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食之神-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芒师傅真是后生可畏,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后厨削土豆呢。”
康宇韩是一个六旬左右的老者,留着一把胡子,神态慈祥。
“久仰久仰!”刘芒有些小激动:“那道‘开水白菜’,我也做过无数次,越做越对其发明者敬佩万分。能够将丰富而厚重的内涵,蕴含在朴素平凡的面目中,简直是神来之笔。”
“还有这位,这位是东来顺创始人的嫡系传人——王梦红。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涮锅这种美食形式才在中国遍地开花。”
“你好!你好!”
今天满汉楼请来的,果然都是餐饮界赫赫有名的前辈,不是成名多年的大拿,就是知名餐饮企业的创始人或传人。
“今天我们要尝尝刘芒师傅的手艺了。”落座后,石月明笑道。
“班门弄斧罢了,有各位前辈在场,晚辈只有献丑了。”刘芒拱拱手,谦逊道。
“刘芒师傅,我们的食材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可以开始做了吗?”寒暄了一会后,贾不凡问道。
“当然可以了。”刘芒站起身来:“各位老前辈,那我先去忙了。”
“嗯……你去吧。”
等刘芒走后,石月明开口道:“此子怎么样?”
“非常不错,虽然我没有尝过他做的菜,但从刚才的交谈来看,他谦逊有礼,温润如玉。现在这种尊师重道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了。”康宇韩抚着下巴的胡须,说道。
“水平当然不用说了,肯定是有的。就看有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了。”潘蒙也说道。
“没错!不语大师教出的徒弟那当然不用说了。”王梦红肯定道。
刘芒跟着贾不平来到满汉楼的后厨、。
“刘芒师傅,我们为你准备的食材就在这了,你看满意不?”贾不平指着桌上的那一堆东西,说道。
刘芒走了过去,仔细查看了起来,结果越看越心惊。
中国古代有八珍,分别是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
这里的龙肝是指白马肝、凤髓是指锦鸡骨髓。而其中的鲤尾则是穿山甲,鸮炙是猫头鹰。
满汉楼创立于清朝,清朝的八珍又比明宋时的八珍分类更细,分山、海、禽、草四种。
山八珍为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象鼻)、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为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娃娃鱼)。
禽八珍为红燕、飞龙(产于东北山林中的一种叫榛鸡的鸟)、鹌鹑、天鹅、鹧鸪、彩雀(孔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为猴头(菌)、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香菇中的一种)。
现在贾不平给刘芒找来的,除了一些能在市面上买到的鱼翅、鲍鱼、乌参外,还有娃娃鱼、驼峰、象拔、鹿筋、飞龙等一些常人根本难以见到的食材。
“真是大手笔啊!”刘芒感慨起来。
………………………………
第五百零五章 贾不凡的计策
看到刘芒惊诧的眼神,贾不平脸上有些小得意:“满汉楼开业近百年,自然有特定的供货渠道和养殖基地。就好比这个娃娃鱼,国内是我们第一批养殖成功,并获得国家特种养殖资格的。”
末了,贾不平又补上了一句:“当然,一些新开的小酒楼是没法比的,则也是百年老店的底蕴。”
刘芒知道贾不平这是在说自己的楼上楼。对于这样的嘲讽,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争辩。
这种感觉就像是发了点财的土豪,却跑到世界首富那炫耀一般。论起食材,又哪能比得过拥有厨神空间的刘芒?不过,有一些食材刘芒还是没法搞到的,比如说案板上的这块颜色深红,形如弯月,上面布满晶莹盐花的干肉,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猩唇了。
“麋鹿不是国家保护动物,现在都在大丰圈养么,你们从哪里搞来的?”
麋鹿又叫四不像,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华北和中原的沼泽低洼地区,而到了明清时期,开始从野外绝灭而成为一种园林动物,最后一群“四不像”被保留在北京城南6里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到了清朝末年仅剩120只。
在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一次骑马考察京郊农村时来到了“南海子”,偶然发现了围墙里的“四不像”,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翌年他以贿赂的手段用20两银子骗去了一对“四不像”运往巴黎。
此后,又有一些“四不像”先后被运往欧洲一些国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海子”围场的“四不像”被抢、杀,洗劫一空,从此“四不像”在中国销声匿迹。
后来,英国乌邦寺庄园把“四不像”豢养起来,并能繁衍生息,到1901年,这里拥有全世界仅有的“四不像”18只。
1981年,中国派出科学代表团前往乌邦寺庄园参观考察“四不像”。该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勋爵曾多次向国际科学界表示,他希望有朝一日“四不像”能重新回到中国安家。1985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协助下,英国乌邦寺庄园赠给中国的第一批“四不像”于8月24日空运到北京,饲养在“四不像”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南海子”麋鹿苑。“四不像”经过100多年的颠沛流离,终于又回到了故乡。
这么珍稀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动物,简直和大熊猫有得一拼了,刘芒不相信满汉楼还有这种手段,能够在重重保护弄来。
“当然不是麋鹿了,这是驯鹿的脸颊肉,早在90年,我们就从国外引进了这种鹿,饲养在长白山一带。不过出产率并不高,能拿来入菜的一年也就十几头而已。不过你放心,经过老厨师的描述,此肉和麋鹿的肉质差不太多,大概也就是黄牛和水牛肉的区别。”贾不平解释道。
“原来如此!”刘芒点点头。
传承百年的酒楼果然还是有自己家底的,因为像这些东西,需要时间的累积,并不能一蹴而就。
“至于这个象拔,进口自缅甸,虽然来源有点灰色,但不在明面上售卖,还是没有问题的。”贾不平又拿起一根长长的,用保鲜膜层层包裹的食材说道。
“这就是象拔啊。”
上次刘芒做富贵象拔是用猪拱替代的,这次总算见着了真货。
“好了,刘师傅,不打扰你了,还有什么需求尽管说。”贾不平客套了两句,然后就离开了。
“老贾,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些食材可都是我们满汉楼的存货,只有来了大主顾才拿出来,你怎么全给刘芒了?”魏长利质问道。
一开始他还以为贾不平会在食材上面搞鬼,让刘芒难堪。可没想到全然不是这样,贾不平给刘芒的食材,都是货真价实。
“你傻啊?刘芒是谁?难道不会看不出来?就算他看不出来,等会不语和韩少白来了,他们也看不出吗?”
“那这样有什么作用呢?就看着刘芒将一道道秘菜做出来,然后裸的打我们脸吗?”
“那你就错了!”贾不平轻笑起来:“老魏,你说句实话,这些传说中的八珍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好吃啊!”魏长利不知道贾不平为什么这样问,表情一凝,想了想,接着回道:“好吃是好吃,但如果厨师水准不过关的话,那就很难做好了。”
“没错啊!”贾不平一拍手掌:“就算再高水准的人,第一次处理这些食材,就能保证一次成功吗?还有,今天来的那些泰斗很多也没有尝过。你想想,如果心中对一样东西充满期待,已经拔高到一定程度后,如果稍微有点不好,那么肯定心里会失落,会有一种名不符实的感觉。”
“我怎么没想到呢?”魏长利兴奋起来:“那些在座的业界前辈们,可不会卖刘芒面子,可以说非常难以伺候。我不怀疑刘芒的能力,可烹饪需要经验,就像我处理那个猩唇,虽然有前辈的指点,但自己也经过无数次的摸索,才知道炖煮多长时间,放多少调料才更好吃。这些东西师傅是教不会的。”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等刘芒发现,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一坨垃圾的时候,他自然会来找我们商量的。”贾不凡回道。
“不过,刘芒会找人帮忙吗?比如说不语和韩少白?”魏长利又说道。
“嗯,有这种可能。”贾不凡点点头:“这样吧,等会他们俩人来了,我们想法将他们留在包厢内。”
“没问题,这个交给我吧。”魏长利说道。
而此时的后厨,刘芒拆开象拔上厚厚的保鲜膜:“嗯,是用奶酪密封过的。”
刘芒凑上前去嗅了嗅,然后用一根牙签在上面戳了一下:“象拔的肉质可比猪拱要厚实多了,而且更有弹性,看来炖煮的时间要更长一点。”
接下来,刘芒取过一把小刀,从象拔上切下一小片,然后在锅里放油煎炸了一下,最后送到口中尝了尝。
“好有韧性啊!口感比猪拱强多了。只是这样一来,如果没有处理得当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菜品的口感。看来得慢慢思索一番了。”
………………………………
第五百零六章 宰杀大鲵
“老大!”正当刘芒思索着怎么处理这根象拔的时候,五眼走进了厨房,一起来的还有不语和韩少白。
“小五,你怎么来了?”刘芒问道。
“嗨,杨岩来京都娘家养胎,我就跟着一起来了呗。”五眼回道。
“行,那你来得正对,我刚好少一个帮手。”刘芒点点头,拍了拍五眼的肩膀。
“这是贾不平给你准备的食材?”韩少白走到案板前。
“是啊。”
“不错啊!这些食材倒没掺假,都是一等一的好货。”不语伸出手,逗弄着案板上瓷盘里的一条大鱼。
这条大鱼浑身灰色带黑斑,头大而扁平,像壁虎一样长着四肢,被不语用手指一戳,立马发出如同婴儿啼哭一般的叫声。
“好家伙!这就是娃娃鱼吧!这货不是保护动物么?也敢拿来吃啊?”五眼惊呼道。
“孤陋寡闻!早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殖了。”韩少白回道。
“那怎么吃啊?清炖还是红烧?”五眼脸上笑开了花:“我来得真是时候,一来就赶上吃大菜。”
“这算什么?你看刘芒手里拿的食材。”韩少白不屑的撇撇嘴,说道。
“猪拱?不像啊!猪拱好像没有那么长……”五眼走上前去,细细观看。
“这是古代八珍之一的象拔。”韩少白解释道。
“大象的鼻子?”五眼又吓了一跳,忍不住用手抚摸起来:“乖乖个隆啊!这玩意也能搞到?”
“只要你有钱,这世上还真没有什么东西是买不到的。”看到五眼还在这磨蹭,不语眼睛一瞪:“死胖子,你到底是过来帮忙的,还是来聊天扯淡的?还不去干活?”
“噢……噢……老大,需要我干什么?”五眼连连点头,嘴里嘟囔了一句:“胖子就胖子嘛,为什么非要加个死字呢?”
“嗯,先把这处理了吧。”刘芒指了指瓷盘中的大鱼,说道。
“杀娃娃鱼?我不会啊!”五眼有些为难:“再说了,这玩意一碰就像小孩一样叫,让人心里没拧!
“呔!叫你干活,你还挑三拣四?那你等会吃不吃?”不语骂道。
“吃自然是要吃的。”五眼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不吃怎么对得起俺的肚皮?”
“让我师父教你杀吧。杀这种鱼还是有些诀窍的,不能放血,只能生烫。”刘芒说道。
“不放血,那味道不会腥么?”五眼诧异道。
“你懂个屁!大鲵又名‘大山椒鱼’,因为它的肉质和血液中自带天然的山椒味道,若是将血放干净了,那且不是浪费么?”不语说道。
“真是长见识了。”五眼嘴里啧啧有声。
“别废话了,跟我来。”不语只有对刘芒才有好脾气。至于其它人,永远都是一副看弱智的模样。
“对不住了哥们,下辈子你就投胎做人吧!做人虽然辛苦了一点,但至少还能留个全尸,不用被人吃啊!”五眼端着瓷盘走到水台边,对这盆里的大鲵念念有词。
“你这瓜货!要不要我拿点香来,先给它拜拜啊!”看到五眼的样子,不语顿时又来了火。
“好啦,好啦!老鬼,你说该怎么杀吧。”
“啰,先拿这个将它钉在砧板上,然后用开水烫。”不语从水台上取过一根长钉,说道。
“哇靠!”五眼忍不住爆了声粗口:“这也太他妈残忍了吧!”
“残忍?那你是没见过更残忍的!”不语冷笑起来:“碳烤乳羊你吃过没有?将即将临盆的母羊投入炭火中烧烤,当炭火将母羊全身烤熟之后开膛破腹把乳羊取出。还有浇驴肉,把活驴固定好,旁边有烧沸的老汤。食用者指定要吃某一部分,厨师剥下那一块的驴皮,露出鲜肉。用木勺舀沸汤浇那块肉,等浇得肉熟了再割下来,装盘上桌。据说吃这道菜的,大部分并不是为了吃菜而吃菜,纯粹就是为了看如何浇驴和驴的面目表情……又比如……”
“好了!好了!老鬼,你不要说了,说得俺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五眼连连摆手,制止不语再接着说下去。
“我师父逗你呢。”听到他们对话的刘芒笑了起来:“这些菜在历史上是有,不过那都是下三滥的厨师研究出来的,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大鲵的中枢神经在头部,你一钉子下去,它马上就死了,比开膛放血所受的痛苦更小。”
“哦,这样啊。”听到刘芒这么一说,五眼的心里才好受点。
刘芒说的没错,当五眼将大鲵放在砧板上,一钉子锤下去后,大鲵立刻就不动了。
“好了,接着将热水浇上去,一边浇一边用刀将它身上的黏液刮干净。”不语侧身坐在水台上,翘着二郎腿吩咐道。
“老鬼,你能不能不盯着我,搞得我很紧张你知道吗?”五眼刮了几下黏液,抱怨道。
“你这小兔崽子!老子能手把手教你,那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不语暴跳如雷:“不信你去外面打听打听,有多少人排着队想让我教,我还不乐意呢!”
“了解!了解!”五眼翻翻自己的鱼泡眼,一副我信你才怪的表情。
连浇了三大壶开水后,大鲵身上的老皮全都被五眼刮取下来,露出洁白如玉的肉身。
“嗯,可以了。”不语点点头:“接下来开膛取内脏吧。记住!动作一定要轻柔,大鲵腹部的一颗苦胆奇苦无比!一但弄破,整条大鲵就全毁了,根本没法如入菜。”
“是这个吗?”五眼动作轻柔的如同扒手窃取小姑娘的钱包,从大鲵的腹部掏出一颗枣核大小、呈青灰色的苦胆。
“没错,就是它,给我吧。”不语回道。
五眼将苦胆递给不语,不语一把扔进嘴里,‘咕噜’一声就吞了下去。
“靠!老鬼你可真恶心!”五眼差点都反胃了。
“你懂个屁!”不语有些小得意:“大鲵的苦胆又名‘真龙蛋’,最是清心明目,可比蛇胆金贵多了。”
“那你不早说,我还想把近视治好呢。”五眼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说道。
“做梦呢,你这是天生残疾,无药可医!”
………………………………
第五百零七章 两种不同的象拔
“老鬼,这样行不行?”等到五眼将大鲵剥皮洗净,去除内脏后,问道。
“马马虎虎吧。”不语点点头:“你离金牌打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你这老鬼,难道我就只能一直打杂?”五眼很是不忿道。
“你有天赋吗?你勤奋吗?你有一个好师父吗……?”不语的手指像戳发报机一样猛戳五眼的胸口:“你除了一个肚皮,什么都没有!”
“但我有一个好兄弟啊!”五眼翻了个白眼。
正在处理象拔的刘芒转过头来,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
贾不平送过来的象拔已经用上好的奶酪密封,再缠上保鲜膜急冻过的。
刘芒解冻完毕后,先用白醋浸泡一下,然后用米酒清洗。
“其实中国古代的象拔分两种,这只是其中一种。”韩少白说道。
“还分两种?是哪两种?”刘芒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吊了上来。
“在明代之前,古人所说的象拔其实并不是指大象的鼻子,而是指象鼻鱼,也就是白鲟。”
“真的吗?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刘芒诧异道。
“乖徒儿,你韩师叔说得没错。”水台那边的不语接过话茬:“你想想商朝时,黄河流域才有大象,到春秋时,几乎都灭绝了,那时候的广西云南一带,还是一片蛮荒呢。所以那时候,人们是将白鲟当成八珍之一的。后来因为白鲟的日益稀少,加之明清两带远征缅甸、越南等地,俘获了不少大象,这才替换过来。”
“原来如此!”刘芒恍若大悟。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若真是当年的象拔,贾不平就是卖血也搞不到啊!白鲟这玩意可比熊猫还稀少,连见都很难见到,更别说拿来入菜了。”韩少白说道。
经过白醋和米酒这两道工序后,象拔褪去了它上面的那层老皮,露出白皙的肉质。
上次刘芒用猪拱仿制象拔时,是先用卤水微火慢卤,最后用人参鸡汤蒸制。而这次制作满汉楼十八道秘菜中的‘力拔山河’,则是用炖和烤这两种形式来呈现的。
先用大雁、野鸽、斑鸠、水鸭、这几种禽类的骨头煲制出清汤,然后将清洗干净的象拔放入其中开始炖制。
碍于原材料的关系,刘芒今天也是第一次制作这道菜品。
“韩师叔,清汤中不加任何调料,是为了萃取汤中的鲜味吗?”刘芒将象拔放入汤罐中,加入清汤后问道。
“没错。象拔等会还要再处理的,现在调味的话,反而多此一举。”
“好了。要炖上一个多小时,先来准备其它的菜品吧。”刘芒将灶台上的火焰调成小火,盖上盖子,走到案板前拿起那块‘猩唇’。
猩唇古来就是珍品。《吕氏春秋。本味篇》:“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
晋人张协《七命》之七:“燕髀猩唇,髦残象白。”陈维崧《满江红・汴京怀古》词之八:“西务里,猩唇煮;南瓦内,鸾笙语。”
而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侍郎刘金门出使朝鲜,则更详细:王宴之,酒半,出一朱盘,锦幂之,置座前,一人持小刀启其幂,乃人头也,大惊。既而割其唇以进,乃知为猩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猩唇像人脸,事实也确实如此。
刘芒眼前的这块猩唇应该是整块从驯鹿脸上剥下来的,虽然经过腌制,但五孔俱全,猛一看还真像。
这道用猩唇制作的‘香蒸猩唇’,是用蒸的形式来体现的。
刘芒先用温水将猩唇清洗一遍,洗去上面多余的盐分,然后用刀切成半寸厚的大片。
香芋又称槟榔芋,表皮黄褐色,其肉似薯类,但味道好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尽,故名香芋。
刘芒取过一个香芋刮去皮,同样切成和猩唇大小差不多的片。
取过一个瓷盘,两片香芋片夹一片猩唇,在盘中摆放好。
“乖徒儿,这道‘香蒸猩唇’,是十八道秘菜中做法最简单,但同时也是最难把握的。”不语指导完五眼宰杀大鲵后,走了过来说道。
“为什么?这不是很容易么,我也会做。”五眼擦了把手,往盘中一瞄:“我看老大用腊肉替代猩唇做过,往蒸箱里一放,到时间拿出来就可以了。”
“你懂什么?”不语眼睛一瞪:“除了蒸之外,最重要的是让芋头吸收猩唇的鲜味,并且上面的浇淋的调料汁也很讲究,因为猩唇已经用盐腌制过了,有了一定的味道,所以调味料的主要作用是要压制它的咸味……”
正当不语喋喋不休讲解的时候,贾不凡领着康宇韩走了进来。
“不语师傅,等您很久了,原来您在厨房窝着啊。”康宇韩见到不语,神情有些激动:“一别多年,您精神还是这么好,真是令人羡慕啊。”
“你是黄敬临的徒弟?”不语打量了一下康宇韩,问道。
“是啊!”见到不语认出了自己,康宇韩更加激动了:“当年您和师父一起切磋厨艺的时候,我就在那打下手啊!没想到您还记得我。”
“记得!记得!”不语点点头:“你师父当年那道‘开水白菜’真是令人侧目,这么多年了,我还没想出与之匹敌的菜品,甘拜下风啊!”
说到这,不语顿了顿:“老黄现在身体还好吧?我这些年一直在隐居,没听到过他的消息。”
“不语师傅,我师父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康宇韩回道。
“哎!可惜了,可惜了!”听到这个消息,不语长叹一声,表情有些惆怅。
“不语大师,前厅还来了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