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图解读出某些隐晦的内容。

    待她二人松绑,天色已黑,百里燕熬不住倦意,欲先行返回广信,于是说道:

    “少主,魏某尚有王命在身,不敢耽搁,这便先行赶回广信处置公务,还请少主见谅。”

    “那好,路上且小心。”

    姜乾话音落下,百里燕转身催马离去,见百里燕走远,姜蓉脸色一正,正经问道:

    “兄长,父亲可是将小妹许给了魏贤那厮!”

    姜乾点了点头,也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正是,去年十二月定下的此事。当时咸王突然重用赵逊,百里燕一跃成了咸王跟前的红人,罗先生担心赵逊反戈一击,故而出此下策。以小妹终生大事锁住魏贤,竟而牵制赵逊。

    为兄原本是极力反对此事,现在看来,还是罗先生有先见之明。魏贤此时已然是咸王的左膀右臂,咸国少他不可。

    筑永兴城有他,炼精钢置百工有他,打邵平掠战马有他,陔陵平叛也有他。这才一年功夫,魏贤已名震咸国,咸王非他不可,蓉妹你说,倘若放他而去,将来咸王若要用他对父亲不利,父亲如何处置。”

    “那你等又瞒我作甚!”姜蓉埋怨道。

    “父亲远在永兴河,这不是怕小妹你不同意这门婚事,发生不测吗。”

    “我不同意!?”

    姜蓉吃惊用手指了指自己,不禁心想,我不同意?我何时说不同意了。我真**的太同意了。魏贤这家伙可是个男人啊,我能不同意?又是谁在背后瞎说咱坏话!

    姜蓉顿时心里乐开了花,当然这种没羞没臊的话是不能喧之于口的,此时她目光一斜,瞟了眼肖春玉,肖春玉心情复杂,只怕丑事传扬了出去,百里燕一气之下不要了她。

    这时姜乾看了眼肖春玉,心里生奇,颇有责怪一味问道:

    “蓉妹,你怎三根半夜去听肖姑娘的琴曲。”

    “呃……”姜蓉先是一惊,转眼又松了口气,掩饰去惊疑之色说道:“啊……,小妹向肖姑娘学琴,听说新谱了一手新曲,故而连夜求教去了。”

    边说,姜蓉胳膊肘顶了顶肖春玉,小动不做不断,肖春玉连忙应声说道:

    “啊,是是,郡主是来学琴的。”

    姜乾心中生疑:

    “学琴?那为何不见小妹弹过,还要三根半夜学琴。”

    “诶,兄长哪里知道琴艺的奥妙,这三根半夜弹琴好啊,夜深人静琴声悠扬,如此方知琴音之美妙。”

    “是嘛?……”

    姜乾不知如何反驳,但总觉得哪里似乎不对劲,却又想不通两个女人三更半夜的能做什么。

    返回广信的百里燕,先回了城府司马府,随后签署了四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通告广信全城,即日起广信防务、政务,由城府司马府全权处置。第二,征募兵丁、工匠及郎中,全城戒严。

    第三,除精于射术弓弩营,郡兵整建制拆分,补充广信军和先锋营,同时组建戍兵,暂停郡兵编制。

    如此广信城半数兵权从北海郡一夜间收归陔陵,这也是咸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否则郡兵还只是郡兵,广信军仍旧归姜闵管辖,日后咸王定然是要责问百里燕办事不力。

    第四道命令传阅先锋营、广信军诸将,即刻起,派人出城伐木砍毛竹,挖砂土运石方,储备守城一应守城用具,并着重要求先锋营,全面接管秦翰在广信的一切店铺、生意,及其财产。

    紧急签完四道命令,昼夜未休的百里燕在后堂和衣而睡三两个时辰,醒时天色已经微亮,听到隐隐传来阵阵呱噪之声,百里燕旋即喊来护兵问道:

    “外面何时,如此喧哗。”

    “回将军,昨夜从各村各县涌入大量百姓,现在刚刚入城,居无定所,故而吵闹异常。”

    “哦,是我给忘,昨日中午传令各县、各村百姓入城避战,掐算起来,第一波是该到了。对了,斥候有传回消息吗?”

    “启禀魏将军,半个时辰前刚有两路斥候来报,尚未发现叛军踪迹。”

    “去,传令卢皋、苏洪、白合、陆肇速来府衙议事。”

    “诺!”

    城府司马府从根子上已经烂掉,既有的官僚体系显然不堪再用,情况要比预计的更糟,要在一到两天之内,重组广信的军政机构,显然不太现实。

    卢皋四人尚未赶到,陈韵风先一步来了府衙,昨夜郡兵的一万人,有六千多人编入广信军,其余三千多人是弓弩营,弓弩营编入先锋营,他来是为广信军扩军一事。

    “魏将军,伤势可好些?”

    “已无大碍,不知韵风兄此来所为何事?”

    “昨夜有六千多人编入广信军,公府的意思是想知道魏将军允编多少人马。”

    “姜公在永兴河畔有兵两万三四千人,另有伤兵数千,现在算上广信的公府守军,员额可是不下四万人,少主不会还想扩军吧。”

    “这不是大战在即,兵卒多多益善吗。”

    “魏某带来的先锋营不过才三千多人,算上郡兵的三千弓弩手,才六千人,陈先生不觉得广信军的兵马实在太多了吗。此外,既然大战在即,魏某希望公府能深明大义,韵风兄,魏某的意思你可明白。”

    “呵呵……你果然精诈,好吧,陈兄我也不拐弯抹角了,魏将军只要允我公府再曾一万兵员,军械甲胄之事,少主定然倾囊相助绝不吝啬。”


………………………………

第333章 辎工营

    广信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有粮有人,却没有军械甲胄,广信城的军仓据陆肇汇报,尽是些质量低劣的青铜兵器和轻弓,即便将收缴上来的叛军兵器核算在内,也仅够装备一万五千人。

    普通的轻皮甲仅有三千多件,而永兴河畔的黑巾叛军至少二十万人装备有铁器兵器,雷霆天王率领的十五万人,哪怕只有五万人装备铁器兵刃,强攻之下,也够广信守军喝两壶的。

    广信公府经营广信这么多年,私藏的兵器军械数量定然不在少数,昨日陈韵风自己还说尚能装备三万多人,现在张嘴就是一万员额,显然还剩下的两万多件套装备,他至多再给一万,剩下一万是留给广信军自己增补所用。

    算上收缴叛军的一应装备,百里燕至多能武装两万五千多新兵,一旦广信军再次扩编,仅姜乾麾下就有两万六千人,加上姜闵的两万多人,那可是五万人马。

    百里燕(既魏贤)今天要是松了口,咸王震怒之下,还不拧断他的脖子。

    “陈兄,扩军之事无需再谈,广信公府的军资即便不给,我魏某也不稀罕。看在你我共事的份上,魏某把话放在这里,大王已有削封之意。广信趁国难之际拥兵自重,什么后果,陈先生应该清楚。是否扩军,扩军多少,陈先生让少主自己看着办,不过事后可别说魏某没提醒你们。”

    陈韵风脸色难看,略施一礼什么也没说,随后便转身离开。少时过后,卢皋、苏洪等四人陆续赶到:

    “末将参见魏将军。”众人异口同声道。

    “诸位免礼,本将紧召诸位前来,是为广信城防一事。卢皋将军,昨夜准备的如何?”

    “木料尚可,唯有石料严重不足。”卢皋说道。

    “嗯,广信地处平原,山丘皆为土包,石方甚少,此事本将有所料到,那就多准备木料,越多越好。此外昨晚忘了嘱咐你等,向全城征用酒和油料,越多越好。

    至于钱款,先从太守府出,秦翰留下的店铺之中多少还有些值钱的货物,我看除了妓院乐坊、药铺之外,其他但凡商货可以折钱冲抵,尽可能以成本价征收,不可强征。”

    “诺,末将尽速去办。”

    “此外,叛军降人情况如何?”

    这时陆肇说道:

    “回魏将军,经陆某劝说,徐国、志国的叛军多半愿意投效我军。”

    “看来还是老乡好啊,呵哈哈……”百里燕哈哈大笑。

    “此乃末将本分,还请魏将军明鉴。”

    “此事魏某心中有数,陆将军尽管放开手去办。既然降人愿意效力,本将有意筹建辎工营用以驱使,且暂不投入作战。”

    “辎工营?”

    “嘶……这辎工营为何军制?”

    众将不知所以然,白合问道:

    “魏将军,只闻辎重营,不知辎工营为何意啊?”

    “辎工,既辎重营造工作之军,平时屯垦修路,兴建水力挖掘营垒,战事修建城防运输辎重,亦可充入军中,既辎工营也。”

    “这不应是劳役民夫所做之事吗?”卢皋道。

    “是,但也不是。”

    辎工营的定位,更接近于近现代的工程兵部队,和平时期屯垦建设训练戍边,战争时期作为预备役,优先补充正规军,也能作为武装辎重兵运输粮草。

    尤其是将来四轮马车普及造出,辎工营还能承担武装押运的任务,同时以辎工营为平台,初步建立系统性的预备役和劳动输出制度,保障合理调配人力。

    降人作为曾经的叛军,显然不可能直接拉上战场厮杀,算上一万人的郡兵,数量之大,比守军还多,武装他们,无异于养虎为患。暂时以辎工营的名义,将叛军陆续整编。

    既能统一实行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这些叛军多半具有作战技能,将新募兵丁适当编入,既稀释了各国降人的影响力,同时以老带新,辅助以军事训练,能迅速适应战争进度。

    以广信的战备储备,现在至多编制四至五万的杂军,除三千先锋营外,其余兵员鲜有临阵厮杀的经验,绝大多数人连人都没杀过,要在短时之内,整合如此大量人力,既不现实,也徒增伤亡。

    “辎工营暂由本将统暂领,但凡愿意效力我军的降人,一概编入辎工营,其余降人暂且拘押,战后编入当地民籍安置务农。

    此外卢皋将军的龙武营,苏洪、白合骁骑营,陆肇、吴登,三营各抽精兵老卒三十人,本将再选十人,充入辎工营为干将,整训辎工营。诸位若有精干人选,不分国别不计年龄,哪怕是少年子,只要是能人干将,尽可向本将推举,诸位可有异议?”

    “任凭将军处置。”众人异口同声道。

    “那好,现在安排诸位守城事宜。卢皋将军龙武营自邵平返回后一直未有补充,眼下仅有一千五六百人,也是先锋营眼下兵力最多的营。即刻起,从全城征募英勇善战者冲入龙武营,员额四千。苏洪骁骑营邵平一战后,损失过半也未补充,也即刻补充兵员,员额一千。

    白合所部四百余人单独置威武营,员额一千,尽速补充。至于陆肇将军。”

    “末将在。”

    “将军虽是志国人,但本将不拘泥于用人道,令你与吴登所部暂领郡兵三千弓弩手,编练为羽箭营,陆将军务必在最短时间之内,为本将调教一支神箭营,陆将军可有把握。”

    “末将其他不敢保证,弓弩之术乃志国人家常便饭,请将军放心,陆肇定不辱使命。”

    “好,陆将军随后将所部除乘用坐骑之外,其余战马一并移交卢皋将军,迅速接领三千弓弩手。”

    “末将遵命。”

    “此外……”百里燕一顿,思考片刻问道陆肇:“陆肇将军,弓箭手可否冲阵?”

    “弓手冲阵?这恐怕不行吧。纵然志国是以弓弩为阵,装备优于列国弓弩手,但也从未让弓弩手率先冲阵的战法,不知魏将军何意?”

    “本将是想,倘若弓弩手既能远攻,又能近战,应与步军一般,进攻时放箭,接敌时肉搏。”

    后期的游牧民族有种战术,马匹不足时,步兵既配弓又配刀剑,距敌百步集团冲锋时,朝天放箭无需精确瞄准。而射出的箭,直接越过前人的头顶,落在敌军的头上。

    如此可在进攻当中,连续放两阵甚至三阵箭,以达到接敌之前杀伤敌方阵线的效果,接敌后改以冷兵器肉搏厮杀,以增加胜算。

    当然,此种战术战法,必须是以避开地方密集远程武器攻击为前提,实施的战术,并且是突然性,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同时也意味着己方远程射手的减少,若不能将敌阵打乱创造战机,就有可能被敌方远程射手反扑。

    而当下并没有弓手冲击过程中,边放箭边冲阵肉搏的战法和先例,百里燕提出此等设想,陆肇等人难以理解是显而易见的结果。毕竟战争不是儿戏,没有假设重来的可能,将帅的任何决定,都将以生命为代价计算。走错一步,都有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见陆肇、卢皋都不看好,百里燕也没打算强迫他们接受,毕竟这种战术,仅仅是在前世有所了解,究竟怎么实施,不是一拍脑子就能一蹴而就付诸于实现的政策。

    “行了,此事本将只是提一下,陆将军不必当真,日后再做讨论也不迟。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将叛军挡在城外,诸位还有什么要问的就赶紧问,散会后各自尽速补充兵员,务必于天黑之前将人员补充到位。”

    话音落下,卢皋问道:

    “魏将军,新补充的人马的战械很是问题,仅靠军库的低劣兵刃,怕是战力堪忧啊,而且马匹也是问题,还请魏将军明示。”

    “马匹暂时还没有,甲胄兵刃先从军库中领取,眼下也只能这么办了,至于新补充的兵员,暂且无需操练骑战,诸位应以步战、守城操练为主操练新兵,待敌兵退后,马匹之事再做调剂。”

    先锋营进入广信的老底子除去司空南、白合、陆肇、吴登,其实就只有卢皋的豹韬营,以及苏洪骁骑营的两千多人,突然扩编一倍之多,各军各营的压力都不小。

    装备、马匹还是次要的,人员素质的下降很掉战斗力,百里燕不可能这个时候,再组织骑兵训战出城迎敌。

    散会后,百里燕即刻修书两封,一封是给咸王,另一封给赵逊,内容不尽相同,一是报平安,二是解决军械问题,应尽快从介康、启隆粮仓调拨精良甲胄军械,如果能有新式钢刃最好。

    时下列国普遍实行地方和中央双规军备制度,意在为防止地方郡兵战力过强,而拥兵自重。因此上乘兵器战械都优先装备戍兵等主力军团,郡兵配发的都是二手三手的淘汰装备。

    当然,其中也有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因此统治阶层通常都将富余的装备,存储于首都和几个大型军仓,通过拉大装备的代差,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的实力。

    如此虽然巩固了王权,却极为不利于大规模战争,尤其是攻入本土的战争,广信、鼎炀若非有领主的精锐私兵,其实也难保不会被叛军攻陷。

    密信分别装入两个铁函封好,交由随行两队护兵,一队五人,从东门而出,绕行麟城南下陔陵,分别交给赵逊和咸王,以免从鼎炀走,被叛军的暗哨细作给劫杀。


………………………………

第334章 讨价还价

    送走信使,百里燕(既魏贤)驱车前往广信公府,讨要装备粮草。

    广信的官仓存粮仅有九万余石,军粮四万余石,短时内养兵似乎是够了,但七十多万张嘴,困在城里的吃喝拉撒还没着落,尤其是从各县、各村逃入城中的难民,几乎是身无分文,这些都需要接济,仅靠官仓的物资储备,根本难以为继。

    广信作为姜闵的实封地,地方官衙的行政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地方上所有的税收,百分之八九十进入广信公府的口袋,剩下的用以维持广信府衙部门的日常维护开销,仅有一少部分是进入府库的收入。

    去年开始的扩军和伤亡抚恤,直接耗空了地方财政,各郡县都指望着陔陵方面能补贴钱款用以养兵。但很少人知道,战争才持续了一年,陔陵的国库此时已经所剩无几濒临破产,过了今年,明年还不知道钱粮从什么地方出。

    广信公府这只铁公鸡,要是一毛不拔,简直天理不容。

    来到公府,气氛空前紧张,内外都加了两道岗哨,巡逻的甲兵也比昨日增加一倍。

    “少主、陈先生,魏将军到了。”

    管事进屋禀报了百里燕到来的消息,姜乾沉默片刻说道:

    “将他带来此处。”

    “诺。”

    管事转身离去,陈韵风说道:

    “魏贤此来定是为了军械马匹而来,少主准备如何应付他?”

    “且看他准备说什么。”

    “那是否请郡主过来?”陈韵风建议道。

    “让肖姑娘和萧儿姑娘一起过来。”

    “属下即刻去办。”

    陈韵风离开片刻,百里燕来到中庭议事堂,却见只有姜乾一人,不禁生疑:

    “少主,韵风兄呢?”

    “陈先生稍后便到,魏将军请上座。”

    “谢少主。”

    百里燕略施一礼,便径自坐下,姜乾继续说道:

    “方才斥候来报,尚未发现叛军踪迹,不知魏将军打算如何御敌?”

    “魏某正为此事而来。”

    “哦,本公子愿闻其详。”

    “少主不会以为广信城城高池深,不惧叛军十五万兵马围城吧。”

    “魏将军何意?”

    “魏某直说吧,魏某所部军需奇缺,尤其匮乏粮草和军械,当此危难之际,少主不会等着留给叛军吧。”

    “魏将军的意思本公子明白了,但魏将军总不能平白无故从公府拿走如此之巨的辎重粮草,不是吗?”

    “那少主的意思还想要扩军?”

    “这就要看魏将军怎么办了。”

    姜乾寸步不让,气氛一开始便针锋相对,这让百里燕很是棘手。

    恰巧这时姜蓉、肖春玉、萧儿、唐桃悄然而至,四人的出现虽不至于出意料,但出现在这个会议上,顿时平添了几分压力。

    “呦,这不是魏大将军吗,怎么啊,这脸色,是我公府欠了魏将军的债了吧。”

    姜蓉一张嘴,立时让百里燕哑口无言,心里不禁暗骂陈韵风,你就撺掇吧。

    这时肖春玉、萧儿上前两步,肖春玉和唐桃行了一礼:

    “肖春玉和唐桃见过魏将军。”

    “两位姑娘免礼。”

    肖春玉目光羞涩双腮微红,一旁唐桃眉开眼笑露出两颗虎牙很是可爱,二人行了一礼,便是又退到一旁。萧儿依然是老样子,大大方方,许久不见,却是多了几分淑女气息。

    “魏大哥这回还走吗?”

    “暂时是不走了。等击退了叛军,大哥带你去都城。”

    “听说陔陵挺乱的。”

    “是有些乱,不过正在好转。你和肖姑娘、唐姑娘先去座会儿,大哥有些事要跟少主与郡主商议。”

    “嗯。”

    少时,仆役送来几盆冰块,燥热的空气顿时凉爽许多。荒村的产业虽然都迁往了陔陵,但制冰业仍是百里燕从广信赚取巨额利润的来源,毕竟每天几根十几根寸银的收入积少成多,一年仍是一笔颇丰的收入来源。

    姜蓉刚一入座,便开腔瞎扯,让百里燕很是难堪:

    “本郡主听说魏将军在邵平打了场胜仗,杀得叛军鸡飞狗跳的,可怎么还不到一个月,叛军怎就重整旗鼓,杀到了广信,魏将军可知道吗?”

    “邵平之战虽说是大胜,却越是胜的侥幸,未能重创叛军,郡主说的重整旗鼓,是永兴河的叛军北上,与邵平之战是两码事。”

    “两码事啊,那魏将军坐镇广信,那就是一码事了吧,魏将军有何退敌良策啊?”

    百里燕脸颊暗抽老筋,恨不能脱下脚上的鞋子,塞这女人嘴里。强压着胸口冲动,百里燕说道:

    “这不正与少主在此定计呢吗。”

    话立时又抛给姜乾,姜乾不动声色说道:

    “魏将军,我广信公府也是姜氏一脉,都是姜氏的江山,又岂能坐视不理。但有些时候也不能不防着,像魏将军这般今日在广信,明日去陔陵,不准哪天就翻脸,这恐怕不妥吧。”

    “少主,魏某能替广信军做的都做了,难不成还想着陔陵叛乱,让魏某见死不救吗。有话直说吧,但扩军休想。”

    “魏将军是在为难本公子。”

    “在下绝无此意。少主,当年咸军戍兵也不过二十多万,如今广信军再扩军一万,便有近五万人,占四分之一,即便魏某能答应,咸王能答应吗。”

    “但是变通一下不就能行了吗。”

    “变通?”百里燕诧异:“怎么个变通法?”

    陈韵风这时说道:

    “魏将军现在身为先锋大将军,麾下员额一万,但谁都知道魏将军是大王跟前的红人,将来出任大都督乃至高位都有可能。故而广信军新编这支人马,为何不能以魏将军的名义编入名下呢。”

    “什么啊,你们要魏某养广信的兵。”

    “正是!”

    陈韵风狡黠笑道,很肯定的回复了两个字。百里燕第一次觉得陈韵风竟然也如此狡诈。早晨来试探自己的底线,实则早有了应对之策,等自己露了底线。

    “韵风兄,这可是欺君的大罪,你们这是陷魏某于不仁不义。”

    “魏将军此言差矣,将军现在可是主公的乘龙快婿,主公考虑到将军安全,编练一支人马护卫将军,这难道不行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