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王侯-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
魏九真也道:“遇着了就赶紧送到东藩,再过两天怕是没有船敢过去,海盗这几天随时可至,现在我看闽江内到处是避难的海船,这里都躲了不少。若是东藩能挺过去,这些海船,以后停泊泉州,或是往明州,闽江,江陵躲避的,将来可能会躲到东藩去。”
各人都是点头,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此次两大海盗头目率主力来犯,若东藩能挺过去,在大魏水师已经罢废的前提下,海防权等于是落到南安侯府之手,东藩等若是整个大魏南方最安全的港口。
这个金字招牌,是要拿人命填才能挂的起来。
这一仗不仅要打,还要打的漂亮,不仅打赢,还不能付出太多代价。
若是一切顺利,南安侯府对东藩的经营,将会迅速跃上一个大台阶。
杨释之仰天长叹,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加深了几分:“君侯若不病就好了。”
南安商会平素由杨释之和林定一主持,还有几个老资格的理事,对港口仓库区诸多事务,大家都是商量着盘。但杨释之的叹息还是叫人明白过来,不管怎样,这个商会真正的核心,仍然是南安侯。
“会好的。”林定一则似乎加多了几根白发,此前风度翩翩的大商人也是罕有的苦着脸,南安商会和南安侯捆绑很深,而现在林定一的收益,林家的收益很大部份来自南安。
林家的船行也和东藩船厂在合作,此时林定一的家族还有茶叶买卖,也卖盐和糖,这都是要和南安侯府合作的大买卖。
若是东藩跨了,真是未来毫无期望可言了。
两个大商人都是站起身来,走到正厅供桌前,向着供奉的菩萨铜像一起上香,并且诚心正意的祷告起来。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
“好了,散了,无事了。”
随着三声锣声,南安府军和警备士们陆续散去,南安镇现在变得异常繁华,光是店铺就有三四百家,还有大量的商行与繁忙的港口码头,侯府别府也一直维持着一定的规模。
警备士们在镇上和别院,到官庄,各个村落附近分散开来。
卢文浩等人自是如实道来,小吏最终叹道:“你们到福州时,没感觉到异样吗?”
“咱们行色匆匆,”卢文洛已经接受过扫盲教育,原本他也识得一些字,看过一些书,平时爱好也是听鼓儿书,这时说话还是颇有些文质彬彬的感觉,只是挠头的动作有些破坏了气质,他道:“倒是感觉市面有些紧张。”
“还有南安这边。”张仲德道:“商人多了,停的船也多的不合常理。”
“你说的不错。”吏员对张仲德道:“你是探家,还是调任到南安?若是调任南安,我会留意你的。”
“上头是问我是不是要留南安。”张仲德很坚定的道:“南安虽好,但我还是要回东藩,这一次是要带家人一起回去。”
“暂且不行了。”吏员看看众人,道:“想必你们也知道海盗来袭之事,据现在的传言,海盗并未打算往福州漳州泉州处来,是打算去东藩。”
众人先是面面相觑,再想想一路见闻,周怀勇第一个跳起来,叫道:“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回东藩去!”
“目前还没有接到侯府的命令。”吏员道:“连你们这一车人,休息人员不到五十,连镇上的府军才一百多人,侯府并没有叫咱们回东藩,想必是近来世道较乱,南安这里也要紧。你们先各自回家,不要急着搬取家人,如果别院这里进入警备状态,所有在册军人一律要至别院备战,不得延误。”
吏员也知道有谣言南安侯得了时疫重症,但他没有说出来,不打算扰乱南安镇上驻军和警备人员的军心。
在岛上是没有办法,在南安这里,则尽量以维持和安定人心为主。
“他娘的,早知道不休假了。”
“我还打算再打仗时搏个军功勋章,记功升迁。”
“给咱们君侯效力卖命,老子乐意,这一仗错过了,不知道被兄弟袍泽们笑成啥样。”
众多休假的府军将士极为不满,站在当场骂骂咧咧,另外的驻留府军则有人道:“一样的府军,一样的俸禄,一起训练苦哈哈,咱们被轮值到南安还没说啥,你们说个屁。”
几个吏员聚集在侯府门前,有人感慨道:“这便是闻战则喜?”
叫骂声中,休假人员又重新上车,有几个南安府的人直接扛起包裹,步行离开。
张仲德,周怀勇和卢文洛等人则是谷口镇各处去,他们也是久未归家,既然暂且无事,自是抓紧时间回去探亲,因为敌情不明,很可能东藩会有大战,这一次搬取家人至东藩的计划,只能暂且搁置了。
……
“心源兄,王大府虽然强梁,但那是弹压不安份的矿工和滑横豪商,其实建州的局面,也没有外人传的那么坏。”
灯火之下,王心源和另外几个同年好友,还有妻子林氏一起聚在暗室中商量下一步的行止,王心源面色惨白,但好歹还撑的住,并未失了体面,倒是他的妻子林氏一直两眼含泪,已经是方寸大乱。
众人都是有生员身份,另一个秀才感慨道:“我就说王兄沉溺医道不是好事,此小术耳,不仅无益大道,对学术无益,还会徒惹是非,今日之事就应在我当日的话上了。”
另一人还是苦劝道:“老实说我等并不是替王大府做说客,但是每天都有衙前诸役上门催逼,官府还下了海捕文书,再耽下去,怕是……”
王心源冷冷一笑,对众人道:“无非就是诸位年兄怕连累自身,这一次回建州,原本就是要会亲访友,不料居然遭遇这等奇事,本朝近三百年,未听说有强迫医者上门医治,不成就下文书逮拿的事,我也是闻所未闻……”
王心源亦是生员,不过其家贫不能自给,加上家族有医学渊源,其自幼聪慧,学医举一反三,长大后为了贴补生计就替人诊脉看病,因为是医学世家,掌握的成方数量多,加上察颜观色确定病因要靠经验,也要看天赋,所以他未到二十便开始行医,十余年来已经成了大方脉的名医,赚了不少家资,也因此得以去京师参加了两次解试。
若没有行医所赚的诊金,家贫者想连续多次至京师参加解试,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就算如此,两次不中,王心源也是不打算再考了,原本打算安心在家耕读行医,前一阵有好友托他去替福州杨大府医治,原本王心源不愿往,后来被好友再三恳求才迫不得已走了一遭,结果返回建州之后,建州知府王越便是派人请他过府说话,并且说要替小妾看病。
这一下王心源当然是要拒绝,他是大方脉高手,但不精于妇科,如果勉强替大府的小妾看病,传扬开来,必定会坏了名声,以后很难在士林立足。
但王心源也没有料想到,他先是拒绝,后来不胜其烦,干脆躲避起来,然后王越就干脆下了海捕文书,赤裸裸的撕破了脸皮。
这一下事情可是闹大了,王心源激愤之初,原本打算去和王越理论,后来得了一些人的指点,知道王越是故意生事,根本没有小妾生病这一回事。他又在建安躲避了一阵,亲眼看到无数矿工家破人亡,建安县城内外已经有好几千流民乞丐,而又有人传言,府衙大牢之内,每天都有尸体搬抬出来,王大府一言不合就把人枷号,活活枷死,要么就是在黑牢里整治了,打板子,压土包,不一而足。
普通的欠债农民,在府衙大牢走一圈,不是死也是残了,有人被捆在尿桶十几二十天,家人赎出来之后人已经疯傻了,回家没几天便发狂疾死了。
这些血淋淋的先例在前,王心源有些读书人的酸腐气不假,可是他行医多年,见惯世间百态,他可不是傻子。
近几日东躲西藏,多半是在同年家里躲避,但在压力之下,这些曾经相交莫逆的同窗好友们也是顶不住压力,表面的好意之下,也是掩藏不住的趋利避祸之心。
“诸位‘好意’我心领了。”王心源一拱手,说道:“趁着天黑,我和拙荆即刻便走。”
“王兄往何处去?”有人道:“海捕文书在,怕是不得随意往返。”
“我悄悄去南安,坐船下闽江口,再坐船去江陵。”王心源道:“王越手伸的再长,也不能伸到江陵去。”
这倒是一法,王心源躲到江陵,他又没有真的犯什么法,建州的公人可不能跑到江陵去逮拿人犯,事闹大了,王越不过是福建路的一个知府,权势又压不住那边的贵人……
有人宽慰道:“以心源的医术,在江陵立足不是难事,以后出入高门大府,可不要忘了我等才是。”
又有人道:“此番我听说杨大府也荐王兄去东藩替南安侯看病,若去东藩,似乎也是不错的出路。”
“我绝不会再替贵人看病了。”王心源森然道:“此次若非却不过情面,前去给杨大府看病,也不会惹出这么多事非来。寒家原本就有祖训,其中一条,便是不得与贵人诊脉看病,我违了祖训,合该有此劫难!”
原来王家还有这般祖训,倒也是明智,不过还是有人嗟叹道:“王家先祖虽然有先见之明,但也不确然。要知道文宗之前,法度还很森严,老实说,祖宗驭下之法,待百姓最宽,禁厢军次之,吏员再次之,官员再次之,宗室再次之。自仁宗时,对官吏宽仁,虽然引得天下官员士绅交口称赞,然而自此后吏治崩坏,官员不复受制,然而不受制约,胡作非为,还是这二三十年的事了。”
王心源没有心思讨论这等事,他内心急如星火,谁知道这伙人中有没有人为了贪污富贵,邀好王越而出卖他?
时交子时,王心源夫妻也顾不得心晚,叫人点了两盏灯笼,王心源和家中跟出来的一个老仆分别提灯,三人携带细软行李,顶着星空先走村落小道,一路听得不断的狗吠声,到了官道上,认准了往南安的大道,却避开不走,只沿着沿途的村落小道走。
在黎时时,他们看到有建州总府的团练一行人打着呵欠在官道上巡逻,也不知道是去祸害了哪里的百姓之后天亮才回来,王心源知道这些人都不是良善之辈,俱是建州各地无赖子,盗贼,甚至是徒刑犯被弄出来组成了这个总团,他们的用处当然是替王越干脏活,捞钱,逼走不听话的矿主,而王越的打算则是将矿山铁场合并,用自己人重新开办,大赚特赚。
但王越却不明白,他那般做法,只会使人们畏惧,逃离,除了不开工不能活的矿工还在各处游荡等活计外,大量的中小矿主已经逃离,大矿主们还在和王越讲斤两,但明显王越的胃口太大,大家都不想与他谈下去了。
在躲避的时候,王心源等人趴伏在道边水渠里,浑身染满了淤泥,内心充满了屈辱感。
到天亮之后,各人简单吃了一些干粮,王心源算算已经快到谷口镇,这里算是南安势力的外围,在这里各条道路都有卡子,当然是建州总团设的捐卡,他简单擦洗了一下身上的泥渍,同时吩咐妻子和仆人不要随意说话。
到谷口镇外的西南官道时,离的很远就看到几十个拿刀弄棒的人在把守路口,来往的行人极少,自从各官道有了这些总团的人之后,能绕道的人便绕道,能不出门的人便不出门,就算是商人也是一样,哪怕货卖光了,宁愿不出门办货,也不想受这些人的勒索。
在王心源前方十余步外,一个菜农被左右开弓,脸都打肿了,只因要交五个钱,他只交出了三个。
还有几辆马车在等候入谷口镇,王心源注意到,一辆大车里坐满了全副武装的军人。
笠帽,灰色的短袍,牛皮革带,双排铜扣,袖口也有铜扣,还有人在胸前挂着铜片,亮闪闪的,看起来相当耀眼。
而肩膀处则是有铜星标识,似乎是南安府军的军衔。
王心源经常往来南安,知道府军的军衔标识,也知道他们其中作战勇武的人才有资格佩戴那个勋章,他看到那个军人是肩膀有三颗铜星,应该是一个小军官,脸上有一条斜长的刀疤,给这个看起来相貌普通的青年汉子,增添了几分肃杀气息。
另外七字在脸上,额上,只要被判刺配的犯人,一生也洗脱不了罪犯的身份了。
眼前的这伙人,一半以上的人身上俱是有纹身,大魏立国之后就废除了给军人纹身的恶心,以提升军人荣誉,给犯人纹身则是没有改过,仍从旧例。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
王心源知道流程,无有行李过路者,每人五文钱。
“倒是机灵啊,这秀才相公。”有个秃头壮汉,胸口纹着一只雀儿,栩栩如生,倒是高手所制,只是其满脸横肉,脸上满是凶戾之气,他对王心源道:“你真叫王善,有没有路照?”
王心源忍住怒气,又送了十五文钱,说道:“在下并不是有钱人,不过普通一生员,探亲求学也不是去做买卖,还望通融一二。”
这时装满了南安侯府府兵的马车行驶了过来,一些菜农和守卡的汉子都只能让开道路。
很多人用羡慕的眼神看过去,所有人俱是知道,建州总团的这些混帐东西,任何人的钱他们都敢收,除了官府的车队外,能横行无阻,根本不需交一文钱的,便是南安侯府的车马。
不管是商会的,还是装运侯府人员,物资的车辆,俱是一律通行,不会有人上前来刁难。
原因也是简单,上次建州公人二百余人,在南安镇被团练打的落花流水,这帮人可是正经的府衙的衙前公人,还有好几个孔目,押司,一样被打的鼻青脸肿。
这些团练中人,不过就是府衙养的走狗,见到押司都是点头哈腰恭谨万分,他们又如何敢惹南安侯府的人呢?
这些总团的团练歪歪斜斜的站着,四五十人散在四周,各人手中拿着各色的兵器,主要还是铁矛和长矟为主,这种东西最为常见,也最为容易打造出来,也有一些人手中拿着各式的佩刀,还有拿铁剑的,不过不论拿着何等兵器,这些人都是站没站相,脸上也满是邪气。
他们设的卡子就是在道路一侧摆了一张桌子,轮班站着七八人在路中,给钱的就放过去,两侧也有人,把想绕道的人吆喝到道上去交钱。
还有几匹马,那也是威胁想跑的人,骑马还跑不过你步行?
桌子边上是很大的筐子,里头有半筐子的铜钱和碎银,有一些银子十分细碎,在筐子里和黄色的铜钱摆在一起,象一些发光的银屑。
李富武和杨促两人并排坐着,两人正在谈论着这筐钱什么时候能收满,建州这阵子叫他们弄的一团糟,李富武和杨促两人挂着副团的名义,他们专找大商人和大户要银子,底下这群人便是四处勒索,乡镇里的商人和富户叫他们要了个遍,不少人家都被逼的逃离建州,这几个月看看往大户要不到太多钱,他们就索性在各处设卡子要钱,只要过路的均要给,不给便是打骂,说人家通匪,然后晚上去执着火把抢劫。
这时有人过来,向李富武道:“又是南安侯府的车马,怎么办?”
一时气氛变的怪异起来,有人嘀咕道:“别人都收,凭什么就他家不收。”
李富武冷眼看了这人一眼,意思很简单,他仿佛在说:“你有本事你去收!”
那个被李富武的眼光一扫,脖子都缩了缩,他不敢再出声了。
车辆缓缓在税卡中经过,当然并没有人交一文钱,车上的南安府军还冷眼扫视着李富武和杨促等人。
在他们冰冷的目光注视下,李富武和杨促俱是感觉全身都不自在,两人将脑袋别转开来,不和这些府军将士去对视……
在马车经行过后,人流继续向前,南北相向,而以北及南朝向的通道,却是被王心源三人给阻隔住了。
“交三贯钱,给你们过去。”李富武和杨促还在筐子边等着数钱,秃头汉子的眼神变得异常冷酷,盯视着王心源的眼神如毒蛇一般。他对王心源道:“莫以为有个生员身份,平常人叫一声相公,你便真的是个人物了。这当口往福州去便是想离开建州,近来出外的豪商官绅多了,要是个个交五文钱便放出去,没几天俺们建州就空了。想走也成,三贯钱拿出来,便放你们过去。”
李富武慢慢踱过来,盯着王妻林氏,越看越觉得俊俏可人,当下也是笑嘻嘻的道:“若这相公舍不得,将浑家留下帮俺们收几天钱,这几贯钱也就能免了。”
诸多闲汉围拢过来,王心源已经满头大汗,而且身上发麻。
他此时才知道,局面居然险恶到这种地步了?
一向只听人说起这建州总团的恶行,他以为可能还会有夸张,或是这总团就是欺负无有根基的穷苦百姓,对官吏,士绅,生员,这些原本的上层阶层总是会有几分照顾和尊重。
只要掩盖住王心源的身份,冒用他人的生员身份,出建州应该是不难,却不曾想到,居然会遭遇眼前的这般危险境地。
很显然,这伙人并不是真的贪图林氏的美色,只是看的出来这男女两人加仆人都带着随身的细软包裹,沉甸甸的包裹内定然内容丰富,这才是王心源被拦住的真实原因。
不管他叫王善还是王心源,这伙人都不可能放他过关了。
“三贯便是三贯。”王心源咬牙又掏出三贯铜钱,黄灿灿的至元通宝挚在手中:“三贯钱给尔等,还望不要再来刁难。”
众多无赖闲汉俱是笑起来,秃头咧着嘴笑,露出一嘴坏劣的黄牙,眼中也满是嘲弄的神色。
李富武也是笑的打跌,在众人的笑声中,王心源只感觉自己象是溺水的人,在往着水底的方向不停的沉下去。
李富武笑了笑,已经走过来要去拉林氏的手,口中道:“这相公娘子莫慌,俺们是守礼的人,只要将这几个包裹俱留下来,虽然娘子貌比天仙,俺们也不会强人所难……”
林氏身为名医和秀才妻子,自家也是书香世家出身的女子,何曾见过这般情形,又何尝受过这般羞辱,一张俏脸已经涨的通红,若身边有河,或是有树,怕是她已经要跳河或是撞树而死了。
这妇人性子颇烈,李富武看的出来,当下也怕她真的要闹事,当下一使眼色,有两三人无赖子已经围在林氏身边。
王心源又惊又怒,喝道:“我可是生员,你们真的不畏大魏王法?”
“什么生员。”秃头无赖暴喝道:“老子疑你是海捕文书上的王心源,拿你下来盘问,不是自然放你!”
这自是借口,信口拈来毫无诚意,这些人对追捕逃犯真的不是很在意,王越在府城,每天都会签发多个捕人的文书,有时候是真的要拿人,有时候就是给有势力的官绅施加压力,赶人家出建州,谋夺人的田宅产业。
王越做事越发没有顾忌,建州的有识之士纷纷搬迁,王心源此时方明白,自己此前的谋划实在是太过天真。
眼看有几人围着自家娘子,又有数人上来围着自己,王心源一看便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这帮无赖倒是也不太担心他能反抗,俱是一副好整以暇猫儿戏鼠般的神态,王心源僵立当场,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凝固了。
若落在这些人手中,他是正经生员也罢了,了不起破财消灾,但一旦被困,很可能被盘问出真实身份,那时候再被送往建州府城,妻子却落在这群人手中,那可真是惨不堪言,给自己能保住性命,若妻子为这些无赖所辱,等若辱及了王家百年清名,连带着林家也被辱,真是生不如死。
四周的百姓却是不敢掺合这边的事,连被打了十几个耳光,还踢了几脚的菜农俱是低头疾走。眼前这帮人,俱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坏种,天底下就没有什么恶事他们不敢做,与他们却是讲不得道理,况且官府都是站在这群人身边,众人俱是普通百姓,家中尚有妻小,又能指望他们做什么呢——
只有马车里的军人似乎也在看着这边的事,王心源看到几个军人眼中隐现怒意,似乎还有人紧了紧手中的横刀,似乎是想下车主持公道,但是有个小军官模样的人摇了摇头,显然也是不愿多事。
近来建州总团在四处肆虐,但对南安侯府还是保持着相对的克制,双方有几次差点儿就打起来,但在最后关头建州总团还是退缩了。
镇上的府军和警备士,加上商会团练都动员过好几次了,若底下的人主动惹事,自然会引发高层的震怒。
坐在车里的便是卢文洛,张仲德还有周怀勇等人,他们都是谷口附近的人,他们的假期还远远没有到期,但在家中住了两天后,他们已经无法安心留在家里了,他们想要销假回东藩,赶回去参加战事。
卢文洛曾经在福州一带打过渔,知道用独桅单帆的小渔船也能顺利到东藩,现在也不是台风季节,就算这种只能乘坐十来人的小船也没有太大危险,卢文洛打算不到镇上的驻军武官那里报道,直接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