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供吃喝住行的货物。我咸国能产多数商品,因此暂压住了金银,一时会有些困难,但往后咸国货物卖出变为金银之后,赚得金银可以用于支用。
此外臣与其他勋戚贵族此番所得金银甚巨,逐渐投入市场用于采买,可缓解物价飞升之势。”
尽管账面上贵金属的收入大幅增加,但不可避免的将出现通胀。
市场的供需短期内不会因为货币的增加而发生剧烈波动,相反短时内相对不变的供需关系,将因为货币供应的增加而发生一定程度的通胀性贬值。
中原国土面积巨大,陡然间输入巨额的贵金属,总体而言,金银只要疏散至各地,通胀的长期影响依然是有限的,但短时内聚集在中原核心地区的金银,还是会带来市场价格畸形走高。
此时贸然放开手脚大笔花销金银,并不能对冲正在上涨的物价,相反推升市场看多情绪,进一步刺激价格飞涨。
压着金银不用,尽管短时内财政贵金属的支出和采购出现困难,但最大程度上阻止国内金银外流,同时咸国新币的购买力坚挺,上月开始猛增的新币供应,将代替部分贵金属参与多数商品的交易。
即便涨价,咸国输出的多数仍是新币,新币通过贸易环节最终流入各国市场。将咸国国内的通胀压力,输出给他国,转移因为基础建设增发新币引发的国内经济矛盾。
“好吧,就依爱卿之意去办,去宣太子前来。”
“臣遵命。”
百里燕躬身行礼缓缓退走,少时来到百灵园外,太子与其他内阁、权贵蜂拥在百灵园外焦急等待,见百里燕迎面而出,太子、高勋等内阁即刻围上前来:
“永兴侯,父王可有召见。”
“回太子殿下,大王只召见殿下入园,其他大人还请稍安勿躁,等待大王召见。”
“有劳永兴侯了。”
太子客套说道,随即入百灵园见驾。
………………………………
第875章 暗拖
太子一走,众人又是围上,高勋忙问:
“大司农,大王可有旨意。”
“暂无旨意,不过大王着令各司准备三日后的竞买,各司尽快选调精通玉石珠宝官吏,不要上当受骗了。”
“这么说,已经到账的金银不是最终定额。”
“嗯,确实不是。”
百里燕肯定道,一旁诺一言接话说道:
“永兴侯,金雪狄人除了象牙宝石之外,其他的货物所需应该不多吧。”
“哦,大人何意?”
“眼下缺额金银大行其道,留足舍却暂未完全推开,而金雪狄人的金银尚未到手,若大肆采买他们货物,万一日后财政再有什么纰漏,可不划算呐。”
“呵呵……此时大王与本侯心里清楚,诺大人大可放心。”
诺一言担心刚刚到手的还没焐热的金银很快因为采买金雪狄人的商品又给花出去,最终留存国库的贸易顺差不会太多,无法应付金银短斤缺两带来的财政亏空。
这个担心虽不无道理,却也多余。金雪狄人需求终归大于中原对其商品需求,中原获得贸易顺差是必然的结果。此外金雪狄人商品在中原有很大市场,其独有的山货、辛香料、皮毛、珠宝、草药等,都是奇货可居的紧俏商品,购买之后随即转手卖出,同样能赚取额外的金银铜钱。
诺一言的思维仍停留在没有盈余既亏损的传统思想束缚下,不知变通交易和贸易流动,将利润最大化。
经过七天竞价,晋国收获颇丰,尹秧君方伯、晋使马仲宁等人齐聚太子府中向西寰汇报竞价结果。
“公主殿下,到目前为止,交易所得就这么些,臣已向平汤派出加急快报将消息告知大王,待到货物抵达之后,可与蛮人完成交易。”
马仲宁侃侃说道,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时西寰问:
“金雪狄人的金银商队何时能到咸国?”
“走志国顺利的话,最快两个月吧,或许更晚一些。”
“但眼下形势恐怕等不到两个月就得开战,交易万一中断,可不是什么好事。”
“公主是担心卫国。”季锦昇道。
“长孙获利三百余万寸银的金银币,卫国只得三十万不到,博源君又与咸王暗中媾和,卫国已经被梁国出卖,而今财力国力此消彼长之下,卫国绝不会坐等国力日衰落,越早开战对其越为有利。本宫看着,最快三两月内,最晚不会拖过今年年底,必会有战。”
西寰的政治直觉极为敏感,长孙国获利高于梁国,仅次于咸国排名第二,志国、晋国分列第四第五位,即便宋、徐两国交易额也比卫国多的多,各国均获益的情况下,没有获益的卫国实际是亏的。
此消彼长之下,卫国既有的国力既不能转化为经济实力,也不能带来政治收益,随着时间推移,将被其他诸侯的经济实力追上甚至赶超,拖得越久,卫国国力的贬值越快。
思来想去,西寰看向方伯:
“舅舅,长孙商贾之间最近可有何消息?”
“都是于交易有关的,尚未发现有谁担心招惹战事。”
“是嘛,看来长孙使者还真坐得住,季将军。”
“属下在,殿下有何吩咐。”
“你去一趟长孙馆驿,知会一声,免得被卫国打的措手不及。”
“殿下,外交之事公主殿下不宜涉足。越俎代庖,大王那里恐怕不好交代呀。”
西寰转向马仲宁说道:
“马使以为呢?”
“臣赞同季将军主张,此事不应由公主殿下出面。而且眼下诸侯来往频密,很难说消息不会走漏,万一被卫国知晓,卫国还将迁怒与我晋国,这着实也不妥,公主还是只做不知为好。”
“那就眼看着卫国先发制人将长孙击垮,而后会师东进再伐本宫夫君。”
西寰怒道,不悦之色跃然脸上,她的本意并非是好意示警长孙,而不想日后接管咸国,拿到的是一片烂摊子。
这时季锦昇道:
“殿下,属下以为示警与不示警并不能改变卫国攻打长孙的结果,既然不能改变,不如早做准备,或许还能有利可图。”
“卫国攻打长孙,我晋国既无土地可得,也无利益可分,若是出兵,还要牺牲我晋国将士鲜血,能有何利可图。”
“长孙与卫开战,长孙必然不敌,不敌便会向我晋国求援,趁此做些交易换取我国出兵也未尝不可。”
“对,季将军说的对。”方伯赞同道,上前两步又说:“长孙若是不敌,肯定向我那外甥求援,届时出兵是一码事,交易是一码事,一码归一码,但终归是一码事,先把钱拿来,其他都好谈。”
“本宫明白了,季将军是想先肥了自家,籍此发战争财。等到卫国收拾了差不多,也无利可图了。届时再出兵,博个名利双收。”
“殿下所言极是,卫国必然不想同时与诸侯开战,但如今志国内患甚于外,无暇介入战事,咸国也无开战意愿,卫国只有此时开战对其最有力,既然各国均无开战意愿,我晋国贸然介入,反有遭他国出卖之可能,故而也不因贸然卷入战事。
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先从长孙国身上捞些好处,等到一两年后各国形势明朗,再发兵介入也不迟。”
“那好吧,舅舅尽快加紧与长孙国生意,先把将人派过去,货备足了,等战事一起,好随时发往长孙。”
“放心吧外甥女,舅舅心里明白着呢,呵哈哈……”
当天夜里,百里燕忙到深夜方才回府,周空在中庭前堂招待黄彻直到百里燕回府。
“黄将军,事情都办妥了吧。”
“放心吧侯爷,咱们干这事儿也不是头一次了,王眷城里那些不开眼的东西,咱们也没手下留情,不会失手的。”
“这我就放心了,不过万一给逮住了伤了性命,你那些弟兄扛得住吗。”
“我那些弟兄都是一起过命的,我都吩咐过了,万一给逮住,怎么说话他们都懂。这世道欠债的多了去了,弄错人常有的事。”
黄彻信誓旦旦打着包票,随后端起酒碗半盏下肚,抹了抹油腻的嘴又说:
“天色也不早了,咱先走了。”
“嗯,路上当心,别骑马了,坐我府上马车回馆驿吧。”
“那行,告辞了。”
黄彻起身抬手行了一礼,随即晃晃悠悠离开侯府。
待其离去,周空忙问:
“黄彻与你说的何事,我怎听着不对呀。”
“天机不可泄露呀,夫人过几天就知道了。”百里燕敷衍两句,随即又岔开话说:“馫儿今天回府了吗。”
“没有,还在娘家没回来,不过让随扈捎了口信,有空让侯爷去府上。”
竞价交易得到的只是账面资金,现货资金仍在南境转运的途中。百里燕早半月前派出了船队,由穆尼派人持函借道志、徐两国接应其商队往返中原,以加快货物和资金的转运。
而与此同时,百翠楼里推杯换盏纸醉金迷,博源君、长孙使者在此宴请宾朋庆祝交易的丰收,宾客来自天南地北,既有远道而来的诸侯勋贵,也有各国豪户商贾,各色人等齐聚在此,酒宴一直持续至凌晨方才散去。
长孙使者打着酒嗝醉醺醺的坐上马车,在护兵拱卫下缓缓返回馆驿途中,与陔陵城府司马府巡防兵擦肩而过。
约莫继续走出两百步之际,街道右侧鳞次栉比连片房舍顶上,数十黑衣蒙面之人目光出奇看着长孙使者的队伍,待到距离拉近至屋檐下,一声哨响,黑暗中哗啦一声空气颤动,黑夜中数张精良的渔网凭空而下。
要说这渔网撒的,那叫个专业利索,一人撒网数人配合,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将屋下缓缓路过的长孙人马一网打尽,与此同时另一伙十数人蒙着面,分从前后小巷一跃而出,两人一组手持麻绳,直扑长孙护兵。
“有刺客,快,保护大人!”
长孙护将大声疾呼,待想抽剑,却是被渔网罩住,片刻间一根麻绳一掠而过,将骑马者尽数扫在地面,步卒无一幸免被渔网缠住无法脱身。
少时片刻,屋檐上传来一声喝响:
“弟兄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帮龟孙子欠债想走,门儿都没有,给我往死里打!”
“明白!”
众人异口同声,纷纷跃下房头一拥而上,怼着地上长孙兵士拳脚相向毫不留情,一边动手一边不忘口中喊着粗话:
“狗东西,欠着还嫖女人,我呸!”
“往死里打!”
……
由于被渔网罩着,长孙护兵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任凭大骂,此时坐于车中的长孙使者还醉生梦死魂游西天,被从车中拽出之际颇为骄横:
“瞎了你们的狗眼,知不知道本使何人!”
话音落下,为首蒙面之人阴恻恻的说道:
“老子管你何人,欠债就得还钱。给我往死里打!”
“你们敢……啊……”
敢字才说了一半,只听一声惨叫,老拳已是落在长孙使者脸上。
殴打持续时间并不长,前后七八分钟,喊救命喊抓刺客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可就是不见有人前来相救。直到施暴结束,一众蒙面人扬长而去,也没有半个影子出现,只留下一地哭爹喊娘的长孙国人。
而与此同时,姬丰也未能幸免,他坐的是一辆前些日参观永兴城时买来的最新式自带避震的高级四轮马车,马车走着走着,左侧前后两轮子同时脱落,于是马车以奇特的四十五度角斜倒在路面上。
李懿闻讯骑马前来相救,只见姬丰爬着从马车中钻了出来:
“叔,怎样,伤着没有。”
姬丰惊魂未定,心头狂跳不止:
“车,车呀……这么好的车就完啦,好你个百里燕,竟然如此算计本君……”
李懿听着莫名其妙,忙说道:
“叔,这与我舅舅有何干系,这车一直也好端端的,坏了就坏了嘛。”
“车是从百里燕手中买来,出了事他如何能逃的掉干系。”
“可害叔叔您舅舅也没什么可图的呀,再说了,如此明显害命之举,我舅舅也不至于使出如此拙劣手段吧,这未免牵强附会了。”
姬丰闻讯猛是一愣,一想也对:
“对呀,他害我图什么呀,我死了对他也无半分好处,莫非真只是意外不成?”
“叔,我看还是走吧。明天让舅舅找人来修修不就知道一二了吗。”
其实这两个轮子的脱落极为将就,必须同时脱落,如果一前一后或是一后一前,就得翻车。马匹受惊必然纵马狂奔,到那时什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而与此同时,今晚一夜发生在全城各处的暴力事件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更巧的是没有一起被陔陵巡防队撞上,也没听到有人呼救,而由于当下还没有110报警电话,更没有夜间出警制度,衙门晚上无人值班,所以夜巡没碰上,暴力事件当晚就一直拖到了第二天早上,昨晚受害者纷纷涌向陔陵城府司马府。
………………………………
第876章 自导自演(1)
这几日咸王心情大好,每日起的都是及早,密探蒋浩匆匆进殿来报:
“大王,出事了……”
咸王示意梳头的宫女退下,散乱着发髻起身问道:
“出了何事?”
“昨晚长孙使臣及其随行护兵被不明黑衣蒙面人给打了。”
“打了?嘶……”咸王头皮一麻,忙又问:“出人命了吗。”
“这倒没有,不过长孙使臣被打掉了两粒门牙,现在正瘫在馆驿。”
“寡人不是已让永兴侯督办此事了吗,怎还能让卫国贼人如此猖狂!”
“大王,这事恐怕就是永兴侯让干的。据鼎炀侯那边的消息,永兴侯早让城府司马府最近几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长孙使臣被殴之事,准是永兴侯让干的。”
“他……哦……寡人明白了,他这是不嫌事大呀。去,速去一趟永兴侯府,问问永兴侯打算如何收场。”
“诺!”
约莫卯时初刻,天色刚亮,百里燕起了大早用餐,魏琦伺候一旁,啃着馒头喝着豆浆,边吃边说:
“侯爷,蛮人的话好学吗?”
“怎么,你想学金雪狄人说话。”
“不是,属下觉得分明是两种人,怎么就能知道对方说什么呢。”
“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如果是素未谋面的两种人,各说各话自然是听不懂的。中原与金雪狄人交战数百年,中原被其掳走人丁无数,我们也抓了他们俘虏,千百年来久而久之便能融会贯通,没什么奇怪的。”
“那要是给弄错了咋办。”
“也不是没有,金雪狄人与中原人文化差异极大,他们的语言不如我中原语言之壮美,他们说的话很多时候其实并不能表达成中原文体,但中原文体却能清晰表达出他们的意思,所以中原人要比他们聪明得多。”
“哦……”
魏琦应了一声,其实还是似懂非懂。
二人说话之际,有兵士来报:
“侯爷,蒋总管到了。”
“请他过来。”
“诺。”
收拾了早膳,百里燕立身等在院中,他知道蒋浩此来定是为昨晚之事。
“蒋总管一早来可是大王急召。”
“永兴侯,昨晚长孙使臣及其随行护兵被殴于夜道之上,你可知道。”
“哦……此事正是本侯所为,蒋总管是为此事而来?”
蒋浩闻讯如同吃了黄莲,脸色苦的宛若死了亲娘:
“永兴侯,如此大事你怎能瞒着大王,这可是殴打他国使臣,传扬出去让大王如何向列国交代呀。”
“嗨,你不说我不说,能有谁知晓。况且说半月间此等殴打恐吓之事多如牛毛,谁干的诸侯心里都清楚得很。”
“嘶……”蒋浩心头一惊:“永兴侯这是栽赃嫁祸?”
“栽赃嫁祸谈不上,顺手添把火把,送卫国人上路。劳烦蒋总管回复大王,在下今日要去长孙馆驿探望,便不进宫去了。”
“那好吧,在下告辞了。”
打发走蒋浩,百里燕将魏琦唤来:
“侯爷有何吩咐?”
“去将我那行医的药箱去来。”
“诺。”
长孙使臣被打断两颗门牙其实本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现代人打架斗殴甭说两颗门牙,就是一嘴牙都掉了也大有人在。
然当,下人爱惜自己的身体好比爱惜黄金,被打掉两粒门牙已经是奇耻大辱,长孙使臣定是要找咸王讨要公道,必须先去将其堵住,免得给咸王找不痛快。
驱马赶到长孙馆驿时,馆驿外早已水泄不通,由于昨晚长孙国受害商贾,今天上门讨要公道的也就特别多。当然,除了长孙国商贾,还有晋国的、志国的、梁国的、咸国的,只不过长孙国是重点招呼的对象。
馆驿中人满为患,咸王闻讯长孙使臣被殴,一早先让诺一言前来安抚。见百里燕而至,诺一言忙上前说:
“这些贼人太过猖獗了,一夜尽有数百人被殴,着实猖狂!”
“是啊,就连长孙使臣也不放过,确实可恶。不知长孙使臣伤势如何?”
“都是皮外伤,倒是不致命,不过被打碎了两粒门牙,心中怨愤不已,恐将迁怒于我王啊。”
“本侯也正担心此事,故而前来探望。这样吧,本侯先去试试其口风。”
言毕,百里燕揣着药箱去往长孙使臣住处,待到门外时被长孙护兵拦下:
“来者何人!”
“在下咸国大司农,得知贵使不幸遭难前来探望,劳烦诸位代为通禀一声。”
“等着!”
为首兵士口气不快,想来定是为昨晚一众弟兄被殴而心怀怨恨之意。
少时片刻,那为首兵士从屋中出来:
“大人有请,大司农请进。”
“有劳几位兄弟。”
百里燕故作客气,揣着药箱迈入屋中。穿过外堂与中厅,来到内堂,长孙使者坐于几案前,嘴前捂着一块带血的白色棉布,脸上浮着几块挺大的淤青,远看像极了参与斗殴的暴徒,实际上是被别人给殴了。
见长孙使臣柴湘,百里燕抬手略施一礼:
“今早闻讯柴大人昨夜遭逢歹人暗算,实乃我咸国失职,本侯深感抱歉,特来自问候柴大人伤情。”说着,百里燕放下药箱,从中取出一个一百毫升的褐色玻璃药瓶:“本侯略通医术,此乃我咸国上好的伤药,柴大人不妨一试。”
柴湘接过药瓶看了两眼,虽说他是一国使臣,但咸国近些年玩出的花样他却也是眼花缭乱看不太透,但他很清楚,能装进这种褐色玻璃瓶中的药物都是好药。
忍着牙龈的疼痛,挪开捂在唇前的白布,柴湘沉声说道:
“有劳永兴侯费心送来如此好药。”
“柴大人遇害,是我咸国失职,若再推脱责任置之不理,实乃有失体统。”
由于永兴事变与黑巾之战积下的恩怨,长孙与咸国关系跌到了历史的最低谷,柴湘对百里燕的说辞并不满意。
“连日来,我国臣民屡遭暴徒袭扰,因此受伤者数以百计,你咸国非但不严查宵小,反纵容此等恶贼袭扰本使,何等之猖獗,竟预谋在先,以渔网这等下作手段趁黑夜偷袭,简直无耻头顶。”
“是是是,柴大人所言极是,此一伙贼人确实无耻头顶,我咸国定将其绳之以法,交由贵国处置。”百里燕随声附和,他并不在意骂自己,而且此时想必柴湘想到更多的是卫国下的毒手。
“哼,殴打我国臣民,侮辱本使,咸王就想这么算了吗。”
见柴湘已经上钩,百里燕故作姿态道:
“那柴大人的意思是……”
“此番蛮人前来通商,咸国本为上邦,却几次三番横生变故,而今顺利交易,这也到罢了。现在明知陔陵恶贼横行,却不加制止,反令恶贼气焰更甚,致使本使被褥,本使定要向咸王讨回个公道,否则此事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个……”百里燕故作难色,顿了片刻继续说道:“柴大人蒙难,确系我咸国不是,但就此令两国兵戎相见,这未免儿戏了吧。”
“哼,永兴侯的意思是让本使受此奇耻大辱就此忍气吞声不成!”柴湘质问道,脸上的不悦和怒色愈发浓重。
“那柴大人想怎样。”
“本使要咸王给个说法,说得过去也罢了,说不过去,此事没玩。”
“哦……本侯明了,就请柴大人在馆驿静心养病,本侯一定转呈我王,定会给柴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本侯告辞了。”
抬手施一礼,百里燕转身退出。诺一言等候已久,见百里燕出来,遂是上前来问:
“永兴侯,柴湘怎的说。”
“他未与诺大人说起其他?”
“只说要见我王,未曾说起其他。怎么,他还想借题发挥?”
“嗯。”百里燕点头道,捻着短须接着又说:“柴湘要我王给个说法,本侯以为,他是想借机发难讹诈我国。”
“此事内情谁人不知,分明是卫人所为,其未免太无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