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再言,眼下情势不明,百里燕亲自现身,定有诈计。如若不探虚实,我军恐遭不测。传令各军各营,布两翼阵,没有本将军令,不得妄动。”

    “属下遵命。”

    言毕,沈暮驰携护骑两百人前出阵前,百里燕见其迎面而来,遂是催马上前,距其大阵一百五十步停下脚步。

    邵平一战,二人有过两次正面交手,一次是百里燕设母马计,诱走沈暮驰军马。

    第二次是沈暮驰渡河之际,被百里燕先锋营反杀个措手不及。

    两次沈暮驰皆完败,但二人却从未有过照面,沈暮驰不识百里燕,百里燕不识沈暮驰。二人都是一眼认出彼此将甲,籍此确认身份。

    沈暮驰很是打量了一番百里燕,三十四五的年纪,神采不凡,胯下一匹千里跃,乌黑发亮颇有烈马雄心的大气度,他是一眼认出此马精贵,即便不是头马,也是马中之极品。

    看到这里,沈暮驰抬手向百里燕略施一礼:

    “阁下可是当年奔袭邵平的先锋将军百里燕?”

    百里燕亦是抬手还礼道:

    “正是本帅,想必阁下便是沈暮驰。”

    “你我互为敌手,要战便战,何来如此多废话。”

    “真若要战,只怕是将军今日是插翅难逃。”

    “哼,大言不惭,不战怎知胜败。”

    沈暮驰嘴上硬气,心里实则虚得很。

    圣焱、雷霆都败于百里燕手中,百里燕虚张声势也好,恐吓也罢,他非常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见沈暮驰神色紧张,隐有掩饰异色,百里燕料定他并无底气,遂是说道:

    “沈将军,当今天下诸侯同起刀兵,黑巾军肆虐十数载,气数已尽,各国日后势必清算黑巾孽债,将军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麾下部众数万弟兄身家性命考虑。

    我咸国自变法以来,废黜奴法,推行新政,纵览中原诸国,仅我咸国一地。将军若率部众归顺我咸国,我王可保沈将军与部众数万人马身家平安,沈将军意下如何?”

    “哼!”沈暮驰不屑一顾,反质问道:“百里燕,两军阵前如此收买人心,不觉无耻吗?”

    “本帅爱惜我咸国将士性命,但凡一切之手段,本帅不惜一切代价。但如若贵军执意拼死倒底,本帅同样不择一切手段。沈将军,为了你自己的弟兄,将军难道不想为他们谋一条活路吗?”

    “本将知你永兴侯巧舌如簧,但今日纵然你花言巧语,也休想说动本将。速速退回军中,整兵来战,若再妖言惑众,本将即刻发兵荡平你等。”

    “呵哈哈……”

    百里燕仰天大笑,沈暮驰恼火:

    “你笑什么?”

    “本帅笑你沈将军眼瞎。”

    “你,你敢辱骂本将!”

    沈暮驰气结,顿时面红耳赤目生怒意。百里燕不温不火,继续说道:

    “沈将军难道不见本帅胯下宝马吗。本帅如今高将军半个身位与你说话,沈将军也不想想,本侯若无三分本事,能到此与你说话。只怕是贵军骑兵跑断了马腿,也不及本帅胯下马宝一跃之功。”

    “哼!那又如何,本将现在杀了你,你也逃不掉。”

    “呵呵…”百里燕冷笑:“本帅直面数倍精良蛮军重甲铁骑尚且毫无惧色将之击溃,沈将军就凭身边两百弱骑焉能奈我何。”

    “你,狂妄!”

    沈暮驰气急败坏枪指百里燕,各自护兵立时剑拔弩张。少时沈暮驰护将骑马来报:

    “启禀沈将军,方圆二十里内未见咸军骑兵,只有五万咸军步军尚在四十里外。”

    “哦,呵哈哈……”沈暮驰闻讯大笑:“我说呢,昨日咸军骑兵应在照城,据此三百余里,今日怎能赶到,百里燕,你果然是来诈本将!”

    百里燕不以为然,讥诮道:

    “那又如何,本帅现在就走,沈将军难道还能追得上?”

    “本将身后一百五十步,便是三万大军,此时此刻活捉了你,简直易如反掌。”

    “沈将军,平昌城内有我军三万人,四十里外有我精锐五万,本帅两万余精锐骑兵明日便会赶到郎秋,沈将军以为能逃脱本帅的手掌心吗?”

    “那本将现在就活捉了你,来人!”

    沈暮驰一声令下,左右护兵上前:

    “属下在。”

    “活捉百里燕者赏银十根。”

    话音未落,百里燕麻利从怀中掏出一大串珍珠,对沈暮驰众人炫耀:

    “诸位弟兄,只要降了本帅,每人一串珍珠,至少千根寸银。”

    说着,百里燕又从怀中掏出四串继续炫耀:

    “如此一串珍珠,咸国值价一千八百寸银,随地即刻兑换真金白银,此处有降本帅吗。”

    百里燕此举,着实沈暮驰吃惊恼火,其断未想到百里燕堂而皇之招买人心。

    “住口!本将杀了你。”

    沈暮驰恼羞成怒,挑枪便是一刺,只可惜高低落差达半米之多,沈暮驰这一抢实在够不着百里燕,其眼疾手快勒过飞羽,一脚踢开刺来马槊。

    “蒋杰,撤!”

    “诺!”

    百里燕纵马而逃,却不是向西逃,反而是向东,直奔沈暮驰大军而去。

    “这可是你自找的,给本将追!”

    (本章完)


………………………………

第706章 富得流油

    沈暮驰奋起直追,此时叛军尚不知前方情势,只见迎面跑来一百五六十匹战马,紧跟着还有两百余匹,待到近处之际,叛军都是吃了一惊,不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咸军手中飞出大把大把珍珠,边撒边喊:

    “凡降我咸军者,赏珍珠一枚……”

    边撒边喊,边喊边撒,沈暮驰见此一幕怒不可遏,这时却是发现百里燕已是跑到一里之外,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可恶,居然就这么上了他的恶当!”

    沈暮驰气的牙痒,随即分出两千最快骑兵去追,一刻钟后愣是被甩开了三里地,无论如何也追不上。非但如此,原本秩序井然的队伍因为珍珠引得一片混乱,着实令沈暮驰大为光火。

    “沈将军,百里燕着实可恨,其已经脱逃,现在怎办!”护将忙道。

    “还能怎办,即刻收缴珍珠,急速返回尹渠,凡乱军心者,严惩不贷。”

    “诺!”

    此时百里燕已经遁逃,跑出十里地后刹住马队,从腰间皮匣掏出一支八倍望远镜西眺沈暮驰军,这时蒋杰说道:

    “侯爷,刚在的珍珠真是可惜,得值多少银子啊。”

    百里燕收起望远镜,根本无所谓:

    “区区几百粒珍珠而已,本侯有的就是,还在乎这些。要是一粒珍珠能买一个降兵,本侯就是倾家荡产也值。走,去平昌。”

    “诺!”

    百里燕此番随行带了十万粒珍珠,当然,算不上什么好货色,都挑剩下的四等货色,积压在侯府等着做珍珠粉,侯府多的就是,闲着也是闲着,拿出来还能当成钱使。

    当下绝大多数人对“金钱”的概念仍然停留在钱是好的,有钱能买东西的基本层面,即便是统治者和官僚阶级,对钱的认知并不深刻。

    金钱的本质是没有价值的流通品,为促进有价值的货物流通,才赋予货币了特殊物体的等价流通功能。

    故而有钱能买到一切世间存在有价值的物品,但如果不存在可消费的有价值物品,钱便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口饭,人人手握一公斤黄金,这口饭的价值远在一公斤黄金的价值之上,因为黄金是不能吃进肚里而延续生命的,而饭可以。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反向发展,人对财富的需求停留在货币层面,对物质的需求认识并不充分。

    如此导致但凡与金银挂钩的物品,往往具有黄金白银的潜在替代性质,如玉、宝石、珍珠等。尤其是质地越小而价值越高,又便于交易成黄金白银的物品,更受各个阶层的欢迎。

    比之黑巾军炼出来的假黄金,百里燕的珍珠分量轻价格高,能大量养殖生产,价格少则二三十寸银,多则上百数百,显然要比带着几斤黄金白银逃命更为方便。

    与其存在手中,不如撒出去收买人心扰乱军心,百里燕相信不用多久,沈暮驰军中那些私藏了珍珠的兵士很快会开小差,然后溜号。

    从中潭到平昌县,全速不消半个时辰,辎重队避入平昌县后加强了防御,由于不会用炮,火炮还都上着封着油裹着油布。

    沈暮驰由中潭向北逃窜,于第二天中午抵达郎秋时,叶信提前一个晚上赶到郎秋扎营,又等了半日,待到沈暮驰赶到,叶信以逸待劳守在必经之路上。

    而与此同时,肖渠部五万步军接到百里燕命令向北运动,切断了沈暮驰南下退路,沈暮驰只得向西转移,与叶信部骑兵保持距离,不敢轻易交战。

    百里燕亲自押护辎重队,从平昌出发前往林台,而沈暮驰偷袭失败,反被叶信盯住的消息在偷袭失败的第三天,被神通获悉:

    “天王,沈暮驰现在被咸军骑兵盯在林台东北六十里无法脱身,另有五万咸军从南面步步紧逼,继续这般下去,林台再出兵,沈暮驰的三万人可就彻底完啦!”万夫长宋何说道。

    “这还用你提醒本天王吗!”

    神通不带不快,厉色瞪了眼宋何,宋何忙是退回一旁继续站着。

    神通摊开地形图,目光落在林台西偏北六十里处,此地一马平川,距林台近,而距尹渠、贡城远,沈暮驰被围困在叶信、肖渠、林台三地之间,平昌的失利则是神通没有料到的。

    思索足有一刻时间,神通郑重说道:

    “即刻从贡城调一万兵马入尹渠,两日后尹渠守军与本天王本部兵马南下林台,准备决战。”

    宋何闻讯大吃一惊:

    “天王,尹渠守军只有两万啊,不算沈暮驰部三万人,南下的只有七万人,加上沈暮驰也不过才十万人,咸军有十六万人,此战必败无疑呀?”

    宋何话音未落,立时换来神通阴狠眼色:

    “那依宋将军意思,是要本天王尊你号令行事?”

    闻听神通口气阴狠,宋何顿时头皮发麻胸口冰凉,诺诺连声道:

    “不不不,末将岂敢僭越,一切谨遵天王号令。”

    “哼,即刻传令去,限贡城守军两日内赶到,否则严惩不贷。”

    “诺!”

    一日后,百里燕押运辎重回到林台,刚进治所便得贡城消息:

    “副帅,今晨来报,贡城有一万守军昨日突然出城急行军赶赴尹渠,在下判断神通是要从尹渠兴师南下于我决战。”

    关龙翔详细道出详情,百里燕脱下头盔,来到地形图前问道:

    “沈暮驰部今日到了何处?”

    “叶大都督已将他逼到据我林台五六十里处,肖渠将军距其只有四十多里,急行军半日可到。”

    “继续压着,传我军令,调叶信回城坐镇,令徐谨前去接替叶信指挥骑兵。同时令顾中率步军五万,随本帅前往照城,准备攻打照城。”

    关龙翔闻讯吃了一惊,忙是问:

    “副帅,神通这是要与我军决战林台,此时抽调走五万兵马,林台附近我军可就只有十一万人,而且照城守军有三万,五万人即便有火炮,怕也是难啃吧。”

    这时赵安陵凑近地图前看了照城两眼说道:

    “神通寄希望于和我军接战,以提振其士气,如今沈暮驰被围,其只能谋求与我军决战。照城以西是杏城港,我军若不在照城方向阻击,神通极可能从思水江上游或是以西抽兵在杏城登岸,经照城东进,迫使我军与之决战。

    而照城地处丘林,山丘林木茂盛,城墙建与高丘之上,易守难攻,五万大军无法展开,若是包围,五万人马包围三万略显勉强,一旦叛军从杏城登陆,五万兵马根本难以招架,更别谈攻取照城。

    我若所料不错,侯爷率兵五万前去照城,多半不会围城。侯爷可是如此?”

    “赵先生所言极是,照城附近主要山头皆在城垣之下,根本无我军立足之地,更别谈围城,故而只可巧取,不能强攻。我料那神通此来决战,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起来,其定要等援兵抵达之前,才会强攻我军。

    因此待其开始强攻,可令徐谨部与肖渠部收回至林台附近,让出生路,放沈暮驰骑兵归去,能够避战尽量避战,待本帅取了照城,神通就是再有能耐,也回天乏术。”

    照城距离林台有一百八十多里,急行军需两天,骑兵也要一天半,咸军骑兵牵制了沈暮驰,同时也被沈暮驰牵制了咸军骑兵,神通若从杏城登陆援军直扑照城,会同照城三万守军倾巢出动,咸军再调骑兵前去堵截,反可能被沈暮驰咬一口。

    如果只出动步军强攻或是围困,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照城,但又不得不分兵堵截来自照城的黑巾援兵,神通料定百里燕必然要分兵去堵照城。

    这样一来,林台内外的咸军大减,神通主力再南下紧逼,咸军也就无兵力绕道奇袭贡城、尹渠。

    此时照城不尴不尬的地位凸显无疑,神通在照城摆下三万兵马随时可能变成一把尖刀,插进咸军的命门。

    商讨之际,蒋杰入室来报:

    “启禀侯爷,志军公良修已到治所,是否请到此处?”

    “哦,公良修来了。快请!”

    “遵命。”

    百里燕到林台有十日之多,公良修早不来晚不来,大炮刚到就来,不是为炮而来,就是为志军攻取昌尹全郡而来。

    少时公良修登堂入室,眉宇间略显焦急,见百里燕坐于堂上抬手行了一礼:

    “永兴侯别来无恙。”

    “公良大夫好灵通的消息,本侯新铸火炮刚到,你便来了,公良大夫不是前来借炮的吧。”

    “永兴侯多虑了,你要是开口一门炮一百寸一月,本大夫哪里还敢开口。”

    “呵呵……其实一百寸银也不贵呀,请坐吧。”

    少时公良修入座,百里燕继续问道:

    “公良大夫此来,不知所为何事呀?”

    “两日前听说沈暮驰被你军围在了此地,我料那神通定是要南下林台决战,故而前来一探情况。”

    “如此说,志军近日也将有行动?”

    “实不相瞒,那千岁天王数日前已是向家父下了战书,家父已经应战,准备与之决战。现在突闻林台战事,我父亲担心两线作战有所闪失。

    一旦有变,你我两军皆有腹背受敌之危,故而我此番前来是想劝永兴侯待我志军战况明朗之后,再与神通决战,万一我军陷入被动,咸军还能出兵来救。”

    “其实本帅也不想立即决战,但神通逼迫甚紧,其若近逼至林台城外围,决战将无法避免。如若久拖,神通必会以林台为跳板,向东分兵偷袭公良晨身后,亦或是奔袭樱城你军背后,战局反而不利。”

    “但神通至多出动十二万兵马,而你林台有十六万人马,分兵屯于城内外,神通还能围你永兴侯不成。”

    “你是有所不知,神通手中有一窝蜂与朝天弩,每战可发箭簇数十万之多,其即便不围城,只需列阵抵近至我军阵前两百步外,天天以一窝蜂袭我驻军,我军非死即伤。

    而你志军有数万朝天弩,黑巾军多少得掂量掂量,而我军则只能被动挨打,若不主动出击,岂非坐以待毙。”

    “你咸军有火炮,害怕区区一窝蜂?”公良修反问。

    “火炮再厉害,也非万能法宝。更何况一窝蜂短时内可发数万乃至数十万,火炮仅有数十发,焉能相提并论。”


………………………………

第707章 心理落差

    一窝蜂出现后麻烦很大,其射程覆盖一百至三百米,加大药量甚至更远,发射量大,覆盖率高,杀伤力强,即便不围城,天天往城中发射十万支箭也够呛,效率远比实心弹丸强得多。

    当然,咸军普遍挖掘了掩体工事和地下防空洞,但城内外二十六七万人不可能都躲地下和掩体,老百姓的茅草屋更没有防御效果,公良修说的容易,坚守林台一直拖着,殊不知神通哪里给你拖的机会,杏城很快会有援兵登陆。

    千岁天王的约战多半也是虚晃一枪,利用志军急于谋求突破的心理,将志军引向南面,拖而不战,真正的对垒应该还在林台。

    这其中又牵扯到志国与咸国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公良修在为公良军谋求更大利益,站在其立场,自然是希望百里燕配合他的行动。而站在百里燕立场上,则是要公良军配合他的行动。

    如果百里燕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这显然是神通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如果因照顾了公良军,而误了咸军根本利益,则不符合百里燕的利益诉求。

    因此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更有利,而没有绝对的有利。

    略作思考,他说道:

    “此事本帅可以考虑,但我可不保证神通不会强攻。”

    “你永兴侯威名赫赫,手中十六万雄兵堪称精兵,还怕神通区区十万余人?”公良修激将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岂有谁兵多,谁兵强,就一定战之能胜的道理,这世上也无常胜的将军。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本侯可不是神仙下凡,还是小心的好啊。”

    “永兴侯啊,本大夫看,你是做了几年官,用兵是大不如前了吧。”公良修讽刺道。

    百里燕恬不知耻的略略点着头,叹了口气:

    “唉……这统兵打仗整日提心吊胆,还是做司农好啊……”

    “你…”公良修话到嘴边又是咽了回去,稍作酝酿又是说道:“不说也罢。听闻沈暮驰被围,是为袭取你新运火炮反遭你算计。我来都来了,就不打算让本大夫开开眼界吗?”

    “那好吧,不过要等明日,今日火炮刚到,油封还未拆去,需等今日将油擦去后,明日请公良大夫观炮。今日就请在林台下榻一夜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

    “那好,蒋杰,安排公良大夫前去治所歇息,外围令武备营加设岗哨,确保志军安全万无一失。”

    “属下遵命!”

    待蒋杰引公良修离去,关龙翔说道:

    “副帅,志军若要与千岁天王决战,这恐怕没有三两月,难有结果,三两月后若是打胜倒也算了,万一是惨胜或是大败,我军岂不白白损失三两月时日。”

    “不会。”赵安陵否定道。

    “贤弟何以见得?”

    “我想,千岁天王寻战是假,拖住志军是真。千岁战力其实不如志军,志军迟迟难有进展,是受攻城之苦。千岁坚守各地城池,使得火药不足的志军只得逐城逐地的争夺,伤亡很大。而今千岁天王舍长取短,与志军野战,其肯定不会正面速战。

    相反我军攻城优于志军,金银充足,对神通极为不利,神通只有速战速决才能稳定战局。”

    “那贤弟方才为何不将其中利害说与副帅与公良修,这下反落得个被动不是。”

    “呵呵……”赵安陵摇了摇头浅然笑道:“公良修聪明一世,但怎奈何孙国土地乃是公良氏之根基,其若不拼命,日后定有大难。纵然我等讲透其中利害,他也只会以为是我等之托词。

    甚至其自己也知其中利害,暗中另有算计也尚未可知。但我军如若拖住神通,掩护其南下用兵,对公良军大有利益,这是显而易见的。故而无论其是否知情,公良修绝不会依从我等。”

    “嗯,赵先生所言正是本帅所想。”百里燕肯定道,接着又说:“方才公良修前后激将本帅,便是要令本帅助其用兵,想来公良修、公良义皆非等闲之辈,因能看出其中利害。

    但若是他们另有算计,能籍此谋取战机也未可知。若是如此,公良军此一战非是大胜,便是大败,公良修故而得说服我军守住其背后,以便关键时刻出兵增援。”

    公良修才智过人,百里燕并不相信他看不出其中端倪,他看不出,公良义也是老江湖了,又岂能看不出,这里面少不了有公良家的盘算,只不过公良修不说罢了。

    翌日,武备营将火炮运出北门,在北门外一字展开,公良修目尽羡慕之色,极是眼红。

    “永兴侯,我王用炮方才到手十五门,你咸国自己先铸二十五门新炮,中间的差价不小吧。”

    “呵呵,赚得其实真不多。”百里燕讳莫如深,绝口不提钱的事情。

    此时炮兵装填到位,三十五门十二斤炮最先开火,一轮齐射震耳欲聋,弹丸呼啸出膛,直扑两里地外,弹丸落地泥土翻飞砖石爆裂,场面极为壮观。

    公良修也曾见识过咸军火炮威力,如今三十五门十二斤炮同时开火,气势不可同日而语。

    “公良大夫,我军火炮可否威猛。”百里燕得意问道。

    “比之神通、千岁二王火炮,胜之十倍也不为过,只是我观你军操炮之术极为熟练,一刻之内能装四发,黑巾军一刻之内至多两发,其他诸侯军大都如此,为何独独你军一刻之内能射四发?”

    “公良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