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食之神-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一般?”蒋文追问道。
“一般。”刘芒补了一句。
这下,观众席里开始有人议论起来,因为相比上次刘芒大加赞赏的白粥和虾饺,这次厨神的评价很低啊。
“刘芒师傅,能说说原因吗?”王继峰的表情很是失望,显然没有获得刘芒更多的赞美而有些不忿。
“你真要我说吗?”刘芒反问一句。
“您说,我洗耳恭听。”王继峰一楞,语气忐忑道。
“这道秘制卤水猪手的卤水秘方不错,不论是香型还是味道,都堪称一绝。用这个秘方卤水卤制出来的卤味,闻之香气扑鼻,吃之让人口颊生香,回味悠长。看得出来,当年研制这个秘方的人,也下了很大苦心和心血。身为子孙后代,理应好好的发扬,完善才是,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走上邪门歪路。”
“邪门歪路?”蒋文一脸疑惑,不知道刘芒在说什么。
“刘芒师傅,你这是什么意思?”王继峰脸上露出惊慌的神色。
“你要我说的,那我只能说了。”刘芒冷笑一声:“王先生,就算你不对这个秘方进行改动,假以时日也能名满全国,可你为什么要添加一味别的东西呢?”
“什么东西?”这下众人都好奇起来。
“罂粟壳!你在卤水里放入了这种东西!”
“哗!”大厅里响起一阵喧哗起来。
“你……你血口喷人!”王继峰大叫起来。
“我血口喷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王继峰先生,你敢做不敢当吗?”
“就算我放了!你又怎么能尝出来!这纯粹是污蔑!
“豆蔻、砂仁、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山楂、甘松……”刘芒都懒得和王继峰争辩,而是报出一大串的香料名。
观众和三位评委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可王继峰脸色大变,一脸震惊的表情。
因为刘芒报出的香料名,正是他秘制卤水配方中所使用的。
“够了吗?要不要我将26味调料全部说出来?”
此刻的王继峰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他望着刘芒,像是见了鬼一般。
“你……你怎么尝出来的!”
“因为……因为我是厨神啊!”刘芒笑了起来。
………………………………
第四百零七章 两种粉(上)
王继峰‘蹭蹭’退了几步,脸色苍白。
他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一口就能尝出食材里面放的东西?这是什么样的味觉啊!
这个‘秘制卤水秘方’确实是王继峰外婆传下来的,传到他手上的时候已经是第三代了。
可一开始店面的生意虽然说过得去,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至少不能让王继峰一笔横财。
直到几年前,王继峰去云南旅游,他的一个远房亲戚请他吃火锅。火锅的味道并不算特别好,但吃过几次后就让人念念不忘。
亲戚神秘的告诉他,这火锅里添加了罂粟壳,能让人轻微的上瘾。虽然对人体没有什么太大的伤害,但绝对吃过一次还想吃第二次。
于是王继峰便动起了歪脑筋,将从亲戚那买来的罂粟壳,添加进自己的卤水秘方中。
果不其然,餐厅的生意很快就火爆起来,大把大把的钞票,也源源不断进入他的腰包。
而这次来参加《挑战厨神》,王继峰是想寻找加盟商,走连锁经营的套路。可没想到让刘芒一下就尝出来了。
王继峰此刻很是后悔,因为他来的时候也在考虑,是不是用没有添加罂粟壳的卤水来制作猪手?可后来他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根本不可能有人尝出来。
而刘芒之所以能尝出罂粟的味道,得益于以前在厨神大赛上尝过的御米油。
不过这次他尝出的味道和御米油接近,但又有一点不同,所以才一口断定王继峰往卤水中添加的是罂粟壳。
听到卤水中添加了罂粟壳,而王继峰此刻又让刘芒说得哑口无言,台下的观众都议论纷纷起来。
“王先生,你的卤水中真的添加了罂粟吗?”戴季礼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肃的问道。
“这……”
“王先生,你最好不要否认,我们节目组有专门的团队,可以来对你的卤水进行化验。”林彤也说道。
“我……我……”
王继峰吱唔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收拾起自己的东西,灰溜溜的下台了。
台下一片嘘声响起……
“各位观众,经过节目组的紧急磋商,决定取消王继峰的参赛资格,并且以后的选手都要进行食材化验,杜绝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生!”魏涛走上舞台,拿起话筒义正言辞的说道。
“好了,大家请安静!现在有请下面的两位选手!”蒋文开始缓和起现场的气氛来。
一个微微有些驼背的老妇人走上舞台,和她一起上来的,是一个笑容憨态可掬,有些腼腆的年轻人。
“两位,自我介绍一下吧。”
“大家好!我叫丁一权,来自凤城,目前是一名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年轻人拿起话筒说道。
“丁先生,今年多大了?”魏涛问道。
“我今年23岁。”
“才23岁,那你学厨多少年了?”
“我没有学过厨啊。”
“没有学过厨?那你怎么会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呢?”
“毕业后我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就和同学开了一家粉店,结果生意还不错。这次我来参加《挑战厨神》,是想让各位评委老师们尝尝我做的米粉,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它。”丁一权有些紧张的说道。
“小伙子,你没学过厨,那你做米粉的方法是从哪学来的?难道是自创?”王澜问道。
“我的母亲以前开过粉店,靠着粉店供我和我妹妹上完了大学,现在她年纪大了,我不想让她再操劳了,于是就将粉店接了过来。”
“噢,那你下米粉的方法也源自你母亲对吗?”林彤问道。
“是的。”丁一权点点头:“不过我自己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别的想法,在传统的湘式汤粉上进行了一些改良。”
“你没学过厨就能对流传了几百年的汤粉进行改良,看来你一定是个吃货啰。”戴季礼问道。
“算是吧!我平时非常爱吃,尤其喜欢吃全国各地的小吃。这个米粉也是我花了很多心思才制作出来,也受到了食客们的一致好评。”
“行,一会我们尝尝你自创的米粉。”林彤转向那个老妇人:“阿姨,您今年多大了?”
“今年五十五啰。”老妇人说着一口湘式普通话,比划了一个手势。
“五十五了?那您还在开店吗?”
“是勒,我在江东鸭子铺开了一家卖藕粉的店子。”
“方阿姨,我去你的店里吃过藕粉呢。”魏涛接过话头。
“魏涛,你去过吗?味道怎么样?”
“非常好吃!”魏涛舔了舔嘴唇:“方阿姨的藕粉远近驰名,就是排队太辛苦了。去晚了的话,排队都要排一个多小时。”
“真的吗?那么好吃?那阿姨您一天要卖多少藕呢?”
“一天要卖5oo多斤左右,过节的时候要卖1ooo多斤。”
“我没听错吧,一天要卖那么多?那您有什么秘诀没有?”
“没有秘诀啊,就是藕、蜂蜜、红枣、糯米、冰糖、桂花糖。”
“所有配料有在这?您将它公开了,不怕有人学了去吗?”
“不怕勒!做藕粉除了食材外,还要用心。我的配方从来都是公开的,可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我的味道。”方阿姨一提到这,脸上很是骄傲。
“我跟你们说哈。方阿姨的藕粉非常糯、有点甜。但又不是特别的甜,吃在口里非常细腻,绝对是一级棒的美食。”魏涛兴致勃勃的讲解道。
“你这一说我都流口水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尝。”
“那么阿姨,您来参加我们的节目有什么目的吗?”
“没有勒,我是刘芒伢子(小伙子的意思)的粉丝,就想看看真人。”
“阿姨,原来您也追星啊!”林彤咯咯直笑:“我们的厨神就在那,您有什么话要对他说的吗?”
“你好啊!刘伢子!我非常喜欢看你的节目,人长得精神,做菜也棒。你有女朋友没有?”
“哈哈!阿姨你难道还想给刘芒师傅介绍对象不成?”大家都被逗乐了。
“是勒,我还有个女儿,和刘芒伢子的年纪差不多,可以介绍给你认识。年轻人嘛,一回生,二回熟。说不定就看对眼了呢。”
“呃……我有女朋友了。”刘芒有些尴尬的挠了挠脑袋。
“阿姨,您太逗了。不过我们是美食节目,如果您女儿想找男朋友,我可以推荐她去我们台的《非常一对一》。”林彤捂着嘴巴笑个不停。
“好了,两位选手介绍完毕,马上开始我们接下来的做菜环节。”
………………………………
第四百零八章 两种粉(中)
米饭是潇湘人最爱的早餐之一。从形状上来说有两个大类——圆粉和扁粉。其中圆粉又有粗细之分,扁粉亦有宽窄厚薄之别。
它的大概做法是将米粉放入漏勺,然后浸到开水桶中烫熟,倒入配好汤底的碗中,最后撒上葱花,放上炖制的高汤,淋上浇头。
米粉和面条相比,口感更加细腻和软糯,配上热气腾腾的高汤和各式浇头,吃上一碗能让整个人胃里都暖洋洋的。
可现在丁一权的做法与传统汤粉的做法有很大差别。
他也是用开水将米粉烫熟,却不急着放入碗中,而是浸入冰水,让米粉彻底凉透。
“咦?他这是要做拌粉吗?”戴季礼诧异道。
米粉除了传统的汤粉外,还有一种拌粉的吃法。
那就是将米粉烫熟后,加入生抽、辣椒油还有浇头一起拌匀,并不需要放入高汤。
“不太像,拌粉好像不用过水吧,更别说还要过冰水了。这样凉滋滋的会好吃吗?”林彤有些怀疑道。
丁一权将汆烫好的米粉沥干水份,然后放入碗中,加上辣椒油、葱花、花生碎、白芝麻、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绛红色的肉酱。
“各位评委们,我的凉拌米粉完成了。”按这个方法做了几碗后,丁一权说道。
“嗯,动作挺麻利的,看来你店面生意一定很好啰。”王澜笑道。
“还行。”丁一权腼腆的答道,手脚麻利的将一碗碗拌好的米粉放到推车上,由工作人员送到评委和刘芒的面前。
眼前的米粉卖相还不错。虽然和传统的汤粉有些不同,一丝热气也无。但那绛红色的肉酱,翠绿的葱花、白色的芝麻、鲜红的辣油,无比在昭示着——我很好吃!
刘芒夹起一筷子送入嘴中,细细品味了一会,轻轻摇了摇头。
“怎么样?各位评委们?”看到评委们吃完,丁一权迫不及待的问道。
“小伙子,你的店面开在哪里?”王澜问道。
“开在火车站附近啊?怎么了?”丁一权有些好奇,这碗拌粉的味道和他在哪开店有关系吗?
“难怪!”戴季礼也放下筷子:“吃你拌粉的全是旅客吧?回头客很少?”
“那是当然了,我的店面在火车站,不卖给旅客卖给谁啊。”丁一权有些好笑。
“你要听实话吗?”
“听啊。”丁一权心里有些忐忑。
“恕我直言,你的拌粉卖相不错,各种食材的颜色调和得很好,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可味道嘛,实在差强人意了一点。”
“我也同意戴先生的看法。”林彤也点点头:“吃几口还行,但后面越吃越油腻,虽然谈不上难以下咽,可也远远达不到令人惊艳的程度。”
“真的吗?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想要改进一下,但不知道从何下手。”丁一权挠了挠脑袋。
“小丁,刘芒师傅在这,他一定知道问题出在哪。”魏涛说道。
“刘芒师傅,我的拌粉真的很难吃吗?”丁一权问道。
“不算难吃,但也不好吃。”刘芒拿起话筒:“你一开始的想法是想让米粉更加的爽滑,更适合热天来吃对吧?”
“没错啊!我将北方做凉面的方法和南方的米粉结合,觉得这种做法能让米粉更加的清爽,没有那么粘稠。”
“思路不错!也有自己的想法。”刘芒拿起筷子在碗中的米粉拌了拌:“可你想过没有,你用猪肉馅配上红油炒制肉酱浇头,本来就够油腻了,结果再加上冰粉没有一点温度,导致里面的油脂很快就凝结在一块,当然越吃越难以下口了。”
“那……那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有!”刘芒很肯定:“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放弃用肉类来做浇头,只放花生碎和芝麻,再点上一点老醋。第二,不要用猪肉等牲畜的肉类来炒制肉酱。因为动物油脂遇冷容易凝固,让米粉吃起来很腻口。如果换成鱼类或者或者海蜇、乌贼就没有问题了。”
“真的吗?”丁一权眼睛发亮:“回去我就试试。”
“我教你做一碗吧,反正材料是现成的。”刘芒想了想,走下评委席。
“那就太好了!”丁一权兴奋起来,能得到厨神的现场指导,这次节目没白来啊。
刘芒走到炉灶前,抓了点米粉放入漏勺:“其实凉粉这个想法确实很不错,但你没有真正学过厨,对于一些食材的特性不是很了解。如果换成任何一个学过两年厨的人,就不会犯这些常识性的错误了。”
趁着米粉在开水中汆烫的功夫,刘芒取过一个碗,放了一点糖、盐、生抽、辣油、老醋下去,做了一个简单的汤底。
“汤底调配的不错,但你的辣油放太多了,只用稍加点缀即可。”
刘芒说完,将开水中的米粉捞了上来,然后浸入到冰水里晾凉,接着沥干水分,放入碗中。最后将花生碎、芝麻、葱花撒上去,这碗拌粉就完成了。
刘芒将拌粉递给丁一权:“以后可以放入一点剁碎的榨菜丁,还能更添风味。”
丁一权用筷子将碗中的米粉搅拌均匀,然后挑起一撮送入嘴中,马上就脱口而出:“嗯,好吃!”
泡过冰水的米粉非常的爽滑,吃在口中有丝丝的凉意。里面辣油的分量放得恰到好处,给人味蕾以刺激的同时,又不会觉得特别辛辣。而加入的老醋和少许的糖,则丰富了味觉的层次感,酸酸甜甜的,让人胃口大开。
“呼哧!呼哧!”丁一权几筷子就将一碗米粉扒了个底朝天,这才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刘芒师傅,您这个佐料的大概分量是多少?”
“分量?”刘芒摇摇头:“在中国菜里,糖、盐、酱、醋这些调料根本没有明确的分量,一切在于厨师对食客口味的把握。你记住这个味道,自己摸索一段时间应该就差不多了。”
“对了,刘芒师傅,这个粉有名字吗?”丁一权又问道。
“哈哈,除了调料外什么都没放,我看不如就叫光头粉吧。”
“光头粉?这个名字不错!”王澜大笑起来:“刘师傅,也给我下一碗吧。”
“我也要!”戴季礼和林彤异口同声道。
………………………………
第四百零九章 两种粉(下)
刘芒依法炮制下了几碗,送到戴季礼他们的面前。
“嗯,刘芒师傅果然厉害!这碗粉明显比刚才那碗要好吃得多!”林彤尝了一口,顿时发出惊喜的叫声。
凉粉的滑、花生米的脆、芝麻的香、青葱的辛辣……这几种味道在口腔中彼此交融,让舌头都微微颤抖起来。
“很难想象,这碗凉粉只放了很普通的几味佐料!”王澜也赞道。
“真是舒服啊!”戴季礼几口就将凉粉扒拉下肚,仿佛喉咙里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拉扯一般。
“虽然我也想尝尝,但现在还是该给我们的选手打分了。”蒋文说道。
“行,我们开始打分吧。”王澜依依不舍的放下碗筷,拿起话筒:“我打五分,三分给这碗粉的创新,两分给粉的味道和外观。”
“我也打五分,希望小伙子以后能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菜品来。”戴季礼举起牌子。
“同样是五分。我很欣赏丁先生的创新精神,相信他经过刘芒师傅的指导,以后做出的凉粉能更加的好吃。”林彤也说道。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丁一权对三位评委们打出的分数很是满意。
毕竟这个分数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了,他目光殷切的看向刘芒,希望刘芒能再说点什么。
“呃……好好加油吧。”刘芒淡淡一笑:“厨艺之道除了不拘泥于形式外,基本功也很重要。哪怕是下一碗普普通通的米粉,也要弄清楚食材和调料之间的搭配,一点也马虎不得。”
“嗯,我会努力的!”丁一权郑重的点点头:“我一定会做出更好吃的凉粉。”
刘芒回到座位,喝了一口水漱漱口,等了一会后,看着舞台上另一边的中年妇人做起藕粉来。
相比丁一权几分钟就能出锅的凉粉,那位方阿姨所做的藕粉明显就要复杂很多。
虽然藕粉名字中有个粉字,但和潇湘人常吃的米粉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品。
它正确的叫法应该是蜜汁藕,一种源自苏杭地区的传统小吃。
方阿姨把胖乎乎,两端不漏孔的莲藕,洗净刮去外皮。然后将早已浸泡好,拌上红枣丁和桂花糖的糯米,从切开的一端灌入藕孔,一边灌一边用筷子压实。
这项准备工作很繁琐,也很考验人的耐心。不过阿姨的手脚很快,动作也很麻利,看得出来,她制作这个藕粉已经很久很久了。
等到糯米塞好后,接着将切下来的盖子原样盖回去,用牙签固定住,前期的工作就完成了。
刚才刘芒教丁一权下凉粉的时候,方阿姨一直在忙碌。等到评委们都尝完凉粉,她的藕粉才开始上灶炖制。
灌好的藕放入压力锅中,加水没过。接着方阿姨加入红糖和冰糖,又加入少量的蜂蜜。最后尝了尝味道,这才盖上盖子。
“阿姨,您这个藕要炖制多久啊?”蒋文问道。
“一般要用慢火炖制五六个小时,这样藕才能炖烂,味道才能进去。可现在赶时间,用压力锅就快一点,40分钟就可以了。”方阿姨接过魏涛递过的手绢,擦了擦额上的汗珠。
“阿姨,平时做那么多藕,一定很辛苦吧。”魏涛问道。
“不辛苦!不辛苦!”方阿姨摆了摆手:“生活哪有不辛苦的哦,不辛苦又怎么能挣到钱哦。”
“阿姨,我看您这个藕粉江东地区都很少有人卖,您是从哪里学的呢?”林彤又问道。
“我是苏杭人,年轻的时候才嫁到江东,我的姆妈会做蜜汁藕,我是从她那学过来的。”
“难怪。”魏涛点点头:“一般来说,江东人士的口味都比较偏咸和辣,对甜的东西不是特别喜欢。而您的藕粉能大受欢迎,就真的没有一点秘诀吗?”
“正宗的藕粉不是这个样子的哦。”方阿姨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要是我姆妈在,一定嫌我做得不地道了。”
“您的意思,是对这道菜品进行过改良对吧?”
“是勒,我们娘家那边做藕,都要放很多很多的红糖。可这样一来就太甜了,不符合当地人的口味。于是我和我的老公商量,减少了糖的分量,又增加了蜂蜜和桂花,让藕粉的味道更符合江东人的饮食习惯。”
“什么都要动脑筋。”魏涛哈哈一笑。
“除了动脑筋还要用心哦。你别看这藕做起来挺简单,其实比针线活还要细致。”
“我是苏杭人,我很期待阿姨的这道蜜汁藕。”林彤笑了起来,说了一句吴侬软语:“肯定嗨七的弗得了!”
边做边聊,很快高压锅就上气了,等时间一到,方阿姨马上将火关掉,然后将锅盖打开。
“哇!”随着摄像机镜头的拉近,大厅里响起一片惊呼声。
当热气散去后,锅中的藕段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红糖和蜂蜜经过加热,给藕段染上了一层玫瑰色的艳红。
锅中加入的水已经收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略微粘稠的汤汁包裹着藕段,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诱人的光泽。
“方阿姨,可以吃了吗?”魏涛搓了搓手。
“不要急,现在还很烫。”方阿姨用筷子从锅中戳起一段藕,放在砧板上。等稍微凉了一下后,用快刀切成半寸厚的藕片,摆放在小碗中,最后浇上锅中剩余的糖汁。
“嗯,好好吃!”当藕片端到林彤面前,林彤便迫不及待的用牙签插起一块送入嘴中。
“非常的软糯!这个藕片和传统的苏式蜜汁藕相比,并没有甜到腻口。而是有一种清甜的感觉,里面的糯米糯嘟嘟,非常黏牙,简直让人停不下嘴啊!”
“我本来是不太喜欢吃甜食的,但不得不说,这个蜜汁藕粉非常的棒!虽然放了很多的糖,但并没有夺取莲藕本身的味道,里面特意添加的桂花,更是让莲藕的香气更上一层楼!”戴季礼也赞道。
“有心了!”刘芒夹起碗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