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巾叛军杀富贵不假,你等担惊受怕本将能体谅,但是你等作为咸国之民,国若亡,谁来给你等主持公道!你又可曾想过,晋人何曾会把你等当人,焉能保住你等财产!”
“这……将军所言句句在理,可叛军势大,我等小民又为之奈何呀。”
“本将在此只说一事,当此国难之际,本将在,广信在,你等作为咸国之民,不论以何等形式,出力也好,出粮也罢,人人责无旁贷。
当然,张财东倘若不愿出力,也可代以物力抵偿。只要达到本将要求,本将许你等送若干女眷与两个幼子或幼女出城,以续香火。
此外,反贼秦翰遗留下大量商货产业,本将以市价出售,你等也可以粮草、牲口等物等价换购。除此二法,在叛军兵退之前,谁也不许离城。”
“兹事体大,还请魏将军容我等从长计议。”
“那就快些,叛军已到广信属地之外,相信很快就能抵达城下,届时再想出城,可就晚了。”
诸如张浒这等背靠关系的大商贾,普天之下大有人在。当下的商人,如果没有一两个靠山,可谓是举步维艰,因为权贵手中握有特权,旧贵族制度对商业的打压极为沉重,制度远未到中国晋隋两朝之后,商业蓬勃发展的成熟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商人在当下并不是一个受尊敬的群体,由于没有体系化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商人的逐利和投机牟利行为,加重了市场混乱和无序,进一步刺激物价上涨,既不被百姓所待见,同时也是官府重点压制的群体,如果不依附权贵,很快会成为特权阶层打击压榨的对象。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商贾依附于权贵,换取权贵手中特权的同时,也一并得到了权贵的默认的武力和政治保护,商人定期以各种名义上缴一些利益,甚至为权贵办事,已经是这种权利依附关系的默认潜规则。
当然,往往权贵会得意忘形,误以为此种权利依附关系是天经地义。
实则不然,倘若是开放市场,政策完善,法律基本健全,没有人愿意给政府衙门缴纳税费额外的一分钱额外好处,只是因为当下的商人,只有花钱才能得到经商应有正当权利,而不是他们心甘情愿。
此种关系在和平时期牢固而不可撼动,很难散瓦解权利和经济利益关系维系的人际纽带,除非家族没落衰败,人际关系随着特权的转移而转移。
但在乱世,任何的依附关系无不是建立强权之上,说白了,谁的拳头硬,谁是主。
而特权是什么,归根到底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体制,给予当权者分配社会资源的主导力,而要保证稳定的权利延续,并得到贯彻的根本措施,只能是武力。
一个没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国家,在在繁荣的经济成果,也不是你的。自古所有霸权与强国,无不是无力与经济的双双料保住,从没有经济霸主却没有强大武力的先例。
权贵凭什么获取特权让商人低头,还不是因为手里掌握着武力和行政解释权,你不识相,就整死你。
但乱世来临,政局朝不保夕,再稳固的权利依附体系都是扯淡,因为你的拳头不硬。拳头不硬,何以维护自己身的合法利益,更别说去盘剥其他人的利益。
商人是墙头草,当然是哪边风大往那边倒,谁能给他们提供更安全的市场和公平的投资环境,他们当然更愿意给谁干。
………………………………
第337章 来钱门道
张浒口中的茂承君,是江东郡一个封君,在江东郡受够了晋国人的窝囊气,打着起兵勤王的招牌,到永兴河来找点自尊,结果被杀得灰头土脸,险些连自己的命都给丢了。
就这茂承君这号人,自己都自身难保,哪里还能保障自己特权荫庇下的商人。
现在要说全国哪里跟安全,百里燕所到之处无疑最安全,张浒等人即便跑到了江东,江东挨着被占的江东东郡,晋国人隔三差五有恃无恐设卡收费。
眼看咸国快要不行,现在更是肆无忌惮过界盘剥,张浒等人能安心做生意?咸国要是完了,谁来保障国民的合法利益。更何况现在是旧封建贵族制度下的奴隶制末期,哪里跟你讲什么人道不人道,国家亡了,老百姓就是被奴役的牲口。
跟商人讲道理,往往得将就策略和方法,跟他们谈国家存亡民族利益,就当下老百姓的识字率和思想觉悟,那是扯鬼。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服从你的意志,必须有足够的说话实力和底气,保障他们的利益。
商人营商要的是稳定安全,甚至是公平的市场环境。乱世之中能保境安民打胜仗,就是实力,背后有人撑腰就是底气。
百里燕(既魏贤)软硬兼施,便是要告诉张浒,他就是逃到天南地北去,也没有他百里燕罩着更安全。
张浒与一众商人磋商许久,期间不时有斥候传来叛军消息。受到卢皋纵火的影响,广信西南大火烧断了叛军继续北上的通道,暂时迟滞了叛军势头,对百里燕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这至少能给广信多争取一天的时间。
约莫过去两刻时间,张浒来到前堂,脸色也恢复些许人色。
“张财东,你等商量的如何?”
“都是小民孤陋寡闻,尽不知将军威名,失敬失敬。”
“这么说,你等是想通了。”
“呃……我等其实也不愿离开广信,毕竟偌大的城池,距离陔陵也近,生意做的好好的,即便搬去江东,也找不到第二个广信。在下实在是担心广信守不住,城破人亡。故而张某代各位想问魏将军,这广信倒底守得住,还是守不住。”
“天下没有常胜的将军,只有流不完的血,只要本将活着一天,广信便不会陷落。但是广信缺粮,手中无粮军心民心不稳,再多的兵,再坚的城池也无用武之地,这个道理张财东不会不知道吧。”
“呃……将军这么说,也就是有五成的把握守住广信。那好吧,只要将军能允诺我等的条件,我等自当为将军出力。”
“说吧,只要是在魏某力所能及之内,不违王法,不伤天害理,本将都予以考虑。”
“既如此,在下也就没什么好瞒着了。这是我等的一份表单,一应条件皆在上面,将军若能答应,我等也就认了。”
“拿来我看。”
张浒将表单递给百里燕,定睛一看,洋洋洒洒写了不下三十个条件,其中多数是广信最值钱的几个产业的交易,是产业交易,不是单一的作坊店面。
但无一例外此前都被秦翰霸占,如纺纱织布、桐油压榨、养蚕、缫丝、酿酒,其中船运业垄断的尤为严重,居然还有人要买秦翰的妓院和桂乐坊,重点几个头牌姑娘明码标价,肖春玉、唐桃的名字竟也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还有两条挺值得深思,一是官府不得毁约追究,二是保障他们的利益。
由于各国诸侯均采取严厉制约商人的行政措施,权贵以官府出面出尔反尔的事情时常发生,张浒担心百里燕今天手紧,把秦翰的产业卖了,万一哪天叛军退走,百里燕翻脸不认人,再把出售的产业强行讨要回去,他们找谁去说理。
其次,受战争影响,咸国税率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五税一【注1】,算上过路过卡,行贿损耗等等不正常费用,实际的税率能有三税一,而官府对物价的压制措施空前严厉,在当前这个物资极端缺乏的情况下,无疑是让商人亏本做买卖。
张浒等人要求的利益诉求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五税一的税率确实太高,而且不是利润税,是毛税,既售价征税。
因为成本这个东西,在当下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引导机制,这就导致官府很难知道每一个商人在不同地域,相同产品,或不同产品的的成本价格,因此只能根据终端售价征税。
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是十块的话,利润为一块半钱,百分之二十的毛税就是两块钱,这连本钱都赚不回来。税收的不可合理直接导致商人的避税行为,推升物价的上涨。
和平时期商税多维持在十五税一至十税一,百里燕记得前世朝代还有三十税一的盛世,五税一的税率确实是过于残酷。
仔细看完清单,百里燕说道:
“除了妓院、乐坊、女人与军需物资,所有秦翰的行市,本将皆可以市价让出,张财东以为如何。”
“这,这妓院和乐坊可都是最值钱的行当,魏将军还要留着?”
“妓院、乐坊就地解散,女子悉数从良的从良,愿意做工的本将另有安排。至于有人想要给女子赎身,本将并无异议,只是必须得到女子首肯,不得强迫。赎身钱一并以金银支付,或数量两倍于赎身钱的粮草军资代缴。
此外,肖春玉、唐桃二人不再此列,其余女子只要女子本人没有异议,本将一应照准。”
“哦……”
张浒没有多问,但他知道自己这些个生意人赎买女子,有的是为了娶妾,有的是为了给儿子讨个老婆,总之不能是发善心。
现在百里燕当面拒绝赎买肖春玉、唐桃,显然这里面的深意张浒心里清楚,但最好还是不要说透为妙。
思索片刻,见百里燕基本答应了条件,张浒又是说道:
“魏将军,小民还有件不情之请,还望将军通融一二。”
“通融?本将不是说了吗,不得违法,既是通融,定是僭越王法之事。”
“将军明鉴,我等虽为将军出力,实则在没有多少好处。商税如此之高,若是叛军不能平息,我等实在无利可图。只求能多活几年,看着儿孙传宗接代,故而还请将军免去我等家小充军守城之灾。”
“原来如此,若是换做别处,兴许还真不好办,广信偌大的城池,人口数十万,也不少你们几个男丁。不过,本将丑话所在前头,本将在一日,保你们一日不充军,本将若奉命调走,继任者如何,本将就难说了。”
“只要将军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
形势比人强,张浒等人好歹出了财力,解了燃眉之急,倘若再把人家的儿子送上战场,这就为免薄情寡义了,况且说,白送的人情又何乐而不为呢。
张浒游说之下,先后一百二十余人纷纷立下字据契约画押签字,无不是广信城中的知名富豪与商贾,百里燕确认无误,随即加盖城府司马官印。
合计得到认捐的精白米共计三万多石,猪、牛、驴、马等四百余头匹,其中最多的一位认捐了一千两百石精白米,但比之秦翰抄家所得,还是算少的。
当然,这部分还只是认捐,而所谓认捐,就是无偿捐献,人家不可能兜底都捐给你。人家认捐,自然不想多找麻烦,同时也希望能拿到某些项目的内部特价,这里面的门道,百里燕还是清楚地。
初步认购核算,大概还能再筹六万多石米粮,七万余贯铜钱,三千余寸银,五十余根寸金。除秦翰的妓院、乐坊、女子之外,八成以上抄没的财产,均以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出售。
其中有个年逾五旬的糟老头,居然还有脸问,何时能够给桂乐坊姑娘赵青青赎身,百里燕以为是给他小儿子娶亲,一问才知道,这货居然要娶赵青青做妾。
敲定契约已是黄昏,百里燕打发张浒等人前去百货堂找萧儿提货结账,办理交接。
天黑后,陆续还有富户前来府衙认捐,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些富户误以为只要认捐,能够免除充军守城,于是纷纷来缴保护费。
百里燕也没否认,悉数照单全收,并且发出风去,但凡出粮两百石以上者可免守城,或等价的马匹、猪、牛、伤药、油脂、铜钱等军需物资,金、银可折价一半冲抵。
认捐三百贯以上者,家主除外,可送家小一人出城,捐的越多,往外送人越多。
于是很快百里燕又发现了一个合情合法合理的来钱门道,以认捐的方式买条路子,至于什么路子怎么走,那就是花钱人的事了。
以认捐方式,免除兵役徭役在各地都较为普遍,是官方为获得额外收入,而专门为豪强富户免除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开放的特权,朝廷为此也能得到一定的税收来源,但是这些免役税大都被地方截留,有多少进入国库根本不知道。现在看来,这里面的利润是大的惊人。
天黑之后,城外西南数十里外大火烧弥天,姜乾、陈韵风起初还以为是叛军在城外作乱,赶赴城头一看,却没看到叛军一点踪迹。
看着弥天大火,陈韵风说道:
“少主,我已打听清楚,是魏贤让卢皋摔人前去边界四处放火。”
“哼哼,当真是没他干不出来的事。刚才消息来报,魏贤让人在全城张贴告示花钱消灾,真亏他想得出来。”
“其实每逢战事,各郡各县大多如此,却没有像魏贤这般收的如此之细,他这是乘火打劫,还不得不给。”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百里燕坐车来到城墙下。
城外的大火比预计烧的还厉害,百里燕寻思着,雷霆天王的大军今夜恐怕是日子难过,现在火势助长了东北风,刮得挺厉害。雷霆天王率军从西南而来,迎风而行,这要是搞的不好,大火还得撵着叛军一路往南逃窜。
【注1】古时受到通信、市场、产地、地域、生产力、记账方式、法律制度等等因素影响,征收商业类税收,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近现代常见的利润税,既刨除成本的盈利税。第二种是抽税,既以最终售价,与流转环节售价抽税,俗称毛税。如十税一,既征售价百分之十的税,十五税一,既售价的百分之十五。
受到技术层面影响,抽税制在古代较为普遍,因为受到通信、产地、生产力差异影响,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地区,其成本大相径庭。而古代缺少较为发达的通信,以及完善的法律机制,保障商品生产环节各项生产原料消耗成本的实时反馈,同时不同地域,与不同的生产设备,也带来成本巨大差异。
因此如果按盈利征税,官府无法去倒查生产者的成本,尤其是外地货物贩卖到本地,即便追根溯源去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同时生产设备的差异,也让使用高校设备的生产者,比生产效率较低的生产者,更具成本优势,如按盈利征税,在古代并不公平。同时高生产力,容易迅速制造财富集团,容易破坏皇权统治的稳定。
而抽税制度,相对而言在生产力较低的农耕时代,还算是公平的税收制度,无论什么成本,都按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征收,如此能估计两头。无论是高生产率,还是低生产力,亦或者路途遥远物流费用增加,大家的征税都一样。而且也免去了官府大量统计和查证。
但就生产力与技术进步的层面而言,盈利税能鼓励技术发展,催生更多高效生产力技术的迭代进步,同时也更具竞争性。南宋就是典型的盈利税税收模式,但同时也按不同行业,不同环节,实行抽税制。因此南宋的手工业设备技术,商业金融,达到了农耕文明的巅峰,其背后是一套较为高效的税务模式。
当然,南宋实行复合制税收模式的根本原因,是北宋垮台,老底被抄,人口丧失过半,实在没办法只能推行养民,发展商业,创造税收,误打误撞开启了手工业繁荣。
而抽税制度,虽然保证了基本功平,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走极端,当抽税较为合理时,是相对公平的,不合理时,如税率过高,小资本和低利润产品没有活路,而大资本也不希望被朝廷的税收挤走利润。于是被税收挤掉的利润,只能从价格上赚回来,无疑又助长了涨价和通货膨胀。
如果抽税过于宽松,大资本又容易迅速膨胀,危害统治阶层和政权稳定,而太过宽松,资本获利增加,又打击技术进步与提高生产力积极性,这躺着都能赚钱了,还费尽心思的提高生产力,提高技术干什么。
而抽税过高,虽然一定程度上刺激资本转向提高生产力,但资本的缺乏,让技术迭代动力不足,因此抽税制度很大程度上抑制民间进步。
但中国古代王朝,大都是帝国制度,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源于统治阶层的意志,和朝廷官造机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率打击下的技术进步。因此中国古代的制度,必须从从何层面去看,有其弊端,但也有其长处。
………………………………
第338章 不正经
见到姜乾、陈韵风城头谈话,百里燕(既魏贤)轻咳一声道:
“少主、陈兄,此景可否壮哉?”
“壮哉?这要是数百万亩粮田,魏将军何以下得了手。”陈韵风道,似有埋怨之意。
“呵呵,真若是数百万亩粮田,以广信当下形势,若不烧毁,也是留给叛军,魏某也绝不吝啬将其焚毁一尽。”
这时姜乾说道:
“不寻常之人,用不寻常之法。两年来,魏将军奇计无穷,皆用不寻常之法,但人力总有穷尽时,魏将军若哪日奇谋穷尽百无一技,不知还能否克敌制胜。”
“少主此言不错,不过魏某送少主一句话,还望少主细品之。”
“哦,还请魏将军赐教。”
“魏某家乡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不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但凡世事之道理,莫过于此理,还望少主惜之。”
“以正合,以奇胜?”姜乾不解。
“以正合,以奇胜”出自孙子兵法兵的《势第五》,根本内涵在于要学会变通,唯有变通,让单一呆板的事情变成高深莫测,奇谋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世界不变的是本质,变的都是表象。如何隐真示假,达成目的,是“以正合,以奇胜”深层次需要思考的问题。
谁都希望获取战争的胜利,但往往穷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胜利,实则是忘了道理的本质,自己已经被表象所蒙蔽。
姜乾取笑百里燕,只能靠奇思妙想,耍小聪明取胜,早晚有一天要穷尽奇思妙想,就不会打仗了。
但姜乾哪里知道,百里燕两世为人,且不说前世的记忆和认知超越姜乾等人三五千年,单单掌握的知识,便要比时人多出不知多少倍。办法都是靠人想出来的,没有条件,难道不会创造条件。
最现实的问题,百里燕早晨还不知如何迎战,争取时间。偶尔看到城外大片的野草,凭空生出纵火之计,如此便给广信城多争取了至少一天的时间,迫使叛军无法靠近广信属地半步。换做是陈韵风、姜乾,又岂能想到发动草原“火兵”来迟滞叛军。
戌时左右,卢皋由城西而归。他一路从广信以南,沿顺时针方向一路放火,烧的广信属地东、西、南三面大火冲天。百里燕召他前来问话,卢皋烧的已经面如焦炭,只突兀能看见两个眼睛还睁着。
“卢将军幸苦了。”
“末将不辱使命,已将叛军拒之于广信属地十五里之外。”
“可见叛军向何处而去?”
“与敌遭遇时,叛军自西南而来,纵火后叛军在原地逗留许久,此后末将只顾一路继续放火,倒也不曾看到叛军究竟向何处去。”
卢皋如实禀报详细道出纵火经过,陈韵风这时问道:
“卢将军,大火能烧多久?”
“要是风继续刮着,没有河水阻拦,恐怕能一直烧到蒲城、鼎炀。叛军自西南而来,火从东北往西南烧,恐怕怎么也得烧上一两日吧,叛军势必要向南退却。而且这火是四面八方的烧,叛军若是逃之不及,怕是得一命呜呼。”
卢皋说的挺乐观,百里燕觉得倒是也有这种可能,要是能一把火,烧死烧伤叛军一两万人,那才叫开心。但转念一想,大火要是一直蔓延到蒲城、鼎炀,对当地的生态和物种,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卢将军,先下去歇息吧。”
“诺!”
卢皋走后,姜乾说道:
“叛军今夜恐怕难有作为,魏将军有伤在身,也早些歇息吧。”
“那魏某就告辞了。”
略施了一礼,百里燕转身走向马道,坐车返回城府司马府。百里燕走后,陈韵风说道:
“少主,魏贤之能不可限量,我等还是退步一步吧。”
“怎么,陈先生信不过罗先生?”
“这倒不是,只是魏贤绝口不提甲械军资之事,这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呵呵……”姜乾不以为然笑了一声:“罗先生有言,百里燕定然会答应我军扩军,如今我军已逾两万人,他魏贤也不曾阻止,便是默认了我军扩军之事。”
“话虽如此,但默认毕竟不是认可呀,他万一哪天不认账,如何是好。”
“罗先生授计曾说,百里燕倘若默许我军扩军,择机给他些好处,令他百口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