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还以为能是什么赚大钱的东西呢。”

    “怎么,唐桃姑娘想做生意?”

    “嘻嘻,最近有些姐妹打算去百货堂,有的想去永兴城的布坊,这几日发现做了不少糖膏,却不会坏,正和姐妹们想着日后某个生路,唐桃就想日后能不能做糖膏某个生路。”

    “这个……确实可以考虑考虑。”

    “真的呀!”唐桃喜上眉梢,又追问道:“可要是郡主不同意怎么办。”

    “郡主不同意?这与郡主有何关系?”

    “毕竟女子抛头露面的,难免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成不守妇道。”

    “哦……”

    百里燕这下明白了,这丫头倒是精啊,开糖果厂只是其一,籍此试探百里燕心里倒底对她怎么想的是真。

    想到这里,百里燕猛一伸手,托住唐桃的下巴,顿时吓了唐桃一跳,却又不敢挣脱,愣愣红着双腮又是欣喜又是害怕。百里燕凑近上前,近的几乎可以感受到唐桃急促的鼻息,狂热的心跳。

    “怎么,就如此急不可耐了?”

    唐桃脸颊更红,红的里外通透:

    “没有没有,唐桃哪敢贪慕将军怜爱。这里还有好些个姐妹,将军就这样问人家,让人家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呀……”

    这时众女子皆都面红耳赤,见此一幕却也忍俊不禁,纷纷自觉主动的放下手头的工作转身离去。百里燕这时又道:

    “别心急,就是现在纳了你,也排不上老三啊,本将估摸着,怎么也得排到老七。”

    闻讯直接排到老七,唐桃也是吃了一惊:

    “哈啊,老七啊!”

    “怎么,不愿意了?”

    “不不不,唐桃哪里敢。”

    “放心,本将对自己的女人素来一视同仁,如何疼其他女人,便如何疼你,但是在此之前,总得让本将把事情都理顺了是吧。”

    “嗯嗯嗯,唐桃明白,唐桃明白。”

    唐桃愣愣点头笑若星灿,铜铃般水灵的眸子仿佛是嵌了宝石的星空,闪烁着令人着迷的诱惑。

    “现在,本将还有要事去办,今夜将糖膏制作的数量送至百货堂交给萧儿姑娘,本将有用。”

    “嗯,唐桃立马就去。”

    唐桃是个精明干练的小女子,肖春玉这么些年没失身,多半是唐桃见风使舵的功劳,哪里又没点小私心小心思,在当下这个男尊女卑的世道,女子要谋个顺心如意的好出身并不容易,撞上了,又岂能放过。

    离开醉香居,百里燕继续坐车前往公府,偷袭夏渠、添城、卫津三城干系重大,百里燕还想听听罗松亭的意见。虽说此事自己可全权决断,但总要知会一声,关键时刻还要广信这边接应。

    来到公府,隐隐听到一阵悠扬清雅的琴声,让这燥热的季节平添了几分清爽。

    来到中庭,琴音更近,几乎可以肯定就是肖春玉在抚琴。这时陈韵风迎面走来:

    “魏贤弟,我正找你,你倒是来了。”

    “韵风兄有何事指教?”

    “我哪能指教你魏大将军,是罗前辈寻你商议军机,这才让我去找你。”

    “哦,魏某也正要有事请教罗先生,那就一同去吧。”

    百里燕挺意外,罗松亭很少主动来找他谈什么,而且每次来谈事,多半没有好事。

    随陈韵风来到后院,就见一红一白穿着纱罗的女子在亭下弹琴,正是肖春玉和姜蓉。匆匆看了眼背影,百里燕穿过游廊来到罗松亭的小斋。

    自从叛军围城开始,罗松亭将寝室从姜乾的东院搬到了后院,以方便随时与姜闵沟通意见处里军务。

    见到到罗松亭之际,他正趴桌案上,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的咸国山川地形图。

    “罗先生,又在思何妙计呢?”

    罗松亭循声看去,很是诧异:

    “魏将军来的真快呀。”

    “罗先生相请,魏某就是长了翅膀也得来呀。”

    “呵哈哈,不是魏将军正好来此,是被韵风撞上了吧。”

    陈韵风这时说道:

    “前辈所言正是,方才就是在中庭恰巧遇上魏将军。”

    “那就过来一起坐吧,罗某正有一事想与魏将军商议。”

    百里燕、陈韵风径自坐下,罗松亭将地形图推到他二人面前说道:

    “魏将军此来不知所为何事呀?”

    “罗先生找魏某,难道不应该谈谈罗先生的妙计吗?”百里燕反问道。

    “呵呵,那好吧。其实罗某近日苦寻破敌之策,这两日寻得一法,正想与将军相商。”

    “哦,那魏某洗耳恭听了。”

    百里燕原本是来向罗松亭征询意见,现在罗松亭要征询他的意思,顿时有种拿错剧本的错觉。

    这时罗松亭指了指地形图北海郡以西之处,百里燕此时已经明白,罗松亭八成是跟自己想一块儿去了。


………………………………

第380章 隐忧

    “罗某思来想去,为今之计唯有取得夏渠、添城、卫津三地,从背后威胁永兴河与北海郡两地叛军之退路,魏将军以为此法如何?”

    百里燕(既魏贤)闻讯,脸上不动声色,他说:

    “此计颇为大胆呐,不知罗先生如何能绕过西进途中叛军而得耳目呢?”

    “罗某想,以先锋营与广信军骑兵六千余人向西突击,待到都郡西郡正值稻熟秋收之际,可乔装回城农夫,先取兵力薄弱的添城,而后再取较远的卫津,最后再图夏渠。不过此计兵力极少,风险极大,有一事罗某尚一筹莫展,此番就是想与魏将军商量个对策。”

    “罗先生想说的是,叛军有可能调动蒲城大军前去追击我军骑兵,从而打草惊蛇,可是如此?”

    “哦,魏将军也看到了这一步?”

    “呵呵,实不相瞒,魏某也正是为图夏渠、添城、卫津三城而来。”

    罗松亭诧异,忙问道:

    “如此说,魏将军已有计策?”

    “正是,想要麻痹叛军,决不能用骑兵。若是骑兵出动,蒲城叛军定然弃城追击我军,届时根本没有可能夺下添城。”

    “那是用步军?但若是用步军,岂不被蒲城叛军给追上。”罗松亭道。

    “是,但也不是。若是步军日行百里,让叛军追不上呢?”

    “这怎可能!”陈韵风吃惊道,随即又说:“步军可一日强行军百里,绝无久持之可能。”

    “韵风兄所言不错,叛军正是想不到有此可能,故而我军才有机可乘。”

    这时罗松亭问:

    “怎的说法!”

    “罗先生所担忧的是我军骑兵出动,叛军定然以大军出动尾随追歼,且派出信使绕道知会西郡后方戒备。如此一来,我军定然暴露意图,非但拿不下添城,还可能因断粮后走投无路而被合围。故而只能以步军昼伏夜出,日驰百里,让叛军无法摸清我军真实意图。”

    对付骑兵和步兵的战术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若非营垒坚守,步兵主动野战去对付骑兵,往往需要两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完成,如果广信出动六千骑兵,叛军至少要派出两万人,而且最有可能从蒲城出兵,而不会从鼎炀城下。

    而广信屯着近三十人的联军,纵然心不齐,但叛军也会担心晋军来个以多欺少,找回心理安慰,全军出动去打蒲城残余守军,因此蒲城的七万叛军必然是抱团行动,尾随广信骑兵西去,如此一来,偷袭添城的目的也就失败了。

    而且要不想被蒲城、鼎炀两地叛军发现,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向西出击,必然被黑巾军发现

    但如果是步军,黑巾军即便发现,也没有必要派出大量步兵前去围追堵截,叛军极有可能从鼎炀城外和蒲城,同时出动一支人马,去追击广信西进步军,因此压力小得多。

    同时,步军最行军速度能迷惑叛军的判断力,即便黑巾军向添城、夏渠、卫津派出信使报警,三地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十天天才能走完的路,咸军只用了四五天强行军赶到,添城等地的叛军还想着趁咸军赶到之前抢收稻米,结果咸军就提前到了。

    如果是骑兵,黑巾军定然是以邵平为例,只会提前防范,断然不会做最慢的打算,因此罗松亭担心以骑兵出击,难以将添城拿下。

    一旦拿下了添城、卫津,叛军的后方防线等于被撕开了一个大洞,而且过去一年牵入了大量外民,是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如鲠在喉不拔不快。

    永兴河、北海郡两地叛军势必要有一处调兵反扑,无论那一处松动,都有可能遭致咸军的反击,叛军围攻北海郡的计划也会彻底破产。

    “此计其实甚险,如若不能一举拿下添城,便可能因断粮,被叛军从背后截断去路。故而此番步军出击,势必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速取添城。”

    百里燕话音落下,罗松亭颇有些难色:

    “要想日驰百里不难,但要一连四五日日行百里以上,恐怕甚难呐。”

    “若是只带兵器卸甲而行,日驰百里,甚至一百二三十里也有可能。罗先生可知志军轻步军戴甲可日行七十里而不累,号称天下速旅,能称霸中原,除了朝天弩,其步军神速也功不可没。”

    “但咸军不是志军,日日行军百里,即便卸甲而行也甚难。”

    “并非办不到,而是我咸国兵士体魄不如志军兵士健硕耐苦,操练之法也不得要领,故而我军兵士难以胜任速进步伐。如今我先锋营麾下经选拔淘汰出五千健士,三千志国弓手,经魏某两月操练,如今戴甲可日驰七八十里,卸甲后接连日驰百里应不成问题。

    以步军西进,叛军即便提前向添城发出警讯,添城也定然料不到我军只需一半时日便能抵达添城。如今马上就要秋收,故而此计只可此时行之。”

    当下叛军后方忙于秋收,都郡西郡又是咸国的粮仓人口重镇之一,叛军即便得知咸军正在西进,也要尽可能的收割稻米晒干储存,否则过了这一阵,北海很快转入秋雨季节,稻谷来不及收割晒干就会发霉。

    因此即便知道了咸军正在向添城进发,添城方向也会按正常的急行军速度,估算咸军的进度,加紧收割稻谷,提前一两天关闭城门,绝然料不到咸军会提前一半的时间,提前抵达。如果过了秋收,咸军很难再寻觅战机扭转战局,只能继续做困兽犹斗。

    “此计甚险,魏将军有几成把握?”罗松亭正色问道。

    “七成至八成!”百里燕肯定道。

    “那魏将军可有所需?”

    “准备八千人,每人六斤的熟干肉,广信城继续按兵不动,以迷惑叛军。”

    “那好,何时能够出发?”

    “九月中旬,秋收开始之前。”

    从广信到添城全程约七百里,常行军需要十三至十四天,急行军八九天,但也不可能日日急行军,因此急行军一般也要十天左右。

    北海郡秋收多半在九月中下开始,持续半月至二十天,百里燕中旬从广信奔袭,抵达添城正值刚开始秋收没几天,叛军绝然不会想到咸军能在八天之内奔袭抵达添城,因此无备。

    与罗松亭说定此事,百里燕坐车离开公府,黄昏时来到百货堂。

    萧儿出门迎上前来,笑吟吟说:

    “魏大哥你来啦。”

    “嗯,百货堂这两日怎样?”

    “都断货了,没什么可卖的。”

    “是嘛,唐桃姑娘来过没有。”

    “半个时辰前刚来,送了一张字条。”

    “小妮子倒是挺麻利的,走,去看看。”

    来到百货堂二楼,唐桃送来的纸条就躺在萧儿的书台上。内容很简单,十五日之内醉香居共计生产了两万七千三百二十一块糖膏,数量看起来挺多,但是八千人一分每人也就分到三块多点,要是七八万人分,一人还分布到半块。

    “魏大哥,做什么多的糖膏是要拿来卖吧。”

    百里燕摇了摇头会心一笑:

    “是给大军的军需,日后你会知道的。”

    “哦……对了,下午时候丁财东让人从晋国捎信来了。”

    “是嘛,捎信的人呢?”

    “说是回永兴河了,信在这里。”

    从一摞账本里翻找片刻,萧儿将信递了过来。

    丁肃去晋国有快一年,永兴城的货断断续续经由东原郡港口发往晋国北地,而后经由丁肃的商行,运往晋国和宋国销售。

    “魏大哥,丁财东在信里都说了些什么呀。”

    “墙倒众人推,树倒连夜拔,晋国眼看咸国快不行了,晋国扣押了国内的咸国商人的财货。”

    “那丁财东没事吧。”

    “他躲在宋国,暂时没事。不过损失了一些货,估计是要不回来了。这次是让我们停止发货,他借道去西海诸国。”

    在百里燕看来,现在的晋国更像是个无赖国家,没底线没原则,更没有基本的政治信用和道义感。

    当然,道义这个东西本质上而言,在弱肉强食面前是苍白而无力的政治口号,晋国大举查扣咸国商人的财货和资本,就是要切断咸国的经济动脉,好迫使咸国低头,或者干脆搞垮咸国的国内经济,为晋国最终接管扫除障碍。

    丁肃这封信是封长信,除了控诉晋国的无赖行为,还提到了另外四件事,一是关于千岳山防线的传闻。

    宋国正在大规模募集兵源,传言要扩军至四十万人,起因可能是金雪狄斥候渗透过千岳山防线,察觉到镇守千岳山防线西段的已不是徐国军队,而是换成了御客军团,籍此判断中原陷入内战,有大举北犯的可能。

    由于宋国边境距离千岳山防线有两千多里,丁肃身处宋国腹地,千岳山防线的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大都是道听途说。

    对于宋国这个人口与咸国相当,而土地面积比晋国还大的高原国家,扩军至四十万人口,几乎是举全国之力,长此以往,经济势必拖垮,百里燕估摸着多半是宋国虚张声势。

    毕竟黑巾军虽远,但宋国与徐国、志国南部都接壤,其西北边如突出部一般插入徐国东南边境,距离徐国和黑巾军交战地区甚近,其多半是为了震慑黑巾军,进一步南下的势头。

    第二件事是西貘夷、丘山、殇族三大西海蛮族与陈国、赵国停战,重新开放边境榷场互市,西貘夷、丘山、殇族的黄金有望重新流出,丁肃想经由卫国去西蛮榷场互市了解情况,顺道拓展商路。


………………………………

第381章 各打算盘

    第三件事是关于晋王抱病的消息,据消息称晋王今年开始,身体每况愈下,三天两头不上朝,晋国政局现由太子姒钧临朝辅政。

    这个情况有些出乎百里燕(既魏贤)预料。

    晋王今年应该五十岁整,年纪虽大,大身体却一直很好,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恶性疾病。

    对于一个身体平日极好的人,突然罹患重病,去医院查出来,一多半都是恶性肿瘤或是癌症。如肺癌、胃癌等、肠癌,都是隐形杀手,不到中晚期,几乎难以通过察言观色望闻问切发现是恶性疾病。

    一旦开始咳血拉血,过一阵症状又消失,感觉良好,实际上是缓慢发展,待等病情迅速开始恶化,癌细胞扩散,几周几个月,乃至一两年内迅速致死。

    晋国最近一两年间的一系列昏招,多半是权利交替,晋国国内的勋戚权贵和地方豪族之间利益关系更变,引发的冲突。

    毕竟太子的正室和宠妾背后都有背景,而她们背后代表的家族利益,与晋王背后代表的家族利益能否融合配备,从太子辅政之初,各方利益及集团就开始了权利交锋。

    百里燕甚至怀疑,邵平之战姒光的不作为,很可能也是晋国国内权利发生更迭的起因之一,而黑巾军却是把握的如此精准,着实令人震惊。

    第四件事就比较有趣了,丁肃走南闯北这几年,发现各国对一样东西需求量很高,但各国产量都不大,因为还停留在偶然矿物开采和采集的层面,无法大量合成与获取,而且利润很低,同时也是军需品,而说起来又很常见,那就是“碱”。

    食用的口碱和工坊用碱,军需生产也需要碱,如皮革的加工,布匹定色也要用碱,内陆地区尤为严重。

    老百姓食用碱多半来自稻草灰炮制的碱水、石灰,手工业用碱一部分来自稻草灰和石灰,一部分是开矿的有毒副产品,各国产量不是很大,但是很有市场。

    丁肃知道百里燕能炼可以食用的白碱,但并不知道百里燕是用来制作肥皂,故而丁肃提议可大量制造白碱各国出售,尽管利润不多,但是市场一大量一多,最终的利润会非常可观。

    通读全信,百里燕点燃油灯给一把火烧的精光,这时萧儿问道:

    “大哥,丁财东什么时候回来?”

    “早呢,怎么也得明年吧。过几天你也收拾一下,把所有的现钱都装进箱子里,再过一两月,可能要回陔陵,大哥之前扔在这里的家当你也一起带走,不要落下了。”

    “可叛军现在围的这么紧,能走得了吗?”萧儿傻问道。

    “放心吧,有大哥在,总有条活路能走。你去百味楼叫几个菜,就摆在二楼,大哥今晚要和几个弟兄商议要事。”

    “萧儿这就去。”

    萧儿离开不久,百里燕吩咐护兵去将司空南、苏洪、白合、陆肇四人请到百货堂,约莫两刻钟后,四人陆续赶到,此时萧儿还没从百味楼回来。

    “将军,唤我等前来有何吩咐。”苏洪道。

    “诸位先坐,萧儿去百味楼点菜,兴许还得过会儿,你们先坐,先尝尝这个。”

    说着,百里燕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两块被油纸包好的糖膏,折成四瓣,一人一块给了四人。

    司空南拿到糖膏闻了一下,想起前几日路过醉香居,也闻道这个味道。

    “将军,这时醉香居做的吧。”

    “是的,是本将最新制出的新式干粮,可充饥,迅速恢复气力,能顶得上大半天所需的粮食和肉食。”

    听到这里,四人面面相觑,苏洪颇有些不信:

    “将军,如此一整块也不过二三两,岂能吃饱两顿的肚子,要是被弟兄们知道了,非得当面戳我等脊梁骨。”

    “肚子当然填不饱,却可恢复体力,因此兵士仍需带够干粮。”

    这时陆肇摸着大胡子说道:

    “魏将军,不会真要轻装简从日行百里奔袭吧!”

    陆肇一言既出,司空南三人目光相继投向百里燕,心里已经明白这是要打打仗。

    “嗯,糖膏只是一部分,羽箭营的五千健士三千弓手,每人分发六斤肉干,三块糖膏,以及七天的其他熟制干粮。九月中旬向添城出发,务必于七天之内抵达添城。”

    “七天!”司空南大吃一惊:“这每天就是一百多里呀,人能受得了吗。”

    “是啊,每天一百里,非得跑断腿。”白合也说。

    “所有人卸甲而行,只带口粮、兵器和水囊,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火镰,其他一概丢弃。”

    “但万一遭遇叛军主力甚至精锐,战卒皆不配备甲,恐怕难以招架。”司空南担心道。

    “只要比叛军快,他们还能飞不成。此外,苏洪你从骁骑营挑五百人,再从全军挑五百匹最好的马,随本将一同行动,以应不测。”

    “就五百人呐!”

    “不能再多了,骑兵越多,追击的叛军就越多,到时打下了添城,反而还得被围住,会很麻烦。现在都说说,糖膏口味如何。”

    “呃……很甜,一股子酒香,吃口倒是不错,就是这么小一块,也不熬饥呀。”白合说道,意见还挺大。

    “将军,这里面除了糖,还有其他什么吧?”苏洪问道。

    司空南这时脱口而出:

    “是酒酿的果渣,和了熟菜油、糯米粉,当年将军在荒村就做过,这次裹了一层糖,吃起来特别香酥,似乎制法变了。”

    “这么说,这一块糖膏还挺贵!”陆肇抹了抹嘴,眼珠一转就想到钱的问题。

    百里燕点了点头,肯定了陆肇:

    “糖和菜油都不便宜,暂时只能花钱买将就,其他的留待日后太平了再说吧。”

    说话之际,萧儿提着食盒推门而入,百味楼的菜算是到了。

    “魏大哥,菜来了,酒只有米酒。”

    “米酒也行,就凑合吧。”

    百里燕接过食盒提到桌案上,苏洪眼转乱转打量着萧儿:

    “大将军,这是三嫂子吧。”

    萧儿红着脸道:

    “苏将军取笑了。”

    这时百里燕说:

    “萧儿,这里都是大老爷们儿的,你呆着也不合适,先下去吧。”

    “嗯,几位将军慢用。”

    萧儿随即退出门外,苏洪又开始废话起来:

    “将军,我苏洪也还没娶亲呢,要不将军也让咱在桂乐坊找一个?”

    百里燕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

    “你要几个呀。”

    “嘿嘿,先一个,也尝尝女人什么滋味儿。”

    “哦,先要一个啊,感情你官儿不大,日后还要妻妾成群是吧。”

    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