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漠湖岛-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明白了。我阿爸最近举止怪异离奇,患得患失不说,有时还百结愁肠,闭门塞聪。他辞掉村长一职,专心在家做他想做的事,其意义对他来讲,不言而喻。我不明白的是,阿爸这些理念究竟为何呢?”

    经过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攀上一条布满石砾的山脊,ri头耀眼的午后,从山脊放眼望去,身后的戈壁烟雾茫茫,水气涟涟,犹如置身于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海上。而身前出现的一座座如刀削斧凿过的小石山,更是扑溯迷离,变化万端。不毛之地的石山上,怪石嶙峋的岩块经风吹ri晒,泛出红、黄、灰、蓝四sè,仿佛把人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极乐世界。

    就在这个山脊上,借着微微的西北风,沈秋楠掏出虎骨,举在头顶,让微风送走虎骨清馨绵长之气。

    “你在干嘛?”古兰下马,不知不觉陶醉在眼前旷达旖旎的大自然之中。

    “等下你就知道了。”

    不多久,天空出现一个小黑点,慢慢,黑点越来越大,古兰兴奋地大声叫喊,“秋楠,快看,有只好大的鹰!”

    “是我的朋友,它叫猎鹰,给我们送食物来了。”

    “哇,圣灵之物!”望着猎鹰慢慢滑落在白马的背上,古兰由衷地赞叹,“它捕了只野兔哎!”

    沈秋楠上前取下猎鹰口中叼住的野兔,轻抚它宽大的羽翼:“辛苦了,猎鹰,带我们的祝福回去!”

    猎鹰低鸣展翅,凌空而起,在头顶盘旋了一周后,倏尔就消失在茫茫云际。

    古兰双眸趋趋,冲猎鹰消逝的天空摇手作别,难掩顾恋。她从安迪背上的皮囊里拿出两块油馕,递给沈秋楠一块:“先吃,兔子留着晚上烤,时间不早,得走出这片小石山。”

    “你带地图了吗?”沈秋楠接过油馕,边吃边问。

    “有,我拿出来看看。”古兰放下手中的馕,从背包里翻出一张xin jiāng地图,铺摊开,仔细地辨认起来。

    “看,公格尔山!”指着地图一隅,沈秋楠有几分亢奋,“哇,海拔七千七百多米!”

    “我们还有一半的路程,再说,我们又不是去登顶”

    “好,接着赶路!”

    一路上,沈秋楠把所经过的地方用形图和文字标注下来。偶尔,遇到放牧的维民时,他总要详细询问当地的风貌和西去的线路,并把它记录下来。

    走出了山脊岩,越过了几条长满青sè芦苇的小河,前面出现了一道幽深的峡谷,峡谷两边巨涧垂落数十米,且岩层分明,线条流畅,蜿蜒曲折至远方。

    “想不到这天然雕饰的岩层也工巧绝伦,睹其身容,怎叫人不感叹、不心醉于这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古兰放慢了马,抬手遮阳,欣赏起两边的壁岩。

    “别看它废秃贫瘠,细细研究起来,挺多学问呢。”沈秋楠想起胡木老爹曾教授给他一些地质上的知识,“我断定,这峡谷两边的岩壁在久远为一体,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才将它们分开,以至形成现在的样子。”

    “何以见得?”
………………………………

第六十九章&;#183;原夜

    ()  “你看看两边的岩层,它们堆积的方式及结构一模一样。”

    “嗯,确实如此。”古兰放眼左右峡谷,“我看断层的厚度也相同。”

    “走,我们去看看!”沈秋楠下马,向一侧岩壁攀爬过去。

    峡谷无斜坡,陡峭异常,两人不久就来到谷壁脚下,在一处三米厚的泥质灰岩层,沈秋楠发现了一块化石。

    “古兰,我找到了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古兰喜出望外,她凑前细细辨察,“为啥这种虫会埋在如此深的地层下?”

    “听胡木老爹讲,三叶虫是五亿年前的物种,地质上分代为寒武纪。”

    “那么,这三米泥质灰岩层为寒武纪地质层了?”

    “当然。别看这层层叠叠的岩层,它里面的学问可不少。比方讲,这不同结构的岩层,都代表着一个漫长的地质年代,研究它里面的动植物化石,就可以了解古地球各种繁衍及变迁。对我们人类了解自然世界,了解生命起源有很大帮助。”沈秋楠攀到十多米厚的砾岩层边,用手掰下一块石,举在胸前,“这是个冰碛层,古地质时期,这是片大海,在大海处于冰期时,这些巨大的砾石包含在浮冰里,等冰期过后,这些砾石就沉在了海底。后来,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大海消失,这个冰碛层与其它年代的地层一同被抬出了地面。”

    “真是不可思议!”古兰忽闪双眸,手捧着三叶虫化石,“ri后,我定多带学生们,去沐浴自然,去关爱草木,去了解山河---------”

    途中,沈秋楠又给古兰讲述了一些人类学、考古学方面的知识,古兰听得入迷,当沈秋楠谈及维吾尔族源时,古兰插话问道:“为啥我阿爸对村里人讲,维吾尔族自古是du li于祖国之外的一个民族?”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吾尔族的先辈们也是其中一员,在历史上虽与中原王朝有分合聚散,但总的来看,统一的时间要占三分之二。”

    “那我们维吾尔族发源地在哪?”

    “据胡木老爹研究,现代维吾尔族显示出比较复杂的人种来源,既有东方人种成份的参予,也有西方人种的特征,现在一时很难断定发源地。不过,胡木老爹确立了三个研究方向,一是蒙古草原,二是今xin jiāng,三是中亚乃至欧洲。”

    “有机会我一定向胡木老爹请教这些问题。”古兰从皮囊里拿出水袋,喝了几口,随手又递给沈秋楠,“等找到药后,我要随你去塔克拉玛干!”

    “这次你偷偷出来。回去都不知如何交代,还想下次?”

    “我才不管那么多,现在是假期,我有权支配。”

    傍晚,在一片开阔的高山草原上,沈秋楠和古兰‘安营扎寨’。此时是疲劳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刻,西垂的残阳与青绿的草原相印成辉,构成一副醉人的西域晚景。在他们旁边,一顶哈萨克牧民的白毡幔帏轻扬,袅袅炊烟自毡脊而起,直达远山。男主人叫巴桑,四十多岁,剽悍强壮,女主人塔丽,聪慧好客,一同生活的,还有三个孩子,就在沈秋楠和古兰与巴桑聊天之际,他的三个孩子赶着一群羊归来。巴桑说,他一共有五个孩子,大儿子二十一岁,婚后已另立新家,二女儿也于去年出嫁,这三个孩子未成年,暑期,让他们随自己一道放牧。

    巴桑的毡房前有条清澈的小河,女主人塔丽几次舀水到毡房里,生火做饭,她的三个孩子则赶羊至河边饮水,而后又把羊驱赶到毡房前的木栅栏里,圈好后,就尽兴地在草地上玩开了。白马和安迪悠闲觅食草甸,摇头甩尾之举不时引得牧犬狂吠。

    受巴桑盛情邀请,沈秋楠和古兰欣然同意晚餐到毡房中作客,作为答谢,沈秋楠把午时的野兔交给了巴桑。

    天黑前,古兰把携带的两个小毡包在草地支撑开,这种毡包比雨伞稍大,每个只能宿营一人。

    “择居荒域,有一毡遮身,实乃奢侈。”沈秋楠为古兰的jing心准备而感动。“今晚不用拿黑夜当被褥啦!”

    晚餐开始,巴桑的毡房让沈秋楠耳目一新。这是沈秋楠第一次到哈萨克牧民毡房作客,毡房四周花毯挂壁,脚下红毯曼地。在白sè的餐毡边盘腿围坐,女主人塔丽立即端来芳香四溢的马nǎi子,在每人面前盛满一碗。接着,她又摆上烤好的羊肉、兔肉及香馕。巴桑一碗接一碗陪喝马nǎi子,开怀畅饮时,还不忘打趣逗乐:“自到这片牧场,我的首位客人就是你们这对貌美的小情人。”

    “巴桑大哥--------”古兰面露娇媚,含羞浅笑。

    “别不承认,自见第一眼,我就觉得你俩有夫妻相,哈--------”

    塔丽也随丈夫爽朗的笑声轻言附和:“旁观者清,瞧你们彼此看对方的眼神------”

    古兰笑靥盈娇,她起身用桦木勺在nǎi盏里舀出马nǎi,几下添满巴桑和塔丽的碗:“快喝大哥大嫂,尽拿我们说笑。”

    三碗过后,巴桑的小儿子洛坦拿来冬不拉,接着,兄弟三在巴桑的伴凑下欢快地跳起民族舞蹈。

    “古兰姐姐,一起来跳!”洛坦的小脸天真而红润,他边跳边叫。

    “好呃!”古兰停下拍掌,拉起沈秋楠欣然入舞‘‘‘‘‘‘‘

    多ri没这种温馨的感觉了,沈秋楠心cháo渐涌,激情升腾,他挥洒着长发,笨拙而倔强地扭动着身子,把内心数月淤积的酸楚和yin晦驱散得一干二净--------

    欢乐的草原之夜过去了,清晨,和熙的阳光洒满草原,晨风送来了野花的芳香,小河边,白马和安迪悠悠地啃食水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云雀般穿过白sè的毡房。

    巴桑跟三个孩子一大早就出去牧羊,他们用野花编了只花蓝,摆放在古兰的毡包前,并用漂亮的维吾尔文写道:“是你们的到来,使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祝你们一路顺风!巴桑。”

    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塔丽,两人催马向西飞奔。出了草原,前方的路变得艰难起来,时而山壑,时而杨林,原先的马路变成了羊肠古道,一直蜿蜒曲折没了尽头。

    “这是啥地方,即没农庄,又没牧民?”

    “大概是接近雪山了,我感觉海拔增高了不少,呼吸也困难多了。”古兰腮颊绯红,气息微重,鼻翼渗出细密的汗珠。
………………………………

第七十章&;#183;山湖

    ()  “还是休息会儿,你瞧安迪都出汗了。”

    古兰拿出油馕,趁休息的空当与沈秋楠分吃了些,两人又饮了些水,便上马沿一条干枯的河床往前飞纵。不久,在一片泽地,他们遇见一位维吾尔牧民老汉。老汉约六十多岁,大棉袄,旧绒裤,花旦毛下一张紫铜sè的脸,满脸的胡茬儿,嘴里还哼唱着民谣,一副情闲志悠的模样。水泽边的草地,数百只绵羊摊散开来,有的啃着青草儿,有的张望咩叫,还有的用前脚搭在树杈枝上去叼叶儿。

    “老伯!”沈秋楠忙上前打招呼,“您好!”

    “你们好!”老汉淳朴而热情,“你们要上哪儿?”

    “去公格尔山采药。”古兰擦着汗渍,“请问那山离这儿远吗?”

    “你们往前看。”老汉用鞭稍指着西边那些突兀的山峦,“到了那里,就是公格尔山脚了,不过,上那里去采药,千万要小心呀!”

    “是,我们记住啦。”

    “光记住不算啊!千百年来,数不清的人去那山求神问药,可如愿之人寥寥无几,我劝你们就此止步,采药若另择它地,就会少一份不测。”

    “我们就是奔希望而去--------”沈秋楠遥望西边的山峦,双眸闪辉,“那里就是希望之所,谢谢你,老伯!”

    又经过十多公里的跋涉,一座沟壑万千的山脉挡住了西去的道路,山脉黝黑深远,重峦叠障,逶迤的沟壑下面,大小冲积扇一字儿排列在巨大的山脉根部。雪线在一座最高的山峰斜斜延伸,倾覆过众多中型山峰,染白了上百座峰顶。融雪的季尾,雪线之上的山峰依旧座拥萧寒,终年固守那千年不化的积雪・。

    “看,公格尔山!”古兰指着最高的一座雪峰沉湎喟叹,“天物造主,何其雄伟!虽有云霭绕顶,不可观其全貌,却仍旧巍巍慑魄。”

    余下的路更为艰辛,人和马在无数的峰峦里沉浮,如同瀚海微舟。没有路,前进的方向只有那座七千多米的雪峰。石砾乱岗,没了动物,天空寻不见飞鸟,唯一入眼成画的,是那不同地质年代岩层在众峰间奇特的曲线。正午的太阳火辣炙地,跋涉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地,人仿佛离太阳格外近,谷底无风,人马如置蒸笼,复又匆匆爬上一座山脊,方觉舒缓。自上山后,沈秋楠和古兰很少骑马,有些险地,人马就是细微徒步,也会心惊肉跳,如履薄冰。

    “拉我一把,秋楠!”古兰娇柔无力地时不时喊上一句,“这山太陡,走不动啦!”

    “古兰,别灰心。看,前面就是半荒漠草原带,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翻过数座黑褐sè的石砾山,草原带出现在眼前。青中泛黄的草地茂密而兴盛,象一条淡绿sè的缎带,从这座山头飘到那道峡岭。草地有风,伴有阵阵花香,站在这苍翠柔绵的草地,不仅能俯视山脚无垠的荒滩,还可以仰望上方的灌木带、森林带、冰雪带。

    气侯在草原带显得很清润,沈秋楠和古兰深深陶醉了许久,才恋恋不舍向灌木带攀去。令他们颇为观叹的是,当他们接近灌木带时,前方豁然出现一个宽阔明净的湖泊。这个面积十来平方公里的湖泊被众山环抱,翠绿得象颗晶莹的明珠。湖水轻悠,湖面却是另一番景象,只见成对的禽鸟在湖面欢快地游嬉,有白眉鸭、燕鸥、白天鹅-------湖边的草地,湖蛙在跳跃,湖湾里,河狸正用锐利的门牙啃咬着岸边的树桩,为自己储备冬粮。湖面,一只美丽的翠鸟掠过水面,敏捷地叼起一条小鱼,又飞回到湖边的杨树上,美美地享受起来‘‘‘‘‘‘

    “哇!风景这边独好。”古兰忘却疲劳,欢快地奔向湖边,“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

    “这湖泊是雪山冰川融化的产物,就像天山的天池一样,可天池早对游人开放,而此湖,至今还沉寂在高山之中,甚是可惜。”沈秋楠奔向湖边,蹲下来,双手捧起清凉的湖水,琼浆般畅饮起来,“这湖水真纯,无咸味,凉透心底!”

    古兰干脆解下水囊,盛了个满。她边洗着脸,一边向湖中浇着水珠:“我真想跳进湖里,好好洗一下!”

    “行啊!能沐浴高山之湖,皆有福之人。”

    “机会难得,不能错过啊。”古兰绽放彩霞般的笑容,“瞧你那头长发,早该洗一洗啦!”

    一对灰鹤,在两人开心的笑语里慢慢游来,它们似热恋中的情侣,亲昵地偎依,相互梳理着光洁的羽毛。

    一切是那样和谐,美妙。虽不忍沾染,古兰还是情不自禁脱了鞋,走到湖水里,让清澈的湖水拍打白皙双脚。

    “水好清凉!”古兰眉目成月,快活地叫起来。

    “起来,当心湖里有水蛇。”

    “我才不怕呢,xin jiāng的水蛇没毒。”古兰毫无顾忌,小心去接近湖面那对灰鹤,“秋楠,你瞧,他们不怕人呢。”离灰鹤只有两米时,湖水漫上古兰的膝盖,挽起的裤角也浸湿,古兰失望地回退两步,捧起水珠向灰鹤洒去,灰鹤惊展双翅,拍打着湖面,从古兰头顶掠过,古兰遂想回避,却脚底不慎失滑,惊叫过后,人竟坐载在湖里。沈秋楠来不及脱鞋,跳进湖,连拽带推,把她扶上岸。
………………………………

第七十一章&;#183;心牵

    ()  “刚说沐浴,顷刻就言中了。这不,变成了汤鸡,滋味不好。”沈秋楠连忙帮古兰拧水,“牛仔衣全湿了,我带有棉衣,换上!”

    “我不换!”古兰嘟嘴哀吟,懊悔不堪。

    “湿衣裹身会生病,可别拿身体玩笑”

    “谁叫你笑话我!‘‘‘”古兰犹带余愠。

    “好,好,我错了!”沈秋楠举起双手,忍俊不禁。他知晓古兰的xing格,执拗起来,比赵蝶有过犹不及。

    古兰哧哧嘭笑:“我带了衣服,就罚你穿。”讲完,跑到行包旁,翻出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她挑出一件维吾尔长袷袢,几条长裤,指着前方的凹地,“你到那边把衣服换上,我在安迪背后换,没叫你,不许过来。”

    “我就没必要,衣服又没湿。再说,这是你们民族服装,我穿不合适!”

    “有何不可,入乡随俗呗,我就是想见见,你穿成穆斯林的样子!”

    沈秋楠啼笑皆非,对古兰古怪的念头只得应承,遂抱起滚边花衣裤到凹地换上,虽颇不自在,想想后,倒也安然。那边,古兰换好了衣服,喊声刚过,就一身灵秀淡雅而出,太阳下的草地上,古兰头披白sè沙巾,侧戴小花帽,长袷袢胸部排列七条对称的蓝sè绸补条图案,内着的一件合领半开口套头衬衣,镶边羊角纹和碎花纹,脚穿一双小巧的马靴,显得清新脱俗,柔媚婉丽。

    “愣着干啥,过来让我瞧瞧!”古兰边招手,边睹其新容,“这身装束真的很适合你,做个穆斯林--------我还给你带了双马靴,上灌木丛带之前先换上。”

    “我脚上的解放鞋不好吗?不用换了。”沈秋楠生平第一次穿长袷袢,浑身颇不自在。“倒是这外套不咋的,又长又厚。”

    古兰提着双马靴过来,嘴角浮出一丝嗔怨,“坐下,把鞋脱了,你看都穿烂了,呆会儿,上了雪山,你还要不要脚?”

    虽不愿受顺,却也无法拒绝其意。沈秋楠穿上马靴,古兰替他拉好靴链,又令他站直,“这顶皮帽也是替你买的。”不由分说,便踮脚双手戴在沈秋楠的头上。

    “为------我-------”

    “本来,我早就替你买好了这衣服和鞋子,只不过,一直没机会给你‘‘‘‘‘‘‘‘‘‘‘你用不着这么看我,跟艾尔肯定亲,没经我同意-------”

    “你看-------看出来啦!”

    “我不傻!你这次回来,对我不冷不热,若即若离,刻意为之距离---------你也不想想,一个女子,不顾名节,肯离家与你独处--------”

    “别说了,我感受得到!”沈秋楠轻轻捉住古兰的手,心有万言,却yu语还休,唯将一脉温情,化作绵绵心动,在群山万壑间,无尽荡漾开来。

    默默良久相视,交心一笑后,沈秋楠开言:“有时我想,做人,只能与心爱之人执手百年,如果,我们能像胡杨守望千年该多好--------”

    “嗯!那就作一首咏胡杨的诗,以喻此刻永恒!”

    “好啊!我先来,一人一段---------”

    沈秋楠:

    我是一棵胡杨

    从没有甘霖的滋润/母ru的滋养

    风霜怒号/沙石飞扬

    酷暑烈ri/严寒裹足就伴我成长

    我历经从一棵小草到参天大树的茁壮

    我磨砺从深埋的种子到金秋黄叶的飘扬

    从来没有气馁与迷惘

    从来就不会倒下/有的只是坚强

    古兰:

    我常想很久以前一群在树荫下嬉戏的黄羊

    我思念很久以前在我枝叶上攀援的螳螂

    我回忆起头顶蓝天上翱翔的鸟唱

    我激动晓风吹动流沙的回响

    也抚慰过在这里老去骆驼的哀伤

    沈秋楠: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胡杨

    我的外衣裹着千年的酷暑/万年的风霜

    每天清晨/我会看到从沙海里喷薄的朝阳

    傍晚我默默地伴着天空幽清的月亮

    我曾怀有长成齐天比肩的梦想

    我曾渴望有像苍鹰一样飞翔的翅膀

    我还畅望有一天去漂游辽阔的海洋

    也幻想去徜徉广袤的边疆

    古兰:

    在chun天/我给沙漠穿上一件翠绿的衣裳

    夏ri/我把树下打扮成动物游乐的天堂

    秋ri里/我是一片垂叶袅袅的醉人金黄

    而在冬季/我安如磐石地屹立/为觅食的动物指航

    沈秋楠:

    千年不死是我的传奇与激昂

    死后千年不倒是我的顽强与倔强

    倒后千年不朽是我的悲壮与遗忘

    于是我渴望

    只要人类给我一粒种子/一片雪花和一缕阳光

    我就能把根伸入地底千丈/去触摸深河流淌

    千百年后/我又是大漠上一棵参天的胡杨

    古兰抬头轻叹:“我教的那些孩子们,若能如胡杨般坚韧成长,建设家园、校园就有希望啦!”

    “古兰,无须担心,努力就会赢,我们一起加油!”

    “嗯,一起加油‘‘‘‘‘‘‘‘”古兰点头释然,她扭转纤腰,随手解下一条腰巾。腰巾两米长,棕黑sè,中绣明艳花纹,古兰捧巾至沈秋楠胸前,“这是我亲手为你编织的丝质腰巾,系着它,以御高山雪寒”

    沈秋楠萦怀感动,接过腰巾,却无从下手。
………………………………

第七十二章&;#183;高山

    ()  “来,我替你系上,转过身‘‘‘‘‘‘‘‘”古兰麻利地帮沈秋楠系好腰巾,退后两步,欣赏道,“很合身,英姿勃勃,像个帅气的巴郎!”

    微带几分羞涩,沈秋楠转开话题:“湿牛仔衣咋办?”

    “把它晾在灌木上,下山回来再拿。现在,以湖为镜,以山为景,去留个影,希望此时此刻永铭我们心底--------”

    下午,两人牵马继续向上攀登。随着灌木丛的出现,在银sè的雪峰下,有条墨绿sè腰带连绵于视野,隐隐约约,能聆听到那里传来动人的鸟鸣。

    “看,森林带!”古兰指着前上方,“快到了,再加把劲!”

    “那里气温低,生长的都是耐寒的树。”

    “像这样的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