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开工厂-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回,瞧着马车行的生意不错,应该挣了不少吧。”

    见朱翊钧似乎对燧发枪没什么兴趣,施奕文连忙回答道。

    “车行的生意倒还可以,现在一天的纯利差不多有50万文。”

    “那可就是五百两银子了……”

    念着这个数字,朱翊钧看着施奕文,突然说道。

    “车行挣了这么多银子,可我却没银子……”

    呃……不是刚给过你二十万两嘛!

    施奕文心里嘀咕道,这么快就花完了?

    “致远,你别误会,你看……都好好的在这呢。”

    掏出那两张会票,朱翊钧颇有些懊恼的说道。

    “这会票可真烦人,上次我去这个什么泰昌行想把会票换成银子,可转念一想,五千两银子,好几百斤,换了也没有地方搁啊,所以就寻思着,能不换先换几十两花着,其它的还换成会票,可他们不干,说什么要收一成的会银,一成!就给写几张纸,居然敢问我要那么多银子……”

    这两个月可以说是朱翊钧最痛苦的两个多月,毕竟过去他是没银子,而现在是抱着银子花不出去,不是花不出去,是心痛一成的抽佣。

    “致远,你不知道,过去我是没银子花,难受,现在有银子却不能花,这滋味更难受!”

    说罢朱翊钧就懊恼的看着施奕文。

    “致远,这不成,你得想个法子,帮我把这件事给办了,要不然我不得难受死。”

    本身没有一个朋友的朱翊钧,好不容易认了个朋友,自然求起朋友帮忙来了,甚至说话也没了规矩。

    其实对于平素规矩太多的他来说,他反倒更喜欢这种无拘无束。

    “呃,陛……”

    原本想称“陛下”的施奕文,一开口才发现,没有合适的称呼。

    注意到施奕文的为难,朱翊钧随口说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字致远,以后你就叫我明志吧。往后我明确志向,你去实施就行。”

    呃……这样也行。

    “明、明志……”

    怎么这么别扭呢?

    心里嘀咕着,想着他的话,施奕文总算是弄明白,为什么他两月派人往自己那去了20趟,弄了半天——没银子花。

    不是没银子花,是没有现银。

    哎,这皇帝……可真不是一般的小气。

    心里想着,施奕文恍然大悟似的拍头说道。

    “瞧我这脑子,这会票毕竟不是银子,带回宫去必定不太方便。嗯……容我想想。”

    稍微一想,施奕文就发现朱翊钧是挺为难的,几十万银子不能运进宫,会票却又花不掉,揣着那么多银子,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哎,得……给他想个法子吧。

    “这么着,我看就在这……”

    瞧着这间酒楼,位置似乎也不错,施奕文也没有犹豫。

    “在这开个钱铺,你把银子都存在这,往后出宫的时候只管在这里取银子用就行。”

    所谓的钱铺,其实就是银钱兑换的地方,似乎在这条街上,还没有这样的铺子,在开一家钱铺吧。全当是用来讨好皇帝的。

    韦爵爷靠什么无往而不利,银子。

    和坤靠什么让乾隆离不开他,银子。

    现在,朱翊钧为什么拿自己当朋友?不还是因为银子。

    从第一次见施奕文,朱翊钧就发现自己完全看错了他,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他弄了自己的庄子,占了自己的便宜,可后来只觉得施奕文是根本就是鲍叔牙。即便是贵为皇帝,可过去也是被首辅教、太后管、大臣敬,虽说内侍们巴结,可那些人也顶多就是说几句好话,何曾见过这么直接、直白的“友谊”,如此仗义通财“朋友”,什么时候见过?

    朋友!

    他可真够朋友!

    不但送银子给自己花,而且还想办法让自己花。

    天底下有比他更够朋友的吗?

    在他的心中,施奕文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简单就是义薄云天。朱翊钧颇有些感动的说道。

    “我……我最喜欢像你这样任侠古风的人,其实我……我也是这样的人。”

    尽管没有摸清了万历皇帝的性子,但是这个年岁的少年,大抵上都是十足的中二少年,对于成天被人管着的他来说,只要稍微给他些甜头,再说一些热血的话,很容易和他产生亲近感。曾经作为游医的施奕文,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打过交道,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对症下药。

    更何况,即便是不能对症,也有古人的经验可鉴,也在那么多的心理学教材可供实践。

    对于已经成功成为“帝友”,甚至被皇帝委以“实现志向”大任的施奕文来说,总得再接再厉一些,如何再接再厉。

    当然是银子。

    半个多时辰后,当朱翊钧怀端刚施奕文那得来的百两纹银离开时,甚至对他这个朋友有有些依依不舍了,不过他也知道,溜出宫外不能呆的太久,毕竟,宫里头的人差不多都是冯大伴的眼线,万一要是在母后和首辅那边打了小报告,那可就不妙了。

    待到皇帝一走,一直站在门外的德子,看着少爷问道。

    “少、少爷,您和皇帝怎么瞧着那么像朋友……”

    “嗯,你也瞧出来了?”

    “可,既然是朋友,为什么少爷,还给他……银子。”

    “你懂什么……”

    施奕文先是哈哈一笑,然后说道。

    “有些人想给,也没机会啊!更何况……”

    他穷啊!

    谁让自己不差银子呢?

    确实,不知道多少人想给皇帝送银子,都没有那个机会,现在自己有了这个机会自然要抓住。

    话音落下的功夫,施奕文就回头进了酒楼,然后直接走到掌柜的面前问道。

    “掌柜的,你这房子卖吗?”
………………………………

第154章 工业之母(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到,更何况那个别人还是皇帝。尽管原本那个掌柜的并没有卖酒楼的打算,可是面对施奕文开出来的价格,自然也就不再坚持了。

    接下来的两天,施奕文倒也没闲着,酒楼这边改造成钱铺,还需要些时日,不过宛平那边的兵工厂的建设却已经到了尾声。

    宛平的“兵工厂”就建在离宛平城不到一里的卢沟河,那里也就是后世的永定河,但这个名是一百多年后的事,两个半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可现在却已经耸立起了几座与传统建筑截然不同厂房,这些砖基木墙的简易厂房是按施奕文提供的图纸建成的,结构远比普通房屋简单,近代许多小工厂都是使用这种建造速度快,成本低的砖木结构的厂房。

    工厂的规模不大,也就只有并排四间6米宽、15米长的厂房,即便是如此,看起来仍然颇为壮观。

    “厂房盖的挺快的,水车的引水渠挖好了吗?”

    施奕文边走边问道。

    “少爷,水渠差不多挖好了,也在水渠里砌了一层石料。”

    说话的功夫,刘裕就引着东家往卢沟河边走去。

    “东家,卢沟河虽然水急力足,可是这河常年好发水,用水车又不能离河太远,所以咱们的厂子才建在这个地方,这一带的地势高,所以水车要造大一些……”

    瞧着河边已经挖好的用来引水带动水车的水渠,施奕文点头说道。

    “这是自然的,对了现在厂里的工匠够吗?这几天我要造些东西。”

    厂房是建成了,可厂子里最核心的是机床。

    当然,在万历七年,施奕文当然不会奢望造出后世那种机床,甚至所谓的机床都不需要多少金属部件。

    厂子里请来的木匠,都是京城一流的木匠,有时候,施奕文不过只是稍一解释,他们也就理解了他的意图。

    “你们看,这个镗床呢,就是一根木轴,通过水车通过这个转盘带动它,然后他它尾部嵌有磨石……”

    在施奕文解释着镗磨枪管的镗床时,一旁的木匠就连忙说道。

    “公子,你说的这个俺明白,其实就是琢玉的圆磨放大了,嗯,模样上也差不多……”

    “也不太一样,琢玉用的是脚踏发力,这个用的是水车。”

    听木匠们这么一说,施奕文发现自己确实小看古人了,听着木匠们比划着琢玉用的设备,施奕文自然想到了磨床。至于“扎砣”则是切割机,还有类似于现代加工中的镗削的“冲砣”,惊讶于古人智慧的同时,施奕文发现自己借鉴书上的西方18世纪前期用来制造火枪的水力镗床,简单就是不值一提,顶多也就是借用了一个概念。甚至那些木匠们还主动帮他完善了一些地方,毕竟,施奕文也是凭着一些图片绘出的简易图纸罢了。

    至于水力锻锤,对于木匠们更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早在千年前就制出了“水碓”,只不过从没有人把它往锻上发展,不过既便是如此,当施奕文提出这个与“水碓”相似的“锻锤”时,仍然让在场的人震惊不已。

    尤其是当那个重达百斤的水力锻锤嗵嗵作响的把通红的铁块打成铁片的时候,别说是木匠了,就连张四喜他们也是看傻了眼。

    “这,这样就能打铁了?”

    作为一辈子铁匠的他做梦都想不到,可以不用人力打铁。

    “张师傅,你觉得,这水锤省事不?”

    施奕文笑问道,

    “省、省力,就,就是这,这制铳管的时候,不一定全用重锤,还要用轻锤……”

    不等张四喜说完,施奕文就指着厂房说道。

    “你看,这间厂房就是将来的锻打车间,专门生产锻打件,我准备一连弄三十几个水力锤,有轻锤有重锤,需要用重锤就送到重锤那,要用轻锤的,就送轻锤那,你看怎么样?”

    眼瞧着那个通红的铁块被轻易的打成了铁片,心里颇不是滋味的张四喜说道。

    “公子,瞧您说的,你有这么好的家什,那里还用着得我这样的粗人。”

    即便只是个铁匠,张四喜也瞧出来水力锤夺走了他的生计。

    “张师傅,瞧你说的,我这厂子里可离不开你还有其它的师傅,毕竟,这铳管什么时候用重锤打,什么时候用轻锤敲,还得你给长着眼。”

    心知张四喜在担心什么的施奕文又安抚道。

    “再说,你也别担心其它的,只要你们进了我这厂子里,我对绝不会亏待你们,你一个月挣多少银子?五两?六两?还是七两?我给像你这样的师傅开六两的工钱,至于学徒我开一两,一般的师傅,三到四两,你觉得的怎么样。你们平常有淡旺季。在工厂可是旱涝保收的,工钱应该不低了吧?”

    笑看着张四喜和其它的十几个铁匠,施奕文直接开出了他的条件,大多数铁匠一个月也就挣五六两银子,不过那也分淡旺季,有时候可能一个月只有两三辆银子的收入。先前他没有开价,是因为手里没有谈判的本钱,可现在不同,有了水力锤、水力膛床,现在议价权在他的手里。

    “这,这……”

    张四喜和其它人互相交换着眼神。最后,张四喜拱手道。

    “公子如些仁义,我等要是再说不字,那可就是我等的不是了。”

    话都是客气话,其实施奕文之所以会在他见识过水力锤之后,再说这些,无非就是告诉他们一个事实——要么进厂里作工,要么以后被水力锤淘汰。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甚至连同轧压铁板的槽轧辊也制了出来,如果单用水力锻锤,把熟铁板锻成堪用板条,仍然费时费力,但是利用轧板机却可以轻易的轧压足够数量的铁板,而且它的技术难度并不大,早在十五六世纪就已经在欧洲出现了。

    而这台轧板机的建造速度之所以用如此之快,完全得益于施奕文从空间里拿来的几根报废火车轴用它们充当将圆柱轧辊,这是借鉴了根据地的先进经验,只需要把铁压轧辊就可以了,其实也就是一台简易的水轮驱动的二辊式型材轧机而已。

    前后忙活了半个月,这座16世纪的“现代化兵工厂”的设备终于全部建成,工厂差不多可以投产了。

    就在施奕文下令开始试制的时候,张四喜却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东家,咱们没有造铳的冷骨,原来的冷骨都是造三尺、三钱铳的,太短太细,不合用,您要造四尺长7钱铳,冷骨得粗些,至少得有五尺半长才成。”

    “冷骨?”

    “公子,就是一根筷子粗的钢芯,要用上等好钢,制管的时候包上烧红的熟铁板,用锤……”

    不等张四喜把话完,施奕文就先出去了趟,盏茶的功夫,再次回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捆从工地上拿的圆钢筋,随后抽出一根,递了过去。

    “这个做冷骨正合适,哪,一共有20根,不够你再说。”

    空间的工地上可是有好几十吨哪。

    接过圆钢的瞬间,张四喜的眼前就是一亮。

    “这……可真是好钢!作冷骨,可有点废了……”
………………………………

第155章 工业的力量(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有了冷骨、有水力锤、有了熟铁板……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不过机械对人力的淘汰需要一个过程,人力对机械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因为刚刚使用这些设备,工厂的生产倒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第一批铳管的管坯,差不多忙活了三天,才算制造出来。

    “和手工打的相比怎么样?”

    拿起沉重的枪管管坯,看着上面布满的锤印,施奕文问道。

    “不敢说比手打的好,肯定不比它差,最重要的是铁好,公子,咱家的铁可都是上好的熟铁,打半天都不带掉渣的,有这样的好铁,打出来的铳管,肯定是好。”

    “是枪管。”

    施奕文纠正道。

    “化铳为枪,咱家造的燧发枪,和鸟铳不同。”

    想要东西卖个好价,改名字就是好法子,最喜欢干这事的就是药厂,老药换个名字,包装,价格能涨出几倍。

    “对,化铳为枪,致远,我这几个月,可一直盼着你的枪哪。”

    突然,身后的声音让施奕文一阵诧异,是张鹏举,他怎么来了。

    “是大帅让我来的,大帅年前年后,都在寻思着军中全用铳枪后如何练兵,这不,兵早就开始练了,可你这却没动静……”

    说话时,张鹏举快步走到那一堆管坯前,拿起一根说道。

    “这是枪管?已经造出来了?怎么口这么大?”

    12毫米圆钢打出来,能不大吗?鸟铳膛成的口径,也就这么大。这再钻镗一下,口径还要再大上一圈。

    “口径大,威力大,扬威,三钱鸟铳打打人还凑和,可是打马的话,威力就差了些,鞑子大都是骑兵,所以我寻思着就放大七钱。”

    在燧发枪的口径上,施奕文直接借鉴了欧洲的燧发枪,甚至就连枪型也是仿制的查尔维尔1777。

    “而且口径大,射程地更远,精度更高。”

    对施奕文的解释,张鹏举只是点头说道。

    “行,你造的东西,你说的算。”

    可是他嘴边却小声嘀咕道,这东西恐怕不便宜吧。

    管坯出来了,接下来的自然也就简单了,先放到镗台上的镗孔,瞧见工匠把管坯放到木台上,张鹏举疑惑道。

    “致远,这是什么?怎么把铳管搁到油里?”

    “镗孔,水槽里的油是用来降温的。”

    走到镗台前,施奕文介绍道。

    “扬武,你看,这根铁杆就是钻杆,方型的钻头有8寸长,焊在四尺半的钻杆上,由水力驱动的齿轮带动旋转,这样就省去了人力,这边的这个紧持枪管的平台是可以滑动的,枪管被固定在这上面,然后顶压钻头,你仔细看的话,能看出来,钻头有22个逐渐增大的钻头,用于扩展枪管的内径,这样借助水力,差不多一天一夜,就能钻膛出枪管……”

    “一天一夜,就能钻出铳管了?”

    张鹏举的惊讶让施奕文得意道。

    “往日制造鸟铳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膛铳膛,有时能长达一个月,一个月钻光才能光膛如镜,不过用有了水力台镗就不一样,它的转速快,而且可以日夜不停,不过这就需要油水来冷却铳管、钻头……”

    其实,要如果把空间里的那台镗床拿过来……钻的更快。当然,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即便是眼下用水力镗床,就已经足以满足生产要求了。

    枪管制成后,还要装两倍的火药试放,连放数枪确认没有裂纹后才能使用,又过了四天,当第一批两百支燧发枪制造出来的时候,看着二十支一箱装在板条箱里的燧发枪,张鹏举忍不住感叹道。

    “致远,要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我都不敢相信,不过区区几日的功夫,你这居然就造出了一百支燧发枪。”

    “等工匠们熟练起来,一天五十支,肯定没问题,主要还是制枪管的镗台只能同时加工五十枪管,一天的时间只能造五十支枪管,如果……”

    突然,施奕文的眼前一亮,还有继续改进的潜力,不过他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只是岔开话题说道。

    “对了,上次戚帅不是问我,火药如何造粒吗?我这厂子里,现在也造火药,不过产量不多,但是根据之前进行的试验,通过控制、并标准化火药颗粒的大小,可以在保持同等威力的前提下减少发射用量……”

    其实,根本就没有进行试验,在图书馆里就有火药颗粒加工制造的书籍,只不过那是用来制造烟花的,施奕文直接用了拿来主义,尽管由于时代技术限制,原材料的纯度与现代工艺制造的相比较为落后。但是经过颗粒化的火药威力仍然增加了一倍多,这也让新式燧发枪大幅度减少了火药的用量。

    “哦,那这感情好,现在火药造了多少,我一并都过去。”

    张鹏举倒也不客气,尽管一文钱没掏,可他仍然开口要起了火药来,对此施奕文自然是早做了准备。指着一旁的六个箱子说道。

    “都已经给你备好了。”

    “箱子?”

    张鹏举疑惑的功夫,施奕文继续解释道。

    “过去用鸟铳的时候,铳子和火药比例是一比一,三钱重的铅子用三钱火药,不过因为火药制成颗粒,所以威力大增,装药和弹重自然要减少一些,这六箱火药分成了两种,一种装药和弹重比是二分之一,另一个比例是三分之一,至于那一个合用……”

    看着张鹏举,施奕文笑了笑。

    “还是由戚帅根据军中的需要自己决定,回头士吉也会过去,这威力如何进行试验,到时候他会指导你们进行……”

    之所以要到军中试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这里靠近京城,为了避免一些麻烦,还是到军队里进行试验的方便。况且施奕文也希望能够追踪燧发枪在军中的使用情况,要是有时间的话,他甚至想亲自去一趟戚继光的军营,看看他是如何操练全火枪部队的。

    “三分之一?二分之一?”

    张鹏举疑惑的看着那几个箱子,不解道。

    “致远,你说的又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啊?”
………………………………

第156章 迅雷枪(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听不懂,能看懂。

    三月初二,在北方的冰雪开始消融时,在蓟镇山海关前的空地前,戚继光兴致勃勃的看着赵士祯。

    “士吉,你这身打扮,可是有些与众不同啊。”

    与平常的鸟铳手不同,赵士祯的腰边挂着牛皮大盒子,腰间还系有皮带。

    “回戚帅,既然是用燧发枪,装扮自然有它的不同,戚帅请看,平常刺刀挂在腰间,用时抽出来……”

    说话时,赵士祯将刺刀抽出来,然后拧卡在枪口,周围的将领一看,纷纷交头结耳道。

    “这就是大帅说的化铳为枪?”

    “加上刺刀,足足有差不多7尺长……差不多也够用了。”

    “不能再长了,再长就不能装铳子了……”

    听着众人的交头结耳声,赵士祯倒是没有说话,而是握紧刺刀左右旋转,以便向大家证明刺刀的坚固。

    “装上刺刀后,敌人即便是近身,枪手也可以用刺刀刺杀敌人,保卫自己,当然,燧发枪的最重要的还是用铳子杀敌。”

    看到赵士祯一边说,一边从腰间的皮包里抽出一个指出纸……筒,戚继光诧异道。

    “这是……”

    然后他诧异的看到赵士祯咬开纸筒,端持燧发枪,居然拿纸筒往枪尾的药池倒起火药来,瞬间,戚继光就睁大了眼睛,然后惊讶的看着赵士祯从枪口把火药倒进枪管,然后把连纸团也塞了进去。

    “难道火药和铳子都在纸筒里!”

    如果不是因为上官的威仪,恐怕戚继光早就跑到赵士祯那一把夺过……他腰间的那个牛皮包了。

    看着他用通条通实火药,在赵士祯扣动扳机,一枪击中三十丈外的木板时,已经控制不住内心惊讶的戚继光,立即走过去惊讶道。

    “士吉,你这皮包快些给我看看!”

    “包里装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