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当老师-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敏锐的感觉到,杜慎话语中透露的深意。

    汉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多元化的种族,最擅长的就是同化其他民族,在思想上去吸收他们,在行为上去同化他们。

    几千年前这片土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民族,但他们终究是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留下的唯有汉族,仅剩的一些民族,也不成气候。

    但……

    这弘治皇帝作为大明的最高掌权者,他不是能被轻易说服的人,也不会因为欣赏杜慎,便认同他的理念。

    思忖片刻,他便再次问道“先生可知物极必反的道理,如今变境外鞑靼贼人虎视眈眈,其兵力毫不逊色大明,若是让他们得到了此物,反而趁机学习我大明的底蕴,岂不是教仇者快?”

    确实。

    一个和你战斗力相同的国家随时有可能撕下你一块血肉,怎能法传六耳?

    可谁知,杜慎听完,却更不屑了。

    “我说你这人,真是鼠目寸光。”杜慎认真的打量他,“我那几个不争气的徒弟早上便告诉我,昨夜被他们父亲带着去见了当今圣上,而你今日又来找我问此事,想必在京城里也有点能耐和地位,但你怎么就看不透呢……”

    随着他说完这句话,弘治皇帝的脸色更黑了,身后的武卫也露出了杀人的目光。

    若不是陛下没有下令,他们都恨不得将这劳什子教书先生给拉出去砍头。

    杜慎没看他们,叹着气继续道:“况且陛下也已经打算实施化夷为候的策略,势必会让鞑靼蛮子在短时间内陷入内斗,谁还有心思去学汉语拼音字母表,等他们缓过神来,起码也要一两年后了。”

    “再者说,想要大力推动汉语拼音字母表也不是片刻就能成的,总得有个时间,大明本就在军事上略弱与鞑靼,不想着先提升自身的国力,反而去想那些有的没得,有个雀用!”

    此话一出,如同黄钟大吕般,在弘治皇帝心中轰然做响。

    他瞬间便明悟了杜慎的想法。

    是啊!

    大明有如此妙术,不想着先提升自身的国力,反而去想着如何防止被他人窃取,确实很不明智……

    而且弘治皇帝对大明的军事实力非常清楚,自从当年土木堡事变以后,军伍中的中层便呈现了青黄不接的迹象。

    能带兵的将军不少,可到了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反而是身处中层的将士在发挥作用。

    如果将军队比作机器,那将军就是发动机,士兵们就是零件,中层的将士便是固定零件的螺丝钉。

    可大明现在最缺的就是“螺丝钉”,想培养一个合格的螺丝钉,除了作战经验以外,还要求这个人识字有点文化,不然连作战命令都看不懂,你还指望他能干啥?

    想到这,弘治皇帝豁然开朗,他甚至已经想到,如何利用好汉语拼音字母表,来提升大明军人的整体作战实力,甚至还有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反攻鞑靼。

    不过这些,当然不能与杜慎讲明,甚至就算是做,也只能悄悄的做,否则定然会让满朝文武都乱做一锅粥。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杜慎,此刻他倒是明白,为何张懋等人对此人如此推崇,甚至还让儿子都拜入其门下。

    此人!

    当真大才也。

    若不是让太子拜一个仅仅只是从八品的代职官员为师太过逾越,弘治皇帝甚至都想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都塞到杜慎门下了。

    弘治皇帝非常蛋疼,早知道如此,怎会只封了个从八品的典簿!

    杜慎却不知道弘治皇帝的想法,他见此人被自己嘴炮征服,心中暗爽不已。

    然而就在这时。

    傻憨憨徒弟张灏走了出来。

    师尊布下的默写任务着实有意思,不像其他教书先生,就会让背书写字,压根就没有因材施教的能耐。

    这不,一上午的功夫,张灏就骄傲的发现,他已经能通读整个汉语拼音字母表,且能抄写通顺了。

    而自己的两个师弟们,却还在为抄写汉语拼音字母表而奋力拼搏。

    唉……

    怪不得师尊当时见到自己,就说自己和他有缘,还说自己其实是个读书种子,人和人,原来真的是有差距的。

    傻憨憨徒弟美滋滋的想着,不禁有点飘了,抄写完整个汉语拼音字母表后,便出了门房,准备告知师尊听他老人家夸一夸自己,但令他不敢置信的是,这院子里站着的是谁?

    这他娘的不是当今圣上吗?

    刹那间!

    张灏反应过来,额头满是冷汗,立马纳头便拜。

    “臣……张灏,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一拜可不得了。

    正处在装逼状态的杜慎,猛地愣了。

    啥玩意?

    这是当今陛下?

    他瞪大了眼睛,双腿一软,如遭雷震,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嘴角硬是挤出一丝微笑。

    “陛下……你好啊……”

    弘治皇帝心中暗爽,玩味的看着他,道:“怎得,杜慎先生为何又问了声好啊?”

    杜慎那还不明白,合着这位是微服私访来了。

    天杀的!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来者居然是弘治皇帝朱佑樘呢!

    刚刚自己都说了什么来着?

    庸人之见?

    鼠目寸光?

    自己又做了什么来着?

    嘴角一撇,无可奉告?

    双手背负,嘴炮无敌?

    天呐……

    杜慎脸都黑了,腿一软,毫无节操的直接跪下。

    “请陛下赎罪!草民……不、臣是个好人啊……”
………………………………

第20章 人力入股惹不起

    天见可怜啊!

    杜慎要是早知道对方是当今圣上,他哪敢装逼啊。

    这可不是法治的现代,是真会掉脑袋的。

    弘治皇帝见杜慎这番姿态,顿觉有趣,失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伸掌道:“行了,都平身吧,朕虽然不是圣君,但正所谓不知者无罪,朕也会怪罪与你。”

    杜慎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才赶紧站了起来。

    但一起来,可就尴尬了。

    因为他发现,弘治皇帝身后的武卫,正用一副杀人的目光,怒气冲冲的望着自己。

    这……

    好在弘治皇帝这时起了兴致,出言要看一看私塾内的景象,这才化解了尴尬。

    杜慎躬身,带着弘治皇帝便到了私塾内,傻憨憨张灏则跟在身后,屁都不敢放一个。

    走进私塾。

    赵秀和徐鹏举两人听到了众人的脚步声,便放下粉笔,待见自家师尊竟然领着陛下过来,顿时心中惊异不定,正要行礼,弘治皇帝便止住了他们。

    “今日乃是微服私访,却是不必行此大礼。”

    说着,弘治皇帝便将私塾内的景象尽入眼中。

    首先是,麻麻裂裂的墙壁让他眉头一皱,然后看到私塾内连像样的事物都没有,便叹了口气。

    “想不到杜卿竟然家境如此落魄。”

    杜慎一愣,才反应过来说的是自己,拱手道:“前几日,臣还为能吃上一顿饱饭发愁,却是让陛下见笑了。”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关于杜慎的信息,锦衣卫早就呈放在他的桌案上。

    他不仅知道杜慎的过去,就连他的父亲是那年中的秀才都一清二楚。

    但,关于杜慎生活的环境,却只是只言片语,仅仅用家境贫寒一词便概括过去。

    也不知大明,有多少如同杜卿之,生活的这般落魄。

    想必,应该是不少的吧!

    弘治皇帝这样想着,心中却又五味杂陈了起来。

    这时,他突然注意到墙壁上挂着的黑板,以及抄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

    他在意的不是汉语拼音字母表,这东西昨夜他就已经见识过了,他在意的是这字体为何是白色的?

    张灏等人可没有跟弘治皇帝说过,关于粉笔这件事。

    “此字母表乃何物所写?为何是白色?而非黑色?”

    弘治皇帝用手指捻着粉笔灰,疑惑不解。

    “陛下有所不知,此乃粉笔书写而成。”杜慎走到讲台上,拿出一根粉笔递给了弘治皇帝。

    “此物是如何做成的”弘治皇帝非常好奇。

    杜慎解释道:“回陛下,此物说来也简单,臣与徒儿张灏取河中的鹅卵石,炼出其内一种名为硫酸钙的化学元素,放入水中使其发生反应形成石膏,然后制作而成。”

    说完,杜慎又拿出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大明二字。

    “此粉笔书写无需墨水,且写在黑板上成字清晰,用抹布一擦便能不留痕迹,是教学的最好用具。”

    弘治皇帝把玩着手中的粉笔,片刻间便意识到了这粉笔黑板的优势之处。

    不用墨水,书写流畅,字体清晰,在黑板上可以轻易擦拭修改。

    隐约间,弘治皇帝甚至想到,大明的教书先生们站在黑板前,用粉笔板书,讲与台下学生的场景。

    如果说汉语拼音字母表是用来扫盲的,那黑板粉笔便是教书先生们手中的扫盲神器啊!

    想到这,弘治皇帝不由心中一动,学着杜慎的样子,在黑板上也写下了两个字。

    他在大明二字后写着:永昌。

    “这倒是个好东西。”

    弘治皇帝看着黑板,又看了看粉笔,颔首笑道:“杜卿,朕有一样生意与你,你可愿意做啊?”

    杜慎眼皮狂跳,赶紧道:“能为陛下分忧,乃是臣的本分,臣怎敢与陛下做生意,这不是折煞臣嘛。”

    开玩笑……

    和当今陛下做生意?

    是自己疯了还是陛下疯了?

    旁边的徒弟们也冷汗直冒,所谓伴君如伴虎,虽说当今圣上是个好皇帝,但他们也为自家师尊捏了一把汗。

    弘治皇帝见此,哑然失笑道:“朕要与你做生意,难道还委屈了你不成?”

    杜慎苦笑着道:“臣不敢,只是不知陛下要与臣做何等生意?”

    弘治皇帝颇有深意的道:“正是这粉笔和黑板的生意。”

    要知道,大明自从土木堡之变以后,一直就没缓过劲来。

    不管是兵力还是经济,又或者说整体的国力,都萎靡不振。

    这些年虽说弘治皇帝励精图治,年年减少税赋,却也架不住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眼下国库倒是尚且充足,可内帑却捉襟见肘。

    而往往救济灾民,拨下银两的都是内帑,内帑空了才会用到国库的银子。

    这就很尴尬了。

    也就是说、堂堂的大明之主,弘治皇帝朱佑樘其实……是个穷比!

    可这并不代表,大明也穷。

    实际上,大明的钱财很多,只是这些钱财大多都集中在乡绅和世家手中。

    眼下出了这黑板和粉笔,弘治皇帝笃信,这两样东西肯定会受到世家和百姓的欢迎,一定能赚一波银子,缓解内帑的

    且刚刚杜慎怎么说的来着?

    这玩意是从石头里炼出来的?

    嗯……很完美。

    除了人力成本外,连材料费都省了。

    弘治皇帝的小算盘打的很响,态度之强势,压根就不给杜慎拒绝的机会。

    当然,他也不敢拒绝。

    杜慎苦!

    这他娘的是什么事啊!

    一转眼,自己就成了给弘治皇帝打工的了?

    这一点都不真实!

    杜慎咬着牙问道:“敢问陛下,既然是做生意,那股份怎么分?”

    股份?

    弘治皇帝一愣,却是听到了个新鲜词汇,转念一想便明白了这个词的含义,然后笑道:“你想要几成股份?”

    杜慎想了想,壮着胆子道:“五成?”

    弘治皇帝眼含微笑:“朕打算将这生意全盘交给你,杜卿要懂事啊……”

    杜慎隐隐蛋疼。

    这他娘的是皇帝?是贼吧……

    “四成!”

    小本生意不赚钱啊!

    弘治皇帝脸上的笑意更明显了,打出了一张王牌:“朕许诺,若有宵小冒犯,你自可便宜行事。”

    还有这种好事?

    杜慎眨巴了下眼睛。

    “臣觉得三成其实挺不错的。”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不错,果然是大才,深得朕心啊!

    “那便这么定了,朕还有些杂事,却是要先行回宫了,哦对了,来人啊,给朕把这黑板粉笔一并带走,朕看着喜欢,日后便挂在御书房内,以教太子。”

    两名武卫走向前,一个直接将黑板抗起,一个把粉笔用衣物包裹住,转身就走。

    待弘治皇帝离开后。

    徒弟们却忧愁了起来。

    “师尊,没了黑板,我们这两日要如何上课?难不成要用毛笔来抄写不成?那东西可没粉笔好用。”

    面对徒弟们的忧愁,杜慎摇头叹气。

    “你们呀,真是目光短浅,区区一块黑板几根粉笔,能值几个钱,陛下喜欢,那就送给陛下便是,咱们现在可是给陛下打工的,以后为师把私塾里都挂上黑板,你们想怎么抄写就怎么抄写。”

    一想到抱上弘治皇帝的大腿,日后财源滚滚的幸福生活,杜慎就忍不住笑出声。

    不行,要淡定。

    等等……

    刚刚陛下怎么说的来着?

    似乎……

    全程没谈过出钱的事吧!
………………………………

第21章 挖!都给我挖!

    明弘治十三年,九月廿八。

    在早朝上,当今圣上弘治皇帝宣布改新推旧,令太学传与京城各大书院一物,名为汉语拼音字母表。

    此物一出,顿时让众多读书人震惊不已。

    在发现了汉语拼音字母表的作用后,许多文臣更是奉上奏折,请求将此物编辑成册,列为大明启蒙书籍之列,仅次与论语和三字经,还在百家姓的前面。

    弘治皇帝含笑,并未应允却也不曾拒绝。

    百官们顿时明悟,知道了这位陛下的心思。

    因此,上至举人,下至童生,人手一册汉语拼音字母表,各大书院也将其悄然推行了下去。

    ……

    而此时的杜慎,却跟吃了苍蝇似得,压力山大不说,还得一门心思的筹划着粉笔生意的事。

    虽然对当今陛下只出嘴不出钱的行为非常鄙视,可杜慎干起活来,却还是极为认真的,毕竟自己也占了股份,该分的钱还是少不了的。

    私塾内,杜慎坐在长板凳上,身上穿着的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套打了几个补丁的儒杉,转而换上了一身新的朴素长衣。

    他一只手撑着下巴,脑袋里却在思考着如何操作这件事。

    首先……得弄个生产粉笔的作坊出来。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管你做什么生意,启动资金和场地都是最重要的。

    有了钱你才能招人,有了场地你才能做工开业。

    场地倒是不用费心,忻城伯赵槿听说陛下要和自己做生意以后,就派人送上了一纸地契过来。

    那地方离杜家村不远,向东七八里,地势较高,约有百亩左右。

    不仅如此,其他两个徒儿的家里,也送来了许多银两,再加上杜慎的那点家底,别说弄个作坊了,就算是盖个书院也足够。

    索性,杜慎一不做二不休,便打算直接弄个学院出来,作坊就设在学院内,权当是粉笔制作秘方不泄露了。

    置于人嘛……

    杜慎站起身,打量了下自己三个徒弟。

    嗯……

    身强体壮!

    栋梁之才!

    可堪大用!

    至于最小的幺娃?

    嗯……还是带上吧!

    杜慎招呼了一声,笑着道:“徒儿们,上了半天的课可曾否累?”

    张灏三人茫然摇头。

    杜慎眉毛一挑,看来还是作业太少了啊!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令为师做那粉笔生意,为师自当鞠躬尽瘁,但为师心系尔等学业,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劳师尊费心,徒儿愧对师尊教导。”

    张灏三人眼眶微红,想不到师尊竟然如此关心自己等人的学业,这样的好师尊哪里找?

    哪怕是亲身父母,也不过如此吧!

    杜慎摆了摆手,继续道:“好在为师思忖片刻,想到了个两不耽误的法子,再开一节体育课,定要将尔要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才,这样才不负你们父亲所托啊。”

    张灏感动不以,躬身道:“徒儿定不让师尊失望。”

    赵秀和徐鹏举也跟着道:“徒儿谨遵师命。”

    杜慎满意的点了点头,俗话说养儿防老,又有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四舍五入,自己就是他们的爹啊!

    徒儿也是儿啊!

    自己虽然还没老,但儿子们却这么听话。

    吾以无忧矣!

    咳咳!

    清了清嗓子,杜慎道:“徒儿们,带上锄头铁锹,为师今日要带你们上一节体育课。”

    ……

    午时未半。

    杜家村东外七八里的高地。

    十多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这里。

    领头的正是杜慎,他怀中揣着地契,左手里提着一壶水,右手扛着杆铁锹,身后则跟着张灏以及杜家村的村民。

    本来他想着发展下徒弟们的动手能力,但想了想师徒几人似乎没几个干活的料,就又在杜家村以每日五个铜钱的工钱,招了十个庄稼汉子。

    到了地方以后。

    杜慎将铁锹往地上一杵,四下里张望一番,大声说道:“就是这儿了,给我挖。”

    一声令下,庄稼汉子们纷纷挥起锤头铁锹挖了起来。

    杜慎也没有特立独行,也跟着一起干活。

    虽然身子骨单薄,但有一锹算一锹。

    毕竟是自己的地,若是自己都不上心,就更遑论他人了。

    张灏本来还好奇体育课究竟是个什么课,捉摸着自家师尊如何将他们打造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想不到却是来此地挖土来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偷奸耍滑。

    他们都是国公贵族的后代,平日里不曾干过这种粗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顿觉新奇。

    自家师尊如此大才,都挥舞着铁锹干起来了,自己等人还敢在旁边偷懒?

    那不是大不敬吗!

    因此,三人反而是更卖力的那个。

    尤其是赵秀,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个游侠儿,平日里也学了些武艺傍身,挖起土来一点都不含糊。

    只见他身手合一,不一会儿的功夫,身下的土地就被清出大片来。

    杜慎见此,不由赞许的点点头,你瞅瞅,不愧是立志要做游侠的,一身傻力气倒是挺足的,这样的人才可不好找,等会儿多让他干点活。

    而张灏和徐鹏举二人虽然在挖着土,但眼神却没闲着。

    见师尊对赵秀的行为颇为满意,他们不禁思索了起来。

    莫非,师尊这是在考校我等不成?

    嘶……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师尊可是连陛下都夸奖万分的大才,不仅提出了针对鞑靼蛮夷的妙计,还发明出了黑板粉笔,以及堪称神器的汉语拼音字母表。

    这种高人一举一动肯定都有他们的深意。

    看起来虽然是在挖土,但说不定……是在授道传业啊!

    张灏又悟了!

    他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时间竟然隐隐有超过赵秀的势头。

    旁边的徐鹏举见了,不由暗自钦佩。

    大师兄就是大师兄,定是领悟到了师尊深意,自己可千万不能落下,否则的话那岂不是在给师尊丢脸?

    三人卯足了劲开挖。

    这一幕落在庄稼汉子们的眼力,却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眼神怪异的望着他们。

    这几个货是公子哥?

    怕不是从哪来的长工吧!
………………………………

第22章 建作坊,边境之危!

    两个时辰后。

    杜慎等人已经挖出了一个半米深,一间房子大小的地方,然后他便下令停了下来,拿出了一份粗陋的图纸,让其余庄稼汉子在周围开始做书院的地基,自己则带着张灏等人歇息。

    作坊的搭建急不得,并非一蹴而就,反而是书院更加让杜慎看重。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上心粉笔作坊。

    痛饮了一口茶水后,杜慎便从地上坐了起来,拍了拍屁股,开始在这一间房子大小的范围内走动。

    粉笔作坊搭建起来并不难。

    粉笔是由石膏做成的,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钙,而硫酸钙的熔点是700…800°。

    想要从石头中提炼出硫酸钙,唯一的要求就是火炉的温度要高,不然不管是含量较高的石灰石又或者较少的鹅卵石,都不能烧制的充分,从中得到较为纯净的硫酸钙。

    第一批在杜铁匠哪里烧制的鹅卵石,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所以当时傻憨憨张灏才会在其中发现石块。

    这就是温度不够高,或者不稳定的结果。

    因此,在杜慎的设想里,粉笔作坊的火炉必须得是地炉。

    首先向下挖个半米,用石头或者青砖垒砌出保温的墙壁和屋顶,内设一火炉,四周再垒砌出通风的通道,确保煤燃烧的更加充分,这样才能确保火炉,不、应该说确保地炉的温度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