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386章 掏淫窝
在叛军煽动蛊惑之下,本地人也好,迁来的外民也罢,信者十之七八,不信者也大有人在,这部分人要么是不信邪的,要么是本就处于底层,对生活失望透顶的。
而越是处于统治权上层的外民,越是相信黑巾军圣使的蛊惑,毕竟他们是享受到了特权的群体,
于是现在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问题,黑巾军在占领地,将人群根据诸侯国别划分成三六九等,这就导致当地政权瓦解,既有的特权体系和既得利益团体,随着黑巾军体系的瓦解而崩溃。
从外迁入添城的孙国人多达七八万人,添城及其各县、属地的咸国人,从战前在籍的近三十万,锐减至不到十八万,少掉的十二万当中,其中的近七万人,被强制迁了孙国,三万人送上了战场充当人夫和兵源。
外来的志国、徐国、长孙国人总数达到了十五万,人口总计超过战前,达到了四十一万人,其中不少是永兴河黑金大军的家眷,而一半都不是本地人。
一旦既有的利益关系被打破,这些个享受到特权的外民,立马就会成为本地的不稳定因素,首先起来反抗咸军恢复统治的就是这些外民。
百里燕一筹莫展,添城的情况远比邵平更加复杂,民情舆情都没有侦查摸底到位,叛军如此放心的抽空大后方,多半是不怕后方失火,毕竟当外民比本国国民还多的时候,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而且还是战争时期。
“添城情势复杂,处理不慎将酿成惨祸。赵家主,叛军大军数日将至,不知添城眼下愿为咸国效力者还有几何?”
“我赵家六姓皆愿为咸军效力,此外城中咸国百姓不甘沦为奴役者甚多,再组织起万余人并非难事。”
“如此甚好。苏洪!”
“末将在。”
“即刻起,按既定计划,对全城之内对叛军圣使、官吏实施全面抓捕,并公之于众。”
“诺!”
“另着令各营,将所捕俘虏降人,尽速集中拘押教导。”
“末将遵命。”
话音刚落,百里燕又想起一事,问道赵矩:
“赵家主,本将来时打听到一消息,传闻叛军最近运入添城大量治疗疟瘴草药,不知添城可是爆发疟疾。”
“竟还有此事,我等怎一点不知消息。”赵矩左右问到族人,赵家人竞相摇头:“魏将军,疟瘴凶险至极,此事若是为真,贼兵定是另有所图。”
“嗯,此事干系重大,待本将向伪太守申立问明实情,再给诸位答复如何?”
“魏将军深明大义,我等理当从命,但这申立作恶多端,不杀他,难解我等及百姓心头之恨。还请将军问完话后,将他交予我等处置。”
“可以,待弄清来龙去脉,申立仍由各位处置。”
“多谢将军,我等这便回去召集部众乡亲,助将军一臂之力。”
申立主政添城的一年多时间恶贯满盈,要杀他偿命的又何止赵家一家。
赵家六姓离开府衙不久,百里燕以广信城府司马的名义,临时起草安民告示一份,张贴全城以安民心,同时苏洪在赵家人带路下,全城范围内搜捕黑巾神使余孽,遭到孙国为首的民军激烈反抗,苏洪镇压之。
午时前后,百里燕亲自提审太守申立,得知叛军运往添城的草药确系疟疾草药。
“说,黑巾军要如此众多治疗疟疾的草药做什么。”
“只要将军绕在下一命,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可以,本将可以绕你一命。现在说吧,黑巾军将众多治疗疟瘴草药囤积于添城,究竟作何用!”
“是为了下毒。”
“下毒?莫非,是想以水源之中投以疟瘴死者,籍此残害我军不成!”
“是!”
“王八蛋,你们的良心都给狗吃了吗!”百里燕勃然大怒:“此等丧尽天良灭绝人性之事,竟也做得出来!说,是谁下的命令。”
“在下只是奉命行事,偶尔暗中听到永兴河来人提及,但究竟是何人下令,在下真的不知。”
黑巾军在永兴河畔相持不下,即便拿下了北海郡,陔陵这座坚城,以及永兴河东岸的二十多万咸军仍将做困兽犹斗,给黑巾军造成巨大伤亡,于是想以疟疾下毒,令咸军感染疟疾不战自败。
这批运入添城的草药,是给永兴河西岸黑巾军退守滔荔所准备的草药,一旦东岸咸军感染疟疾,叛军即刻退守滔荔服用草药,待到咸军死的差不多了,他们再发起致命一击,彻底瓦解咸军。而且还要美其名曰,敢于阻挡上神意志完成使命的的惩罚。
“本将问你,从添城通往合城的密林小道在何处,可有兵马驻守。”
“在添城东南五十里,有两千人入口处把手,每半个月会有民夫通过小道输送粮草。”
“如此说来,你等早就开始密谋打通此路,可是如此。”
“是,去年七月,天师在妙天山作法失败之后,添城、卫津得到严令,秘密打通通往合城的树林,为此调集了八万民力,日夜砍伐树木平整土地,直到今年六月。”
黑巾军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将添城通往合城之间六百多里的原始森林打通一条小道,并建设了四座桥梁,用以横跨永兴河向北延伸的支流。今年年初修筑永兴城,叛军史无前例建造的巨型投石机所用的大型木料,就是来自于添城伐木所获的参天大树,否则叛军根本打造不出射程超过四百步,射过永兴河的巨型投石机。
“本将再问你,卫津、夏渠如今有多少人马,人口几何?”
“夏渠有守军八千人,卫津有三千。”
“为何夏渠有八千人?”
“这……”
申立吞吞吐吐,欲说不说,百里燕隐觉有隐情,再次逼问道:
“说,夏渠为何有八千守军,否则让你生不如死!”
“这……”
“说!”百里燕一声断喝,噌的一声抽出横刀架在申立头上:“说是不说。”
“说,在下说。本来只有三千人马,大约一月之前,从长孙国押来一批女子,这五千人是随行押解的兵卒。”
“女子,什么女子,多少人!”
“是,是妓营,大约六千多人。”
百里远闻讯暴跳如雷,一脚将申立踹翻,破口大骂道:
“无耻,无耻!”
当下妓营在各国都有,咸国此前也有,主要来源是奴隶、贱籍、官妓,以及强征。江东战败后,咸国妓营被作为战争赔款,全部抵押给了晋国,还连带被晋国抓走了三千多女子充入妓营供晋军淫乐,此后咸国再未设立妓营。
叛军起兵之初,就以屠杀权贵,掳掠权贵女子为主要手段,充实叛军妓营,具体数量一直不明。永兴河作为叛军主力大营,应设有妓营,而雷霆所率大军作战频繁,随行并没有配属妓营。
此次从长孙国押入咸国的六千多女子,应该就是供应雷霆大军和咸西、丘南、都郡西郡占领区叛军淫乐的妓营,照此规模计算,永兴河畔叛军也应有此规模的妓营。
“来人!”
“属下在。”
“将申立押下去,听候发落!”
“诺。”
申立挣扎着乞讨活命,左右护兵不由分说将其拖出偏厅,关进府衙大牢等候发落。
“这些个人渣!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护兵道。
“去,将苏洪于我叫来。”
“诺”
两刻过后,苏洪匆忙来到中厅:
“将军唤末将何事?”
“叛军圣使抓的如何了?”
“孙国人作乱的紧,还有几个没抓住,赵家正在围堵。”
“抓捕余孽之事都交给赵家吧,留下受伤的弟兄和一千人马继续镇守四门外,其余人马尽速修整,今夜你与陆肇两人率军北上攻打夏渠,不能再拖了。”
“怎么,不是先打添城再打卫津,最后取夏渠吗。”
“情况有变,夏渠并非此前估计的五六千人,有八千人。”
“这么多,这要是陷进去了,可是有去无回呀。”
“所以,必须在叛军做出反应之前,杀他们措手不及。因此今夜出发,你等去军仓换上叛军甲胄军服,昼伏夜出。
夏渠叛军的斥候都是向东前沿放置,故而你等在距离夏渠五十里时,绕道向南,绕至夏渠西南方向,而后趁夜色,摸到城墙下,夜袭夏渠,故而此番带上绳钩和绳梯。”
“夜袭?五六千人夜袭八千人,伤亡也不小啊,如何再去攻打卫津。”
“叛军在夏渠有一支六千余女子的妓营,让老猫枕着咸鱼,老猫能睡得着吗,其他的你该懂了吧。”
“什么啊,八千人坐拥六千女子,我的老天爷呀……”
“你可给我当心了,别给我陷在了淫窝里烂死了,若是让我知道你与陆肇违我军纪,什么后果,你自己掂量。”
“诺,末将遵命。不过……”
“不过什么!”百里燕瞪了苏洪一眼。
“将军你可答应的,桂乐坊女子任末将选,此战之后,将军不会食言了吧。”
“既然你都说道这份上了,本将在此给你约法三章。其一,男女之事,你情我愿,必须争得女方同意,不得强取豪夺。
其二,你若是喜欢人家,就明媒正娶。其三,是人都会老,将来人家女子人老珠黄,你若嫌弃,而无故休妻,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四,眼下男丁战死者甚多,本将不反对多娶,多生子嗣,但是不要作践女人,若让本将知道,你刻薄待忘本忘根,本将会让你回老家种田,知道什么叫本。
最后,此法对诸将诸士卒皆有效,谁人有违此法,后果自负,你可听明白。”
“末将明白了。”
“那好,尽快安排兵士歇息,今晚上半夜吃饱喝足带够粮草,直袭夏渠。”
“那卫津呢?”
“卫津、夏渠、添城互为犄角,我军只要占了这两处,叛军或是决战,或是放弃卫津。叛军倘若久持,其在丘南、咸西两地将直接暴露于我军兵锋之下,甚至切断南下丘南郡的通道,故而卫津得失只在一战之间。”
………………………………
第387章 转折(1)
卫津距离丘南郡太远,添城、夏渠尚在叛军手中时,背后无忧情况下,这个战略劣势并不明显,但现在百里燕如一柄利刃刺入叛军背后如芒在背,死死将叛军钉死在添城、夏渠。
永兴河叛军如果龟缩卫津,永兴河咸军随时可以南下收服丘南郡。切断叛军通往孙国的南下通道,叛军北上通道也将关闭,对叛军是极为不利。
因此叛军如果退守卫津,这就意味着决战,如果咸军分兵去攻丘南郡,兵力势必分散,因此咸军也会主动寻求与叛军在卫津与滔荔之间决战。
相反,若咸军因为收复卫津折损了兵马,而迟迟不能收服夏渠,夏渠又距离咸西郡极近,雷霆大军可以退往夏渠坚守,依托咸西郡作为基地长期对峙。
而且此行尾随的叛军最快两天内抵达添城,最晚三天。倒是夏渠久攻不下,百里燕又损兵折将,反而要陷入被动。
不如趁叛军在夏渠淫乐之际,先取了夏渠,回头再收拾卫津,局面反而更容易。
苏洪退走不久,百里燕提笔给赵逊写去快信,时间上算来,司空南走麟城、茂丘,此时应该已经提前抵达永兴城,将密信交给了赵逊。现在计划有变,只能稍作调整。
都郡西郡被咸军攻取,永兴河叛军势必会有剧烈反应,围攻鼎炀的雷霆所部也应该向永兴河西岸叛军发出了警讯,掐算起来,应该今日抵达,或许还要晚一些。
百里燕判断,雷霆断然不会轻易从鼎炀城先撤兵,此前几番交锋,多少让人感觉雷霆此人固执,且刚愎自用。当然,他的刚愎自用有其资本,但正因为其刚愎自用,才不会轻易从鼎炀城下撤军。
如此一来,就只可能是永兴河西岸的叛军率先撤下,但怎么撤很关键,叛军同样会考虑到因为后院失火,永兴河东岸的咸军会过河追击的可能。
更何况瑞田寨还在咸军手中,黑巾军突然撤退,咸军在有准备情况之下,黑巾军必然要设下圈套,阻止咸军追击。
笔端落下,百里燕吹干墨迹重审一番,随后装入铁函封死,喊来骁骑营战卒。
“你速带五十人,再从城中征用五十匹马,一人两马即刻出发,一直向南绕行,避开叛军耳目,由瑞田寨前往永兴河大营,将此密函交于赵帅。沿途不可恋战,隐蔽行军,务必将此信三日内送达,越快越好。”
“属下遵命。”
交代清楚,战卒接过铁函随即离去。
当天下午,在赵家的组织下,添城拉起了近万人民军,有老友少,老的居多。除赵家六姓外,本地十八至三十五岁之间的成年男子,绝大多数被叛军征上前线,受到鼓动的直接拉往战场和咸军血拼,不受鼓动的,送往国外充入辎重营充当民夫。
叛军采取辖地人口对调等办法,最大程度的平抑了占领区的潜在反抗力量,只留下老的少的种地干活,难以动摇叛军在当地的强力统治。
百里燕估摸着这一现象不光是在咸国,在黑巾军的其他占领区也多半如此。
在添城失守的第二天,雷霆送往永兴河的告警,送抵永兴河西岸圣焱、神通二天王的中军大营。
“敬禀二位天王,雷霆天王紧急军情!”亲兵飞快说道。
“哦,来人呢?”圣焱道。
“正在帐外。”
“带进来。”
“诺!”
少时,雷霆亲信携密函进帐,神通见来人面黄肌瘦已无人色,心里隐隐预感到一丝不祥预感:
“密函呢?”
“密函在此,请二位天王过目。”
来人掏出密函交给神通,确认密函完好无损,神通拆阅内容,只看到咸军攻打添城几个字,神通胸口顿起狂涛大吃了一惊,大呼一声不好:
“不好,我军危矣!”
“神通,倒底何事,莫非是晋军主动求战。”
“非也,广信军插入雷霆背后,直袭了添城。”
圣焱闻讯大怔:
“这怎可能。蒲城、鼎炀之间仅相距两日路程,广信军若是西进,雷霆岂能不知,怎可能被其通过!”
圣焱拿过密函,立时被咸军日行百里狂奔数日等字样震惊:
“雷霆他疯了吧,日行百里岂能久持,为何不派人马去追。”
神通摇了摇头,沉声说道:
“雷霆虽傲,但绝无虚言夸大之可能,咸军若是轻装简从,日行百里狂驰数日,即便派人去追,也是追不上的。”
“即便如此,添城、夏渠、卫津已有防范,咸军如何能轻取之!”
“但倘若是魏贤,或是罗松亭等人率军,情势恐怕就万分之险恶。广信有骑兵数千,却是以步军日袭百里,这是为何,正是为麻痹我等而有意为之。其若攻到添城外,添城守军恐难以发觉,添城此时恐怕已经失守,卫津也危矣。”
“区区数千人马,何足道哉,既然雷霆已派人马追击咸军,我军此刻抽调三万人马前去围城,咸军数千人马把手三两座城池,岂能久战。”
“哼哼!”神通冷笑道:“四月间我以十二万人马奇袭邵平,咸军只有三万人马,仍被其杀的灰头土脸,咸军又岂能真以寥寥数千人马袭取三城。况且说,从广信经由麟城、茂丘至永兴河,远比鼎炀绕道都郡西郡至此近的多,咸军至少也是昨日得知了消息,此时正等着我军起兵去围添城。”
百里燕率八千五百人离开广信三日后,广信公姜闵令宋平率广信骑兵四千,及其先锋营骑兵两千人出城西进,绕至雷霆所部黄濮、关渎的两万人马追兵的西北侧,且追且跟,追而不打,保持了三十里以上的距离,令叛军无法察觉。
神通担心此时分兵去增援都郡西郡,非但不能达到效果,还可能被咸军反噬。兵派少了,不起作用,派多了,西岸空虚,赵逊可能从瑞田寨杀过来。
“以我之见,无需如此担忧,就抽三万精兵驰援卫津、添城和夏渠,若是被咸军占了,就地围城。若是咸军未能攻破,我军再将咸军南北合围,也不迟。”
圣焱建议道,神通摇了摇头:
“恐怕没那么容易呀。”神通话音落下,立身而起来回踱步接着说道:“若是咸军将已占得城池让出,你是占还是不占。”
圣焱毫不犹豫说:
“当然是先占了再说。”
“三座城池若你都占了,他围你一座城池,你救是救?”
“我军三万兵马,咸军岂能围我。”圣焱不以为然。
“他若是围你呢。”
“绝无此可能。雷霆的人马先我等赶到添城,咸军数千人马何来战力围困我军,神通,莫不是你被咸军那庶子吓破了胆了吧。”
“通往合城的小道距离添城不到五十里,咸军若是将三城归附百姓迁往小道之中,我等为之奈何。”
添城通往合城的密林小道易守难攻,神通担心百里燕将三城归附的人丁、粮草迁入深山老林之中长期坚持,袭扰后方。
“此外,东岸咸军绝不会措施此等良机,必有雷霆之势秘而发之,我军此时若为所动,必遭咸军所迫。”
“这也不行,那也不成,你说如何是好。”
“以眼下情势而言,雷霆若能撤兵那是最好,但恐怕雷霆不会善罢甘休。为今之计,只能退而求其次,放弃永兴河,全军撤往滔荔。”
“全军撤退!如此岂不是便宜了赵逊。不行,宗主若是追究下来,你我谁能吃罪得起!”圣焱反对道。
“先等我将话说完,你再斥责也不迟。”
“那你说,全军后撤,如何能胜此一战。”
“我料咸军若知我军西撤,只有三种情形,其一尾随追击我军,其二继续按兵不动,其三,我军撤退途中,赵逊调步军骑马北上打通合城。
故而若其追歼,我军可与之主力决战,其定不能胜。若是按兵不动,那是最好不过,我军前去解围。倘若北上打通合城驰援鼎炀,其永兴河东岸必然空虚,我军再反戈一击。”
“此等明了形势,咸军又岂能不知,若是咸军另有所图,而你我又不知,该当如何?”
“另有所图?咸军眼下除了能图添城、卫津、夏渠三城之外,我实在看不出咸军还能图何处,咸军三万骑兵皆被困在鼎炀,咸军何来善战骑兵奔袭我后方,难不成令步兵骑马不成。”
听完神通一席话,圣焱深以为意,果断放弃了立场:
“也罢,咸军从志国所获粮草甚多,我等久持待变之计已全然无功,如今已获水师,围了北海占了蒲城,雷霆若能再一举拿下鼎炀,明年北海可破,撤兵吧。”
“那好,我即刻安排撤兵之事,你可先率兵先去滔荔下寨。”
神通、圣焱二人定下撤兵之计,于当天下午在西岸大张旗鼓的撤兵,生怕咸军不知道,神通将人马频繁来回调动,佯装仓促撤退之态。
此时赵逊站在永兴城西北角的望楼上,眺望河西,见叛军撤退仓促,便是问道司空南:
“司空南将军,叛军已开始佯撤,你与何猛将军也该赶路了。”
“叛军尚未走远,待叛军走远之后,我军再上路也不迟,若是早了,叛军定然要反扑我军。”
“也好,那就再等一日。”
………………………………
第388章 转折(2)
当永兴河畔暗流汹涌之际,添城的情况不太乐观,两天之内连发叛乱,黑巾军移入添城的孙国人继续打着邪教的幌子,伙同徐国、志国人在城中到处作乱。
恰巧此时又在百里燕调骁骑营四百人,健步士五百人,前去偷袭东南五十里处通往合城的密林小道的当口上,同时赵家六姓组织的万余民军疲于扑灭城中叛乱。
进入添城的第三天下午斥候来报,叛军两万人马已经到西北五十里,当天再次发生叛乱,民军伤亡一千多人,百里燕速调骁骑营回城镇压。
当天黄昏,赵家在城东的临时居所挂起来了白幡,为惨死的赵家儿媳治丧。
“唉……我两位大嫂死的真惨,幸好咸军及时赶到,否则我等性命也要不保。”
赵家后院偏厅内堂,一个青年披麻戴孝唉声叹气说道,却不见他脸上有多少悲伤,一旁头戴木冠身着粗布深衣,颇具书生气的男子负手在后,来回踱着:
“这眼看叛军就要兵临城下,添城一直这么乱下去,怕是危险呐。”
青年接过话,不以为然道:
“其实不费吹飞之力便可平之。”
“贤弟是说粮草?”
“是啊,叛军此来穷凶极恶,粮草定然无多,若是不能进城,就只能困在城外自己收稻子,若是我,我就派一支骑兵追在后面,等着叛军无粮割稻之际,给他突然杀出,如此不就简单了。外敌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孙国人,都中了邪,无药可救了。”
青年说的轻描淡写,一旁男子捻着短须点了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