相反,向张士诚,方国珍等人,为了筹措军饷,大肆推动商贸交易,各自拥有许多船队,若非如此,他们的残部也没法退到海上,继续为祸大明了。

    真正海外贸易受到影响,是老朱重农海禁的结果。

    还是那句话,在国初,老朱这么干绝对是正确的,可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原来的策略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陛下,这段时间,海外的需求受到了强烈的压制……借着万寿盛典,重新开始贸易,藩国,还有那些胡商,就一下子涌来。陛下,也别以为那些胡商脑子不好使,愿意出几千两黄金购买茶叶。”

    “这帮家伙都精着呢,现在贸易重新兴起,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发大财,赚大钱!他们拍下茶叶,做为礼物,送回本国,买通那些掌权的贵族,没准就能得到特许经营的权力,那可是摇钱树,每年几十万两都挡不住的暴利!”

    “哦!”

    朱元璋忍不住点头,原来如此。

    也对,想想,那些蛮夷贵族,憋了好几十年,这时候突然有一批包装精美,富含文化气息的东西,摆在了他们面前。

    这帮家伙会在意茶叶好不好喝吗?

    不,他们需要立刻到处去炫耀,呼朋引伴,来参加自己的宴会,炫耀从神秘东方得来的宝贝,抬高身价……

    朱元璋皱着眉头,“这么说,还是卖便宜了!你小子啊,也不算精明!”

    柳淳能说什么,我那是放长线,钓大鱼,后面的好东西多着呢,总不能第一次就把胡商榨干吧!

    “陛下,臣估计今年夷商的采购总额,应该在五百万两以上,毕竟是报复性采购,属于特殊情况……以后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最少也不会低于二百万两!”

    柳淳给出这个判断,是有理由的。

    毕竟大航海时代还没有开始,美洲白银也没有发现,每年能维持几百万两的贸易额,已经是很不错的。

    当然,如果能把倭国的金银开发出来,或许会增加海外的购买力,让贸易量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就拿二百万两计算,货物的成本最多只有五十万两,朝廷能拿到一百五十万两。”

    平均三倍暴利,的确是够狠!

    朱元璋沉声道:“柳淳,账不能这么算,就比如你弄得那个拍卖场,要不要花钱?还有秦王,他招募人手,组建船队,要不要花钱?另外还要增加官吏,雇佣民夫,这都是钱。一年或许能有五十万两就不错了!”

    朱元璋默默算着,貌似距离填满内帑,还要许多时间,远没有那么乐观,真是任重道远啊!

    老朱默默感慨着,却发现柳淳在那里嘿嘿偷笑。

    朱元璋用手指敲着桌子,“臭小子,莫非朕算错了吗?”

    “陛下当然没有算错,只是陛下忽略了一件事!”

    “什么事?”

    “陛下,我们赚来的是金银,可付出的成本却是钞币啊!”

    “啊!”

    稳重如洪武帝,也发出了惊呼!

    对啊!

    真金白银,那是看得见的,可钞币却是一堆纸啊!

    “这,这么说,卖出多少,就能赚到多少?”

    柳淳摇头,正色道:“陛下,其实要更多!”

    “你什么意思?”老朱没听明白,不管卖什么东西,总要有点成本,净利润再高,也没法超过贸易额啊!

    柳淳笑道:“陛下忘了?皇家银行几百万两的本金,却发行了好几千万贯的新币啊!”柳淳笑呵呵道:“我们赚进来的金银,转化成皇家银行的储备金,然后以此发行货币,每年可以增加的就不止千万贯了,陛下能动用的钱财就更多了。”

    说到底,老朱的底子还是个农民,没有柳淳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经过柳淳的分析,朱元璋瞬间豁然开朗。

    “这个海外贸易,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朕,朕过去,怎么,怎么就……”老朱向来不会道歉,可此刻也不得不反思海禁了,是不是真的恰当!

    朱元璋干脆放下了手里的碗,披着衣服,在大殿来回踱步,仔细思量着,柳淳也跟着后面,随时替陛下解惑。

    “不对,不对!”

    朱元璋突然频频摇头,“柳淳,你小子说的不对!前番宝钞就是因为滥发,造成贬值,这一次,若是外面进来的金银这么多,银行随意增发钞币,会不会也造成贬值,会不会?”

    柳淳道:“陛下果然敏锐,虽然新币有金银作为担保,但是滥发也会造成物价飞涨……货币必须跟商品对应,才能保证市面价格稳定,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那你就是在骗朕了?”

    柳淳嘿嘿一笑,“陛下,我们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啊!”

    “什么意思?”

    柳淳微微一笑,“臣觉得可以在北平开一个分行!”

    “分行?”

    “对!”柳淳道:“目前皇家银行只负责京城这一块,新币的流通范围,也仅仅是江南。当初是为了验证效果,如今既然银行已经是利国利民的良政。而北平和江南的贸易数额有那么大,在北平设立分行,把新币适用范围推到北方,这样一来,不就不用担心超发货币了吗?”

    老朱眯缝着眼睛,仔细思量,“有些道理!那你准备怎么办?是直接增加分行吗?”

    柳淳笑容灿烂,“臣的意思银行根本在于信心,要想开分行,就更要让人相信银行的实力。陛下,臣打算让银行增资。”

    朱元璋不解,“说清楚点!”

    “咳咳!就是陛下多拿点本金出来,扩大银行的规……”

    柳淳的话还没说完,朱元璋眉头就立起来了,皇帝陛下高举拳头,“好你个兔崽子,朕总算听明白了,朕没挣到钱,还要继续往外掏!看朕不打死你!”

    朱元璋挥拳就打,柳淳也忘了君臣之礼,哪有傻瓜会白白等着挨打啊?他撒腿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嚷嚷着解释,“钱放在哪里不一样,都是陛下的,谁还敢偷了去!”

    谁敢?你就敢!

    朱元璋气得就在后面走,他们绕着大殿来回跑,弄得鸡飞狗跳墙……声音惊动了外面的侍卫,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惊驾,赶快冲进来了。

    “救驾啊!”

    侍卫们进来,可把柳淳吓到了,乖乖,他面对的不是邻家大爷,而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啊!

    柳淳咯噔站住了,生怕被侍卫当成逆贼给办了。

    就在柳淳迟愣的时候,朱元璋的大耳刮子落在了侍卫的身上。

    “谁让你们救驾的,都给朕滚出去!滚!”


………………………………

第174章 敏锐的朱棣

    侍卫们简直都冤死了,保护陛下,是职责所在,不冲进去才是死路一条呢……可冲进去了,挨嘴巴子真疼啊!

    朱元璋的大手跟蒲扇似的,把几个侍卫打得原地转圈,他们可没柳淳的胆子,根本不敢跑,只能直挺挺挨着。

    当然,也有聪明的,见老朱举手打来,急忙跪倒请罪。

    他这一跪,巴掌就落到后面人的身上。

    啪!

    一巴掌下去,眼前都是金星,那叫一个惨啊……

    “都给朕滚出去!”

    老朱拳打脚踢,把这帮家伙赶出了大殿。

    打了几个家伙,朱元璋的气也就消了。这位皇帝陛下居然笑了,还笑得很开心!

    “小兔崽子,你给朕过来!”

    柳淳很害怕,生怕老朱揍他,可柳淳又不敢不过去,只能一步一步挨到了朱元璋面前。

    “陛下有什么吩咐?臣恭领旨意,绝无二话。”

    “行了!”朱元璋摆摆手,“坐下吧,朕想跟你好好聊聊……你觉得钱是什么?”

    这是个好问题!

    柳淳也来了兴趣,刚刚他跟朱元璋就聊了一些生意经,现在柳淳觉得很有必要升华一下。

    “陛下,臣以为,金钱其实代表一种权力,这种权力的关键在于运用,而不是拥有!”

    朱元璋插着手,默默听着。

    “金银作为货币,其实只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把储存金银,也只是以备不时之需而已!”柳淳进一步解释。

    “难道这还不够吗?”朱元璋反问。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确是够了,可对于坐拥天下的皇帝陛下,就未必了。”

    “不用拍朕的马屁,说重点!”

    柳淳挺直了腰板,“重点就是货币所向,就是利益所向……陛下可以运用自己手里的财富,让大明变得更好!”

    “你是让朕把存银都花了?”

    “不!”柳淳断然道:“臣是觉得应该把钱投在更有价值的地方,让钱生钱,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躺在那里,等着发霉!”柳淳探了探身,进一步建议道:“陛下,皇家银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接下来在整个大明铺开,全天下的经济活动,都会呈现在陛下的面前。”

    朱元璋哼了一声,“说的好听,朕的内帑呢?”

    “陛下坐拥皇家银行的资产,那可是多少个内帑都比不上的!”

    “哼!朕要的是真金白银,不是虚无缥缈的股份!”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顽固的如榆木疙瘩,半点没有回旋的余地,“朕就要存满仓库,就要躺在金山银山上面!”老朱大声咆哮,脖子上的青筋都突出老高。

    柳淳很难理解老朱对金银的执着,不过不妨碍他出个馊主意。

    “陛下……你看这样行不,让皇家银行出钱,租用陛下宫中的仓库,作为存放黄金的地点。”

    “什么?存在朕的宫里?”

    “没错啊……试问天底下,还有比皇宫更安全的地方吗?把金银放在宫里,最安全不过了。”柳淳认真道:“不过有一点,那就是陛下不能动用,当然,银行每年会给陛下一笔租金,这个钱是陛下可以随意支配的!”

    朱元璋老眼来回转转,“放在宫里,却不让朕动,这算什么?朕要是想看看呢?”

    “看当然没问题!”柳淳又道:“要不干脆银行再出一笔钱,雇佣陛下当保管员。”

    老朱翻了翻白眼,“你这个兔崽子,把朕看成什么人了?朕就那么贪财吗?”

    柳淳紧闭着嘴巴,如果让他说,老朱还真就是这么个玩意!

    大殿终于陷入了宁静,朱元璋在沉思……金银还是放在宫里,他还能随便观看,欣赏。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能随意支配。

    其实吧,这么多年,除了办皇家银行,老朱还真没浪费过内帑的金银。

    按理说也没有差别……“租金和保管费用,不能低于一万……不,是十万!”

    “臣可以支付三十万!”

    “三十万?”老朱愣了。

    柳淳从嘴里吐出两个字:“新币!”

    哇呀呀!

    老朱五官挪移,气得一跃而起,“兔崽子,今天朕不打死你是不成了!”

    这一次殿外的武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面的动静,全都视而不见,他们可不犯贱了,要是进去,非成了老朱的出气筒不可……

    在皇宫里,渡过了充实愉快的一夜,柳淳晃着脑袋,眼圈泛红,无精打采出来。朱元璋简直就是个疯子,谈一会儿就生气,生气就要打人,他就不得不跑,等跑累了,再接着谈……一直弄到了拂晓。

    柳淳已经是哈气连天,支持不住,急需找个地方补觉。

    这朱元璋六十多的人,居然神采奕奕,只用凉水洗了把脸,就去上早朝了。

    果然是真龙天子,凡夫俗子哪有这个精神头!

    柳淳感叹着回到住处,他在睡梦中,还不知道呢,京城都传开了!

    能惹得陛下亲自动手,到处追着跑,柳淳简直神了!

    上一个享受这个待遇的,是太子朱标!

    其他的藩王都靠边站……京城甚至出现了一种说法,柳淳是陛下遗落在民间的骨肉,要不是亲儿子,怎么会如此包容宽厚?

    要知道,朱元璋对待臣子,可是没什么情分可讲的,为什么柳淳就这么特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