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公公,此事大王叮嘱于我,既然质子府已经接旨,伍公公不如先行回宫向大王复命,由本将军在此坐等歧使如何。”

    “既然将军王命在身,老奴焉能不从。既如此,咱家先告辞了。”

    伍昶欠了欠身,带着随行宫人悄然离开质子府。


………………………………

第18章 便宜师傅

    与此同时,百里燕寝室中,王蕊力大如牛,拉扯着百里燕下地折腾,百里燕魂不守舍躲在床角,愣是拗不过这智障小女子,硬生生被拖下地面折腾的够呛。

    待到何宽赶到,百里燕如同泥猪打滚,一脸的邋遢和狼狈:

    “世子殿下,世子殿下!”

    “何老瘸,快来救本世子。”

    何宽上前分开二人,将百里燕抱入怀中,王蕊依然不依不闹扯着百里燕的小脚。这还是十一二岁,要是再大几年,还不先把亲夫给谋杀了。

    “燕子弟弟陪人家玩嘛,玩嘛……”王蕊不依不闹,还使劲的抠鼻孔往嘴里塞。

    百里燕刚刚惊魂稍定,骑在何宽脖子上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我的老天爷啊,终于得救了……”

    此时何宽道:

    “世子殿下受惊了。”

    “无碍,无碍。好在此法有门儿。”

    “世子何意?”何宽不解。

    “无甚,无甚……”

    百里燕知而不语,担心祸从口出。

    王蕊一番折腾,百里燕倒是看出些门道,这姑娘八成是智力发育迟缓,脖子粗大脸色浮肿,不是缺碘,就是血钾偏高。

    如果是血钾偏高钾代谢障碍,脖子不该肿的这么粗,还流口水,浑身也应该浮肿才对。现在来看,流口水弄不好时吞咽困难,因该是甲状腺出了问题,百里燕更倾向于缺碘。

    缺碘导致营养吸收阻碍,影响骨骼生长,智力发育迟缓,王蕊应该就是典型的缺碘性智力发育迟缓。

    平汤城地处内陆,盐都是矿盐和井盐,海盐运输成本高,而且海盐口感差,当下也没有用豆浆冲洗的工艺,海盐品质很低,因此内陆仍以井盐和矿物盐为主,王蕊缺碘不是没有可能。

    当下医疗条件有限,无法准确定位病因,导致王蕊缺碘性智力发育迟缓,于是乎公叔阔这个老缺德计上心头,正好让王蕊这个智障,跟自己这个“痴呆”凑一对,坐实了歧国世子百里燕脑子有问题,传出去之后,说起来晋国还体恤歧国,给歧国质子说了一门亲,还是都城城府司马的女儿,大王的亲信。

    “真他妈的缺德,坑人也没这么坑的!”

    百里燕暗中很骂,想着怎么跟王蕊周旋。与此同时歧使张奇被晋王骗入王宫之后,得知已经赐婚,方才知道召见自己入宫是计。待到出宫,张奇快马加鞭直奔质子府,见到了坐等已久的王硕。

    “外臣张奇见过王将军。”

    张奇躬身一礼,王硕抬了抬手说:

    “岐使免礼。”

    “谢王将军。”

    “我王赐婚一事想必歧使已经知晓,本将军在此等候便是想知道,歧国如何待本将女儿,不知歧使准备怎样禀报岐王呀。”

    “这……”张奇欲言又止有苦难言。

    这晋王强行赐婚,把智障女子强压给百里燕也就甭说了,现在王硕还强吃强做,分明就是在向歧国索要名分和好处。张奇心里当然清楚,但是现在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想退婚也不成了,晋国哪是歧国能招惹的。

    想到这里,张奇脸上的无奈油然而生,只好退而求其次。

    “回王将军,此事还需报之我家大王,本使不敢擅自决断。但既然这婚嫁之事既已成事实,外臣以为我王定会为两国通好,接受晋王赐婚。只是尚需时日,还望王将军耐心等候我王旨意。”

    “好,既然歧使如此肯定,本将军便借张使吉言,恭候岐王婚旨。不过嘛……”

    王硕话锋一转,张奇高度警惕,他小心问道:

    “将军请说。”

    “还望歧使好自斟酌辞令,倘若让本将军与岐王心生嫌隙,歧使的人头可要搬家啊。”

    “这这……”

    张奇几乎眼前拉黑,王硕明摆着让自己隐瞒不报,不能告诉岐王自己儿子娶了个弱智的世子妃,这不是让自己难堪,让歧国难堪嘛。

    见张奇没反应,王硕立时脸色一沉:

    “怎嘛,歧使有何难处!”

    “不不不,外臣定当恪尽职守,成就我家世子姻缘。”

    “哼,这便好。从今日起,公子燕每日需去我府上请安问话,你可明白。”

    “外臣明白,外臣明白。”

    二人说话之际,质子府外塞骞“慕名而来”。本来他不打算来的,听说晋王赐婚百里燕,而且还是城府司马智障侄女王蕊,伍昶就催着塞骞前来:

    “良机,天赐良机呀!”

    伍昶喜上眉梢,塞骞却是不解问道。

    “大师何故大喜,良机又何在!”

    “此前老夫与你约定,你若不去宋国,便留于平汤,眼下晋王赐婚,正是你这师傅上门良机。”

    “塞骞愚钝,还请大师言明良机何在。”

    “我知你担心,若是贸然前去,必遭晋王、公叔阔猜忌,故而老夫早早想好一策供你驱使。”

    “大师大说无妨。”

    “你去质子府,便说近日收到友人之托,前来探望公子燕,随后便当着王硕之面,提及愿收百里燕为徒。如此非但王硕大悦,晋王、公叔阔亦无话可说。”

    “大师莫非玩笑,如此与推公子燕入虎口有何异处。”

    “诶……奥秘便在这王硕与你那‘好友’之中。你可借故提起当年前歧国南下联兵,抵御金雪狄一事,王硕自当信服。晋王与公叔阔亦无话可说。”

    “哦,在下明白了,此藉口果然甚好。”

    当年前金雪狄北犯千岳山,歧国联兵南下,战场上歧国军救了当年御客名侠刘稞一命,做么多年过去,刘稞已死,但刘稞的门徒还在。伍算意在让塞骞假托刘稞徒子徒孙之名,报恩歧国,落在歧国质子百里燕头上,也是名正言顺。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玄机,就是王硕。王硕的儿子王砺武勇平平,塞骞若是提出收公子燕为弟子,王砺显然也能跟着沾光,王硕断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于是伍算、塞骞说定此事,塞骞便是独自持长刃枪来到质子府。见有壮汉持枪而来,质子府歧国兵士立即拦住塞骞去路:

    “何人造次!”

    “御客塞骞,受人之托,求见歧国世子公子燕。”

    “塞骞!阁下莫非便是名传已久的枪术大师塞骞!”兵士大惊。

    “大师二字愧不敢当,在下有事求见歧国世子,烦劳通禀一声。”

    “可现在,晋国城府司马正在府中,阁下此时若去,怕是冲撞了城府司马。”

    “无碍,烦请通禀一声。”

    “既然如此,在下便去通禀我家管事。”

    话音落下,兵士迅速进府。

    塞骞不是贸然而来,而是伍算给其出了一计,让塞骞有据可依,不至于冒失,引起晋国君臣猜忌。本来塞骞还在等待时机,结果今日晋王赐婚,塞骞觉得时机已到,择日不如撞日,干脆亲自上门。

    于是消息很快传到府内,最先报给何宽,百里燕闻讯不动声色。一是不知道塞骞来意,二来王硕在此,自己贸然出迎,搞不好要惹祸上身,于是让何宽打发兵士报与张奇。

    张奇正与王硕交涉,闻讯塞骞上门,张奇困惑不解,王硕却喜出望外:

    “莫非是名传已久的枪术名家塞骞?!快,有请!”

    王硕喧宾夺主,一旁歧国兵士看去张奇,张奇示意兵士:

    “速请塞骞来此。”

    “诺!”

    代岐国兵士退出,王硕问道张奇:

    “歧使可知塞骞此来所为何事?”

    “回王将军,外臣不知。待塞骞到来,便知一二。”

    二人等候片刻,塞骞徐徐而来。

    入室之际左右扫看一眼,不见百里燕,室内之人他也不认识,却见正坐上跪坐一位披甲中年武官模样男子,心想应该便是城府司马王硕。

    王硕见素衣壮士,持一杆长刃枪而来,迅速上下一番打量,料定是塞骞无疑,遂即起身上前深施一礼:

    “在下平汤城府司马王硕,见过塞骞大师。”

    “在下塞骞,大师二字莫不敢当。”

    塞骞还礼,此时又问:

    “不知歧国世子公子燕何在,在下受人之托,有事相告。”

    “哦,阁下是找小婿,不知何事啊。”

    王硕此时已经把张奇直接给无视,俨然一副主人之色。塞骞闻讯百里燕成了王硕女婿,故作惊色:

    “嘶……这燕公子尚幼,何时成了王将军赘婿。”

    “此事说来也巧,今日我王赐婚小女蕊儿于歧国世子百里燕,本将军奉命前来传达我王旨意。”

    “哦……”塞骞眼珠一转,又道:“既然如此,在下冒失冲撞了王将军的喜日,看来只好改日再行拜访,告辞!”

    塞骞施礼欲走,张奇上前拦了一步:

    “在下歧国使臣张奇,不知阁下何事欲找我家世子。”

    “既是歧使,在下说来也无妨。事情是如此,在下收到好友之托,其得知歧国世子在晋为质,故而托付在下上门代为探视,以报当年好友家师活命之恩。”

    “哪敢问阁下好友家师何人?”张奇追问。

    “御客剑术大师刘稞,便是在下好友恩师,此事歧使可知否。”

    “这个……似有此事。”

    张奇努力回忆,确有听说当年岐军南下御卫金雪狄,曾救刘稞一事。此时王硕接过张奇话,又与塞骞道:

    “阁下既是为好友当年情谊,又何故回避我等呢。”

    “并非在下刻意回避将军,实乃御客门规,在下不得不遵。”

    “原来如此。眼下公子燕正与小女蕊儿玩耍于寝室,可让歧使带阁下前去便是。”

    “既然世子在此,那就有劳歧使代为通禀一番。”

    塞骞转向张奇,张奇随即引塞骞前往百里燕寝室。二人走后片刻,王硕之子王砺问道:

    “父亲,塞骞此人好生无礼,全然未将父亲放在眼里。”

    “诶……此话不能乱说,御客者卫道也,不同于军士战将,乃是市井侠客,鲜与官宦来往。其此来既然受人之托,定是为了公子燕一事。”

    “孩儿不明,亲父亲明示。”

    王硕若有所思,捋了捋长须说道:

    “御客素来知恩图报,刘稞乃当年侠士之典范,其弟子门生遍天下。为父倘若所猜不错,塞骞定是受人之托,收百里燕为徒。”

    “收百里燕为徒?!此事若是被相国知道,相国又做何想?”

    “是啊,恐怕相国就为难了。”

    王硕若有所思,已经想到御客介入公子燕一事,定会给公叔阔带来阻力。公叔阔恐怕也没算到歧国当年前的账,今天会落在百里燕头上。

    其实谁也想不到因果报应轮回何时循环,也正应了人算不如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老话。算无遗策,但总有意想不到的节点。

    兵法云,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公叔阔千算万算万般没算到,历史的进程也由此乾坤巨变。


………………………………

第19章 出师

    塞骞、张奇见到百里燕之际,百里燕正骑在何宽头上,王蕊就围着何宽纠缠,见张奇、塞骞到,何宽顶着百里燕上前:

    “张使,你看……”

    何宽无奈道,张奇第一眼看到王蕊模样,心里的震惊和揪心可想而知,终于明白了王硕的“深谋远虑”,丑事果然不能外扬啊。

    此前还只是听说王蕊得了瘿症有些痴傻,万没想到脸盘肿如猪头,脖子胖如大腿,这根本是在羞辱歧国。尽管木已成舟,张奇只能忍着,不能发作在脸上。

    冷静片刻,张奇与何宽说:

    “何管事,这位乃是御客塞骞,听闻此前与世子曾有一面之缘。”

    “确是如此。“何宽肯定道,下刻看向赛骞,忙又问:“不知阁下此来何事。”

    塞骞全然无视了何宽,目光落向百里燕:

    “在下受友人之托,回报当年刘稞大师之恩,但不知世子愿否承情。”

    塞骞虽然没有说破,但张奇、何宽却是明白,塞骞意图已经很明显,是要收百里燕为不记名弟子。听到这里,张奇赶忙拒绝:

    “我家世子体弱多病,恐怕难以承情御客大恩,阁下是否改日前往歧国,与我王面商此事。”

    “在下是在问世子殿下,与歧使何干!”

    塞骞回绝张奇,直接问百里燕:

    “世子可愿承情!”

    百里燕眼珠一转,权衡利弊再三,决定赌一把。

    不为别的,由塞骞做门神镇着,能有人在前面能挡一把。退一步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再等几年,公叔阔这个老贼还不知道要动什么邪念,既然塞骞不请自来,不如顺水推舟。

    虽然不知道塞骞奔着什么目的,但至少他们这种人多数是一根筋,贪图名利之辈甚少,我一个孩子,还是小国世子,他能图我什么。想到这里,百里燕借故说道:

    “塞骞快快助我赶走王蕊姑娘,本世子感激不尽。”

    塞骞闻讯,立时想起伍算临行前交代。当时伍算曾言,百里燕此子聪颖,无论作何答,只要百里燕不拒绝,便是承情。想到这里,塞骞道:

    “世子可是答应了!”

    “本世子承情,本世子愿意承情,塞骞大师快快助我。”

    就在百里燕承情塞骞之际,王硕、王砺父子悄然而至,听到百里燕数落自己女儿,脸上的不痛快可想而知。作为父亲,王硕当然也不想自己女儿病成这样,百里燕嫌丑也情有可原。所以王硕也没发作在脸上,还阻止了王砺痛斥百里燕。

    百里燕应下塞骞,塞骞欲行拜师大礼,令何宽准备猪头祭品。私下张奇与何宽说道:

    “何管事刚才何故放纵世子拜塞骞为师,如此岂非招致大难。”

    张奇忧心忡忡,何宽心中不解忙问:

    “张使何意,还请明示。”

    “嗨……世子本无碍,横祸从天降来,倘若拜塞骞为师,相国公叔阔做何感想。有朝一日倘若世子身体力强,岂不除之。再退一步,眼下我王圣体日微,公子律早晚继承大统,倘若有个强势王弟于晋国为人质,公子律作何想,如此岂不将二世子推入火坑之中。”

    张奇清楚,如果百里燕拜了塞骞为师,将来一旦百里律继位,有这么个强势弟弟在晋国做人质,万一借晋国的兵,从海上杀回去夺位怎么办,百里律岂不早做谋划,派人杀了公子燕。

    同时如果让公叔阔知道了,百里燕今后武勇过人,要么早早扼杀,要么就以百里律杀百里燕为契机,挟持百里燕杀回歧国,不论哪一种,百里燕都落不下好下场,这也是张奇为什么拒绝塞骞的缘故。

    不过张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伍算既然打算帮百里燕,那肯定是谋划好的,没人能知道四五年后的时局会是如何。同样,如果公叔阔知道了百里燕拜塞骞为师,又是另一种想法。

    就在百里燕行完拜师大礼,王硕携儿女回府当天下午,百里燕拜塞骞为师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入晋王宫,晋王闻讯很不高兴:

    “相国,你告诉寡人,他塞骞意欲何为,何故应承歧人之情。”

    “这个……据老臣所知,当年歧国确有救刘稞一事,不过说来也怪,何故多年后刘稞子弟托塞骞施恩于百里燕,这才是老臣费解之处。”

    “那相国以为,此事该如何应对。倘若公子燕翅膀硬了,将来何以为寡人所用。”

    “大王莫急,此事还需差人打探,塞骞绝不会无辜施恩于百里燕。不过有一事大王且可宽心,公子燕生患胸痹血郁不治之症,本不能激烈搏斗,倘若塞骞教习武艺,长此以往岂不……”

    听到这里,晋王表情亮了:

    “相国是说猝死!”

    “正是,倘若歧国质子因为塞骞而死,传扬出去,御客必理亏于我晋国。将来大王若是攻城不下,便可屠之,御客亦不能奈我何。只因公子燕因塞骞死于我晋国,届时我王便可以此借口堵御客之口。”

    姜还是老的辣啊,公叔阔盘算着百里燕有心脏病,不能做激烈运动,万一塞骞授课途中过于激烈,百里燕死了,那就成了御客的黑新闻,把柄落在晋国手里。晋国将来要做一件出格的事,御客也就没道理干涉,因为是御客不对在先,害死了歧国质子,这就是公叔阔的谋划。

    要说公叔阔的谋算不可谓精妙,只是他不知道,此百里燕已非当年百里燕,公叔阔谋划再精,已无回天之术。更何况多年后,他已是垂暮老者,落日之黄昏,心有余而力不足。

    百里燕拜塞骞为师后不久,晋国进入秘密备战,在砡工派大师伍算帮助下,大批舰船开建,晋国率先拉开中原大战的伟大序幕!

    数年后……

    时间转眼到了盛元621年,这年百里燕十五岁,是拜塞骞为师的第六年,中原发生百年不遇大旱,旱灾波及晋、志、咸、徐、孙六国,晋国北方之地亦未幸免,旱情持续发展至八月上旬,各国稻田颗粒无收,晋国损失尤惨。

    晋国地处东海暖湿季风地,全国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耕地,种植的稻米是一年一熟,然后冬天种麦子,其他少部分是两熟的水稻,以及南方广大的草原草场,由于晋国土地肥沃,坐拥广大平原,产粮在整个中原都相当可观。

    但今年从四月开始,旱情一直持续到八月,五成粮田绝产,三成粮田歉收,只有两成土地产粮持平。

    与此同时,晋国西北邻国咸国变法,因旱灾遭遇挫折,由咸国丞相公孙岳推广的《农桑令》流产,咸国陷入粮食短缺,晋国闻讯,正欲司机而动起兵伐咸。

    这天,酷暑难当,歧国质子府绿树成荫,不少的枣树晒得耷拉着绿叶,奄奄一息的样子,百里燕挎着药箱忙着出门。

    一个锦绣小女子站在枣树下,温声细语说着:

    “燕子弟弟,早去早回啊。”

    “嗯,蕊儿姑娘先回吧,本公子去去便回。”

    说话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脸肿如猪的王蕊姑娘。

    要说百里燕也是因祸得福,六年过去,这位王蕊姑娘已经出落得亭亭玉,比起六年前那痴傻呆愣的小女子,今日的王蕊已然判若两人。

    其实王蕊这病治起来简单,只要补碘就行。经过百里燕这些年调理,坚持摄入海盐和牛奶鸡蛋,每天吃几粒枣,碘缺乏的情况很快得以好转。加之发育正当时,智力问题现在不是很大。

    为此,百里燕当年让人从城外挪来了有几颗大枣树栽进了府里,每逢丰收,都会做些蜜饯,留待王蕊解馋。

    走在街市路上,何宽老矣,当年还是一瘸一瘸,现如今只能拄着百里燕做的拐杖勉强跟着:

    “世子殿下,为何今日亲赴陆葵府上,如此岂不有损世子身份。”

    “嗨,何伯你是不知道,我是有求于他,否则焉能本世子亲自出马。他那儿子得了口疮久治不愈,也托人请了王宫医官,就是不见好,我此去就是给他治根的。上次不听我言,今日得让他吃些苦头。”

    “不知世子所求何事,老夫为何不知。”

    “还不是我那师傅,陆葵是个粮商,我师父老家颗粒无收,想让陆葵托人接济一二,他陆葵手长,商渠通达,只要往矩阳城送些粮米,压低些价格,也算是积了德。”

    塞骞本是孙国矩阳城人士,矩阳糟了旱灾,老家族里派人送了快信,让塞骞尽快接济,要不然家里就得饿死人。

    这年头,土地把持在君主和权贵阶层手中,老百姓没有私有田,只有种田、租田的权利,粮食除了自留勉强度日之外,征粮征的都很厉害。

    一旦发生旱灾和水涝,多数人都渡不过明年开春。加之当下各国诸侯的赈灾的制度不健全,力度不够,旱灾之下就是民不聊生。

    塞骞接到书信,立时从百里燕这里支走了两百根寸银,五根寸金,还有一千贯晋国铜钱,从晋国买了稻谷,坐船走水陆前往孙国。要是走陆路,不等把粮食送到,都得消耗在民夫身上。

    为了不让自己这个师傅太过寒碜,百里燕只好亲自去给陆葵的儿子瞧病。

    陆葵是平汤城数得上的富商,手里有粮有船,让他弄个几条大船的稻谷,运往孙国矩阳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陆葵此人不是个东西,狗眼看人低,说的不好听,就是为富不仁的暴发户。


………………………………

第20章 手到病除

    这兵荒马乱又赶上旱灾,让他弄几船稻谷,他还不得坐地起价砍你一刀。就现在市面上的粮价,都已经涨到了常年的三倍,他能低于这个价格卖给你,等于倒着欠他一个人情。

    不过他儿子第一次生口疮,痛的要了老命,托了不少人找到宫中医官都没给治,最后找到百里燕府上。其实口疮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节制口腹之欲不要吃刺激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