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散帐后回营路上,钟衡就问到赵逊:
“赵将军,鼎炀侯穴攻一计真能拿下杜阳城?”
“难说,不过除此之外,本将也想不出其他既能避免攻城,又得避免野战之战法,穴攻取城不失为上策。”说罢,赵逊看向姚盛:“姚盛将军,你所在前军明日列属攻城,定要小心行事。”
“末将遵命。不过,此事是否问计魏贤,看看他怎的说。”
“不可。鼎炀侯依然怀恨在心,倘若问计于他,被鼎炀侯知悉,怕是你我都难逃干系。本将在,他尚且不敢怎么样,你姚盛将军可就不一样了,此事还是不要问计魏贤,以免再落人口实。”
方才帐中鼎炀侯已经讽刺过赵逊,如果他这个当口在去找魏贤,万一鼎炀侯暗中让人盯梢,事情就会很麻烦。而且鼎炀侯指定姚盛所部明日开始攻城,显然是想置百里燕于死地。
当天夜里,姚盛召集所部都尉、都统、仕长、百夫长帐内商议明天攻城。散会之后,百夫长江湛私下找到百里燕(既魏贤),来到无人处说道:
“魏贤,明日我部要攻城,你要自己当心。”
“除了攻城,姚将军可还吩咐其他事情。”
“未曾吩咐其他,只令我传话于你自己小心,若有需要,可向我提出,让我酌情处置。”
“既然如此,能否替我弄一件绸衣,一床棉被,一面盾牌。”
听到这里,江湛就疑惑了:
“你要绸衣、棉被作甚?”
“在下自有用处,百夫长明日便知。”
“也罢,我去帮你弄来。”
江湛在不解之中弄来了绸衣和一床棉被,棉被百里燕有,春天刚到,气温不算太高,军里每两人分有一床铺盖,铺盖不是棉被,是用两块较厚棉布缝合在一起做成的毯子,正好够两个人盖,但效果远不如棉被。
绸衣弄来之后,百里燕一剪为二,上半身套在身上,下半段又往身上裹了一圈扎紧,然后再套上防御力低的可怜的皮片甲。
这种皮片甲几乎是所有步卒的标准配置,份量很轻,防御能力有限。而丝织物可以有效的降低箭矢伤害,即便不幸中箭,箭头一般很难射穿丝织物,丝织物会直接裹着箭头扎入体内,这样更容易拔出前头,减少痛苦。
当然,如果是弩箭的话,钢板也未必有用。
至于棉被,南方冬天气温高,棉被做的较薄,也就比空调被厚那么些,加上一卷铺盖,就能防寒。
之后百里燕就抱着棉被、盾牌回到自己的帐篷里。一个伍共住一个军帐,也就是五个人,眼下竹生的这个伍连自己在内只有四个,自己跟萧睡一个铺,之前他是一个人裹条铺盖。
回到帐内,只听鼾声阵阵,将棉被放在一边,径自躺了。刚一下躺下,萧挨了上来,紧紧抓着。
“萧,你还没睡呢。”
“魏大哥不在,我怕。”
“别怕,明天跟着大哥在后面,别离开大哥,知道吗。”
“嗯,萧不离开魏大哥。”
萧虽然才十五,其实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怕死是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个孩子。
第二天,起床的号角整整提前了一个时辰吹响,此时天还没亮。各营开始催着去领饭,吃过饭后开始催着拔营。
由于姚盛麾下的三千多人今天攻城,在军令催促下,与其他两部合计一万一千多人,提前离营前出,在距离杜阳城七百多米的距离上列阵待命,为大军移营提供掩护。
出营路上,百里燕将叠好的被子压实后用绳子紧紧扎在胸前,把颈部一下全部盖住,然后还往中间铺上一层潮土,浇了些水,重量少说七八斤多。
走在路上就活像个孕妇,很快招来整个队伍的目光。伍长竹生忍不住问道:
“我说魏贤,你将一捆被子捆肚子上做什么。万一中了火箭,还不把自己烧死。”
“被子是湿的,烧不起来。”
“是嘛,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聪明啊,这等点子也想的出来。”
其实百里燕没说透澈,被子里除了洒了些水,自己还对着上面撒了泡尿。
走着走着,百夫长江湛也离开队伍找了过来:
“魏贤,你这是做什么。”
“防箭。如此便不会被箭从正面射穿,且还防火。用盾牌互助头部,火箭也没用。”
“可敌军若是浇油,你这装束又有何用。”
“可总比没有的强吧。”
百里燕当然知道万一攻城时往下倾倒沸油,肯定是必死无疑,沸油不光烫人,倒向人群的同时还放火,一死就是死一大片。但好歹比没有防护的强吧。
大军很快步行至杜阳城外,摆开攻城阵形,等待中军移营。
此时已经可以看见杜阳城残破的城墙上晋军的旗帜,甚至韩合此时也躲在城楼内窥望着咸军的阵列。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鼎炀侯命人前去城下喊话,让韩合出来说话。少时片刻,韩合果然出现在城头,鼎炀侯在亲兵护卫之下来到城下:
“韩合,我军已兵临城下,识相的带着晋军滚出我江东土地,否则今日便要你知道我咸军厉害。”
“哼哼!“韩合冷冷一哼:“鼎炀侯,要攻便攻,我九万大军固守杜阳,你若能攻下,老夫佩服你鼎炀侯神武。但怕就怕你鼎炀侯攻不下我杜阳城。”
“韩合老匹夫,晋王背信弃义煽动叛乱在前,占我江东,杀我魏旦老将军在后,此仇不报天理不容。整日缩在城内算什么英雄,有能耐出城一战。”
“呵哈哈……鼎炀侯,你当老夫是三岁孩童。你以众欺寡,有何脸面要老夫出城与你搏杀。若要野战,鼎炀侯也可以九万之兵与老夫野战,老夫定当奉陪。如何,鼎炀侯。”
“老匹夫,有种出城一战。”
“看来鼎炀侯毫无诚意,那就恕老夫失敬了,给我放箭!”
韩合一声令下,城上箭矢乱飞,好在只是落在鼎炀侯马前两丈的距离,真要诚心要他死,此时便是万箭齐发。
韩合也是狡猾异常,真要是让鼎炀侯以九万对九万,就以咸军现在的状态,非输不可。
即便晋国阵战能力输咸国一筹,但眼下韩合手中的骑兵比咸国多一万,步兵的素质也比咸国高,兵器更是强一代,鼎炀侯就是再傻,哪能答应这种条件。
此时天空一阵乱箭射来,鼎炀侯是气急败坏,在亲兵盾牌掩护之下,调转马头撤回中军指挥营。
“传本侯军令,给我攻城!”
鼎炀侯掷出军令一枚,中军传令官拾起令签应命:
“诺!”
中军官得令,骑上战马飞奔阵前来:
“左都督姚盛将军听令!”
“末将在!”
“鼎炀侯令,你部速速攻城。”
“诺!”
姚盛接过令签,中军官旋即调转而去。少时片刻,大军鼓号随之而起,姚盛催动着三千多人马开始攻城。
咸军战阵最前的是前军攻城营,也就左都督姚盛的这个营。杜阳城池较小,且只攻打西城墙,十二万多人的大军,先用三千多人马完全足够。
前军在鼓号鼓噪下,姚盛攻城营云梯队、冲车首当其冲,大队步兵跟进在后。攻城营身后是预备攻城营,以及弓箭手,弓箭手负责掩护攻城营攻城,再往后便是弩车、简易石砲车。
经过尹秧城一战,韩合吸取了攻城教训,也在城墙上挂起了草泥袋,阻止床弩和投石机对城墙的破坏,这令姚盛始料未及。
………………………………
第80章 血战杜阳(9)
此刻百里燕(既魏贤)位列攻城队的最后,看着城墙上遍布的草泥袋,心中不仅感概,有朝一日他要攻自己设计的防御体系。
“看来技术一旦普及,马上就会投入战争!”
百里燕已经可以想象到,除了草泥袋,韩合恐怕还学到了火钳矛、龙牙板、铁蹄钉此一类攻防器具。甚至可以预见,如果搞出了火药,低门槛技术将迅速泛滥,各国也会千方百计的窃取配方。
总而言之,任何有助于战争进程的技术,无一例外都会普及和推广,增加战争的残酷性,从尹秧城到今天的杜阳城,其中的利害关系可见一斑。
云梯队在弓弩手掩护下冒着晋军疾风骤雨一般的箭雨冲向城墙,在伤亡一多半后,二十队云梯只有八队成功攻到城下,倒下的十二队迅速被紧随在后的步兵抬起云梯继续攻城。
云梯队刚刚抵近城下,城墙上晋军滚木檑石倾斜而下,不时有弓弩手放箭,正在竖起云梯的咸军步卒伤亡惨重,前面的刚刚倒下,后面的再次竖起,如此反复争夺,云梯陆续竖上城墙。
第一波攻击只有五百人,分成两个批次,一个批次两百五十个人,等第一个批次伤亡过半,第二个批次开始攻入城下继续攻城。
面对只有两百米多米残垣断壁,一个波次五百人的密度非常高,不可能三千多人一起发动攻击。也不可能均分在每一米的城墙,而是重点进攻事先选定的不弱点,集中进攻。如果散兵游勇一样一拥而上,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活靶子。
今天攻城的几乎都是新兵,但其实所有的战斗方式,攻城是唯一和单兵素质,个人经验几乎不挂钩的战斗。
就算单兵技能再高,有万夫不当之勇,天下无敌,只要攻到城下,面对滚木檑石和箭如雨下的箭矢,再优秀的战士都是炮灰。甚至连伤员都救不下来,根本等不到抢救,便会被一层一层的石头和原木砸死。
更何况韩合从尹秧城学到了大量城防手段,今天的攻城将会比以往都更加惨烈。
不过为激励攻城,各国都有重大的奖励,但凡首先入城者封为先登死士,封将、重赏等等,以激励士气和军心。
姚盛将百里燕所在的百人队安排在第七个波次的第二批,以现在的攻城进度,今天基本上轮不到百里燕所在百人队攻城,但明天就很难说。
除非今天就伤亡过三分之二,姚盛的攻城营明天就会被替下,改换其他营攻城,以免建制被打残。
在晋军的反击下,姚盛的第一批人马很快伤亡过半,第二批已经杀至城下继续攻城,第二波三、四批进入攻击位置,随时开始攻城。
百里燕此时距离城墙尚有三百多米距离,一般的弓箭难以够到,但单兵的强弩,和城防弩的射程往往惊人,即便站在姚盛攻城营之后的预备营,个别运气不好的家伙,隔着五百多米,被一根极粗的城防弩,从胸口戳个对穿。可见即便再远的距离也并非百分百的安全。
看着前方不断倒下的兵士,百里燕不免担心起自己,也许自己会倒在冲锋的路上,也许会是被石头砸中,更加讽刺的是韩合用自己的城防技术,来对付自己,如果自己死在自己创造的技术下,这又是何等的讽刺。
此时时间仿佛是被凝固的冰块,每一秒都过的那么艰难,这时一只手突然抓住了他,下意识的看向左侧,是萧,他的脸色煞白,双腿不停颤抖着,目中尽是恐惧:
“魏大哥我怕,我怕死……”
“待会儿跟着魏大哥一走,不要掉队。”
“可我怕呀……”
“别怕,有魏大哥在。”
把萧揽在怀里,百里燕不停地安慰他。其实他比谁都怕死,因为自己是个医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啊。
攻城还在继续,拜百里燕的技术所赐,咸军的伤亡速度比预计的更快,下午丑时两刻刚过,排在百里燕之前仅剩下不到一千两百人,这意味着姚盛的攻城营从攻城开始,用了不到五个小时伤亡了两千多人,而这段城墙只有区区的两百多米,远远超出了平日攻城所能承受的极限。
消息很快传到中军,鼎炀侯张隽闻讯攻城半日,却伤亡两千余人,不免心惊肉跳,遂令人再次核实,结果又增加了两百多人,伤亡已经超过两千五。
“你可确定!”鼎炀侯质问中军官。
“回鼎炀侯,卑职亲自核查,姚盛将军麾下眼下只剩一千多人,四个两个都尉已经阵亡一员,三个都统死全部阵亡,照此下去,怕是天河之前预备营就得顶上去。”
“你且退下听令。”
“诺!”
中军官退下,鼎炀侯目光转向赵逊:
“赵将军,为何姚盛将军如此不堪一击。”
“回张将军,韩合采用魏贤守城之法。加之非姚盛将军本部,皆是老弱新兵,毫无攻城经验,伤亡惨重是必然结果。”
“魏贤魏贤,我咸军除了魏贤,莫非再无能人了吗!”听到魏贤,鼎炀侯重燃怒火。
“张将军,我军去年坚守尹秧城,本将军便是听从了魏贤之计,阻挡晋军一月有余。且当时晋军以十万人围城,攻打我军一万三余混杂兵士。
而如今是我军十二万,攻打韩合九万人坚守的城池,且尚未攻入城中,倘若韩合在城内亦采用魏贤之法,怕是照此下去,我军十日之内便得全都撂在城墙之下。”
“哼,赵将军未免危言耸听了吧。”鼎炀侯不屑一顾,冷冷看了眼赵逊,心中愈发不快。
“如果张将军一意孤行,本将军也只能请辞镇东大将军一职,请我王另请名将挂帅。”
“赵将军,何必意气用事呢。本侯若非为了穴攻,不得不如此行事。”
“但穴攻最快也得三日多,慢则需要五日,我军如此攻城,五日后伤亡怕是已经过两万,届时我军与晋军已无优势可言,万一晋军杀出,我军何以迎战。”
尹秧城守城战,赵逊是以一万三千人利用地利优势,采纳了百里燕的计策,这才坚守了一个多月,这一万三千多人里,不少都是抓的壮丁,不经训练就投入了战斗。
当时的尹秧城尚且有地利优势,期间韩合还轰城了十天,能抗住韩合十万大军围城,守住一个月真是奇迹。眼下杜阳城内外有九万晋军,要是照今天这样的伤亡发展下去,怕是用不了几天,咸军就得全部死于城下。
攻城还在继续,前方的伤亡不断传回中军,鼎炀侯始终无动于衷,坚持己见继续攻城,同时增派人员挖掘隧道,以加快进度。
姚盛阵前急的跳脚,几个时辰前自己麾下可是小四千人,转眼功夫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就算是铁打的心,也经不住这么个死法儿。他也终于体味到当初晋军攻打尹秧城的痛苦,这他妈的都是自找的。
而与此同时,中军官再传鼎炀侯军令,预备攻城营进入姚盛攻城营战位,另一个营转入预备攻城,显然是准备做连夜攻城的打算。
命令传到之际,赵逊已经赶到阵前:
“姚盛将军,你麾下还剩多少人马”
“赵将军!已经不足五百,再有一批人就该魏贤了,鼎炀侯是让我军撤下去吗。”
“不,他要连夜攻城。”
“他娘的,末将麾下三千多弟兄便这样不明不白的填进了杜阳城下,若是连夜攻城,明日此时我军便要伤亡两万人,他鼎炀侯这是定的什么计!”姚盛咒骂着,心里不禁在想着,想着应该让鼎炀侯自己去攻城。
韩合采用的守城模式至少也是中国宋朝才出现的防御思维,而当下的技战术充其量战国中后期,攻城器械非常原始,根本就没有更多的重武器用于破坏城墙,中间整整隔了一千多年的代差。
想当初韩合停止砲轰尹秧城后第一天白天攻城,便是伤亡了小一万人,韩合自己都吓一跳。
即便是攻打四面城墙,一个白天至多损失个五六千人已经很高了,但尹秧城只有三面城墙可攻,一个白天就伤亡了小一万。至此开始,韩合不敢大举攻城,大量建造了棚车、塔车、临车后才敢强攻攻城。
如今鼎炀侯初来乍到,怕是不碰个头破血流,是不会回头的。
也就是说话功夫,姚盛麾下最后第二批攻城队杀出前阵,百里燕所在的百人队,与另一支百人队进入战位,也是姚盛麾下最后的两支百人队,不少人这时都尿失禁,其中有几个还是老卒。
城墙下已经是尸体成山,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卒,见到此情此情也难以平复内心的恐惧。
以尹秧城为分水岭,中原还没有哪一次攻城,会在几个时辰内,在一堵城墙下撂下这么多人,更何况杜阳城仅仅只是个很小的城塞,规模远不及尹秧城。
“萧,马上就轮到咱们,记住,一定要紧跟在魏大哥身后,不要跟丢了。”百里燕努力的安抚着她,但依然无济于事,生命都是敬畏死亡的。
“可我还是怕呀……”
萧挤出了眼泪,这是百里燕第一次看到有兵士在阵前流泪的,有见过吓尿吓瘫的,但还真没见过吓哭的。也许真到了生死关头,人才会真正的恐惧。
随着一声号角次吹响,百里燕知道,自己是不能后退了。百夫长江湛抽出了剑,高提着嗓门喊了一声:
“弟兄们,攻城!”
“攻城!”
众人异口同声,姚盛麾下最后两个不满员的百人队杀出阵前,百里燕举着盾牌冲的最快,在他身后是萧:
“跟上我,别落下。”
“别丢下我魏大哥,我怕。”
萧双手拿着那柄已经满是缺口的青铜剑,与之瘦弱的身体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此时天空一阵箭雨袭来,百里燕顶着的盾牌顿时扎了两箭,巨大的后坐力愣也是让他退了两步,同时三支划过头顶的箭矢噗噗插入土中,距离萧仅仅只有不到半丈的距离。
百里燕无暇去思考,举着盾牌回头两丈路,护主萧,他已经吓得两腿哆嗦走不了路,裤裆里往下滴着液体,是吓尿了。
“快跟我走。”
“我的脚,脚不听使唤。”萧惊惧的看着,一步也是迈不开。
二话不说,百里燕持剑的右手一把将她揽腋下,用盾牌护着,继续冲向城墙下。
………………………………
第81章 血战杜阳(10)
萧骨瘦如柴弱不禁风,怕是勉强才三十公斤出头。带着他,冲击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城墙上的箭就像开了制导,一个劲儿的朝他扎去,就好像所有晋军故意要杀将自己杀死。
实际却是速度太慢,已经落在攻城队的最后,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好在百里燕身强体壮,虽然只有十六岁,力气却比普通人还要大些,即便是夹着萧,体力还是跟得上的。
努力躲避着晋军射来的箭矢,盾牌上已经是密密麻麻,他不断走着S行路线,躲过了多数箭矢的袭击,即便如此,盾牌上已经是密密麻麻的的羽箭,份量甚是沉重。
冲击路上,百里燕喝了一声:
“萧,说话!”百里燕无暇再去顾及萧,只怕是一低头,重心一偏,便是一个跟头栽倒,片刻自己便会被射成刺猬。
“魏大哥,魏大哥……”萧哭喊着,心里怕极了。
“别怕,马上就快到了!”
总是嘴上说别怕,百里燕此时此刻自己也怕的要死,说是不怕,那也是给自己壮胆。
前面不长的城墙下尸体堆成了小山,也就是几个小时,三千多人倒在了城墙下,此时百里燕不禁替鼎炀侯,替咸国人感到悲哀,也不知道鼎炀侯怎么想出的这么个昏招。
几个小时的伤亡便是达到了三千多人,而且多半是死透了,鼎炀侯竟还要强行攻城,且只攻打一面城墙,如此一来,晋军岂非要集中所有兵力来应付咸军攻城,怕是即便韩合不用新式守城技术,今天的伤亡也不会少。
眼看着一路冲杀至城墙下,由于跑的太慢,一起攻城的两个不满员的百人队冲杀至城墙下已是伤亡超过三分之二,身后的攻城队已经进入战场,开始又一轮的新的冲击。
一路疾跑,愣是夹着萧冲到城墙下,百里燕刻意先择了一处已经没几人的云梯。此时城上石块落下,紧随一泼箭矢袭来,云梯上下的兵士顿时滚落一片,百里燕硬扛着盾牌用剑左右劈砍数下,格挡射来的箭矢,最后便是脚一软,压在萧的背上,莫名其妙的也倒在了尸堆里。刚一倒下,萧试图挣扎,百里燕一声喝道:
“趴着别动,听魏大哥的!”
“嗯!”
萧乖巧的趴着,他也许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下是一堆的尸体。
百里燕方才那一倒,说来也是神来一笔有惊无险。
整个倒下的过程如同被石块砸中一般,盾牌刚刚格挡,便是顺势倒下。之前冲入城下本不知如何是好,城上突来石块滚下,接连砸翻了登城的咸军兵士。
见此一幕,他当机立断决定装死,尽管装死并不光彩,也不一定有用,但坚城之下,他只想活着,不装死,就只能硬着头皮攻城,而显然那只会死的更快
冷兵器交战,装死逃生的效果并不好,尤其是野战,战胜的一方往往通过清理战场割取敌人的首级,以冲抵军功。即便你装死,一旦被发现,多半也是被对方群攻后被杀,再割首级这么个下场。
眼下攻城,显然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清理战场,装死躲过一劫显然概率很高。
不过也并非万保险,如果晋军往下扔石头和滚木,甚至泼油,并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