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罗马的涅槃-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索菲雅之所以向国库寻求援助,并不是经济上的拮据,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对金矿展开开采工作。对于勘探金矿的矿工,约翰已经做好了保密措施,只等经验丰富的学者和专业的工具到位,帝国将获得一处源源不绝的收入来源。

    “陛下,加拉塔,应该暂时先放一边了。现在,没有什么比一座金矿更重要。”

    “你先等等,索菲雅的信有两页。”

    君士坦丁十一世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第二张信纸,然而上面的内容却和之前一封毫无关系。

    索菲雅与约翰希望,将这个金矿中挖掘出的第一桶金,用于学院的建设。

    “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君士坦丁神色之间有一丝不情愿的情绪。目前为止在他眼中,没有任何事情的优先级可以和攻占加拉塔相比。君士坦丁的安危永远不容有失。

    但留在御前会议上的众人,和君士坦丁的看法有所不同。普布利乌斯照旧没有发表意见,但帝国目前的财政大臣金奇却明确地对索菲雅与约翰的建议提出了支持。

    紧随其后,老阿格里帕也开口道:“陛下,帝国的智慧冠绝亚欧大陆所有国家之上,这是帝国千百年的沉淀。然而,当一次次侵略降临到帝国头上的时候,我们在学识、技术上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即便如此,欧洲所为的文艺复兴,也是那群叛逃的贵族和学者带去了君士坦丁堡的智慧才得以发展,因此,重建一些高质量的学院的确迫在眉睫。”

    “陛下,帝国这短暂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赌注全部压到对外扩张上,教育一直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哪怕新的学院优先重视军事教育,也可以在几年内为我们培养一批优秀的指挥官。同理,在帝国紧缺的人才获取上,只有教育这一条途径,安全而便利。”金奇头头是道地分析着,“未来,冶金、建筑、贸易、艺术、政治、军事,都可以成为学院所具备的课程,这在约翰陛下的信中也有提到。只要学院规模足够,甚至可以向平民阶层普及教育。”

    实际上,这一点约翰也有一些私心的打算,之所以不希望学院建立在君士坦丁堡,而是用金矿的收入重新在贡布里涅选址,就是因为他担心正教会的干预会让他心目中的学院偏离正轨。

    神学与科学,冥冥之中存在着无数的分歧,二者之间发生碰撞的,甚至会直接摧毁新近学识的萌芽。

    这在西欧已经有了无数的佐证,他可不希望学院中央立起一根火刑柱,烧死那些所谓的“叛教者”。

    不过这也让约翰感到,对正教的改革问题也已经迫在眉睫。新式学院的逐步建立之后,生产力发展必然会让帝国脱离原始封建的桎梏。在帝国内部爆发宗教战争之前,不如将正教会先行进行改革。历史已经佐证了,当封建生产的体系瓦解之后,必然会出现反神权、反封建的思想。

    趁着普世牧首额我略三世没有因为帝国的扩张彻底膨胀起来之前,对教会下手的时机也已经渐渐成熟。

    圣座之上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也明显有了松口的迹象,老阿格里帕便顺嘴再补上一剂猛药。

    “只要学院落成,我们甚至可以对火器制造、弹药制造、火枪兵、炮兵等等刚刚登上时代舞台的主角进行研究,这样,罗马帝国的军队,又将再一次称雄世界。我们的火炮无法触及加拉塔的海墙,就是因为火炮射程还不足以支撑这种攻城方式。但是陛下,您想想,如果某一天,我们可以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轰击远在安纳托利亚的奥斯曼人,或者在千里之外就能粉碎埃迪尔内的城墙,到时候,这个世界上谁还能是帝国的对手?”

    这番过分夸张的发言,让一旁老成的金奇也听着憋笑。君士坦丁十一世虽然知道这些幻象难以实现,但他也明白,自己的臣民迫切希望着一座崭新的学院的落成。

    趁着奥斯曼内乱,帝国要做的不仅是隔岸观火,还要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强化自身。

    “既然你们都已经决定了,那还何必问朕?”君士坦丁从生坐上站起身,抖了抖已经褶皱的紫袍,“伊薇,我们走吧,好几天没睡了。”

    “好的,陛下。”

    第二天凌晨时分,一艘被两架克拉克战舰保护起来的运输船,从金角湾秘密起航。

    这是君士坦丁堡向伊庇鲁斯交付的第一份“援助”——一批老练的在职矿工,几位勘探专家,负责新学员建设的建筑设计师,以及压满船舱的工具和资金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亲笔信。

    帝国将全力支持新学院的建设,并将命名权交给了约翰。
………………………………

第一百零四章 选址

    在亚威尔港迎来君士坦丁堡的航船后,金矿的采掘工作第一时间展开。因为旧矿道废弃数百年,矿洞之中大多数木制结构已经腐朽坍塌。

    初期的工作还要从重新疏通已经被严重堵塞的矿道开始。当然了,约翰可没有耐心一点一点看工程的进度。后续金矿的掘进,具体的统筹,皇储陛下就一股脑地扔给了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地质学家们。约翰完全可以相信这些深受巴列奥略王朝熏陶的学者们的忠诚,就像杰弗瑞哪怕受到酷刑仍然在为帝国尽忠一样。

    趁旗舰尤比乌斯…光辉号前往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维护的机会,约翰干脆打算顺道去拜访一下当初的防守希腊的功臣。

    “拉提乌斯公爵,好久不见。”镶嵌着珍珠宝石的精雕白玉大理石门被两位侍从缓缓打开。

    雅典,索拉泰亚大总督府。

    柔和的海风让这座城市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葡萄种植园与蚕丝编织工坊遍地生根,大理石加工与珠宝加工作为帝国奢侈品的支柱产业,也在雅典城中蓬勃发展。通过亚得里亚海新航线,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堵塞对商品经济带来的影响,因为这些重新萌芽的商路得到了些许缓和。

    拉提乌斯从堆积成山的封臣报告中茫然地抬起头。

    “约翰殿……陛下?您怎么来雅典了?”

    “尤比乌斯—光辉号的舰载火炮需要频繁保养,顺着这次来比雷埃夫斯港的机会顺路过来看看,顺便给你带来一个好东西。”约翰微笑道。

    拉提乌斯放下手中的纸笔,将约翰带到了总督府的主会堂。不得不说,帝国在建筑用料上的奢靡之风几乎成了文化烙印,已经完全无法抹去。蔚蓝与洁白是雅典永恒的色调。

    “帝国计划筹建一个学院,来重新启动已经停滞多时的教育。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学院不会建立在君士坦丁堡,除此之外最好的选择,应该就是雅典了。”

    “雅典?”拉提乌斯低头想了想,“眼下雅典的发展重点还是以经济和本地商业产出。想要建立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学院,恐怕需要征集更多的人力,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工作。”

    “哪怕是放在君士坦丁堡,也没有人会期待学院会快速落成。”约翰随手拉开一把座椅,“这会是帝国重修狄奥多西城墙以来最为宏大的攻城,同时也会让雅典成为新学识的起点。欧洲人在亚平宁半岛上表演文艺的复兴,我们就在这文明的摇篮之中让文明重生。”

    “但是……”

    “资金的问题不用担心,在伊庇鲁斯,我们意外获得了一个稳定而丰富的收入来源国库也会想办法承担一部分,希腊只要负责提供合适的场地,很快就可以准备动工。”约翰将建筑设计师们的设计草图平铺在圆桌上,“学院未来可能会不断扩建,并不会一直局限在雅典。”

    拉提乌斯似乎对约翰的建议并没有多上心,反而是提出了一个封建统治者都会关心的问题:“陛下,亚平宁上的新思潮才刚刚掀起,就已经对当地和周边国家的封建统治产生了动摇。虽然帝国的行政制度与西欧上典型的封建制度有所不同,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不会产生政变、叛乱、强迫改革等等一系列的风险。学院开设之后,某些思想一旦向平民普及,会动摇帝国统治的根基。”

    “拉提乌斯,帝国需要进步。我们在君士坦丁堡筑墙自守已经太长时间了!”这是封建领主们固有的思想,无论如何对帝国忠诚,首先要保证的是贵族和皇室的基本利益,由此这跨越愈千年的时代才会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王权与宗教双双轮番压迫着平民的思想和行为。

    “约翰陛下!”

    “好了,拉提乌斯,这是元老院,御前会议和我的父亲共同通过的。这座学院迟早要动工。原则上我们帝国不会干预封臣对采邑的建设。但,拉提乌斯将军,我可以正式地告诉你,这座学院的价值,甚至超过了乌尔班的火器工厂,帝国未来至少五十年的命运,都会和这座学院息息相关。”约翰一拍桌案,打断了拉提乌斯的争辩,“西方人把我们叫做希腊人的帝国,把我们叫做东方罗马,用各种称谓贬低着帝国曾经的辉煌。但是你是罗马帝国的封臣,雅典的公爵,不要忘了,帝国已经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哪怕是政体,也已经有了无数次更迭。”

    拉提乌斯抬起头,紧盯着约翰稚嫩而坚决的双眼:“陛下,如果,我是说如果巴列奥略王朝的统治因为这个决议而动荡甚至崩溃,您也在所不惜吗?”

    约翰沉默了片刻,将学院的设计草图扔在了桌上。

    “拉提乌斯,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我与我的父亲,与巴列奥略王朝无数巴西琉斯,乃至帝国初诞之时,那些元老、第一公民、元首、奥古斯都、屋大维、图拉真、查士丁尼……每个王朝出色的统治者鞠躬尽瘁,与他们继任者之间的传承,究竟是不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

    “……”

    “而且,我已经有答案了。”

    ……

    无论拉提乌斯是否同意,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敕令一定会得到落实。虽然拉提乌斯对这条敕令表现出的态度相当暧昧,但最终也没有明确否认。就在这样尴尬的局面中,来自希腊沿海所有大理石加工坊制作的廊竹与伊庇鲁斯采伐出来的粗壮的林木,被一车一车运入雅典。

    工程的进度如所有人所料十分缓慢,雅典当地并不能征募到大量的劳动力。加之威尼斯人同样对雅典学院表示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帝国一时之间又斡旋在了多方势力之中。

    “哥哥,看来这个雅典学院想要真正在雅典建立起来,还要费好多功夫了。”

    “所有变革,都伴随着流血和牺牲,我意外的倒不是这个。我是没想到,父亲作为帝国的巴西琉斯,都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建立学院的建议,但拉提乌斯,一个为帝国浴血半生的将领却……”
………………………………

第一百零五章 瘟疫!瘟疫!

    索拉泰亚大总督府内最后的晚宴匆匆结束,不欢而散。拉提乌斯长久的沉默,更让约翰对以他为代表的贵族们对建立学院的反对态度感到不解。这应该是裨益万民的好事。就算是帝国最危急的这几年,公民的识字率、文化水平和帝国所掌握的艺术、建筑等技能仍然领先着西方国家。

    谈及西欧的文艺复兴,对君士坦丁堡的大学者们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笑料。一群仍然在随地大小便,并认为洗澡会让病毒侵入体内的野蛮人,也妄称文艺复兴的先驱?

    约翰希望让学院尽快落成,就是希望帝国在保持武备仍然不受奥斯曼人日夜威胁的前提下,让这种科技与文化上的优势能够尽快与西欧人再一次拉开差距。当他们还在研究火药、石臼炮管与火枪的排列组合的时候,帝国就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武器来摧毁他们所仰赖的看似坚固的城墙。

    其次,学院的议题也不会局限在军工科技上,医药学、地质学等普及民生的学科同样重要。到时候,甚至可以完全开放除查士丁尼大厅之外的整座皇家图书馆以供学者汲取知识并重新装订教材。

    “出乎意料?”

    “的确有些。但应该不会影响大局。教育是仅次于基础经济的发展对象,身为贵族,其实他们一个比一个清楚。只不过某些陈旧的观念在他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而已。”

    海风与日光熏得人有些惫懒,约翰干脆靠在尤比乌斯—光辉号的甲板上小憩了起来。

    爱琴海人间仙境的名号,并不是吟游诗人们平白无故吹嘘出来的。只不过前世微薄的收入让约翰无缘这样的旅行而已。

    比雷埃夫斯港渐渐消失在了地平线尽头,约翰原本以为,这一场日光浴会持续很久。

    “哥哥……”

    “哥哥……”

    半梦半醒之间,约翰似乎听到了索菲雅有些乏力的呼唤。

    “怎么了,索菲雅……”

    “我……头有些晕……”

    “嗯?”

    约翰忽然从梦境中清醒了过来,他仍半躺在甲板上,索菲雅却在他身边,浑身颤抖。

    她面色惨白,双眼紧闭,不知道什么原因,嘴唇也已经干裂。

    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约翰打一个盹的几十分钟内!

    “弗朗西斯科!”

    索菲雅绝对不可能晕船,提及海战,尤其是地动山摇的炮战她可比谁都兴奋。而最基本的常识告诉约翰,这一定是某种急性病发作的初期现象。

    只恨自己不是一个医学生,约翰除了将浑身发软的索菲雅搀扶着回到船舱躺下之后,静静等待提督弗朗西斯科到来。

    “陛下……什么事?”

    弗朗西斯科似乎也忙得焦头烂额。急匆匆跑到船舱里还喘着粗气:“水手们出了点问题,我得……处理一下……”

    “你说什么?”

    “有几个水手现在身体情况有些……等等……陛下……”弗朗西斯科从约翰惊恐的面部表情中显然读出了其中的含义。

    他只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索菲雅,就已经明白约翰想要说些什么了。

    “陛下,这次前往雅典只是维护船只,不是远征。船上并没有医生……但是我们可以掉头前往君士坦丁堡,那里有很多专业的……”

    “不……弗朗西斯科,这很可能是一场瘟疫的前兆。”约翰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哪怕这个结论有些残忍,但的确是对船上那么多人突然同时出现症状最好的解释。当然,船只几乎不可能是瘟疫的源头。也就是说,这场瘟疫,很可能是他们一船人从雅典带出来的!

    “我们不能去君士坦丁堡,这样只会加快病情的传播!返航!返航!回雅典!”约翰几乎紧张到无法下达一个准确的指令。

    如果雅典真的是瘟疫的源头,那么对于这座刚刚从废墟之上重生的城市而言,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瘟疫这个词汇,比千百次战争更加恐怖。欧洲来来回回千年历史战事不断,而一场黑死病造成的杀戮,几乎直接抹平了差距。

    鸟嘴医生带来的通常不是希望,而是死亡。

    “哥哥……我好冷……”

    索菲雅小小的身躯在丝绒被子下缩成了一团,因为发冷而颤抖不止。但当约翰的手接触到索菲雅额头的时候,他一瞬间就能判断出这至少是三十八度半以上的体温。

    这可不像是一般的发热啊……

    怎么可能这么多人同时发病……

    约翰尝试着用自己对疾病浅薄的认识解释索菲雅的症状,但换来的只是满腔的无力感。

    “索菲雅,索菲雅……没事……我们先回雅典……你一定会没事的……”约翰不知道他算不算与这丫头有真正的血缘关系,但他知道他对索菲雅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时间上任何已知的存在。

    或许自己为罗马复兴的满腔情怀,并不是为了这个帝国,只是为了完成这个小丫头的梦想而已……

    风平浪静的海面让尤比乌斯—光辉号的行进尤为缓慢,幸好出港不远,花不了太多时间。

    比雷埃夫斯港上刚刚解散的仪仗眼角凤凰舰队的旗舰又一次出现在了海平面上,也只能重新列队欢迎。

    奇怪的是,在港口停泊了许久,尤比乌斯—光辉号并没有放下登陆板,甚至船的甲板上也没有任何动静。

    “让拉提乌斯公爵立刻来港口!快!”

    弗朗西斯科从船舱里探出了半个身子。

    尤比乌斯—光辉号现在就是个移动的瘟疫传播机器。比雷埃夫斯港需要被迅速清空。

    但那群仪仗兵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只是请来了港口的法务官匆匆跑到船下:“提督大人,公爵现在正在处理要务,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

    法务官还在自我感觉良好,涛涛不绝演讲的时候,因为索菲雅的病情几近失去理智的约翰当即随手抄起一把棱枪扔到岸上:“让拉提乌斯亲自来见我!立刻!还有,给我紧急疏散并关闭比雷埃夫斯港和雅典的城门,在我下达下一条命令之前,雅典禁止出现任何人口流动!不要再让我重复了!让拉提乌斯公爵以最快的速度来见我!”


………………………………

第一百零六章 闭城

    如果说此前比雷埃夫斯港的法务官心中只隐约觉得共治皇帝陛下小题大做的话,接下来约翰的一系列命令几乎就让他的大脑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

    此时欧陆从那场横贯东西的大毁灭中跌跌撞撞地逃离仅仅才不过百年,一团黑色的浓雾,五年之间,夺取了两千多万人的性命,全欧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鼠群与死神的注视下陨落。

    隔离人口、关闭城门……

    这意味着什么?

    “陛下,您的意思是……”

    “你还愣着干嘛!去啊!”

    此时,约翰心中的怒火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瘟疫的源头很可能就在雅典城中,每一秒钟的拖延带来的都是数以百计生命的逝去。

    “陛下,登陆板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不要……”

    “等等……等到拉提乌斯过来。万一,万一是我判断失误,我会亲自和他道歉。我们上岸反而会造成瘟疫的扩散。但如果这真的是一场瘟疫的源头,那我们,恐怕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约翰无力地垂下手,将视线移向了提督室中,那个已经蒙尘的正教受难十字架上。

    “愿主保佑……”

    ……

    已经焦头烂额的拉提乌斯骑着马一路冲进了比雷埃夫斯港。侍卫很少见过这位上任不久的公爵如此失态的时候。港区内那些避之不及的摊贩被拉提乌斯的战马撞得人仰马翻,但刚想开口叫骂,看清来人之后,也只能把话咽回肚子里。

    戎马半生的拉提乌斯心里很清楚,哪怕因为雅典学院的问题,他与约翰此时的关系并不那么愉快,但是这位带领帝国从无边的黑暗中一步一步踩着奥斯曼人的尸体冲出桎梏的共治皇帝,绝对不会拿敕令开玩笑。

    哪怕他就在几分钟前,收到了一份让他感到通体冰寒的报告。

    “约翰陛下!”

    战马长吟一声,将拉提乌斯送到了尤比乌斯…光辉号的侧舷旁。

    数分钟后,侧舷上才放下了一块登陆板,约翰独自一人从甲板上走了下来。

    “陛下……您这是?”

    约翰将后仓储备蔬菜的亚麻布袋扯成了几块,叠成方形,上面还散发着浓浓的原酵朗姆酒的味道。

    “拉提乌斯,关于雅典学院的事情我们先放在一边……我长话短说。今天之内,雅典城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有没有出现病人。他们的体感忽冷忽热,伴有腹泻、呕吐之类的症状……”

    约翰话还没说完,拉提乌斯的脸色却越来越苍白,雅典城发生了什么,现在已经是昭然若揭。

    “陛下,半个小时之前,我的内政总管给我的最新政务报告中,雅典城内发热病人的数量仅仅半天就已经达到了上百人……这还仅仅是教士们刚刚调查到的数字。或许……”

    “不用再或许了,我的船上也已经有多人染疫,全城戒严吧,然后向周围所有的定居点的执政发出警告……再往君士坦丁堡寄一封紧急信,最后……”

    “全城紧急戒严!”

    这一套流程,那场阴影后的幸存者们已经烂熟于心,这种经验就像是巴黎的地下墓穴一样,是用一缕缕逝去的灵魂堆积起来的。

    比雷埃夫斯港海墙大门与雅典的三座城门因为一场瘟疫的扩散而完全关闭,但瘟疫降临在帝国上空的消息却不受阻拦地疯狂蔓延了出去。

    “亚里翁修士!”

    比雷埃夫斯港,包括尤比乌斯…光辉号上的病患被临时转移到了城内的卡萨里阿尼修道院内。直到中世纪结束后百余年内,西方对于医药学浅薄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掌握在神职人员手中。当身着黑色布袍的亚里翁修士佝偻着身体走进卡萨里阿尼修道院的时候,除了约翰之外,所有人的内心都松了一口气。

    亚里翁实际上是来自威尼斯的公教会隐修派修士,他侍奉的并不是上帝,而是蒙受上帝恩福的世间人民。其次,他来到罗马帝国也并不是为了传教,而是为了获得更深的学识来对抗让人民深受其害的病魔。

    他与他的父亲在瘟疫蔓延期间曾拯救了无数倍黑死病折磨的百姓,而他完全继承了他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