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装逼失败的中年文士眼中诧异连连,随后拱了拱手,表示认输:“小友高才,在下受教了。”
郭嘉却不打算就这样轻易的放过此人,他素来是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的人。
“阁下既然喜好刁钻学术,我也有个问题,想请教阁下。”郭嘉走过去将戏策落下的腰佩收起,冷淡说了起来。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中年文士听郭嘉要出题考校自己,心中有些不屑,不过一个稍微机敏点的小儿罢了,又能有何手段。
他心中这般想着,表面却是做出谦虚模样:“请小友指教。”
郭嘉也不兜绕圈子,直接出题:“今有雀一只重一两九铢,燕一只重一两五铢。有雀、燕二十五只,并重二斤一十三铢。问燕、雀各几何?”
中年文士眉头皱起,掐起了指节,馆内众人亦是深思推算起来。
小半时辰过去,中年文士的额上已经渗出了一层密汗。
“此题我颍川小儿皆能答之,莫非阁下不能答也?”
郭嘉开足了嘲讽。
………………………………
第五零二章 司徒王允
中年文士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纵使绞尽脑汁,也算不出此题答案。
他不敢再有怠慢,拱手虚心请教:“在下驽钝,请小先生教我。”
“雀十四只,燕十一只。”郭嘉轻描淡写的给出答案,便不再理会文士,带着戏策的腰佩走了。
中年文士又掐起指节,将答案细细一算,果真如此!
吾小看世人矣!
中年文士见郭嘉离开,赶忙追了出去。
“小先生,请等等在下。”中年文士边跑边喊。
郭嘉顿下脚步,瞥了文士一眼,语气冰冷:“怎么,阁下还要刁难?”
“小先生才高八斗,吾不及也。”
中年文士自叹不如,对着比他小了十余岁的郭嘉作揖行礼:“在下平原华歆,欲与小先生相交,请问小先生高姓?”
郭嘉却不搭理此人,他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人,任你如何讨好也没用。
未置一言,大步走了。
留下华歆悻悻的站在原地,他望着郭嘉瘦弱的身影,却也没有厚着脸皮再追上去。
两月之后,已是寒冬。
从凉州那边传来震惊朝野的消息,奉旨征讨西凉的汉军全数覆没,领军的耿仁更是被割下了头颅,送至京师。
随后,马腾、宋建、韩遂共起十万兵马,进犯关中。
此消息一出,朝廷大为震动,百官们更是惶惶不安,担忧叛军会攻破陈仓,直入三辅。
急忙令吕布率军抵御,吕布趁机再提招降之事。
这一回,满朝官员再无人出来反驳,只希望早日把这伙瘟神送走才好。
拿了圣旨的吕布动身前往陈仓,会见马腾、韩遂、宋建之后,宣读朝廷旨意:封马腾为征西将军,宋建为镇西将军、韩遂为金城太守兼任抚顺中郎将。
拜了高官的三人当即谢过吕布,又请吕布在军中吃了酒宴,才罢兵退回凉州。
至此,动乱数年的西凉暂时进入了和平时期。
岁末年底,长安城下了一场大雪,将整座城池都银装素裹起来,漫目望去,白茫茫的一片。
天子在未央宫的玉堂殿,摆起一场大宴,邀请了群臣百官,吕布亦在其中。
这一年,天下动荡,发生了太多变故。
可对吕布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不仅摆脱了董卓的禁锢,更是将天子百官送进关中,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暂别了妻儿的吕布从府邸出来,往着皇宫方向而去。
街上的行人穿着厚厚的袄衣,缩裹着身躯在道路上佝偻的走着。
吕布低头想着事情,盖勋已经成为了新的凉州牧,这些日子,吕布时常收到老爷子的来信,说是非常感谢吕布的举荐,还给他送来了许多凉州特产,以及一些奇花异草。
吕布对这些兴趣不大,薇娘却是喜欢得紧,全都搬进她的苑儿里,好生照料去了。
同时,姜也被举荐成为天水郡守,负责洛阳百姓在天水一带的安家落户。
再加上控制渭谷一带的马腾,凉州大半都在吕布的控制范围以内。只消再稳固些日子,纵使韩遂、宋建想反,吕布也能号召众人灭了他们。
路上的行人见到吕布,纷纷主动退避让道。并非他们认识吕布,而是吕布如今的穿着打扮,锦衣玉带,已不是当年麻衣粗裤的愣头小伙。
龙骧虎步,在他的身上,有着股成熟男人的威严感。
百姓们皆将他当做了大家族的老爷。
来到皇宫外,吕布正欲入宫,忽然听得后方有人在同他寒暄:“温侯,等等老朽。”
吕布回头看去,提着礼服下摆的老人紧赶慢赶,面容和蔼,穿着三公的礼服,两鬓斑白。
今天是天子宴请百官,故所有臣子都换上了隆重的礼服,而非往日觐见时穿的朝服。
若非识得此人,吕布还真要被他露出的和善模样所迷惑。
吕布脸色不变,语气如往常平淡:“王司徒,何事唤我?”
对于这位上一世设‘美人计’坑害自己的老人,吕布没有太大好感。更何况上一世的王允,一直都在利用吕布,连心腹都算不上,只是将他当做手中棋子而已。
王允少年得意时,号称王佐之才,中年时期进入朝廷为官,后遭到十常侍的迫害,官场失意,被迫流亡。
年老时再入朝堂,偏好阴谋小术,迷恋权力,刚愎自用。他忠于汉室,希望大汉能在自己手中复兴,但同时也气量狭小,排斥异己。
吕布的冷淡反应令王允心有不悦,别的官员见到自己,哪个不是客客气气的行礼喊上一声‘司徒公’?就你常常冷着张脸,摆给谁看啊!
心中虽然不悦,但以王允的城府,肯定不会表现出来。
他走到吕布身旁,脸上的笑容依旧,和颜悦色的说着:“温侯多日未曾去老朽府上一坐,前些日子,有人赠与老朽一柄宝剑。老朽不懂这些,想请温侯去府上品鉴品鉴。”
既然女人打动不了吕布,那就换件兵器试试。
王允如是想着,他想拉拢吕布,已不是一朝一夕。
吕布掌握着关中各处要塞的兵马调度,本身的实力亦是非凡,昔日的虎牢关之战,便足以证明。
两人皆出身于并州,王允就琢磨着,他和吕布算是同州的老乡,交流起来应该会容易许多。
然则,吕布始终不给他面子。
并州贫瘠,受教育的范围和程度,赶中原地区,差了很大一截,在朝野为官的更是少数。
故而王允经营这么些年,也始终难有真正的党羽。直到吕布一路升迁而来,王允便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在董卓麾下时,王允就想过用吕布这把‘利剑’杀死董卓。结果出乎意料的,吕布自己脱离了董卓,带着天子百官来到关中。
这份胆识魄力,使得王允对他刮目相看,也更加的想把吕布忽悠到自己的这块阵营。
到那时,吕布主外征讨,他主内朝政,内外相应,大汉可兴!
只是吕布一直不上套,令王允颇为头疼。
面对王允期望的目光,吕布照例选择了拒绝,找了‘军务繁忙’为借口。他这辈子可不想再跟王允牵扯到一起,只要这老头不主动找事,吕布也懒得去管他。
至于他说的宝剑么?
吕布没有太大兴趣,如今的他已是一身顶级配置。先帝赐的甲胄、战靴、紫金冠,加上中兴剑,胯下赤菟马,掌中方天戟。
还有何求?
………………………………
第五零三章 何如霍去病
入了皇宫,吕布来到玉堂殿外。
他来得较晚,朝臣诸卿大多已在殿内落座。
吕布迈过殿门,从进殿到落座,主动起来和他打招呼的人,屈指可数。
耿仁身死,耿家把这笔账全都算到了吕布头上。更是放出狠话,谁敢站在吕布一方,就是和他耿家作对。
耿家在关中极具势力,少有人愿意得罪。
吕布将一切看在眼中,表情并未有太大变化,只是走到自己的座位处,安然落座。
酉时,天子驾临此地,殿内的群臣百官纷纷起身行礼。
刘协穿着墨黑色的礼服袍,以玉带束腰,在两名近侍的搀扶下,走进殿内,在殿上专属他的帝位坐下之后,手掌虚抬,道了声:“诸卿免礼。”
百官这才起身,重新坐回位置。
兴许是见得久了的缘故,在吕布眼中,坐于帝位的刘协并不像是一名合格的帝王,更多的则像是一个稍稍成熟的孩子。
不像他父亲刘宏,性情乖戾,平日里花天酒地胡作非为。但一旦动怒,那股实质性的帝王气势,压得吕布都有些难受。
天子驾临,酒宴便算是正式开始。
貌美的宫女们端着佳肴美酒,带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缓缓而来。
体态婀娜的歌姬伴随着丝竹之音在殿内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轻舒的纤手,看得不少官员食指大动,端起桌面上的酒大口喝着,滋润起发干的喉咙,看得入迷,津津有味。
吕布的心思不在这里,他正想着等开了年后,就去拿下汉中,慢慢往右翼扩张。如今西凉已定,基本上没了后顾之忧,东边又有董卓替他挡着,也用不着去操心。
酒过三巡,群臣们皆是喝得尽兴,有些酒量浅的,已经开始说起了胡话。
若是刘宏还在,他们断然不敢如此失态。而如今不一样,或许在他们心中,多少也有几分,将天子当做少不更事的娃娃。
期间,找吕布喝酒的人很少,吕布也懒得去献殷勤。
少顷,不知是谁提出要作诗赋的主意。
这个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纷纷附和,皆想在天子和同僚面前,露一露自己的文学底子,好哄得天子开心,多看自己两分。
故而,众人所作,无非是歌咏天子圣明,大汉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之类的华丽辞藻。
吕布不去掺和,却偏偏总有人找上门来。
太仆卿韦礼端着酒,来到吕布面前,脸上带有十分笑意:“素闻温侯神勇盖世,只是不知会做诗赋否?”
“韦太仆,你怎么能这般小看温侯,区区诗赋,岂能难倒温侯?”不待吕布答话,又一名官员接过话题,不给吕布丝毫推脱的机会,还拔高声音的朝着众人呼了声:“诸位,你们说对吧!”
在场的臣僚们一听这话,起初愣了一刹,继而都反应了过来。
正所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韦礼和祖郝此举,等于掐中吕布软肋,摆明了是想让他难堪,当众出丑。
群臣们既然没有选择站边吕布,自然也都跟着起哄起来:“没错没错,请温侯作上一首,让我等也学习学习。”
吕布将这些官员的丑恶嘴脸看在眼里,还真如戏策所言,不过是群跳梁小丑。
没有跟着起哄的人则选择了静观,大概有十五六人左右。
这些人才是应该提防的家伙!
吕布心中多了个心眼,有句古话说得好:咬人的狗不叫,叫唤的狗难伤人。
“既然诸位想听,那本侯便作上一首!”
吕布豪气十足的道了一声,从位置上起来,接连饮下三杯烈酒后,又端起酒盏走到殿中,带着五六分醉意,踱起了步子。
他自认是个粗莽武夫,骨子里没有这种优雅的习俗爱好。然则刚才当见到百官们念诗之时,在他的心中,竟也有一股很强烈的感情想要抒发出来。
反正是光脚不怕穿鞋,纵使作得不好,也不怕丢人。
只是……该怎么开头呢?
吕布有些惆怅,索性饮了口酒,合上双目想要去找些灵感。
此时,和小铃铛分别时的情形豁然涌入脑海,他便不自觉的念了起来:“去时儿女悲。”
百官一听,皆是面有不喜。今天乃是天子设宴的喜庆日子,怎么能做这般丧的开头。
吕布却不管,脚下走上两步,脑中浮现起当年血战雁门关,将鲜卑人赶走后的凯旋,百姓们夹道欢迎时的场景。
“归来胡笳竞。”
当吕布第二句念出时,懂得诗赋的官员开始琢磨起来,这两句连在一起,倒有些意境。成功勾勒出了离去时的悲凉,以及归来时的百姓欢喜。
吕布闭着眼睛,脑海里回顾着往昔种种。
忽然间,他想起了当年南阳那个梦中的自己,一个强得离谱却又自负无比的家伙。
接下来的两句,遂脱口而出:“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自信磅礴的恢弘之势从吕布身上陡然爆发,殿内众人受其影响,皆是怔立当场,心中震撼,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首诗开头给人以悲凉之景,随后层层拔高。后面两句更是豪气冲云,令人不由生出一种‘吾辈当如斯’的雄心斗志。
“好!”
许多朝臣不禁叫出声来,表示对吕布的赞赏与肯定。
回过神的韦礼愤恨咬牙,本想着借此羞辱吕布一番,却不料这莽夫竟能作如此之诗赋,出尽风头!
赢得了满堂彩,这是吕布所没能想到的。
酒宴散去,各自打道回府。
咣咣咣
吕布靠在门口的柱子上,用力敲响了大门。
嘎吱
大门打开,露出一张俊逸的白狐脸。
开门的并非往常仆人,而是恰巧在庭院闲散的郭嘉。
吕布晃了晃脑袋,还以为产生了幻觉。当看清眼前之人确是郭嘉之后,他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丢了过去。
然后什么话也没说,带着满身酒气,摇摇晃晃的往大堂方向去了。
郭嘉拧开葫芦,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面而来,令他喉咙大动。
这家伙居然偷了御酒出来!
郭嘉心中惊诧,好看的桃花眸里多了一抹复杂。
他回头看去,那道摇摇晃晃的背影,不知怎地,竟也有了几分顺眼。
………………………………
第二分之千章 招贤馆
月底,靠近城西市集的宁武街上,张布了一张告示。
因为靠近市集的缘故,往来的百姓商贩很快便聚集了过来。
“张老八,你往前挤个什么劲儿,你又不识字!”
一名相貌粗猛的汉子被推攘得不断往前,回头瞪了那人一眼,不满的嚷嚷起来。
“嘿嘿,瞧瞧热闹,瞧瞧热闹。”憨实的农汉干笑起来,探长起脖子看向榜文,奈何他认得字,字却不识得他。
抓耳挠腮一番,仍旧看不懂那上面写得是啥。
此时,一名衣着寒碜的书生挤进了人群,他快速扫视了一圈榜文,眼中不由一亮。
众人见他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便有人出声请教起来:“这位兄台,请问榜文上写的什么?”
有人请教,书生也不吝啬,为众人讲读其中内容。
右将军、温侯吕布诏令,朝廷眼下人才紧缺,本着为朝廷分忧之心,特意在此张榜布告,替朝廷选贤举能。
凡有才能者,若能通过考校,不论背景出身,有无前科,通通加以任用,出任官职。
相较于朝廷的察举制度,这种全凭实力的公开招募,无疑更得人心。
市集这里人流量极大,一来二去,吕布招贤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城中。
当然,吕布的招贤远不止关中这一带。他张榜天下,愿将天下寒门的有学之士,全都举荐给朝廷。
榜文中,吕布三番五次的特意提到寒门,而故意避开了世家。
寒门的势力很小,但人数却有很多。
他们没有明确的家世背景,大多都是落魄的士族,或者是破产的地主阶级。当然,也有许多身处底层的读书人,想着一步登天,飞上枝头。
正因为他们没有背景权势,吕布才需要他们。这样用起来可以肆无忌惮,握在一起,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利益团体。
此举一出,天子士子皆是觉得看到了希望,连原先不少唾骂吕布残害忠良的老顽固,也都交口称赞,说吕布此举甚善。
一时间,吕布在天下寒门学子的心中,名声大涨。
在招贤榜发出之后,吕布的府邸更是人满为患,前来求职的人几乎快将门槛踏平。为此,吕布不得不在府邸旁边修建起新的馆舍,上书招贤二字,用来专门收纳这些有识之士。
当今天下,志存高洁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读书,都是为了能够扬名立业,求取个一官半职。
以前没有门路,现在门路就摆在眼前,哪有不争破头皮往里拱的道理。
“啧啧啧,司徒公,您看见了没有?如今这吕府啊,可真是门庭若市呢!”太仆卿韦礼看着那边排成长长的队伍,不阴不阳的笑了起来。
在他眼里,吕布不过一介武夫,毫无根基背景可言。现在不去找个大腿抱着,反而行事如此高调,莫不是那天在朝堂上被他们给笑傻了吧。
站在身边的王允没有搭话,他今年年过五旬,双鬓却也霜白,布满沧桑的脸庞上,若有所思。
之前在董卓的威慑下,他过得战战兢兢,心中无一日不想着铲除董卓,匡扶汉室。然则如今已经脱离了董卓的魔爪,可他心中,却愈发不安了。
“那姓吕的也配替朝廷擢选,他算哪根葱,也配?”
呸!
韦礼吐了口唾沫,面露阴寒,如同长舌的妇人在那儿喋喋不休的说着。
吕布招贤的事情,城中闹得沸沸扬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则世家公卿们,却无一人插手,他们都在等着看吕布的笑话。
看他这场闹剧,要如何收场。
众所周知,朝廷的官员选拔,必须要经过各部门的筛选,最终由三公商讨决定之后,盖章方能生效。
偶有运气好的人,会被天子宣召单独面谈,一旦相中,便可以不通过三公而直接出任就职。
然则这样的事例,毕竟只是个别少数。
九成九的人,还是得经过三公同意点头,方能上任。故而能担任三公者,除了名望,还会有大批的门生。
吕布担任右将军,官员的调度任职轮不到他这里。朝中大臣只要存心排斥,那他所举荐的人,一个都别想成功出任官职。
到时候,完成不了对天下士人的承诺,就等着自个儿打脸,受万人唾弃吧!
想到这里,韦礼脸上升起几分得色,恨不得立马看到吕布声名一败涂地时的狼狈模样。
“公然啊,以后做人行事不要太过张扬,凡事还是收敛些好。”
王允微微摇头,压低起声音,告诫着这位当朝的太仆卿。若非韦氏在关中一带颇具势力,王允真不想跟这种狂妄无知的家伙搅在一起。
韦礼表面答应下来,心中却是不服。
夕阳西下,黄昏落幕。
繁琐的一天,终于快要过去。
戏策在招贤馆内伸了个懒腰,活络两下略微有些酸疼的臂膀。
招贤馆建了有些时日了,来的人良莠不齐,大多是些酒囊饭饱之徒,夸夸其谈甚多,有真本事的十不足一。
被他选中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出任地方小吏,然则有能力斡旋于朝堂之上的,却是屈指可数。
这就令戏策颇为惆怅。
“先生,喝口水吧。”
一名相貌温厚的中年男人将水递到戏策面前,面容和善,给人一种十足的亲和力。
单论年龄,他比戏策大了将近十岁。
戏策见到此人,疲倦的脸上多了一丝笑意,接过凉水:“有劳文休兄了。”
“先生客气。”中年男人温和说着。
这么多天的大浪淘沙,戏策还是找到了两三个有真本事的人物。
就比如,眼前这位。
此人姓许,单名一个靖字。他的堂弟便是以相人著称,大名鼎鼎的许邵许子将。
虽是堂兄弟,但两人的私下关系并不好。前些时日,许邵任汝南郡功曹时,故意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
后来听说吕布替朝廷招贤,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
结果几番答辩下来,便被戏策相中,留在了招贤馆里。
………………………………
第五零一章 有人踢馆
即将闭馆的时候,招贤馆外来了个风尘仆仆的中年文士。
招贤?
文士抬头看了眼匾额上的名号,嗤笑一声,迈步走进馆中。
许靖主动迎了上来,戏策刚走小会儿,不在的时候,馆内平日里的事务皆由他在处理负责。
“兄台可是应贤而来?”许靖客气的招呼起来,他观来人丰眉朗目,从穿着打扮到精神气质上,俱是不俗。万一是真才实学之辈,可不能怠慢。
熟料中年文士并不理他,而是扫视了一圈馆内的学子士人,反问了一声:“你们都是这里所招揽的有才之士?”
他故意在有才之士这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似有不屑。
听得他这口气,有名长衫士子从位置起来,不悦回道:“是有如何!”
中年文士却也不恼,讥诮起来:“既是有才之士,想必定是学富五车。正好,在下有一难题,烦请诸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