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谦,倒底怎的回事!”

    “恩师,公使府禁军突然从南北杀出,学生措手不及,被杀了个打败呀。”

    “这怎可能,你不是率军提前埋伏在南北街之外吗,公使府大火,禁军应该是仓惶逃离,怎可能反戈一击将你杀败。”

    “按说是如此,可谁想到这是魏贤的诡计呀。”

    “诡计?难道大火没烧进公使府?”

    “烧是烧了,可大火只烧到了西院,便不再向东烧去,当时学生并未发现异样,只等着禁军从公使府内出逃加以埋伏截杀,但谁知他们是有备而来,爬到接到两侧民房之上,向我军抛生石灰,我军前沿不妨之下被被迷了眼睛,他们趁机杀从前沿杀开了缺口,进而冲散了我军。”

    “嘶……这怎可能,大火既已烧到了西院,缘何没烧入府中!”

    公孙岳百思不得其解,但转念想到一万四五千人,这才半天不到,就被百里燕杀了大散,这要是从背后杀向王宫,那岂不是雪上加霜。

    “首谦,赵将军麾下此时还有多少人马!”

    “不算伤者,能聚起来的还有六千多人,其他或死活逃,或是投降被禁军抓去。学生委实没有想到,姓魏的竟如此奸诈,西院失火情况之下,竟还能反杀我军,委实是轻敌了。”

    “是呀,是轻敌了……”公孙岳叹道,心里凉透半截,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之下,竟然还能给百里燕杀个翻盘,若非天神下凡,日后也将是一方枭雄。

    沉默片刻,公孙岳目光一棱,心中横下决心孤注一掷。

    “传令赵将军,即可收拢人马拉去东门,将东门守军替换拉来王宫,我另有安排。”

    “那公使府怎么办!”

    “此时已顾不得那些了,宫中我军已占优势,只要先于百里燕攻破宗庙擒住咸王,量他百里燕也无可奈何。”

    宗庙已经三面被围,坚守内宫一隅的栾冲,很快要被赶回宗庙之内,咸王手中的兵力正在减少,届时将是四面合围宗的庙态势,即便百里燕率军前来,其兵力不占优势,遭遇公孙岳麾下禁军,其战力大抵将扯平。

    只要抢在百里燕之前,生擒了咸王极其一干子嗣作为人质,迫使咸军就范,会是轻而易举之事。


………………………………

第300章 积变(25)

    公使府外叛军击溃撤走,安泰侯姬通等人心头顿时一松,自昨夜激战以来,晋军、梁军、咸军三股五千禁军伤亡近半,纵然战死的占了少数,但好歹深陷重围当中,人数不占优势情况下,兵员持续减少,人多的一方总能比人少的一方占优。

    “彦平将军,你麾下伤亡如何。”百里燕(既魏贤)问道,眼下有生力量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战死一百八十七,受伤三百六十一,其中重伤五十七人。府中创药已尽,要尽快弄些药材,否则这些重伤弟兄怕是撑不过今日。”

    “创药恐怕是只能从王宫和大营去弄,城东五分之一化为焦土,药铺多半集中于附近,就近弄药全无可能。”

    百里燕对陔陵的情况还是相当熟悉的,益草堂营业时,城西拢共只有两家小药铺,只有益草堂是有郎中坐诊的。城东、城南、城北有大小药铺十多家,城东的药铺又主要集中在周遭的繁华地段,现在一把大火全部付之一炬,要就近弄药几乎不可能。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蒋杰正快步走来,左手已经打了绷带夹着木板挂在脖子上。虽然手臂有锁子甲保护,但也不是万能的,蒋杰不过是各十五岁的少年,正值青春发育,仓促之下摔了一跤,竟还把手摔成了骨折,索性并不严重,处理的及时多半不会有后遗症。

    “将军,属下方才听说贼兵突然退了。”

    “退了?”百里燕诧异,忙又问道:“退到更南的街道去了?”

    “像是从南街一直往城东去了。”

    “怪了,公孙岳难道不打算继续包围公使府了?”

    这还不到午时,公孙岳包围公使府的人马,聚起能够继续投入作战的,少说还有七八千,这还不算伤兵在内,这么快就撤了,难道是设的套?

    百里燕转眼想到公使府的情况也不妙,纵然天亮后杀了叛军三个回合大胜,毙敌、击伤、俘虏少说有五六千人,但自己也伤亡近半。现在公孙岳把街道让出来,通往王宫的路上看似是畅通无阻了,实际上这才是最险恶尴尬之处。

    公孙岳料定公使府兵力已经不多,如果贸然倾巢出动,除非拉上姬通侯和李懿,否则留他二人在侯府,公孙岳就可能派兵直接一锅端,将他二人变为人质。

    如果拉上他二人一起行动,那就成了钻口袋打巷战,而且公孙岳可以用哗变的王宫禁军,前来阻击自己,最终的下场可能就是被兜底捞掉

    可如果不增援王宫,公孙岳就继续加码围攻咸王,最后活捉了咸王,其实和活捉姬通、李懿是一样的道理。而且此时大家都是疲兵,显然人多的一方更占优势。

    “将军,咱们追还是不追!”蒋杰忙问道。

    “不急,先看清楚情势再做部署也不迟。走,去见安泰侯。”

    情况明摆着是公孙岳设计引蛇出洞,叛军向东撤,士气已经备受打击,不太可能半路折返去王宫继续投入作战,只可能是拉往东门。

    东门有官军、民军两支人马近三千,而北门又紧挨着后宫,公孙岳拿下后宫之后,北门的守军也能抽调投入围攻咸王的作战,让撤往东门的这股叛军,分出一半兵力前去镇守,顺道修整养伤。

    这样一来,公孙岳极可能从哗变的禁军当中,抽调五六千人马,在宫外设伏,公使府剩下的两千多人要是贸然出动,那就是真栽进去了。

    见到姬通之际,姬通正与一灰衣直裾男子说话,百里燕顿觉眼熟,仔细一想,他不是广叔子身边的几个人吗。

    “侯爷,魏某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应是广叔子的贴身是从。”

    “哦,魏将军来的正好,这位是广叔子老先生所遣信使,欲联络我军攻打西门。”

    “攻打西门?为何是攻打西门。”

    百里燕转念想到,定是江湛的人马与广叔子合兵一处,但转念又一想,公孙岳将围困公使府的人马撤往东门,却没有撤往西门,显然是为了调东门的兵,让围困公使府的人马修整歇息。因为东门的守军昨夜至今并未投入作战,体力基本完好。

    因此逻辑上而言,此事攻打东门才是上上之策。广叔子此时提议合兵攻打西门,以公使府东、西、北两面被大火围住的情势来看,只有绕道南面前往城西这一条路。

    这样一来,公孙岳就可能在半路上打自己的埋伏呀,难道说公孙岳已经料到公叔阔要攻打西门,而故意调虎离山。

    届时半路上劫杀了公使府的兵马,而后再冒充公使府的兵马,前去西门诈广叔子的人马,从背后捅一刀,广叔子和江湛的人马也要全部一网打尽。这恐怕才是公孙岳所谋划,但是其中必须有个必然因素,必须是不得不去的前提条件,否则公孙岳的这个计划显然不太可能成功。

    想到这里,百里燕问道来人:

    “敢问阁下,可知广叔子老先生为何要攻打西门?”

    “回魏将军,咸军正在城外攻打西门,我军若是能从城内夹击,西门必破。”

    “嘶……”百里燕恍然想到,公孙岳此计确实够高明。

    相比此时去救王宫,显然直接打开西门所需的时间代价最小,而咸王尚能支撑一时半刻,只要能打开西门引入援军,王宫之围荡然无存,于是合兵攻打西门是一个必然选项。

    但问题是公使府兵马要想去城西,必须走南街,公孙岳可以在那里预先设伏。

    如果不去城西攻打西门,而是选择增援王宫,公使府这一路人马必然遭到阻击和埋伏,哪怕最终能冲破重围,代价也相当之高。而广叔子那一路人马装备比禁军差了去,投入王宫外围作战也是于事无补,与杯水车薪无异,此乃第二点。

    第三,倘若百里燕选择按兵不动,其结果就变成公孙岳可以腾出手来,先去收拾掉主动跳出来的广叔子,而后继续围攻咸王,最后的结果仍旧是公孙岳通吃。

    此乃公孙岳抛给百里燕的选择题,一计三策,上中下三策,按常理应该选择用兵效率最高的上策,破西门,破开西门引入援军,无疑伤亡最小,时间最快。但明摆着,这条捷径不是那么好走的一条道,但又不得不走,如果不走,很可能陷入极大被动当中。

    仔细拿捏着分寸,百里燕恍然发现来人只说了攻打西门,其他三门的情况一概没说。

    “阁下,援军是在攻打西门,还是同时攻打四门?”

    “据消息,只攻打西门。”

    “嘶……只攻打西门!”

    这时姬通说道:

    “魏将军有何不妥?”

    “这其中怕是有诈呀。”

    “广叔子设计,魏将军还有何担心的。”姬通理所当然道。

    “侯爷,你可想过援军缘何只攻西门,而公孙岳为何不可在我军前往西门途中设伏。而且,公使府兵马能战者仅剩两千多人,倘若倾巢而出,公使府必然空虚。若留守一些人马,那前去西门的兵马兵力不济,万一公孙岳途中设伏,岂不将公使府兵马各个击破。”

    广叔子是不清楚公使府情况的,极可能是乐观估计了公使府的兵力。而咸军若是只攻打西门,这里面就有些蹊跷了。

    攻城都是四面围城四面攻城,其中一面为主攻,其余三面佯攻或者辅攻,不太可能出现只攻打一面城墙的情况,除非是鼎炀侯这种罕见特例。

    叶信兵马只有两万人,以两万骑兵人攻西门,未免有些托大,甚至连攻城器械都需要准备几天时间,哪里可能今天就攻城,赵逊的三十多万大军,更不可能有富裕人手用于增援陔陵。

    即便是梁军前来助战围城,能提供云梯、冲车等简易攻城具,单单只攻打西门,未免有些说不过去。而且陔陵城有护城河,光过个护城河要死多少人,更别说是攻城。

    思来想去犹豫不决,来人却一再催促着姬通尽速出兵攻打西门。

    “魏将军,此事你看是否依广叔子老先生计策行事?”姬通催问道。

    “若是魏某,断不会如此行事,公孙岳此计高明,便高明在我军不得去,若是不去攻打西门,就只能飞蛾扑火增援王宫,无论何种决断,胜算其实都不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百里燕此时心中便是此种滋味。明知道前面是一个挖好的坑,却不得不去钻,不钻还不行。但公使府留守多少兵马才合适呢?

    先后抓获的俘虏、降卒、伤卒小两千人,除了选择易帜的,其他的现在都被拘押在后园,虽然手脚都捆上,但至少还得留下三百人看管吧。

    除此之外,偌大的府宅和女眷,也得留守护兵拱卫,留多了攻打西门的兵力不足,留少了保卫公使府兵力也不够,反还得被公孙岳抄底,思来想去进退两难。

    “侯爷,此事可否容魏某考虑片刻?”

    “魏将军素来雷厉风行行事果决,为何此时却反倒犹豫起来。”

    “万一公孙岳半道设伏,我军前出人马定是有去无回,此事不得不慎。”

    此时来人说道:

    “在下来时叛军已经退去,街上仅有零星民军还在为非作歹,已无叛军主力,魏将军会否是多虑了。”

    “多虑也好,谨慎也罢,此时已到关键时刻,容不得我等半点闪失,稍有不慎,此前所做之努力将前功尽弃。”

    没有细说原因,百里燕转身去中庭去找高勋,叶信所部的情况他最了解,叶信要是攻城,他多少能知道些内情。

    昨夜高勋躲了一晚上,此时正在中庭照料伤员。

    “高兄,伤兵情况如何。”

    “轻伤尚可,重伤缺医少药,贤弟医术高明却脱不开身,着实苦煞了他们。”

    百里燕看了眼重伤员,多半都是腹腔、胸腔受创,这种大纵深创伤,即便是现代医疗条件,生存率也不会很高,甚至需要切除部分器官组织,留下严重后遗症。

    百里燕一直试图基于当前的技术物质资源,自己再动手改善一些,创造一些条件资源,建立一套相对可行的基础医疗卫生体系。

    原计划邵平之战后,战事有所缓和,双方进入相持修养阶段,本该这个月开始着手募集医官、郎中,进行为期一年的的强化培训,达到处理中等创伤的能力,降低咸军死亡率,提高战伤的救护,如今突如其来这场变故,彻底打乱了军屯和建立医疗营的部署。


………………………………

第301章 积变(26)

    没有继续理会话题,百里燕(既魏贤)将高勋拉到无人处继续问道:

    “高兄,广叔子遣人来说,咸军正在攻打西门,高兄以为,可是叶信所部?”

    “不能吧,叶信只有两万人,纵然西门守军只有两三千人,两万人要过护城河只攻打西门,似乎不太可能吧。况且说,四门应有一万多叛军,叶信只攻西门,叛军难道不会从其他三门调兵前去增援,如此一来哪有胜算,难不成是十里外的梁军围城了?”

    “此事我也想过。倘若是梁军围城,叶信所部也不可能只攻西门,至少也该是同时攻打两门,如此才能分散叛军在四门的兵力。而公孙岳并未攻破王宫,因此断不能抽调更多兵力前去守住四门。”

    “那广叔子的意思是前去攻打西门?”高勋猜测道。

    “嗯,但我担心公孙岳突然将围困公使府叛军调往东门,其意在将东门叛军调来,在半路上设伏,伏击我军。”

    “是啊,此种可能确实存在。但倘若不去,咸王危矣。”

    “故而我才进退两难,就是想来问高兄,此前赵帅可曾有什么其他吩咐。”

    “其他吩咐?这倒是没有。”

    高勋否认赵逊曾有其他吩咐,到此为止百里燕已经百无一技,这次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百里燕琢磨片刻,最终也没能想出应对之策,随后将彦平、蒋杰、吴登三人召集过来。

    “蒋杰,你与少年子继续留守公使府,尽可能将轻伤战卒组织起来,万不可懈怠。”

    “诺,属下遵命。”

    “吴登!”

    “属下在。”

    “你麾下皆为降兵,当然,若无叛乱,你能也是咸军。你麾下陆续又招降纳叛三百多人,现在合计有四百余人,这四百余人你要小心看着,事到如今关乎咸国生死存亡,你等万不可再有反叛之心,你可清楚。”

    “请将军放心,属下绝不再叛咸国。”

    “那好,你将你麾下人马拉到中庭听从安泰侯调遣,继续留守在公使府,加强戒备。”

    “属下遵命。”

    公使府兵力不算吴登麾下的新附军,还有两千两三百人,算上吴登人马,其实该有小三千人,这还不算可以继续作战的轻伤员。不将其归入战斗序列,是担心其无法驾驭部下,再次引发叛乱。这些郡兵毕竟已经反叛过一次,现在形势不明,敌强我弱,很难说他们不会二次反叛。

    彦平麾下除伤员外,还有四五百人可用,此番悉数一起带走。此外典崑率四百梁军留守公使府,晋军留三百人,其余两千人即刻启程去城西。

    临走时姬通额外弄来了两百多匹战马,这倒是让百里燕心生一计。

    昨夜从太子府弄走两百多匹战马,梁国公使府还有一百多匹,死了几十匹外,姬通自留了几十匹,其他的都在这里。两百多匹战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至少叛军当中尚没有发现整建制骑兵。

    原本卫戍王宫的禁军编制有五千精锐骑兵,只因为永兴河战时吃紧的厉害,这些本该属于王宫禁卫的战马,最后悉数拨给了赵逊,这就导致陔陵城中几乎没有整建制的骑兵。

    当然,骑兵在城池街道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尤其是整建制骑兵,建筑只会阻碍骑兵运动,步兵完全可以借助房屋及障碍物的掩护,限制、牵制进而消灭骑兵。

    但百里燕琢磨着,公孙岳铁定没有将骑兵这个因素算计在内,断然不会在半道上对骑兵设伏,要是能先率领两百多骑兵突破包围,而后待步兵赶到,叛军发动合围之时,从侧面或者背后发动突袭,打开一个缺口,接应己方步兵撤离。

    如此一来,即便不能将叛军设伏兵马击退,却也能让己方步兵跳离伏击圈保存实力,至于之后是向西攻打西门,还是杀个回马枪,这就给了自己极大的操作空间。

    想到这里,百里燕也没有言明,先拉着人马出了公使府,在广叔子门人的带路下前往城西接头地点。

    沿途屋舍烧毁的烧毁,倒塌的倒塌,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老百姓,无论曾经富贵还是平穷,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是众生皆平等下的受害者。

    零星还有乘火打劫的强盗和民军,甚至已经被击溃的叛军为非作歹奸淫掳掠。经过昼夜激战,城市已经面目全非,战祸之下,原有的秩序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强权和铁腕。

    刚出城东不久,撞上正在劫掠的强盗,百里燕下令放箭射杀了数名抢劫的强盗。

    “彦平将军,传本将军令,沿途但凡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者,杀无赦!”

    “魏将军,都这个时候了,咱们还顾得上这些?”

    彦平难以取舍,到底是急着赶路,还是整肃治安,至少咸王和太子现在生死未卜,哪里还有时间管市井小民的死活。

    百里燕却不以为然说道:

    “依令行事,不得有误。”

    “诺!”

    这时广叔子门人说道:

    “魏将军,此时此刻不宜耽搁,我军还是赶紧与先生合兵一处吧。”

    “阁下所言极是,前方本将军打算先率骑兵去见广叔子老先生,阁下意下如何?”

    “这……不妥吧。两百多人万一途中遭遇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叛军正是有埋伏,本将才要先行一步,将其引出。”

    让彦平一路围剿抢匪贼兵和叛军,意在制造陷于纠缠,行动迟缓的假想,为骑兵脱离大队寻找合理借口,打消设伏叛军的顾虑。同时行动迟缓的步兵,能进一步拖住前方设伏的叛军,为骑兵绕道争取足够的时间。

    “彦平将军,你率众人随阁下西进,沿途继续剿匪。记住,沿途岔路口多加留心,叛军必然沿途设有伏兵,多当心弓弩,行走时两人马分散至两侧屋檐下,纵队行进,不得加快行军步伐追赶本将,你且清楚。”

    “末将遵命。”

    从城东绕走城南前往城西,捷径莫过于城中心的大十字路口,此处街恰好将陔陵城分为一个巨大的田字,咸王的御道正好南北贯穿其中,街面极为宽阔。

    叛军必然要在此处设下重兵埋伏,以弓弩手射杀,再以短兵相接。要是大大咧咧的走在大路上,极容易变成成群的活靶子,这也是百里燕让彦平摔人沿途边走边剿匪的目的。

    只有将一部分人马以剿匪的目的,三三两两结伴散出去,才能尽可能的拓宽己方视野,而剿匪的同时,势必要进入房中屋檐下,最大程度的将己方人马,掺杂入民房等掩体当中,避免成群结队的快速行军途中被打个冷不防。

    而且散出人马相较于野战,更有利于巷战,同时也能拓宽视野,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百里燕率两百余梁国禁军骑马,脱离大队绝尘而去。姬通此人平日里精明异常,临阵还不忘细节。

    纵然从太子府牵来的战马都是咸国的,姬通却优先用来装备梁军,显然骑兵的战斗力和生存率在多数情况之下比步兵要高的多,可见其即便是生死存亡之际,还不忘保存实力的一点私心。

    因此也就没什么客气得必要了,这两百多人要是不往死里用,真是亏欠了安泰侯的一片好意。

    出了城东一路刚进城南,情况明显异常,城南虽然是相当于二环、三环的地带,但仍是人口较为密集地区,一路走过却不见百姓流离,盗贼乱兵出没横行,这明显是大股伏兵聚集在此的征兆。若非有整建制兵力在此震慑,显然不可能这么清静。

    而巧合的一幕,在百里燕即将加快步伐,通过街道之际给撞上了,他环目四顾之际,数以千计的叛军龟缩在各处巷道当中,杀气腾腾虎视眈眈。

    双方目光交错一刹那的震惊,顿让叛军吃惊无措,愣是眼看着百里燕率军一路冲过伏击区,却没来得及做出任何的反应,确切的说,震惊中的叛军此刻丧失了应激能力。

    叛军是全然没料到百里燕会率骑兵先行通过伏击地点,纵然叛军的哨兵在前方盯梢,但两条腿又哪里能跑得过四条腿。

    就在哨兵返回报信之际,百里燕等两百余人正在加速冲过伏击区,丝毫没有留给叛军任何反应的空间和余地。

    “报将军,前方敌有骑。”

    哨兵飞快说道,叛将脸色一黑:

    “他娘的瞎了你的狗眼,两百多人刚打照面从街上过,你现在才报,晚啦!”

    “属下该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