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百里燕点头道,捻着短须接着又说:“柴湘要我王给个说法,本侯以为,他是想借机发难讹诈我国。”

    “此事内情谁人不知,分明是卫人所为,其未免太无耻了。”

    “即便是卫人所为,可没人说破此事又有何用,更为关键在先眼下诸侯均不愿得罪卫国,更加没人敢说,这便给了柴湘以口实勒索。倘若不能满足其心愿,长孙国主虽不至于开启战端,但在北海之上找点麻烦就够我国忙活半天。

    这样吧,本侯再去其他馆驿走访一圈,诺大人先行返回朝中,向大王禀报此事。”

    “那好吧,一切有劳大司马。”

    柴湘之所以不当着诺一言的面提出讹诈之词,是因为诺一言不够份量,不足以达到其目的,因此柴湘本打算去朝中大闹一番,找点存在感。

    但现在百里燕来了,这个份量已经不足以让他有胆量去朝堂上大肆撒野,直截了当提出要求,又怕被百里燕打脸,索性里外暗示让百里燕自己掂量。尤其是外国使节被殴这件事本身,咸国理亏在前,足以让长孙名正言顺的讨伐咸国。

    离开长孙馆驿,百里燕继续前往其他诸侯馆驿安抚情绪,此事足显出“威名”二字的份量。诺一言主管外交,但其终归只是文官,只靠嘴皮子说话,有的时候并不管用。关键时刻还需要能文能武的大员出面,平抑不满情绪。

    一夜间受害者众多,卫国使节得知消息纳闷儿许久不着四六,他未授意唆使打手拦截柴湘加以施暴,但现在有人这么干了,而且比他更甚,卫使只以为另有人暗中与长孙不睦所为,却是未曾想到是咸国人自导自演的阴谋。


………………………………

第877章 自导自演(2)

    而与此同时姬丰昨晚惊魂一夜,今早消息如雪片飞来,愣也是惊出一声冷汗:

    “无法无天了,竟连诸侯使节也不放过,简直岂有此理!”姬丰怒不可遏,心里其实“很清楚”定是卫国人所为。

    “三叔,昨晚孙使节遭伏被打,三叔您的坐车不偏不倚昨晚出事,这不会是巧合吧。”姬康猜测道,脸上其实已经露出肯定神色。

    一旁李懿蹙眉说道:

    “反正不能是我舅舅干的,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咸国罪责难逃。”

    “嗯,懿儿说的在理。好歹这马车也是咸国的招牌,还指望着我等花重金购买,百里燕岂能坏了自己的招牌生意。这卫国着实可恶,下手竟这般狠毒。”

    “三叔,卫国此番可还只是卸去两个轮子而已,并未以暴力相加。其定是想令三叔迫其压力撕毁与咸国交易,好让局势生变。”

    “不错,如今志、晋、咸、长孙、徐、宋以及我梁国收获颇丰,卫国只得区区不到三十万寸银的金银,加之留足舍缺对其极为不利,卫国定然是不甘心失利,想籍此恐吓手段令我屈服,简直无耻至极。”

    “可而今日子还长着,卫人继续盘踞在陔陵,现在还只是伤人,往后数月倘若开刀杀人,甚至各国商贾货物云集于此,其若杀人放火,那损失可不是一般大的呀。”姬康担心继续发展下去,卫国不光是动手打人那么简单,指不定哪天杀人也不一定。

    “哼,他敢。”姬丰脸色一沉,捻着略显斑白的胡须思考片刻说道:“今日起,出行护兵增加一倍,无甚要事不得再去人多眼杂喧哗之地,以防其下毒手。”

    姬丰并不担心卫人对他下什么毒手,昨晚的恐吓已经是最大的限度,再进一步,姬丰若是反制,卫国未必能接的下,但姬丰担心局势因此生变,让到手的鸭子给飞了。

    待至早朝散后,午时六刻前后,百里燕姗姗进宫。咸王正为昨夜殴打之事招来长孙的怒火而恼怒,由于是先斩后奏,咸王还不能将此事捅给内阁讨论。

    “永兴侯,何故瞒着寡人行此不耻之举。”

    “启禀大王,臣是担心此事一旦泄露,不仅不会达到目的,还可能陷入被动。”

    “泄露!”咸王顿了片刻蹙起眉头沉默了许久,联想起前番百里燕所言内奸之事,咸王隐有所悟:“那你说,何故要袭击长孙使臣,招来其讹诈。”

    “回大王,此番交易卫国所获金银甚少,而长孙收获甚于梁国,卫国攻打长孙已成定局。如若卫国起兵攻打长孙,晋国必然出兵,却不会卖力,届时晋国若迫大王出兵,大王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寡人自然是不会用咸国将士的鲜血,买他国的账,更何况是无耻长孙之徒。但若是迫于形势,也唯有出兵,但至多与晋国一般,装装样子罢了。”

    “既如此,我咸国还是要出兵,如若也是装装样子,长孙国是必败无疑。如若真出兵参战,又难免重蹈被出卖的覆辙。因此臣只能设计,让日后局势向有利于我咸国方向发展,而不至于滑向不利局面。”

    “但与袭击长孙使臣有何干系。”

    “当然有大王,长孙使臣此时定是将昨晚被打之事记在了卫人头上,其却藉此为借口不惜冒着挑起战端危险讹诈我国,可见其何等贪婪。臣正好籍此将两国关系全面恶化,届时卫国攻打长孙,我咸国便可不出兵而坐山观虎斗。”

    “如此一来,长孙国岂不还得败于卫国。”

    “是的,但我军可在关键之时,出兵伐卫,一举将其击溃,从而收取最大利益。因此要让卫国相信我咸国不会出兵相救,即必须与长孙关系全面恶化。”

    “寡人有点明白了……爱卿是打算以长孙拖住卫国主力,而后趁其空虚一击得手。”

    “正是,否则纵然我咸国不发兵,卫国也断然不敢放开手脚攻打长孙。只有让卫国完全相信我咸国不会出兵助战,其才会全力北上。”

    “那长孙此时难道一点不知卫国已生伐其野心?”

    “长孙当然想到,但天子王后是长孙国人,同时长孙与晋国有盟约,讨伐黑巾之时,晋国却也勉强履行了盟约,尽管因为永兴事变打了折扣,但毕竟是履行了盟约的。

    而我咸国为晋国下邦,又有西寰坐镇,也绝不能置身事外,因此届时天子只要偏袒长孙,同时又有晋、咸出兵,长孙可以一战。倘若所有条件皆不具备,长孙必败无疑。

    但长孙却不会这般想,长孙现在的想法是,卫国或许会出兵讨伐他,但其手中已经赚得巨额好处,卫国即便出兵,长孙国力未必输给卫国,同时又有外援,卫国将多线作战十分不利,故而长孙现在是有恃无恐。”

    “那爱卿现在准备如何应对长孙讹诈?”

    “臣打算以大王的名义拒绝其讹诈,但以臣的名义向长孙购买生丝。”

    闻讯到此,咸王已是明白意图:

    “寡人明白了,永兴侯以利诱之,令其不能吞之,使之无可反制。”

    “大王圣明,面子臣给了,他不接那是他的事,如此他便再无借题发挥的口实。倘若其再不识好歹,长孙国主也不会冒着开战风险与我咸国硬碰,至多是在北海找点麻烦,届时可调新式海军前出北海展示实力给以颜色,震慑其心,量他也不敢再生事端。”

    出来混的都不傻,长孙国不会不知道卫国对其虎视眈眈,但长孙国不知道的却是竞价从一开始,就是百里燕设下的局,意在推卫国这头恶狼与长孙这只绵羊撞车,避免利益分配不均引发诸侯不满的同时,转移了卫国焦点,争取了喘息时间。

    “既然爱卿有如此把握,此事务必处里干净,寡人不希望再生事端,令寡人难看。”

    “臣明白,那臣先告退了。”

    “嗯,去吧。”

    躬身一礼,百里燕转身退去。待其走后,咸王与蒋浩说道:

    “内应查的怎样了?”

    “尚无眉目,不过有一事很值得注意。”

    “何事?”咸王问,顿时打起了精神。

    “自从泄密之后,永兴侯现在行事越发隐秘,有些事情无法再探听到。”

    “嗯……”咸王沉吟了一声,负手背后来回缓缓的踱着:“纰漏会否是出在太子府上?”

    “并不排除有此种可能,但太子妃总得有利益可图,从最近的迹象来看,似乎太子妃殿下并未从博源君那里得到什么,否则不应该如此安稳。不过呢,尹秧君方伯父子那里恐怕就不好说了,其门人众多,偶尔得知消息说漏了嘴也未必。”

    “内阁决议半日能传入姬丰耳中,仅靠方伯能这般迅捷?”咸王质疑道。

    “这很难说。方伯府上门人都是唯利是图者,很难说不会听风就是雨,将消息走漏给了姬丰。以姬丰的精明,只需丁点消息,便能窥知端倪,因此是有此可能的。”

    “既如此,即刻加派人手盯紧。”

    “诺!”

    ……

    百里燕离宫后即刻又去了长孙馆驿见到了柴湘。

    “柴大人,用了本侯的药可好了些。”

    柴湘确实用了那瓶止血药粉,效果的确神奇,不到片刻,口中的鲜血就给止住了。但他又不想承认咸国的药好,于是板着脸色不痛不痒说道:

    “还行吧,永兴侯这是来回复本使的吗?”

    “是的。柴大人的意思本侯已经传达我王,不过呢……”

    百里燕欲言又止,柴湘即刻沉下了脸:

    “不过什么!”

    “我王对柴大人遭遇深感痛惜,特赠美玉一块,黄金一百根以表歉意。”

    言毕,百里燕令魏琦与随从端来赠物,玉石和黄金被装在木质托盘之内,盖着一块烟紫的绸布,百里燕抽去绸布,露出一小堆金光灿灿的金条,和一块白璧无瑕的玉石。

    一百根黄金一块美玉在当下的份量可比一块几百亩地的食邑,早二十年,一百根黄金在咸国还是一笔巨款,但对而今的咸国,对于百里燕这个阶层,根本算不上什么,不过是皮毛而已。但对那柴湘这等外派的使臣,不过大夫、中大夫级别的世袭贵族,一百根寸银或许不算多,但一百根黄金足是一笔不费的收入。

    只见柴湘眼前精光大冒,贪欲之色跃然脸上:

    “呵呵……如此厚礼,让本使如何敢当。”

    “柴大人蒙难,乃我咸国不周,还望柴大人念在两国多年邦交份上以大局为重,以国事为重。”

    “那好吧,此礼本使暂且收下,不过我王那里,咸王准备如何交代。”

    柴湘索完财务,口气有所松动,百里燕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我王认为,此事非是我咸国所为,乃小人作祟挑拨两国关系,故而不应由我王担此责任,还请柴大人明鉴。”

    柴湘得知咸王如此态度,脸色微微一沉:

    “本使被殴,事关我王脸面,咸王总得向我王有所表示,此事方能平息。永兴侯不会以为区区一块美玉,一百根寸金就能敷衍了事吧。”

    “话虽如此,但我王心意坚定,本侯也不能动摇我王心意。故而念及两国邦交之利,本侯只能以一人之力担负此责。”

    “哦…永兴侯如何以一人之力担负此责啊?”

    “某以为,倘若本侯堂而皇之以锱铢息事宁人,不仅我王不满,还将伤及我国颜面。因此本侯打算以百货堂之名义,从贵国购买生丝,不知柴大人意下如何。”


………………………………

第878章 自导自演(3)

    柴湘闻讯,立时心起警惕,他冷笑道:

    “永兴侯你莫不是开玩笑吧,生丝岂能交易。”

    “天地之间但凡商货何物不能交易,为何偏偏都要墨守成规呢。生丝虽为各国所禁售,但未必不能开此先例。况且说,本侯索求生丝量大,对贵国亦有好处,贵国既赚得了金银,本侯也得到了货物,如此岂非两全之美。”

    “哼,生丝乃我长孙国根所在,岂能售之予人,此事无需再提。”

    “柴大人若是执意如此,本侯也别他法了。”

    百里燕故作为难之色,柴湘却是冷笑道:

    “呵呵……永兴侯是早早打起了我生丝的主意吧。”

    “柴大人何出此言!”

    百里燕脸不红心不跳矢口否认,柴湘紧咬不放义正言辞:

    “本使月初便从博源君处知你永兴侯早有图谋我国生丝,此番本使蒙难,你假意给以我王交代,实则却以重金贿赂本使,令本使利令智昏好替你鸣锣开道谋取我国生丝,此等卑鄙行径简直令人齿冷!”

    “柴大人此话从何说起,你可莫要听信博源君从中挑唆。你可别忘了,当年梁国是如何许诺将孙国土地划割与贵国,而后又是如何将孙国土地许给卫国,之后又是如何出卖了卫国,又将土地许给了我国与志国,此等拙劣小计,柴大人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况且说,本月月初之事,本侯又何故拖延至今天,难道本侯月初便知柴大人有此一难?况且说,你我两国交易之事,本侯与博源君说甚,本侯傻了不成。”

    “分明是你与博源君分利有所求,欲令其出面购买我国生丝,而你永兴侯还在本使面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今日你若不给本使一个说法,本使就即刻奏明我王。”

    柴湘口气咄咄,百里燕故作狗急跳墙之色愤而说道:

    “柴大人,本侯句句真言,你若不信,本侯也无他法。如何禀奏长孙国主,是柴大人的事,但贵国若以此事挑衅我王,本侯的刀还锋利着呢,长孙军尽管放马来试试。”

    “你敢威胁本使!”

    “柴大人此言差矣,常言道买卖不成仁义在,本侯诚意而来,柴大人却听信小人谗言,污本侯图谋贵国,此等可笑之言着实令人心寒。哼,告辞!”

    百里燕拂袖而去,柴湘恼怒之计心里茫然,他恍然发现这件事前前后后透着古怪。

    月初之际姬康前来告知百里燕欲图长孙生丝,那时竞价消息刚刚放出,长孙下等丝绸因此受益,柴湘很自然的认为百里燕是想分走长孙生丝,另谋利益。

    而今转念一想,百里燕的生意凭什么告诉姬丰呢,即便告诉了姬丰,姬丰告诉他做什么,生丝这等忌讳的交易难道不应该是密约吗。

    柴湘思来想去,始终想不透其中缘故,但重金已经收下,关系莫名其妙也弄僵了,这叫什么事儿!

    由于柴湘揭露百里燕的“阴谋”,反被百里燕将了一军,柴湘无疑是吃了一个哑巴亏,既不能向姬康求证月初之事,也不能继续声张。

    很显然姬康与咸国达成交易已不是什么秘密,向其求证无外乎两种结果,一是当初前来交涉的是姬康,姬丰完全可以推说不知。二是矢口否认,只说是姬康的个人行为。

    如果继续声张被殴之事,他授受了重金就成了咸国把柄。

    当然,柴湘也能揪住百里燕索要生丝一事,但只能越描越黑,描成柴湘贪图利益答应百里燕促成生丝交易,只因未能满足其胃口,而故意重伤,反而将此事弄巧成拙。

    于是乎柴湘有苦难言,此事陷入两难境地,最终只好作罢。

    两天后,议贤馆再次开张,进入第一阶段第二环节,交易购买金雪狄人商品。由于诸侯都抱着赚钱的想法,因此各国均不想将已经到手的账面资金再花出去,于是竞买热情远不如竞卖来的高涨。

    首先竞价的是金雪狄所产冰绒花,冰绒花古有“起死回生,天下仙草”之说,万金难求。当然,万金难求是夸张的形容,形容此种仙草的神奇和弥足珍贵。

    此前都是战争缴获所得,因此来的确实也都不容易,于是价格一直奇高不下。具体并没有市场价格,因为每次缴获冰绒花,都是御客战利品用于向各国抵偿债务,或是交易实物商品弥补战争支出,因此每次交易的价值无法估算,具体很难有恒定的指标

    而由于咸国能产冰绒花早年已经传开,尽管当下仍严禁出口,市面并没有销售,但既然中原已能资产,也就有了压制金雪狄人销售价格的筹码,于是竞买之初正如百里燕所预料的一般,各国诸侯出价均不高,每株最高价不过折合六十块大金铤,与穆尼心中的预期价格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最终百里燕石破天惊的喊出每株两百块大金铤的天价,消息一出怔惊四座,列国诸侯无不为此瞠目结舌咬牙切齿。

    很显然一旦就此定价,今后咸国出货也好,金雪狄人销货也罢,今日的定价将成市场价格,百里燕为牟取暴利,不惜恶意抬价,于是一时间各种诽谤重伤之词甚嚣尘上。

    穆尼此行拢共只携带三十株冰绒花,总价折合三万余寸金,三十万银子,百里燕当然不能真掏三十万银子给他。因此竞买之前早与穆尼做下协议,有些商品咸国替他抬价,百里燕将以易货交易获取利润。

    此番交易的三十株冰绒花,最终将以上品珍珠、望远镜、特殊药品、高级陶瓷、玻璃以较低的价格折给穆尼,穆尼则将易货交易所得货物带回本土销售,同样能换取远超过三十株冰融化的价格。

    除此之外,双方初步达成协议,咸国金银通宝将作为贸易货币被准许输往关外两省交易,一来日后可降低贸易双方在商品交易环节多数商品使用贵金属的依赖,减少南方贵金属输出。

    二来金雪狄人拒绝与中原交易,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所需货物超过中原对他们的需求,于是存在长期的逆差支出。而金雪狄人又对金银不明情况的痴迷,因此不愿金银大额流出,有鉴于此,使用双方都认可的货币能大幅降低贵金属的流出。

    咸国金银通宝含有金银,币值很高,且做工与防伪度精良,已经具备硬通货的基本特征,以金银通宝打通南北贸易,无疑是个折中的办法,至少能堵住宗教的嘴。

    但金银通宝的流通也仅仅是大幅降低贵金属的交易数额,无法彻底杜绝,但至少不用再像这次,大量输出贵金属。如此既有利于咸国对外输出通胀,同时也利于金雪狄人长期与中原交易来往。

    该协议仍需等待月神王与月神教会批复,因此仅仅还是草案。

    诸侯竞买的热情起起落落时高时低,各国主要购买的商品仍集中在中原所没有的药材、香料、象牙、宝石、皮货、山货、毛毯等,对金雪狄人食品、工艺品缺乏兴趣。

    由于中原没有大象,因此每一根象牙都需要竞价交易,拼杀的即为厉害,屡屡创出天价。香料和草药一样,中原固然有神奇草药和香料,但总体的质量与品种远远逊色于金雪狄人。

    于是香料、草药又成了新了穆尼新的牟利重点,在百里燕配合下,价格也被推到了一个还算能够接受的高度。

    竞买持续九日,之后休息十日,穆尼派出随员前往陔陵仓库勘验已经运到的商品,同时百里燕现将其所需草药先行发往了南境供其运回本土救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各国竞相买卖赚得盆满钵满满载而归的同时,卫国既没有收入,却更眼馋金雪狄人可口的香料仙草,华丽的宝石象牙和羊毛毯,心中的嫉妒与日俱增。

    然而由于出了长孙使节被殴一事,百里燕搬请了御客代为出面震慑躲在阴暗处的“宵小”,卫使已不敢肆无忌惮的暗中施暴。其实此时此刻谁的心理“都清楚”,这些龌龊勾当是谁干的。

    六月中旬交易进入第二阶段,交易向富商豪户与各国勋戚权贵敞开大门,鉴于此前交易总结的经验,穆尼调整了交易细则,交易前一天将公布每次交易商品的名录,同时交易以三天为段落,前一个三天交易中原商品,中间休息一日,后一个三天落交易金雪狄特产,再休息一日开始前一个三天,如此往复操作,直到满足穆尼的心里预期。

    私人交易竞价比预想的更为火爆,由于各国商贾权贵闻讯蜂拥而至陔陵,城中的馆驿客栈已是爆满人潮空前,为此百里燕提前调用了军帐在城中空地开辟露营地点租给各国商贾使用。

    同时得益于咸国多年新政措施和商业开放,咸国的大小商人尤其得多,购买力也强,议贤馆每次三天的几百人的交易,远远不能满足数以万计商贾的需求,第二阶段的交易势必要持续更长时间。

    而不同于诸侯交易的组织性,天南地北闻讯而来的商贾需要兑换金银铤方能交易,于是每天数以万计的寸金银流入钱坊,中间的贴水差额积少成多,无形中又带来一笔数目不小的收入。


………………………………

第879章 热情

    个人交易从六月中旬一直持续至八月初,仍旧没有休市的迹象,百里燕调查后发现,参与交易的勋戚权贵富商豪户,还不到进城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还是可交易的窗口期的交易流量不足,导致的交易滞后,归根到底仍然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众多有钱人只能挤在一个高峰时段交易。

    而穆尼为了不想亏出太多的贵金属,此番携带的货物着实也很惊人,百里燕至始至终不知穆尼究竟携带了多少财货用于交易,但显然有独角马这种开挂的动物资源改变了贸易输出量,并不能用单纯的正常思维衡量。

    交易期间,姬丰再次“考察”了永兴城,陆续议定了交易项目和价格总额。谈判中不难看出姬丰还是极为精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