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燕准备怎么打。

    “百里副帅回来的正好,老夫正有事问你。”

    百里燕径自坐下喝了口水说道

    “赵帅请说。”

    “老夫听闻彤祥以南有一处炼炉,卫军在对岸布置有火炮,此事你可知道。”

    “哦,此事在下一直知道,对岸有卫军各型火炮二百四十门,我已调十门迫击炮,四十门二十四斤炮,十五门三十六斤加农炮秘密部署炮兵阵地,开战之日,便能第一时间将卫军火炮尽数摧毁。”

    “炼炉是去年投产,百里副帅既知今年与卫国开战,当初为何将炼炉置于江边,莫不是有意为之?”

    “呵呵,赵帅明鉴,此生铁坊确实是在下有意而为之,目的便是为引出卫国火炮,好将之一举歼灭。”

    赵逊捻着白须轻轻点头又说

    “此法倒是不错,可就是冒险了些,万一有个闪失,可是不小的损失啊。”

    “赵帅放心,以我国如今百工技力与国力,即便再盖二三十座如此规模生铁厂亦是轻而易举。”

    卫国在使用火炮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部署在生铁厂对岸的炮兵阵地就可见一斑。

    由于早期前膛炮的铸造精度、火药动力认知的缺失,以及观瞄手段的制约,前膛炮的射击精度差强人意,加之使用实心弹丸,命中率其实很低。

    多数情况下都使用跳弹杀伤,既让弹丸与落地时呈一定切入角,继而在地面弹跳,就像打水漂一样。弹丸在地面弹跳的此数越多,距离越长,则杀伤的范围越大。

    卫国尽管尚未掌握这一原理,但其为弥补前膛炮射击精度的缺陷,只能依靠弹丸密度来弥补,于是整出了一个“炮阵”。

    ()

    。


………………………………

第1010章 再会穆尼

    由于火炮不同于枪弹,炮弹可以曲射也可以直瞄,而前膛炮弹丸飞行一段距离后进入抛物线状态,卫国便利用这个原理,将火炮列成20行x12列的炮阵,通过弹幕覆盖,对固定目标与集群方团目标实施打击,以增强命中率。

    这种战术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了单位密度内的命中率,有利于攻击步兵方阵和大型固定设施,缺点是必须预设阵地,缺乏灵活性,需要集中大量性能落后火炮,且前后炮必须交叉配置,火力层次单薄,无法形成梯次配置火力,一旦此处炮兵阵地被消灭,整个火力打击群荡然无存。

    此外在卫国眼中摆出两三百门火炮似乎是对咸军的一种震慑和示威,然在百里燕眼中无疑是彻头彻尾的愚蠢行为。

    强火力作为军队作战的核心,任何时候都应该保证其战位的绝密性,过早的暴露火炮位置,战时将成为敌方首先打击的目标。

    听完百里燕汇报,赵逊接着又问

    “各镇军整备事宜老夫已听卢将军禀报,民夫与预备兵尚未就位,老夫担心八月恐是难以攻卫,最快也得拖到九月底,百里副帅意下如何?”

    “由于夏收延误了时机,八月底之前攻卫确实有些困难。眼下我军集结兵力约一百十余万人,民夫三十五万,约四十五万民夫与四十万预备兵尚在赶赴集结途中,最快月底之前才能赶到,抵达后仍需与镇军整合操演,攻卫最快也得是十月。

    然就眼下我军实力而言,拖得越晚,对我越为有利,一旦我军登上西岸,骑兵杀到梁国边境也就是一月半月的功夫,至多在十二月上旬,主要战事将基本结束,当下的等待还是值得的。”

    “西线攻入长孙卫军战力不虚,其不似东线卫军与我对峙摆在前沿,西线卫军龟缩与各地城池,主力摆在与长孙对峙前沿,你此去必是正面相遇,要在两月之内结束战事,是否有些托大了。”

    “赵帅明鉴,在下此去西线,并不打算与卫军正面交战,只切断其各地联络与粮道。其若出城,便分而歼之,其若坚守,我便围之,一直拖到其弹尽粮绝,届时要么饿死,要么困死,别无他路。”

    相比与东线卫军主力都摆在一线被咸军火炮覆盖,西线卫军性质属于占领军,其二等战斗力戍军负责后方占领区的治安,一等精锐摆在与长孙对峙的前线。

    这意味着即便咸军能以出其不意的速度攻入西线,届时需要面对的将是坚守城池的卫军,卫军坚守不出,咸军只能逐城逐地的争夺,否则只能包围。

    而以咸军西进兵力,不足以挨个包围七个郡县的所有座城池,赵逊担心将陷入恶战,从而拖累咸军主力,然百里燕既不打算包围城池,也不打算逐个争夺。

    首先卫军西线主力在前线,后方多为二线弱兵,咸军西进主力都是骑兵和骑马步兵,占有绝对机动优势。只需要扼守各地要津,优先攻占卫军粮仓,切断其一线配置主力后退通道,然后等着后方守军集结起来,此时再发兵将其消灭在集结路上,要比单纯的去攻击一座城池,打击一支主力强得多。

    其次,卫军根本无法想像咸军会在一两月内杀通东西几千里地,面对数十万来势汹汹的咸军主力,卫军措手不及之下未必有一战的勇气。

    最后,卫军强的是权贵,其下层军官和底层士兵没有人身权利,卫军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人身权利的赎买和加官进爵激励士气。

    当敌军断绝粮道,切断退路,士气受挫之际,所有的赎买和加官进爵不过是一场空梦,命都没有了,人身权利都是空谈,此时祭出“招降纳叛”,效果比真刀真枪的干上一架来的强百倍。

    所以百里燕根本不担心西线卫军,只要其动起来,总有消灭的办法,就怕他不动,死憋在据点里,反而会是麻烦。

    翌日,气温有些高,百里燕前往泉河视察海军与内河水军。泉河咸国境内的平均宽度约一百二十步(约105米),最宽处两百八十步,最窄处七十步,是思水江流入甘府,经由上关汇入桑南郡的一条大河。

    尽管平均宽度达到了一百二十步,但对万石乃至两万石船而言,要在这种河面宽度的水域掉头,仍是十分的危险。

    由于河宽是河流表面的宽度,河面以下航道的宽度要窄的多,如果是低潮时,触礁搁浅风险很大。

    为此百里燕调集了三千石五千石内河战船一百余艘,槽船四百余,三千石以下战船一百二十余艘,槽船七百五十余艘,另征调五千石以下民船、商船一千余艘,小舟渔船七百余艘,以便渡江之用。

    八月下旬,各地民夫预备兵陆续抵达甘府,期间陆续发现零星天花传入军中,死亡兵士六人,死亡百姓二十二人,防疫接种变得迫在眉睫。

    而与此同时,八月中旬地陆续发现卫军在沿岸开始修建堡垒要塞,进度极快,至九月上旬,部分营寨已经夯起一丈半丈的土墙。

    由于登陆作战对地形要求极为苛刻,因此可选登陆地点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是有限的,卫军的防御重点无不是以登陆地点为核心修筑营垒工事。

    而耐人寻味的倒是过去数年间,卫军从未在德康地区大兴土木,修筑要塞工事,即便是在五月,卫军仍未有沿江登陆地点修筑防御设施的企图,现在修不免有些晚了。

    其中的原因无非两种可能,其一过去数年间德康人口凋敝,抽不出人力修,其二,大兴土木兴建工程需要钱粮支出。

    五六月间调往德康的卫军又忙着攻打长孙,寄希望于吓阻咸军以拖待变,如今大局明朗,再想起来修建防御设施,多少有些亡羊补牢的意思。

    九月初九,百里燕得到甘府边关送来的消息,穆尼半道脱离商队,亲自赶到甘府与昌尹边境,在御客戒护下正赶往阳都,来意有些出人意料。

    据萧公毅送来的消息,金雪狄人已经得知腋目人的消息,来源不排除是去年金雪狄商队从古达帕、菲戈斯处得到的消息,以及中原贼的传回的消息。

    与此同时,据说金雪狄人五十多年前也曾在东海岸东北海面上发现有幽灵船,在拖回海港途中发生沉没,穆尼此来正是为了证实消息而来。

    得到这个消息,百里燕也是吓了一跳,金雪狄人的东海岸以北是千岳山以东高原山脉,再往北是宋国、晋国东海岸,腋目人的船能飘到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这也意味着他们极可能在晋国以东洋面上有岛屿。

    当然,也可能是遭遇风暴尾舵损坏后一路向南飘,直到困死在海上,船只就此失控,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最后一路飘到了金雪狄人的海域。

    九月十二,穆尼一路快马加鞭赶到阳都,比之三年前,他有老了许多,甚至下马时还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好久不见,你又看老了许多。”

    “但比你强,我好歹有两个儿子,你却一个也没有,日后可没人给你报仇啊!”

    穆尼嘲讽道,颇有几分得意,百里燕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这时穆尼拉着身边的青年说

    “这是我的大儿子基尔,这次跟我一起出来见见世面。”

    百里燕打量着眼前这位白发金肤,身披雪亮铠甲,二十五六出头青年,与穆尼颇是有几分神似,其操着并不流利的中原话,以金雪狄人的方式行了一礼

    “你好,我是穆尼·基尔·奎卡。”

    “哦,你好啊,呵呵……在你们的军队中,有军职吗。”

    这时老穆尼打断说道

    “只是个没出息的联团长,不值一提。”

    “虎父无犬子,二十五岁就出任联团长,十年后还不像你一样飞黄腾达。这次带儿子出来,不是想记熟中原地形,好三十年后再来寻仇吧。”

    “呵哈哈……反正三十年后你我都不在了,你还怕什么。”

    金雪狄人的联团长,相当于中原的都统,兵员七百至一千人,往下是联长,相当于百夫长,兵员八十至一百人。由于没有仕长五百人这个军职,因此金雪狄人最小的集团军事战术单位编制达一千人,而中原是以仕长为核心的最小集团战术单位,如此每次交战,中原方面因为编制的落后,经常吃亏。

    穆尼儿子才二十五岁,军校毕业后应该先出任联长,既百夫长这个职位,三到五年后才会调整晋升。二十五岁直升联团长,至少说明其能力是过硬的。

    在军事系统这块,金雪狄人比中原人强,其军队系统中低层军事系统是能者上无能者下,高层有贵族军人阶层把持,而贵族军人精英则从小出自军校,经过基层严格锻炼,具备极强的战术素养。

    即便多数人的能力并不高,但金雪狄人指挥层的高度精英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智力层面的缺陷,将少有的军事人才集中于上层,同时严格训练基层军官和兵士战,最大程度打造出一支合适金雪狄人的战争机器。

    然而却也不是万能的,由于金雪狄人基层缺乏良好的战略能力和优秀指挥官,其精英指挥层被干掉之后,下层各级军队便群龙无首开始瞎抓没有章法,这是他们的自身文化发展必然产生的弊端。

    反观中原,文化系统发达,人才的保有率高得多,但制度的弊端导致军队自下而上充斥着权力关系,几乎百夫长奔上开始,都是贵族充任。

    以咸国为例,二十五年前各级军官贵族占六成,与贵族有关的占两成,庶民占两层。当庶民表现出独特品质,又被贵族以婚姻形势所吸收,再形成家族人身依附关系。

    当贵族势力阻塞人才自由晋升通道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优秀人才无法上升,被迫在基层拼杀消耗,贵族又拒绝庶民涉足军队权利,人才代谢更新滞涨,战斗力下降,乃至战败,都是必然结果。

    ()

    。


………………………………

第1011章 分裂扩张

    引众人前往下榻别馆中途,穆尼问东问西牢骚不断

    “听说你们要跟卫国开战是吗?”

    “你的消息倒是挺灵的嘛,据我所知,你此番前来为了腋目人之事。先说说你们吧,你们的陛下和教会现在怎么说。”

    “这件事当年传的很邪,出海的是我们的一支水军船队,本是想沿着东海麓翼山脉去更远的地方寻找陆地,好籍此寻找通往你们背后的海路,出行的第四十二天,在海上发现了两艘船。”

    “什么,两艘!”

    百里燕听了一惊,转念又想又觉合理。如果是远洋探索,通常会有多艘乃至几十艘舰船充当补给船只,其余舰船携带自给口粮,待消耗至一定基数,补给船开始运补,如此可延长海上航行时间。

    咸国海军出海无不是携带数艘补给船一起出海,单独的舰队要想前往陌生海域远洋航行,风险是极大的。

    如果金雪狄人发现的是两艘船,意味着根本不是迷航,而是腋目人在从东北半球向南半球展开有组织的探索活动,期间遭遇了不测。

    想到这里,他又问道

    “然后呢?”

    “据记载,那两艘船前后以很粗的缆绳相连,最大的一艘船折合你们的重量有一万五六千石,最小的一艘也有七八千石,船上空无一人,但是发现了大片腐烂的尸体和骨骸,有人的,也有不是人的,更加奇怪的是,不是人的骨骸腋窝下有个洞,按你们的说法,那里是张眼睛的。”

    “那就是了,那是眼窝。人头颅上有眼窝,眼目人腋下既然有洞,定是眼窝。之后呢,怎么沉了?”

    “唉……”穆尼突然很是可惜叹了一声“其实这两艘船上是有震天火与黑货粉的,可惜当时并不知是什么,所以打算拉回来。却是不想半路遇上风暴,船太沉了,结果被折断在风浪中沉没。早知是震天火,就该不惜代价拉回来加以仿制才对。”

    百里燕翻了个冷言,心想辛亏没给你们白捡便宜,要不然事后还真不好办。

    “你们应该庆幸才对,那船上有天花,如果拖回你们的港口,天花很快会传染给你们的。”

    这时穆尼脸色突然一变,郑重说道

    “其实我们金雪狄人是不会得天花的。”

    百里燕闻讯狂吓一跳,地球四大人种无一幸免,金雪狄人算是金色人种,但要百里燕相信他们基因更高级,连天花都不怕,他也不信。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凡是人,都会得天花!”

    “不,当时我们登上幽灵船回来的水手不少人是出现了全身丘疹和水泡,但几天后都又痊愈了,也没死人,只留下很浅的麻点,半月一月后麻点会自己消愈合消失。听说中原天花之后,我们派了专人打听此病,觉得和当年的丘疹病很像。”

    听完穆尼一番细说,百里燕又是吃了一惊。

    他看不出穆尼是在撒谎,显然撒谎对他也没什么好处,但要说金雪狄人有什么神奇医术,他也不信。唯一的解释只有金雪狄人各种各样奇怪毛病中,有某些病能产生抵御天花的免疫抗体,但仅仅是病毒入侵后的免疫阻断病毒复制和扩散,并不能阻止天花病毒的入侵后的病发。但天花病毒只要治愈过一次,具备终生免疫。

    “那好吧,就算你们不会得天花,也不能阻止腋目人随时南下,我想知道你们陛下和教会现在什么想法。总不会等着腋目人消灭了中原人,你们好北上捡便宜吧。”

    穆尼这时神色凝重起来,他说

    “按你们的说法,腋目人是杀不死的是吗。”

    “不完全是,他们的头和人类的一样的脆弱,但是他们带着比半个拇指还厚的铁头盔,能轻易拿起四百斤以上的东西,人手一支极为厉害的火器,他们还能让人变成怪物,所以仅靠普通的刀剑根本难以威胁到他们。”

    说话之际,一行人来到下榻馆驿,百里燕引众人入内,待落座后又说

    “不是我吓唬你们,中原人如果完蛋了,你们也跑不掉,他们会沿着海岸,沿着陆地一直向南,早晚找到你们的土地。站在人的立场上,我们不应该继续自相残杀,至少消灭腋目人之前,不应该继续兵戎相见,你说呢。”

    “其实陛下倒不担忧,真正担忧的是教会。”

    穆尼的说法出乎意料,百里燕恍然明白穆尼此番如何能来,如果没有教会的允许,其多半还被禁止出国。不过百里燕也纳闷儿了,这教会急个什么劲儿,他遂又问道

    “教会担忧什么,杀起来也轮不到他们冲锋陷阵,是不是别有用心。”

    “教会内的情况我并不清楚,但教会确实很担心,至于担心什么我也不清楚,所以教会倾向于相信你们的消息。”

    “然后呢,就‘相信’两个字就完了?”

    “所以我们要想和平共处,也不是不可以,为了提防腋目人攻破中原,我们需要向前修筑更多城市和道路,因此需要向北扩建两个行省,以便更好的连通中原。”

    “放屁!”百里燕破口大骂,接着激烈说道“知不知道向北扩大两个行省意味着什么,都要像婆嵩、松迪亚两省一样,还不让你们把家门口顶我们鼻子低下,休想!”

    金雪狄人一直有向北继续扩张的打算,而向北扩张意味着距离千岳山更近,御客最南面的侦查前哨也不过深入一千多里地,金雪狄人都按婆嵩、松迪亚两省这么个规模向北扩张,距离千岳山将近在咫尺。

    他们知道届时中原必然要做出强烈反应,遂而故意当着这个节骨眼上提条件,好默许他们的占地行为,同时不至于引来中原发兵讨伐,若干年后变为既成事实,如此他们既得到了土地,又获得了前沿基地。

    单单一个婆嵩省的有效行政管辖面积就超过一个咸国,间接的无人区囊括在内相当于一个半咸国,照这么个扩张法儿,再扩两个行省,至少增加五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

    而千岳山以南的土地是东西宽,南北略短,所以向北扩张两千里地,东西扩张根本不止两千里,实际被金雪狄人圈进去的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这么大块方,谁让出去,谁是历史的罪人。

    如今金雪狄人清楚知道中原获得了独角马,乃至千里跃、四轮马车这等强力载具,后勤能力与之比肩毫不逊色,其害怕中原南下扫荡攻击其关外两省,于是想出了这么个馊主意。与其说是担心腋目人南侵,不如说侵吞土地而忐忑不安。

    “亏你想得出来,两千里地张张嘴就成你们的,是不是我们也嘴皮子碰两下,从你们家门口弄走两千里土地,你们是不是也答应!”

    “地就放那里摆着,你们不占管我们什么事,而且拉近了路途,也能方便与你们交易往来,大家都能受益。”

    “呸!我看你是故意来找茬的。魏琦,我们走!”

    立身而起,百里燕转身便要离去,穆尼将其喊住说

    “即便你们不同意,到时我们还是会向关外迁徙,你们阻止不了我们。”

    百里燕不屑说道

    “哼,那就走着瞧。”

    言毕,百里燕愤然离去,心里恼火不已。

    与金雪狄人打交道多年,他很清楚金雪狄人的秉性,只要一有机会便会无孔不入见缝插针。腋目人南下,中原首当其冲无暇顾及南境,这时他们趁机向北迁徙人口建造城镇,待到中原缓过气力,他们已经占有土地建立居民点,再想动手就得花费大力气。

    然而这一次,他们打错了算盘。

    回到下榻别院,见百里燕怒不可遏,宗伯泰上前来问

    “与穆尼谈话看来不顺啊。”

    “别提了,真是太气人了。金雪狄人料定腋目人南侵是真,故而趁此机会漫天要价,要中原答应他们向北扩张两千里地,简直欺人太甚了!”

    宗伯泰闻讯吃了一惊,忙说

    “穆尼是如此说的?”

    “不是,他说扩张两个行省。可先生你是不知道两个行省有多大,其一个行省便是比咸国十一郡还大,两个行省要吞掉一个晋国还多的平原,若是算上森林丘陵和高山,那就是两个晋国,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

    “那侯爷是如何回他的?”

    “我让他做梦去。等攻卫战事一了结,便与萧公毅商议,明年向南派遣三万人的御客新军,就扎他家门口,看他金雪狄人怎的奈何。”

    “侯爷万万不可如此。”

    “这是为何?”

    “穆尼既然能将此事说出,侯爷就不觉蹊跷?”

    “蹊跷?”

    百里燕沉默,细想之下是觉得可疑,金雪狄人真要向北扩张,完全可以趁腋目人南侵之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做,又何必现在说漏嘴呢,穆尼显然不会好意告诉自己他们的全盘计划。

    百思不解缘故,他又问道

    “先生可知为何?”

    “依在下看金雪狄人内部恐已生嫌隙,其向外扩张实为排除异己有一石二鸟之便。”

    “哦,何以见得其内部暗生嫌隙?又如何一石二鸟。”

    “经过十五年前战败与教会擅权,两次事件严重打击了其国内权贵势力与教会势力,可谓是元气大伤,由此产生的权利空隙,必然被新生势力所填补,继而经过数年乃至十数年孕育至今,成为国内新一股力量。

    新生势力为达到其自身利益,必然要与其他既有势力争夺权利。然不同于我中原,放眼望去除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