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王侯-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功的道理,墙式骑兵讲究的是速成,是以纪律见长,而非骑士个人的武勇和技艺。
有这一条,就已经足够。
南安侯府的兵马,缺乏的是经验和个人的武勇,而整体的纪律性则正是南安府兵的强项,甚至远超当世任何一支强兵。
墙式骑战法,以“铁骑兵”之法征讨四方,这就是徐子先的决断!
………………………………
第三百一十一章 马至
骑战之法,不管是大魏的北方骑战之术,还是北虏与东虏的骑兵战法,徐子先俱是看不入眼了。
现时的北虏骑兵,就是用软骑弓,且不敢近身搏杀,只敢迂回放箭,既无劲力,也无血勇,骑战之法已经成笑话。
北虏只余少量的重骑兵撑场面,且由于全民皆兵,又是游牧民族,人人皆会骑马,所以勉强维持着与大魏,东虏相抗衡的局面。
至于东虏,号称以骑射无敌,其实骑兵、运用也未至古典骑兵的高峰。
东虏亦是马匹充足,人人俱有马骑,特别是入侵大魏时,东虏的移动速度很快,这是长处和优势。东虏的孩童就习射,长大用强弓都在十个力以上,准头又好,掩射时令魏军死伤惨重,阵脚浮动,也是事实。
但东虏其实并不以骑战见长,更不是以重骑兵破阵的办法来打仗。
大魏官员有一段记录,可见其战术。
“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
锐阵是骑兵破阵之法,东虏有重骑兵,以锐阵冲击明军阵脚,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
乍看之下,象是东虏用骑战一叠加重一叠的攻击。
又有:“精兵立于别地观望,勿令下马,势有不及处,即接应之。”
还有:“披重铠执利刃者,令为前锋。披短甲即两截甲也善射者,自后冲击。”
这都是骑兵战术,战场上,以重铠执利刃的重骑兵当敌,一阵复一阵来回冲击,披重甲者是重骑兵,其余是轻骑兵,用处是策应,射箭。
徐子先想要拥有几百上千骑的重骑兵,人人披重甲,马也披甲,每个重骑兵花费都得数百贯,每个重骑兵还得有仆役随骑,随骑也得是个合格的轻骑兵,战场上帮着掠阵,平时要照顾和喂养战马,最好还得有一匹从马,帮着驼负沉重的马甲和骑士用的铠甲。
就是说一个重骑兵,最少要三匹马,一个骑士,一个仆骑。
这养兵费用,要是养两千重骑,得养好几千人,六七千匹马,一年花销最少在百万贯钱。
这般的重骑兵,其实相当有用,陷阵之时,无有敌骑能挡。
李世民所言,百战百姓,无有其它,唯甲坚兵利。
可是现实却是不允许徐子先这么做,连幻想都不可能……南安侯府倒是有百万以上的家资,但把南安侯府家产都变卖了才能建立起这么一支重骑兵,还养不起。
……
林国基骑在马上,感觉自己身体僵直,精神异常的紧张。
他骑的是一匹枣红马,五岁口,是一匹青壮好马。个头不是很高,大约到林国基的胸口,上马对骑马的老手来说并不难,手一撑,不要马镫都上的去。
不过上下马的动作都是严格训练,不仅要快而利落,还要和所有的兄弟们一致。
每个骑兵也是严格按队,阵,都编成队伍,所有的骑兵编成五个都。人手尚且不足,但现在石城所的财力尚有不足,所以暂且都没有满编。
林国基所在的都缺一个阵,三个队都是老手,且都有骑术基础,就算这样,在西校场的训练也是相当的艰难。
每一个控马的动作都要求准确,要整齐划一,并且距离要一直保持着。
标准便是,左右看去,要和所有的兄弟保持平齐,每匹马的马头,相差不准超过一拳。
这相当困难,一下午的训练时间过去,林国基已经汗流浃背,感觉比早晨跑二十里地还要累。
“慢些,不要快!”
吆喝声过后,林国基猛吸口气,感觉手心全是汗水,他努力控制着跨下战马的动作,尽量保持前后左右的距离,这马还是禁不住往前窜了一下,超过了整队半个马身。
“糟了……”林国基刚嘀咕一声,右腿已经感觉一痛,却是被百户官一棒子打在腿上。
“再犯错,今晚便不要想吃饭!”
哪怕是性格脾气都很平和的高时来,在训练时也是不讲情面,一棍敲过之后,又是跑过去教训其余的人。
林国基却不敢和自己的马儿发火,只能尽量安抚,将马身停滞了一下,等和左右伙伴平齐之后,他才松了口气。
“不容易啊……”林国基板着脸感慨了一句,他还是一个都头,在这样的训练中一样被训斥和责打,没有人会例外,哪怕是都头一级的军官,只要在马队中不能与伙伴齐平,一样会被严厉的训斥。
没有例外,没有人能幸免。
……
“很好。”在观看骑兵营操练,看到一排排的红色骑兵已经相当严密齐整的来回奔驰之后,徐子先终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张虎臣等人道:“诸位辛苦了,做的都很不错。”
张虎臣先是一笑,接着又略有苦涩的对徐子先道:“君侯,此阵一成,世上再无关,张之将了。为骑将者,也再无荣耀可言。”
身为一个骑兵将领世家出身的武将,张虎臣本能的就知道这骑阵更重视阵列和集体的力量,个人的武勇和风格,在这样的骑阵里,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虽然带出了这么一只强悍的骑兵力量,张虎臣本人心里却是异常复杂,不知道该是喜是忧?
“虎臣,你想左了。”徐子先微笑道:“眼下是一个营,将来可能是十个营,百个营。你会替我带出无数个营的精锐铁骑,当他们替我横扫天下,扫荡强敌的时候,人们只记得这支铁骑兵是你带出来的,指挥骑兵的是你,这已经是最大的荣耀,这个荣耀,不仅归于我,归于南安府军,也归于你,归于你的家族,你,岂能不勉之?”
“是,职下失言了。”张虎臣神色激动,为骑将者的梦想,岂能不为之触动?
……
崇德十四年的初夏,五月初二的这一天,徐子先随骑兵营至环岛官道的东侧巡行。
在出行的这一天,五百余骑的骑兵营和徐子先的护卫们聚集在一起,几百匹马排列的相当密集,蚊蝇乱飞,到处散发着骡马粪便的臭味。
三三两两的骑士和战马散乱着,排满了南安溪上游的整个河滩。水草在河水里飘舞着,放眼看去到处是绿意。
马儿被暂且放开,所有的战马每天都喂足精料,长的十分肥壮,就是战马的高度都普遍不足,大约都是在一米二三左右的高度,只有少量的战马能达到一米四五左右。
在出发之时,徐子先却是被耽搁了。
一群白衣人骑马赶过来,李仪与孔和等人引途在前方,徐子先得到通知,在骑兵营校场前方等候着。
一群百姓在散开的骑兵中用粪筐捡拾着马粪,他们和骑士们随意说笑着。
“天方人尚白。”徐子先对张虎臣道:“满刺加已经也是尚白,三佛齐,兰芳等国,受到的影响也不小。”
“君侯。”张虎臣面色激动的道:“看来这些马儿都十分高大……”
徐子先也感觉激动,但他回头看过去,身后是一片樟树林,树叶茂盛,将更远处的景致给挡住了……
从骑兵营往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方圆一百余里,大约是三百多万亩的丘陵和平原地方是被化为牧场区。
在骑兵营西面三里多外的地方,修筑了大片的马厩区,四周烧成了白地。
来人渐近,几十个骑士和三百余匹马的马蹄声极为急促,犹如天际的奔雷滚滚而至。
待近时,李仪,孔和等人依次驻马,一群白衣人仍然向前,直到近二百步时才慢慢减速,至徐子先数十步时整个马群方停止下来。
张虎臣和高时来,林正志等人俱面露怒色。
徐子先竖起手掌,示意众人无妨。
“见过南安侯。”
一群兰芳人跃下马来,见徐子先神色不动,他们方抱拳躬身,向徐子先行礼。
“回去和罗方伯说,”徐子先道:“送马的盛情可感,不过下次叫他派一些懂礼数的人过来我这里。”
为首的白袍兰芳人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眼神中的桀骜之色相当明显,听到徐子先的话之后,面露不愤的道:“我等岂不知礼数?然而,监国现将希望俱放在南安侯身上,我等适才驰骋时,知道君侯在前,有南安府兵的骑兵在前,我们驾驭烈马的本事尚在天方人之下,若君侯和部下惊慌散去,又怎么助我兰芳一臂之力,与满刺加和天方人争雄?”
“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罗方孝。”
“我们要去清剿东藩的土著,和我们一起来么?”
“敢不效命?”罗方孝脸上满是傲气,他来自兰芳,见多识广,这些年来,天方人和满刺加对兰芳国的逼迫越来越严重,兰芳国的情形也越来越严重。
兰方诸姓,罗姓为尊,罗族的子弟近年来颇多掌兵的,眼前的罗方孝便是其中之一。
这些青年贵子,对大魏近年来的衰落看在眼中,也并不满意罗方伯到大魏来求助的决定。两次失败,更是使这些罗氏子弟确定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决心。
此次前来东藩送马,这些人也是迫于上命,并不情愿。
本身的盛气加上性格桀骜,还有对罗方伯决断的不满,方有适才那般无礼的举动。
“不管人怎样,马是好马!”
张虎臣是赳赳武夫,性格直爽,虽是奉徐子先之命,不再计较眼前之事,在上前看马,面露喜色之余,也是忍不住讥嘲了一句。
兰芳诸人,俱是怒目而视。
这一看,却是使这些兰芳国的人,傲气一挫。
不论是张虎臣,或是高时来,林志正,孙如兰,林国基等人,或是一路赶过来的秦东阳与金抱一,葛家兄弟等人。
眼前的南安府下的诸将,或是满脸虬须的豪杰之态,或是手按障刀,目露冷光的大将。或是猿臂蜂腰的壮士,又或是面色沉稳,按刀护卫有大将之风的将领。
光是眼前这些将领,已经是相当不俗,令人一看便知道都不是凡俗之辈。
而将领身后的大量的骑兵营的官兵,俱披甲,肃立,这边虽然乱成一团,如墙而立的骑兵却都是肃立不动,没有丝毫的动作……
“方孝……”白袍青年们内部一阵混乱,有人悄声道:“是我们孟浪了。”
“也不一定如何。”罗方孝咬着嘴唇道:“大魏的禁军,甲胄更好,那神臂弓威力更大,又如何了?样子货始终是样子货!”
这话虽然还是无礼桀骜,不过也是有些道理,并且罗方孝也没有蠢到大声说出来,旁人也就不好再劝。
而南安侯府这边的诸将,却是无心理会这些毛头小子,他们的全部眼神,已经是被马群完全的吸引过去了。
“乖乖,最矮都是五尺二寸!”
“我看很多都是五尺四寸。”
徐子先心神也是激动,甚至情不自禁的想去抚摸一匹高大的红色骏马。
那马却是奋力一扬蹄,半个身子抬起来,露出了下半身更雄壮的某种物事。
在场的人都是笑将起来,徐子先自己也是大笑。
徐子先对身边的诸人道:“咱们的马,万万不能阉割。能训就训服,训服不了的就养着当种、马,千万不能阉割了。”
傅谦道:“我华夏的马匹原本也极为雄壮,就是历朝历代不停的阉割,为了叫马听话,好马俱都阉了,一代传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中国的战马越来越劣化,就是和大规模的阉割摆不了关系。
当然,原本的马种也是大有不同,如蒙古马,其和草原地貌有关,原本就较为矮小。
眼前的这些马,最低的也是在一米六左右,很多是一米六五到一米七左右的肩高,这相较于蒙古马和西南矮马来说,肩高明显是高出很多了。
营区里的骑兵们眼睛都在冒火,他们骑的马就是一米三一米四左右,相比较眼前新来的大马,简直低矮如毛驴。
而且徐子先也是知道,这些天方马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恶劣,它们拥有更强的耐力,不逊于蒙古马,而且相当聪明,稍加训练就是合格的战马,敢于冲锋,面对敌阵不会胆怯,也不会受惊乱跑,更不会胡乱嘶鸣。
这是相当优质的战马,而且是优中选优的结果。
天方马在后世并不是以高大闻名,而是以形态和速度出色闻名,普遍的肩高也是一米五左右,眼前的这些大马是其中佼佼者,所以比普通的天方马要高大的多。
徐子先知道有一种欧洲马以高大闻名,最高的都可以达到两米以上,重量可以达到一千五百斤,堪称巨兽。
不过那种、马只可作农耕,或是拉车,当战马短途冲刺都有些困难,负甲骑行,转战千里,那种大马毫无用处。
还是天方马最好,生于沙漠,长于绿洲,可以远途奔波,也能进行激烈的短途冲刺,相当的适合。
眼前这些,是精中选精的种。马,少量的公马,配多半的母马,也可以配一些本地的高大母马,如果放牧得法,不使掉膘病死,几年之后,马群就会大为扩大……唐时养马,二十年使马群达到几十万匹的规模。
徐子先不必等候那么久,也不需要那么多,他所想的是十年之内,使能用的优质战马达到数万匹的规模。
再有本地的西南马和河套马补充,建立一起强大的骑兵,并非是在做梦。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诱敌
“李公和玄平,你们要多辛苦了,”徐子先对李仪和孔和道:“精料是早就准备好了,接下来先不要涮洗,叫马适应环境,多铺设牧草,马厩外多燃烧驱蚊草,不叫蚊子盯咬它们,马儿也怕蚊咬,会没有办法睡觉……”
“君侯放心吧。”李仪笑道:“养马之事,是归兵房下的群牧处来管,我会派最好的人手,备齐各种物品,兽医随时待命……这些都是君侯的心尖子,也是我们的宝贝,绝不会慢待它们,死一匹,我都想替它抵命……”
“哈哈。”徐子先笑了一声,说道:“尽人事而听天命,我们将事情都做好,有什么结果都能接受。”
战马有的时候比人还娇贵,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若短途冲刺,战马的速度远在人类之上,这是事实。若行程百里,战马的速度还是人类的好几倍。
若行程三百里,则战马需要精心的照顾,而人类只要有饭吃,就没有太大影响。
若行程在千里,千五百里,两千里。
那么就要反过来,战马要不断的长时间的休息,如果每天行程几十上百里,战马会很快死去,而人类却毫无影响,只要饮食充足,人类还是能每天几十里的速度行军赶路。
在这个时候,人类要反过来等候战马,精心照料这些大牧畜,否则马匹会成群的死去,没有别的可能。
蒙古西征,都是走一段距离打一场,休息一段时间,再走一段,再休息。
从蒙古高原到欧洲,翻过乌拉尔山有大片的草原区域,在攻到东欧之前,拔都的大军曾经放牧休息达半年之久。
三百匹天方马被官吏,骑士,还有马夫,兽医们精心的带引进了西边的马厩区。
在那里不光有成片的马房,还有整整两个都的士兵在四周驻防,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守御这些宝贝。
一匹天方马最少值好几十贯,几千里路运到南洋各国,价格要涨上去很多。
再从兰芳几千里运到东藩,一匹算得百贯以上也不算太离谱。
三百匹马,照少了算也得值好几万贯,加上大量的人力去照顾,每天消耗的精料就得过百石,在初来乍到的时候,不会喂这些好马吃草束,每天喂养的精料也是相当昂贵的开销。
到这些战马适应之后,大片的牧场长满了嫩绿的青草,可以每天放牧,地方够大,任这些马匹驰骋奔跑,恢复精力和野性。
马群是杂色,有白色,黑色,红色,黄色,在众人的驱赶下,马群如云彩一般向着远方飘去,徐子先凝视许久,矗立不动。
这是未来的希望,对抗强敌需要竭尽全力,除了步阵,水师,尚要有精锐的骑兵,有了这一片天方马群,数年之后,会不会真的出现盛唐时马场的盛景?
徐子先对此,充满希望。
良久之后,徐子先方对众人道:“一切准备停当,我们也应该到山中巡逻,准备驱赶土著野人去了。
……
摩那趴伏在草从中一天一夜,除了偶尔挪动胳膊喝上一两口清水之外,他似乎是一块岩石,几乎一动不动。
在他身边还有好多族人,俱是和他一样二十来岁的精壮的汉子。
他们断发纹身,身上只有草裙兽皮,为了防止蚊叮,他们在身上抹满了厚实的黑泥。
就算这样,所有人身上都被蚊子咬遍了,满身都是红肿。
又是一队骑兵从远处奔驰而过,大约是有四五十骑,在他们身后十余里处,漫天的浓烟飞腾而起,火光冲的有十几丈高,在十几里外都看的相当分明。
摩那做了一个手式,所有的土人慢慢腾身向后退,爬过草从,钻入灌木,然后弯腰向上攀爬,踏过石子和几条潺潺流淌的溪流,终于退入半山坡,浓密的树木掩住了他们的形迹,使他们不必担心汉人的骑兵发觉。
这几天来,到处都有巡行的骑兵,一旦发现土著就纵骑冲踏,很多部落的人都承受了突然袭击的损失,死伤极为惨重。
近日来,诸多部落的长者都在发狠,要集结大军,好好的同魏人打上一场。
摩那便是诱敌的先锋之一,长者们的想法是将敌骑诱进来,若是在山中打上一场,魏人绝不是对手。
但魏人也是奸狡,在平谷地方,各部的人冒头便打,而一旦往从林和高山中退却,则骑兵们停步不追。
摩那是一个大部族的人,现在部落集结了千余人,壮年人和青年人均想出谷下山,与敌人狠战一场,而长者们还在犹豫不决。
“骂敌引诱吧。”退到山坡从林,对摩那等人已经安全了,他下了声令,几十个土人青年开始对着山脚下射箭,同时高声叫骂。
那队骑兵很快就看到了摩那众人,骑兵奔腾起来,在蜿蜒的丘陵起伏奔驰,身上的红袍和黑色的甲衣与绿草混杂起来,象是飘浮而至的云彩。
土著与魏人近来摩擦交战不断,死伤颇多,知道这样的骑兵队伍人数虽然不多,但完全不是可以力敌的存在,当下边骂边退,等骑兵赶到山脚下时,土著们已经退出了很远。
魏人骑兵并不退,摩那看到人群中有一个高大的魏人,内里也是穿着红袍,不过颜色比普通的骑士更加鲜艳,看起来也更加高贵,身上披着的战甲也是明光闪闪的铁鳞甲,比起那些灰黑色的布面绵甲要显眼的多。
腰间似乎是系着一根银带,光线折射时银光闪烁。
“那是个贵人。”有个土著也看到了,他搭上射猎用的铲子重箭,将弓拉到最满,弓梢之间几乎要折叠在一起了,然后松开手指,箭矢嗡的一声,在弓弦的震响中飞了出去。
天气火热,加上连日下雨,角弓上的筋都松软了,箭矢飞过好几百步,最终落在那个贵人马头前好几十步远。
众土著懊丧的叫喊一声,知道事不可为了。
他们还怀着希翼,盼望着这些骑兵能追上来,他们不停的往山坡下抛射箭矢,或是大声辱骂。
摩那眯着眼看向山脚,他身后背负着几十支短矛,这是摩那克敌的利器,山上的弓箭并不多,都是交给最精良的射手,大半人都用投矛。
这一次魏人逼迫太近,各族中的长者都感觉懊恼,如果没有一次血战确定界限,各族都不会服气。
其实摩那感觉各族都不是魏人对手,但这样的话他没有办法说出口,虽然其父是族长,但各族中都是长者会议决定大事,族长在平时能决断的只是日常小事。
“上来了,他们跟过来了!”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那些骑士并没有在丘陵和山脚下停滞太久,而是策马继续往前,一处灌木和深草将他们掩藏起来,但几分钟之后,这些骑兵又在高处冒了头,他们的头盔上都饰着白色的羽毛,在绿色的环境中相当显眼。
“撤退,”摩那看到更多的骑士从远处汇聚而来,他当机立断的下令撤退,同时大声叫道:“派人去通知族中的长者,敌人往山中来了。”
……
深入大山,对骑兵来说并不方便,徐子先也是迫不得已。
各种移民开发的大事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土著到处滋扰,根本没有办法使官道内侧烧荒开发的人们获得安全感。
徐子先知道,不受一番辛苦,不解决土著们的麻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