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多的成果都是有限度,不可能无限制讹诈,谁先分果子谁收益最大,最后分的肯定最少。

    且卫国军事上的被动来自于咸国,一旦达成和解,军事上的解套必然形成政治上的松绑,一旦卫国缓过神来,对梁国十分不利,晋国在西海出兵的外在条件将可能不复存在,咸国的军事威胁也将荡然无存。

    没有了这些政治和军事上的约束,梁国便无法对卫国形成威胁和施压,从而讹诈。同时卫国如不解体,威胁更大。因此梁国只能同意三王自立,且尽快完成谈判,否则卫国极可能放弃三王自立的条件,乃至失去此前已经到手的肥肉。

    由此可见卫国的算计非常高明,利用外交谈判的秘密性,隔绝了诸侯间的信息,纵然咸国谍报发达,御客神通广大,也并不能及时且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小范围内的绝密信息。

    由此又带来第此前的二个问题,由于信息获和传递的滞后性,在窥破秘密之前,百里燕现在只能被动接受卫国、梁国算计好的剧本套路,而且由于算计的非常精密,即便已经窥破秘密,可选的余地却很少。

    因此当卫国提出自立的时候,百里燕已经开始被动,因为军事动武压迫的条件已不具备,等待他得到消息,乃至通过外在的表征发现这一计划时,战略全局和国内调整留给他的时间也所剩不多,所以卫国的计谋不得不说极为高明。

    曾几何时百里燕一直认为自己拥有前世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和技术优势,面对三千年差距的文明,无论智力还是能力都应该拥有绝对碾压的实力。

    但近十几年的种种实践中不难发现,这“古人”与现代人在智力上并无差异,甚至自己往往陷入到超前误区中,被错误的理念所诱导。

    而且政治层面上几乎没有涉及科学技术的层面,所有的创新无不来自于理念的更新,而政治理念的变化又必须一定程度上遵循既有的政治格局,不可能像科学技术一样,一项发明改变整个世界,随性所欲的改变既有政治框架。

    因此现代政治原则并不能完全牵强附会套用于当下的政治行为准则,即便再如何创造概念,当下的政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土地和圈子利益。而涉及到这个两个层面,可选择的现代政治手段又相对有限的多。

    所以百里燕总结的办法是以战争迫使政治谈判,放弃部分土地,换取经济上的渗透。

    如此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消化占领的土地,同时通过经济渗透和现代商品模式,进一步控制更大的市场,让咸国变成核心生产中心,从而从经济上控制诸侯。

    当本土足够大,人口足够多,科学极为发达,军力空前强大时,最后必然形成全部利益围绕咸国展开,诸侯经济只能变成的附庸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经济上统一版图,进而倒逼政治统一,同时以先进军队施加压力,以达到彻底统一中原诸侯的目的。

    这个过程时间跨度三十至五十年,算上前期发展的二十多年,大致需要七十年,时间虽然长,但痛苦最小,伤亡最少,最后的政治局面最好。

    由此避免了秦始皇瞬统中国,造成了政治弊端和既有利益群体诛灭后的政治势力真空,带来的重新洗牌的负面效应。

    此时的中原格局与秦一统中国相似处颇多,不同的是现在中原的版图更大,视野放大到了全球,北有腋目南有金雪狄,与秦一统中原后北有匈奴南有岭南百越诸部的严峻局面相同,甚至现在的局面比秦一统中国更严峻,面对内忧外患之下,贸然推动政治、军事上的暴走,其结果不会比秦一统中国更好。

    当然,秦始皇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力量对比,乃至科学技术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的却是当下各国诸侯的政治力量依然顽固,人才远比秦一统中国时更多,在位当权的各国政治集团庸才少而能人多,如果技术、经济、内政在同一水平,人才又不占优势,秦是很难一统中国的。

    而当下的局面要比秦一统中国复杂得多,来自外部的威胁远比还在使用骨器的匈奴人更可怕,加之各国政治势力的强势和顽固,要以最小代价,最少的牺牲换取统一,只能以牺牲时间完成这个过程。

    如此一来,各国强势而人才辈出的政治集团,就成了咸国前进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阻碍。尽管技术和经济全面碾压了诸侯,但基于最小代价和外部威胁两个大前提,百里燕就被束缚了手脚,不能贸然的大开杀戒,扩大战争规模和经济痛苦,换取政治利益。

    遂而只能以更为缓和柔顺的措施达到目的,这就给诸侯在政治层面制造了咸国不敢大规模用兵虎吞中原,进而得罪所有诸侯的幻觉。

    但实则是为了大局着想,不能这么干。他百里燕真要想震慑诸侯,大可再忍耐两年,等手里有了三十万支枪,一年荡平晋国,五年横扫中原都不在话下。

    可你为了大局着想,别人不这么看呐,相反因为你的富裕、强大和忍耐,成为了他们竞相算计的对象,这就给现在的政治斗争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和复杂性。

    百里燕不得不顾及更多,同时也不可能顾及方方面面,人力总有穷尽时,只要他稍一疏忽,依然强势的诸侯便会有机可趁算计你。眼下卫、梁争相算计,何尝不是应为他思想束缚太多,而顾及太大造成的局面。

    “宗伯先生,情势如此,本帅不得不慎重。但当下局面我国显然是要吃亏了,先生可有妙计助我破解此局。”

    百里燕极是坦诚的征求宗伯泰意见,只见他缓缓吐了口气,颇有些萧索:

    “唉……倘若是他人手握副帅之今日之力,必兴杀伐征平天下以定大统。然副帅却顾念天下福祉慎刃杀伐,真乃良苦用心啊。”

    “呵呵……”百里燕苦笑道,随后说:“非是我不想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实乃是时机不允,不可妄图之。否则稍有不慎,毁一世英名事小,败坏咸国基业乃至我族人类根本事大,不可不慎呐。”

    “既如此,泰有一计可破当眼下困局。副帅如若放心,不妨亲去梁国,与卫、梁两国交涉,而后这样……”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百里燕已无意继续推动战争,同时也没有能力更大范围扩大战争范围。基于此,卫国的算计相当高明,百里燕恰恰是忽略了“伐交”这个层面。

    宗伯泰建议即刻赶赴梁国,恰恰是利用梁国作为阴谋的策源地,更方便缩短咸国外交周旋时间,也更容易利用外交使节聚集梁国的条件开展外交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伐谋和伐交”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尽管伐兵和攻城会有牺牲和流血,但不可否认没有军事威胁和战争压迫,没有国力作为依仗,伐谋和伐交是谈不上的,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其深层次仍是军事得硬。

    适当的微小流血代价施加给对手以巨大惩罚,继而再通过谋略和外交上的政治运作换取最大的利益,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无法以谋略和外交手段达成政治目的事,军事手段作为最后选项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伐兵、攻城足够给以对手军事威胁时,局势又将回到政治谈判层面,此时再伐谋、伐交,谈判将更加顺利。

    因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不打仗不武备,光靠嘴皮子“屈人之兵”,而是以最小的军事代价,达到最大的军事震慑力,为政治谈判提供筹码。

    但近现代很多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往往被无能的官僚集团曲解成“以理服人”自以为是。

    外敌入侵明明是自己武装实力不够强硬,还跟人家讲道理。外国坚船利炮轰开你大门,你还说门坏了不要紧可以修,但理儿是你不对,你得先赔礼道歉我才修门,这不是蠢是什么。


………………………………

第1059章 伐交(1)

    与宗伯泰说定计策,百里燕没有急于赶赴梁国,主帅离军干系重大,他仍需要安排好各军,将消息通报给卢、赵二人。

    同时第三集团军位置至关重要,需要宗伯泰留守才能打开局面,百里燕遂打算将关龙翔从卢皋第二集团军调来,一起前往梁国,随行好有个人一起商量,同时等待咸王对钟廷自立的最终态度。

    关龙翔、宗伯泰、赵安陵三人各有所长,宗伯泰手握天机视野更广,赵安陵生性豁达,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关龙翔更在乎功名,视野不及宗伯泰、赵安陵二人,但在具体事情上算计的比较精,大体与诚道派在一个水准上。

    二月二十,咸王的回复送达营中,要他便宜行事,底线仍遵循开战之前夺取长孙三郡的目标,其他的不妨可以交换。

    但事实上情势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卫国方面口口声声答应将长孙七郡交予咸国处置,但背地里肯定已与长孙、梁国再另作谋划,否则长孙不会如此淡定。如果咸国丧失了西线对长孙土地的主动权,意味这仗就白打了,因此可以想见此番伐交不会太顺利。

    二月廿三关龙翔交割完军中诸事,赶到菱昌咸军大营,百里燕携五百人先去了顾儒泉在关岭郡田耘以东五十里的大营。

    路上百里燕也不敢贸然走得太快,更不敢赶夜路,原因就在此前蒋杰沿途埋设了绊雷,抛洒了三角铁,不排除仍有零星未被清理和触发,万一自己人栽上头可得不偿失。

    抵达顾儒泉大营前,百里燕秘密约见了周空。

    “蒋杰与你那边的伤亡怎么,弹药粮草够吗。”

    “伤亡倒是不大,攻入梁国至今连死带伤了五百多人,梁军经营边境已久,入城时粮草充足,就是弹药有些紧。为了镇住顾儒泉,打了好多空炮。”

    “可你们不是缴获了梁军辎重吗,其中应该有黑火药才是。蒋杰这个笨蛋,光知道放响,也不动动脑子。”

    “是缴获了梁军的黑火药,但药里面也不知道掺了什么东西,点火后冒烟很是厉害,喷火奇特,几次使用后炮膛里会结一层东西,炮口会变窄,咱们的炮弹就塞不进。”

    “嘶,还有这事儿!”

    听到这里百里燕不禁觉得匪夷所思,但可以肯定梁军在黑火药里添加了其他物质以增强火药威力。

    黑火药的基础性配方,成份并非是不可变的。历史上以黑火药为基础方,添加其他元素以增强威力的情况并不少见。

    然而百里燕肯定不会想到,梁国在黑火药里加了,以增强黑火药的威力。

    火炮管壁上结出的一层不明物质,其实正是使用梁军黑火药后,多余的糖黏在炮膛内的结果。

    而梁军火炮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并非说梁军火药需要清膛,蒋杰在使用黑火药装填咸军火炮时候也要清膛,但咸军火炮口径铸造精密,弹丸精度高,因此弹丸和火炮口径间隙较小。反复多次使用梁军火药后,不易发现管壁增厚,直到日后弹丸塞不进才会有所察觉。

    而梁军火炮不存在这种问题,原因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梁军的火炮更劣质,口径与弹丸间隙大,而更重要的是梁军用的是铜炮,咸军用的是铂系铜镍铁基合金,是钢材。

    但铜的热膨胀系数高,铁的热膨胀系数低,炮管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要求更低,因此梁军火炮从热变冷后,内壁的糖会因为过大的热胀冷缩而碎裂掉进炮膛内,而咸军火炮热胀冷缩性差,因而糖不会碎裂而会继续粘在炮膛上,进而收紧了火炮口径。

    而梁军的糖一部分自产,更多是来自糖价更低的咸国。

    由于工矿能力低下,因此各国开采硫磺、硝的能力有限,价格居高不下。而咸国勘探和采集技术发达,但硫磺和硝增产后,反过来封锁诸侯,多数自用而不出口,因此制约了黑火药的大量使用,为此各国都在寻找替代方法,而糖和磷化矿物成了潜在的选择。

    早年因为黑巾之乱,中原意外点开了“化学”这个技术路径分支,尽管仍具有典型的巫术性质,但不可否认黑巾在早期原始的“配方化学”上有了一定的研究,三酸的出现足以合成许多物质,并让少数人认识到化学这个认知。

    尽管糖作为武器燃料不可能被提前认知,但百里燕还是大大忽略了今人的好奇心。

    由于黑巾掌握的一整套化学方法并不正确,很容易让人走上歧途,于是不断以各种物质相互混和的笨办法,反而成了当下主流配方化学的发端。

    梁国为降低黑火药成本,也被迫走上不断添加其他物质的模式,期间什么都往黑火药里加,直到某一天发现糖也能用来爆炸后,梁国几经琢磨和重新配方,终于研发出自己的新式黑火药。

    而早期的固体火箭,其实也是用糖和硝酸钾作为推进剂,乃至用于火箭弹的推进剂用以战争目的。

    咸国实现糖业扩张生产多年,糖价很低,梁国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每年以不同名义,不同渠道,从咸国进口很多的糖,其中多数都用在了火药里。

    由于没有实物,百里燕一时间想不透其中端倪,遂作罢不再去想。又与周空吩咐说道:

    “到时托话给蒋杰,让他多带些梁军黑火药回去化验,有什么东西,很快就会知晓。”

    “真能知道?”周空好奇问,百里燕点头肯定说:

    “嗯,不光能知道加了什么,若是有好处,咱们加以仿制也未必不可。”

    “那这仗还要打多久啊。”周空不无担心说。

    “再坚持一月,至多两月,你与蒋杰就能脱身,但蒋杰还不能撤,你可以带着弟兄们分散撤出,我会预先安排人马接应你们。”

    “那会不会露馅啊。”

    “会,不过你不大,蒋杰他们有可能露馅,不过蒋杰他们不直接露面,即便要查也查不到他们头上。”

    周空率义军围在顾儒泉附近打游击,顾儒泉不动她不动,顾儒泉动,她就撤离,蒋杰出城追击,周空再司机反攻。永远不给顾儒泉退兵和退兵的机会,几次折腾下来,顾儒泉被死死钉在当地动弹不得。

    当然,顾儒泉此前上奏建议相国贾宙花重金买通“卫军”,但钱却还没送到。

    究其原因其一是国库在津邺,天子在博源,调动起来并不方便,而且还不是小钱。既然天子用钱不便,博源君姬丰这么富裕,先借再还不行吗。

    尽管是叔侄二人,但世界上最难办的莫过于借钱,天子开口先借五十万白银,他本说他博源君再富裕也拿不出来五十万,就算有,他也不敢不敢说自己有五十万。况且说这不是小数目,纵然搜肠刮肚全国贵族都认捐,这也得要时间。

    其二,这么大笔钱的运输十分不方便,安全性更谈不上,但交易是一手交钱一手交城,不见钱财不开门。

    方亮、田鹏的第六镇扩军后,补充的兵员半数是当年的中原新附民新生代,以及当年的青少年和一部分当时的老卒,生力军占了多数,此外还有当年一起北还,最后留在咸国的联军战俘老卒以及后来迁入的家眷子弟。

    另外半数是当年从卫国雇来的雇佣军以及随迁子女家眷,这部分人本就是卫国人,黑巾平灭后根据当初的承诺,这部分人被自动获得咸国国籍,享受同等待遇。于是获得了的土地和一应平等人生权利,就此融入咸国。但由于时间不长,依然保留有浓重的西海口音。

    蒋杰代领的周空第八镇军成份也很复杂,周空投降时的原班人马编制本可以继续维持下来,由于重金收买和大量撒钱,周空本部的建制将官七成都拿钱走人,蹲在照城、王眷、陔陵三地安享清福去了,因此原有建制荡然无存,之后只能编制孙国民补充建制。

    再之后是新军训练又补充了许多咸国新兵和军官,成份变化很大,与薛胜对调建制后,成份彻底被打乱。

    这么一伙口音杂七杂八的队伍编制在一起,只要没有高层的叛变和重大泄密,小范围的情报泄漏和中下层叛变,并不足以指认这支军队的属性,毕竟这口音这做派,与卫军根本没区别。

    尽管露馅是有可能的,但梁国知道了又能奈何,我大可不认账。当然,我不认账你可以动手,可你打的动吗。

    翌日,百里燕与关龙翔二人继续赶去顾儒泉大营,此时顾儒泉正值焦头烂额,除了“卫军”夺占三地带来的麻烦外,“卫军”截断了通往以西的道路,而顾儒泉的大军被钉死在边境,难以分兵,因此首发消息极为不顺。


………………………………

第1060章 伐交(2)

    “启禀太尉大人,咸国永兴侯求见。”

    兵士入帐飞快说道,顾儒泉猛是抬头一怔:

    “何人?”

    “咸军副帅,永兴侯百里燕率五百余人求见。”

    兵士再次重复了一遍,一旁孔林上前说:

    “太尉,是百里燕亲自来到军中。”

    “此贼定是来嘲笑本将,不见!”

    顾儒泉拒绝道,孔林又说:

    “太尉大人,末将以为如此恐怕不妥。眼下这支卫军暂被我军困于此处,北面卫军主力恐怕还尚不知情。然这支卫军装备有咸军精良火器,战力非同一般,倘若这支卫军与北面卫军合流,咸军恐怕也未必能奈何,届时卫军反若要挟我国,这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顾儒泉细细一想也觉得有理,他忙说:

    “那孔将军以为百里燕此来意欲何为?”

    “末将以为,百里燕上月在北面击溃了卫军,卫军现已无继续南下打算,百里燕如今能腾出手来要回这批火器,但仍需要我国同意,故而此来是试探我军。如若嘲讽大人,只能适得其反。

    在百里燕看来,梁军夺走的火器远比脸面更要紧,故而大人应该与百里燕协商此事,尽快解决这股卫军,否则时局生变,天子不满,这可就非是脸面的问题了。”

    “孔将军言下之意,卫军主力若知此处卫军握有咸军火器,便是有了对抗咸军的本钱,同样亦能威胁天子。”

    “正是,相较于咸军,我军更无法招架这股卫军的袭扰。”

    “那好,传我军令,放其入营。”

    “诺!”

    顾儒泉勉强答应了孔林的建议,其心里还是不痛快的。

    少时片刻,百里燕驱马来到中军帅帐前,孔林已经等候在外,百里燕翻身下马上前见礼:

    “本帅有礼了,顾太尉可在。”

    “大人正在帐中恭候永兴侯大驾,阁下请。”

    “那好,恭敬不如从命。”

    收起礼数,百里燕径自入帅帐,远远可见顾儒泉脸色并不好看的端坐在正坐上,左右帐下并无部将和属官,气氛很是冷清。

    “呵呵,顾太尉别来无恙啊。”

    “不劳永兴侯挂念,请坐吧。”

    “多谢顾太尉。”

    待百里燕坐定,顾儒泉开门见山说:

    “永兴侯此来是为盘踞于此的卫军火器而来的吧。”

    “是,但也不是。本帅此来是为卫军与火器而来,但非是主因。本帅奉我王之命前往博源面见天子,由于眼下战事锁边,故而想来向顾太尉讨一纸通关文书,以方便本帅路上通关。”

    闻讯百里燕要去博源,顾儒泉极是诧异,他忙问道:

    “阁下身为一军主帅,擅离职守恐怕不妥吧。”

    “呵呵,本侯奉王命前往,妥与不妥自有我王圣裁,本帅说了不算。”

    临阵易帅乃是兵家大忌,究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军队中的山头主义,其二是军队的风格。

    无论是人还是社会,乃至组织化的群体,都有其鲜明的个性,而左右一支军队个性的往往是将帅。同时将帅任用的各级军官,自上而下服从于上级长官,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信赖和服从惯性。

    而山头主义在任何时期都有其存在的形式和原因,将帅是平衡乃至使用山头派系的核心人物。因此临阵换将致使军心浮动,很大程度上是既有的圈子对新任将帅的不了解乃至不信任,甚至本就是立场对立,而有政治矛盾的人选,如此必然会造成不公平,乃至坑害打黑枪的恶性事件。

    咸军尽管上没有走出这个圈子,乃至相当一段时期内都无法摆脱这个因素,但咸军好在建立了较为完备而公平的军事制度,以及军官参谋组织,咸军各级军官没有明显的派系,权贵势力基本被逐出咸军主体,留用的大都是确实有能力值得提拔的。

    因此总体而言咸军的成份相对各国诸侯要简单干净的,尽管有外籍民和新入民的问题,但公平合理的社会政策和军队体系,为所有平民提供了相对宽松且公平正义的环境,如此又削弱了为了争夺高级资源,而拉山头建立小圈子的意义。

    即便主帅不在,咸军既有的体系制度和参谋团,足以继续指挥调度,并按现行指挥安排军队的运作,因此已经基本不存在干掉一两个将帅,瓦解一支军队的可能。

    即便指挥中枢被瘫痪,以参谋和中层军官为骨干的框架,仍能维持军队的基本运作,哪怕中层军官打光,基层军官仍能收拢自己手里的人马,形成片区战斗力继续作战,而不会因为指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