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开工厂-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十三文,”

    那中年人倒是替他算起了账来。

    嫌贵的那摇了摇头,睁大了眼睛。

    “三十多文钱,就吃几口菜。这可是都快赶上肉价了。”

    “嘿,您还别嫌贵,告诉你,这大白菜啥味道,我还不知道,可我知道这京城里头达官显贵的,谁家没有几个窖用马粪培菜,那窖里头的菜,长出来的叶子是嫩黄色的,叫黄芽菜,在咱们京师,非豪门显贵有几个人搁冬天能吃着这样的菜……”

    那人拍了下手中的大白菜,嘿嘿笑着。

    “咱花三十多文钱,吃着贵人们吃的菜,那可是值了!要不是这个兄弟,天寒地冻的你能吃着这菜?”

    吃菜还有这么多讲究?

    正当王得功站在那愣头愣脑听那人显摆着见识的时候,一旁酒楼的掌柜走出来。

    “喂,汉子,你这菜瞧着挺新鲜的,能放不?”

    “回掌柜的放,这大白菜和普通的白菜不一样,您买回去把它放到屋里的空地方,堆起来,每层之间用高粱杆隔开,隔三差五的倒腾下,放上一两个月也都新鲜着呢,要是有地窖的话,放窖里能放上几个月。”

    那掌柜的一听眼前微微一亮,走到牛车,估摸了一下,摸出一小块碎银,指着车上剩下的大白菜。

    “既然这样这些我全要了!”

    原本正嫌贵的那人一听,立即急了。

    “汉子,你得先给我来一颗,毕竟我可是先来的!”

    这一车也就只能装一千来斤,也就是不到两百颗的样子。刚才被路买走了几十颗,剩下的也就一百来颗的样子,掌柜的付出银子后,他自然要帮掌柜的把白菜送进酒楼,还帮他把菜码放好了。

    在离开酒楼的时候,怀揣着几百文钱和几两银子的王得功,依然有些恍惚,原本以为不一定能卖掉的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卖完了。

    怀揣着沉甸甸的银子,正寻思着去买布的时候,一旁过来一个年青人问道。

    “这位兄弟,你那大白菜卖完了,明天还过来卖吗?”

    “卖,卖,明天一早就过来。”

    瞧着面前这位头戴皮帽身穿皮袄,一瞧就不是普通人的年青人,王得功憨笑道。

    “那能不卖呢?家里还有几万斤搁窖里放着呢?能不卖吗?”

    “几万斤!”

    那人一听,立即睁大眼睛说道。

    “放在窖里,你是说,这些白菜能在窖放上好一阵子是不是?”

    “东家说了,大白菜搁在窖里头,至少能放上四五个月……”

    “能放那么长时间!”

    年青人诧异的睁大眼睛,瞧着空荡荡牛车,便说道,

    “今天不赶巧,这么着,现在天还早你给大纱帽胡同张府送一车这个大白菜过去,老太太就喜欢吃点新鲜菜,府里现成的有地窖,这是三两银子算是菜钱,到时候,你就说是刘府送去的就行了。”

    这样也行?

    诧异的看着年青公子递来的定钱,王得功满脸的不信,这人就不怕自己跑了?

    不过那富家公子却压根就不担心,临了又确认了一遍地址,才转身离开。

    一个多时辰后,将近吃中午饭的时辰,赶着牛车的王得功带着新买的花布,肉食,兴冲冲的回到了家里。

    瞧见娘们正做着饭,他立即嚷嚷道。

    “今天中午别做菜了,咱们吃金陵的烤鸭,听说皇帝老子就吃这个,我特意去便宜坊买的……”

    “他爹,你这是咋了?”

    不等媳妇说完,王得功就把口袋里的银钱倒了出来。

    哗啦!

    一大推铜钱在桌上发出和响声,让王得功哈哈大笑道。

    “小喜,你瞧,咱家的白菜都卖出去了!足足卖好好好几两银子。”

    之前他们种地也不过就是得三四两银子,今天只是半天的功夫,就把这笔钱挣回来了,他的心里又怎么可能不高兴。

    “这下不用担心大白菜卖不掉了吧?”

    瞧着婆娘傻眼的模样,王得功哈哈大笑道。

    “你瞧见没有,这可是银元宝,足足三两的银元宝,这是俺卖完菜后,旁人瞧着咱的菜新鲜,下的定钱,让俺下午给他们府上送一车过去,这一千斤能卖三两银子,咱们月多少白菜?往少了说,也得有十几万斤……乖乖,这下可发财了,小喜,这往后咱们就过舒坦日子了,这等开了春,咱家也盖青砖大宅子,到时候再买两丫环侍候你……”

    人一但发了财,总会立即把内心中过去觉得遥不可及的理想说出来,就在王得功一边说道着自己的理想,一边从油纸包中撕了条烤鸭腿递给还没缓过神来的媳妇,

    “他娘,吃烤鸭,皇帝老子吃的也是这烤鸭,可香了……”

    同时又嘟嚷着一旁的两儿子。

    “还愣着干啥,还不快点吃肉,往后咱们家要过上好日子了!”

    就在这时,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看到邻居孙元茂满脸惊诧的看着他……看着他桌上的银子、铜钱。

    愣了好一会,孙元茂才说道。

    “王,王大哥,您那白菜都卖掉了啊!”

    说话的功夫,瞧着烤鸭,他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可终了,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银子……
………………………………

第131章 仁义(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王得功发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知道王得功发了!

    “你不知道,他一辆菜卖好几两银子。”

    “我的老天爷啊,他们家至少还得有几十车菜!”

    “可不是……”

    “我的天,那得挣多少银子……”

    “瞧瞧,我就说他跟着东家准没错吧,你们还不听……”

    “嘿,当初可都没有你笑的欢,说要看他的笑话,现在好了,让人家笑了吧……”

    ……

    类似的话,不仅在庄子里说着,家里的仆妇们自然也在那谈论着,语气中的嘲讽完全变成了羡慕。第一个听着仆妇们话的,不是小怜她们,而是平素成日与小湄一起呆在后院的小浣,仆妇们的话让她立即喜上眉梢的跑去和少爷报喜。

    “……少爷,你不知道,现在庄子里都说着,地里种的不是菜,是钱,哼,让他们当初不信少爷的,要不然现在可都发财了……”

    头挽双鬟的小浣,笑嘻嘻地望着少爷,又一次为少爷鸣着不平。

    相比于小浣的欢喜,施奕文只是笑了笑,他并不担心白菜卖不掉,毕竟,这年月,冬天也就吃个干菜、咸菜,有新鲜的青菜没有人会拒绝的。

    “少爷,接下来是不是咱们也去卖菜?”

    眨动着那双似小鹿般的眸子,她的脸上尽是欢喜的模样。

    “傻丫头,靠咱们能卖多少?”

    冲着小浣笑说了句,施奕文又吩咐道。

    “小浣去喊刘裕过来一趟。”

    掀开书房的棉帘,满面喜色的刘裕一进屋说道。

    “恭喜少爷,现在村子里都传普遍,说是王得功一车大白菜换了两锭银子,现在大家伙可都在那一个劲的后悔呢!”

    后悔的人里同样也包括刘裕,他现在肠子都悔青了,要是当初也种上几亩白菜,岂不是也平空得了几十两银子?

    他是庄里的管事、庄奴不假,可家里也种着几十亩地呢,现在好了,白瞎了!

    现在后悔有什么用?

    “后悔了?”

    “后悔莫及啊!”

    刘裕摇头长叹道。

    “少爷,说来这也是怪我们自己,毕竟,当初少爷可是明摆着告诉大家伙,要带着大伙发财,可是……哎”

    长叹口气,刘裕面上尽是后悔的模样。

    “没事,错过了一次机会,还有机会的。”

    机会还会有吗?

    白菜也就是今年一个冬天的好生意,毕竟地里留着种,保不齐半夜被人移走几颗也不一定,明年冬天,也许就不只石台庄种白菜了。

    至于今年,还是可以挣上一笔快钱的,自己这有几千万斤大白菜,靠自己一个人赶着牛车在街上叫卖?别开玩笑了,会冻死人的。

    施奕文需要别人帮他去卖,越多越好。

    “刘管事,你去问问大家,有谁愿意去帮我卖菜,家里这么多菜搁那,总要有人卖不是。”

    施奕文想了想说道。

    “这样,从我这按批发价走,一斤白菜两文钱,他们在外面卖三文,要是一次买五千斤,就按一文半算,至于银子,让他们先欠着,等卖掉菜了再结也不迟。”

    作为庄主的施奕文,本身种白菜就是为了让庄子里的佃农日子过的都宽松一些,尽管他们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但是现在他还是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一来既能改善佃户的生活,二来可以笼络人心。

    毕竟,这是自己的庄子。

    不过,他并不想勉强别人,这件事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做决定。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自己在庄子里的威望,威望是什么?

    是能看得着的利益!

    “这,这……”

    刘裕一听,先是愣了会,然后长揖道。

    “少爷,您仁义!”

    对于年过五十的刘裕来说,这么多年,他见过不少庄头,但是像少爷这样一心为了佃户的,还是第一次见着,第一次他的心里对石台庄生出归属感……

    “恭喜少爷、贺喜少爷……”

    刘裕这边刚走,吴才也进来了,脸上堆满了笑容。

    “何喜之有?就是点银子而已。”

    施奕文淡淡的说道,可是心里却很得意。

    在种大白菜这件事上,让他明白,对于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去接受一件新鲜的事物,无疑是极为困难的。

    他们实在且憨厚,但是面对新鲜事物却又排斥,因为那些违背了他们的常识。

    现在,既然有人凭着大白菜挣到了银子。

    面对现实,他们就不会再怀疑,只要他们能通过种大白菜种到银子,那么从今以后,施奕文在石台庄的威望就是无人能及的。

    不一定会赴汤蹈火,但是在往后,当施奕文再什么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像先前那样充满怀疑,而这就是施奕文所需要的。

    尽管先前还羡慕着王得功,但是面对东家再次给出的机会时,虽然心里面还是有些怀疑,但大家都选择了相信。

    而这一点的怀疑,也在他们出去回来的第一天,烟消云散了。

    尽管他们没有像王得功一样,一天卖了两车大白菜,可即便是最少的也卖了几百斤大白菜。

    一天就能赚上几百文钱!甚至一两银子!

    对于石台庄的佃户们来说,这根本就是在抢钱!

    当天一回来,欢喜的人们立即忙活了起来。

    先结了当天的菜钱,然后又重新买了一车菜,第二天天刚亮,就匆匆忙忙的赶着马车、牛车进城去了。

    不过只是短短几日的功夫,满京城内外差不多都知道了“大白菜”,大冬天的能有新鲜菜卖,本身就很新奇,虽说贵了点,可其实却也贵不了多少。况且本身京城里头达官显贵豪富又岂止千百家,大白菜的这种新鲜的东西,自然先进入了京城的大宅门里头。

    尽管门外冰天雪地的,可是屋里头却是暖融融的,盘坐在炕上的绝美女子看着面前几上几盘菜肴,其中的一盘白菜引起了她的兴致。

    “咦,这么冷得天,居然有这么新鲜的白菜。”

    拿起筷子夹了些菜,女子的眼前微微一亮。

    “这菜确实是新鲜极了,也不知道是从那来。”

    一旁的丫环听着,连忙说道。

    “小姐,这些天,京城里头不少人在卖这个大白菜,婢子听人说,是京郊的石台庄在雪地里种出来的……”

    原本正吃着饭着女子闻言,手间的筷子停下了。

    “石台庄,那不是他那……”
………………………………

第132章 进城 (第一更,求支持)

    “有人偷菜了。”

    天将放明,在施奕文还在梦里的时候,就被庄子里的狗叫鸡鸣给吵醒了。然后又是锣声,又是吆喝声音的。

    即使是想睡也睡不着了,穿好衣裳到了院门口时候,还能听着刺耳的敲锣声。

    “少爷”、“东家”

    一瞧见施奕文出来了,庄丁和闻讯过来的佃户们纷纷行着礼,而手提长棍的赵四就连忙过去禀报道。

    “少爷,巡庄的庄丁刚才发现地里的白菜,被人连根起走了几十颗!”

    “肯定是附近的庄子见咱们挣钱,眼红咱们,才来偷咱们……”

    “就是,还是连根偷,肯定是想自己种好留大白菜的种子……”

    “东家,依我说,咱们得派人在地里守着……”

    ……还没完全睡醒的施奕文一听,先打了个哈欠,然后说道。

    “我当什么大事,好了,大家伙都回去睡吧。”

    就是偷菜而已。

    当天在他们赶着车卖菜的时候,刘裕拿来了厚厚的一叠纸,给各家各户的大车上,贴上了几个字——“石台庄大白菜”。

    这当然是施奕文的主意。

    既然有人连根偷走了大白菜想要留种,那么明年肯定就会出现竞争对手,而庄里的佃户明年冬天肯定会继续种白菜,所以早早的打出“石台庄大白菜”名声,总能带来些品牌优势。

    与此同时,石台庄各家各户的日子因为每天都有几百文,甚至上千文的进项,而越来越宽松起来。

    尽管过去勉强还能吃饱饭,但却无法和现在相比,他们卖了菜以后,会在回来的时候割上一些肉、扯上几丈布,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天天有肉,各个都有新衣,家中小有积蓄。不过只是短短月把的功夫,石台庄的佃户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就达到了小康,别说是附近庄子里的佃户,就连生活稍微殷实一点的人家,现在也远远比不他们。

    甚至来庄子里说媒的媒婆也多了起来,非但寻常的棒小伙和附近庄子定下了亲事,就连原本那几个三十来岁还没媳妇的汉子,这会也定下了亲事。

    这样的日子,是过去想都不敢的。

    正因如此,庄子里的人打心眼里对新庄主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他,他们现在可能还在过着那种勉强糊口的日子。

    这天,在庄里的人都出去卖菜后,施奕文到了陈木匠的家里,他是庄子里的工匠,也是庄上的庄奴,与其它人卖菜挣钱不同,五十来岁的他并没有出去,而是和过去一样,继续干着木器活。进院的时候,他正在那锯着木头。

    “陈木匠,让你帮我做的东西,做好了吗?”

    “少爷,就说着给您送过去,却劳您上门了,真是罪过”。

    “瞧你客气的,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么客气。”

    说着完,施奕文就看到院旁靠墙放着的东西——雪橇。

    “东家,你瞧,照您画的图样,用3寸宽的木头做杆,前头翘高2尺、宽4尺,长1丈,周围编着柳条的槽子……”

    听着他的解释,施奕文特意在帮着他把雪橇放下来时,试了下重量,大概也就两百来斤的模样,比床子里的木轮大车轻多了。

    陈木匠不解的瞧着庄主口中的“雪橇”。

    “少爷,这能拉东西?”

    “能拉,而且比大车拉的多,这冰天雪地的,用它跑的还更快些。”

    之所以会造这个大雪橇,是因为又下了两场雪,而且雪又下的特别大,地上的积雪有小半尺厚,瞧见积满冰雪的路上大车行走不易,施奕文就想到了马拉雪橇,这东西的结构简单,于是就吩咐陈工匠做了一个,马拉雪橇重量轻,按书上的说法可以载重1吨。

    当天施奕文特意让王得功试了下这个马拉雪橇,当然是用牛拉的,相比于大车,马拉雪橇不仅快,而且拉的大白菜就更多,菜多就意味着能卖更多的菜。

    瞧见大雪橇的好处,立即就有人到了陈木匠那定造雪橇,原本还闲着的陈木匠也忙活了起来,甚至还从招来了两个徒弟搭手帮他造雪橇,不过即便是如此仍然也忙不过来,也有些等不及的人为了能多卖菜,便在城里的木器行按样定买了雪橇。

    一时间,这大白菜和马拉雪橇,在这个冬天里成了京城里特有的一道风景,尽管在辽东早就有了雪橇,可对于京城的人来说,却是觉得分外的新鲜,毕竟,这是京城过去所没有的。甚至有些心思活泛的佃户,卖完了菜也不着急回家,而招揽人坐雪橇逛街,两文钱做上一里地。

    别说是普通的百姓,甚至就连同施奕文自己,同样也对马拉雪橇充满了好奇,毕竟,他也没坐过。怀揣着好奇心,当然还有对京城的向往,这天趁着天气暖和,便坐上了马拉雪橇,一路朝着京城赶去。

    但不过一小会,施奕文就后悔了。

    虽说出着太阳,可坐在雪橇上风一吹,立即感受到刺骨的寒风。应该坐带棚的马车才是。

    “东家,咱们这是往那去?”

    赶着雪橇的王得功笑呵呵的问道,这雪橇是东家送给他的,这东西好,不但省力,而且能多拉货。

    “去南镇抚司,我这个指挥同知,到现在还没去那报道呢。”

    尽管明知道自己这个身份不过就是个挂名虚职,尽管客用说不急于一时,可过场还是要走的。

    今天正好,去锦衣卫那边报个道,然后再顺便体验一下京城的繁华。不过让寒风一吹,冰得像条狗似的施奕文倒也没了什么心情,其实,论繁华来说,京城肯定比不了南京。

    不即便是如此,当从城外关厢往里走着,在广渠门在城下,仰头注视着高耸的城墙,施奕文缓缓吐出了口气,脑中一片清明。

    这就是京城了!

    尽管已经来到京城三个月了,但这还是他第一次进城。

    对于在庄子里闲云野鹤般逍遥了几个月的施奕文来说,在进城时,经过黑幽幽的城门洞,心里的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感慨。

    这里会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么?

    在这煌煌大明盛世里,作为穿越者的自己,未来会走向那里?

    怀揣着各种样的念头,带着有些迷茫的神情。在马拉雪橇滑过城门洞下的结着薄冰的石板路时发出的“兹兹”声中,在城门洞的幽暗被外间的光线驱散时,施奕文的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

    京城……我来了!
………………………………

第133章 仇人见面(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新官上任……那怕就是挂名虚职,也要先到镇抚使报到。

    虚职也是职,规矩总是要守着的。

    不过相比于实职要在一个月内报道,施奕文这个挂名虚职的锦衣卫同知,只要在半年内来镇抚使一趟,走个过场也就行了。

    锦衣卫同知是几品官?

    从三品,按品级与宣慰使同级,谁都没占着便宜。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南镇抚使有些破败,很不起眼的坐落在大明门西的西江米巷,门上的朱漆有些残破,没有想象中的戒备森严,甚至门前也就只有两名卫士,谁能想象得到,这里会是赫赫有名的锦衣卫南镇抚司!

    可再不显山不露水,总还是官衙,想要进去还是要有凭证,来到辕门外,施奕文向卫兵递上腰牌,那是客用宣旨时带过去的。

    卫士接过施奕文的腰牌,神情微微一变,语气也变得很是谦卑。

    “同知稍候片刻,一会有秦书吏领您进衙署……”

    片刻后,一个穿着青衣的小吏走了过来,语气显得很是亲近。

    “哎呀,施同知,在下衙署书吏,您往里请。”

    秦少华一边走一边在前面引着路。

    “这天寒地冻的,还劳您亲自过来一趟,实在是小的罪过……其实,您来不来这报道都什么区别……”

    往衙门里走着,在秦少华的解释中,施奕文越觉得自己这个的指挥同知是何等的虚——虚到指挥使也不会见他。至于都督更不可能见他,也就书吏按规矩接待一下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这么虚……”

    离开锦衣卫时,感叹之余施奕文又自嘲道。

    “到底还是没空手,还拿了几两银子……”

    银子是他这几个月的俸禄,一个月26石的俸禄,折成银子也就十两出头。

    沿着锦衣卫后街的往北到西长安街逛着,偶尔的他会朝着一旁的皇城看去,尽管在另一个时空去过故宫,可明代皇城是什么模样,多少总会有那么些好奇。毕竟,按书上的说法他们是截然不同的。

    虽说长安街一面临着皇城,可街上却仍然很热闹,对面的门市热闹非长,皇城根下也不冷清,那些大树下,隔三差五的居然还有些摊贩在叫卖着各种商品,这皇城根儿怎么成了自由市场了。

    “居然在皇城根下出买卖,这可真是……”

    瞠目结舌的瞧着那些在皇城根出买卖的商贩,施奕文不由的看傻了眼,甚至就那么站在路边的大槐树下,瞧着皇城根下商贩。

    怎么没有城管过去赶他们,这可是皇城根!

    这简单是太不和谐了!

    这些人就不知道什么是大不敬吗?居然敢在这里摆摊?

    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