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公然言语,称之此生不能与王公坐而论道乃是终生之遗憾。

    群臣故而对曹操颇有微词,他已经不能像刚刚入朝时的那样,再纠结大批的好友为助力了,郭嘉是非常开心的,曹操与郭嘉也就常常往来,不过,在后来,曹操妄言,要改进王公的政策,做完王公所没有完成的大事,郭嘉心里却有些不喜。

    先不说你的才能是否能与王公媲美,你有什么资格接替王公呢?我才是王公的弟子啊!

    郭嘉便言语道:“师君此生不能与曹君坐而论道,乃曹君之憾,师君之喜。”

    且不提两个人的事情,但从支持王符的政策上,曹操绝对整个庙堂里最为狂热的,就连郭嘉也比不上他,王符曾多次上奏天子,南方地大物博,而产出却不比北,若可大治,定能大有作为!

    曹操如今便是希望庙堂伸出手来,大治南方。

    不过,天子是否会听取自己的意见,曹操并不知晓,他所要做的,就是说服天子,天子看着他所呈上的表文,曹操在最开始,便提到了让天子很有兴趣的内容,也就是鸿都门学,曹操认为,南方很多地区,在耕作技术,乃至各式器具上,依旧要落后北方很多。

    若是要建设南方,就必须要提高这些,而鸿都门学,是实施这些最好的机构,曹操提议,在吴郡,襄阳郡,苍梧郡,蜀郡,汉中郡等四郡成立鸿都门学,与雒阳的鸿都门学一般,收集匠人之类,以为改进,并且,要安排官吏,负责推广北方先进器具。

    天子看完,心里自然开心,百官对这方面并不看重,甚至还多有弹劾,只有曹操,能够如此支持,天子放下表文,笑着看向了曹操,问道:“曹君,朕听闻,你家中,也是这般的熹平椅,熹平案。。。可是真的?”

    “自然。”

    “曹君何以如此?”

    “此物多舒适,为何不用?”

    “哈哈哈,好,曹君说的对!”

    天子笑着,继续看着,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让天子有些肃穆下来了,比如,曹操提出的,要大批的迁徙民众,让豫,兖,徐,雍等地区的百姓迁入南方诸郡,这做法。。。只怕百姓不允啊,会不会出现大动乱?若是北方有灾,或者有众多的无地百姓,此举或许可行。

    可若是无缘无故便要强行逼迫他们迁徙,这是不行的,这会造成动荡!

    天子又继续看了看其余的内容,看了个大概,才将手中的表文放了下来。

    “陛下,以为如何?”

    “恩。。除迁徙百姓之事,其余事皆可。。”

    “陛下,除此之外,还有。。”

    “好了。。孟德啊,朕给你看一件奇物,如何?”天子直接打断了曹操的言语,问道,曹操自然也不能反对,叹息了一声,说道:“谨喏!”,天子便带着曹操,在诸多黄门的陪同下,前往琼苑,一路上,天子都在给曹操讲述,此物的不可思议之处。

    “此物,可美?”

    天子寻问道,曹操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原来,在琼苑的池边,摆放着数十个木偶,这些木偶,有些持鼓,有的持旗,各色各样,这并没有可以惊叹的,令人动容的是,这些木偶竟然在缓缓的移动着,而驱动他们的,似乎正是远处的水流,曹操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时间也是愣住了。

    “这唤作水转百戏,乃是马议郎先前所做。。。”

    天子说着,也是有些感慨,这些本是不会动弹的木人,可是在有了外力相助,便也有了活力,能够做出各种的动作来,当今南方之事,就犹如这些木偶啊,十年来,没有任何的动弹,没有起色,如今,正是需要一些外力,才能够让他动起来啊。

    “陛下。。此物精美。”

    曹操说了一句,又说道:“故而臣请设洪都门学与南方。。如今的南方。。。”

    “孟德,认真看。。。”

    “木偶需要水,才能动起来。。。”

    曹操抿了抿嘴,说道:“那臣可能近点去看,在此处,看得不大清楚。。”

    “可矣!”

    “南方之事,就犹如这。。。孟德?!”

    曹操上前,一脚踹翻了木偶,随后便是对周围的木偶拳打脚踢,就连一旁的齿轮之类,也被砸了个精光,看着曹操行凶,周围的黄门愣了片刻,随后方才冲上去,将曹操按倒在了地面上,曹操有些恼怒的看着天子,叫道:“陛下!!此物与国事孰重??”

    天子呆滞的看着这些木偶。。。

    朕不是。。。朕。。就是想。。。。

    好长时间,天子才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来人啊。。。”

    “把这厮给朕押到绣衣使者府去。。。”

    宿卫们押走曹操的时候,曹操还是抬着头,颇有些豪迈,倔强的别过头,被押出了琼苑,天子看着满地的残骸,有些无奈的叹息着,这可如何向马均交代啊,这不是朕的,这是马均的,朕只是趁他不在,从他府邸里拿出来,观摩几天啊。。。

    当曹操被带到了绣衣使者府的时候,心里也并没有多少的畏惧,绣衣使者们上前,接过他,也没有询问张郃,便直接带他去向了牢狱,这是天子的吩咐,不需要张郃的命令,曹操满怀悲愤,被丢进了大狱之中,看着面前的铁柱,曹操满心的悲愤,最后却只能化作一阵叹息。

    “咳咳。。。”

    背后传出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悲壮,曹操转过头看去。

    “奉孝?”

    “文若?”

    “公台?”

    看着身后站着的国中重臣,满堂公卿,曹操惊呆了。

    “诸君怎么会在这里?”

    “唉。。。此事,说来话长啊。。。”

    “曹君又为何在此?”

    “唉,亦然,亦然。。。”

    。。。。。。。。

    而在此时,等候了许久的贾诩,方才见到了天子,天子换了一身的着装,看起来就犹如一个翩翩君子,太学文生,他挥了挥手,贾诩便跟在了他的身边。

    “陛下。。这是?”

    “跟朕去雒阳逛逛。。。”

    两人便在几位宿卫的保护下,偷偷出了皇宫,走在雒阳的街上,看着周围的盛景,天子问道:“贾师啊。。。今日朝中,诸君各有己言,不知师君意下如何?”

    “臣以为,朝中诸公大才也。。。”

    “哎,师君之才,他人不知,朕是知道的,还望师君莫要谦逊,不知是该依司徒公所言,或邢公所言,或曹操之言?”

    贾诩沉思了许久,说道:“邢公之言最佳。”

    “善。。。”

    两人这般聊着,自然还是在建宁石经这周围徘徊,观看这盛世风光。

    “师君啊,今日之事,还望师君莫怪。”

    “臣不敢。。”

    “朕也是无奈之举。。。”

    两人说着,不知不觉,便已经来到了阅文馆,这里摆放着大量的图书之类,可供士子们观看,也是雒阳的一大盛景。

    在远处,有一个年轻人,却被门口的士卒所纠缠,看起来似乎起了争执。

    “这里,是不许其余人进来的。。。”士卒有些严肃的说道。

    “阅文馆便是以书籍为天下人观阅,此处为何不能进去呢?”

    “此处乃是兵法,非军中将士,朝中官吏者不能私入!”

    “呵,是我祖父要我来取兵法的,我自然能进!!”

    “不知君言之者何人?”

    “我唤作贾懿,乃是太尉贾公之孙也,此番前来,便是因耶耶之令!”

    在远处,贾诩目瞪口呆。


………………………………

第0469章 宋太后薨

    “这。。。是贾公之孙?”

    “这。。。非也。。。”

    贾诩有些茫然的回答道。

    天子大笑了起来,看着那年轻人走进了文馆,便拉着贾诩也朝着那里走去,来到了门口,天子只是交代了几声,随行的宿卫便是上前,跟那位守门的士卒聊了起来。

    那士卒听完,勃然大怒,从周围叫上了其余的士卒,便冲进了文馆之内,没过多久,天子与贾诩便看到士卒们押着那年轻人就从文馆里走了出来,年轻人并不慌张,甚至,贾诩还注意到,他两个衣袖都有些沉甸甸的,似乎藏了什么,不必多说,这厮定然是窃书了!

    天子走到了他们的面前,贾诩跟在一旁,押解他的士卒们也就停了下来。

    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天子笑了起来,问道:“你何人?”

    当然,年轻人此时也在看着天子,在士卒冲进来的时候,他就察觉到了不对,这些士卒为何能如此迅速的认出他呢?很有可能,就是有认识朝中太尉的大人物,看到了自己的行为,因而恼怒,在看到天子的第一眼,年轻人就可以确定,识破自己的定然就是此人。

    这威仪,这气度,这身材,都绝不是一般人。

    年轻人拱手大拜,态度很是恭敬,他说道:“河内司马懿,冒名欺诈,望公恕罪!”

    司马懿?

    对于他的坦诚,天子非常的开心,于是乎,他挥了挥手,将宿卫叫来,指着司马懿说道:“将他押去绣衣使者府!”

    司马懿瞪圆了双眼,正要言语,然而,宿卫们完全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押着他,便朝着绣衣府邸走去。

    “陛下。。。这般罪行。。。不致于去绣衣使者府罢。。。。”

    “此子颇为不凡,还是去绣衣使者府,见见国中重臣,日后也好相处。。。。”天子说着,又看着一旁的宿卫,吩咐道:“去告诉张郃,将此子与百官关在一起,明日再一同放了。。。”

    “谨喏!”

    。。。。。。

    张郃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眼里有些复杂,这年轻人是如何惹到了天子的?竟被宿卫押着送来这里,要知道,这可都是朝中九卿的待遇啊,也罢,天子既然有吩咐,那就按天子所说的去办罢,张郃审都没有审,直接就让士卒们把他带下去了。

    唉,这几日,这大牢都快满了。。。

    被士卒们押着,走向阴森的内府,司马懿双腿都有些发抖,他根本不理解,为何自己只是冒名进了书馆,拿了两本书,就要被送到这恐怖的绣衣大牢里,今天,自己招惹的究竟是谁?是不是与司马家族有什么仇恨?司马懿心里思索着,却在想,该怎么通知家里人呢?

    那位究竟是何人呢?能够一句言语便能让自己进了这绣衣大牢,张屠夫也不敢丝毫违抗,甚至都不敢多有询问,身材魁梧。。。唉,完了。。。希望阿父能够想出法子来罢!

    士卒们粗暴的将他推进了大牢之中,便又锁了门。

    司马懿初次进到这样的地方,心里难免有些畏惧,不过,当他抬起头,打量内部的时候,却有些发愣,足足有四五十人,正站在对面,打量着自己。

    这牢狱之内,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

    但见一个黑矮汉子笑着问道:“少年郎,你犯了什么罪?”

    司马懿迟疑了片刻,正要回答,却听一人惊异的叫道:“二郎??”

    司马懿抬头看去,也是大吃一惊,站在人群里的,不正是自己的长兄司马朗麽?长兄不是在朝中任议郎麽?怎么会在这里啊??司马懿连忙走了过去,众人也是有些惊异的看着他们,司马朗面色震惊,问道:“你为何在此?”

    “我无异触怒了陛下。。。”

    “陛下??你是如何见到陛下的?”

    “陛下微服私行,我并非认出。。冒名太尉之孙,便进书馆,被抓到了。。。”

    “唉。。。。”司马朗无奈的摇着头,实在不知该说什么。

    “大兄,你为何也在此?”

    “说来话长啊。。”

    “大兄,可有办法能联系到阿父啊?让阿父来救我们啊!”

    司马朗看着弟弟,抿了抿嘴,回过头,看向了人群,当司马懿望过去的时候,却看到身为骑都尉的阿父正坐在地面上,面色复杂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

    “哈哈哈!”

    憋了许久的曹操,终于还是忍不住大笑。

    司马防脸色肃穆,清了清嗓子,掩饰着自己的尴尬,说道:

    “二郎。。。还不快拜见朝中诸公。。。”

    。。。。。。。

    夜色很深,整个皇宫里静悄悄的。

    星空的光辉洒落在地面上,整个皇宫内,仅在厚德殿里,还能看到正在闪烁着的烛光。

    大汉天子刘宏,坐在厚德殿里,翻阅着面前的奏文,有些看不清楚了,便又挪动着身子,朝着烛火靠近了一些,偌大的厚德殿里,只燃烧着一根烛,天子觉得,多上太多蜡烛,实在有些浪费,能看得清文字便可,何必要将整个大殿照的通亮呢?

    正在翻阅着,宋皇后站在了他的身后,伸出手,轻揉着天子的额头。

    天子会心一笑,有些慵懒的背靠着皇后,闭上了双眼,宋皇后轻轻的揉着天子的双额。

    “陛下,已经寅时了。。。还有半个时辰便要天亮了。。。早些休歇罢。。。”

    “无碍,朕快要看完了。。皇后,不必陪朕了,快去休歇罢。。。”

    宋皇后双手绕过天子的脖颈,将头埋在他的长发里,紧紧的抱着。

    “陛下。。。臣妾想你了。。。”

    “朕。。也是。。。”

    宋太后呢喃着,便从睡梦之中惊醒,周围一片漆黑,她惊恐的望着周围,叫道:“陛下。。你在哪里,陛下。。。”,她的叫声,再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她茫然的看着周围,便颤颤巍巍的下了榻,从床头拿起了拐杖,便朝着大门走去。

    她吃力的推开了门,走出了大殿。

    正在宫门值守的宫女,被太后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住了她,问道:“太后。。这是。。”

    “我。。要去见陛下。。。陛下他叫我呢。。。”

    “太后,天色已晚,明日再去罢。。。”

    “不。。陛下叫我。。。他想我了。。我要去见他。。。”

    宫女咬着牙,对于这情况,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道:“太后,已寅时。。。。陛下早已休歇了。。。”

    太后笑了起来,摇着头,说道:“不会的,陛下啊,卯时方才入睡。。。。”

    宫女拗不过太后,无奈的扶着她,朝着厚德殿走去,路上,也是四处打量着,寻找其余的宫女黄门,快走到厚德殿的时候,宫女方才看到了路边值守的黄门,黄门看到这里的情况,也是急急忙忙的冲了过来,连忙拜见,宫女低声说道:“去找陛下。。。”

    黄门点点头,便跑开了。

    太后喘着气,走到了厚德殿的门前,门前还有两位黄门。

    “开门。。我要见陛下。。”

    “太后。。陛下并非在厚德殿。。。”

    “他在。。开门。。我要去见陛下。。。开门。。”太后急的险些要哭了出来,黄门吓得双腿颤抖,这要是惹哭了太后,嘶,他们不敢多想,直接打开了大门,低着头,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两边,太后这才走了进去。

    而在另一边,黄门四处寻找,方才得知天子在慈乐宫。

    跑到了慈乐宫的门口,五六个宿卫直接拦住了他。

    “我要见陛下。。陛下可在此处?”

    “陛下的确在此,可若是没有韩老公的手谕,我们不能去惊扰陛下。”

    黄门急忙开始解释,事关重大,乃是太后的事情。

    刘辩在内屋,躺在榻上,正在熟睡,一旁的正是曹贵人。

    正在熟睡着,刘辩却猛地睁开了双眼,惶恐的站起身来,剧烈的喘息着,额头滚落着汗滴,而他这番举动,自然也是惊动了一旁的曹贵人,曹贵人睁开有些朦胧的双眼,也坐了起来,有些诧异的问道:“陛下?怎么了?”

    “呼。。朕不知道。。。”

    “方才,心中一痛,却不知是为何。。。现在却又好了些。。。”天子有些不安的捂着心口,刚才那阵剧烈刺骨的疼痛,让他瞬间惊醒,不过,在自己醒来之后,这股剧痛却又消失了。。。

    “陛下!”

    有宿卫在门外叫道。

    天子转过头,面色一惊,跳了起来,连忙问道:“棣儿出事了?”

    “皇子无事,是太后。。。她去了厚德殿。。。”

    刘辩一愣,便连忙穿好了衣,走了下来,也不理会身后的曹贵人,推开了门,便跟着宿卫们去往了厚德殿。

    而在厚德殿里,太后正在摸索着。

    门口的黄门不敢进去,更别说是点上火烛,厚德殿里,除了天子,任何人都不能私自进去,这里存放着大量的奏文之类,就连随同太后进去的宫女,此刻都有些心惊胆战,很是不安,厚德殿里一片漆黑,太后望着这黑暗,呆愣的站立着。

    “陛下。。。”

    “我看不到你了。。。”

    宫女抿着嘴,咬着牙,走了过去,她伸出手,摸索着,勉强的找到了墙壁,这才将周围的窗户一一打开,任由皎洁的月光走了进来,微微照亮这黑暗无比的厚德殿,厚德殿里的物什,隐约可见,太后这才看了过去,在大殿正中央,摆着着一案牍。

    这木案由最上好的木材所构成,不但精美,还散发着一股香味,木案之上,足足摆放着九根蜡烛。

    在其余的墙壁,乃至窗沿,都放着蜡烛。

    不过,这案牍并不是太后所要寻找的。

    在黑暗之中,火光微微亮起。

    太后睁大了双眼,认真的看去。

    杏黄色的小案牍,出现在了大殿的中央,半截的烛火正在抖动着,这小案牍,在这奢华的大殿里,看起来已是格格不入,大汉天子刘宏,正坐在案牍的对面,翻阅着奏文,时不时伸出手,揉着自己的额头,看起来有些微痛,太后看着他,早已是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陛下。。。”太后挣扎着,朝着他走了过去。

    “皇后?”

    天子抬起头,显得有些惊愕,却又笑了起来,伸出手,握住了太后的手。

    刘辩一路朝着厚德殿狂奔,方才的不适,再听闻太后要见自己,他心里便是格外的不安,一路上,不断的加快步伐,到了最后,他竟跑了起来,其余阉人都在他身后追赶着,一路冲到了厚德殿里,便一头冲了进去,紧跟着的黄门连忙走到了四周,手持灯火,彻底照亮了厚德殿。

    宫女正跪在地面上,失声痛哭。

    太后安静的跪坐在地面上,整个人缩在了一起。

    脸上却是带着微笑,眼眶边还有泪痕。

    小胖子整个人都愣住了,在那一刻,他浑身都在剧烈的颤抖着,缓缓的,走到了太后的身边,却又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生怕打扰到太后的休歇,他坐在太后的身边,面色煞白,右手放在身前,还在剧烈的上下颤抖,所有的黄门都低着头,不敢言语。

    “阿母。。。”

    “阿母。。。”

    “阿母,不要吓唬辩儿。。。”

    “辩儿听话。。辩儿再也不惹阿母生气了。。。阿母。。。”

    泪珠不断的掉落,一滴一滴的划过小胖子的脸庞。

    “阿母,你要是不在,阿父打我怎么办,谁来保护我。。”

    “阿母,求你看看我罢,再看我一眼,哪怕骂我。。打我。。。”

    小胖子伸出手,将太后抱在了怀里,太后躺在儿子的怀里,紧紧的闭着眼睛,小胖子伸出手,颤抖着,擦去了她脸上的泪痕,将阿母紧紧的抱住,那一刻,小胖子痛苦的哭了起来。

    撕心裂肺。


………………………………

第0470章 刘默请命

    熹平十一年,六月

    宋太后薨。

    天子跪在灵堂前,双眼通红,低着头,没有言语,在这巨大的悲恸下,他整个人都清瘦了一圈,自从阿母离开之后,他便没有怎么吃过东西了,对此,皇后很是担忧,也是不断的劝慰,不过,无论她怎么说,天子依旧是如此,韩门便开始无时无刻的陪在天子的身边,生怕出事。

    刘獒也跪在天子的身后,倔强的他,与天子一般,也是四五日不曾吃过什么,如今便是颤抖着,摇摇欲坠,他身体原本就比较瘦弱,遭受到这样的劫难,更是险些被击溃,在整个冰冷的皇宫里,唯独呵护,疼爱的他,只有这位慈祥的祖母。

    甚至,就连阿母也不似祖母那般疼爱自己,这一点,刘獒很清楚,阿母心里或许怪罪自己,为何与阿父长得不像,让她也失去了宠爱罢,无数次,祖母曾抱着自己,给自己讲述耶耶的故事。

    有很多人说过耶耶的故事,在阿父的故事里,耶耶是一位非常有威严,能够震慑群臣,能够痛击外地的雄主,在阿母的口中,耶耶是一位英明神武,赏罚分明,正直刚烈的明君,在书籍里,耶耶乃是天命所在,幼时便在河边碰到过口吐人言的金鱼。

    可是,唯独在祖母的故事里,耶耶是不一样的。

    在祖母的故事里,耶耶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爱天下百姓黎庶,不止是这中原百姓,羌,匈奴,乌桓子民,但凡心向大汉者,都被他视为了自己的子民,故而,羌人能够为耶耶在西北血战,匈奴单于能够为耶耶在对抗鲜卑的时候战死!

    而大汉的百姓,也不曾忘记耶耶,常常谈及,流泪涕泣。

    他听着这些故事,慢慢的长大,他想做个跟耶耶一样的仁义之君,他要爱天下之人,渐渐地,自己长大了,祖母却又不大清醒了,她时而能记起自己,不过,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反复念叨着耶耶与阿父,那种被抛弃的孤独感,让刘獒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