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如何是好!”高勋情急道。
“城恐怕是出不去了,即便出去了,也进不了城。”
“那得赶紧将消息告知大王啊!”
“走,去王宫看看。”
百里燕调转战马,与高勋火速赶往城北。沿途陡然冒出大批身着咸军制服的守军,成群结队游走在大街小巷,张贴着安民告示,驱赶着百姓。
“魏贤弟,前方有官军设卡!”
高勋紧张道,百里燕冷言说:
“他们都是叛军,只是穿上了咸军军服罢了。不要理会,直接冲过去!”
百里燕加快蹬了腿马肚,胯下战马一声嘶鸣,奋起狂奔。
前方已经设下路障的官军见两匹快马前来,结队堵在路口试图截停:
“国丧期间宫前禁街,给我拦下!”
“诺!”
百人队长枪、钩镰戟迅速结阵,最前方还有人在喊道:
“速速停下,否则格杀勿论!”
百里燕左手掏出腰牌,右手横刀出鞘,双腿加紧马鞍,提高了嗓门喝令说道:
“永兴河紧急军情十万火急,都闪开!”
话音刚落,百里燕横刀高举,左手迅速勒紧马缰加速冲刺,官军丝毫没有放行的架势,百里燕横刀顺势落下,勒住缰绳纵马一跃,寒光闪过一瞬,刀下一道血线喷溅而出,战马越过血线临空飞起,一个马踏飞燕越过两丈之远。
不等战马落地,哇啊一声惨叫,只见刚才那一刀垂直切过兵士脑门,额头正中鲜血喷涌,双眉之间已经血肉模糊,众官军心头先是一惊,而后一沉,所有人心头只想到一句话:好快的兵刃。
不等众人从错愕中回过神来,马术也就凑合的高勋愣是沿着缺口,一冲而过撞飞官军数人后扬长而去。
直到这时,官军反应过来,扯着嗓门大喊道:
“快抓叛贼,快!”
官军口中只喊“叛贼”二字,很显然永兴河军情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切敢于制造混乱的某些人。
百里燕、高勋一路直奔城北,不等抵达宫外,距离宫门百步之外,外宫禁军已经封锁前路,在宫门之外整齐列阵,少说有一千人之多。
“吁……”
百里燕、高勋勒住战马刹住脚步,高勋正要下马上前去问,百里燕立即将其拦住说道:
“小心,王宫已经封锁,这股禁军情况不明,切莫要下马,待我上前问话,你且退开。若有异常,即刻赶去梁国公使府。”
“贤弟小心!”
不等高勋说完,百里燕提着仍旧滴着一丝血线的横刀,骑马来到禁军跟前:
“这里谁人管事!”
一禁军战卒见百里燕手头提刀,刀剑隐隐还有新鲜的血迹,立时警惕起来。
“你是何人!”
百里燕掏出腰牌悬在手中:
“先锋大将军魏贤,永兴河紧急军情十万火急,还不速速放行!”
众兵士面面相觑,说话战卒小心说道:
“你等着!”
话音落下,战卒眼色示意身边左右数十名禁军,试图趁百里燕不备之际将他围住。
百里燕洞若观火见状不妙,哪里能等他们将其围住,即刻调转战马,双脚用力一蹬,战马一声嘶鸣,奋力向南窜出。禁军见他脱逃,立时眼急喊道:
“抓住他!”
不等话音落下,百里燕早已骑马远去。高勋紧随其后,胸口一阵狂跳:
“公孙逆贼,这是要造反呀!”
“他心里早就反了,走,去城西。”
“去城西做什么!”高勋急问。
“我两个女人和一百个人还在益草堂,眼下事起仓促,城中尚未完全控制,公孙岳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但难保时间一长被其所趁,迫我就范。”
“那然后呢,就凭我等一百多人,如何敌得过城中三五万兵马。”
是呀,陔陵城中仅都城郡兵守军就有两万,禁军近两万,还有各家的私兵数千,太子府晋军、太子晋军、公使府还有五六千,倘若黑巾军早已秘密潜入,一两万人马还是少的。
百里燕却什么都不说,心里也是盘算着,盘算着如何破局。
眼下情势已经非常恶劣,但宫内和城内的情况却仍旧不明朗,姜严的命案已经不需要再继续追查,很显然,是公孙岳暗中令人毒死了姜严,目的就是为了夺取陔陵,切断赵逊大军的背后退路,好让黑巾军击溃咸军。
在去城西路上,官军数量明显减少,相反不少不明人士正在走街串巷,鼓动老百姓武装起来,此时百里燕对陔陵的局势多半已经有了些了解。
城中能够投入作战的郡兵和咸王禁军至少有四万人,此外还不算太子府的禁军、西寰护军,梁国公使府的驻扎城内的梁军,这几千人马。
公孙岳如果只控制了全城一半以上的军队,胜算其实并不是很大,只有掌控三分之二以上的军力,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全取陔陵。
照此算来,公孙岳真正实际掌控的官军应该并未达半数,即便算上已经潜入城内的黑巾军,充其量也才在人数上勉强过半,其他服从调动的官军多半还处于其胁迫之下。
陔陵是出名的坚城,还有护城河拱卫,即便两万人守城,攻城也需要至少六七万人,甚至更多。公孙岳倘若全盘控制了局面,手中的兵马至少要三万人以上,赵逊攻城将难上加难。
其此时煽动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武装起来,很可能并未全部掌控城防军和禁军,以至于需要煽动老百姓充当炮灰。
一路冲到益草堂,沿途倒也没有见到官军设卡,显然是为民变提供方面。
益草堂外,情况似乎还没有预想的那么糟,公孙岳还没来得及在第一时间派兵攻打益草堂,控制百里燕家眷。而是第一时间控制军队,掌控除王宫以外的全城,还没来得及顾及满朝文武的家眷府宅和重要街道隘口。
真若全盘打算,第一时间需要撒出更多人力,反而容易分散公孙岳自己手上的兵力,同时也让受到胁迫,本就一直不坚定的兵力受到动摇,进而再度倒向咸军,更何况满朝文武多半已经被控制在王宫之内,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
第280章 三更与上架通知
本来三十万字就要上架,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小作承诺一百万字部分不开V,眼看着字数要到,发了半年成绩也不理想,眼下岁末年关将近,距离上架的时间也所剩无几,因此今日开始,每日三更,每天中午十二点,晚八点两更不动,新增第三更暂定晚八点三十分,大约下周三周四左右达到百万字。
由于《帝国行》成绩不理想,或是不够网文化、白化、商业化、大众化,以至于盗版网站无利可图,也懒得盗版,因此开V后,也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支持一下正版。
同时《帝国行》将上演更多剧情起伏跌宕,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更多的能人异士陆续登场,同时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后的小小梦想与展望,将在接下来的剧情中逐步展现在读者大大面前。
《帝国行》也许不是一本足够网文化、白化的穿越小说,但一定是看完后仍想回味,最有人情味的穿越题材,故事最终的发展走向与结局,将有更多惊喜与意外。
最后,各位读者大大不用担心太监问题,本书有足够的底稿可供发布,无需担心太监问题。
………………………………
第281章 问卷调查(一)
以下问题希望读者大大积极参加,以便完善后续的情节内容,小作尽量采纳,请在读者评论或者私信回复。
问题一
希望本书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局,希望主人公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局。
问题二
在此之前已经发布的情节,有无重大的剧情bug。
问题三
有无不符合历史技术、科学、生产力积累规律,同时又无法以主人公的知识、积累、认知、技能,创造基本条件积累的技术产物,如凭空捏造、外挂、意淫、臆断、不符合科学积累规律的技术、装备等等。
问题四
《帝国行》的宏观世界开阔,既有世界观、剧情、人物、感情、君与臣、人与人、臣与臣、知己与知己的宏观与细节,也有所有穿越文的核心重点,既穿越者该以怎样的角色,介入这个世界,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层面的介入,每本穿越文主人公的切入角度不同,往往很多穿越文,穿越的是主人公这个名字,而不是主人公背后的意义,如主人公生来的教育体系,主人公的社会阅历,自己家庭带来的附加增益技能,主人公在生活中接收到的海量信息等等。
而每个读者对穿越者的都有自己的心里定位,但如何定位穿越后的世界,和穿越者来到另一个世界的未来,希望读者大大多多提供意见。
(本章完)
………………………………
第282章 穿越浅谈(一)
首先谈一下中国人的穿越情节,追溯中国穿越文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从晋代穿越到了秦汉,而晋代的背景是建立之初,司马氏向士大夫阶层政治妥协,带来的权贵集团垄断的政治弊端,阻碍了社会上升通道,加重了下层民众的社会痛苦。
同时不断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与周邦部落,由于汉王朝的瓦解,失去了中原的军事压制和政治平衡,带来的地缘政治冲突,与军事冲突加剧,给国内社会带来的冲击与伤害,尤其是陶渊明所处的东晋王朝晚期,社会动荡,外族入侵加剧,经历了五花乱之后,国内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因此《桃花源记》反应了晋代时期,陶渊明对秦汉时期的相对安定与强大的憧憬。
其次,一直有个冷笑话,中国人谈穿越,往往都往穿越过去历史,而美国人谈穿越,不少都往未来穿,中国是因为历史厚重,大书特书书不完,而美国是没有历史,只能往未来穿。
当然,虽然是个笑话,但其中也有几分道理。
中国人喜欢穿越历史,站在小作角度,也仅仅是小作个人看法,代表普遍舆论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有太辉煌灿烂的历史,同时又有太过悲惨的民族沉痛,尤其是站在现代思维角度看历史,现代人往往忽略历史局限性,用现代的认知、理念、技术、政策,先入为主的去看过去的时代,由此带来现代人看来很容的事,古人做成这样不是个二傻子吗。
其实不然,在许多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历史的结局,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如果一定是最恶劣的结果,也就不会有今天。因为历史最恶劣的结局就是民族的历史文化被彻底终结,和所有被消灭的民族、历史一样,永远只停留在书面上,给今人追忆。正如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是一样的道理。
此外中国太过辉煌的历史,和太过悲惨的近代史,以及措施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也共共同促使了读者和作者们,寄希望于一种精神上的可行性,通过穿越来改变历史,让中国走向另一种可能,所以就有了历史穿越,至于其他种类的穿越,这里不做赘述。
其三,穿越的本质不是主人公这个人,这是许多写穿越文以及读者读者,乃至日后科技发达,或者某些意外,真能实现穿越的穿越者忽略的核心,就是主人公穿越,穿越的其实是一个大的体系,而不是好凶斗狠机智过人,然后能整出一套古人没见过的东西,巧妙解决问题或者摆平问题。
其实古人比现代人聪明得多,当然,前提是不能平行横向比较,而是纵向比较。
如周朝出现的指南车,当今复原之后,就是工业上的一种机械行程复原传感器。秦朝的军工生产体系,其生产精度与当今几乎相当。同时秦朝的工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化、流水化,西方直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才完全实现,而秦朝的标准化早了两千多年,这个早,是体系化的早,一旦出现体系化,意味着科学也将迅速体系化,而非传统经验积累。
再如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机械陀螺仪,如今就躺在博物馆里,南宋时期出现了三元方程和微积分,当然,是中国中古文言文表达方式,而不是现代常见的西方表达式,元朝时期出现了四元方程原理,而西方直到十九世纪末,四元方程才在中国人帮助下得以完成西方化,而中国突破三元方程的同时,西方还在十六进制和十进制间论证,一元方程还在咿呀学语。
所以,穿越者穿越的不应该是个体人物性格,或者单纯的创造什么技术,而是其带来的体系,只有体系化,并完成原始技术、资本、权利、生产力、人才积累,才能实现主人公意志付诸行动。
(本章完)
………………………………
第283章 穿越浅谈(二)
上篇谈到穿越的大格局,现在谈谈穿越的小格局,小到一个主人公的背后。
主人公的背景可以很多,也可以附带各种金手指光环,但再怎么能开外挂,不可能把所有职业都干一遍,所以穿越文读者也好、作者也罢,恨不能主人公万能无敌,但现实中我们都知道,不可能。
但是,小作说可能。为什么可能,因为主人公不单单是一个体,其穿越做大的资本,其实不是见多识广,也不是未卜先知,而是主人公背后的体系。
“体系”是一个概念范畴很大的概念,说也不一定说的清楚,但是作为一个个体,就能很好的说清楚。
比如书主人公百里燕,其穿越前的职业是硕士医生,医生是其本职学位,同时获得了数学学位,其母亲是地质矿物大学教授,父亲是海军退役人员,从实机械加工和铸造。
如再进行放大细化,医生还可以从事是生物学家、制药学家、动植物学家、农业学家的附带增益效果,同时初中、高中阶段接受的生物、化学、物理知识积累。母亲从事地质矿物工作,主人公从小耳濡目染熏陶之下,多少掌握了一些附加知识,同时也从父亲那里掌握了一些机械与冶金的技能储备,这些都是穿越后的资本
就这一背景履历,主人公拥有强大的知识认知储备和技术认知,这是主人公个人的体系。
而穿越者穿越后,尤其是穿越中国古代,有个历史局限性,就是必须依附于权贵,你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而多数穿越文,这种个人附带体系的展现,往往局限于穿越者个人,或者与穿越者有关死党的一小撮人。
但是,但是如果主人公能把自己的认知、知识加以普及,那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发展模式。
当然,主人公必须获取足够高的权利,得到权贵利益集团的认可和保护,保障自己利益的同时,控制知识的传播,让知识的传播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如主人公现在小范围内搞一些初级教育和基础技术扩散,若干年后初级教育成熟,再搞中高级教育,完成这一周期大约十二至十四年,但实际上古代需要的时间更少,因为古代不像近现代信息量庞大,且社会干扰和娱乐活动多,古代既没有网络游戏,也没有灯红酒绿,都是埋头苦读不问世事,因此古代的学习效率,高于近现代,因此这个周期会相对的短一些。
同时发展一些基础设备、技术的推动,等到人才完成这一原始周期积累,而后迅速以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扩张,主人公的知识、技能就能迅速普及,形成社会进步,乃至推动工业化的基础。
同时数学是所有技术进步的根本,因此穿越后要推动历史跨代发展,系统化的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而社会进步的根本,是思维、认知和理念的大开,一旦理念、认知被大开,在主人公推动和引导下,社会的转型迭代进步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野蛮发育。
以上也许有些不切实际,但如果单纯把一个穿越者,尤其是富有学识技能的穿越者,摆在台前幕后冲杀拼命,或是好凶斗狠,如何如何展现自己的神技,那就辜负了穿越者背后的一个大体系。
一个穿越者,甚至是知识精英,其最大的价值是摆在关键的位置上。
假如穿越者穿越后是二十岁,甚至更小,假设他能活到七十岁,三十岁那年爬到了一个较高的权位,那剩下的四十年,完全可以推动社会教育和技术进步,如先花十五年搞初级、中级、高级教育体系,再花五到十年深化普及,剩下的时间完全可以实现读者们所希望的结局。
当然,如此顺利实现这一野心,似乎感觉来的太容易,又觉得太过扯淡,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反派势力,总能制造超出穿越者能力与技术的事件,压得穿越者喘不过气来。
但话说穿越者都能搞教育普及,技术野蛮发展,难道还有难倒穿越者的怪兽?
事在人为,穿越者在改变所在局域世界的同时,也在逆天而行,改变整个历史背景,你怎么就知道自己所在的历史,是按点、按剧本走,历史时空就不会压制你的逆天行为。
比如说,穿越到南宋,要如何如何对抗蒙古帝国,然后主人公很快整出了各种先进火器,甚至不惜开挂搞出现代枪炮,一旦发展到这里,立马变得无趣,因为谁都知道,武功再高,也是一枪撂倒。
但问题是,你穿越了,你就确定历史本身没有改变?
也许你搞出枪炮的同时,对手也根本没按历史剧本走,甚至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就蹲着一个技术更先进的反派势力,你造出了先进前膛武器,人家也许都攒出后膛武器。
所以穿越文,最大的敌人不是反派势力,而是作者自己,总觉得一旦突破了某些技术临界,穿越的趣味和为之写作的意义就荡然无存,其实不然,你改变历史的同时,改变的只是局域,而整个大背景也可变,只不过前期的铺垫,和写作的思维、手法,驾驭能力,逻辑组织跟不上,说简单些,就是严谨的脑洞不够大。
(本章完)
………………………………
第284章 积变(9)
蒋杰本该在益草堂外带着少年子职守,现在踪迹全无,反而大门紧锁,显然是躲进了草堂里。
百里燕(既魏贤)翻身下马前去敲门:
“蒋杰,速速开门!”
蒋杰等人高度紧张埋伏在屋内,闻听百里燕声音,便是有少年子透过缝隙往外看去,见是百里燕本人,向蒋杰点了点头后,蒋杰亲自上前两步放下了门闩。
“将军!”
“益草堂附近情况如何?”
“启禀将军,草堂周围异常混乱,属下见有官军正在组织百姓分发兵刃,担心有贼兵混入城中,于是便将人马拉近了屋里。”
“你做的很好。”百里燕肯定了蒋杰做法。
“谢将军。”
下刻百里燕接着又道:
“贼兵确实已经入城,而且就是官军。”
蒋杰闻讯大吃一惊:
“这怎可能!”
“天下之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春柔、春芳现在何处?”
“二位姐姐就在内宅。”
“你们的马匹可还在?”
“此前还在,不过现在可就难说了。”
百里燕一顿,转眼继续说道:
“告诉弟兄们,都给我从草堂里拿些物件,装作是抢来的。书房里还有不少赏赐的绫罗绸缎,你等都给我每人分上几尺,越乱越好。”
“将军,这未免不妥吧。”蒋杰小心请示道。
百里燕摆手说:
“没什么妥不妥的,命都没了,还要这些身外之物有何用。赶紧的,再拖下去,贼军可就到了。”
“诺!”
黑巾军、乱军、叛军此时充斥在陔陵的大街小巷。别看现在秩序井然,以黑巾军的本性,根本不用多久,就会乱起来。
百里燕带着一百多号人,真要是正儿八经大张旗鼓走在大街上,保不定要被乱军给拦下。不做些同流合污的勾当,不干些开先例的脏事,既不能蒙混过关,也不能把火挑起来。
详细吩咐了蒋杰,百里燕将高勋和马匹弄进草堂,在内宅见到了魂不守舍的春柔、春芳二人。
百里燕此时此刻对她二人之怀疑达到前所未有,毕竟红灯苑在公孙岳暗中操控之下,向王宫之内安插了大量眼线,百里燕对她二人打心底而言没有信任可言。
但他不是毫无人性的畜生,一日夫妻尚且百日恩情,跟随自己这么久,岂能狠心撇下她们。
“你二人准备一下,即刻随我走。”
春柔这时说道:
“将军,城中发生了何事,为何乱哄哄的。”
百里燕看向她的双眸,依然是清澈的,没有丝毫深邃的浑浊。
“相国公孙岳叛乱,说句难听的,陔陵已经失守了。”
春柔、春芳二女大吃一惊,胸口狂跳,春芳脱口而出一句:
“哈啊,我们会不会死啊。”
百里燕淡淡一笑,捏了捏她的脸蛋:
“本将尚且舍不得死,怎又能看着你二人先我而去。不过,此时此刻你我要是做一对鬼夫妻,到了地下独自快活岂不是更好。”
春柔倒是臊红了脸扭捏说道: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