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军修整半夜,天色放亮之际,百里燕与苏洪率精锐百人,化装成普通老百姓,将横刀藏于背后用,绑腿缠在腰部,套上破布长衫戴上草帽,几乎难以发现背后衣内还藏着把刀剑。
待到用时,只需将手伸向后背,一拔即出。其余健士皆效仿此法,分批陆续上路。
入秋后各地忙于秋收,原本被集中前往城内的老百姓,成群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内,少则一两百,多则上千人,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开战后,分散于郡县各村老百姓被集中迁往治所主城坚守,只有农忙时节,由各村各县的里长、县官组织辖地百姓前往辖地耕作,农忙结束后,再次返回城池,直到下一次农忙再次外出。
百里燕率人穿梭于田间,速度极快,不时有三五成群割稻的农民投来目光,眼神很是冷漠。
“魏将军,这些百姓有些不对呀。”
苏洪纳闷问道,百里燕悄声说:
“是有些不对,都被邪教洗脑了。”
“邪教?洗脑?何为邪教洗脑。”苏洪不明所以。
“说了你也不懂,你看到他们手头的镰刀没有,都是铁器,且极为锋利。”
“将军是说,鲁诚此前提到的新式镰刀?”
“对,这些百姓多半经过操练,他们手头的镰刀都是致命兵器,叫做戈,装上木棒就是兵器,告诉弟兄们不要停,迅速通过此地。”
“诺!”
………………………………
第384章 突袭添城
鲁诚此前提到的叛军新式镰刀,百里燕(既魏贤)发现应该是钩镰戈,是钩镰戟经过改良后弧度略小,而没有枪头的戈。
时下没有“戈”这种兵器,只有长枪和钩镰合体的钩镰戟,钩镰戟直接是由长枪发展而来,不同于中国古代战戟是由戈发展而来。
此前各国所使用的镰刀多是钩形镰刀,圆度极大,由此与长枪结合形成了钩镰戟。叛军装备给农民的新式铁制镰刀,与近现代镰刀几乎没有区别,只要装上木杆,就是“戈”。
此前叛军在邵平吃了大亏,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老百姓,用此种新式镰刀武装了起来加以操练,以增强其占领地城池的防御能力。加之邪教长时间的洗脑,这些个农民对外来人员警惕心极高。
之所以没有反应,多半是老百姓对化妆老百姓后的军队的反侦察能力低,同时没有发现携带有兵刃,如果百里燕等人是全副武装而来,此时此刻铁定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
一路疾驰,抵达邵平城外之际,发现叛军在西门外一里地设置了关卡,人数约莫两百人,但凡要前往添城的百姓,除儿童和妇女以外,成人男子无一例外都要搜身检查,以出示镰刀为凭证,才能通过哨卡。
“将军,现在怎么办?”苏洪问道。
“现在人多眼杂,隐蔽已经是来不及了。放几个弟兄出去,看看附近有无咱们的人。”
身后是农田,前面是哨卡,完全暴露于当地人的视野之内,一百多人这个时候隐蔽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明告诉设卡的叛军他们这伙儿有鬼。
少时,前去联络的兵士返回,抵达附近的百人队还有四支。
“苏洪,待会儿本将前去缠住哨卡,你率其余四百人分从左右给我围上去,一个也不准放过。”
“将军,此地距离西门只有不到一里地,贸然动手被叛军发现恐怕不妙吧。”
“一里地不过眨眼距离,叛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我军便能杀到。告诉合围的弟兄们,手脚都给我麻利些。”
“哦……”
百里燕测算过,当下的一里大概也就四百七八十米左右,四百米田径都在五十秒以内,四百五十米就算跑到一分半以内,西门的叛军即便发现了情况,也来不及关闭城门。
关闭城门需要门将直接下达命令,甚至还要请示军事主官,待到西门兵卒发现异常情况,再通知门将前来查探,下令关闭城门,这段时间怎么也在五分钟以上,五分钟就是光着脚,也能全速杀奔西门,中途还能喘口气。
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能一概而论。
与苏洪敲定计划,百里燕迅速带上百余人,三五成群到叛军哨卡:
“来者何人!”叛军为首百夫长操着孙国口音拦住去路,警觉的召集叛军两百余人分从左右围上来。
百里燕不徐不疾,操着咸国口音说道:
“军爷,小民和同村乡亲今早一觉醒来,发现镰刀不知给哪个王八蛋给偷了,正要去找太守评理,劳驾这位军爷通融通融。”
“镰刀给偷了,你等的里长呢,为何不报里长!”叛军百夫长怀疑道,心里已经起了疑心。
百里燕见哨卡叛军都聚了起来,立时变幻脸色:
“呵呵,里长大人昨晚被狼给叼走了,所以……”
不等话音落下,百里燕眼疾手快摸向背后,下刻一道寒光闪烁,手起刀落,嚓的一声劈在对方脑门,咔的一声脆响,叛军百夫长头颅自右向左斜着四十五度,一切两半。
待到半个头颅滚落,只剩下半个头颅的百夫长仍旧站在原地,不断从颈部脑动脉向外喷溅着鲜血,直到抽搐了几下,直挺挺的横倒在地上。
叛军见此一幕,无不目瞪口呆面无人色,估计也是没有见过多少血腥,乍见这等惨象不免吓得发懵,愣怔半晌竟毫无反应。
“弟兄们,杀!”
百里燕哪里管这些,毫不手软下令就杀。此时苏洪率四百余人分从南北两个方向聚拢而来,见哨卡已是开杀,他撸起袖子抽出横刀朝天一刺:
“弟兄们,跟我上!”
四百多人一拥而上,里外将两百多人的叛军团团围住,此时周围农民见此一幕,便是有人喊道:
“有人造反,快,抄家伙!”
数十上百农民操起镰刀装上长木杆,不顾家中妻女老小,四五人聚为一徒,数十人为一伙,分从四面八方扑向哨卡。
“将军,这些农民疯了吧!”苏洪大惊失色。
“去,带弟兄们顶住,待本将抵达西门后,即刻与我汇合。”
“诺!”
黑巾军给农民装备的都是戈镰刀,装入长杆捆上麻绳就能充当戈使用,而且极为锋利,可以横扫可以啄,但是不能刺,中远距离攻击,杀伤极大。戈的缺点是一旦被步军以翻滚近身,将毫无抵抗能力。
脱离大队直扑西门,此时哨卡才刚刚闹开,西门城楼上执哨叛军三三两两看着热闹,嘴里议论的却是另一码事:
“嘿,大家猜猜,这次又是哪两家村子争地闹起来了。”
“不像吧,这都动真格得了,能是为了地大打出手,是那家小娘们儿给睡了,才动手的吧。”
“都胡说什么呢,还不是桂平村赵家主的两个儿媳失踪了半年,让郑将军给弄到妓营里去快活,两日前不知怎么的,快活了半年,结果给弄死了,不知怎么被赵家发现了,我看赵家这是要造反,否则哪里能聚起来这么多人。”
“他娘,这些当官儿真不是个东西,玩儿过了干脆杀掉埋了吧,还弄出这么些事端。”
“你懂什么,是申太守有意要灭赵家,这才让郑将军弄死了赵家儿媳,以激怒赵家造反。”
“这么说,太守早就设下计策要弄死赵家。”
“可不是嘛”
一众叛军喋喋不休议论着添城的畸形现象,全然忽视了正有两百来人,以飞一般的速度直奔西门而来。
直到百里燕一众人等杀至不到百步之际,西门叛军恍然发现这一异常情况:
“快看,有伙人!”
“是兵器!”眼尖的已经发现城外来人手中个个执锐。
这时也不知说喊了一嗓子:
“赵家造反了,快去告知付将军!”
直到现在,叛军只以为是添城大族赵家造反,非但没有关闭城门,还从城头调集人马下到城外准备剿灭赵家。
百里燕杀至城门外,临头一阵零星不成气候的箭矢射来,稀稀拉拉的扎在地面丝毫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见城门内涌出三百多人,他也是吃了一惊:
“这是脑子秀逗了有病吧!”
然后就听杀来叛军嘴里嚷嚷着:
“赵家造反,太守有令,格杀勿论!”
百里燕猛回过神来,遂即喝令众军:
“众将士,跟我杀!”
不管谁家造反,攻出城门就是找死。
敌军攻到城门,最忌开城迎战,除非是尹秧城这般地形特殊,能因势利导出奇制胜的特殊地理环境,真万一城门被破,最稳妥办法仍是城门内列阵,强行封门。如果出城迎战,还是被攻到城门下,多半城门要被攻破。
叛军此时仍以为身着便服的咸军是赵家造反,如狼似虎扑向百里燕,交手一刹,咸军锋利的横刀猛是让叛军大吃一惊,青铜剑生猛一刀直接劈断,两百人训练有素技巧娴熟,叛军眨眼工夫便被砍翻在地五六十人。
“手执利刃,你等究竟何人!”
叛军为首百夫长喝道,试图拉开两军距离,但咸军已是杀入叛军人群,哪里还能容叛军脱离战斗。
百里燕此时砍翻一人,回了一句:
“咸国先锋大将军魏贤是也,还不速速受死!”
“哈啊!”
百夫长大惊失色,匆忙后退两步转身想逃,不料百里燕健步一跃,临空踏步飞来一刀,将其刺死。
“弟兄们,随本将杀进城去!”
“杀……”
百里燕身先士卒,咸军将士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羽箭营健士分从正从四面八方涌向西门,西门叛军招架不及迅速崩溃。
“苏洪,苏洪何在!”
“末将在!”苏洪手持叛军盾牌冲到跟前。
“去,带人上城墙,迅速控制城墙攻占四门,把咸国的军旗升起来,但凡敢于反抗者,无论叛军还是百姓,一概格杀勿论。”
“诺!”
添城守军只有三千杂兵,成份也很复杂,孙国人占了一半,其余尽是徐国、志国、长孙国、西海诸国,战斗力参次不齐,装备极差,对付老百姓尚可,与正规军遭遇,一击之下立马击溃,仅相当于保安团的伪军这等货色。
西门失守,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太守府治所:
“大人,大人,咸军是咸军,咸军攻破了西门!”
千夫长郑圭仓惶冲入内宅,只见太守申立手中仍旧慢条斯理捻着一支沾了彩墨的画笔,正慵懒的给脱得赤裸精光的女子胸口上着颜色,闻讯咸军杀到申立大惊失色,手头彩笔一抖,顿时坠落在地:
“什么啊,不是赵家造反?”
“肯定不是,但现在咸军杀进了西门,赵家造反估计也快了。”
“不是说五日之后吗,广信到此相距七百里,咸军怎可能如此神速,难道飞不成!”
………………………………
第385章 赵氏
雷霆信使是两日前抵达的添城,雷霆手令白纸黑字写的是咸军五日后抵达,伪太守申立的理解是手令抵达之日起五日后,而不是手令发出之日的五日后,因此咸军应该是在两日后才会抵达添城。
“大人,咸军势大,我等还是撤吧!”
“那还等什么,准备车马,快去!”
“诺!”
正值太守申立准备带上细软和女人,向北门出逃时,百里燕(既魏贤)率千余人从城西杀奔城北太守府。
“大人,快呀,咸军已到府外,弟兄们快顶不住啦。”叛将郑圭仓惶说道。
“哈啊,这么快!”
申立大小行李装了四大车,光女人就有六个之多,哪里还能快的起来。百里燕从前堂一直杀到中庭,府宅后院被先锋营从侧面小门攻破,将贪财好色的申立等人团团围住:
“放下兵器饶你尔不死!”百里燕一声断喝。
叛将郑圭聚起部将亲信,欲做殊死抵抗:
“来者何人,报上姓名!”
“咸国先锋大将军魏贤,尔等速速投降尚可有一线生机,负隅顽抗者死路一条。”
“你!“叛将先吃一惊,强作镇定又说:”你就是魏贤,哼,受死!”
郑圭眼疾手快,一支袖箭飞射而出,百里燕向左跃出侧滚在地,赫然暴怒:
“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杀!”
一声令下,先锋营数百战卒一拥而上,将一百余人团团围死,最终一个不留悉数砍杀。
来到叛将郑圭尸体跟前,百里燕手起刀落,将其首级斩下:
“来人,于本将挂上菜市口,以儆效尤!”
“诺!”
护兵接过郑圭首级,带上数人迅速离去。
“给我搜,叛军伪太守等人抓出来!”
“诺!”
内宅外就停着四辆严重超载的车马,百里燕料定人必然没有逃走。
果不其然,先锋营士卒从西乡揪出男女三十余人,伪太守申立及其几房妻妾和儿女尽数在此。
“报将军,发现可疑男女三十七人,看衣着打扮非富即贵。”
“将人于我押上来。”
“诺。”
少时,申立等三十七人被压到内宅,百里燕左右扫看两眼,厉声问道:
“尔等谁人是添城太守!”
申立低头不语,其他人等却是投去目光看着他。百里燕走进跟前,一脚将其踹翻在地:
“汝是添城太守?”
“不,不是!”申立脸色苍白矢口否认。
百里燕冷笑道:
“不是最好,本将最喜欢不说实话之人,来人,于我拉下去砍了!”
“诺!”
左右护兵上前,架起申立便是要拖。
“饶命,饶命将军,本官正是添城太守,将军饶命。”
“汝既是太守,何故敢做不敢当。”
这时突兀的腾起一股骚味儿,百里燕下意识低头看去,发现申立两腿之间已是尿流满地,两腿颤如筛糠站立不稳。
“嚯,吓尿了,看来你等黑巾神民,原来不是铁打铜铸不死金身,也知道死怎么写。来人,先于我押下去看起来,待后再审!”
“诺!”
攻打添城出奇的顺利,不到一个时辰便控制了全城。不过陆肇就不那么顺利了,陆肇奉命甩羽箭营随后出发,因哨卡处发生激战,城外农民起了疑心,后又发现陆肇所部结阵而来,当即抄起镰刀杀奔陆肇,猝不及防之下羽箭营伤亡了两百多人。
“将军,这些暴民甚是凶残,不由分说便上来厮杀,着实可恶。”
“嗯,此事也怪不得你,当时情急,未免打草惊蛇,本将未曾派人告知与你。让弟兄们加紧时间休息,天黑后即刻上路攻打卫津。”
“末将遵命。”
“苏洪,骁骑营情况如。”
“禀将军,我已放出两千人与骁骑营一起,将城外百姓驱赶回城。骁骑营两百人在外围警戒。”
“嗯,注意西、南两条路通往夏渠、卫津方向,断不能让人溜走。”
“诺!”苏洪应下,话锋一转又道:“将军,添城桂平村的赵家族人此番助我军平叛,赵家族人正在府外,想见将军一面。”
“赵家?就是叛军这两天口口声声念叨要造反的赵家?”
“应该是的,听说赵家祖上还是个诸侯王呢,是添城的名门望族。”
“是嘛,走,随我看看。”
添城赵家是咸国最大的平民大族,其祖先是两百八十年前“律国”国君。律国后为鲁国所灭,鲁国又被孙国所灭,当年的律国,大致就是现在孙国的彭源、万川、上关、下关,以及徐国的北方一个郡,国土面面积略少于中期的咸国。
律国国主赵氏被灭后,其后裔逃往了志国、咸国、长孙国以及徐国,仅存还承认赵氏一脉的有添城赵家,以及志国公良氏。
公良氏原本姓赵,论血统,公良氏应该是律国末代君王直系后裔,咸国赵氏是旁支。逃亡志国的赵氏大约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改姓公良,从此在志国一跃而起,成为志国的肱骨。
志国在公良氏数代元老辅佐之下迅速崛起,进而击败了孙国,但却没能复国,志王击败孙国之后,担心公良氏复国而尾大不掉,故而没要求割地,转而开始攻打咸国,从咸国割去一郡。
这就直接导致待赵氏如上宾的咸国,震怒之下一夜将赵氏削为平民,从陔陵尽数迁往添城圈禁监视居住,咸国赵氏从此与志国公良氏老死不相往来。
添城赵氏百余年中人丁极为兴旺,虽然是平民阶层,但好歹是前朝贵胄书香门第,家风甚好,与添城辖地权贵私交甚好,多有结亲。现在的赵家有六姓家族,赵家人最多,男女老少和依附的远近亲戚有一千多号人,其他五家三千多人。
于是这六家人几乎占了整个桂平村三分之二的人口,堪称是个小县城,桂平村历代里长都由六姓人家出任,在添城属地治下算是举足轻重的一方豪户。
黑巾叛军中最先起事的一批人马都来自孙国的彭源、万川两郡,当年律国的属地,故而攻下添城之后,得益于赵家的渊源和名声,叛军并未下死手。
一是攻占不久,叛军仍要赵家等大族维持局面,二是赵家一族人多势众,而且是平民阶层,没什么政治上的借口,同时叛军兵力不足,不敢贸然对动则四五千人的大族动手。
叛军此番对赵家下手,是太守申立默许,守将郑圭合谋,以凌辱残害赵家儿媳,达到激怒赵家,迫其造反为目的,意在将赵家尽数扑灭以除后患。
来到府衙前堂之际,臂缠红巾的赵家男丁百余人齐聚府衙前堂。苏洪略作介绍说:
“将军,这位是赵家家主赵矩。”
百里燕迅速打量了一眼跟前这位年近五十,一席粗布深衣略显单薄的男子,全然不像是一介武夫
“本将魏贤,久闻添城赵家大名,今日幸得赵家相助,本将感激不尽。”
“将军便是令贼兵闻风丧胆的魏贤?”赵矩不可置信眼前的青年,竟是已经威震敌胆的魏贤。
“令贼闻风丧胆魏某还不敢当,杀杀叛军的气焰,本将尚能勉为其难。”
“真是英雄出少年呐,请受我等一拜。”
赵矩等人俯首就拜,百里燕忙是上前去扶起:
“诛暴虐讨敌贼,收复故土乃本将职责所在,诸位不必如此。”
“将军天兵而至,如久旱甘霖,救我添城百姓于水火,实乃添城百姓之幸,我赵家之幸,此拜将军当得!”
赵矩坚持要拜,百里燕勉为其难收下大礼。但要说添城百姓感激自己,百里燕当真不敢恭维。陆肇来时的情况恰恰说明,添城百姓并不欢迎曾经的主人。
将赵氏引入前厅,百里燕邀赵矩入座:
“赵家主请坐,本将初来添城,诸事尚不明朗,赵家主能否指点一二。”
“将军言重了,指点二字赵某实不敢当,但要说添城情况,赵某还是了解一二的。”
“还请赵家主助本将一臂之力,魏某感激不尽。”
“将军言重了,添城自失守一年多来,叛军从外迁入了大量外民,并派遣圣使,尽向贫苦百姓散播蛊惑人心之谣言。非但如此,贼兵明里礼义廉耻,暗中禽兽不如。
欺男霸女滥杀无辜草菅人命之事,无不是以苍天上神之名,行肮脏卑鄙之事,赵某两个儿媳也是惨遭蹂躏荼毒,可恨我等匹夫无能,若非将军率王师救我等于危难,怕是我赵家也将不复存在。”
添城的情况与邵平基本相同,唯独不同的在于出了邵平事件后,叛军对咸国占领区的咸国人,实施了更为严厉的镇压和管制措施,稍有不如意,轻则用刑下牢服苦役,重则以神的名义公开处死。
天王神通还颁布了一系列监视措施,用迁入咸国的孙国人,笼络徐国、志国、长孙国人,由此形成一级压制一级的等级措施,同时将咸国男丁尽可能送往战场充当炮灰消耗,或者迁往国外。
对咸国女子,强行实施婚嫁政策,不准占领地内咸国女子嫁给咸国男子,以此彻底瓦解咸国人对咸国领土的影响力控制力,达到彻底消灭咸国百姓反抗的基础条件。
百里燕此前看到的暴民,大都不是咸国本地人,都是被黑巾军洗脑后组织起来的外国老百姓。
邵平的失败,对叛军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极大,叛军为此加大了歪理邪说的宣传力度,最典型的是投胎转世论,在此之前百里,燕从未在当今任何典籍当中见到有转世投胎的论述。
经过叛军圣使的包装,最后就变成了人们这辈子遭受到的苦难,是为了向君父赎罪,为君父战死,死后可转生投胎,下辈子安享三世荣华富贵。
为此,黑巾军圣使找来变声者、腹语者装神弄鬼跳大神,以所谓施法招魂之术,招来上世的魂灵附体,实则是同一个人变声演戏罢了。
对于蒙昧无知的老百姓而言,他们哪里知道人死既灯灭,哪里知道真有转世投胎,何来灵魂附体之说,即便如百里燕这等转世寄生,也并非是什么安享三世荣华富贵。
………………………………
第386章 掏淫窝
在叛军煽动蛊惑之下,本地人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