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有时候,为了一块田地,不惜设局陷害,放贷逼迫,用尽各种龌龊的手段,把土地拿到手里,然后再卖给有权有势之人,牟取暴利。他们更是手眼通天,更改黄册,变更户籍,把民户变为奴仆,躲避朝廷的田赋丁银!”

    老朱越说越气,“这帮人算什么?不就是我大明的老鼠吗?他们还算不上硕鼠,充其量只能算是小耗子,真正的硕鼠,是那些穿着官衣,拿着俸禄的臣子!朕给你们的俸禄,难道不够吃穿花用吗?非要去占老百姓的便宜,视老百姓为鱼肉,须知道,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你们做的事情,朕一清二楚!”

    “臣等有罪!”

    两边的文武,一起跪倒,柳淳没法子,也只能跟着。他发誓,以后没事,绝对不来早朝凑热闹。

    今天是没法子,因为变法的条陈是他拟定的,自然要来听听风声了。

    “还不如在家里撸猫呢!”

    柳淳感叹着,家里的小黑猫脸盘越来越大了,肥嘟嘟的腮帮子,手感无敌了!

    他胡思乱想着,老朱扫视群臣,哼了一声。

    “朕跟你们说这些,非是要追究尔等的罪责,说起来,朕也有错啊!”

    破天荒了!

    老朱居然主动认错!

    “朕曾经觉得读书人不容易,为了大兴教化,才给予秀才权力,可以免除两石田赋,还赐奴仆两名。现在思来,也有欠妥之处。”

    “朕免除了两石田赋,可官田和民田不同,上等田和中等田又不同,两石田赋,能折成多少亩田?各地的情况不一,因此就有些人勾结官吏,几百亩,上千亩的田,全都不纳赋!而且有些穷秀才的家里,别说两石田赋,或许连两石粮都拿不出来,生活很艰辛。他们只会读书,不懂经营,家中也没有积蓄……朕怜孤苦,恶豪强奸猾之徒,因此,朕决定,对所有秀才,每年额外拨给三石粮食,其余恩赐依旧不变,只是不再免除田赋,举人也仿效秀才之例。”

    老朱笑道“从此往后,各州府县城,没有了例外的土地,一切都需要缴纳田赋!”

    轰!

    老朱的这番话,可把在场官吏吓得不轻!

    好多人都骂娘了,这是谁出的馊主意?

    给粮食,不免田赋了。从两石变成三石,去你的吧!我们是在乎那一石粮食吗?我们是想免赋啊!

    一定要免赋啊!

    不免赋,我们那几百亩,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田产,怎么避税啊?

    这是谁给陛下的建议,别让我们揪出来,揪出来就没你的好!

    他们咬牙切齿,不敢跟老朱说什么,只能暗暗憋气。

    柳淳在人群里,只是缩了缩肩膀,跟我没关系,是你们敬爱的太子出的点子,你们去找太子算账吧!

    柳淳继续装死狗。

    老朱见群臣慑服,心里也十分高兴。

    他暗暗瞧了柳淳一眼!

    这个小兔崽子,就是狡猾!

    发粮代替免赋,看起来都一样,可实际操作起来,就完全不同。给全国的秀才发粮,能发多少!

    解决了免赋的问题,又能多收多少粮食!

    而且那些穷苦的书生,还能得到更多的好处,他们都会感念皇帝的恩德。

    怎么好的主意,朕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要不要当着群臣的面,赏赐柳淳一点什么。

    这臭小子做了这么多事情,还是个经历官,挺委屈的。

    是该给他升官了……不过吗,以这小子的德行,应该不愿意成为百官的众矢之的。罢了,想出绝妙点子的功劳就算朕的了。

    其实,朕也是帮那小子挡箭,他该感谢朕才是……算了,也不用感恩戴德,只要多给朕出点主意就行了……

    老朱的目光在柳淳的身上逡巡一圈,赏赐和官职全都跑得无影无踪。

    老朱咳嗽一声,继续道“想必你们也知道了,状元黄观原来的家人,许家!他们充其量是个池州的富户,可居然狗胆包天,二十年间,霸占了五六千亩的土地,还试图在京城置办产业,兼并土地!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尤其可恶,明明黄观已经恢复原姓,他们还打着黄观的旗号做事。朕在不久之前,赐给许家牌坊,奖励他们育才之功!如今看来,是朕瞎了眼睛,也是他们辜负了圣恩!”

    老朱顿了顿,“按照律法,理当把许家发配三千里,到辽东充军!奈何……他们罪大恶极,怙恶不悛,心肠歹毒,贪婪无耻……朕,朕就算如天之仁,也断然饶不了他们!杀!”

    “许家的男丁,悉数斩首!其余女眷,充为奴仆!任何人不可以替他们求情,朕也断然不会答应!”

    这句话算是救了黄观,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冒死出头呢,有了皇帝的话,他总算能安心装孙子了,黄观偷偷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水。

    老朱继续道“朕自御极以来,铲除豪强,抑制兼并,从不手软。奈何作奸犯科之徒,屡禁不绝。前者,逆臣李善长,家中的佃户多达三千户!一个小小的许家,也有几百佃户!这些人都在侵蚀朝廷税源。大的大贪,小的小贪。有了这帮大大小小的老鼠,我大明的基业当如何是好?”

    “朕百般思量,终于痛下决心,要彻底革新税法,针对田地地多的豪强,要征收更多的赋税……朕……想通了一件事,单纯的抑制兼并,作用不大。朕要让那些人知道,兼并田产,只要付出成倍的代价,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打消他们的兼并之心!”

    天雷滚滚有没有?

    一鸣惊人有没有?

    其实在场的臣子当中,未尝没有财税的高手。

    老朱治国,始终带着浓重的小农风格。比如他就不喜欢费事。所以一定是免赋,而不会想到把税收上来,再发给秀才。

    在老朱看来,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可真正的财税高手才能明白,一收一放之间,会有多大的差别!

    很显然,陛下身边多了个高人!

    把陛下最弱的一项,也给补了起来。

    究竟是谁呢?

    有些机灵的臣子,已经注意到了勋贵堆里的柳淳。

    这小子虽然官职不高,但穿着飞鱼服,足见天子的偏爱。

    就是他,鼓动陛下设立银行,如今又要改革财税,莫非也是他的手笔?

    假如真是如此,这小子着实是个祸害!

    新仇旧恨,许多人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柳淳给吞了。

    不过显然柳淳是天子宠臣,一时半会,还动不了他。但是不要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等着看好戏吧!

    老朱在奉天殿,处斩了许家,发出了改革的号角,没人敢说一句话……可就在晚上,突然应天府抄了一座无主的宅子。

    最初是有人告诉他们,这里是暗娼,逼迫良家妇人卖身。

    等衙役前来抓人,却发现里面虽然有不少漂亮的妇人,但根本不是娼门。

    可问题是这么大的宅子,十几名妇人,到底是谁的?怎么连个主人都没有!

    他们逼问,妇人也不愿意讲,无奈只好四处搜查,结果从密室里搜出了不少书信账册,还有地契田契!

    拿到之后,应天府也傻了。

    是真的傻了!

    书信多数来自长沙,这是潭王朱梓在京的一处别院!那些妇人都是朱梓买的小妾,至于田契地契,则是朱梓在京置办的产业。

    他几乎每年都会回京看望老朱,又养着一堆美女,没有收入可不行。

    经过粗略清查,这些田产足有三千亩以上,另外还有店铺作坊若干……

    应天府捧着这些东西,就跟捧了刺猬似的!

    这可是陛下的儿子,大明的藩王啊!

    是交上去,还是给藏匿下来?

    应天府在纠结,可暗中已经有人将记录潭王别院清单的资料扔给了几位铁骨铮铮的御史!

    拿到了资料的御史,纷纷眼前一亮!

    乖乖!

    这可了不得啊!

    潭王是陛下的狄八子,除了几个嫡子之外,就他最受宠爱。

    陛下刚刚在金殿上,痛斥许家,把脑袋都给砍了。潭王干的事情,比许家可严重多了。许家是打算做,潭王已经干成了!

    就算你是皇帝的儿子,刀砍不到你的头上。

    但捅出去,也足够让陛下为难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贵在严格,假如因为是藩王,就不加以治罪,倒要瞧瞧,如何能服众!

    御史们连夜写奏疏,准备弹劾朱梓!

    几乎与此同时,老朱也接到了锦衣卫的密报,应天府能没有锦衣卫的人吗!

    “这个逆子!”

    朱元璋牙关紧咬,“你当朕不敢杀你吗?大义灭亲的事情,朕不是没干过!拿你的脑袋,换新的税法,值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46章 一把火

    “我觉得这事情很奇怪!”

    三爷沉吟道,在旁边坐着冯氏,对面是柳淳,还有一只黑猫,四口整整齐齐。

    “臭小子,你有点正事行不?”三爷责骂道。

    柳淳慵懒地叹口气,不知怎么滴,许是被猫传染了,他现在也喜欢趴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晒一个下午的太阳,便是最好的享受了。

    “事情没什么奇怪的,这就叫既得利益的反扑呗!”

    冯氏不懂既得利益,但反扑还是明白的。

    她轻声道:“潭王是怎么回事,我略有所知。外面有人传言,说他是陈友谅的遗腹子,有心找陛下报仇哩!”

    柳淳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京城人也是会胡编乱造,潭王是陛下的第八子,前面还有一位一母所生的兄长。若说是陈友谅的遗腹子,也该是七皇子才对啊?”

    冯氏笑道:“散播这些谣言的人当然清楚,可他们也知道,听流言蜚语的老百姓,是分不清皇子之间的差别的,无非是恶心人呗。”

    三爷好奇道:“既然早有关于潭王的流言,莫非早就被人盯上了?”

    “那也不至于,毕竟陛下打算变法,也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柳淳思量道:“我猜应该是有人把潭王当成暗子,现在到了使用的时候,就给抛了出来。”

    “那谁有这个胆子,敢算计一国的藩王呢?”三爷还是不解。

    冯氏毕竟在京城的年头多,了解的事情也最清楚。

    “潭王的王妃于氏,岳父叫于显,现任大都督,此人打仗领兵的本事不怎么样,但是结交了不少朋友,据我所知,他跟李善长有些关系!”

    “李善长!这个老东西,真是阴魂不散啊!”

    柳淳摸着猫咪肥厚的肚皮,思路迅速打开……潭王本身不够检点,李善长引诱设计,拉朱梓下水。

    你朱元璋敢办我,就要牵连到你的儿子,看你如何下手?

    或许李善长在定计之后,觉得老朱未必会在乎,所以呢,就又改办银行,结果刚刚开始,就被柳淳识破,然后迅速被抓,丢了性命。

    朱梓这一枚暗子也就没来得及发动。

    现在朱梓的事情被捅出来,是谁干的?莫非还有李善长的余党?

    柳淳的头有点大,京城的水,的确是太深了。

    其实以他的小胳膊小腿,还真有点无可奈何,有太多的事情,他看不透,也无可奈何。幸运的是,老朱的态度坚决。这让柳淳非常安慰。

    毕竟朱元璋不会没卸磨就杀驴。

    “不管怎么说,就看陛下能不能大义灭亲了。”

    柳淳无奈说道。

    三爷大惊,“你说什么?陛下会杀自己的儿子?不能吧?”三爷下意识瞧瞧柳淳,别说亲生儿子,就算这个干的,他也不舍得杀啊!

    哪怕怎么威逼利诱,虎毒还不食子呢!陛下能对自己儿子下手?我怎么不信啊!

    倒是冯氏,她轻笑道:“老爷还是太心善了,所谓孤家寡人,天子向来薄情,咱们这位陛下虽然待家人好一些,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会犹豫的。现在闹得沸沸扬扬,那些文官咬住不放。陛下不处置潭王,又如何推行新法?只不过等陛下缓过来,现在上书的官员,一个也好不了!或许陛下已经拟好了陪葬的名单!”

    听冯氏谈了几次话,柳淳都颇受启发,老爹能讨到这么个厉害的媳妇,实在是赚大了。

    就在柳淳等着处置结果的时候,突然东宫来人了,请他过去!

    朱标!

    柳淳吃惊不小。

    他心说这位不会又同情心泛滥,要救自己的弟弟吧?

    柳淳还真猜对了,一见面,朱标就低声道:“我要给八弟求情!”

    柳淳闷声不语,他很喜欢朱标的仁厚宽宏,可真正遇到了事情,他这个性子也让人无语……“殿下关爱兄弟,理所当然,可臣想问一句,若是不追究潭王的事情,那如何改革财税,如何为大明打下千秋万代的基业呢?”

    朱标痛苦地握紧了拳头,牙齿发出咯咯的声音。

    半晌,他痛苦抬头,“柳淳,你有兄弟吗?”

    柳淳摇头,“目前还没有。”

    “那你如何体会当哥哥的心情!”朱标哀叹连声,“还不到一年的功夫,汝宁妹妹,临安妹妹,现在又轮到了八弟!父皇有多少血脉骨肉,经得起如此摧残!都是天家骨肉,金枝玉叶,为什么连安稳的日子都过不上?”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正因为身为天家骨肉,金枝玉叶,才背负了太多的责任。

    你享受了那些,就难免被人算计。

    信不信,上街上问问,用你的一条命,换一年的皇子生活,保证有一大堆人答应。而且作为皇子,理当做出榜样,只有摆平了天家,老百姓才好服从号令。

    就像孙武练兵,斩杀两个美姬一样,做大事,就要有祭旗的,朱梓平时就不知道约束自己,现在落到了他的身上,也是理所当然。

    只是这话不好跟朱标说,太伤人了!

    这位太子殿下插着手,纠结的内心,就如不停拨动的手指一样,杂乱无章,痛苦到了极点!

    “柳淳,你说能不能饶过八弟一次,一个例外,不会影响大局吧?”

    柳淳无奈苦笑,这位太子殿下真是太天真了。

    “不管多大的渔网,只要漏一个洞,就捞不到鱼了。”柳淳又顿了顿,“天下早晚是殿下的,陛下这也是为了殿下日后铺路,若是不然,陛下文治武功,已经年过花甲,又何必如此辛苦勤恳呢!臣以为,殿下该从跟博大高远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

    所谓疏不间亲,柳淳说这些,已经很过分了。

    如果不是他对朱标抱有强烈的希望,是断然不会讲的。

    朱标沉吟良久,无奈道:“看起来,我是帮不上八弟了……”

    从东宫出来,柳淳特别无奈。

    他喜欢朱标的宽厚谦逊,相比起老朱,太平易近人,太好打交道了。可问题是,想要做事,跟着这个老板,不容易成功啊!

    但愿老朱能有时间,把一切都安排好,到时候让朱标按部就班,萧规曹随就是了。

    转过天,柳淳正在拟定有关新税法的细则,正在忙活着,徐增寿突然来了。

    “柳淳,昨夜殿下进宫,在陛下那里,足足跪了一个晚上!”

    “什么?”柳淳不解,“殿下见我的时候,明明已经放弃了给潭王求情,可,可为什么又去宫里了?”

    徐增寿摇头,“我也是今天早上才得到消息,据说宫门刚刚开放,殿下就带着三百人,径直往长沙去了,要宣召潭王进京!”

    “是宣召?不是捉拿?”柳淳追问道。

    徐增寿摇头,“的确是宣召。太子殿下给潭王苦苦求情,陛下应该是答应了,只是把潭王带到京里,让陛下训斥几句就是了。”

    柳淳苦恼地抱住了脑袋,不对劲儿啊,哪里出了问题?

    明明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改变财税法度,怎么会为了一个庶出的儿子,轻易改变呢?这不合理啊!

    朱标的举动,那就更加奇怪了!

    他连夜进宫求情,天不亮就赶快离京,他是在怕什么?

    柳淳觉得在他离开东宫之后,一定是出了事情,可究竟是什么,他现在也没有思路。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假如放过了潭王,整个变法,就会大打折扣!

    朱标啊朱标,你要是能强悍果断一点,那该多好啊!

    就在柳淳的祈祷之中,朱标急匆匆赶到了长沙,来到了潭王府,旨意已经提前送来了,现在只需要朱梓跟着他,立刻回京面君就是了。

    这是一件不需要费多少工夫的事情……可就在此刻,从潭王府的书房,升起一缕烟,紧接着,火光冲天,迅速弥漫扩散道大半个王府!

    潭王朱梓点火,带着妻子于氏,一起跳入了火海之中……“八弟!”朱标双眼通红,一口血喷出,从马背上直挺挺摔下去,昏迷过去。

    青史尽成灰说

    这个朱梓的确是自己烧死自己的,原因推测很多,莫衷一是……
………………………………

第247章 强悍的帝王,脆弱的太子

    长沙的一把大火,把潭王府烧了个精光,作为锦衣卫的二把手,柳三是最快得到消息的人。

    当他听说这件事,第一念头就是跑!

    不光他要跑,关键是儿子!

    不跑都不行了。

    柳淳打出杨朱旗号,让老朱认识到财政的问题,进而提出变法,逼死皇子……陛下的第八子,以点火焚府的方式,惨烈收场,势必天下震惊。陛下不生气才怪,万一迁怒到儿子该怎么办?

    三爷扪心自问,假如自己的儿子被人逼死了,不管是谁,他都会拼命的,哪怕杀不了,也要咬块肉下来!

    假如他坐在龙椅上,柳淳一定是死定了。

    三爷为了自家的宝贝儿子,啥也顾不上了,飞快赶回了府邸。

    哪知道他快,有人更快。

    老朱已经提前派人,把柳淳叫到了宫里。

    说实话,柳淳也是提心吊胆,他对明初的历史,略微有些了解,但只是个大方向而已,像潭王朱梓这么偏门的事情,柳淳是不可能清楚的。

    但不管怎么说,将心比心,老朱对臣子无情,但对儿子那是没的说,谆谆教导,耳提面命,就拿诸王进京的时候,因为朱棣就藩北平,继承了故元的皇都,在柳淳的折腾之下,朱老四日子过得比太子还舒服,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就连府邸都比别人气派堂皇。

    朱元璋特别把其他孩子叫过来,告诉他们不要攀比,还让朱老四拿出一些财物,老朱又自掏腰包,贴补了几个儿子。

    如果说这样就完了,也没什么。

    就在万寿盛典结束的时候,朱棣要辞别京城,返回北平,老朱特意送给了三匹战马,还把自己年轻时候穿的铠甲给了朱棣。

    让他好好治理藩国,用心戍边,成为国之贤王,大明的塞上干城!

    老爹的一番举动,让朱老四感动的稀里哗啦,回去就领兵出塞,找蛮夷骑兵死磕了。

    “潭王死了!”老朱咬着后槽牙说出了四个字,声音之中,冰冷彻骨,宫殿几乎变成了冰窖,柳淳下意识打了个冷颤,连头都没敢抬,连忙道:“陛下节哀,潭王仁孝儒雅,谦恭和善,礼贤下士……”

    “闭嘴!”

    老朱突然暴怒,怪叫道:“柳淳,你说那个逆子什么?”

    “逆子?”

    柳淳吸了口气,怎么有点不对劲啊!赶快闭嘴吧!

    果然,就听老朱道:“那个逆子放火焚府,自杀身亡!他是在打朕的嘴巴!他是跟自己的亲爹叫板!”

    朱元璋真的气坏了,但不是对柳淳来的,而是潭王朱梓。

    “别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那个逆子就藩许多年,连个儿子都没有。他名义是在京城豢养美女,四处搜罗绝色,但他实际干了什么,以为朕都不知道吗?”

    柳淳吓了一大跳!

    乖乖!

    潭王没有儿子啊!

    不会吧?

    说起来历代皇室都有个特点,就是开国的君王身体倍棒,最能开枝散叶,比如像老朱,忙成这样,还能生二十多个儿子,十多个闺女,也不知道他哪来的精力。

    相比之下,他的儿子们就差了一筹,朱标目前有五个儿子,死了一个,朱棣只有三个,其他各位藩王或多或少,但一个没有,这就说不过去了。

    难不成?

    柳淳不敢想了。

    这个瓜太大了,不好吃啊!

    老朱没理会柳淳的鬼心思,而是继续咒骂,“他不配做朱家的子孙,朕念在他还算纯孝,没有过多责备,朕以为他能回心转意,年纪大了,成熟了,就能反省过错!哪知道,他变本加厉!兼并土地,鱼肉百姓,胡作非为,他还开文会,挑选些年轻俊美的无耻文人谈诗论道,他们谈到哪里去了?”

    “不要脸的逆子!你也知道怕丑,朕让你进京,你居然来个一火而焚,让朕白发人送黑发人,有此两条大罪,不孝,你太不孝了!”

    听到这里,柳淳已经丝毫没有当吃瓜群众的兴趣了。

    赶快跑吧!

    我懒得听了。

    你们老朱家的事情,自己解决吧!

    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