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食之神-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九章 三人对决(二)
“江南海鲜酒楼的邓琴伟是准备做生煎?”刘芒往台上的左侧望去。
那个表情严肃,脸上有两道深深法令纹的中年男人,正将一个个白嫩的小包子放置在一口平底大锅内。
“不对,好像不是生煎,这是准备烤吗?”
生煎包子是流行于shz**s及gd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简称为生煎。
由于sh人习惯称包子为馒头,因此在sh生煎包又被叫做生煎馒头。
它的大致做法是将包好的生坯包子下油锅煎炸,然后加上少量的水进行焖煮。
等到锅里的水收干后,成型后的包子,自然就会面皮油润柔软,包底金黄脆香。
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的全部美味在口中久久不散。
而现在这个邓琴伟的做法,却和传统的生煎包大不相同。
平底锅里并没有放油,而是架上了一层铁丝网,然后将包好的包子摆放在上面,盖上锅盖。
“看来两边都在玩创新,只有自己在恪守传统了,并且还是用最古老的做法。”刘芒心里暗暗想道。
他的灌汤小笼包在蒸柜里蒸了大概七到八分钟后,就可以出笼了。
白色的面皮,经过蒸柜里水汽温柔的浸润,已经变成半透明的水晶状,隐隐约约可见里面橙黄色的馅料。
包子里面包裹着的鱼冻在热力的作用下,完全融化了。和馅料中的蟹黄、蟹肉、猪肉泥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浓郁的汤汁。
端起来轻轻晃动,笼中的包子便微微颤抖,让人产生了想要一品其味的强烈**。
“提起如灯笼,放下如菊花。”刘芒对自己这次做的灌汤小笼包,还是挺满意的。
这个时候,那边的刘锐按响了放在灶台上的铃铛,他的菜品率先完成了。
“小五,我们也按铃,准备上菜!”刘芒吩咐道。
“好勒!”
紧接着,江南海鲜酒楼的邓琴伟也揭开锅盖,马上按响了铃铛。
“好啦!我们三位选手的菜品都已经完成!现在请各位评委们进行品尝!”主持人杨岩说道。
十几个身穿旗袍,身材高挑的美丽女郎走上圆台,帮着三位厨师将做好的包子,端到评委们的面前。
“首先品尝的是来自美梦创意餐饮的主厨――刘锐先生的包子。刘锐先生,你能给我们讲讲这包子的做法和特色吗?”
“好的。”刘锐点点头,接过杨岩递过的话筒。
“中华美食里的包子已经诞生了上千年,但口味和做法却一直大同小异。无非就是蒸、炸、煎三种,实在是单调的很。而我现在做的彩虹包子,来自本人的独创!将西式甜点和中式面食相互结合,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这厮!牛皮倒吹的梆梆响!”刘锐在台上侃侃而谈,台这边的五眼则鼓起一对鱼泡眼,很是不屑。
你tm算个球啊!和俺老大比起来,那就是蚯蚓和深海巨鳗的差别!
“哦?那我可要尝尝看了。”主评委席上那个老者顿时便来了兴趣,准备开始试吃了。
刘锐用来装包子的容器也很特别,并不是小蒸笼,也不是瓷器,而是用不锈钢金属做成的小盒。
老者将不锈钢的盒盖一揭开,一股白色的气体便猛的窜了出来,吓了他一跳。
“不用紧张,这不是热气,这是我在里面加了干冰的效果。”刘锐连忙解释道。
“原来如此!有点像是西游记里天宫云雾的效果。”老者明白过来。
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加水后便会汽化,产生大量类似于浓烟的白雾,常常用做舞台上的表演。
但用在食物上,那还是头一次见。
等到干冰制作的白色雾气散去后,金属盒里一个表皮分成七瓣,颜色绚丽的包子便出现在他的眼前。
“不错,外观很是特别,你是怎么做出来的?”老者好奇的问道。
“很简单,我用芹菜、甘蓝、南瓜、草莓……等蔬菜和水果的汁液,和出了七种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再用特殊的工具做成包子。这样的包子不但颜色漂亮,而且味道也很独特,吃在口里有无与伦比的层次感。”
刘锐的表情有些得意,很是为自己的创意自得。
“很有想法。”老者点点头,夹起包子放到嘴边咬了一口,马上一脸的惊诧:“怎么是冰的?”
“您再仔细尝尝。”
老者依言再次吃了一口,在嘴中细细品尝,久久说不出话来。
“评委老师,我这个彩虹包子不错吧?”刘锐哈哈大笑起来。
“确实不错!这个包子的外皮,你应该用的不是面粉,是糯米粉吧?里面的馅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蔬菜和肉类,而是用奶油和炼乳制成的糖浆。经过冷冻后,形成了类似冰淇淋一样的效果,我说的对吗?”
“老师果然厉害!”刘锐竖起一个大拇指。
“我这包子的外皮确实是用糯米粉制成的,然后包上冻好的奶团稍微蒸一下,最后浸入到零下195度的液氮中迅速定型。这样的包子兼具了中餐和西餐各自的特点,风味绝佳。”
“中国传统的包子做出了甜品的口味,很有想法!”老者赞叹道。
“真的?那我们也来试试!”其它的评委们也好奇心大起,纷纷打开自己面前的金属盒盖。
一时间,评委席上雾气缭绕,像是准备上演一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刘锐我爱你!”
“刘锐你好帅!”
“刘锐你一级棒!”
“刘锐我要给你生孩子!”
……
观众席里的女脑残粉又开始鼓噪起来。
刘锐微微点头,满脸笑容,很是受用。
“想法是有点,但还谈不上创新。”对此,刘芒嗤之以鼻。
刘锐的这道彩虹包子,在很多年前就有厨师发明出来了,那就是现在夏天人们喜欢吃的冰镇糯米糍粑。
他不过是借用了这个套路,然后自己稍作修改罢了。
而且在刘芒看来,明明是道传统的面点,可他硬是要改成甜品。
这已经和中国的包子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没有贴合今天这场比赛的主题。
………………………………
第九十章 三人对决(三)
品尝完刘锐的彩虹包子,老者准备试试江南海鲜酒楼邓琴伟的。
“你做的是生煎包?”老者揭开端上来的黑色陶盆,问道。
陶盆里的包子和平常吃到的包子不一样,颜色金黄透亮,上面闪烁着一层诱人的油光。
“好像又不是,生煎包子只是底部金黄,可你这包子整个表皮都是是金黄色的,你是用油炸过么?”老者夹起邓琴伟的包子问道。
“不是,我是用烤的。”一脸严肃的邓琴伟如实的回答道。
“烤的?这可有点意思了。”老者兴趣大起,马上夹起包子放到口中咬了一口。
“非常不错!外皮焦黄,肉馅鲜嫩,口感比一般的生煎更加的丰富。你是怎么想到用烤这种做法的?”老者几口就将夹起的包子吃了下去,好奇的问道。
“这是我以前在密河旅游的时候,从当地的牧民放在石头上烤面团,得到的启发。”这个邓琴伟倒也不藏私,一五一十的讲解起来。
“他们的面团里包裹着羊肉,羊油,还添加了孜然等佐料,味道虽然不错,但口感太过油腻,吃起来也很干。于是我回来后加以改进,将羊肉换成了新鲜的鲢鱼肉,在揉面团的时候又加入了少许的鸡油,防止烤制的时候出现焦黑的情况。”
“但刚才我看到你并没有使用烤箱啊,而是用的普通平底锅。”老者问道。
“其实用烤箱也可以。不过使用平底锅的温度上升的更快,能让包子内馅的水分不至于快速蒸发,我的锅盖也是用很厚的生铁铸造的,锅底的热量会传送到锅盖上,这就能让包子均匀受热了。”
“原来如此,不断的摸索和改进菜品,寻求最好的味道,是一个厨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你很不错。”老者点点头,赞赏道。
“那你呢?年轻人,我们好像以前见过一面吧,你今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
刘芒的灌汤小笼包是放在一个个翠绿色的小蒸笼里的,上面同样也加了盖。
“哦,我的没什么特别,我只是照着前人留下的菜谱做而已。有时候守旧和正宗也应该是一个厨师的坚持。”刘芒摊开手,微笑道。
“哈哈,没错!”老者笑了起来:“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有时候后我们会不自觉的去寻找记忆中的味道,但可惜的是,会坚持的厨师越来越少,以至于很多的美味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老者有些感慨,伸手打开摆放在他面前的小蒸笼,刘芒所做的灌汤小笼包出现在他的眼前。
“果然很守旧,这样形状古朴的灌汤小笼包,我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了。”
笼中的蒸汽缭绕,小笼包的表皮洁白光润,上面均匀的捏出了十八个褶子。
用筷子轻轻夹住包子顶端提起,包子自然下坠,微微抖动,从这也可以看出包子外皮的筋道。
老者夹起包子放到自己面前的小碟子里,用筷子在顶部轻轻一戳,开了小口。
橙黄色的汤汁伴随着蟹肉和蟹黄微甜的轻香,立刻从包子里面流了出来。
老者忍不住抽动着鼻子,凑上前去,轻轻一吸。
“嗤啦!”一声轻响,灌汤小笼包微烫的汤汁立刻充盈着整个口腔。
舌尖上传来的感觉由烫到滑。
刘芒所做的灌汤小笼包里面的汤汁,相比现在传统灌汤包子的汤汁更为的浓稠,有点像是吃糖心鸡蛋里的蛋液一般。
滑嫩的口感过后,是蟹肉和蟹黄的甘甜。
这种甘甜让舌头上的每一粒味蕾都被彻底被打开,欢呼雀跃的迎接着美味的到来。
不止如此,吸取汤汁后,小笼包子的表皮塌陷下去,老者将它夹起,整个的送入口中。
略带弹牙的外皮混合着包子里面的馅料,在牙齿的咬动下混合着残留的汤汁,一股极致鲜美的味道在唇齿间迸发出来。
“真是好吃啊。”老者吃完包子,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仔细回味。
即使身处这个空气浑浊,令人心情烦闷的大厅。在这一瞬间,老者也仿佛来到了春光明媚的美丽江南。
末了,他睁开眼,轻轻吐了一口气:“年轻人,你这灌汤小笼包是源自于王楼山洞梅花包吧?”
刘芒脸上露出一丝惊诧,点了点头:“没错,我这个包子正是最正宗的王楼山洞梅花包。”
“好多年没有吃到过啰。”老者感慨道:“从这笼包子里我品味到了一股远离喧嚣都市的乡野之情。”
老者顿了顿,接着说道:“年轻人,你知道吗?以前的老食客吃灌汤包子是只吃对镶的。
“对镶?那是什么意思?”
“对镶就是吃完一个加蟹肉的灌汤包子后,最多再吃一个不加的,绝不能多吃。”
“啊?为什么呢?”刘芒忍不住问道。
“因为要给自己留点念想嘛!”老者笑了起来。
“如果你总是吃加蟹肉的,嘴中味觉就会有些迟钝,以后也就越来越感觉不到蟹的鲜味了。”
“哦,我明白了。”刘芒点点头。
这个道理,现在大概也只有那些经年老饕们,才会去遵守了。
并且,这也是对美食最大的尊重。
“但是!你这个灌汤包子却打破了这个规矩。”老者突然话锋一转:“因为实在让人忍不住啊!”
他拿起筷子,接着对付起蒸笼中剩下的两个包子来。
听到老者这么一说,其它的评委们都迫不及待的开始品尝起来。
一时之间,通过评委们面前的话筒,整个大厅里都响起了嗤啦,嗤啦吸取汤汁的声音。
没有评委继续发言,大家都已经被这灌汤小笼包的美味给彻底吸引住了。
“各位尊敬的评委,可以开始投票了吗?”过了一会,主持人杨岩问道。
“可以了。”老者站起身来:“我的10票全部投给刘芒先生。他的灌汤小笼包,将中华美食里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我非常欣赏。”
说完,他举起了放在桌上的一个牌子,上面有刘芒的姓名。
“我的也投给刘芒先生,虽然其它两位选手的表现同样出色。但很明显,灌汤小笼包更胜一筹。”
另一个主评委是一个戴着厚底眼镜的中年男人,他也举起了手里的牌子。
“灌汤小笼包虽然很出彩,但中国厨艺想要走出世界和国际接轨,那还需要创新,所以我的10票给勇于创新的刘锐主厨。”
第三位评委是个打扮时尚的中年妇人,她选择了刘锐。
余下的三十位大众评委也纷纷举牌,经过工作人员的统计后,得出的票数如下。
江南海鲜酒楼邓琴伟9票。
美梦创意餐饮刘锐15票。
四季阁刘芒36票。
厨神大赛预选赛,第二轮比赛,刘芒胜出!
………………………………
第九十一章 中国菜肴的技巧
“什么?”看到这个比赛结果,刘锐显得难以置信:“各位评委老师,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没有搞错,这个结果都是在观众的眼皮底下投出来的,绝对的公平。”老者说道。
“可是,我的彩虹包子不论是创意还是烹饪的手法,都是远超他的。为什么评分会那么低?”刘锐有些不服。
“你要知道,你的彩虹包子虽然独特,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在中国菜里,创意是永远比不过技巧的,这也是中国菜最大的特点!”
“我的彩虹包子还不够有技巧吗?简直是独一无二!”
“你错了,刘锐先生,可能你主修的是西式料理,所以对中国菜的理解有误差。”
老者顿了顿:“在中国菜里,技巧并不是指菜品的制作方法,而是指厨师自身的功底。”
老者夹起刘锐盒子里还剩下的一个包子:“你的彩虹包子在不知道制作方法前,是会让人觉得很新奇。但刘芒的灌汤包子,就算你知道了怎么做,每种食材的分量是多少,但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时间对厨艺的浸淫,那是永远也做不出来的。”
老者想了想,来了个总结:“这也是中国菜的魅力之一,它看重的是做菜品的人,而不是菜品的本身。其它国家的料理你只要知道了菜谱都能制作出来,但中国菜永远不可能批量复制!因为术有高低,每一个中国厨师做出的菜品也永远不可能一样。”
“那您的意思是指这位刘芒先生,在烹饪上的技巧远胜于我,而我的彩虹包子制作方法也并没有那么复杂,他只要尝过一次就能复制出来对吧。”
“没错!”老者点点头:“以刘芒现在的厨艺和基本功自然是能做出来的。”
“那好!评委老师,时间还有的是,那您介不介意刘芒先生做一次我的彩虹包子,让我输得心服口服呢?”
“这个……?”老者将目光投向了刘芒,带着询问的意思。
“没问题。”刘芒很爽快的答应了。
他走到评委席边,伸出筷子夹起刘锐的彩虹包子尝了一口,点了点头:“如果各位不怕浪费时间的话,我可以试一试。”
“你确定?”刘锐冷笑起来:“如果你没有做到的话,那你该怎么办?”
“怎么办?你不是求个心服口服吗?如果我没有做到,我可以放弃这次比赛的名额。”
“老大,这样不好吧。”五眼忍不住劝阻道。
他很是不解,明明已经赢了,干嘛还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没关系的,因为我想证明,在美食这个世界里,我们的老祖宗所传承下来的东西是多么珍贵的一笔财富,而且它也不是可以靠投机取巧来实现的!”
刘芒之所以答应这次额外的比拼,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现在的中国菜日渐式微。
现在的年轻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对传统的中国菜失去了兴趣。在他们眼里,中国菜等同于苍蝇馆子,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先不说什么法国料理、rb料理,就是一些韩国菜,越南菜好像都能压上一头。
这点从米其林的星级评定就可以看的出来,到目前为止,在大陆还没有一家专做中国菜的餐厅能上榜。
当然,米其林只是国外的一家评定机构,它并不能代表中国餐饮界。
但是,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国菜受追捧的程度是远远比不上外来菜肴的。
像刘锐这样的人,只在国外的厨艺学校混了两年,回国来就能在中国餐饮界混得风声水起,从者如云。
这算什么?这等于变相抹杀了那些遵循传统,刻苦练习的中国厨师们,对中华菜肴的热情跟努力。
所以,刘芒想借着这个机会向世人宣告,在烹饪这个行业里,中华菜肴永远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这也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厨师――骨子里的骄傲和尊严。
刘芒夹起彩虹包子再次品尝,然后闭上眼睛细细体会。
黄瓜、草莓、甘蓝、炼乳、奶油……
各种各样调料的分量和做法,在刘芒的脑海里不断的分解、重组。
“可以开始了吗?刘芒先生?要不要我手把手教你?”刘锐讥笑起来。
只凭吃过的味道就能复制菜品?他以为他是神吗?
“行了,请各位评委们稍等片刻。”刘芒睁开眼睛,缓缓走上平台。
“小五,帮我去找这些蔬菜和水果,然后用料理机打成汁。”刘芒递给五眼一张纸条,吩咐道。
“明白!”五眼也兴奋起来。
他对自家老大的能力,可是有着无比的自信。能狠狠的打那些娘娘腔的脸,也是他最喜欢干的事情。
刘锐做的这道彩虹包子,其实不过是将他学过的西式料理,披上了一层中国菜的外衣罢了。
刘芒虽然很少做甜点,但以他的味觉很轻松就将包子里各种调料的分量和种类分析出来。
这在外国人眼里绝对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在一个经过传统烹饪训练的中国厨师手里,那是十指捏田螺――十拿九稳。
炼乳和奶油混在一块,再加入一点牛奶,慢慢搅成糊状。
“嗯,甜度还差点,虽然少加点,味道会更好,但我现在是复制,味道要一样。”刘芒尝了尝,心里想到。
“老大,汁液打好了。”
“嗯,用滤网去除残渣,我一会要用。”
台下的刘锐先是一脸戏谐的表情,好像在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怎么出糗。
但越看却越惊诧,因为刘芒现在的做法和他的居然分毫不差,甚至比他更加的熟练。
“难道这个刘芒,以前也做过这道菜品?不可能啊,这道菜品是我为这次厨神大赛特意准备的,前段时间刚研发出来,根本就没有人尝过。”
刘锐摇了摇头,自我安慰:“一定是误打误撞,误打误撞罢了。”
糯米粉加入蔬菜和水果的汁液,分别揉捏成团。
这种制作各种颜色面点的方法,已经在中国传承了上千年,比如说菠菜饺子、抹茶包子……
这个刘锐居然可笑的以为是自己的原创,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到这厨神大赛中来的。
“对了,他是怎么包成七个瓣的?”在包的时候,刘芒迟疑起来,好像被难住了。
“哈哈,这下不会了吧。”
刘锐心里高兴起来,因为他这个包子是用一种特殊的机器包的,人手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算了,还是用笨一点的办法吧,只要形状一样就行了。”
刘芒想了想,将七个面团分别揉成长条,然后合在一起,轻轻的搓成圆柱状。
最后用菜刀切成薄片,再用擀面杖稍作挤压,面皮的外观自然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七色。
将刚才放入冰箱急冻的馅心取出,包入面皮,彩虹包子的生坯就做好了。
“这!这怎么可能!”台下的刘锐像是一只被人掐住脖颈的公鸡,半响说不出话来。
“刘锐主厨,现在你相信我的话了吧?在中国烹饪里,技巧永远是机器无法取代的。”老者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
包子上蒸灶蒸熟表皮,然后打开刘锐用的那个液氮机器。在里面浸一下,迅速捞出,放入金属小盒中摆盘,最后加上一些干冰,盖上盖子。
这道刘芒版的彩虹包子就完成了。
………………………………
第九十二章 满汉楼传人
刘芒的彩虹包子被送到各位评委们的面前,揭开上面的金属盖子,同样的白雾飘散了出来。
看到刘芒真的复制出了彩虹包子,大厅里的观众席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这个刘芒真的做到了?简直不可思议。”
“切!我看是只是外观相同吧,味道肯定不一样。”
“哪有人吃过一次,就能做出同样味道的?又不是机器,我不相信。”
“那可不一定,这世界上还是有一些天才存在的。”
“你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