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好比你说‘忠臣不事二主’,我却说‘良臣择主而事’,各自有理,谁也评不清楚。

    最后,还是得看谁的拳头够硬。


………………………………

第九二一章 江东小霸王

    江东之地,吴郡。

    自从当初吕布予了孙策两万兵马,要他平定江东之后,孙策就带着这两万士卒一路南下。

    先是渡江攻取了丹阳郡,在曲阿大破扬州刺史刘繇,同时还收服了刘繇麾下将士,以及战斗力十足的猛将太史慈。紧接着孙策稍作休整,率军从钱塘进攻吴郡,并将当时的吴郡太守许贡击溃,唯一可惜的是,让许贡脱逃。

    拿下吴郡后,吕布向朝廷表孙策为吴郡太守,兼殄寇将军。

    随后,孙策秣马厉兵,兵锋南指,接连攻破会稽与豫章两郡。所向势若破竹,无人敢与孙策交锋,由于军令严整,百姓们大都愿意依附。

    孙策善于谈笑,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对待他,没有不尽心尽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

    孙策将两郡原有长吏全部更换,自己兼任会稽太守,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庐陵郡,以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人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

    自此,小霸王之名,威震江东。

    再后来,孙策稳固江东的同时,也不忘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拜谒关中朝廷,并向朝廷进贡礼物。

    朝廷擢升其为虎威将军。

    袁术见孙策势力扩张如此之快,曾多次派人来游说孙策,结果自然遭到了孙策的破口大骂。

    当初找袁术借一万兵马替父报仇,袁术都不肯,这会儿我把江东打下,你才想起我来,要我重归你麾下,说要重用,那你以前早干嘛去了!

    孙策怒骂来使,并叫他转告袁术,人长得丑,就不要想得太美。

    于是,袁术与孙策交恶。

    孙策却也不怕,现在他麾下良臣猛将数不胜数,完全有与袁术抗衡的实力,真要打起来,孙策有足够信心可以击破袁术。

    这一日,孙策正在庭院中耍枪。

    眼下江东局势基本稳定下来,也没有大仗要打,内政方面有张昭一帮文士团撑着足够。

    作为主公的孙策几乎无事可做,然则孙策并不是闲得住性子的人,让他整天在家里坐着不动,他只会浑身难受,所以每天都会在庭院中耍上大半个时辰的武艺。

    妻子乔氏则带着五岁的儿子孙绍在一旁观看。

    说起孙策的妻子,可谓大有来头,乃是庐江名门乔家之女。

    孙策曾登门提亲,结果乔家的人没能看上土地主出身的孙策,说门不当户不对,让孙策早些死了这条心。

    结果呢,孙策是个暴脾气,直接带人攻占了皖县。当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乔家人终究还是认了怂。

    于是,孙策娶了乔氏,而她的妹妹小乔,也嫁给了孙策的好基友周瑜。

    一通枪术耍完,孙策将银枪扔给仆人拿着,接过妻子递来的绢帕,擦了擦额上汗水,笑问起虎头虎脑的儿子:“绍儿,为父厉害吗?”

    小男孩一个劲儿的点着脑袋,眼神里满是崇拜。

    “哈哈哈……”

    孙策大笑起来,这不禁令他想起当年,他还是孩童时,也是这般看着父亲的高大背影。

    此时,有士卒来报:“主公,大将军派了使节前来,想要见您。”

    孙策闻言,轻拍了两下儿子脑袋,让他自己玩去。

    郡守府的议事大堂里,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随即,一名约莫二十四五的青年迈步走了进来,只见他身穿白色广陵袍,腰间绑着一根白色龙凤纹犀带,一头如风般的头发,有着一双深沉的俊目,体型修长,当真是风流倜傥英姿勃勃。

    “大将军麾下,主簿杨修,见过诸位。”杨修面向众人拱了拱手。

    张昭等人亦是起身回礼。

    “不知道杨主簿此番来我江东,所为何事?”居于文士之首的张昭率先问道。

    杨修也不隐瞒,笑而言之:“近来中原不太平,有些阿猫阿狗蹦跶起来,所以我家主公遣我来此,想请孙将军灭几只老鼠。”

    “哎呀,这可真是不巧,咱们江东也才刚刚稳固,各地还不太平,尤其是豫章南部,贼患横行。咱们纵使有心支持大将军,怕也分不出人手。此番,恐怕要让杨主簿失望了。”

    张昭旁边的顾雍尤为惋惜的说着,同时还用目光瞥了瞥杨修脸上的表情。

    杨修知道这些人的心思,无非就是想作壁上观,保存自身实力,他们的主公是孙策,而不是吕布,所以凡事自然要以孙策的利益为先。

    “来江东之前,我家主公说了,孙将军不会让他失望。”杨修笑着说道,并未将顾雍的话放在心上。

    此时,孙策已经换好衣裳,从后堂而出。

    在主位坐下之后,孙策望向杨修,杨修也同样打量起这个只有二十五岁、年纪轻轻的江东之主。

    “大将军有何吩咐?”

    孙策命人给杨修看座,随后询问起来。

    既然正主来了,杨修也不再拐弯抹角,他先向孙策拱了拱手,继而直接说道:“相信孙将军也应该有所耳闻,眼下各地叛贼相继作乱,意欲颠覆汉室江山。好在大将军已经及时做好部署,但为了万无一失,想请孙将军出兵,进攻袁术所在的寿春,迫使其撤军回防。”

    “没问题。”

    孙策想也没想,便给出了回复。

    “主公,不可啊!”

    见孙策答应得如此之爽快,张昭大呼一声,继而劝道:“眼下江东初定,各地贼寇尚有残余,若主公此时率军离去,极有可能导致后方不稳,以致重新落入贼寇之手,望主公三思!”

    “请主公三思!”其余谋士亦是齐声呼道。

    “一群蟊贼而已,哪有这么严重。”

    孙策不以为意的说着,要真有这么大的贼患,他还能一直在家里闲着?

    “回去告诉大将军,就说孙策定不会让他失望。”孙策同杨修很认真的说道。

    “主公……”

    张昭等人还欲再劝。

    孙策微皱起眉头,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态度坚定:“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说的!”

    :。:


………………………………

第九二二章 孙权

    会议散去之后,孙策发下文书,诏令属下诸将,调动各郡兵马,赶往吴郡集合。

    下午黄昏时,孙策从外归来,弟弟孙权却在府堂里等候多时。

    “权弟,你怎么来了?”

    见到弟弟,孙策很是热情,丝毫不掩饰脸上的高兴表情。

    近两年,孙策在江东南征北讨,孙权则留在老家侍奉母亲。

    “阿兄,听说你要渡江北击袁术?”年仅十八的孙权询问起来,别看他年岁不大,眉宇间却透着股大人才有的成熟稳重。

    “没错,我已经让程普、太史慈、周泰等将去各郡县募集兵力去了,照我估计,凑个五六万应该不在话下。”

    自家亲兄弟,孙策当然不会瞒他,而且孙策也一直认为,他的这个弟弟,虽然习武不行,但在智谋计略上,远比自己聪慧很多。

    见兄长回答得如此洒脱,孙权犹豫了小会儿,迟疑道:“阿兄,愚弟有一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诶,你我亲兄弟,有话但说无妨。”

    孙策表示尽管开口就是,兄弟间不存在这些隔阂间隙。

    孙权见状,还真就说了起来:“愚弟以为,此番出兵伐袁不妥。”

    “为何?”

    孙策刚端起的茶杯又搁在了桌面,眉头为之一皱。

    “如今各地诸侯纷纷起兵讨伐吕布,声势浩大,兵力也有数十万之众。这些诸侯并非普通的乌合之众,个个兵强马壮,照眼下形势来看,吕布未必能赢他们!否则,就不必派使节远来江东,请求兄长的援手……”

    孙权侃侃而谈,分析起当今天下局势。

    后面的话,孙策没听进去,他目光有些凛冽的看向还在滔滔不绝的孙权,打断了他:“权弟,是张子布叫你来的?”

    孙权神情一怔,却也没有否认,点头说道:“既是张长史和其他大人的意思,也是愚弟自己想来。”

    看着这个小时候还流着鼻涕跟在自己身后跑的弟弟,孙策神情有些复杂,沉默小会儿后,饮了口温水,让孙权接着说下去。

    孙权见哥哥没有怪罪,胆子似是大了不少,话语里也渐渐有了底气:“兄长如今坐拥江东之地,人口、土地俱是肥沃丰富,又占据长江天险之势,谁也奈何不得。与其一直寄人篱下,还不如独树旗帜,养精蓄锐,以观天下大势。”

    退一万步来将,只要孙策愿意,在江东当一辈子的安乐公都行。

    “你的弟弟妹妹如今尚在关中,而且大将军待他们极好。我此番若不出兵,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你应该知道。”

    孙策沉闷着声音,望向了孙权。

    “阿兄,成大事不拘小节!”兴许是刚才说得热血沸腾,以至于孙权有些上头。

    啪!

    孙策豁然起身,猛地一巴掌甩在孙权脸上,其力道之大,将孙权扇退了好几个趔趄。

    “你说的这还是人话吗!那可是你的亲弟弟和亲妹妹啊!”孙策宛若一头愤怒的野兽,低吼怒斥,不见来时的欢喜,取而代之的,是满脸怒意。

    孙权站稳之后,伸手擦去了嘴角渗出的血丝,却也没有认错,仍旧坚定道:“阿兄,父亲在世时曾说,娘亲在怀你的时候,梦月入怀。这说明你此生注定是要成就大事之人,如今机会来了,你怎么还想着去给别人打下手。你说我不心疼弟弟妹妹,可若舍弃性命能成全兄长大业,愚弟自愿赴死!”

    “你!”

    见到孙权冥顽不灵,孙策此次着实被气得不轻。本以为他这个二弟最为明辨事理,结果却也是如张昭等人一般,眼中只有利益的增减交换。

    他再次扬起手掌,孙权也紧闭起了眼睛。

    最终,巴掌没有落下。

    孙策叹了口气,强压胸中怒火,将孙权叫到面前,难得的教导起了弟弟,语重心长:“权弟,在这世上,很多事情都不能只看利弊。

    当初若不是大将军收留扶持,慷慨借两万兵马与我,不然为兄哪会有今日。

    人若是忘本,与畜生何异!

    我此番就是要告诉天下,孙策不是白眼狼,大将军既信我,吾必誓不相负!”

    孙策的声音里透着笃定与决然。

    “愚弟知错了。”

    孙权知道说不通兄长,转而低头认错。

    见到孙权认错,孙策的态度也好了许多:“知道错了就好,当年父亲走后,家族里乱了好一阵子。现在我是大哥,一切事务我说了算,倘若以后要是哪一天,我也走了,就该由你扛起家族的重担了。”

    孙策拍了拍弟弟肩膀,对他寄予了很高的厚望。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孙策送去关中的是老三孙翊,而不是二弟孙权。

    “兄长,眼下你不日就要出征北上,切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语。”

    孙权赶忙打断,他不希望听到诸如此类的晦气话语,随即向孙策说着,以求自我安慰:“兄长武艺超群,天下间定无人能伤之!”

    这倒不是假话,他家兄长的实力很强,纵观整个江东,也就只有一个太史慈可以与之匹敌,不分上下。

    听到这话,孙策笑了起来。

    若是换作以前,他估计还真以为自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可自从在吕布手下呆了一段时日,他就再也不敢狂妄的自称天下无敌了。

    还是老话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阿弟啊,你太小觑天下人了。”

    孙策坦然说着,也不怕在弟弟面前自揭短处:“在这世间,比为兄强的有不少呢?且不说大将军吕布,还有黄忠、陈卫等人,就连西凉崛起的马孟起,估计现在也能压我一头了。”

    回想起当初两人关在一间屋子里,罚写抄书时的场景,孙策很是怀念,脸上也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下次见面,一定要好好打上一场,才能过瘾!

    日落黄昏时,孙权走出了府外。

    候在外面的张昭等人眼巴巴的盼着,此刻终于见到孙权出来,遂纷纷迎了过去,满怀期冀的问着:“二公子,如何了?”

    孙权摇了摇头,表示他已经尽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九二三章 出发

    洛阳城外,旌旗遮天蔽日。

    原本一望无际的平坦原野,此刻站满了人群,黑压压的一片,犹如蚁巢,映入眼帘之中,尽是密密麻麻的黑色小点。

    这里,不仅有十余万整装待发的将士,还有自发前来送行的数十万洛阳百姓。

    因为今天,大军就要开拔!

    在那些队列严整的将士之中,有他们的儿子、兄长、以及孩子们的父亲、叔伯……

    叛军有数十万之众,声势浩大,以至于天下震动。

    百姓们担心将士们此去,怕是凶多吉少,所以想来见或许是此生的‘最后一面’。

    “大将军~到~~~”

    随着一声响亮的宣报声,所有将士齐齐挺直了身板,昂首挺胸,向前方望去。

    搭建的高台上,一樽高大的身躯渐渐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之中。

    灿烂暖和的阳光倾照而下,落在他的肩头,笼罩住了全身。

    他微微抬头,分明的线条将他的脸庞轮廓勾画得神俊无比,头顶的紫金冠迎着绚烂阳光,发出无比耀眼的闪亮光辉。

    走至高台前面,吕布左手按住腰间佩剑,右手握拳抵在腰侧,背后的赤锦百花袍随风舞动,深邃的眼眸向下方望去,扫过所有人的脸颊。

    下方将士们安静无声,全部将目光投向远处台上的那道高大身影,脸上有着股说不出的亢奋与激动。

    扫视完三军将士,吕布气沉丹海,卯足了气力,喝问起来:“三军儿郎,可知吾为何将你们今日聚集于此!”

    “讨贼!讨贼!讨贼!”

    下方将士无不为之大吼,气势滚滚,犹如大海里呼啸而来的排空海浪。

    “尔等惧死否?”吕布又问。

    士卒们挥扬起手中兵器,神情狂热,再次高声呼吼。

    “不惧!不惧!不惧!”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

    “很好!”

    吕布的声量和气场很足,他将目光望向那些前来送行的百姓,然后带有十足的威严,同将士们说着:“洛阳百姓得知我们今日开拔,纷纷赶来送行。这些百姓之中,或许有你们的亲人,也或许与你们没有任何瓜葛,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既然选择了参军入伍,那就得拿出男子汉的气概!当兵从军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是为了保家、卫国、安民!

    如今叛贼作乱,意欲攻破兖州、洛阳,直捣关中。我想说的就是,不管是兖州,还是洛阳,亦或是我们身后的这片土地,还有土地上的生灵,都该由我们来守护!

    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半步!

    我吕布手下没有孬兵!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雄浑威严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激昂着每一名将士的心房。

    “眼下叛贼已经出动,我只问你们一句,敢战否!”吕布凝聚起眉峰,大声喝问。

    “战!战!战!”

    士卒们此时早已是热血沸腾,怒吼冲天。恨不得立马就能跟叛贼交火,哪怕当场战死,也定要崩掉敌人两颗钢牙。

    百姓们也跟着呼吼起来,高举起握紧的拳头,虽然他们上不了战场,可骨子里流淌着的,同样是汉人的热血。

    几十万人的呼吼,其场面之恢弘壮阔,令天地都为之失色。

    “好!”

    吕布大声笑了起来,气魄十足:“尔等有此雄心,吾无忧矣!”

    随后,张辽、高顺、马超三人出列,同时骑上战马,向吕布抱拳,面容庄严郑重,语气尤为决然:“主公,吾去也!”

    他们三人作为南方的三路主帅,各自统领一路大军,虽说都是南下,可要去的地方却完全不同。

    “多的话,我也不说了,等到平定这场叛乱,吾在洛阳亲自为你们庆功!”

    吕布挨个扫视过三人的面庞,似是为了缓解这凝重而压抑的氛围,吕布说出这话的时候,脸上带有笑意。同时吕布也不忘叮嘱马超,要他凡事多听取逄纪的建议和谏言。

    三人之中,吕布最不放心的就是好勇斗狠的马超。

    马超武艺很强,就是心性不太稳定。

    吕布对其寄予了厚望,若是一直将马超带在身边,不让他单独领兵历练,这样下去,永远也难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相比之下,袁术兵力虽有十万,但却是这几股势力中,最容易击破的一路。

    当年济水之战,袁术的十几万大军被吕布杀得丢盔弃甲,胆战心寒,吕布趁此狂追八百里,将袁术直接赶回了老家九江郡。

    所以,此路交给马超,也应该问题不大。

    三人同吕布抱了抱拳,随后勒马转身,面向各自所率的将士,大吼了一声:“儿郎们,我们走!”

    士卒们得令,扛起兵器与旌旗,踏着沉稳步伐,跟随在将军们的后面,化作一条长龙,向目的地开始进发。

    目送着三路兵马远去,吕布撤回目光,此时场地中的将士已经少去大半,仅剩不到万余士兵。

    临行之前,吕布将洛阳令司马朗唤来身前,神情郑重的与他嘱咐:“伯达,洛阳就交给你了。洛阳有五千士卒,由侯成统领,我已让他协从与你。若有突发情况,你可自行处理,记住,一定要保证关中粮草能够从洛阳安然运出,否则,前线危矣!”

    前线将士近二十万,每日耗费巨大,粮草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司马朗深知其中要害,向吕布拱手,并郑重点了点头:“下官领命!”

    司马朗是个聪明人,吕布遂也不再多说,他转身望向周围送行的百姓,朝他们抱了个拳,声音铿锵有力:“诸位不必远送,吕布,去也!”

    “大将军,一路保重啊!”

    “愿上天神灵保佑您和将士们,击败贼军。”

    “您早日凯旋归来!”

    百姓们纷纷表达着心中情感,若是没有吕布,哪有他们今天的安稳。

    吕布拍了拍老伙计的后背,翻身骑上赤菟,身后的将军们以及狼骑营和其他营的骑兵也都纷纷上马。

    随后,在百姓们的目送下,吕布扬鞭东指。

    大军出发!

    这场决定着汉王朝未来兴衰的大战,终于拉开序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


………………………………

第九二四章 颜良来袭

    五月,袁绍麾下大将颜良作为先锋,率先出军南下,兵锋所向,直逼东郡以北的繁阳驻营。

    “报~~~”

    斥候飞奔入帐,见到营帐里的诸位将军校尉,单膝跪地禀道:“将军,袁军已至三十里外的雁河,正准备搭桥渡河,请您定夺。”

    听得这个消息,诸校尉皆是将目光投向了主帅位置的男人。

    麴义身穿将军甲胄,站在一幅地形军事图前,右手按压腰间剑柄,左手的袖管却是空荡荡的垂落。

    他左臂当初被黄忠所斩,说不恨,那不可能,只是当时双方身份敌对,黄忠这般做法,麴义也能够理解。

    不过好在麴义并不是靠武力吃饭,少了条胳膊对他而言,除了平日里有些不便以外,在军事上倒也没有太多的障碍。

    毕竟麴义是立志成为韩信那般级别的统帅人数,你几时见过韩信亲自冲阵?

    麴义目光扫至地图上雁河所在位置,笑说一声:“颜良这家伙,来得倒是挺快啊!”

    据麴义的了解,雁河不宽,渡河也很容易,估计今天黄昏以前,颜良就能将兵力全部渡过。

    “将军,末将提议,趁袁军渡河松懈之际,出动骑军奔袭,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一名方脸阔鼻的校尉抱了个拳,发表起自己的意见。

    其余校尉听得这话,也是深以为然的轻点脑袋,觉得可以一试。

    麴义没有立刻点头,而是询问起他的副将:“儁乂,你以为呢?”

    身穿银色鱼鳞甲的张郃思量一番,认真回道:“末将以为,可以派骑兵奔袭,但没必要。”

    “哦?为何?”听得张郃的这个答案,麴义脸上露出颇有兴趣的表情。

    张郃知道麴义这是有心考校,遂也如实说来:“颜良乃袁绍麾下大将,虽说不太懂得坐镇指挥,但他对战斗的意识很强,咱们从繁阳奔袭过去,最多只能消耗一波,根本伤不了袁军筋骨,搞不好还会折些弟兄在颜良手中。不仅如此,而且此番行动极易打草惊蛇,让袁军生起警惕,这样反而不好。”

    麴义很是满意张郃的回答,这也是他心中所想,没必要为了贪一波小便宜,而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