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量。
新生势力为达到其自身利益,必然要与其他既有势力争夺权利。然不同于我中原,放眼望去除了大海,宇内已无土地可以扩张,若要向南,必须翻越千岳山远达万里之遥,极为不便。
而金雪狄人却可一路畅通无阻向北迁徙,他们只要不断向北迁徙,便能不断将国内新生势力向外迁徙,因此其扩张的根本目的在于避免引发内乱,其通过外迁,即可将内乱向外迁移,同时利用新生势力的扩张土地。
既然是新生权贵势力的向外迁徙,其朝廷支出的钱款甚少,而是由贵族自行承担多数迁徙产生的耗费,因此消耗了权贵的同时,又将国土向北推移。
而且此番向北迁徙不同以往,距离我中原边境更近,日后中原若是发兵南下,其新扩张土地势必沦为前线,亦可替他们剪除这些异己,同时达到团结其内部的目的,如此岂不是一石二鸟。”
“先生的意思本侯明白了,那本侯应该如何去做?”
“千岳山远隔万里之遥,咸国如今置身北海鞭长莫及,却也不能不替日后天下一统之后考虑。属下建议现在就应该提前准备,与金雪狄人在千岳山以南划界。
既然无法阻止他们向北扩张,不如同意他们向北扩张,但必须争得我方同意,并在千岳山南段至其婆嵩省之间划界。
他们若不同意,便由我方强行划界钉死边境,反正三五十年年内他们无法充实扩张之地,而我国三五十年内天下将归为一统,届时腾出手来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而且,其向外扩张多为内部分化,我国不妨籍此机会与之多多来往,若能加深关系为己用,日后再图南地也未必不可。”
“呵哈哈……”百里燕听了大笑,他说“宗伯先生此话不免有空洞之嫌。这金雪狄人本侯是最清楚不过了,我中原人是内斗厉害遭逢外敌内斗更甚。这金雪狄人恰恰相反,其内斗极少引发兵变流血,当外部威胁大于其内部威胁时,即刻压迫其抱成一团一致对外。
故而拉拢其为己用此法断然行不通的,不过本侯赞同先生划界之法,既然无法阻止其北扩,不妨籍此为空头条件与之谈判划界,先骗他合作也未必不可。”
宗伯泰的设计不无道理,金雪狄人对外扩张是内部分化所致,其每次的北伐无不是体内发展膨胀,必须向外宣泄和扩张的结果,如果不消耗,就会转变为内斗乃至引发内战。
()
。
………………………………
第1012章 异类
这次的扩张很大程度上是上次战败和教会擅权导致了大量权利真空被新生势力夺取的结果,如此加速了其内部分化和权利争夺,为避免内部矛盾持续扩大,就只能继续对外扩张。
距离上次战争结束已经过去十五年,根据以往北伐的频率,考虑到前番的损失和瘟疫带来的人口死亡,再过年二十至二十五年,其又要北伐,但如果让其向北扩张土地输出权利,土地开发和人口迁徙将消耗其大量人力物力,如此则能延缓其北伐的速度。
方圆两千里的无人区要开发成适合人类居住的定居点,即便是现代社会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金雪狄人没有百十来年也要四五十年才能在荒野上建起零星的据点。
而四五十年后,咸国早统一了版图,火车乃至飞机场都将修到千岳山,到那时再动手,要比现在弄僵了关系更为便利。
不如白送个空头人情给金雪狄人,双方就此划定边界,遏制其向北扩张的距离,同时也好争取其贵金属和物资的输入。
打定注意,百里燕着手写信告知萧公毅,建议他尽快派人南下勘察地形。不过也有个棘手问题,中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谁也说了不算。更何况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一片不毛之地,谁都懒得去管。
最后,百里燕干脆懒得考虑这个问题,只要保证咸国日后能一统天下,这份协议最后还是一张废纸。
中原坐拥这个星球近半数以上的有人陆地和无人区,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科学技术,没有道理不统一整个大陆板块。既然早晚要南下吞并金雪狄人,这份协议本身就是一张对金雪狄人五十年人身保险,过了五十年自然也就失效了,何必在乎是哪国政府签下的协议。
翌日,由于昨天谈崩,穆尼要走,百里燕挽留他就地观战,一来给他上一课,领教领教厉害,二来给日后的谈判定个基调,得让他们知道中原的热兵器全线碾压他们几代,条件不是他们想当然的漫天要价,得有所收敛一些。
九月十五,百里燕视察了野战医院,了解接种情况,有鉴于穆尼说的情况,百里燕让他从挑了两个人进行人体实验。当然,不是没有条件的。如果人死了,穆尼免费提供五十颗冰绒花的种子,如果人没死,百里燕输给他五十颗去年培养的冰绒花。
为避免人体免疫系统差异带来的试验误差,百里燕挑了两个人接种天花,结果正如穆尼说的一样,天花进入他们体内后潜伏期极短,只有半天。
当天下午开始出丘疹,晚上演变成大面积水痘,病情会持续两天至三天,期间有高烧和脱水,第四天开始消退,至第五第六天病情稳定开始恢复,体表留下浅色的斑点,会逐渐退去。
测试结果与穆尼描述基本一致,这意味着金雪狄人确实携带有抵抗天花的免疫抗体,暂时还并不清楚是基因差异导致的先天携带,还是后天因为食物和环境微生物产生的抗体。
但至少可以肯定,金雪狄人确实对天花具有某种独特的免疫能力,能在天花入侵人体后迅速产生作用,进而遏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在产生足够抗体之后,进而消灭了病毒。
九月廿四,一队车马急速驶入德康郡江泉城,杜锐勋亲赴西门出迎。
从一辆双辕马车中走下一三十五六,衣着锦袍华服的中年男子,杜锐勋上前深施一礼
“吴长史一路车马劳顿,幸苦了。”
吴长史下车伸了个腰,活动活动了筋骨,颇有些吃力说道
“哎呀……这一路狂奔飞驰,颠的本官险些命丧车中,还是坐船稳啊。”
杜锐勋淡淡一笑说
“坐车不易,坐船也未必舒坦,但坐什么都不如军国大事要紧,吴长史此来大王可有增派援兵。”
“既是有,此时也尚在路上。此地多有不便,你我还是去你府中详说吧。”
“那好,长史大人请。”
杜锐勋引吴长史前往官邸中庭,驱散闲杂人等落座片刻,杜锐勋令人取来肉食与米饭以供吴长史填饱肚子。
“吴长史请慢用。”
“呵哈哈,本官数千里之遥狂奔到此,路上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也未曾像样饱食饥餐,到你这儿才见到些像样的荤腥,还是杜将军周到啊。”
“吴长史言重了,区区酒饭不足道哉,还是先谈国事吧。”
吴长史点头肯定,左手随即伸入右手袖袋之内掏出一块叠好的黄色织锦缎,令随行护卫转给还是杜锐勋
“此乃大王手谕,杜将军看过便知。”
杜锐勋接过手谕,确认是王旨所用织锦缎无误,遂打开授予仔细阅读,脸上渐渐浮起一片吃惊。
“嘶……这……”
杜锐勋生疑,他忙问吴长史
“长史大人,这手谕真是出自大王?”
吴长史停下快子,吞下了饭食肯定说道
“正是大王的意思。哦,对了,还有相国的一份信。”
这位吴长史应该是做牙膏生意的,总不那么利索,非得挤压以下才主动透露些消息。
将相国亲笔书函交到杜锐勋手中,吴长史又说
“此事要快,今日即刻备船,本官明日要去咸国帅帐与其再谈退兵之事。”
“那这究竟是大王的意思,还是相国的意思,还是说是志国出的注意。”
“是相国的注意,不过具体细节本官也不胜明了。对了,杜将军可知道咸军兵力几何?”
杜锐勋边看信边摇头说
“已经两月过去,至今也未曾弄清咸军兵力与部署,本将怀疑咸军定有雷霆之举,故而已做最坏打算。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已无必要了。”
这时吴长史又说
“还是大王英明,早有准备,否则后果难料。不过咸军不是善类,长孙军也靠不住,杜将军西退之后,务必谨慎用兵,莫被长孙算计。”
“吴长史放心,只要将咸军诱入埋伏,将其歼灭并非难事。但本将只担心咸军未必会中计,万一其真退兵,大王于承诺长孙的条件恐怕将成空话,届时又该如何。”
“那就怪长孙国主太蠢,咎由自取罢了。”
……
次日下午,阳都城百里燕下榻别院中庭后堂,世子姜璨毕恭毕敬的捧着文件作者汇报工作
“副帅,金雪狄人的生理机能确实与我们中原人很不同,他们的血型不是已知四种血型中的任何一种,他们的血小板密度也比我们高百分之十,显微镜下红细胞似乎也有些一样,感觉他们不是人一样。”
姜璨如实陈述,百里燕沉默片刻说
“知道了,报告放这儿,回医院好好呆着,不要随便乱走。另外,保留生物样本,所有参与人员严格保密,不得对外透露。”
“诺!”
姜璨随军是咸王的意思,换做是以前,百里燕是要拒绝的,但自从发现太子异常之后,他不得不开始考虑换人做皇帝。
其实架空姜蛰、西寰很容易,难的是在他死后,让咸国继续沿着科学道路走下去,这就需要一个开明,且懂得科学就是生产力的君主。
姜蛰显然不合适,其蛰伏忍耐三十余载,一朝爆发,个人意志的野心不小,心中的魔鬼一旦释放,很难说会爆发出何等不可控制的政治能量。
待其姜璨离去,百里燕重拾桌上的简报,眼神变得格外沉重,这时一旁站着的魏琦插话说道
“侯爷,这金雪狄人不是人吧,血都和咱们的不一样。”
“不懂不要乱说,此事就此烂在肚子里,不得对外人提起。”
百里燕神色严肃,魏琦猛是站了个立正
“诺,属下明白了。”
抽血鉴定血型原本是为了以防万一便于抢救,但谁也没料到,抽了两个人的血竟不是四大血型之一,即便是rh阴性,与四大血型的抗体试剂也会发生凝血反应,然而都没有。如果出现一个,也许是其他稀有血型系统,但同时出现两个,这个概率也就太小了。
而且金雪狄人的血小板密度比中原人高得多,其红细胞的外形结构呈椭圆形,中间凹陷,而中原人的红细胞呈圆形中间凹陷,极少数出现略显椭圆形中间凹陷,绝不会出现全部红细胞都成完全椭圆形中间凹陷。
从医学立场的角度出发,相同容积下的椭圆形红细胞,比圆形红细胞的吸水能力与溶氧率高,因此能量的释放和携带更多。这就不难解释金雪狄人为什么体格和力量都比中原人高出一节,是他们的细胞决定了生理机能。
尽管早年从金雪狄人尸体解剖来看,他们与中原人并没什么两样,但百里燕还是开始怀疑,金雪狄人或许不是人类,或是一种类人人类,只是其看起来具备人类的内外特征的另一种生物。
如果不是另一个物种,又如何说明他们的血型、细胞两项指标的异常,各种奇怪毛病一大堆,天花对他们无效呢,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金雪狄人的基因与人类不同,但多数基因又和人类相仿。
想到这里,百里燕心里不免的一阵发凉,要说遭遇外星人,他还是相信的,但要说一个星球上出现四个不同物种的文明,三十年前另两个文明还强于人类,这种概率也未免太高了。
他甚至怀疑,宇宙中一定有其他物种文明的存在,否则又如何解释一个星球上出现四个高等物种文明。
()
。
………………………………
第1013章 一力降十会
思索之际,屋外有人入室,是赵逊的儿子赵焕。赵逊成婚很晚,加之早年戍边在外,因此得子很晚。
赵焕早年在永兴城接受教育,是最早一批新式教育的受益者,有鉴于当时尚未开设数学课程,其成年后进入武备营进修基础数学,后转入炮兵科、后勤科深造,深受现代军事思想影响。
“启禀副帅,江面上出现一艘卫国船只,要求登岸进城,大帅请副帅即刻前往西门。”
“哦,看来是卫人前来说和了。请少君先回,本帅即刻便去。”
“诺!”
待赵焕离去,百里燕与魏琦说
“去把马牵来,随我去西门。”
“诺!”
对卫宣战发生在六月底,卢贾要将消息发回卫都,没有千里跃健宝马,一趟需要一个多月。而咸国官道对卫实施封锁,其只能走志国绕道,一个往返就得两个多月,加上决策和延迟,九月中下旬遣使抵达边境并不意外。
让百里燕怀疑的倒是卫国这次能有什么筹码迫使咸国妥协,至少让他割地是不可能的,吐出已经吞下的长孙七郡似乎也没可能,既然都没可能,他们来谈判做什么。
骑马来到西门时,一队千人镇军列队等在西门内,赵逊站在城头观望着江面情势,一艘卫国三千石船在四艘五千石战船拱卫下,被咸军两艘五千石炮舰拦在岸边两百步外进退不得。
“赵帅,可知是卫国何人出使?”
赵逊放下双筒望远镜说
“卫国长史吴彬,我已令人传话,只令其一条船靠岸,其余不等靠近。”
长史是丞相的属官,简而言之是高级秘书,负责处里中枢重要文件的报批和转送,也能独自处理重要文案,各国所置长史一职务功能大同小异,如无丞相在位,则由宰执或长史兼任丞相职能,但也是过渡性质。
多数时候长史可以扶正为相国,如高勋这般十多年如一日出任长史而相国悬空的,恐怕也是历史第一人。
卫国长史职能与中原诸国没有两样,派出长史也可见卫王对东线战事的重视。
约莫等待了两刻多种,卫国四艘战舰停在岸边两百步外,吴彬的座船在咸军一艘五千石炮舰的戒护下缓缓驶向岸边。
由于阳都城距离江边十里,吴彬登岸改乘咸军提供的马匹疾驰入城。赵逊、百里燕下到地面等在西门等候吴彬入城。
少时片刻一阵马蹄急促,吴彬在咸军戒护下从西门而入,由于并不认得赵逊、百里燕二人,吴彬还打算一路往城内冲,却是被赵逊护兵给拦在了西门。
“快,速带本使去见你们主帅!”
此时咸军一都统上前说
“不必了吴大人,我军主帅已等在西门,请吴大人下马。”
吴彬闻讯诧异,却是掩饰去心中的惊愕,故作镇定说道
“那好,快带本使前去。”
翻身下马,吴彬携护兵数人随那都统来到一处茶棚,赵逊、百里燕二人坐于期间,一张四方小桌子上摆着一些粗陋的茶具。百里燕打量着远来的卫人,为首者锦袍者三十五六,须发乌黑面堂红润,一看便是知道营养很好,定是长史吴彬无疑。
待其走进,见草棚下坐着两员将甲非凡之人,吴彬立时知道,其中须发皆白者定是赵逊,另一人观其神采奕奕面目俊朗须发飘逸,不像似盐枭出身的样貌,吴彬料定此人应是百里燕。遂是上前深施一礼
“卫国长史吴彬见过二位将军,敢问哪位是赵司马。”
尽管心里很是清楚,吴彬却是不敢托大,仍是先问个清楚,以免被咸军戏耍。
这时赵逊接话说
“本帅便是,阁下此来若是为说和,就请回吧。”
“赵司马未知本使来意,便拒言说和,这般独断专行如若酿成惨剧,恐是有伤将军一世英名,将军不妨听某一言再言拒绝也不迟。”
“哼,你卫国入中原不过数载,却起兵戈大肆攻伐诸侯。两年前欺瞒我王假意说好,却不顾我国利益,攻入房岭等地,意图遏我下游,为日后攻我谋取先机,如今又执花言巧语前来游说,你卫国之辞实难令人信服。”
赵逊态度强硬,这位吴彬却无丝毫畏惧之意,继续自说自话
“赵将军,你我两国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多年,而今兵戎相见实属一些误会。贵国若是执意攻我,我国虽不能阻止,但贵国绝无胜算。
本使也不瞒赵将军,我王月前已与志王达成协议,将德康让予志国,故而从今天起,德康郡不再是我国土地,贵国若是攻我,便是与志国为敌,赵将军可要三思而后行啊。”
此言一出,百里燕、赵逊皆惊,百里燕恍然想到他这是上了公良氏的恶当了。公良氏是将消息透给了卫国,却是低估了其与卫国狼狈为奸。
咸国通往德康只甘府一郡,与之在思水江接壤,往南是志国昌尹郡,往北是长孙清田郡,甘府平原被夹在两郡之间。此番出兵核心在甘府,咸军并无从长孙出兵的打算。
借道并不符合咸军的战略利益,无疑将自己的后方交给不靠谱的长孙,其若在身后做点什么,咸军将会极为被动,因此咸军从甘府出兵最安全。
但如果德康落入志国手中,其保持中立情况下,咸军西进通道荡然无存,最后只能被迫绕走长孙,更狠毒的还在于咸国不能从水路、陆路连接向西的通道,纵然日后能割去卫国土地,也是一块飞地。
此时吴彬见赵逊、百里燕二人脸色大变,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得意
“赵将军,可要慎重啊。”
“哼!”赵逊一掌砸在桌上怒喝道“走着瞧,送客!”
吴彬闻讯立时露出其恶毒獠牙,他说
“赵司马,本使望你三思而后行,本使告辞!”
言毕,吴彬扬长而去,气的赵逊脸色抹黑须发皆扬。待其离去,赵逊与百里燕说
“百里副帅,吴彬所言有几分真假?”
“其言应该不虚,以志国秉性,公良氏心计,其断然不会坐视我国扩张,故而定会做下此局。不过卫国应该不会轻易将德康让出,志国定是付出了一些代价。而且当此我国即将发兵之际,志国接受这么个烫手山芋,这其中恐怕还有其他端倪。”
“那副帅有何良策可破此困局?”
“依在下之见,卫国既然与志国狼狈为奸遏阻我军西去通道,志国必然是不想我国扩张土地,而卫国的算盘是阻止我国西进,其中恐怕还有梁国的算计,其定是想迫使我国经由长孙出兵,进而令长孙扼控我军后勤转运,继而控制我军命脉,好在日后谈判令我王陷入被动,进而什么也捞不到。
综合以上几点,在下认为,应乘志国尚未接管德康之前,提前发起全线攻势,尽速夺取德康,遏阻志军北上,同时将消息尽速报知大王好做最坏打算。”
“若是志国背信弃义攻我又如何?”
“这个……”百里燕犹豫片刻说“可能性不大,腋目人南下在即,御客不会坐视咸国战败,必会强力干涉乃至直接出兵。
其二,志国内斗不止,此时攻我只能令一方做大,对公良氏也好,陶氏也罢只能一人得利,另一方必然遭到排挤,故而他们不敢轻动。而且此番接管德康,应是公良氏兵马,其既已经得了一郡,陶氏绝不会让其再攻咸国本土取利,而公良氏也绝不想看到陶氏趁咸国空虚而谋利,故而志国不会发兵来攻。
其三,我军以雷霆之势攻卫,志国得掂量掂量招惹我军之后果。
最后,咸国完了晋国绝不可能坐视志国瓜分咸国好处,晋国必会发兵争夺,届时志国未必能得多少便宜,更何况永兴城正在夜以继日生产枪炮,大王的禁军正在装备新式兵器,等着他们的只有暴风骤雨的枪子儿,又何惧他志国攻我。”
“嗯,副帅言之有理,但还是不可不防啊。依本帅看,应即刻调十万人赶赴都郡以策完全。”
“在下赞同。既如此,在下即刻召集全军主官赶赴阳都布置攻卫大计。”
吴彬可能没想到,他的一时得意竟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赵逊商定攻卫大计,百里燕即刻返回别院将消息说与宗伯泰,征求其意见。
“本侯以为,卫国让出德康令志国接手,这其中定有梁国从中串联二者,只是在下想不出来,以卫国素来是吃人不吐骨头,要他吐出来真是比登天还难,志国究竟能以何条件换取卫国心甘情愿让出德康这块肥地。先生以为,其中是何隐情?”
“其实侯爷也说了,志国与卫国能达成交易,定是有梁国从中串联。在下斗胆猜测,情况应是这样。
卫国攻长孙七郡县,要卫国全然吐出来显然不可能,但要其全部吞下寸地不让,诸侯也不会同意。故而卫国应该会还给长孙三郡或是四郡为条件,由梁国出面调停,劝说两国说和。
但要长孙心甘情愿让出三郡,其显然不会同意,故而需得从他处补回来,于是卫国再与长孙联手,卫国向长孙借道来攻我咸国,而晋国则从东面攻我江东,如此长孙西南失去三个郡县,便可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