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山野上的一间破庙,已经多年无人看管,就算是向琮也不知道位于何方。狄江带着阵列少年们满狄丘乱转,才发现此处所在。

    “向兄醒了”向琮正在判断自己究竟在哪里时,突然听得有人慢慢地说道。

    向琮回头一望,便看到周铨笑吟吟的面容。

    “你,你”

    向琮先是一愣,然后顿时明白,什么鬼火,什么赵胜,尽是眼前这人装神弄鬼。

    他正待叫骂,却发觉周铨目光一冷,顿时想到,眼前之人,可是敢杀人的

    据说赵胜,便是他亲手所杀

    周铨将一张纸摊开,摆在向琮面前:“赵胜死前所招供,这里还有他的掌印,向兄,你们可是打的好算盘啊。”

    向琮飞快地溜了一眼,大意就是说他们父子指使赵胜,招揽亡命试图谋害周铨,那暗红色的掌印在纸上分外显眼,看上去极为吓人。

    “这是胡说,周周贤弟,这全是胡说,他乱咬的”

    向琮飞快地分辨,心中暗暗庆幸,自家老子把一切都安排得天衣无缝,只靠着赵胜的这番口供,根本不能充当证据。

    “我却相信了呢。”周铨道。

    “他没有证据,只是恨我与你交好罢了,周贤弟,周衙内,你看我那日在徐州,还反复留你,若真是我要害你,我为何还会留你在太白楼住宿”

    周铨慢慢笑了笑:“向兄,你这样说就没有意思了,你觉得象我这样的人,还需要什么证据么我怀疑你,那就是你了”

    他话语里杀气腾腾,完全不给向琮否认的余地。

    向琮咽了口口水,心中生出恐惧。周铨能向赵胜挥刀,安知不能向他挥刀

    不过是片刻功夫,他定下神来,好汉不吃眼前亏,如今性命要紧。

    “龙川之地,我送与衙内了”他叫道。

    “不过几千贯的地,你觉得我会在乎况且你在这说送,离了这反悔又当如何”周铨道。

    听得周铨这样说,向琮心中不惊反喜,周铨愿意与他讨价还价,那反而证明,他有生的希望。

    “衙内怎么说,我怎么做”他叫道。

    “我总得手中有些把柄,才好放你回去。”

    “把柄你要什么把柄”向琮顿时警觉起来。

    周铨道:“我哪里知道要什么样的把柄,这不该是你自己说么,向兄,你算计我性命,看在国舅老爷的份上,我不去计较,但总得有些保命的本钱在手中,要不你出去之后,又继续算计我,我当如何”

    向琮想想也是,若是周铨就这样放了他,他自己反倒要觉得不自在了。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向琮满头大汗地将一张纸交与周铨,周铨轻轻在纸上拍了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相当满意地将纸收了起来。

    “唉呀,向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收好纸后,周铨讶然道。

    向琮一怔,刚想说“你这是何意”,但旋即明白,苦笑着道:“昨夜乘夜赶路,不意迷了路”

    “不是迷路,是遇到歹人,被歹人强行带到这里”周铨不满地道。

    “是,是,是遇到歹人”

    “不知向兄可认识那歹人身份”周铨又问道。

    向琮很想吐槽,那歹人就是你,但一想到自己留在周铨手中的那纸,还有周铨腰间所佩的刀,他又只能垂头丧气地道:“不认识”

    “不对,你认识”周铨厉声道。

    周铨这厉声一喝,向琮总算回过神来:“是,我认识,乃是,乃是赵胜所勾结的歹人余孽”

    说到这,他灵机一动:“多亏了周衙内,恰巧遇上把我救了”

    周铨这下子还不是太满意:“你怎么知道那是歹人余孽,没名没姓的”

    “我认得其中一人,乃是蓼儿洼的管岩,他就是歹人一党”

    “不会只有一人吧”周铨笑眯眯地问道。

    “还有何顺,刘小二刘小三兄弟,还有”看到周铨那不怀好意的目光,向琮只得开口道。

    这些倒都是歹人,上回赵胜袭击周铨,逃了几个,姓名都全了。周铨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听闻你们向家与当今徐州太守关系不错,这些歹人,你们得与太守老爷说道说道,休要让他们走脱了。”

    “那是自然,我回去之后,就想法子说动太守老爷,去抄这些歹人的家”向琮道。

    这些歹人,原本就是他替赵胜寻来的,自然知根知底,而且他深恨这些家伙没有杀了周铨,令他有如此遭遇,故此他言语之中,带着狠意。

    虽然也想报复周铨,可那张纸在周铨身上,他就得老老实实的。

    周铨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走了。向琮出了破庙,看到隐隐约约在庙后藏着的人,他心中一凛。

    待向琮走后,周铨来到破庙后面,对着一人笑道:“如何,你现在还想要护着向家么”

    那人满脸狰狞:“衙内说笑了,俺总算知道这向家是什么狗东西衙内留我,想来是要借我手除了向家,没得说,俺就是为了家中的老娘,也不会放过他家”

    那人正是随赵胜截击周铨的歹人之一,当时擒住了三个,审问一番之后,周铨扣住了他,却将另外两人当成活给了徐州府。

    方才向琮报的名字里,就有他

    “你老娘只管放心,昨日就被我接到矿上了,你也要爱惜自己性命,事情办妥后,我总会让你与你老娘团聚,她还等着你养老送终呢。”周铨淡淡地道。
………………………………

一二六、意

    砰

    衙门的大门被一脚踹开,虽然有几位衙役拦他,向安还是闯进了知事衙门。

    进得来一看,他的怒火就更盛了。

    被衙役说正在处理公务的周傥,趴在书案上正在睡觉,口水都流了出来,足足有三尺长。

    “周知事,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向安可以肯定,周傥这厮是在装睡,他心中烦躁愤怒,哪里还忍得住,一声怒喝,将周傥喝醒。

    “向老员外,在公堂之上咆哮生事,看来我是对你这老匹夫太过客气了”

    周傥在座位上抬起头来,抹了把口水,目光森然地瞪着向安。

    向安此刻心急如焚,他厉声道:“周傥,交出我儿,此事尚有回转的余地,否则的话”

    “叭”

    话还没有说完,一样东西飞了过来,正是公堂上的火签,直接拍在了向安的脸上,抽出一道印子。

    “老匹夫,你似乎没有弄明白现在是什么情形,听说过破家的令尹灭门的知县么”周傥厉声喝问。

    周傥正值壮年,而向安则是年老气衰,因此周傥的声音可是比向安的声音要大得多,这一怒喝,顿时将向安镇住。

    而且,已经有数十年无人敢如此对待向安了,就算是昨日周傥将他软禁了一整天,表面上也是客客气气的。

    怒火攻心之下,向安反而冷静下来。

    周傥说的对,破家的令尹灭门的知县,哪怕向家的背后是国戚,徐州府城中的太守也对向家礼让三分,但是,至少现在的利国监上下,却是周傥说了算。

    他若狠下心来,向安其实是拿他无可奈何的。

    “周傥,你好得很”向安从齿缝里吐出这六个字,转身待要离开。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看来你这老匹夫,还真将利国监当成你家开的了向安,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随着周傥阴森森的话语,向安面前,方才被他踢开的大门突然又合上,而且从外边扣住。

    向安心中凛然,他此刻处置失措,因为这个周傥所作所为,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惯于按揣测文官的行为方式来判断周傥所为,结果周傥却是一言不合就掀桌子,动起手来狠辣无比,甚至有些无所顾忌。

    “我好歹也是有爵位之人,周傥,周知事,莫非你要把我打杀在这里”横下心之后,向安冷笑着转身。

    “向安,若你不识相,把你打杀在这里是轻的。”周傥缓缓道。

    “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重的”

    “你且在这里等着就是。”周傥道。

    向安在来之前,就已经遣人前往徐州报信,而且也派了信使赶往京师,等,他不怕,他真正怕的是自己的儿子出事。

    从昨日发生的事情,他猜出自己儿子十之是落入到了周傥手中,因此稍稍放软了声调:“交出我儿,我在这里等你又何妨”

    “你儿子老大一个人,谁知道他去了哪儿,你可莫要给本官栽赃,或许他正流连于青楼之中也说不定。”对此,周傥当然是坚决不承认的。

    “你到底要如何”向安额头青筋直跳。

    “当然是请你在此协助审案,昨日的案子还没有审完呢。”看得这老匹夫气得全身哆嗦的模样,周傥就满心欢喜。

    在得知这老匹夫试图除掉他们父子、吞没利国监新建的水泥窑时,周傥也吓了一跳,因为向安向琮父子此前演得太好,他还以为这对父子变了心性,愿意与他合作呢。

    以周傥对自己儿子的了解,如果向家父子真心合作,有什么好处少不得他们一份。但这对父子鼠目寸光,只顾着一点利益便下手,那么周铨的报复也会是极其狠辣他需要用这对父子的遭遇,真正震慑利国监其于冶主。

    双方拉拉扯扯中,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向安无论是发怒,还是放软话哀求,周傥只是油盐不进。

    待到快中午时分,衙门的大门被打开,向安回头一看,就看到周铨迈步进来。

    “周衙内,我儿呢”向安再次厉声喝问。

    “向老员外怎么在这里,令郎出了点事情,他被歹人绑架,幸亏被我赶上,将之救了下来。”周铨一脸诚恳地道。

    他面上的神情如此自然,让向安不禁愣住,甚至产生一丝疑惑,难道自家儿子真的被歹人绑架了

    “哦,对了,我有样东西,正要请老员外一观。”周铨又说道。

    他拿出一张纸来,递给了向安。向安看得上面的字迹,正是自家儿子所写,然后再看内容,却是坦承他父子与赵胜一起勾结江洋大盗,试图谋害周傥。

    这可是谋害朝廷命官

    只看得一小半,向安额上汗水涔涔,这种事情,他们可以做,但不能留下把柄,否则就是一场大罪。

    此前向安都不太担心,哪怕是赵胜被擒他都不以为然,因为周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指证他,只靠着赵胜的口供,并无太大用处,完全可以推说是赵胜这贼人胡乱攀咬。

    可现在不同了,有了向琮自己的招供,性质完全不一样。

    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向氏宗家求援

    若得了宗家援手,这等罪名自然可以洗脱。

    “周衙内,这是误会。”看到最后页自己儿子的签名与指印,向安抬头试探着说道。

    “你道是误会,我却觉得不是,向老员外,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就是傻子。”周铨一笑。

    见周铨面色仍然和气,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现在在哪里还不清楚,所以向安只能在心中暗骂,却不敢翻脸:“是,是,老朽年老昏聩,知事与衙内说应当如何”

    “龙川之地,四千贯归我。”周铨道。

    龙川那一大片地,方圆数里,在徐州这边的市价也是四千贯左右,好的话可以卖到五千,差的话则是三千五六百,周铨出四千贯的价钱,还算是公道。

    向安毫不犹豫地点头:“依衙内所言”

    周铨拍了拍手掌,只见孟广、申胖子二人走了进来,还有衙前与孔目二人原先的孔目被周傥一顿痛打,自个儿辞了职,故此现在这孔目,是周傥提拔起来的,至于衙前,还算有点眼色,不敢再违抗周傥,自然被留了下来。

    “立个字据吧。”周铨道。

    向安心里暗暗冷笑,周傥为利国监主官,周铨的这张字据,事后反而会成为周傥枉法的证据。因此他毫不犹豫在字据上签了名,然后他看到,周铨没有动,却是孟广笑嘻嘻地在字据上签名。

    花四千贯买得龙川之地的,根本不是周家父子,而是孟广

    “孟广,你,你”向安原本以为孟广是被请来充当保人的,没有想到,他却成了周家父子推出来的购地人,勃然大怒,却又颓然而止。

    申胖子在第一时间就制造了周家父子,靠着“管理条例”之事获取了周家的信任,孟广当时错失良机,早就心中后悔,如今看到周铨将向家玩弄于鼓掌之间,他知道这是自己新的机会。

    这次机会再错过,恐怕就搭不上周家的船了。

    至于要冒着得罪向家的风险,正如周铨曾经对他们说过的那位姓马的外邦人士所言,三倍之利,冒死趋之

    整张字据之上,没有出现周家的名字,最后也只是周傥以利国监知事的大印在上面签章,认可了这张契约的合法性。

    见字据被周铨收起,向安恨恨地将向琮的供辞给撕了,然后问道:“衙内,我儿呢”

    “这不就在衙门外吗,哦,还有一事,要请向老员外署名。”周铨指了指另一张纸。

    向安看了一眼那纸,然后瞳孔猛然收缩。

    “乞征冶户为利国监之捍屏书”

    纸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近年来徐州盗寇兴作,屡屡窥视冶坑大户,绑架勒索之事时有发生。唯恐有十余敢死剧贼,突入镇中,夺取冶坑,啸聚作乱,则数千人的武器兵杖立刻就落入贼人之手,然后贼人再乘船顺流,突袭徐州,只要一两个时辰,徐州就会失守。

    向安对这个理由并不陌生。

    苏轼在元丰元年时为徐州太守,当时他就曾上书皇帝,指出利国监守备废驰,请求三十六冶每冶各出十名青壮,教以战阵之术,授予武器兵忍,以防备盗寇。只不过苏轼后来屡遭贬斥,他的旧政,如今早以废去,再无遗留。

    与当初苏轼的理由略有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以向安的口吻上书徐州太守徐处仁,提及周铨和向琮先后遇袭之事,以此为借口,说明设立冶户团练刻不容缓。

    “我不会写的”向安一字一句地道。

    他倒不是担心周家乘机收揽兵权造反,按照当年苏轼的计划,利国监最多也就是设置三百六十人的冶户团练,凭着这点兵力,扰乱徐州有可能,想要造反那是找死。

    但是,若真设了这冶户团练,周傥手中就有了一支可以控制的力量,到时候各大冶户面对这位强势的利国监知事,只有低声下气俯首帖耳的命

    周铨哈哈大笑起来:“向老员外,你似乎弄错了,我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在命令你在此署名”周铨点了点那张纸。

    “周衙内,你莫要欺人太甚,向家,毕竟乃是故太后娘家,如今还有两位郡王”方才向琮的字据被撕毁,因此向安的态度又强硬起来。

    周铨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道:“看来向老员外还是认不清形势你不妨先出去,与令郎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

一二七、连环

    “事情已经安抚下来了,向家也没有再说什么”

    徐州知州徐处仁坐在苏轼曾经坐过的位置上,眯着眼睛,目光中寒芒一闪。

    “没有再说什么,只说此事就此了结。”一名小吏道。

    “当真是废物”徐处仁骂了一声。

    从周傥就任利国监知事起,徐处仁就对这个幸进的官员很是不满。若是徐州治下其余县城,他少不得要去寻个毛病,三天两头训斥一番,偏偏他虽然能管到利国监的民事,却管不到周傥这个知事。

    徐处仁是最典型的文官,瞧不起任何非经科举上位的人,在他看来,“仲尼之道无所不备”,因此,唯有儒生,才是正经的出身。

    他与京中的清流互通声息,自然知道,周傥的官职,完全是靠着他儿子以方伎之术换来的在徐处仁这样的儒生看来,造水泥也好,弄雪糖也好,都是方伎之术,不是正道。因此,他本能地就讨厌象周傥这样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周铨与梁师成、童贯的关系不错。

    至少在徐处仁看来,周家与梁师成、童贯这两个阉货是一路的,特别是童贯,徐处仁与之有宿仇,当初童贯在打青唐时,徐处仁正知永兴军,暗中扯童贯后腿,因此受童贯排挤。

    身为曾经任尚书右丞的高等文官,徐处仁自然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前段时间,他都没有出手,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周家父子的行为,只等有一个机会,可以顺着周家父子将童贯也掀出来。

    “向安有一封书信,托小人转呈太守。”那小吏一边说,一边呈上封书信。

    徐处仁拆开书信,匆匆看了一眼,眉头皱起:“竟然是真的”

    这就是周铨所拟的在利国监训练团练的上书。

    虽然向安不愿意如此,但是在见过向琮之后,他很快得知,向家还有把柄在周铨手中,而且这把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更是整个向氏宗族的。

    私藏甲兵、背后有怨愤之言,猜忌官家、暗中怀不臣之念

    这个罪名,就算是向氏宗家也担当不起,莫说这其中也确有其事,就是没有其事,安知当今官家会不会想着借此事敲打向家

    所以向安不得不屈服,上了这一封书信,不过他也说了,书信有没有效果,他并不知道。

    “向安人呢,召他父子来见我。”徐处仁本能地感觉到,这封上书背后有蹊跷,因此命那小吏道。

    向家父子在屈服之后,哪里还敢再呆在利国,他们在大量家丁护卫之下,来到徐州府所在的彭城,故此没有多久,向安就出现在徐处仁面前。

    “小人见过学士”

    徐处仁有“延康殿学士”的职衔,故此向安如此称呼他。徐处仁对向安原本也是不以为然的,他看内监不顺眼的同时,也看外戚不顺眼。但是自从他就职徐州之后,向家对他甚为恭敬,更重要的是,他随侍的子侄们时不时地在他面前说向家的好话,因此他心中还是略有好感。

    “向安,你所上之书,可是本意”徐处仁问道。

    “是是本意”

    向安能否认这个嘛,向琮亲笔所书的罪状还在周铨手中,他哪里敢多说什么。现在他唯一祈求的事情,就是能依着周家父子的安排,把事情办妥,到时候周家将罪状还给他。

    他心里已经发誓,到时候哪怕是耗尽家财,也要置周家父子于死地。

    “令郎果真是被歹人所劫”徐处仁又问。

    “小人恰好认识歹人中的两个,正是何顺与刘小二,就在学士的海捕文书之上”向琮连忙说道。

    此前周铨报案,将文档都转移给了徐州府,那时徐处仁就看过何顺与刘小二的资料。这二人都是乡间刁顽之辈,不老实耕作,却做些违法的勾当,到衙门里挨板子是常态。

    徐处仁见向琮满脸激愤之色,好奇地问道:“不是说遇鬼么”

    这一次向琮脸上涨红了,心里至今也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小人也不知,当时确实是看到鬼火幢幢”

    徐处仁嘴角下弯了一下,他才不信这个,定是向琮为了面子编出来的谎言。

    不过向琮被歹人所困应当是真的,他皱着眉,又问道:“周知事家的儿子,怎么恰好在那边”

    “小人也打听了,那周衙内向来是胆大妄为之辈,前些时日他遇袭之事,惹得他发作,最近一直在追拿何顺等人。”

    这也合乎徐处仁对周家父子的认知,这二人既非科举文学之士,胥吏市井出身,自然不知道畏惧国法。徐处仁哼了一声:“此辈不知国法,缉拿嫌犯,岂是他们所为”

    说到这里,徐处仁突然心中一动。

    他想要拿下周家父子,可是周傥自上任来,虽然惹起的风波不断,但却一直没有给徐处仁什么合适的借口。

    现在则是一个机会,允许利国监办团练事,以周家父子的嚣张跋扈,少不得要欺压良善,到时必有人来告状,自己就有了真凭实据,先拿下这对父子,再上奏朝廷

    当初郑伯克段于鄢,不就是先纵容了共叔段么

    想到这,徐处仁面色平静:“既是如此,你们先下去吧。”

    “学士,此事不可缓啊,贼人嚣张,若再无手段,恐怕便有效仿者”心里还挂念着落在周铨手中的罪状,向安催促道。

    “本府行事,还要你指点”徐处仁神情一肃。

    向安心中暗骂,你自家倒是勤俭廉洁,但你家的儿子和侄儿,可没有少收好处,就这点小事,也要如此推三阻四无非就是给你家儿子侄儿收钱的机会罢了

    他诺诺而退,回去之后,便备了一份厚礼,令儿子向琮送与徐处仁幼子徐度和侄儿徐广。

    果然,这份厚礼到了没几日,便从知州衙门的小吏那里得到消息,太守老爷已经转奏朝廷,同时允许利国监知事便宜行事。

    这个便宜行事,并非允许,但也不是反对,总之其间操作的空间极大。

    得到这个消息,向安总算松了口气,自己算是实现了对周家的承诺,既是如此,周铨那小儿,理当将罪状归还了。

    “大人,你说周家小儿,会不会言而无信”向琮有些紧张。

    “哼,若不是你糊涂,留下这样的把柄,我们父子怎么会沦落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