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之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鳎蛔呗グ蔚囟穑俳值拿诺甓甲白糯蟛AС鞔埃用磐饪梢钥吹降昀锏纳唐妨绽怕浚萌四坎幌靖锛沂餍睦镉惺拢挥行那橄泄洌苯永吹搅嗣裾帧
民政局院里有很多人,看样子大都是一些复转军人,局长办公室门虚掩着,刘局长正翻阅今年复转军人应安置人员的档案,助理小王在一旁站着,这两年复转军人安置问题让他感到头疼,国有企业不景气,大批职工下岗,无能力接收,而行政事业单位却不情愿接收复转军人,因为他们太多没文凭,拿着生还用不完,谁会用当兵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倒是红火,复转军人吃苦耐劳,他们急需这样的人才,但多数复转军人不愿意去,主要是思想转不过来弯,自己应该端的可是铁饭碗呀?
孙家树径直来到局长室门口,他伸手“ 当当当”敲了几下,听到有人敲门,刘局长说:“请进。”
孙家树推门走了进去,刘局长抬头看了看问:“是退伍兵吧?”
孙家树回答:“是的。”
“有什么事情吗?”
“我想问一下国家退伍安置工作政策。”
刘局长说:“复转军人把青春献给了国家的国防事业,国家非常重视军人转业后的安置工作,争达到人人满意。但是,政府在这方面也有难处,鼓励复转军人自谋出路,你叫什么名字呀?”
“孙家树:”孙家树回答。
刘局长一边翻档案一边说:“年轻人应该学会闯事业,不能光等着政府安置。”他翻着翻着忽然停住了,抬起头打量孙家树:“你叫孙家树?是不是这个立一等功的抗洪英雄啊?”
孙家树笑着说:“什么抗洪英雄啊,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国家却给我这么高的荣誉,真是惭愧呀。”
刘局长说:“小伙子呀,你可给咱家乡人争光了,你们部队专门来函要求安排好你的工作,你放心,政府对你的安置问题非常重视,去哪里随你挑,干什么随捡,你今天既然来了,正好可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说吧,想去哪个单位?”
“局长,您误会了,我不是来要工作的,主要是想咨询一下国家相关政策。”
“咨询相关政策?哪方面的政策?”刘局长听了觉得很奇怪。
孙家树说:“局长,是这样的,我们村的村办企业想聘请我当厂长,我想问一下档案怎么办,我已经想好了,就在老家干,那是我的根。”
刘局长说:“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这般骨子劲,政府对自谋出路的复转军人政策很优惠,可以保留原来身份,对于自办企业的,工商税务方面也有优惠,不过,对你来说,最好还是上班,这可是个机会呀,好多人可是梦寐以求啊,你可得好好考虑一下。”
孙家树说:“有正式的工作固然好,但一想到全村几千口人的现状,我就睡不着觉,我是一名党员,应该多为群众考虑,我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把工厂办出个样子。”
刘局长说:“好啊,小孙啊,你的行为可为复转军人安置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全市每年都有几百名城镇退伍兵、伤残军人和转业干部亟待安置,国家安排的难度很大,你能够自谋出路,等于是为民政局排忧解难啊,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啊,小王,马上写一篇新闻报道,好好宣传一下。” 小王写了一手好文章,是局里的笔杆子,听到局长点他的名字,急忙凑过来。
“孙家树,那就先谈一谈你办厂的动机吧。”小王看起来没少采访人。
一看这阵势,孙家树忙说:“局长,我还有事,不打扰你们了。”
刘局长说:“别急吗,和小王好好交流交流,这确实是个好新闻。”
没办法,在敷衍回答了小王提出的几个问题后,孙家树就找借口脱身了,从民政局出来,他心里感到踏实了许多,第一件事算办完了,现在要办另外一个重要的事了,他高兴地向绿叶家走去,只要找到了绿叶,一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绿叶住在县毛纺厂家属院,他以前曾去两次,周楠的父母都在毛纺厂上班,他们都是很喜欢孙家树。然而,来到毛纺厂家属院他却感到茫然了,这里原来都是一排排的红瓦房,现在却都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
他拦住一个准备出门的姑娘问:“这里原来住着一家姓绿的,你知道他住哪吗?”
姑娘戒备地看着他,摇摇头说声不知道就走了孙家树苦笑了一声,只好站在门洞口等起来,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老大爷走了出来,孙家树忙走上前问:“大爷,这里原来住着一家姓绿的,他们搬哪了?”
“姓绿的,让我想想,是不是绿厂长家吧?他们两口子都在毛纺厂上班。”老人问。
“对对对,就是他们,你知道他们现在住在哪?”孙家树急切地问。
“两年前,毛织厂倒闭了,他们都下岗了,后来不晓得发生什么事,一家人把楼房卖了搬到别处了。”
“你知道搬哪了?”孙家树看到了了一线希望。
“这我就不知道了。”老人说。
“那打扰您了,谢谢您”孙家树刚刚看到的一线希望又破灭了。
孙家树失望地走出来,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他又不甘心,两脚不由自主地向清水河方向走去,或许,亲爱的绿叶坐在石凳上他呢,他有点异想天开了。
来到清水河畔一看,他彻底绝望了,这就是美丽的清水河吗?几年前清澈见底的河水,现在已成了一滩污水,白沫泛起老高,空气里里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连草都不长了,更不要说又鱼了,岸上的垂柳还在,现在看起来去一棵棵都是垂头丧气的,真是名副其实的垂柳了,石桌石凳早已看不出是石头做的,上面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这里其实成了一个垃圾场,天气已经很凉了,但这里的蚊蝇依然很活跃,一个捡破烂的老头正弯着腰细心地扒垃圾。
孙家树走过去问:“大爷,清水河怎么变这样了?”
老头依旧弯着腰捡破烂。
“大爷,河水现在怎么这么浑?”孙家树又大声说。
“你是对我说话吗?” 老头抬起头说。
“是呀。”
“你说河水为什么这么浑?这几年,私人建厂多了,河上游开了好几家造纸厂和炼钢厂,每天都有大量的污水排进来,那河水还会好吗?不过,来这儿倒垃圾的人多了,正好给我找了个吃饭的门路,这里面好东西多着呢!”他又低下头扒起垃圾来。
孙家树听了心情十分沉重,他和绿叶的世外桃源永远的成了回忆,他们之间的缘分已尽了,心爱的绿叶已离他去了,他的心在深深地呼唤:绿叶啊,你到底在哪里啊?
………………………………
工厂现状
在秤杆刘村副业厂院子里,村主任兼副业长厂长刘成正领着孙家树参观厂子,他边走边介绍情况:“这是造型车间,咱们的造型工,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只要有活干,他们都有使不完的劲。/top/ 小说排行榜这段日子,由于活太少,工人们都有情绪了。”
孙家树走到一个正在工作的工人面前,他正小心翼翼地用刷子刷模具,那动作就像大姑娘绣花一样,生怕模具上面沾上一粒沙子,孙家树问:“平时都是这么认真吗?”
工人回答:“现在不用心干,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怎么会没机会呢?”孙家树问。
“我们不知道厂子还能撑多久?”工人悲观地说。
孙家树听了,心情十分重。
离开了造型车间,他们又来到清砂车间,那里的工人都正坐着休息。孙家树问:“现在是上班时间,怎么都休息了?是现在没活吗?”
“是啊,就这一点活,不攒够了再开机器,连电费都顾不住。”工人们懒洋洋地回答。
看着这台老掉牙的翻砂机,孙家树不由得想起,这翻砂机前几年都是整天轰隆隆地响,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噪音吵得村民不能休息好,周围的群众没少找村里反映,没办法,村里只好每家安排一个工人进了后勤才息事宁人,现在倒好了,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
来到了加工车间,刘成介绍说:“咱们用的车床都是10多年前的老车床,精度都不行了,有些早该淘汰了。”
“那为什么不换掉呢?”孙家树说。
“我倒是想换,可是厂里缺资金啊。”刘成说。
“咱们村不是很富裕吗?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会没钱?”孙家树说。
“咱们村是很富裕,但钱都在村民腰包里,厂子只是个空架子。”刘成说。
“那为什么不让村民集资呢?”孙家树问。
“厂子现在这个样子,谁敢把钱投进来?”刘成说。
孙家树一想也是,谁愿意干这肉包子打狗的事呀?
刘成用手指着一排旧房子说:“这是咱们厂的仓库。”
孙家树一看,这房子可真够破的,不知什么年代建的房子,墙上还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备战备荒为人民、大炼钢铁闹革命的标语,走进仓库屋,孙家树看到坐看有三个女工,她们正坐在一起说笑,其中两个在织毛衣,他问刘成:“他们都是保管员吗?”
刘成说:“三个都是,原来只有一个,但后来几个村干部闹意见,硬是又塞进来两个。”
参观完厂子,他们又来到厂长办公室,办公室非常简陋,只有一张长椅和几张破桌子烂凳子,只有一台老式电话机才让人感到这是个办公室。
“这是办公室吗?”孙家树问。
“是的。”刘成惭愧地说。
“办公室是厂子的形象,该整一整了。”孙家树说。
“是啊,你都看到了,厂子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明天你集中精力搞出一个方案来,然后拿到两委会上讨论一下。”刘成说。
“怎么?厂里的方案还要经过两委批准?”孙家树感到很好奇。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厂子是集体的,厂里有什么大动作必须经两委班子批准。”刘成说。
“这算是一个典型的政企不分,也真难为你这个当厂长的了。”孙家树笑着说。
经过一天的深入调查和了解,孙家树渐渐找出了厂子不景气的症结所在:第一是人员冗杂,特别是后勤人员太多,一个200多人的工厂,光后勤管理人员就七八十号人,村干部都属于管理人员,村干部的工资和村里的日常开销都记在工厂账上,平均每三个一线职工就要养活一个勤管人员,这等于让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包袱走路,早晚要被压趴下;第二是村里干涉工厂内务,束缚了工厂手脚,使工厂缺乏活力;第三是用人唯亲,后勤管理人员都是村干部亲属,不太好管理。记得刚建厂时,后勤管理人员一共才3个人,厂长兼办公室主任,会计兼现金和统计,保管兼质检员,都是身兼数职,但什么事都做得井井有序,现在人多了,反倒相互推诿,办事不力了。
回到家后,孙家树很快拿出来一个改革方案:第一,裁撤冗员,把后勤人员定编为10人,岗位向全厂公开,通过全厂职工竞聘产生。第二,把工厂和村委职责分开,工厂每年向村委上交利润,村委不得干涉工厂事务。第三严明厂规厂纪,实行半军事管理。
刘成看了看改革方案高兴地说:“太好了,年轻人就是有魅力,敢想敢干,明天我方案拿到两委会上讨论一下,不过,你要做好思想准备,方案是要经过村委委员投票产生的,我只能算一票,改革方案触及了大多数村干部的切身利益,实施的难度会很大,不过,我会尽力去支持你的,我相信广大村民也都会支持你的。”刘成说完,用一种期盼的眼神注视着孙家树。
孙家树说:“放心吧成叔,不管改革的难度有多大,我都会全力搞下去的,毕竟,广大村民是支持改革的,我负伤时,那一张张代表着村民心意的纸条我永远会保存着,这份情我永远也还不完,咱们不仅要把工厂搞好,还要搞大、搞强,“我们要把衡器之乡”的牌子高高举起来,让全国,甚至全世界人都看到,咱秤杆刘村授之无愧。”
“家树,说得太好了,我代表全村人谢谢你!”刘成激动地说。
“应该是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孙家树说。
两人把手紧紧地握住了一起。
………………………………
抢班夺权
全村人都知道了,孙家树准备将出任副业长厂长了,而且准备对厂子进行彻底改革。(/ 若看小说)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有人震惊,有人高兴,也有人看笑话。大部分村民都是很高兴的,看到厂子终于有希望了,有的说:“早该改了,等到厂子垮了再改就来不及了。”也有的说:“不知道家树能不能大胆干下去,如果他能把厂子办好了,那就是替咱大伙办事,我们就选他做咱们的当家人。”几天以来,村里热闹非凡,大人小孩都在议论纷纷。
有林媳妇焦急地来到刘有根家,看到刘有根正在看电视就走过去说:“大哥,村里这几天都闹翻天了,说孙家树要当厂长了,准备裁人,你说到底是不是呀?”
刘有根说:“厂子成了这个样子了,他刘成是没辙了,看来孙来福的四小子还真有能耐,有那么点意思。”
有林媳妇说:“大哥,听说,他当厂长后的第一件事件事裁人,我当统计员可有年头了,这要被裁下去那以后日子可怎么办呀?你也知道,你那兄弟是个病秧子,一家老小全靠我养活,这以后可真是没法呀!大哥,你可得替我做主啊。”说完便嘤嘤地哭起来。
这时,村文书也来找刘有根:“支书呀,听说他们要把厂子彻底脱离村支部领导,咱们村干部的威信全靠工厂树起来的,如果真要脱离支部领导,以后,村民谁还尿咱们,这几天村里就有人放风,说要重新选当家人,这是要抢班夺权呢,你可得想个办法呀!”
“有这事?”刘有根脸上露出一丝惊慌,尽管他老了,谁有本事他愿意拱手相让,但也不能被赶下台呀,那多丢人啊。他问村文书:“这是真的吗?有什么办法吗?”
村文书说:“是真的,村里这几天都传疯了,办法是有,那可得靠你出面,你的村里一把手,厂子现在还是村里管,孙家树当厂长得经过支部同意。要是等到厂子脱离了再管,那可是难上加难了。”
刘有根说:“你的意思是让我阻止孙家树当厂长,不行不行,人家连城里的正式工作都不要了,回到村里接这个烂摊子,人家图个啥吗?再说,他要真能把厂子搞好,等于为全村人办了件大好事,到时,我这个村支书还真得拱手相让哩!”
村文书说:“不是不让他当厂长,而是给他个副职,不掌实权,慢慢磨他性子,总有一天他会耐不住性子,乖乖地端他的铁饭碗去。”
“我觉得还是不妥,这样做全村人不定会怎么看我们呢?”刘有根说。
“支书啊,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而是全村干部的意思。”村文书说。
“全村干部的意思?这个我听不明白。”刘有根不相信。
“支书,你开开门看看外面。”村文书说。
“外面有什么呀?”刘有根疑惑地打开们。只见两委班子大部分都站在院子里。
只听见村会计说:“支书,如果孙家树进行改革的话,我们这些老干部可就名誉扫地了,你快点想想办法吧。”
刘有根不做声了。
………………………………
两委班子会议
在秤杆刘村村委会议室,秤枰刘村正在召开两委班子扩大会议,村里的干部和党员全到齐了,把一个大方桌坐得满满的,村支书刘有根坐在正位上,村主任刘成坐在下首。/top/ 小说排行榜大家意外地看到孙家树也坐在一边,他今天是作为党员代表旁听会议的。
因为今天会议重心工作是解决村里的经济问题,理所当然由村主任刘成先发言,因为他是主抓经济的干部,村支书刘有根坐在中间的位置,脸色很难看,隐隐露出一丝惊慌。刘成首先宣读了一下孙家树的改革方案:“第一,裁撤冗员,一人一岗,定职定责。管理岗位设定位为八个,公开面向全厂职工,通过竞聘产生。第二,政企分开,村里不再干涉厂子内部事务,・・・・・・・”刘成的话音一落,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刘成大声说:“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随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厂子发展到今天地步,我负主要责任,但大伙拍拍胸口说说,咱们谁能没有一点责任?不改革是不行了,等厂子垮了在该就完了,到时我们都得喝西北风去,下面请大伙讨论一下方案的可行性。”
妇女主任首先站起来说话:“这改革是带领大伙往好处走,我坚决拥护,但这第一条就不合理,谁都知道我这妇女主任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当时让我当妇女主任时是就说好了,兼任副业厂的会计,这如果要搞竞聘,我得罪了那么多人,村里人谁还投我的票?”
村文书也站起来说:“我觉得厂子脱离村委领导不妥,到时候我们的工资谁来发?再说了,村民之所以听话,那是因为咱管着厂子,管着村民干活,管着给他们发工资,现在什么都不管了,谁还听咱们的?咱们还能有威信吗?张拐村就是个例子,村里没有副业,就靠种种那几亩地,村里人谁也不愿当支书,到现在位置还空着,谁当呢?还不如当平头百姓。”
两人发言一结束,大伙就议论起来,这一触及自己的利益,谁也不愿意轻易失去。刘有根听出来了,大伙的议向对他都很有利,他正准备发言,刘成却站起来说:“大家静一静,下面欢迎孙家树同志发言。”
在座的人都鼓起掌来,大家经常开会,都开皮了,只要听到有人说“欢迎谁谁发言”之类的会,都会自觉地鼓几下掌。
孙家树站起来,当了几年兵,没少开班务会,他讲话无形中带有一种威严:“在座的都是我的长辈。”孙家树只说了一句话,会场马上就静下来,大伙都支着耳朵听这个毛头小伙子会讲些啥。
孙家树继续发言:“我在这说说我掏心窝的话,4年前我当兵走时,咱们的副业厂可是远近闻名的,那时候职工人数跟现在差不多,可后勤管理人员有几个呢?一名厂长兼车间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一名会计兼出纳兼统计员,一名电工兼修理工见操作工,一名保管员兼发料员兼质检员,算上支书一共才5个人,可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产量比现在还高,我们现在一个岗位都有两到三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勤管人员达到了80人之多,也就是说,每四名职工就有一人是勤管人员,养活这么多人无形中增加了我们产品的成本,我算了一笔帐:每公斤成品秤砣的成本是1。5元,而现在我们的实际成本是2。1元,以前全公社就我们一个村铸砣,现在全公社已不下20家,他们每公斤按1。6元出售就赚钱,我们每公斤2元却不敢卖,为什么呀?因为一卖就要赔钱呀,尽管客户都是我们的老关系户,但他们心中也有本帐,谁愿意多掏钱啊?还有,四年前我当兵走时,我们用的是几台破机床,现在我们用的仍然是那几台旧机床,几乎没有添什么新设备,导致我们工艺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很容易被仿造,邻村纷纷建厂铸砣,他们用的都是新设备,产品质量都已经超过我们了。大家说一说,这种现状不改革行不行?刚才有人说工厂脱离村委,村干部就没威信了,真是这样吗?现在工厂还没脱离村委,村干部的威信又如何呢?我们的威信不是靠权力来树立起来的,只要我们能够代表村民的意志,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让村民有钱了,我们的威信自然也就上去了。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孙家树话音一落,大家纷纷议论起来,他们想不到孙家树当了几年兵口才练得真么好,而且讲的头头是道,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个理。老会计说:“家树说的对,现在厂子还是由村里控制着,可村民现在都在背地里戳咱们的脊梁骨呢。“
看到有人开始倒向了,刘有根坐不住了,看来自己不说不行了,他站起来说:“孙家树的改革方案我第一个拥护,但我们大家必须面对一个现实,改革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得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我建议,先让孙家树同志担任副厂长,主抓销售业务,先把销售搞上去了,职工有活干了,情绪稳定了,才有利于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意我意见的请举手。“他第一个举起了手。
大伙都陆续举起了手,刘成无奈地看了看孙家树:“只好也慢慢地举起了手。
会议结束后,刘成惭愧地对孙家树说:“家树,这个结果我事先没料到,心里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让你当这个副厂长,真是委屈你了,但请你放心,我会一直支持你的。
孙家树说:“支书说得动,销售部是工厂的重要部门,如果销售成绩上去了,职工才能相信咱们的能力,才能支持咱们改革,成叔,你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