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二九、名动天子
此时蔡京与长子蔡攸的关系,还没有反目,蔡攸还是将老父视为家族的参天大树,故此蔡行思考问题,立场完全站在蔡家这一边。
他年轻见识短,想不明白李清照所代表的赵挺之势力,究竟会如何去做,便想着回家,将事情禀报与父亲。
“将事情前前后后,都说与我听,不许有一字虚假”蔡行又命令道。
周铨当即开口,绘声绘色,他们如何无意中冲撞了李清照的轿子,李清照如何听说他们的冰棍好,于是花钱买了不少,然后还作诗两首
“作诗两首你方才只念了一首”蔡行眉头一拧。
“哦,另一首是小人向那位娘子求来的,小人见那位娘子会写诗,便求她为小人这冰棍也作一首。”周铨一脸无辜地样子。
“念来”
“小人记不得了不瞒公子,小人记性向来不好,所以在私塾里,总被先生责罚,书也没有读几日,便被赶了出来不过小人这双眼睛,见不得这亮闪闪的东西,没准再看到一个这玩意儿,就能记起来了。”周铨涎着脸道。
所谓亮闪闪的东西,自然就是他手中的银锞子了。
他这般无赖模样,没有惹来反感,反倒让这些公子纨裤们大笑起来。
“赏你”蔡行也笑着扔出一颗银锞子,于是周铨再将那截头去尾的荔枝歌念了一遍,而且很厚颜无耻地将抄诗的行为,栽给了李清照。
听完周铨胡编乱造的与李清照会面经历之后,蔡行暗暗记住,挥手便要将周铨打发走。
但这时,他身边的那些纨裤们,纷纷要周铨再拿根冰棍给他们。
周铨笑嘻嘻给了,旁边李宝又盯着这些白吃白拿的家伙,这些家伙中有人哈哈一笑,也掷了个银锞子过来,砸在李宝的头上。
“打你这小厮,真将爷当白吃白拿的泼皮么,不长眼的东西”
“味道真可以”蔡行也拿过一根,舔了两下,然后眉眼微张。
他的家世,当然少不得有冰窖,冬日存着一地窖的冰块,夏天用来做冰饮子,对他来说乃寻常事。不过这冰棍,倒确实别有风味,而且,要这冰棍,正好可以做个证物。
“连这个箱子,全部卖给我了。”蔡行心中生出一个想法,便扔出第三个银锞子。
“只卖冰棍,箱子不卖”李宝急了,卖了箱子,他怎么再卖冰棍
结果被周铨又一巴掌拍回一边去了,一个银锞子足有三两多,换成铜钱,三贯绝对不成问题,这价钱,足以连箱子带冰棍全买走了。
自然有伴当随从上来,将冰棍箱子推走,蔡行也没了游玩的心思,往城西而去――蔡京府邸便在城西,如今蔡京虽然被贬至杭州,他的宅邸却还在。
“哥哥好坏,那人方才说了,不许有一字虚假,哥哥却尽说假话”
待他们走远了看不见,师师才在周铨身边轻声道。
旁边的李宝也瞪圆眼睛,表示对周铨人品有些不放心。周铨却是撇了撇嘴:“他只说不许有一字虚假,我说的都有几百字上千字虚假,可不是一字虚假你哥哥我,可是个实诚人”
师师咯咯大笑起来,不过心中却丝毫不觉得周铨行为不对,她喜欢李清照,一点都不喜欢蔡行,故此觉得自家哥哥骗了蔡行,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他们没了冰棍箱子,自然是回头而去,这边蔡行,也乘车返到蔡府。如今蔡府之中,蔡京不在,主事之人,乃是蔡行之父蔡攸。
天气酷热难耐,蔡攸此时不当公务,正在园中纳凉。只着麻衣,袒露上身,见到儿子进来时的神情,便知他有事要说。微微摆手,将打扇的侍女驱走,蔡攸问道:“何事”
“大人,今日在街上,无意撞见了赵挺之之媳。”
“挺之之媳挺之三子,是哪一个哦,我明白了,能让你记住的,当是李格非之女,赵明诚之妻”
对自家儿子的情形很清楚,所以蔡攸立刻就猜到了蔡行见到的是谁,然后拈须笑了起来。
“挺之小人,明诚庸碌,唯此佳媳,可惜可惜”蔡攸又说道。
“赵挺之被追夺官职,全家皆回乡安置,他儿媳此时入京,正值祖父起复之时,孩儿有些担忧”蔡行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
“赵挺之哪里是回乡安置,他哪里敢回乡”蔡攸冷笑了一声。
看到儿子一头雾水,蔡攸也不好细说,因为说起来,这事情对他们蔡家也不是很光彩。
当初苏轼苏东坡曾经说过赵挺之是聚敛小人,后来赵挺之得势,攻击迫害苏轼、黄庭坚等极为用力。赵挺之乡籍为密州,偏偏苏轼曾知密州,曾为密州百姓做过不少好事,乡评甚佳。这种情形之下,迫害苏轼的赵挺之在家乡自然是背负骂名,或许正是害怕回乡被骂,所以赵挺之将家搬到了青州。赵挺之死后,家人遣回原籍,不许京师居住,回到的也是青州。
只不过蔡京对苏轼同样攻讦不少,所以蔡攸不好与儿子细说此事。
“不过,你说的是,依律赵家遗孽不当入京师”蔡攸从凉席上起身,喃喃说了一声,然后道:“将事情本末都说与老夫听,不许半字虚言。”
蔡行倒是老老实实,将周铨所言都说了一遍,两首诗他都记得,当第一首夏日绝句出来时,蔡攸须眉皆张,目光阴冷。待听完之后,蔡攸背着手,在凉庭中转了转,然后问道:“那冰棍何物,能令赵氏媳为之吟诗二首”
蔡行就知道父亲会有此问,当即让人将冰棍箱子推了进来。见此箱子,蔡攸眼前一亮,这等机巧之物,正合天子所喜。
再一尝那冰棍,蔡攸顿时面露喜色。
他这段时间,正愁着天子整日介与李邦彦等厮混,没有什么好的话头在天子面前说,现在竟然有送上门的了。
禁苑之中,自然不缺冰饮冷食,但如今这位官家,是太平天子,喜欢的不是宫中那些珍物,反倒是市井中的风味。因为身居九重之内,不能轻易外出,所以李邦彦等幸臣,便都将些市井俚语笑话带入大内。
“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那个卖冰棍的小厮是谁,又是何来历,你可打清过了”蔡攸又问道。
得了父亲称赞的蔡行,满脸都是欢喜之色,他的三个银锞子没白花。不过听到接下来的问题,蔡行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是市井小儿,故此并未询问。”
“这木箱车机巧,冰棍似非斫冰而成,唯伶俐之人方可为之,那小厮虽是市井小儿,背后未必没有人你去打听一番,我要知道此人究竟是谁”
蔡攸很清楚,若是这木箱车、冰棍,还有李清照的事情引起了天子的兴趣,没准天子就要问那小厮的事情。虽然说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身为臣子,要想讨天子欢喜,就是要将最小可能性也考虑进去。
得了父亲命令,蔡行便让人去打听。
冰棍此前京师未有,那木箱车更未曾出现过,因此打听这个消息并不难,不过三五日功夫,蔡攸就知道了有关周铨的事情。
“原来是他”
蔡攸心中一动,身为天子近臣,他可是从天子身边人那儿得知,杨戬、李邦彦曾经先后向天子说过此人之事。
本来一市井小儿的事迹,如何能入天子尊耳,不过当今皇帝实在是太喜欢市井俚闻,所以近臣们也纷纷投其说好,在他面前说些市井趣事。
最无底线者就是李邦彦,他甚至将市井之中泼妇谩骂,都绘声绘色学与天子,天子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
“我这就去见陛下。”拿定主意,蔡攸向蔡行道,就在出门之前,他又转过身来:“那市井小厮,叫周铨的,你不妨待之以礼,先结好此人。”
“大人这是何意”蔡行不理解了。
蔡攸看着他,就有些气恼,自家这儿子,如果能有自己一半本领,蔡家第三代的富贵便不用愁了。
当初赵佶还只是端王时,大臣们只以普通礼节待之,唯有蔡攸,每每毕恭毕敬,故此才能在赵佶登基之后,倍受恩宠。这件事情,让蔡攸很清楚烧冷灶比锦上添花更有效果。
那市井小厮的名字,既然从数位亲信宠臣的口中,传入到当今天子耳里,安知他本人,会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在天子身边,也成为官家的宠臣
比如说高俅,便是官家宠臣出身,官家为了他的前途可谓煞费苦心,专门将之安排到刘仲武边军之中去,混得些许功劳,便历任三衙,几成殿帅。若这个小厮专营得好,即使不成高俅第二,也能如唐玄宗时斗鸡者贾昌一般,对天子有巨大影响力。
只是这些话,蔡攸同样没法子对儿子说明。
“依你老子吩咐去做就是,休要问那许多,今后总有得你的好处”见儿子还站在那里,似乎等着自己解答,蔡攸喝斥了一声,直接将他赶开。
………………………………
三十、吃不得苦
对蔡行来说,与儒生结交,与大臣结交,甚至与皇族亲王结交,都不是什么难事。
但如何与一个平民百姓结交,却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他如今的官职,也就是去点个卯,因此每日里,他都有大把闲暇,可以观察周铨的行动。
“这小厮,果然有些非同寻常”
盯得久了,蔡行再愚,也可以从周铨身上发现出一些异样来。
比如说,周铨将一群年纪与他相当的少年,支使得团团转,这些少年每日都推着冰棍箱车,满京师打转,将一根根冰棍卖出去。
蔡行无聊的时候估算了一下,这些少年每日售出的冰棍,当有三千根之多,以四文的均价来看,一日就是十二贯钱。
蔡家豪富,自然看不上这十二贯钱,不过蔡行并不是他那两位连米从何而来都不知道的堂弟,晓得京城居大不易,普通百生一个月也就是赚个五六贯,中等人家才能赚到十余贯。
“这小子倒会赚钱,可惜只是些许小钱,一年也只能赚上三四个月,否则必有权贵人家伸手,那时我若出手相助,正好招揽此人。”蔡行暗暗有些可惜。
第二个让蔡行觉得异样的,是这少年喜欢结交工匠。
这些时日里,往来周家门前的,蔡行所知的就有木匠、铁匠、泥水匠、陶匠,还有些虽然不知从事何行业,但看他们神情,也应当是工匠。
周铨不得与这些工匠结交,而且对每个人都甚为和气,虽然论身份,周铨小吏之子的身份也算是底层,但比起这些工匠来可是要高。
“交结工匠,想必是要借助其人技艺,或者这周铨尚有别的赚钱之法,将来要着落于工匠身上”蔡行暗自推测。
让蔡行觉得第三个异样的,则是周铨在教那些少年们读书。
以蔡家的实力,想要在京师中打探一件事情,并不算难。因此蔡行手中,甚至都有了几张纸,正是周铨教过那些少年们读书后扔出的草稿纸。
上面的字迹,蔡行去请教过太学中的教谕、博士们,但仍然不认识。
这三个与众不同之处,让蔡行开始有了兴趣,不是因为父亲的命令,而是自己动了心思。
他终究是蔡京之孙,当真有了兴趣之后,便懒得去寻什么借口,直接令人将周铨带到面前来。
“这上面的符号是何意思”
御街往南,过了州桥之后,有一座大酒楼,名唤张家酒店。周铨被带到这之后,蔡行迎面就问。
看到那几张草稿纸,周铨心中一凛。
他这些时日万事顺心,想要挑选的人有了,每天进项的铜钱超过十贯,赚取一百贯的目标已经实现。得意之下,不免有些忘形,此时被蔡行拿着稿纸一喝,顿时清醒过来。
这仍然是权贵当道、等级森严的大宋朝,他仍然只是一个小吏之子、市井之民,他的一举一动,稍有出格,便可能会被权贵盯住。
他认出了蔡行,只是不晓得蔡行身份,当下笑道:“公子,这只是小人所授数字,原是为了方便计账而用。”
“为我解解。”蔡行道。
“喏,这是一,此为二”
周铨将那些数字解说了一遍,听得蔡行目露奇光,当听周铨解释到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时,他更是连连点头。
“不意你竟然有这等本领,当今天子,正兴算学,你要不要入学”蔡行问道。
周铨一愣,心里暗暗嘀咕了一声:“这厮来头好大”
赵佶在太学中将算、书、画、医都设科教学,这位天子虽然后世背的骂名不小,但对这几科的重视,确实胜过以往。算学招收的学生不过二百余名,此人言语中的意思,可以将周铨安插入这二百余人当中,如果不是吹嘘,其能力之大,确实让人咂舌。
不过周铨对去太学中没有丝毫兴趣,要知道如今太学实行的是三舍法,学业任务甚苦,当初赵明诚与李清照初婚之时便是太学生,每个月只有月中月末才能回家与李清照相聚,学校管理之严,也不逊于后世的高三了。
“小子何能,敢入算学,这些也不是小子的本领,是旧年曾遇到一位来自西域的胡商,这些东西,都是跟胡商所学。那胡商说他曾去过天竺,在天竺习得这种数字符号。”周铨开口就是瞎话。
“不愿去算学”蔡行眉头一拧,听出了周铨婉拒意思。
他心里很有些不爽,运作一个人入算学,对他而言说难不难,但说易也不易,须得蔡家贴进不少人情去。他原本以为自己露出口风,这市井小儿必然是屁颠屁颠上来,抱着他大腿谢恩,结果对方却是不识抬举
“不敢瞒公子,我这人吃不得苦,三舍法太累。”周铨笑嘻嘻道。
此话让蔡行深有同感,连连点头:“这倒也是咳咳,休要妄议朝廷大政”
“这不是公子问起嘛对了,还未请教公子高姓大名”周铨此时觉得,眼前这个公子虽然傲了点,人还是不错的,毕竟他的银锞子好骗嘛。
“余姓蔡。”蔡行答道。
“我家公子,乃是楚国公之孙,龙图阁蔡学士之子,单讳行字,小子,你好生记得了”旁边一个伴当喝道。
这一串的家世背景,让周铨转头想了一会儿,然后猛然明白,眼前这家伙,竟然是蔡京的孙子,蔡攸的儿子
周铨不太清楚蔡攸的事迹,但蔡京之名,如何会不知道在确认自己身处宋徽宗之时后,周铨便专门打听过几个人,蔡京、高俅、童贯、梁师成、杨戬,这些个曾经在水浒传中都留得名字的家伙,他怎会不关注
“失敬,失敬,竟然是蔡公子”周铨不蠢,自然不会板起脸来说“你爷爷是老奸贼你爹爹是大奸贼你是小奸贼”,那看起来很爽,但事后就爽不起来了。
而且周铨此时心中,还在想着能否借助这位蔡家小奸贼之力,给自己捞得一些好处。
“我看你是个人才,我家中正好缺一个精通算学之门客,你可愿来”蔡行又问道。
他的招揽之意非常清楚了,身边的几个随从都是面上羡意。要知道蔡家的门客,只须讨得主人欢心,外放却作一个官,甚至留在京师里为一小官,都是常有的事情
就算不为官,在蔡府之中得受信用,权势亦是不小,捞油水的机会更是多多,只是受人托请帮助美言,一年也可以有几百上千贯的收益
在蔡行与他的随从想来,这一次周铨总该满脸惊喜拜倒在前,然后口中忙不迭地唱喏道谢。
只不过周铨再次出乎他们意料了。
挠了挠头,周铨笑道:“公子说笑了,我性子惫懒,可受不得主家约束,象如今这般自由自在就好。”
“嗯”蔡行面色顿时沉了下来。
“不识抬举,小子,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想入蔡府为奴为婢么让你来当门客,你竟然还敢推三阻四”那随从原本就对周铨受重视羡慕嫉妒,此时顿时抓住机会,要将羡慕嫉妒全部转成恨意。
若是蔡行自己开这样的口,那是准备撕破面皮,周铨还真得小心一下。
可见到说这话的只是个随从,周铨心中就明白,自己在蔡行心目中的利用价值,比起一个门客更高些。
以蔡府势力,能看中他什么
心念电转,周铨才不相信对方看中的是自己的算学能力,一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落入了蔡府的眼中。
“小人在市井之中,常见人用秤称重,秤坨虽小,可压千斤,但换了羽毛就不行了。小人就是羽毛,公子要找的是称坨,让羽毛去干称坨的活儿,误了自己性命是小,坏了主人家的事情是大。”周铨笑嘻嘻地道。
他这个比喻,让蔡行眉头略略舒展了一下,哪怕明知道这仍然是周铨的拒绝,可比刚才那措辞要好得多了。
不过他不想就此放弃,正待再开口许诺,突然听得酒楼楼梯口脚步声响,而且是径直向着他这边来。
蔡行抬眼望去,微微露出惊讶之色,周铨回过头一看,也愣了一下。
他曾经见到过的何靖夫,陪着一个人一摇二摆地走了上来。
这个周铨不认识的人相貌堂堂,甚至可以说极为英俊,大袖博冠,看上去气质非凡。只不过他笑的时候,双眼光泽闪动,显得有些轻浮。
“周小郎,原来你在此处”何靖夫看到周铨,完全没有当初羞怒之色,而是非常亲热。
他身边之人则是对蔡行拱手行礼:“原来是蔡衙内在此,失敬失敬。”
蔡行勉强起身,神情有些不悦:“李校书”
所谓校书,就是校书郎,只不过自唐时名妓薛涛之后,青楼妓女,往往也被称为女校书。蔡行以此称此人,说明他对此人其实是有些瞧不起的。
那人目光闪了闪,神情泰然,然后又向周铨拱手:“安之兄早向我说过周小郎,今日一见,果然少年才俊,幸会,幸会”
………………………………
三一、抢着送礼
周铨有些莫明其妙,现在来的这人,虽然不能与蔡行分庭抗礼,但至少在气势上,却不惧蔡行。而且他一开口如此亲热,招揽之意也极是明显。
“这是怎么回事”周铨心中不解。
而蔡行心里,则是惊怒交加了。
“李邦彦,你身为校书郎,不在衙署里,怎么有空在此”蔡行喝问道。
“蔡衙内不也是在此么”李邦彦微笑。
李邦彦虽然畏惧蔡京,可面对蔡京的孙子,他还能做到镇定自若。而且今日之事,对他来说是在天子面前固宠的机会,如何能放过
两人对视了一下,然后都望向周铨。周铨挠了挠头,还是不解,这二位一个是大奸之孙,一位是幸进近臣,为何都盯着他。
“周小郎如今在京城里,做得好大生意。”李邦彦笑着道。
“小本买卖,当不得李大官人这般说谬赞。”还摸不清楚头脑之下,周铨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我这人向来喜欢结交少年俊彦,还未入太学时,便是如此,如今出仕,更是如此,象周小郎这般”
他们这边正说间,突然楼梯口再传声响,紧接着一个身着小吏之服的人走了上来。
这人满脸带笑,见着蔡行与李邦彦,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拱手行礼:“原来是蔡衙内与李大官人在此”
他大摇大摆地唱喏见礼,蔡行不认得他,李邦彦倒是识得:“杜公才,你如何来了”
“奉贵人之命,来请这位铨哥儿相见铨哥儿,我们可是又见着了。”
这人正是当初开封府中的班头小吏杜公才,只不过看他服饰,如今并不是在开封府效力,而是调到了别的地方。
周铨向他抱拳行礼,杜公才笑眯眯回过礼,看着蔡行与李邦彦的模样,竟然也是不肯相让。
短短两三个月前,他见了周铨之父尚且要行礼的,如今见了蔡行、李邦彦,虽然也行了礼,却并不是十分畏惧。
周铨记得当初父亲曾说过,此人身后有个大靠山,如今看来,父亲是没有说错。
“是杨公命你来”蔡行神情冷漠地道。
“正是贵人所命,贵人得知冰棍乃铨哥儿所为,甚是欣喜,特遣我来向铨哥儿道贺,并请铨哥儿一见。当初铨哥儿在开封府说的包公案,可是我替铨哥儿转述给贵人,贵人又转述给天家。铨哥儿,苟富贵,勿相忘啊。”
这一番话说出来,周铨恍然大悟,自己为何成了香饽饽,几大势力都来拉揽。
原来自己的名字,已经传到了赵佶的耳中
不,不仅是传到赵佶耳中,肯定是赵佶对自己表示出了某种兴趣,甚至有可能是提出要见自己,才会惹得蔡行、李邦彦、杜公才纷至沓来。
但自己有什么能引起赵佶兴趣的
周铨立刻想到了冰棍。
也确如周铨所想,赵佶是对冰棍有了兴趣。
当日蔡攸去见赵佶,口中说的是遇到一件市井趣事,当然,他略去李清照的诗不谈,而是提到近日其子在街中遇到一趣事,然后将冰棍说了出来,只到到末了,蔡攸才看似顺口地提了一句,当时赵挺之的儿媳妇李清照也在场,只不过依圣旨,赵家人应当全部去原籍居住,不知她是几时回的京城。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在赵佶心中埋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