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大贵族-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如是说道。
威慑二字在谢鲸听起来就太顺耳了,发出一阵怪笑,好歹应了一声“是”,然后乐滋滋的下去安排去了。
堂内,贾宝玉问商陵县令道:“泰安城内,有官兵几何?”
“泰安虽然是大府,但是身处内地,又无兵事要塞,只有守备衙门名下有官兵两千,另有府兵、衙役、税兵等杂号官兵近千”
贾宝玉点头,难得这个商陵县令竟然知道的这么清楚。
只是,仅仅两千官兵,就算是满员编制,再加上五百禁军,面对数万暴民,实力也是悬殊太多啊。
“青州节度使帐下的官兵,战力如何?”
“青州节度使作为山东境内唯一的镇节,帐下一万余兵马,战力自然不是一般州府守备所能及上使要从青州调兵?”
贾宝玉点头。
“殿下不能不救,否则便是惊天的祸事!”
二皇子对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哪怕灾民部暴乱,也不能让二皇子出事。
至于从青州调兵,只是因为青州节度使是离泰安最近的一个节镇。
在大玄的地方官兵体系之中,只有节镇官兵,才能完算是军队。
有的节镇官兵的战斗力,甚至不弱于京营和禁军!
王贞道:“就算青州有兵马,可是在没有殿下命令的情况下,又该如何调兵?
若是要从朝廷讨得调兵命令,时间上,又会拖延太久,要是暴民打破了泰安城,就算调来兵马,又有何用?”
“只希望青州节度使能有魄力,直接发兵泰州,这样就最好了。”
叶皓如此道。
商陵县令等人都摇头。
王贞道:“大玄军制,无令调兵,等同谋反。青州节度使在不确定情况的前提下,是不可能调兵的。”
实际上,就算青州节度使知道二皇子遇刺,也不敢轻易发兵去救。
这种情况下,不动,无过,一旦动了,便容易受人口实。
贾宝玉道:“或许,可以去试试!”
众人一愣,商陵县令立马反对道:“上使大人本身就肩负商陵赈灾重任,岂能轻易离开?若要前往青州,我与王大人、叶巡按等都可以去,唯独上使你不行。”
王贞和叶皓都点头,叶皓甚至直接请命。
贾宝玉道:“我有太上皇钦赐龙纹玉佩!”
众人耸然一惊。
当夜,贾宝玉便带领十余骑人马,从商陵前往青州。
时间紧迫,来不及和叶皓等人周旋,所以直接搬出龙纹玉佩这一点。
至于商陵的事,一个多月来,早已形成制度,只要叶皓等人按部就班的行事,便不可能出事。
实话而言,民以食为天,只要朝廷出钱出粮赈济,流民也不是那么容易暴动的。
因为,谁都怕死。
泰安之事,处处透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
他必须尽快带兵前往营救。
否则一旦二皇子出事,他们所有这些二皇子党,部会成为丧家之犬。
这已经不简简单单是大义了,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也必须去救二皇子。
青州路近,虽然有黄河阻路,但他们一行飞骑,就算略有绕道,也不过一日半便抵达青州。
然后,贾宝玉直接去了青州节度使的官营。
………………………………
第12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泰安府,原本山东的大城,就算在洪水猛兽的面前依旧巍然不动的泰安府城,数日之间,却已经完变了模样。
城外,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暴民。
每日都有人为了仅有的资源,发生烧、杀、劫、掠的事件。
弱小的生命,根本无法在这里生存。
人命,如草芥般被践踏!
几个已经成了气候的首领,在南山头会盟,共商反暴政,举义旗的千秋大业。
不过,他们的第一步还没有完成。
夺泰安,杀死狗钦差!
与每日火光冲天,叫杀声不断的城外相比,城内显得安静而诡异。
数千在城内聚集的灾民,被从灾棚当中赶了出来,蹲在大街上。
一排排明执刀枪的官兵,昼夜不息的来回巡查,稍有异动,便会被人头落地。
城内所有的百姓,部紧闭大门,甚至连灶火都不敢升起,每日只以白面续命。
他们都知道,泰安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他们害怕,下一刻便会有数不尽的乱民冲到他们的家中,夺走他们的财物,“菅”淫他们的妻女,然后将他们部杀死。
戒备森严的泰安府衙。
数十个老百姓口中的官老爷候在这里,等待着里面传来的审判。
“姜护卫,殿下可醒了?”
冷峻的带刀侍卫走出来,众人赶忙起身相问,眼神殷切,似乎里面的人是他们亲生父母一样,要是一听见不好的消息,老泪肯定能瞬间从沟壑纵横的老脸上流下来。
姜护卫冷冷道:“殿下召布政使、殿前西班指挥、泰安守备、泰安同知五位大人入内。”
“是。”
被点到名的五人立马上前,然后随着这名二皇子身边的护卫进入内堂。
内堂,人员一样不少。
珠帘打开,数位泰安城内的名医鱼贯而出,一个个摇晃着脑袋。
帘内,太监们忙忙碌碌。
五人不敢出言打扰,只静静的站在外面。
一会之后,里面传来二皇子身边的亲信韩之涣的声音:
“殿下问,泰安现在的情况如何?”
布政使犹豫了一下,上前一步道:“城内已经稳定下来,虽然有流民数千,但都已经在官府的控制之下,至于城外”
他不敢说。
要是二皇子因为他的一句话急怒攻心而死,那他就摊上大麻烦了。
泰安守备却没他那么多顾忌,他上前道:“殿下,城外数万流民俱已暴动,卑职手下官兵不足两千,还要分兵看管城内流民。
如今城外的暴民已经开始开山伐树,制作器械,长此以往,泰安必定坚守不住,卑职请殿下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就是弃城撤离。
可是,四周都是暴民,若是没有足够的兵马掩护,如何能撤离?
更何况,殿下现在
饶是韩之涣一向自负才智过人,此时也不经感觉大事不妙。
他这一沉默,宽敞的屋内无人敢说话。
此时忽听一阵低若蚊蝇之声:“青州”
韩之涣到底跟了二皇子很多年,一听便明白自家殿下的意思,立马开口道:
“殿下问,谁能前往青州调兵?”
无人应话。
韩之涣不死心的道:“殿下问,谁敢持殿下印信,前往青州调兵救驾?”
还是无人应话。
外面暴民数万,城内缺兵少将,料定不能派多少兵马护送出城。
如此情况去青州,定然有死无生。
而且,五人当中,布政使和同知乃文官,守备需要戍守城池,禁军指挥的职责是守卫二皇子的安。
因此无人敢说话。
“卑职愿往!”
不是殿内诸官,而是之前召众人入内的姜护卫。
韩之涣顿时喜形于色,赞道:“姜护卫忠肝义胆,在下佩服,待姜护卫功成身回,在下亲自为姜护卫执壶添酒为贺!”
姜护卫却没看韩之涣,只是看向二皇子,可惜昔日丰神俊朗的二皇子此时早已虚弱不堪,只能给予他一个神色的鼓励。
只一个眼神,他顿时心满意足。
青州求援之事议定之后,守备又道:“启禀殿下,若是城墙不稳,卑职恳请殿下准卑职处决城内流民,以调回兵力守城,等待四方支援。”
良久的沉默,之后,是一道颤抖的声音:“准”
泰安受困,二皇子派人前往青州调兵。
所有人都将希望放在援兵之上。
他们却不知道,青州节度使帐下五千兵马,已于无声无息之间,朝着泰安进发。
泰安城外数里的一个高山头,两骑人马伫立远望。
青州节度使已过知天命之年,他抚着长长的胡须,回头对身侧一年轻公子道:
“此间事了之后,贾公子就不怕朝廷治公子假传圣旨之罪?为他人的错误承担不属于自己的罪责,如此,可是值得?”
其实身边之人并非白身,且不止一个官衔,只是相对他的官阶而言,都太低。
若是以官阶相称,他觉得有些不够尊重,因此以公子之名称之。
贾宝玉慢慢从远处收回目光,听闻身边之人的问话,他笑了笑道:
“为了殿下,为了泰安城内十万百姓,有何不值?
况且,我是皇亲国戚,朝廷未必会治我的罪,说不定还会计我一功,江大人觉得呢?”
“呵呵。”
青州节度使笑了笑。
皇亲国戚,在这样的事面前,一文不值。
他不知道贾宝玉的轻松从何而来,但是他知道,这件事与他无关。
相反,贾宝玉给他带来了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应该感激他。
贾宝玉看到他的神情,也不解释,继续道:
“江大人可看见那片黑压压的人群了,以两千骑兵对之,可有胜算?”
说起军事,青州节度使顿时嗤笑一声:“一群受朝廷大恩而不知感激的土鸡瓦狗尔,杀之我都嫌只会玷污了我手下的刀。
别说两千骑兵,便是一千,本将军也能把他们杀的四散而逃!”
贾宝玉并不否定。
确实,一群手无寸铁的流民,面对正规军队,抵抗能力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那便不用等后军了,江大人可以长驱直入,先入城确保殿下的安为要!”
青州节度使闻言,便要打马离开,然后又停下,忍不住回头问道:“贾公子不嘱咐我不要滥杀无辜?”
贾宝玉回头。
“须知,本将军此时每多杀一人,便多一分功劳。可是对于贾公子和随着殿下南下赈灾的人来说,每死一个人,可都是一桩罪过
况且都说读书人当持仁心,贾公子就不为那些无辜的灾民说说情?”
青州节度使说的认真,他忍不住想要看清楚这个从京中而来,年轻的不像样的人的底细。
贾宝玉叹了叹:
“江大人看那片山林,他们已经不是灾民,而是拿起了刀、枪、棍、棒,甚至还有攻城武器的暴民
每一个拿起武器伤害别人的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算是无辜。
不过,江大人倒是提醒了我。
功劳虽然可以让江大人加官进爵,但是,或许也会让江大人午夜惊醒。
所以,对于未曾抵抗之人,还望江大人能够约束部下,不要多造杀孽。
不是为了我等南下赈灾之人的颜面,而是,求江大人晚年的一个心安而已。”
贾宝玉平静的话语,令青州节度使眼神一变。
沉默了一下他抱拳道:“老夫受教了若是将来贾公子能够主政朝堂,定然教我大玄国泰民安,老夫很期待和公子同殿为臣的那一天
只可惜,老夫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青州节度使说完,摇摇头,策马下山。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却已经老了。
贾宝玉转身,看着老将绝尘而去,他缓缓道:“或许,这一天,你还有机会看得到,因为,不会来的太晚”
………………………………
第124章 王师已至,从者不杀
泰安灾民暴乱,二皇子中刺生死未卜的消息一传入京城,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传言,皇帝听闻之后,一连在养心殿连骂了数声“废物”、“蠢材”,也不知道具体是在骂哪一个。
虽然如此,皇帝还是立马召集了内阁及各部大臣进宫议事,然后数道圣旨便先后从皇宫飞奔而出,直扑齐鲁大地。
大皇子的豪华府邸之内,他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当晚便摆了酒席,与座下幕僚来了个不醉不归,然后也不知道枕着哪两个舞姬还是小妾,睡了过去。
一早被人惊叫而起,然后悚然发现,自己最心爱的那个小妾竟然死在自己的房间之内,四肢皆被斩断,凶手手段极其残忍。
大皇子当场被吓死过去。
大皇子府,紧急传召太医
贾府,因为贾政离京,朝中无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大半日之后了。
贾珍等人不敢拿这个消息去惊吓贾母,却不敢瞒着王夫人。
王夫人知道之后,也是吓的手足无措。
他的宝玉,可是跟着钦差一道下南边去了的。
钦差都中刺了,那她的宝玉
她不敢深想。
又不敢把此事告诉贾母,她一个妇道人家,以前遇到大事第一时间都是想到自己的哥哥。
可是如今王子腾远在九边,无法,她只能去找妹妹薛王氏商量。
只是很显然,其妹薛王氏面对这个问题又能如何?
不过是好言劝慰几句罢了。
而在旁边,简单整洁的房舍之内,
一个仙资绝世的女孩儿放下手中的书册,伸手托过从窗外飘飞进来的一片落叶,口中喃喃道:
“你会没事的,对么”
同一时间,被亲人牵挂的贾宝玉却骑在战马之上,缓缓向泰安城门而行。
两旁,是杀气凛凛的骑兵以及满地的尸首。
战斗不过半个时辰,在泰安城门之前广阔的平原上,就已经留下了数千具暴民的尸体。
这是一场屠杀。
杀的气焰嚣张的暴民的情绪由愤怒,到恐惧,再到胆寒,最后,一个敢冲上来的人都没有了。
部退缩到了骑兵弓箭的射程之外。
透过疏散的密密麻麻的骑兵将士之间的空隙,贾宝玉看到了远方那些防备的人们。
他们在颤抖,在呕吐,在哭喊。
战争的残忍,岂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又挨了几十日饥饿的流民可以真正面对的。
他们,甚至连一把弓箭都没有。
有的,只有从附近的农户家里抢来的柴刀和刚从山上伐下来的削尖的木棍而已。
来到城门之下,青州节度使一边擦刀,一边对贾宝玉笑道:
“怎么样,老夫没有说大话吧,两千人马,对付这些人足矣!”
他的战袍之上,沾染上了数道鲜红之色,显然,他杀的人不少。
贾宝玉摇摇头道:“我们占了突袭和地利的优势。再多的人,以血肉之躯在平地上抵挡上千数的骑兵,都是被屠杀而已。
他们现在暂时被吓破了胆,若是他们中有大能力者组织,将人部拉入远处的山林之内,筑工事,制抱木,以数万之众,足以将江大人手下这两千儿郎消耗殆尽。
不过可惜,他们似乎没这个机会了。”
贾宝玉叹了叹。
流民暴动的时间毕竟太短,既无经验,也无有力的组织。
如此看来,此次泰安民变,绝非有预谋的造反。
那么二皇子遇刺的事,其中的猫腻就太明显了。
青州节度使也不否定贾宝玉的话,他哈哈笑道:“没错,他们没机会了。
之前不过凭着血气之勇,才敢不要命的冲上来。
如今已经被我手下的将士吓破了胆,谁还敢上来送死?
就算他们现在躲进山林当中,待我后军一到,以重甲步兵搜山,也能把他们杀个干干净净。
不过我听了你的建议,为了让老夫晚年睡个安稳觉,这些人,就暂且饶他们一命好了。”
贾宝玉点点头。
他知道,对于这些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来说,杀人,真的不算什么。
能够放弃这个名正言顺杀“良”冒功的机会,已经算是青州节度使发了仁心了。
否则,他只需要现在再下令骑兵冲锋一次,至少,还能再留下一两千份战功。
收了收心,贾宝玉沉声道:“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宽阔的广场上,他的声音微不足道,只有附近的青州骑兵才能听见。
贾宝玉继续喝道:“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第二遍,骑兵中的将士知道怎么做了。
“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上千道带着杀气的声音组成浩荡的气浪,由近及远,向着远处昂扬而去。
击溃了流民最后的一抹斗志。
城门打开,待贾宝玉和青州节度使入城之后,再度关上。
虽然城外的乱民看起来已经没有了威胁,但是因为有前车之鉴,为了二皇子的安危,还是需要小心为上。
韩之涣亲自带着人来到城门之下迎接。
“哈哈哈,万万没想到,最后居然是子衡兄最先带来援兵。殿下慧眼如炬,果然没有看错人!”
韩之涣热情的招呼,过来拉着贾宝玉的胳膊,仿佛多年的老友一般。
实际上,之前在皇子府,两人根本不熟络。
“这位是?”
韩之涣看向旁边马上之人,贾宝玉简单介绍道:“青州节度使江大人。”
“原来是江将军,晚辈韩之涣,失敬。”
青州节度使点头微微一笑,算是见过。
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无需和一个普通的晚辈客套。
贾宝玉也无意寒暄,一边往前走,一边追问:“殿下如何了?”
一听这话,韩之涣脸上的笑容尽去,摇摇头道:“子衡兄见了就知道了。”
贾宝玉顿时心头一沉。
匆匆来到府衙,两人立马就得到二皇子的召见。
青州节度使道:“我这一身血迹,会否冲撞到殿下?”
非他矫情,而是他知道,很多文人都有这种臭毛病。
哪怕他这一身血是为了二皇子沾的,他也怕二皇子因此嫌弃。
太监正为难,贾宝玉道:“殿下非迂腐不明之人,江大人但进无妨。”
说完先一步跨入了内堂。
刚进二皇子的居室,贾宝玉的眉头就忍不住一皱。
药石之味非常浓!
不是说只是中了箭伤吗
“子衡是子衡到了?快过来”
一道虚弱的声音从上面传来,若非贾宝玉细听,都不能听清楚是二皇子的声音。
他立马穿过珠帘,朝着病榻之上走去。
二皇子撑着身子张望,旁边两个太监扶着。
贾宝玉连忙过去搀住,痛惜道:“殿下!”
“咳咳咳”
“我无碍,呵呵呵,子衡到了,我这心里,就安心了。”
贾宝玉见二皇子说话艰难,便怒视旁边的太监道:“殿下不过是箭伤,为何会病的如此之重?难道是你们没有用心照料?”
如此说,不过转移二皇子的注意力。
倒把旁边的太监总管吓了一跳。
要是往日他们根本不惧贾宝玉,但是这个档口,还是给他们定的这个罪,他们哪里受得住?
连忙跪下道:“贾大人冤枉啊,奴才们尽心服侍,哪里敢有一点怠慢?实在是刺客歹毒,他们在行刺殿下的箭上,淬了金汁,伤口一遍一遍的化脓,奴才们实在也没有办法啊”
金汁
贾宝玉心中一寒。
金汁,就是粪水,用在战场上,有奇效。
刀箭之上若是淬了金汁,造成的伤口,可以数个月不能愈合,能活活把人折磨死!
刺客显然早有预谋,而煽动流民暴乱,不过是制造机会、掩人耳目而已。
好毒的心思,为了行刺,竟然不惜以山东数万灾民的性命为赌注!
………………………………
第125章 子衡帮我,诛之!
二皇子从来没有感觉到过,他看一个人可以这么顺眼。
看着贾宝玉眼中满是惊怒与关切,又想起自己出事不过数日,贾宝玉便已然从商陵赶过来,还带来了援兵,他这心里就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子衡莫急,不关他们的事,我无碍,对了,青州节度使呢?”
二皇子抚着贾宝玉的手背,缓慢的问道。
外间听见二皇子的声音,青州节度使抱拳遥遥拜道:“末将青州节度使江衍救驾来迟,还望殿下恕罪!”
“将军,免礼,来人,赐座”
许是知道外面的危机解除,二皇子觉得自己身子都好受了许多,说话也有了些许精气神。
“谢殿下。”
江衍倒也不客套,等太监搬来凳子,就坐了。
他知道二皇子这是在体现他对有功之人的恩宠,不坐,反而不好。
“将军此来,带有军马几何?”
听见二皇子要询问正事,贾宝玉准备退开,却被二皇子拉住不放,他也就不动了。
江衍看了贾宝玉一眼,沉声说道:“回殿下,当夜贾公子仅带数骑闯入我军大帐,以龙纹玉佩为信,令我点兵驰援泰安。
末将不敢怠慢,当即点齐五千兵马,随贾公子前来。
如今两千先行骑兵已至城门之下,歼灭暴民三千余众,并驻扎城外,以作威慑。
只待后军三千人马一到,便能彻底解去泰安之困。”
江衍后面的话已经无人在听,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