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地面,司空南依然沉浸在震惊之中,他私下问道萧儿:

    “萧儿姑娘,可知共有多少粒珍珠?”

    “一共是挖到了两千一百二十七个河蚌,比当初魏大哥扔下去的好像还多,不过有的里面是空的,有的只有十三四五颗,有的有十六颗,实在很难知道有多少珍珠,不过三万颗总有的吧。”

    “嘶……这么多!”司空南头皮一麻,就现在这个情况,最保守也要值两三百万寸银,咸国过去几十年年底结余的库存的白银总合都没这么多,一百人守着如此一笔巨大财富,这荒郊野外的,万一被人劫了怎么办!

    “萧儿姑娘,咱们连夜回城!”

    “不过夜吗!”

    “不,不能过夜!天黑后连夜出发,明日天亮之前就能抵达广信,而后连夜进城修整。”

    司空南倒是不担心有人劫杀他们,而是担心自己带出来的一百人当中,只要跑了一个人,后果就不堪设想。

    司空南在广信当土匪混了这么多年,当地有多少劫道的山匪他很清楚,万一自己这一百号人当中,跑了一两个去找山贼前来分赃,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要是消息传到外界,这么多的珍宝,第一个来抢的就是晋军和叛军。

    打定主意,当天夜里修整两个时辰,一百零二人星夜赶路,于第二天清晨抵达广信。

    与此同时,张佑所率勤王军于下午进驻鼎炀,广信公姜闵所率军继续北上广信,叶信所部于第二日拔营东撤。

    雷霆于两日前已获悉咸军从永兴河调兵北上,待叶信三万骑兵撤走一天后,雷霆出兵五万攻打蒲城,蒲城千余守军弃城从海上坐船逃往麟城。

    此时百里燕与叶信分兵之后,率军行至广信城以南三十里,路遇姜闵率军驰援广信。

    “罗先生,别来无恙。”

    “此番幸得魏将军相助,主公很是感激呀。”罗松亭也注意到了百里燕的车辇,心中是感慨万千。

    这时百里燕说道:

    “姜公呢?”

    “主公自公孙岳叛乱之后一病不起,此时正在车中静养。”

    “哦,那在下可否探望姜公。”

    “魏将军请。”

    随罗松亭来到姜闵的马车,两侧车帘都敞开着,姜闵正斜靠在车厢上,面色枯黄精神不振,手中握着一卷书,正静静的看着。

    “魏贤见过姜公。”

    百里燕深施一礼道,姜闵目光复杂的看向自己女婿,心中不知是喜还是忧:

    “魏将军免礼。”

    “谢姜公。”

    “魏将军退敌有功,孤应该重赏才是呀。”

    “姜公言重,此乃魏贤本分,不敢邀功,还望姜公明鉴。”

    “咳咳咳……”姜闵一串急咳,声音也苍老许多:“赏还是要赏的,魏将军莫要推辞,否则难免让他人说孤这个岳丈为人所难。现在先一起回广信吧,咳咳……”

    “姜公,要不让魏某替姜公把一把脉吧。”

    “不用,吃了医官的药,孤已经好多了,先回广信吧。”

    姜闵拒绝百里燕诊病,随即招呼车夫继续赶路。看马车走远,百里燕与罗松亭道:

    “罗先生,姜公还在生魏某的气吧。”

    “唉……”罗松亭一叹:“是,也不是。”

    “那是因魏某揭穿了秦翰,由此招致了姜公记恨吧。”

    “嗯,秦翰与主公相交二十余载,竟一夜间背信弃义,对主公的打击甚大,况且是魏将军所致,主公岂能不恨。”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秦翰口腹蜜剑包藏祸心,姜公沉溺于其中越陷越深,倘若不是姜公置身在旸霆,魏某敢说,秦翰定会令人刺杀先生,而后唆使姜公叛乱,如此比公孙岳叛乱之危害更甚,咸国将在一夜间丧失整个北海郡。”

    以广信的人力,长期维持五以上的军力没有任何障碍,短期内扩军十万绰绰有余,十万人马席卷整个北海,对咸国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姜闵从一开始就是黑巾军手中的一粒棋子,如何落子,落在何处,都有一整套完整的预案措施,当有一日发现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自己,到头来才是他人摆布的马前卒,而出卖自己的,竟是几十年如一日称兄道弟的挚友,揭穿这一切的还是自己的女婿,这让有血有肉的一个人怎么想。

    广信军一路骑马而来,大军抵达广信城下已是黄昏,黑巾军侵入北海郡各地,城门都关的很早,因此虽没到点,城门早已关闭,增加的吊桥立时引起罗松亭的好奇。

    “魏将军,南门何时多了一堵吊桥?”

    “非但是南门,四门内外各有两座吊桥。罗先生不看此吊桥不同于其他吊桥,吊桥竖直紧贴着城门洞,吊桥之上有翻斗木台,木台之内有沙土,叛军倘若以电石纵火烧门,便可以沙土覆之,使之熄灭。”

    “原来如此,但恐怕不能一劳永逸的消除电石之害吧。”

    “是的,只能救急。黑巾贼的电石来之不易数量有限,我军只能与之拼消耗,总比坐以待毙的强。”

    “嗯,走吧,一起回府商议如何迎战。”

    “魏某尚有急事,片刻不敢耽搁,还请罗先生见谅。”

    “那好吧,魏将军先请。”

    “魏某先行一步了。”

    略施一礼,百里燕坐车入城。路经南门时,姜乾、陈韵风停在南门内正与姜闵说话,他未做停留,继续带着人马驱车前往百货堂。

    百货堂已经打烊,司空南带着两人正守在楼下焦急等待着。

    待车马停稳,百里燕挑开车帘走下车来:

    “末将参见魏将军!”

    “司空兄不必多礼,东西都弄来了吗。”

    “禀将军,都已到齐。”

    “嗯,你去传令卢皋,命他率龙武营禁军本部在此警戒,其余人马各归各营,广信军的人和马匹悉数送还,不得扣押截留,速去办。”

    “诺!”


………………………………

第348章 分拣

    卢皋龙武营是在咸王内宫禁军基础之上扩建而来,原有的禁军一千人马的老底子经过半年厮杀,只剩不到七百人。

    “卢皋将军,你率禁军本部人马在百货堂外警戒,无本将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百货堂二楼。”

    “末将遵命。”

    话音落下,百里燕(既魏贤)独自来到百货堂二楼,萧儿等在最离里间的屋子,面前都是一口口装满珍珠的大箱子。

    “魏大哥!”洋溢着笑容,萧儿迎面扑进百里燕怀中。

    “就这么高兴想见大哥?”

    萧儿扭捏道:

    “人家想你嘛。”

    “那过几日大哥娶了萧儿怎么样。”

    “真讨厌……”

    “呵呵……”百里燕随手关上门,继续说道:“这几日没发生异常吧。”

    “还没有,司空将军小心的很,半步不离的。”

    “嗯,那就好。这次一共收了多少珠子?”

    “大概点了一下,没数错的话,有三万六百八十三颗呢,不过还有不少坏的呢。”

    “嘶……怎么少这么多?”百里燕不解道。

    “有的只有十三十四十五颗,不是所有的河蚌都有十六颗,最少的只有九个。”

    “哦,那是给吐出来或是漏掉了!”

    给河蚌植入异体不是每一个都能形成珍珠,植入不到位,河蚌也会吐出来或者异化。

    萧儿不懂珍珠,根据外形将珍珠大致分了三类,圆的、卵形,还有就是歪瓜裂枣十不全畸形的。其中歪瓜裂枣十不全的占了一万两千多颗,球形珍珠八千多颗,其余都是卵形珍珠。

    打开一箱装满歪瓜裂枣珍珠的木箱,抄起一把凑近灯下一看,情况也是五花八门。除了畸形、不成形之外,还有不少扁圆形、馒头形,一律也算在了歪瓜裂枣当中。

    “萧儿,像这种珍珠,其实还值不少钱。”

    “是嘛,里面还有不少呢。”

    “嗯,今晚咱们分珍珠,大哥教你。”

    说是教,实则百里燕也是第一次接触珍珠,前世从来没当一回事,毕竟在那个工业化养殖的年代,人工养殖珍珠极为普遍,并非稀有宝石,便宜的五块十块一粒,贵的上千上万的也有,绝不会像时下这般精贵。

    荒村出产的这批珍珠情况是五花八门,珍珠的颜色多达白、黄、粉、银色、金色、黑色六种,其中白色、黄色最多,粉色次之,之后是银色、金色、黑色最少。

    最大的一颗球形珍珠重达一钱半之多,最小的仅比米粒大,形态纷繁复杂,除了畸形之外,卵形、梨形最多,其次是球形珠,扁球状、馒头状数量也很可观。

    时下市上品珍珠以球形珠最贵,根据大小色泽瑕疵,从七八十,到两三百,甚至再大品相再好的能有两千。

    其次是卵形珍珠,同等价格成色的约为球形珠的三分之二。馒头状、梨形珍珠用于制作戒指、吊坠、耳坠和镶嵌的珠花,价格次于卵形珍珠。扁球态珍珠属最次一等,价格仅为球状珍珠的五分之一。

    至于畸形珍珠,完全可以磨成珍珠粉出售,同样能卖不少钱。

    两人熬了一宿,三万多颗珍珠共计筛选出两万两万千多粒,其余皆为畸形和残次品。

    “魏大哥,这些都要献给大王吗?”萧儿可怜巴巴的打着哈欠,隐隐的暗示想要截留一批。

    “当然不能都捐了,好歹是咱们自己的种的,哪里能全都捐出去,这不是亏大发了吗。看见没,这里都是大哥给咱留的家财。”

    百里燕指着桌上脸盆大小的木盒说道,随即推到萧儿跟前。

    “先替大哥收着,将来采购送礼,免不了要出手几粒。”

    “嗯嗯,将来再种吧。”萧儿点头连,很快将珍珠收进了自己怀里。

    “有机会再说吧,马上天快亮了,你先睡吧。”

    选出的两万两千多颗,算得上一等一没有瑕疵,成色最好的珠子的有八百多颗,颜色各异,成色较好略有瑕疵的八千多颗,其余皆为中下品下品,百里燕截留了其中的三千颗多颗,和所有畸形珍珠,凑了个一万九的整数给咸王。当然,这些财富本该属于百里燕所有,没有不截留的道理。

    天亮之前短暂合了一眼,天色刚亮一阵马蹄急促,苏洪跨马飞驰而来,吵着闹着要见百里燕。

    “卢将军,魏将军可在。”

    “在楼上,不得将军传唤,任何人不得进入。”

    “我有紧急军情,十万火急。”

    “那也不行,将军说了,谁也不让进。”

    “那你通传一下。”

    “本将也不行。”

    二人争执不下,头上木窗突然从内推开,百里燕探出头去大声问道:

    “苏洪,是何紧急军情。”

    苏洪抬头说道:

    “将军,刚刚得到消息,蒲城丢了,黑巾贼正在向咱们杀过来。”

    “丢了就丢了嘛,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依本将看,黑巾贼没杀过来,你自己都快吓破了胆。”

    “我没有,我这不是急的吗。”

    苏洪辩解道,卢皋就在一旁呵呵偷笑。

    “行了,吃过早饭让弟兄们去领兵器加紧操练,尤其是新兵,都马虎不得。”

    “诺!”

    姜闵从永兴河来时,每匹战马都携带有兵器铠甲若干,算是解了广信的燃眉之急。

    撵走苏洪,百里燕睡意全无,取来文房四宝洋洋洒洒写满了六张纸,装入铁函之后随即来到楼下:

    “卢皋将军,即刻率龙武营老卒由东门而出,将此信送往陔陵,务必当面交给大王。”

    卢皋顿时觉得纳闷儿:

    “魏将军,一封密信需要龙武营出动?”

    “密信只是其一,你随我来。”

    卢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跟随百里燕来到百货堂二楼走进一间屋子。屋内光线昏暗,桌上还点着一盏油灯,地面上大大小小摆着八九个木箱,其中的七个已经用铜皮封住,指着其中一个,百里燕说道:

    “此去务必将这批木箱交由大王当面打开,切记,此事关乎咸国生死存亡,木箱决不可半途打开,更不能为外人所获,务必由内宫禁军亲自看押,卢将军可明白。”

    “这其中倒底何物,竟要如此兴师动众?”

    “箱内装有咸国国运,其他的修再多问。记住,一定要大王亲自打开,其他人不得开箱,但凡开箱者,抢掠者,杀无赦。卢将军可都清楚”

    “末将遵命。”

    “此外,广信军从赵帅手中借来的进两万多匹战马,由龙武营牵出城外赶回永兴河,龙武营新募的兵丁,暂由本将统帅,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至于广信战事,大王若差你回广信,你就回来,如果大王另有安排,你听由大王差遣。”

    龙武营老卒有一千五六百人,绕道麟城,赶着两万匹马去陔陵,单程少说七八天,那个时候广信早被叛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卢皋率兵杀回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与卢皋详细交代,二人先后将七箱珍珠抬下百货堂,装上两辆马车后,由卢皋贴身禁军押解先行出城,卢皋率龙武营其余人马前去城南大营牵马。

    辰时六刻左右公使府来人,请百里燕过府商议军情。

    黑巾军于昨日黄昏占领蒲城,今早寅时上路,兵力十万,与此前百里燕所料如出一辙,黑巾军就是冲着广信而来。

    抵达公府时,罗松亭、陈韵风、宋平、胡陌、王九、姜乾、姜蓉,还有受伤的许扞已经等候在书斋,似曾相识的场景,却又是另一番滋味。

    “少主、郡主、罗先生,韵风兄,还有诸位将军,魏某有礼了。”

    “魏将军免礼。”姜蓉抢先说道,脸上洋溢着某种神秘莫测的笑容,一席白色的纱罗更显风韵十足,颇具伟大新女性的气质。

    “郡主客气了。”百里燕深施一礼,倒也没有因为快要过门而失了礼数。随后目光转向罗松亭说:“罗先生,姜公呢?”

    “主公身体欠安,起的晚了些。”

    “哦,是魏某失敬了。”

    这时姜乾说道:

    “魏将军,黑巾贼此番可是真来求战,魏将军以为我军当如何应战。”

    “不知城中已募得多少青壮,训战如何。”百里燕问道。

    “多亏魏将军妙计,为广信拖延了近十天时日,今已募得壮丁近三万,父亲昨日又带回两万三千多人,伤兵数千,合计原有广信军与收编之郡兵,应有不到七万人,合计魏将军先锋营、辎工营,不到九万人。”

    “这么多人!”

    姜乾一张嘴,百里燕立吃一惊,就几天功夫,姜乾居然扩充了三万人,还说只要一万人的员额,这都没打批条,就扩充了三万,要是有批条,还不得把周围城池全占了。

    回过神,百里燕说道:

    “新募三万壮丁,本将要将两万人编为戍兵,少主应该不会有异议吧。”

    罗松亭不怀好意笑道:

    “呵呵,只要魏将军有粮,人尽管可以要。”

    百里燕一听心里冒火,不等他张嘴,罗松亭又说了:

    “魏将军心中有怨言,罗某能体谅,但毕竟嘛,广信公府主持着广信全城的民事,今年又缝绝产,灾民急需赈济,公府虽有余粮,但却要养活七十余万人九个月,实难说很宽裕,因此只要魏将军有粮,养兵之事主公定不会为难魏将军。”

    “哼哼!”百里燕不快哼了一声:“那好,但愿罗先生不会反悔。”

    罗松亭顿觉的味道不对,他已听陈韵风汇报,百里燕十天之前变卖了秦翰的产业,筹得粮草十万石。太守府府库和军仓还有十万石左右的粮草,合计也就二十万石。

    先锋营现在员额近万,还有辎工营数千人,要是再养两万人,二十万石粮草连赈灾都不够,哪里够他吃的。


………………………………

第349章 尔虞我诈

    但百里燕(既魏贤)明明底气很足的样子,全然不像是装出来的。

    “莫非魏将军有粮?”

    百里燕嘴角一扬:

    “呵呵,没有!”

    罗松亭、陈韵风、姜乾三人目光交错,充满了绝对不相信的意味。换做是两年前,姜乾肯定不信。但现在,百里燕说什么,他们都要小心三分。百里燕张嘴就要两万人,却说手中没粮,就是打死姜乾也不信。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咳声,姜闵悄然而至,众人立身而起,不约而同行了一礼,嘴里叫什么的都有,叫主公的是罗松亭、陈韵风、王九等人,叫父亲的是姜乾、姜蓉,称呼姜公的,自然是百里燕。

    “诸位免礼。”

    “谢主公……”

    礼毕,姜闵拖着沉重的步子,掠过百里燕之际突然停下脚步看着他:

    “魏贤,贼兵将至,你可有御敌之计。”

    “禀姜公,方才闻听罗先生消息,城内兵丁已骤然达到九万之众,魏某以为,叛军恐怕是另有所图。”

    “哦,何以见得?”

    “秦翰对广信了如指掌,我军聚众九万,其中三万多人都是就近沙场的老卒,五万余人或是新丁,或是战力羸弱的郡兵,但不论在怎样,我军数量之众,叛军一定能够料到。

    照此推算,叛军二十万定要全部主力扑向广信,才有可能攻下广信。现在只来十万人,攻打我军九万人,即便我军战力堪忧,但十万人绝无攻破广信之可能。

    故而魏某以为,叛军定是在等我军粮草告罄,但广信粮草尚能供七十余万人支用半年之久,叛军若是只以十万人围城,我军倘若在三月内练一两万精兵,配合鼎炀叶大都督三万骑兵出城一战,十万叛军哪可能是我军对手。”

    “哦,那魏将军以为,叛军是作何打算?”

    “魏某以为,叛军怕是要拿蒲城做诱饵,引晋军涉海攻打蒲城,而此前叶大都督放弃蒲城,也是魏某之建议,引诱晋军搅入北海战事。

    现在来看,叛军也有意引晋军卷入北海战事,但动机尚且不明。现在又以十万人围困我九万人,岂不是儿戏。”

    攻城战,攻守双方交换比都在一比二以上甚至更高,因此进攻的一方的兵力,至少要两倍于守军才能攻城,三倍以上兵力才叫稳妥。

    名义上广信征募了四万多人,有老卒三万余人,郡兵、降兵、辎工营万余人,实际的战力充其量仅相当于四五万有经验的老卒,叛军以十万人攻城,胜率不大。

    而且是围攻七十万人口的重镇,潜在的有生力量至少还有十几万人,就是拼消耗,叛军也拼不过广信,最多广信多死点人而已,绝无攻克广信的可能。更何况坐镇广信的将领都不是等闲之辈,更没有强攻的道理。

    叛军现在非但来了,而且只有十万,除非是围而不攻,等着广信粮草耗尽。但广信北面临海,且不说能从海上获得补给,广信粮草尚能支撑半年以上,而且三个月里城内再练两万兵绝非难事,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这时罗松亭说道:

    “魏将军所言,昨夜罗某已向主公禀明详情,有一事不知魏将军可否注意到。”

    “何事?”

    “既然叛军只十万兵马来攻,不足以短时内攻克广信,那就只可能围城。而围城非但不能困死广信,还可能适得其反,令广信获得喘息之机。魏将军可曾考虑过,叛军会去攻打雷城。”

    “攻打雷城?嘶……愿闻其详,请罗先生赐教。”

    “赐教不敢当,叛军仅以十万人攻广信确实是儿戏,但是围困广信还是绰绰有余的。叛军只要将广信围个水泄不通,不让消息进入,而后暗中从城外抽调兵马去围蒲城的晋军,会是什么结果。”

    “罗先生是说,驻扎雷城的晋军会全力驰援攻占蒲城的晋军,如此一来,雷城就成了空城。”

    “正是,雷城晋军主力驰援蒲城,只能坐船涉海,绝无可能从关凌渡口过河。而这个时候叛军一支奇兵前去袭雷城。雷城粮草军需可供十五万晋军一年之用,一旦晋军丢了雷城,那晋军的吃喝从何而来。”

    “嘶……”百里燕一惊:“果然阴毒啊,蒲城的晋军若被叛军围困,我军若去救,有心无力且无任何好处不说,反还有可能被叛军所趁,设伏于城外或是半路。若是不救,雷城晋军会倾巢出动,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正是,而且晋军觊觎我蒲城、广信已久,此番定是要趁叛军攻占蒲城之际,一举夺下蒲城并移防重兵,至少六七万人马。此时叛军若是反咬一口,晋军岂能想到叛军会突然重兵反攻。”

    “嗯,有道理。晋军素来贪婪,只要有利可图,其定会甘冒风险火中取栗,说起来,还是出兵为我咸国解围,真是害人又害己。”

    “如今罗某有一计,不知魏将军意下如何。”

    “哦,愿闻其详。”

    罗松亭很少当外人的面说破心计,这还是百里燕第一次从罗松亭口中听到其真实想法。

    根据罗松亭判断,黑巾军此计一是为引诱晋军,调虎离山,攻取晋军占领的雷城,以就近获晋军的取粮草补给,供应其叛军长期在北海郡作战。其二是让晋军的嘴,吃垮整个北海郡,拖垮咸国的物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