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安心里有些苦涩,他当然知道,因为天子与刘协是一母同胞。
不过,这话,他却是说不出口的。
天子说道:“你是在想,二郎与朕一母同胞,而你不是,是否如此?”
刘安猛地抬起头,脸色黯然,却没有回答。
“你错矣,朕与你,都是阿父之子,何况你自幼长与阿母之手。。。朕对二郎与你,都是一般疼爱。。朕之所以让你去倭国,乃是你与朕一样,类父!”
他这话一说,刘安显得有些惶恐,说道:“臣。。。”,小胖子挥手打断了他,说道:“你莫要惶恐,朕之意,孝康皇帝,乃是不世之明君,你与阿父相似,有胆魄,有能力,这点,二郎不如你,朕派你前往倭国,就是想让你能够稳住倭国,让大汉彻底解决东北之忧患。。。”
“除了你与二郎,朕没有任何可以信任的人。。。”
天子说着,刘安也渐渐平静了下来,脸上没有了方才的惶恐,却是有了些激动,兄弟二人,聊了许久,小胖子这才送别了刘安,令刘安做好出行的准备,在他离开之后,荀攸这才走了进来,有些疑惑,他不知天子为何将他单独留下来,两人面向而坐。
“师君。。。”天子开口说道:“朕派三郎前往倭岛,却要一国相,能够处置倭国之大事,这庙堂之中,朕所能信任的,唯独师君一人,贾师愈发不降朕放在眼里,唯独师君,待朕如旧,朕心甚悦,不知师君可能解朕之忧。。。前往倭国?”
荀攸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想了片刻,说道:“臣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师君莫要如此言语,三郎自幼与朕多有不合,师君这番前往,定要看好三郎,不能让他犯下大错,否则,朕也不知当如何为之,毕竟,他乃是朕的兄弟。。。至于倭国之事,师君便暂且听从刘默,待事定,师君便治倭国。。。以师君之才,朕定无忧!!”
荀攸心里想着,贾诩在外治政之后,能力不断上升,如今将他抛在了身后,而朝中有荀彧,郭嘉在,他也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这般若是能前往倭国,也未必不是施展才学的好时机,想到这里,他重重的点头,说道:“臣领命!”
小胖子双眼含泪,拉着荀攸的手。
“朕与君,乃太祖与留侯故事!”
。。。。。。。。。。。。。。。。。。
而在这个时候,黄忠也来到了刘默的院落里。
“刘君,你便住在这里。。。?”
黄忠瞪圆了双眼,看着这农家风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一国之御史,怎么会住在这样的地方?他还没有告老还乡啊!刘默热情的上前,请他进来,又急忙关上了门,说道:“黄君,莫要看我这府邸简陋,其中妙处,不足以道。。。”
黄忠走了进来,看着正在啄食的鸡,笑了起来,说道:“难怪他们称呼君为“捉鸡御史”,如今看来,却是如此啊!”,刘默笑了笑,并没有多说,却忽有一人说道:“这位便是被称为“无功将军”的黄中侯麽?听闻黄将军骁勇,一生破敌千人,为北军中侯!”
黄忠大怒,转头看去,却是看到一半大小子,正怒气冲冲的说着,刘默大惊,连忙上前,拦在他的面前,笑着说道:“他还年幼,不知事,将军莫要生气。。。”,黄忠在任扬州水军校尉之后,从未有过战事,最大的战役还是帮扶南打真腊,抓了真腊数千人。
故而,不少人都说黄忠无功而居与上位。
黄忠盯着那小子看了许久,方才问道:“这是你子?”
“非也,乃是。。。。”
“我唤作诸葛亮,乃是师君之弟子也!”诸葛亮抬着头说道,刘默瞪大双眼,手足无措。
黄忠咧嘴笑了起来,说道:“不错,我有一子,比你年长些,却不如你这般机灵。。。”,看到黄忠没有怪罪,刘默这才出了一口气,他刚才还想着,若是黄忠要揍诸葛亮,自己该带着诸葛亮往哪里跑呢,笑嘻嘻的拉着黄忠,坐在席上,便开始忙碌起来。
黄忠看着远处忙碌的刘默,问道:“天子下诏,要我与君,一同前往倭岛。。。不知,何日动身?”
“就在这几日,默这番,有劳将军护送,还望将军恕罪,恕罪。。。”
“不知。。君为何要我一同前往?”
“我在庙堂中,未有友人,唯识将军一人。。有劳将军了。。。。”刘默宰着鸡,笑着回答道。
黄忠摇着头,说道:“我倒是无碍,不过,君这般才从西南回来,又急着前往倭国。。。可见君立功之心甚急啊。。。”,诸葛亮冷哼着,说道:“将军观这院落,师君可有半点贪图富贵?群臣皆庸碌之辈,故而师君多忙碌。。。将军何以那般言语?”
“好了,莫要再说了。。。将军且候。。。我这饭菜做得还是极为可口的。。。”
“君子远庖厨,刘公当请些家奴。。。。”
“哈哈哈~~~我蛮夷,何敢称君子耶?”
“家奴做饭,可未有我做的香,将军稍后便知晓了。。。”刘默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道。
黄忠看着面前正在忙碌着的刘默,再也没有言语,心里,却是有些复杂。
此人,真的像孙文台所说的那般不堪麽?
………………………………
第0432章 至于东濊
“黄将军,如何?”
刘默笑吟吟的问道,黄忠点着头,狼吞虎咽,没有回答,看着他们二人吃,刘默心里很是开心,他早年,一直都是自己做自己吃,大概从十岁开始,便没有体会过家的感觉,幼时,他在进食的时候,会在周围放上几块大石头,对着它们言语,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
如今就好多了,他笑着,群臣如今的攻伐,根本算不了甚么,有人能跟自己作对,反而是一种趣事,最痛苦的,是独自在荒山野岭之中,连个骂自己的人都没有。。。。
三人正在聊着,门外却传来了极不和谐的声音,自从刘默在庙堂里抨击百官之后,便常常有士子前来,与他作对,最初,是直接破开篱笆,来揍他,后来,张郃派了人,保他周全,故而也没有人敢如此大胆了,通常都是站在门口,背诵一些文章。
“子贡问曰:管仲非仁者与?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齐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诸葛亮面色涨红,起身便想要去还击,刘默将他拉住,说道:“坐下,吃便是了,进食的时候,还有人能为我们朗诵圣人大道,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麽?为什么还要愤怒呢?”,听到刘默如此言语,诸葛亮方才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黄忠不管不顾,只是吃着自己的饭,诸葛亮心里渐渐鄙夷,这厮,看起来身强力壮,却不知,竟是如此懦弱之辈,难怪会被他人称为无功将军,刘默没有在意,三人吃完之后,黄忠便起身告辞,刘默也没有再留他,只是嘱咐他,三日之后,再前来相见。
刘默起身收拾,诸葛亮也在一旁相助。
“明日,你就回门子学,他们不会再为难你了,好生进学。。。还有,日后勿要再说我是你的师君,你天生聪慧,有大才,我是不配当你师君的,我会求卢公做你的师君。。。”
刘默正吩咐着,忽然,门外一阵鬼哭狼嚎,刘默与诸葛亮震惊的看向了篱笆之外,哪里还有黄忠的身影,只有一群士子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诸葛亮笑了起来,说道:“有此人陪伴师君前往,弟子心里无忧。”
“勿要称我为师君。。。”
“谨喏,师君。。。。”
刘默有些无奈的看着他,有人推开了篱笆门,刘默皱着眉头,下意识挡在诸葛亮的面前,看了过去,对面站着四个人,各个鼻青脸肿,显然是挨了一顿痛殴,手中还拿着大包裹,刘默冷冷的问道:“诸君欲何为?”
“司徒府管事拜见刘公。。。。”其中一人说着,他话语不甚清楚,看起来,似乎少了几颗牙,刘默一愣,问道:“你们是崔公派来的?”
那人委屈的说道:“正是如此,崔公派吾等前来,说是有些东西要带给刘公,吾等刚刚来到这街,不知哪里冲出来个有脑疾的,无缘无故将吾等毒打一顿。。。”
“咳。。。这里歹人不少,诸君还是多加小心。。。。”
那人将手中的包裹递给了刘默,又有一人递给他一份书信,刘默认真的看着,崔公的书信很是简约,就是告诉刘默,别忘了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些鱼虾,今日特意送你一美衣裳,希望前往倭国的时候,能够穿上,另外,我听闻为吾国,伊邪国,都支国国君为人极善,又好汉风,君此次前往,可单独与他们送去些鱼虾。
为了避免其余人羡慕,还是私下送与他们,莫要让外人知晓。
刘默读了一遍,却感到有些诧异,司徒公是如何知道这三个小国的,为何偏要自己私下给他们送鱼虾呢?刘默抬起头,看着面前这四个人,心里有些惭愧,说道:“诸君如此模样,我之过也,可要在我这里休歇片刻,我略知些医术。。。。”
为首者拱手说道:“不敢劳烦刘公,吾等还要回去禀告司徒公。。。”
“好,我也不留了,还望诸君能为我答谢。。。”
“谨喏!”那人拱手说着。
走出了房门,走在路上,摸着自己脸上的伤痕,那人有些痛苦的说道:“不想这雒阳之内,竟有这等歹人,这地方,我是再也不会再来了。。。”,正说着,却看到前方站着一群人,之前与自己一般挨打的士子们,全然消失不见,几位穿着绣衣的士卒正冷冷的看着他们,拦住了去路。
看到了这些绣衣使者,为首者极为开心,急忙走了上去,说道:“你们。。可是绣衣使者?”
“正是如此,你竟不惧?”
“惧?当然惧,方才有一疯子,就在此处行凶打人,他朝着西边跑了,哎,你要干什么,我是司徒公的。。。哎呦,为何要。。。啊,救命啊!!!!”
。。。。。。。。。。
三日之后,刘安也是做好了准备,进了车驾,刘默,黄忠,以及数百人的随从,站在皇宫门口,等待着刘安,刘默意外的发现,荀攸也在这里,没过多久,刘安的车驾便缓缓从皇宫内行驶而出,刘默,黄忠,荀攸等人上前拜见,随后,浩浩荡荡的朝着东濊赶去。
这次的出使,全由刘默负责,荀攸在最后,不理不问,只是告诉刘默,是天子要自己随行的,不过,诸事还是要听从刘君的吩咐,而黄忠就随意的多,自从那一日之后,他与刘默的关系,再次得到了缓和,也常常与刘默同行,因此,众人也很佩服黄忠。
很少有人能在刘公身边待上这么久,毕竟刘公一开口,就别想能够让他停下来。
为了照顾刘安,刘默并没有极速行军,只有白昼会行驶上一段路,争取赶到下一个驿站,若是赶不到,就在路边休歇,好在大汉修建驰道已久,道路也不是很坎坷,刘安也没有遭罪,众人不急不躁的赶着路,出了司隶,又进了兖州。
“刘公啊。。。明日,我们几时能赶到驿站?”
黄忠问道,刘默思索了片刻,又叫来士卒询问,方才告诉他,“或是午时便能赶到。。。”,黄忠皱着眉头,有些烦躁的说道:“唉,这么快。。。”
看出黄忠似乎有些甚么心事,刘默疑惑的问道:“黄将军,可有什么不妥?”
黄忠哀叹了一声,摇着头,说道:“并非如此,只是,我想修书一封,能够让驿卒送与家乡。。。若是出了兖州,只怕这家书便难以到达了。。。”,刘默一想,便明白了,问道:“可是要写与君之父母?”
黄忠摇着头,说道:“我父母早逝,发妻不再,只有一独子,体弱多病。。。许久未见,甚是思念。。。”,刘默笑着,说道:“将军现在便可书写。。。想必明日定能赶往。。。”,黄忠听闻,涨红了脸,迟疑了片刻,说道:“刘公啊,我早入南军,虽也学了些文墨,可。。这。。。”
“哈哈哈,将军勿忧,我可相助。。。不过,为将者不能不读书,日后,将军可不能再如此啊,在我们东濊,是没有文字的,我们都是用扶余文,能够书写的人,那就更少了,我当年啊,是用足足三框鱼虾,才让一位老者教我。。。。”
黄忠将笔墨拿出,又一一念着,刘默迅速落笔。
“吾子亲启,我入雒阳,为北军中侯,又受王命,前往倭岛。。。那里。。。”
“鱼虾鲜美!”刘默提醒道。
“那里鱼虾鲜美,日后,我定然要带你前往,亲自去吃。。。。。”
刘默将书信交给黄忠的时候,看到黄忠双手都在颤抖,却甚么也未有说,只是朝着刘默点了点头,便告辞离去,看着黄忠那落魄的身影,刘默似乎想起了甚么,连忙大叫道:“黄将军!”
“我听闻,沛国有一名医,唤作华旉!医术极为了得,等吾等回去,将军或可联系此人,请他为世侄医治!”
黄忠听闻,浑身一颤,远远的,朝着刘默大拜。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车马渐渐又离开了兖州。。。。如此过了数个月,车马方才过了幽州,到达宁州边境,他们这般前往,路途上,地方官吏无不迎接,又恭送之,在这期间,刘默一直教导黄忠,黄忠如今也开始自己书写家书,还不时拿出来询问刘默。
赶到宁州边境的时候,便看到了一群人,大概四五十人,站在远处,正在等待着,天边落着细雨,这些人不管不顾,就站在那里等候,黄忠一看,连忙回去禀告刘默,刘默率领黄忠等人,亲自前往。
只见在最前方,站着一位相貌不凡的官员,那人身穿官服,仪表堂堂,就是双耳有些长,刘默走到他们前方,那人率领官吏大拜,说道:“东濊太守刘备,拜见刘公!”
他言语甚是恭敬,没有半点的不屑,或者敌视,要知道,这一路走来,官吏们都是迎接刘安的,至于刘默,却没有人理会,大多都是看不起他的出身,或者干脆就是敌视他的,如今礼遇,他还是初次遇到,何况此人还是东濊太守,这让刘默心里一暖,连忙上前扶起他。
“可是刘玄德?怎敢让君在这雨中等候。。。”
“贱命不足以辱耳,正是刘玄德,刘公大才,劝君施仁政,造福天下百姓,备在东濊,也多有听闻刘公之善名,今日得以相见,实乃玄德之荣幸!”刘备陈恳的说道,刘默看不出半点敷衍的意思,刘默激动的都不知该说些甚么,连忙将身边的黄忠介绍给他。
又带着他去拜见刘安,这才与刘备一同朝着东濊走去。
行走之中,刘备多向他询问一些治政上的问题,言语陈恳,又行弟子礼,刘默不敢受,却对刘备的问题,一一解答,刘备面色不变,一旁的黄忠却是再三打量起刘默来,这人,竟有这般才能???
这路上,无论刘备询问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从农桑,到商贸,甚至关于地方修筑,他都能回答上来。。。并且,一开口就停不下来。。。。
越来越靠近东濊,刘默心里也越来越激动。
当他踏上了东濊的土地上的时候,双眼含泪,诸多东濊人也纷纷赶来了,在道路两旁,朝着刘默大拜,同时,对刘备也是格外的敬重,在他们心里,这两人是他们最为敬重的人了,刘默一一与他们交谈,不时大笑,如今的东濊,已经变得他都有些陌生了。
处处都是驰道,耕地,房屋,人来人往,哪里还有昔日那模样,黄忠也是惊讶,从司隶一路走来,这东濊的发展,似乎都已经超过了幽州,三韩等地,这刘备也绝非等闲啊,刘默看到这些模样,对刘备也就更是看重,这人的能力,绝对是能够进入庙堂的!
与当今朝中的曹操比起来,亦然不差啊。
到了刘备的府邸,众人这才休歇。
过了数日,刘默才令人通知狗奴国,要其将女儿送至东濊,与刘安成亲,而刘安封地为倭国的消息,却暂时还没有被传出来,据刘备说的,曹昂前些日子,便已经去往了邪马台,正在邪马台为宾客,受到了很大的礼遇,毕竟,他的生母乃是邪马台女王,而父亲也是大汉重臣。
一连数日,刘默走遍了东濊各个地方,刘备一同陪伴,比之刘安,刘备竟对刘默更为看重,这是黄忠所不能理解的,到了每个地方,刘备都会询问当地该如何进行革新,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而刘默也是一一告知,没有半点私藏,两人言谈甚欢,引为知己。
“刘公且先在这里坐着。。。”刘备说着,便笑着走了出去。
刘默有些疑惑的坐了下来,看着刘备外出。
等了片刻,刘默闻到了那熟悉的香味,心里一颤,抬头看去,只见刘备带着几个随从,那些随从手里拿着大碗,一一放在刘默的面前,在大碗里,鱼正散发着迷人的香味。
………………………………
第0433章 刘安遇刺
随着刘默的到来,整个东濊的军力部署都有了新的变化,首先,吕布护送曹昂前往邪马台,便驻扎在邪马台的王城,太史慈正在海域上练军,整日操练水军士卒,以备不测,而徐荣与典韦也在东濊港口,与太史慈合练,主要是练习上船奔袭,下岸作战之类。
唯独比较清闲的,就是骁勇校尉公孙瓒了,公孙瓒原本驻扎在宁州上高郡一带,等了许久,也没有等来调令或者圣旨,最后,他忍耐不住,便书信问之贾太尉,自己这一部人马,当如何行事?
贾太尉回信,要他好生操练兵马,预备不测。
公孙瓒大怒,这分明是看不起我骁勇营啊!
他再三书写太尉,要求自己能与诸军旅一同作战,同时表示,骁勇营三千士卒,各个怀着报国之心,若有战事,定然死战不退!
太尉无奈了,让他赶到东濊,听从刘默的调令。
公孙瓒率三千骁勇虎贲,来到了东濊,在这里,他们自然是受到了很高的迎接,这可是大汉唯独以东濊人组建成的军旅,瞧瞧那清一色的白马,再瞧瞧他们浑身的武备,骁勇营不像其他军旅那般贪生怕死,就连甲胄都不戴,只是背着强弓,腰佩短剑,轻衣轻甲!
这是何等的英勇啊!
东濊人泪流满面,何人言之东濊无壮士?
刘默很早之前,就想看一看这支东濊强军,如今听闻公孙瓒前来,心里格外的喜悦,急忙叫上了黄忠,准备前往迎接,刘备也立刻与他随行,一同前往,站在城外,刘默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他与其他那些东濊人不同,他心里对东濊人很是清楚。。。。
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一支军旅呢,刘默始终想不通。
当公孙瓒赶到城外的时候,这支军旅,令众人都感觉到了惊讶,尤其是黄忠,刘默与刘备并未带过兵,也看不出甚么,他们只能看出,这些人列阵很是整齐,前来的时候,各个都是昂首挺胸,精神气极佳,只有黄忠心里明白,这绝对是一支经过无数操练的军旅。
能把士卒们操练到这般地步,这公孙瓒也不可小看呀。
公孙瓒看到前方拦路的众人,心里有些疑惑,下令停军,他虽不认得其余人,却认识刘备,翻身下马,便走了过去,走到众人面前,朝着他们行礼拜见,说道:“骁勇校尉公孙瓒,拜见诸公!”
“校尉请起,可不敢当啊!”刘默微笑着,将他扶起,还没有开口,刘备便在一旁说道:“伯圭,此人便是你常常提及的朝中侍御史,刘公。。。。”
公孙瓒大吃一惊,连忙再次拜见,刘默又将黄忠介绍与他,四人聊着,公孙瓒便令骁勇营先行前往校场,自己却是要陪伴刘公等人,吃着东濊所产的鱼虾,说实在的,黄忠却有些难以下腹,他有些吃不惯这些,尤其是赶到这里之后,天天都是吃鱼,让他心里都有些抵触了。
不过,刘备,刘默,公孙瓒几人,却吃得极为开心,甚至,还有些激动?
尤其是那个公孙瓒,大口吃着鱼,还告诉黄忠,哪里更美味,应该加些甚么,这厮比刘默更像东濊人啊!
众人吃完,又开始聊着倭王刘安的事情,刘安最近有些担忧,几番吵着要外出,好在他身边有荀攸陪伴,荀攸整日与他在一起,也不与刘默刘备等人交谈,不过,他却是安抚住了刘安,让刘默等人也少了很多的烦忧,至于倭国那里,呼邑亲自带着长女出发,不日便会到达东濊。
对于如何迎接,刘默提议,黄忠贴身守在刘安的身边,公孙瓒与麾下负责周边地区之安危,而以刘默为主,刘备负责迎接流程,至于大婚之府邸,刘备也早有准备,在吩咐好之后,众人便开始为迎接呼邑而做起了准备。
在四日之后,呼邑再次踏上了大汉的土地,来到了东濊。
刘默站在岸边,格外引人瞩目,他穿着司徒公送给自己的那一身衣裳,果真,这衣裳极为的奢华,朱红的袍子,处处金线银绣,黄忠等人不断转头,打量着他,就连倭王刘安,都有些好奇,刘公这身衣裳是从何处得来的?这么多人看着自己,刘默颇有些不适,却无可奈何。
如此隆重的局面,自己总不能穿原来那身罢,何况,这也是司徒公的心意啊。。。。
当倭船靠了岸,呼邑率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