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女-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芙蓉想着把从地窖里挖出来的白菜做成酸白菜,这样以后就可以早晚都切点白菜丝下饭了。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至少能调剂一下生活。虽如今自己在肉铺子里有份活计,但过日子还要细水长流才是。
芙蓉腌制的是江南吃的酸白菜,不同于东北的酸菜,味道没那么重,颜色也比较青透,吃起来淡淡的,虽酸却不呛。腌制白菜跟腌制别的什么辣条子,白萝卜也没多大区别,不过是先是把白菜一片一片的撕下来洗衣净晾干,然后放入盐,姜片等在盆里揉搓去水,满满的码放在瓷罐子里压实,然后在罐子外面封上一层泥巴,过几天便能吃了,等做好这一切,都已是晚上**点的样子,葫芦一直蹲在旁边好奇的看,等芙蓉擦干净手,把葫芦往床上抱时,才发现葫芦手脚冰凉,赶紧放被窝里暖暖,吹熄蜡烛,芙蓉也睡下了,忙活了一天,有些累了。
睡到半夜,葫芦抱着芙蓉哼哼,芙蓉半眯着眼睛问他是要尿尿,或者要拉屎?还是肚子疼,葫芦不答话,还是哼哼个不停,芙蓉伸手一摸,葫芦身上滚烫,听说发烧能把小孩子烧糊涂,本来自己的这个弟弟也不很聪明,二三岁了连娘跟姐还分不清,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以后恐怕连鸡蛋也数不清就糟了。
急忙穿上衣服叫上茶茶往赵老四家赶,天黑路不好走,有几次芙蓉险些摔倒,赵老四家又住的远,等赶到时,芙蓉腿都累的打圈了。
赵老四提着药箱子来看了看,还好没有大碍,就是小孩子着了凉,开了点中药,让芙蓉给熬出一碗来,又吩咐这两天让葫芦多在家呆,别乱跑出去,记得多喂点水,又说了些让她们好好过活的话,没收药钱就走了。
芙蓉把药熬好喂给葫芦,又喂了他半碗水,葫芦烧的身上热,就着碗咕嘟咕嘟的都喝了,这一夜芙蓉睡的小心翼翼,中间醒了好几回,不停的摸摸葫芦的头,还好喝了药,发了汗,只可惜给葫芦喂了太多水,孩子退了烧又睡的死,天不大亮就又把尿布给弄湿了。
照顾了一夜的葫芦,等到肉铺子时,芙蓉的脚下都是飘的,郑家娘子把昨天卖剩下的猪肉又拉了来,另外又拉了一些新鲜的肉挂上,芙蓉比起昨天来已是大有进步,不但能分的清五花肉,前腿肉,称砣肉……还能把各种肉的价格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因肉好价钱又公道,称又给的只高不低,郑家娘子的肉铺生意显的不错,芙蓉大半天忙下来也学会不少东西,算帐自然不在话下,虽然不会拨算盘珠子,但加减乘除还是小菜一碟,隔壁老板看的眼红,趁没客人时伸出头来问:“芙蓉,你这么能干,介绍你妹子来我铺子里帮工啊?”
“我妹子还没你家切肉的大案板高呢,怎么做活?”芙蓉道。
“那没关系啊,没案板高,可以踩个板凳啊。”老板哈哈大笑。
郑家娘子听了,抓过一把砍骨头的刀对着那老板挥了挥道:“我踩个板凳去给你干活,要不要?”那老板嘴一撇,把头伸回去不敢吭声了。
眼看着快到中午,再忙一会就可以收工回去了,芙蓉心下挂念着葫芦,嘴上也吆喝的更勤奋,这一吆喝惹的路过的大妈们侧头观看,又有一些人指手划脚,芙蓉心想,吆喝吆喝生意就这么多人看,要是自己跟某些人一样,穿个小红肚兜,扭着腰在那卖羊肉串,她们岂不是要搬个凳子坐着看了。可惜自己没这个勇气,就是自己有这个勇气扭,这些娘们大妈们也未必就有勇气看。
“娘……”芙蓉手上正切着肉,听到好像是葫芦喊自己,把身子探出去一看,果然是葫芦摇摇晃晃的跑了来,一边跑一边往自己身边钻:“娘……他们笑话我……呜呜……活不成了。”
芙蓉蹲下来抱住葫芦,才发现有几个大点的孩子追在葫芦屁股后面喊着:“白葫芦……尿床精……数星星……尿床了……天不明……尿味熏的肚子疼……”葫芦一听,又呜呜的哭了起来,芙蓉先是摸了摸他的头,还好不烧了,看那几个小孩越喊声音越大,芙蓉操起大案板上的刀走出来,追在小孩子后面跟老鹰抓小鸡一样,捉住一个,拿刀比划比划,嘴上道:“谁敢欺负葫芦,脑袋还想不想要?嗯?看我的刀利不利?”
小孩们本就欺负葫芦惯了的,放在以前,顶多是茶茶出来看看,然后会告诉葫芦,别出门,不见他们,他们就不会欺负你了。芙蓉以前身子又弱,不常出门,更不会追着孩子们示威,所以今天他们才敢追到肉铺子里来,葫芦越哭他们就叫的越欢,却没想到芙蓉如今性情大变,提刀利索的追上来,顿时把小孩子们吓的屁滚尿流,再也不敢拿葫芦取笑了。
茶茶上个厕所的功夫,葫芦就出了这乱子,等她追过来时,大案板上的肉已经卖差不多了,郑家娘子割下来一点里脊肉给芙蓉,让她拿着回家给葫芦炒菜,芙蓉拒绝了几次,郑家娘子执意如此,芙蓉便收下了。
收了工,芙蓉肚子里已是咕咕乱叫,葫芦见了街上的小吃杂耍,早已忘记了刚才被人追着喊“尿床精”的屈辱,又蹦又跳,显的很是活跃,走到卖方糖的摊位,眼睛提溜的那些糖块上转,茶茶小心的对芙蓉道:“姐,这糖很贵,咱们吃不起。”
芙蓉一边跟她说着:“放心,有姐在,吃块糖天塌不下来。”一边给了老板四文钱,给葫芦买了两块方糖,然后抱着他往家走,葫芦先把糖给芙蓉吃,芙蓉不吃,又拿给茶茶,见茶茶也摇了摇头,才放心的把糖放进嘴里,轻轻的舔了舔,又小心的吸溜了下口水,那糖四四方方,通透的跟冬天结的冰花一样,葫芦很久没吃到这些,但舔了几口却放进了自己的小口袋里,又用手捏着口袋的边,像是怕糖会跑出来一样,芙蓉问他:“为什么不嚼嚼呢?葫芦?”
葫芦小嘴一咧,嘻嘻笑着趴在芙蓉耳朵边道:“我要放着慢慢吃,吃快了,就没有了。”
回到家里,葫芦挣扎着从芙蓉怀里下来,自己跑到鸡窝边蹲着,半天一动不动,茶茶问他说:“早上不是收过鸡蛋了吗?怎么还蹲那瞧呢?”
葫芦便奶声奶气的道:“还有一个,我们一人一碗。”
茶茶不好意思的对芙蓉道:“姐,这是我早上告诉他的,他就记住了。”芙蓉上前去把葫芦往屋里拉,葫芦却一直不肯走,一边死死的盯着鸡的屁股,一边告诉芙蓉:“蹲一会就下蛋。捡回家。都吃。”在他脑袋里,一直觉蹲在这看着鸡,鸡就会一直下蛋,如果给他旁边放个篮子,一只鸡一天就能下一篮子鸡蛋一样,但葫芦现在蹲着,却只是想让鸡多下一个蛋,让自己这个姐姐也跟他们一样,有鸡蛋羹吃。
芙蓉心里酸的跟腌的大白菜一样,谁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原来贫贱的姐弟也百事哀啊。
………………………………
第十一章 酸菜鱼
《芙蓉女》在冲新书榜,求推荐,求收藏,有多余的票票就砸过来吧,代表芙蓉,茶茶,葫芦谢谢了------------------------------------------------------------------------------------------------------------------------芙蓉在肉铺子里几天,不但把猪肉名称背的烂熟,价格算的一文不错,连肉铺子的卫生,都打扫的一干二净,不管是大案板还是切肉木墩,都收拾的利利索索,郑家娘子看着喜欢,第一次满五天给芙蓉结算工钱时,又多给了五文,算下来一共是205文。
芙蓉带着弟妹,想给二人买件衣服,茶茶的棉裤一直短,自己又不会做针线,问了几家卖衣服的铺子,一般都没有小孩子的衣服,想来也是,穷人家的孩子,都是奶奶妈妈辈没事在家,收了棉花,纺了线,找几块干净的里子,面子,早早的坐在太阳底下,一边闲扯着家常一边就把衣服的活计做了。虽然不是绫罗绸缎,没有镶金绣银,但一代传一代的做法,孩子穿着合身又暖和,自己爹娘去世几年,茶茶跟葫芦的衣服都是早先的,虽有人零星的接济过,但接雨水总解不了渴,如今眼看天要下雪,不能让孩子露着脚过这个冬天吧。
好不容易走进一家衣料铺子,伙计见生意上门,倒是显的很热情,他家的衣服都摆在靠墙的木柜子里,叠的整整齐齐,码的四平八稳,芙蓉让伙计找了件葫芦这种两三岁小孩穿的小袄,小袄暗黄面子,灰色里子,都是棉料,里面的棉花也塞的实在,摸上去又厚又暖,在葫芦身上一套,合身又好看,然后又让伙计找了件茶茶这般身高穿的夹裤,这夹裤是绿撒花面,米白里子,里面也塞着棉花,比照了一下,正好够长,裁剪又贴身,茶茶好久没穿过新衣服,见了这夹裤也喜滋滋的。
“这两件多少钱?”
“姑娘可真会挑货,这都是我们店新上的货,那小袄一百二十文,小孩子穿着保暖的很,款式又好。那夹裤是一百文。要两件的话,一共是二百二十文。”伙计站在柜前道。
芙蓉没想到古代的衣服这么贵,嘴上说着:“值这么多么?不过是料子里加些棉花,这棉花又是常种的,哪里就那么高的价。这石米镇住的又不都是大户。”茶茶心里明白家里窘迫,忙把夹裤放在伙计面前道:“这条我不喜欢,不要了。”
伙计告诉芙蓉,这家店不但做小孩的衣服,也做成人的,特别是男衣,那可是多少贵公子订货的地方,这些衣服算起来也不贵,同样的价格,去别的地方都买不到这样的货,因为自己老板不但开衣铺,后面还有一个院,里面有设计的,打版的,裁剪的,修边的各种师傅,因是自己做货自己卖,所以少了进货这一环,季季上新,价格也合适。
芙蓉听的心动,但身上没有这么些钱,再说还要吃饭,一次买了衣服那以后不能喝西北风吧?只能先缓几天再说,葫芦一看要把刚穿的小袄脱下来,转身就往外跑,被茶茶给揪住,就搂着芙蓉的腿喊:“我要小袄……我要小袄……”
“葫芦乖,过几天姐就给你买,等两天。回家姐给你做鱼吃,小鱼一游一游,你喜欢不喜欢?”好说歹说,终于先哄着葫芦把小袄脱了下来还给伙计,那伙计见忙活了半天,话也说的有两瓢,生意竟然没成,于是气呼呼的把夹裤跟小裤塞回柜里,挥挥手道:“早看出你们买不起,别耽误生意,走,走……”
芙蓉正要拉葫芦走,葫芦却又想起来那小袄,伸手指着道:“我要那个,我要那个……带回家……”
“要哪个啊,小叫花子……回家穿你的开档裤去吧……”伙计一面坐回椅子上抱着袖子取暖,一面讥笑道。
“说谁小叫花子呢?说谁穿开档裤呢?”芙蓉一巴掌拍在柜上:“你们要只挑贵人侍候,那就在门口竖张牌子,一般人免进啊,开门做生意,进来看看怎么了,你不是叫花子,你有钱,你别出来卖啊。”
伙计的脸被芙蓉说成了猪肝色,嘴上一个劲的道:“你……你们就是买不起。还死鸭子嘴硬。”
“等姑奶奶以后发达了,别说这两件衣服,不定把你们这店还买了呢,到时候先把你变成死鸭子。”芙蓉说着,抱起葫芦便走。
回到家,先把得来的工钱放在小匣子里,葫芦又记起刚才芙蓉说过的,给他做鱼吃,于是一个劲的围着芙蓉闹,要吃鱼,要吃鱼,给小孩子说过的话怎么能反悔呢?如果小孩子觉得你骗了他,那以后还怎么在他面前竖立威信,这回不是死鸭子嘴硬,倒是赶鸭子上架了,去西屋找了一截子铁丝,又找来一个破洞的蚊帐,用剪刀把蚊帐剪出一片,然后拿针缝住,上面圈一圈铁丝,就成了一个可以网鱼的筒,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又去小厨房里弄了一点面菜疙瘩,用线系着绑在网里当做鱼料。
三人坐在河边,把网鱼的筒放下去,芙蓉伸手拉着,等了好一会,那面菜疙瘩泡松了漂了上来,也没见一个鱼出现,倒是旁边带着篓子的一个渔夫一会功夫便钓了两三条,引的葫芦不停的看,嘴上喊着:“娘……鱼被他钓走了,关他篓子里了……”
等了半下午,芙蓉做的网鱼筒连条小鱼也没弄着,倒是那渔农临走时,在篓子里拿出一条来递给芙蓉道:“闺女,你那工具不行,再说,这河里都是金鳟鱼,不会吃你拌的面菜饵料。就是等到天黑,也不会有一条的呀。”
芙蓉接过鱼道谢,那鱼倒是欢实,两只手都差点握不住,鱼身绿的发青,平常的鱼都是灰白的居多,鲤鱼还略带红色,这身子青绿色的鱼倒是少见,茶茶忙把那筒拉上来,芙蓉把鱼放进去,然后三个人拉着往家走。
把上回腌制的酸白菜掏出来两片叶子,酸味已很明显,切碎备用,把鱼收拾干净,先把鱼身上的肉片下来,然后把鱼骨鱼头切开,下热锅炒酸白菜,然后把鱼骨鱼肉倒进去翻炒,加水烧开鱼汤,然后把片下来的肉放进去,等肉打着卷便一起捞出来倒进大碗里,然后把锅洗净,倒点油加花椒爆香,本来应该加些干辣椒,一来家里没有,二来小孩子吃不得辣,只好做罢,等花椒炸开,油热了,便舀在刚才盛出的汤上,只听哗的一声,油在碗里沸开,一股子香气升腾上来,便是一碗酸菜鱼了,这冷的天里,一碗实实在在的鱼肉酸菜,馋的两个孩子口水直流。
utu
………………………………
第十二章 这猴儿孩子
茶茶虽然刚七八岁,但对刺绣好像很有兴趣,一连几日除了在家看着葫芦,便是早早的从西屋里搬出一个长方形的绣架,另有花绷子,绣布及丝线放在小篓子里备用,虽然芙蓉不懂古代人的这东西,但似乎也在电视上见过,一个绣架前端坐着一位绣娘,轻挽发髻,手拿绣线,守妇德,懂刺绣,应该是古代女子嫁人前必修的课程,看茶茶喜欢,便也支持,只是家里穷了些,那绣架是木头做成,上面已经发黄,没有好的绣布,茶茶便绷着一块旧衣服,没有各色绣线,便用一团黑线代替。她没有正经学过,只是仿着枕套上的鸳鸯戏水在描,听她说,这枕套是娘生前留下来的,娘农闲时也会做些针线,刺绣功夫了得,只是可惜,早早跟爹去了。并没有教自己一星半点。
吃过早饭,又要到肉铺子里去上工了,葫芦在家闲着没事,便跟着芙蓉一块到集上玩。
卖了这些天肉,听了不少的家长里短,也认识了不少乡里乡亲,系上围裙,让葫芦坐在木墩子边的凳子上,芙蓉手脚麻利的把铁勾子挂在木架上,又接过郑家娘子分好的肉,一点点的把肉挂起来,上午的肉新鲜,多汁,摸上去都弹弹的,葫芦早上吃了鸡蛋,又觉得坐凳子上不自由,便蹲下身子拿草去拔地上的虫子玩。
“郑家娘子……给我割斤肉吧。”芙蓉正算着帐,突然听到这声音好像哪听过,抬头一看,原来是周三的娘带着周三来肉铺子里了。郑家娘子手上忙着别的,便让芙蓉来割,芙蓉虽是卖去她家的路上摔晕了才重生的,但这家人也没为难自己,看看她们身上穿的,也是平常的棉麻布衣服,心下不忍,便笑着问她要哪一种肉。
“随便都行。我们不挑。”
芙蓉高高的切了一斤五花肉,给她用草绳系起来,双手交到她手里,带着笑说:“这肉好,回去或炒或剁馅子,都能用。吃了也解馋。”
周三的娘脸里一红,接过肉,抖抖索索去翻口袋想要付钱,芙蓉一把拦住了道:“大娘,咱们也是相识一场,你家的情况也不比我家好到哪去,如今我有份活计,平时也得邻居接济,茶茶跟葫芦这些天都胖了些,这斤肉,当是我送你们的。拿回去吃吧。”
周三的娘眼泪差点下来,芙蓉半路跌进沟里摔晕之后,自己不但没去看,还赶紧避嫌的跑掉了,如今她没恨自己,在自己不富余的时候,还能给自己一斤肉吃,于是让来让去,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周三她娘,你就接着吧,芙蓉姑娘好心,你再让倒是见外了。”郑家娘子忙完手上的活计,用油布擦了擦手,把那草绳系着的肉硬塞给她,郑家娘子胳膊足有她的腿粗,使起劲来能搬动半扇猪肉,这一塞之下,周三的娘往后倒退两步才站稳了,又给芙蓉道了谢,才领着周三走了。
“芙蓉你呀,啧啧……要是换我,当初她们家见死不救,如今我肉都不卖给她们,更别说送了。”郑家娘子一边磨了磨刀,一边用手淋着水道。
“都是可怜人,忙生计还忙不过来,又有什么隔夜仇。”芙蓉说着,满眼的去找葫芦,刚才一忙,竟然把他忘了,葫芦拿着根草追着虫子就追到了肉铺子对面的槐树下,见槐树下放着一个平板车,那本是郑家娘子推猪肉用的,葫芦便也顾不上追虫子,自己一跳,骑到平板车的一个把儿上,然后跟坐平衡木似的一高一低的骑了起来,虽人不大,但脚一踩,平板车便低下来,脚一松,平板车又升了起来,葫芦摇摇晃晃坐在木把儿上还玩的很欢实,一个人咯咯咯的笑着,芙蓉嘴上刚说一句:“葫芦,你快下来,小心摔着。”葫芦便啪的一声,没坐稳从木把儿上跌了下来,头朝下摔了一脸土,嘴上都擦出了血,这一下吓的芙蓉不轻,顾不上放下刀就急忙冲了过去,一把扶起地上的葫芦,用袖子给他擦擦嘴上的血,又赶紧用手按住。
“你说摔我……你说摔我……摔住我了……”葫芦嘴上跌了个口子,嘴里还不忘说话,芙蓉觉得好笑,把他抱到案子后面的木墩上坐老实了,然后又给他按了一会,血才止住。
“果然是个闹人精啊……。生下来就是祸害人的呀,葫芦,早晚摔成水瓢看你学不学好,成天里男孩子们跟个猴儿似的。”郑家娘子道。
葫芦听出她说的不是好话,便拿白眼翻她,突然见一只小麻雀“忽”的一声从肉铺子门口飞过,葫芦心里一急,嘴上嚷着:“捉鸟……飞走了。”便又要从凳子上下来。芙蓉一把按住,嘴上说着:“回家姐给你捉,等姐上完工,不然,下回不带你玩了。”葫芦听了,才乖乖的坐着不说话了。
上完工回到家,茶茶已经做好了饭,三人就着桌子吃完,果然见院子的桐树上落了几只麻雀,天越来越冷了,麻雀们不好找吃的,便到处飞着觅食,只是人一靠近,麻雀便忽的又飞走了,葫芦激动的跑到院子里围着麻雀转圈,转来转去,一只没捉住,倒是把头转晕了,嗵的一声蹲坐在地上,眼冒金星。
芙蓉暗暗好笑,想起来以前上学的时候,曾经在课本上学过怎么捉麻雀,于是有样学样,把葫芦先拉回到屋里,然后自己去找了个簸箕,把那簸箕用只棍子支起来,另外在簸箕下面撒上些小米,用茶茶刺绣的黑线系在棍上,三个人远远的拉着线躲在屋里。刚开始的时候,麻雀看到小米,开始叽叽喳喳,但并不敢过来吃,等了好大一会,葫芦都快等瞌睡了,那鸟见没有危险,才有一只慢悠悠的钻到簸箕下面,悠闲的吃了起来,葫芦一见小鸟顿时要拉绳,芙蓉拦住了,等簸箕下的麻雀多了些,才啪的一下,把那棍拉倒,簸箕盖在地上,把麻雀盖在下面,麻雀受了惊,哗哗欲飞,撞在簸箕上啪啪的响。
这次一共捉了八只麻雀,虽然小,但五脏俱全,芙蓉烧了些开水倒进盆里,把麻雀杀后放进去拔毛,然后用几根细棍子穿起来,晚饭时,找了个瓦罐,在下面烧着火,把棍子支在上面,只听滋滋几声,火烧在剥净的麻雀身上,发出一阵阵香气,不一会,那麻雀全身金黄,芙蓉小心的撒上些盐,又翻了几次,这种肉香比猪肉来的更强烈,三人就着瓦罐子,双手捧着痛快的吃了一回。
utu
………………………………
第十三章 掉河里了
在肉铺子里上工得心应手,五天一发的工钱也被芙蓉一点点的积累了起来,除了买些平日里必须的油盐酱醋,芙蓉一文也没舍的多花,平时偶尔割肉打牙祭,更多时候,芙蓉下工回家,带着茶茶跟葫芦捉鱼烤麻雀,挖红薯烧土豆,倒也省了不少生活开销,葫芦自从上回吃过芙蓉做的酸菜鱼,过了没两天便又想着去捉鱼,这回倒不是他多想吃,而是喜欢坐河边看小鱼游来游去,捉回来之后放在水盆里摇着尾巴乱窜。
这日天气晴好,芙蓉经不住葫芦撺掇,便带着二人去河边网鱼,等了有俩时辰,一条没弄着,倒是网进来一只癞蛤蟆,它受到刺激,一边咕呱的叫着,一边使劲挣扎,芙蓉知道这东西剧毒,见它上窜下跳,吓的扭头便跑,脚下一滑,踩着了河沿上的小石头,只听“啪”一声,芙蓉摔了个嘴啃泥,葫芦见她如此狼狈,哈哈的笑了起来,这一笑又吓着了蛤蟆,蛤蟆一蹦,吓的葫芦连连后退,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
芙蓉赶紧爬起来叫人,自己不识水性,水又凉的很,急的芙蓉满头是汗,还好河上的一只花船经过,花船四角挂着红灯笼,船身上又系着五彩的飘带,一个小厮打扮的人听到芙蓉的喊叫,直溜溜的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