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级太子-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

    连系统的提示音都是这么热烈,让李承乾觉得十分之爽。

    盘算一下,七千多分直接入账。

    长孙皇后亦是道:“是啊,如此一来,那世家恐怕要被压制了!”

    长孙皇后说出了关键点。

    那正是李承乾想做的事。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好!来人,将这本企划书分抄百份,我要满朝文武好好学习一下这其中的思想!而这科举的改革,朕准了!便由高明、魏征与欧阳学士你们三人主导!”

    李世民的答应十分之快,那李孝常这会正在看着企划书,看得入迷,却不想李世民下了旨意,让他有些后悔,正是因为这份企划书写得太好了。

    他想说些什么,也是来不及了。

    因为大家已经领了旨意。

    “是,陛下!”

    “今天朕十分开心,来人,设宴席朕要宴请这些为大唐首批的教师!”

    这话一出,现场达到了顶端。

    说出去的话肯定可以吹吹牛逼,因为当今的皇帝请他们请饭来着。

    而在李承乾的脑海之中却响起了一个声音。

    系统又来了提示:恭喜宿主执行科举改革任务!额外奖励加成百分二十!

    那么额外奖励已经加成百分八十了,也不知道这个额外的奖励是什么。

    现在只等开始同步进行教育之改革了。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57章 李渊来找(第八更)

    关于李承乾对于科举的改革很快的便分发到了各位大臣手中,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都在讨论这一件事情。

    不仅于如此,改革的逐渐开展,已经弄得满城风雨,人们惶惶不安,毕竟如此改革让一些既得利益的集团感觉被冒犯了。

    整个皇宫之中的意见也不得统一,他们纷纷上着李世民上谏,但都被李世民给强压下来了,李世民只要将那本企划书丢给大臣们,里面的解答十分明确,就算是他们挑错的话,也挑不出一个大的毛病。

    换句话说,他们想阻止科举的改革,已经是不可能了。

    所以,有些人只好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方式来进行阻止。

    比如通过上一层的权力来左右,这一切的源头在于李承乾这里,所以有人已经将主意打到了李承乾这里。

    东宫之中,李承乾正在伏案工作,恰这时有小黄门叫道:太上皇驾到!

    李承乾心中一咯噔,是李渊,这个太上皇久居深宫不出,今天怎么就有空来寻他?一定是有事才对。

    对于这个爷爷,在李承乾原来的这具身体的记忆之中,除了当时给自己取了个承乾的名字之外,似乎也不怎么亲切,今天他过来找他是为何事?

    “来人,迎接太上皇!”

    不论怎么样,李渊此人也是一个枭雄,一个值得尊敬的存在。

    一会之后一个老者身着黄袍,从他的眉宇行间可以看出此人与李世民有些相似,只不过在脸上印记了一些岁月的痕迹,看他的形态似乎昨天喝多了。

    这家伙自从没有当皇帝之后,天天花天酒地的,日子过得倒也坦然。

    “拜见太上皇!”

    李承乾如此行礼道。

    李渊一见李承乾便道:“高明啊,寡人有半年不见你了,这都长这么高了!”

    李渊的声音响亮,身体十分硬朗。

    李承乾点点头后:“太上皇请上座,来人,奉上等绿茶!”

    这话一落音,便有小黄门泡上了一杯茶置于李渊座前。

    李渊小饮几口后道:“这清茶可比那五味杂陈的茶水要好喝许多。人家说东宫之中有许多好东西,果然也是如此啊!”

    “如果太上皇喜欢,高明倒可以让管力士给您送几斤到宫里!”

    “哈哈哈!那便是极好!”

    李承乾也没有空陪他说这说那,于是便直接问道:“对了不知道太上皇寻高明所为何事?”

    李渊放下茶杯道:“寡人听闻李尚书说高明欲对科举进行改革,那可是寡人辛苦多年的成果,若是直接改革,怕是会对社会稳定有所影响。”

    李渊的话,让李承乾听了之后,对李孝常是恨之入骨,这家伙可比长孙无忌更会作妖得很。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方法,直接找上久不出宫的李渊,试图用李渊这一张牌来逼自己不改?

    眼下恐怕也只有他可以阻止李世民改革了,因为李世民也将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他,这天下之间,也只有自己可以左右这次改革。

    “太上皇有所不知,这是陛下的决心!”

    李承乾索性这么说,毕竟李渊在当时禅位于李世民的时候,可是受迫于李世民的强势,若是以李世民相阻止,那么他大概会放弃。

    既然李世民拿自己当挡箭牌,那么他就拿李世民当拦路石,一切下决定的在于李世民。

    果然,李渊深思了一会,之后便道:“若是陛下决定的,但也有可能可改之,因为陛下还是听你的,所以寡人便来寻你了。”

    李渊大概是面子过不去吧?

    再不然,就是收了李孝常的一些好处?

    李承乾怎么可能受迫于他?而且现在他也不是皇帝了,凭什么?有种你去和李世民说说啊!从我这里下手,算什么!

    心虽然这么想,但话却不能这么说。

    于是他便道:“太上皇有所不知啊,当今朝堂十分七八是五姓七望的人,如此一来一切都在这些世家贵族的掌握之中,我皇权受到了威胁,陛下也是头痛不已,所以想从科举入手,打破这种制衡,同时,让全民都可以读得起书,以强我大唐,这是陛下的一番良苦用心,太上皇久居于宫中,可能对于现状不是非常了解。”

    这话说得让李渊是一句都回应不上来,是的,他久居于宫中,对这天下大事,是不应该插手的,这不是他一下退下来的皇帝可以插手的事,还是回去宫中好好休养的好,多为李世民生几个弟弟妹妹。

    “哎,高明言之有理!是寡人多想了。”

    三言两语之间,李渊被怼得是没办法,这次他算是小看了李承乾,在来之前,大概以为只言片语就可以将李承乾说服,现在看来,事实并不是这样啊。

    “太上皇,高明这里有许多上好葡萄酒,本来是想在中秋佳节取出与大家共饮的,既然太上皇来了,那么便先来尝尝如何?”

    李承乾看了看李渊,这家伙脸上涨红,身上还有些许的酒气,于是便如此说道。

    顺便将话题给扭转过来。

    “也好,今朝有酒今朝醉,天下之事便由世民来处理,我一个退居二线的老皇帝干着什么急?”

    明显的李渊已经认知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了,再出手管的话,也不是好事,万一惹得李世民不开心,对他下手,那这老皇帝也就要完了。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杀过他的两个儿子!

    “太上皇,高明也曾代掌一段时间的大唐,这当皇帝的烦恼太多了,还不如在后宫之中逍遥自在!”

    “好,好一个逍遥自在!高明,来!咱爷们喝两杯!”

    “是!太上皇!”

    随后两个爷孙开始喝上了,这葡萄酒也算是容易醉的存在,不到一个时辰,李渊已经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而李承乾则是没有一丝的感觉,这得益于自己的强大恢复能力。

    同时,他心中默念道:看来,你这李孝常的官也当不久了,看老子不搞死你,当然,还有长孙顺德,你们都洗好脖子等我!

    “太子殿下!上官仪与欧阳学士求见!”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58章 根要挖得彻底(第九更)

    这时上官仪等人来找,一定是有事完成了一部分。

    李承乾看了看醉倒之后的李渊后道:“来人,将太上皇抬回宫去!”

    “是!”

    小黄门开始准备一些抬的轿子。

    这李渊本想劝阻自己的,却不想被自己灌醉,如此表现,有点像是借酒浇愁的意味,所谓愁者善醉,说得便是如此。

    到头来,啥事都没有做成,下次,他大概也不会来了。

    还没抬出去的时候,上官仪与欧阳询两人入到东宫之中。

    两人一见李渊觉得纳闷。

    这人是谁?他们可没见过,毕竟李渊久居深宫,最近又显苍老,所以让人不记起,也算正常。

    李承乾解释说:“太上皇醉了,你们寻本王何事?”

    两人又看了一眼李渊。

    李承乾会意,便道:“走,我们到另一个房间说!”

    于是三人便到了另一个地方。

    当入房间之后。

    欧阳询先是道:“太子殿下,这次对于科举的改革恐怕没有那么快,您让我们做的事,都不怎么顺利。我们碰上了许多困难。”

    上官仪亦是道:“是啊,太子殿下,小人以为,科举等是否可以先过渡一下?一个缓和的过渡或许可以让一切和谐!”

    看样子,他们确实碰上了不少的麻烦,否则不会这么就来找自己的。

    但是越晚一些,对于大唐越是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么整个朝廷之中还是会满是世家的人。

    这次要断世家的根,就要断得彻底。

    于是他道:“不必,就这么做,如是时间来不及,明年就先不考核,后年再来,就算是缓一年,也不可让原有的科举存在着,你一存在着,就会有人因此而阻止,而且事后多变,你们能保证以后不出事吗?”

    要做就要做得彻底,不能畏缩,谁知道李世民会有什么想法?有些事拖着拖着就会生变,所以,就算是不科举也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这就是李承乾的决心所在,谁都不能改变之。

    随后又说道:“古往今来,没有改革是不碰上阻碍的,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原有的科举已经不再适合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否则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要进行,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彻底,你们明白吗?”

    两人不言不语,随后欧阳询道:“看来只有先这样了了,我与上官仪两人先顶着。”

    “若是碰上什么具体的问题,直接来寻我,方法总比问题多,碰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本王在,本王一定会帮你们,知道吗?”

    欧阳询与上官仪两人,一个年纪是李承乾的八倍,一个是他的二倍。

    但在李承乾的面前,他们倒像是学生一样,受到李承乾的教诲,这正是李承乾的高明之处,让人无从反驳啊。

    “太子殿下,小人还有一事相询!”

    上官仪这时又道。

    “喔?是为何事?”

    随后上官仪拿出了一张大纸,那不是之前李承乾做的第一期报纸吗?这家伙拿报纸出来做什么?

    李承乾正纳闷着。

    上官仪却道:“小人从这报纸之中寻得一篇文章写得不错,但这文章上没有署名,小人知道这报纸是太子殿下承办的,所以想问一下,这文章是何人所写?”

    原来是这事,李承乾便问道:“是何文?”

    “是这篇!”

    上官仪指着一篇《渡者》的文章。

    李承乾一见,便道:“此文是本王所写,怎么了?”

    上官仪一听,惊讶了好一会,随后转为震惊。

    他道:“此文真是如行云流水一般啊,将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小人读了之后,感觉到一阵感慨,心中想着,一定要认识此作者,并拜之为师,想不到,这文竟然是太子殿下所写。太子殿下,还请受小人一拜,往后太子殿下可否收我为徒,小人愿意从师于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

    这便是一条筋的古人,他们看到好文的时候,简直是比看到美人还要强烈,这不,直接就要拜李承乾为师了,其实李承乾的心里爽得很,既然他想拜,那就拜了。

    有了师生这一层关系,往后也好做事,一些事交给上官仪做,那可比心腹,因为他从上官仪的眼神之中看出了真诚。

    还有从他的震撼上所转化的积分来看,这字都不假。

    “本王也是喜欢好学之人,你若想拜本王为师,也不是不可以。”

    “那学生便拜太子殿下为师!”

    这上官仪不等李承乾话说完,就行了个大礼,这师算是拜了。

    显然十分心急啊。

    李承乾无语,好吧,拜了就拜了,于是便又道:

    “好!往后你便随本王,希望你能好好辅助本王,当然,你若有问题直接来东宫之中询问。不必传唤!”

    对于上官仪,李承乾可谓是十分的满意啊,此人,以后是为名相也。

    也不想为繁文缛节所束缚,他希望沟通没有阻碍。

    “太子殿下,老夫也是十分看中那篇文章。您看可否……”

    欧阳询这会也要拜师的意思了,这下牛逼大了,欧阳询的声望可谓是十分之大啊。

    李承乾可不答应,毕竟这一说出,二百来人可能会失望,毕竟他们的领头人物竟然拜他为师?

    为了以后更好的进行改革,这老师他不当。

    而且当了也没什么好处,相比于年轻的上官仪,欧阳询的精力必是不如年轻人。

    “欧阳学士,您老这样,本王可承不起,这样吧!咱们可以交流,这就不要当什么师生了!”

    欧阳询当他的爷爷都有剩下了,他还当他老师?不不不,不能这样。

    当然,若不是他为了二百来人着想,他还真有可能答应。

    “哈哈哈,好!老夫这辈子最喜欢交有才学之人,太子殿下是为数不多的一个!”

    如此给李承乾戴高帽,让他从头爽到尾。

    “哈哈哈!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如此一来,找了个忘年交,多了一个学生。

    三人又商议了一会,便有魏征来寻。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这时魏征直接闯入东宫之中,表情慌张。

    “何事慌张?慢慢说!”

    李承乾连忙说道。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59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十更)

    魏征一入东宫之中,他的表情十分慌张,一看这东宫之中还有欧阳询与上官仪的存在,便道:

    “见过太子殿下,欧阳学士也在啊!”

    “何事这么慌慌张张?”

    李承乾迎面便问。

    “有两件事,一件好事,一件坏事!”

    魏征喘着粗气道。

    “好事是什么?先说!”

    李承乾问道。

    “好事是报纸的投入,整个长安城中共投入十万份,供用一个时辰就被抢一空,经过臣的研究,这份报纸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他们的接受度十分之高,特别是读书人更是喜欢得不得了,有些人还说这一份报纸对于文学的文章还是少了一些,有建议多设几篇。以丰富人们的文学。

    还有,人们开始研究起里面的文学内容,尤其是太子殿下所写的那一篇《渡者》,现在已经引起了大热,人们开始模仿于这篇文章的写法,并且有些文人甚至开始兴起研究乾学,取太子殿下之名为文学。”

    乾学……听过红学,这民间还真有意思,搞出一个乾学,就凭一篇文章,就来研究李承乾,有意思啊这些人。

    刚才上官仪和欧阳询还要拜李承乾为师来着,现在却又弄出一个乾学。

    嗯,这似乎还有些意思,但以李承乾的才子能力而言,这种文章要多少,就有多少,他可谓是信手拈来。

    一篇文章而言,他可以以数十种方式来写而不重样。怕他们是研究不来咯。

    同时在上官仪与欧阳询两人的目光也变得十分迫切,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大家都一样啊!

    就差这些人无法触及李承乾的存在,否则一定会登门造访。

    “太子殿下的文采斐然,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欧阳询如此道。

    而上官仪亦是说道:“是啊,老师的高度是我们所仰望的存在。希望学生往后可以和老师一样!”

    李承乾对于这个结果似乎有了定论,他早就预料到了。

    不过十万份报纸在一个时辰被清一空,倒让他有些意外。

    “如此一来是好事啊!人们对于报纸的接受度高,下一批再加量印刷!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大唐的政策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扩大发行,让报纸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

    李承乾对于他的文章也没再多说什么,接着问道:“那坏事是什么?”

    大家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魏征说道:“关于长安城的三个学府的招生问题!”

    他这话一出,李承乾大概知道什么事了。

    于是便说道:“是不是世家又抢我们的生源了?”

    “是的!世家这回什么人都招了,特别是将我们的生源全抢走了,这些人似乎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

    “哼,看样子他们是故意误人子弟啊。”

    距离科举改革的事才过两天,这都还没有全面将消息放出,所以人们也不知道,算是正常的,这就让世家有机可乘。

    “不过,因为人数太多,许多人还在排着等待入世家之中。”

    这一切一定是不简单,一定是有消息被放出,他招生这件事,不可能提前被得知,被世家狙击了,让他十分不爽,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李孝常,这一段时间,除了他之外,没有人会与他对作,但没有证据,无法证明啊。

    “听说……”

    魏征有些吞吐的说道。

    “听说什么?”

    “听说李尚书这几日都出皇城忙碌得很,有人看到他曾经往着五大世家所在的坊间而去。”

    “好!既然他们这么干的话,那本王的计划就要提前了。”

    李承乾恨恨的道。

    那么李孝常算是真的与自己杠上了,得找个时间好好敲打一下才是。

    “那么,太子殿下,我们要怎么做?”

    魏征问道。

    欧阳询也想为李承乾解决问题,于是便道:

    “要不,老夫再参与其中,发动老师一起?”

    “不必,那些老师还有作用,明天早晨,欧阳学士,麻烦你将他们汇聚于此,本王有话要说!”

    明天早晨要做什么?

    “是!太子殿下!”

    “老师,学生也有许多关系,或许可以动用!”

    上官仪也是道。

    他也是十分上心,对于他而言,他也有一些读书人群体。

    但是他们能达到的范围还是十分有限,要招到的学生能到多少人?

    三个学府,少说也要招五千人,他们怎么可能招募满?

    所以李承乾拒绝了他道:“不必,本王有办法!”

    “什么办法?”

    众人疑惑

    李承乾却是说道:“很简单,魏征,我要你在今天出一版报纸,一会我会写几篇文章到里面,并且宣布一些事,还有皇榜也要同时贴出,就为教育一事,还有科举改革的事,都要提前述说!我要将这些学生全部招募过来!开学时间就设在八月初一!到时候,欧阳学士与上官仪你们还有老师们都到场维护秩序,并且统一对他们进行初考,合格者入学府!成绩优良者学费可申请减免!……”

    他能做的一切,自然要想好来,突然,他又想起一事。

    说道:“对了,顺便揭露世家的阴谋!让他们寸步难行!一切科举以官方为准!”

    世家实在是可气的很,当然这也是因为李承乾要断他们的根,否则他们也会不作妖。

    要怪只怪他们太过于嚣张了,当然这改革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的,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所以短时间内对于世家而言,他们依然坚挺。

    “是!”

    李承乾十分坚定的表情让在场的人们都有种感觉,八月初一,也就是几天之后,一定可以招募满学生,到时候那时学府就要授课了。

    魏征道:“若是这样的话,报纸一出,十几万人可得知,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那可简直十分好用啊!”

    这就报纸的妙用,李承乾直接启用了,本来是不想,但是这些世家实在是烦人得很,所以李承乾就用了。

    “好了,你们去准备吧,本王也要写文了!”

    随后一行人等便出了东宫,但是心中在嘀咕着,明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