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韵风兄,这可是欺君的大罪,你们这是陷魏某于不仁不义。”
“魏将军此言差矣,将军现在可是主公的乘龙快婿,主公考虑到将军安全,编练一支人马护卫将军,这难道不行吗。”
“但一万人,未免太多了吧。”
这时姜乾插进话说道:
“魏将军现已是广信城府司马,再编练一支郡兵又何妨。待将来功成名就,这支郡兵仍旧是魏将军的亲军,如此岂不更好。”
“哼,与其说是护卫本将,不如说是拉魏某下水吧。”
真要是默认了这支一万人的兵马,那跟广信军的关系可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而且这也没黄河给你跳。但要是不承认,姜乾真敢一毛不拔。
“少主,公府的辎重钱粮不要也罢,魏某告辞了。”
“魏将军这就要走?”陈韵风提醒道。
“怎么,难道还有谈的余地?”
“还有桩事,魏将军是否考虑一下。”
百里燕眼前拉黑,对这位曾经的好友落井下石的行为深恶痛绝。
“何事?”
“主公虽然不在,但退敌之后,主公势必要率军还师,届时魏将军是否该考虑一下与郡主的婚事。”
“哼哼……”
百里燕不冷不热哼了一声,下刻目光看向姜蓉,姜蓉此刻心肝乱跳眼神炙热,目中丝毫不知羞臊的透着某种亢奋的渴望,这时百里燕甩了甩袖子,冷面说道:
“告辞,萧儿,我们走。”
二人前脚离开,姜蓉莫名其妙说道:
“嘿,这个魏贤,还真当本郡主稀罕呐!”
“咳咳……”姜乾咳嗽了一声说:“蓉妹,你也老大不小了,这桩婚事关系我族生死存亡,蓉妹休要任性。”
“兄长,你看他刚才那眼神,分明没把小妹放眼里嘛。”姜蓉噘着嘴说道。
“唉……蓉妹,你可知道,咸王为笼络魏贤,先是赐婚了轩亭郡主于魏贤,后又恩赏了两个美婢于他做妾,他哪里还能把小妹看在眼里。”
“什么啊,这还得了!”
姜蓉大吃一惊,不禁心想,你们居然还瞒着我这档子事,他魏贤是疯了吧,我堂堂正室还没过门,他就敢先娶小的,而且还是三个,掐指算算还有个萧儿、肖春玉,这就是六个人分一个丈夫,将来还不翻了天!
一出公府,门口停了辆马车,萧儿吃了一惊:
“魏大哥,这辆四个轮子的马车真大呀。”
“是大王恩赏的车辇,萧儿要是喜欢,大哥就让你天天坐。”
“这行吗?”
“没什么行不行的,上车吧。”
“对了大哥,大哥和郡主的婚事,是真的吗?”
“怎么,萧儿还怕大哥弃了萧儿不成。”
萧儿脸颊一红,埋着头扭捏了好半天:
“大哥真坏,又是娶郡主,又是喜欢肖姑娘的,萧儿哪里能配得上大哥。”
百里燕抓过萧儿的小手,深情款款说道:
“傻姑娘,在大哥心里,萧儿也是大哥女人。”
萧儿脸蛋红的更艳,羞臊的低着头,不敢去看那双深邃而有力的目光。
“大哥真会骗人,人家肖姑娘就被大哥看了一眼,就把人家的心给偷走了,还有那个小唐,也是三句不离大哥好大哥短,都快恨不能跳进大哥的怀里,谁知道萧儿在大哥的心里还有几斤几两重。”
“唐桃啊,这个妮子聪明的紧,萧儿要是觉得她好,大哥将来收了她做小,给你做个伴怎样。”
“呀啊,大哥真是没羞没臊的,人家还没过门呢,竟然就说这等话,真是羞死了人。”
萧儿用手捂着脸,迅速的钻进了马车里,百里燕此时有种难以言表的情怀,是男人的雄心壮志,是英雄的豪情万丈。总之,人生的情怀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此时尽被他揽入的怀中,等待着他去尽情的享受,尽情的滋润。
………………………………
第335章 逃富
车马没有回到城府司马府,直接送萧儿去了百货堂。过去一年多,萧儿打理百货堂有方,荒村主要产业南迁永兴河后,所有的货源都从永兴河发往广信,虽然时断时续,但却不愁销路问题。
秦翰被抄没的店面以及带不走的财产,名义上充入府库,实际上最终的处理权仍在百里燕手中,尤其是店铺、房屋,在当下并不值几个钱,战争时期,固定资产形同废纸几乎无人问津,最终将毫无悬念的收入百里燕的囊中。
抄没的财产将一柄送往百货堂清点,除粮草、酒类、油脂、药材、白布等军需物资和妓院乐坊外,其余尽数出售,折换钱款和米粮。
离开百货堂,百里燕(既魏贤)又马不停蹄赶往四门视察,征兵工作进行的相当混乱,除了以城府司马府名义征兵,广信公府也在征兵,即便没有百里燕的正式承认,姜乾也铁了心要扩军。
其实百里燕反对而没有阻止,又何尝不是默许了姜乾、陈韵风的扩军实施。
咸王削封之意已经非常明确,尤其是这次公孙岳叛乱,一山二虎的局面在黑巾叛军巧妙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扎眼,收拾广信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姜乾此时扩军,定是姜闵授意,罗松亭策划,扩军既是利用混乱局面,趁机扩张地盘造成既成事实,万一咸王削封,姜闵可以手中的筹码,变相保留广信的实封地和实力,如此以拖待变。
同时万一叛军长期对峙,姜闵继续做大地盘变成根据地,彻底割据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需要时机,尤其是如果咸王的名声进一步败坏,搞的民怨沸腾朝臣不瞒,并非没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如此一来,百里燕的位置将十分微妙,罗松亭当年提前下了这步棋,就是为了防止咸王削封和王位易手。
广信城墙的情况比之当年尹秧和杜阳两地,真是好的太多,城墙包砖不说,姜闵每两年小修,五年大修雷打不动,城墙修的比陔陵结实并不假。
唯独让人担心的是盐雾,百里燕前世曾去过沿海旅游,沿海的古城墙防御设施多数都是以石方堆砌而成,以三合土黏接,因此抗腐蚀,数百年不催。
广信是海港城市,常年风吹雨淋都是盐雾,看看那些个海景房,哪个不是十几二十年就是内骨子已经风化锈蚀,广信城城墙包装不假,但是盐雾渗透了城墙进入夯土当中,这个是肉眼看不见的,而且过去百十来年,广信不曾有战事,很难说城墙内部的情况和表面一样光鲜。
城头正在组织抢运守城器具,诸如滚木檑石油锅等等,百里燕昨日有意嘱咐姜乾连夜打造狼牙拍、铁蹄钉、草泥袋等城防防具。
铁蹄钉、狼牙板为当年坚守尹秧城,百里燕借鉴前世宋朝城防具所打造,永兴城建城后,陆续装备了一批,各军各营都派人前往永兴城学习过,梁军、晋军当然也不例外。
姜乾此番正是带回了一批参观学习永兴城城防经验的兵士和将官,经百里燕一提醒,今日在城头已能看见装备有狼牙拍的兵士,正在组织练习如何使用狼牙拍的荡秋千功能,杀伤敌兵和再回收操作。
来到东门城头,城外正在加固铜铆,巨大的吊桥就躺在地面,两侧的兵士正在用轱辘和绳索,将吊桥左右两侧的铜链吊上城墙上的铜环,城门的正上方,正在修建百里燕昨日提议的临时木台,而且是一种翻斗,长一丈,宽半丈左右,深三尺,用铜条箍在木结构上,以增强翻斗的强度,约莫估计能装三立方以上的沙土。
看到这里,百里燕不禁暗叹:
“看来姜乾还是有些作为的,这才一夜功夫,就打造出如此巨大的吊桥板,广信的工匠一定不少呀。”
百里燕至今不知道姜闵在广信藏了多少工匠,能在一夜间凑齐打造一副吊桥所需的材料以及工时,除了需要现成的木料、铜料之外,没有足够的能工巧匠,显然也是做不来的,而且还是四扇城门内外八个吊桥。
午时之际,一个斥候骑快马由南门入城,探得叛军主力前锋,已到距离广信西南属地外三十里地界,这意味着急行军只需要两个时辰就能抵达广信外围属地。
百里燕原地踱着步子,心里盘算仔细着时间。
眼下已是午时,两三个时辰后叛军还要扎营修整,埋锅造饭组装器械,等待中军、后军的抵达,不可能连夜攻城,最快也要明日上午甚至下午,是不是想办法搞他一下呢?看着城外长势旺盛的野草,百里燕心生一计
“来人。”
“属下在。”护兵上前道。
“传令卢皋将军,即刻前来见我。”
“诺。”
少时片刻,卢皋匆匆骑马来到城南:
“将军何有吩咐。”
“叛军先锋已到广信西南属地外三十里,本将有意迎头痛击,挫其锐气。”
“如何个出击?”
百里燕指着城南外大片的杂草说道:
“卢将军带一千人马,随斥候即刻出城前往西南放火。”
“放火?”
“正是,现在正刮东北风,火势烧起来后,风势会更大,蔓延更迅速。叛军由西南而来,势必被大火所截断。此外……”百里燕一顿,思索片刻接着说道:“此外蓝毒水绝产水田皆以干涸,以大火焚烧土地,可缓解蓝毒水之毒。”
“那末将即刻去办。”
“记住,多带松油与白酒,避开树林山地放火,沿途但凡有尚未撤离村落百姓,即刻警告驱离,定要从最外围开始放火”
“诺!”
六月正值海风强劲天气炎热,北海郡土地绝产之后颗粒无收,水田干涸只有耐受性极好的野草还在疯狂生长,大片大片的农田形同草原,这要是一把大火烧起来,不亚于一场草原大火。
碱式碳酸铜经过雨水两个多月的冲刷和自然反应,地表浅层残留量下降,再以大火烧烤,可加速碱式碳酸铜的无毒化降解,使之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同时也能迟滞叛军的行动。
卢皋率军出城不久,百里燕即刻派出信使,由城东绕路前往鼎炀,将消息通告叶信,适时抓紧时间放火烧田提前夏耕,抢种粮食。
申时前后,陆续传来秦翰财产查抄的结果,抄没口粮八千余石,布匹数千匹,马匹三百多匹,药铺两家,纱坊四家、布坊三家,妓院三座乐坊一座,酒楼两座,酿酒坊一座,此外还有皮革、木作、首饰坊等作坊二十多座,其他店铺七十余家,查抄的现款铜钱仅仅七万余万贯,不计口粮、布匹、马匹、药材、妓院等大宗商品,其余财货尚可折合铜钱十多万贯。
值得一提的是,清剿过程并未发现一匹丝绸、绫罗、锦帛,一块玉宝石,据知情掌柜交代,早在四十多日之前,秦翰就以出空所有贵重物品与铜件,能折换成金银玉帛的都折换了高附加值,易变现的贵重物品。
唯一值得庆幸是查抄了几千匹布匹,以及上数百张的从长孙国买入的水牛皮。
牛皮是制造皮铠的重要原料,咸国耕牛匮乏,质地上等的皮铠已经消声灭迹,取而代之的都是质量低劣的轻皮甲,甚至连皮扎甲都只能装备精锐部队和将官一级。
至于棉布,由于消费对象都是普通百姓,交易的货币铜钱为主,秦翰又是广信最大的富商,除了广信公府,没人能一口气吃下几千匹布,但显然秦翰没来得及处理这些财货。
所有现钱均以太守府名义,挨家挨户去找广信的富户向他们买粮,货品除战略物资之外,一并折算钱款易货交易口粮,始料未及的却是有钱人正在逃离广信。
全城虽然实行了戒严,但白天街上依然可以走动,也没有禁止出城,而且城外的难民大量涌入,四门的秩序极为混乱,四门又是广信军负责把手,富人使点银钱,很容易打通关系出城。
政局的动荡加上秦翰的恶劣影响,广信的富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广信撤离,人走了也就算了,走时带走了大量的贵金属和钱币,而他们留下的产业和带不走的财产,却不能抄没,强行抄没只能是饮鸩止渴,加速人心的背离。
“这些个王八蛋,卷款就走,良心都给狗吃了。”
“魏大哥,这些货好歹也值不少钱,暂且压在府库,来日还能卖不少钱。”
“没用的,货再多再好,不对路子有什么用。广信现在缺粮,大户手中有粮,但却封着走人不卖,有什么用。”
“不是可以征粮嘛,商贾走了,不能强征吗,萧儿记得小时粮官每月都要上门讨要粮食,官府就不能强征他们的粮食吗?”
“征是能征,如此一来影响将甚为恶劣。”
商贾归根到底是老百姓,是群众,其本质并没有因为财富而发生变化,但强征老百姓和强征商贾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老百姓的流动性差,祖祖辈辈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若非日子过不下去,很少愿意迁徙到外地讨生活,而且外地的生活,也不一定比本地好过。
其次老百姓手中的资本和物资保有量稀少,主要的资本形势是生产资料,和个人的劳动力创造的田地产出,在时下制度的保障下,国家可以有效的将普通百姓的财富,以合法的手段征收入国库。
正因为老百姓的财富保有量少,所能产生的经济流动性规模相对恒定,与人口基数直接挂钩,且活性很差。
因此时下人口的保有量,直接决定了国力的强弱,因为人口是基础经济活动的必要生产资料。
而商人是经济生产活性增量的主要来源,甚至在当下是唯一的来源。商人创造越多的财富,其缴纳的税赋的量,是寻常百姓的数倍乃至数万倍,商人越多,商业越发达,国家经济的活性和税赋增量也就越大。
如梁国,国土很小,养兵却不比咸国少,究其原因,其商业的发达和传统政治遗产,使得梁国的财税的总量咸国的三四倍。
故而处置商人和处置百姓,所要顾及的方方面面截然不同,造成的政治、舆论、经济影响也天壤之别。
………………………………
第336章 经济策略
老百姓的迁徙受到法律和现实处境的制约,流动性很差,但是商人哪个背后不是绑了大腿,尤其是大商人,不是这个关系,就是哪个门道,商人的迁徙本质而言是逐利和避险行为,哪里利润最高,哪里最安全,资金就会往哪里转移。
商人是社会产业结构的主要承担者,创造活性经济和商业税赋增长的主要来源,商人的流动性远比老百姓更大,贸然抄没商贾的财产,将直接打击商人对市场对政局的信心,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金融恐慌。
试想一个国家政府动不动就抄没商业家的财产,其他商人会怎么样想,外国投资商会怎么想,由此导致的一系列恶劣影响,远比强征抄没得到一些财产损失更大。
资本一旦对市场环境丧失信心,接踵而来的资金短缺,市场萧条,产业下滑,失业下岗等一系列影响,都是长期性影响。百里燕(既魏贤)两世为人,认知远比时人看的更远,不得不考虑由此带来的长期经济影响。
“算了,这件事大哥来处理,萧儿尽快将账目清理干净,人手不够就地招募。”
“明白了大哥。不过这些都应是官衙的差事,日后追究起来恐怕不妥吧。”
“非常时期,没什么妥不妥的。出了事,大哥顶着。”
太守府与城府司马府两府官员、衙役从根子上彻底烂掉,不堪再用,眼下由先锋营接管。广信的行政一直由广信公府管辖,因此百里燕倒也没有落得多大的担子。
但是基本的市政运转和财务进出,人就需要大量人手,尤其是基层官吏,战后需要尽快恢复广信的行政能力,而眼下只能将就由百货堂盘点府库和军仓的账目清理。
离开百货堂,百里燕坐车前往太守府,以太守府的名义,禁止非官府和军队的马匹、车辆出城。即日起,广信只进不出,没有城府司马府许可,即便是广信公府的批文,也不许出城。
不少富人都经由北门出海取道海陆前往东原郡、江东郡,也有去国外的,携家带口不少金银珠宝,堵得北门水泄不通。再就是东门,弄不到船出海的商贾就从东门出逃,车队马队络绎不绝,运走的金银整箱整箱子的搬走。
官府告示一经贴出,效果立竿见影,正要出城,以及出逃一半的商贾措手不及,有的是人已经出城,财务还留在城内待运,有的则是人走一半,妻儿老小还在城内。
而不久后,卢皋的龙武营来到广信属地边界,到处放火焚烧田地,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启禀魏将军,府衙外有一群商贾喊着要见将军。”
兵士前来禀报,速度比百里燕预估的更快。
“来的还真快呀。去,告诉他们,令他们选个德高望重的前来说话。”
“诺!”
少时片刻,一个四十多岁锦衣绫罗男子来到前堂。
“小民张浒见过……”
张浒略施一礼,抬头一看顿觉不对劲,眼前的这个男子一席蓝袍直裾布衣,看着也就只有二十出头,张浒顿时纳闷儿了。心中顿了一顿又继续问道:
“敢问新任的城府司马大人魏将军何在。”
“在下便是,有话直说。”
“你?!”张浒脱口而出,一旁护兵厉声喝道:“你怎的与将军说话呢。”
张浒顿觉错愕:
“这位真是魏将军?”
护兵瞪了一眼说道:
“难不成还是假的!”
张浒吃了一惊,实不敢相信新任城府司马居然是个庶子,想到这里,张浒反倒是觉得对付这个庶子容易对付的多。
“小民有眼无珠,还请魏将军海涵。”
“张财东,叛军大兵压境,你等聚众来此所为何事呀。”百里燕明知故问。
“魏将军,小民等人是想出城,前往江东郡避战,故而想要出城,还请魏将军网开一面,小人定会厚报魏将军的大恩大德。”
张浒使出惯用伎俩,明里暗里暗示某些不可说透的意味。百里燕此时不禁心想,本将要的就是你心甘情愿。
“张财东,眼下国难当头,你等不思报国,却想着携财出逃,良心是被狗吃了吧。”
“将军恕罪,小民手无缚鸡之力,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妻儿待哺,张某不是不想报国,实在是由此心无此力,只想着能床前尽孝安度余生,实在非小民不想报国呀。”
“哼哼,照张财东的意思是,我咸军将士家中便无妻儿老小,人人都是铁打的心肠?”
“不不,小民绝无此意。小民确想为国为大王效绵薄之力,只要将军有需小民效劳之处,小民定当皆尽全力。”
“那张财东准备如何为国效力呢?”
张浒见百里燕松口,心中立时松了口气:
“小民愿捐一千贯钱资为将军分忧。”
百里燕不禁心想,你把金银珠宝和上币贵重物品都带走了,剩下些贬值的烂铜钱扔给自己,真以为是打发叫花子呢。
“嚯,手笔不小啊。”
“略尽绵薄之力,还望魏将军网开一面。”
“呵呵,好说好说。这一千贯铜钱张财东自己收下吧。”
张浒一惊,心想还嫌少不成?
“一千两百贯,小民愿捐一千两百贯。”
“张财东,你可知本将一年赚多少?”
张浒诧异,立时不知百里燕到底是何意?莫非还想讹诈他不成。
“魏将军何意,还请明示。”
“区区一千两百贯铜钱,还不及魏某一年银钱岁入的零头,张财东以为魏某会稀罕你的蝇头小利?”
张浒脸色立时一黑,心想大坏,这个家伙是想要明抢啊:
“将军,魏将军,小民家资单薄,即便不看在小人面上,将军看在茂承君的薄面上,还请将军高抬贵手,网开一面。”
“呦,看来张财东的关系不浅呐,还把茂承君搬出来压本将,那张财东可知,茂承君在永兴河畔被叛军杀得人仰马翻,险些还被赶回茂承,张财东可知此事?”
“……”张浒脸色难看,不知如何作答。
“看来张财东不知道啊,那张财东可知魏某杀了多少叛军,擒获多少降人,缴获多少军资,缘何以区区二十二岁之年华坐上广信的城府司马,张财东可知?”
“这……”
不等张浒开口,百里燕重重一掌拍在案上,厉声喝道:
“本将靠是脑袋扛下的咸国江山,不是靠的背后使钱买门路。当然,本将也不否认大王重用魏某确实有些门道。就比如说吧,当今大王的妹夫轩亭侯,可是东原郡首屈一指的贵人,也是本将的岳丈。
再比如说,广信公已将郡主许配魏某,这里面什么份量,张财东难道不该掂量掂量马。比之茂承君,魏某难道就如此令各位不安?还能把广信给丢了不成!”
“这个……嗨……张某不就是担心万一广信完了,我一家老小的性命岂不枉死。听说黑巾叛军专杀富人掳掠财产,张某与诸位相亲这也是担心不是吗。”
“黑巾叛军杀富贵不假,你等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