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来到西汉末年-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茂:“指点不敢,我今天来这里,其实还是有一事相求。”

    江河行道:“所求何事?尽管说来。”

    陈茂朝东边一指。江河行一看,是上午徐朗接扬雄用的四轮马车。

    江河行道:“你是喜欢这马车,对吗?我送你一辆就好了,保管比现在的马车舒服。”

    江河行冲亲兵一使眼色,亲兵过去,将马车拉过来。

    陈茂等人站起身,围着马车看了看,又上去试了试,套上马,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陈茂下了车,再次来到树下,喝点水,擦擦汗。

    江河行问道:“陈将军,如何?”

    陈茂道:“太好了,不光平稳,我看还能装载很多货物。真的是太好了。和顺候,这个我看能装上千斤东西吧?”

    江河行道:“这个大的能装三千斤,只是马辛苦一些,路也要好一些。”

    陈茂上前一步。紧紧抓住江河行。陈茂力大无比,江河行感觉像两把巨大的钳子牢牢夹住自己,丝毫动弹不得。

    江河行连忙道:“陈将军,松手。松手。”

    陈茂发现自己太激动,连忙松手,江河行身子一晃,险些栽倒。

    陈茂脸上一红,连忙道:“和顺候,我是看这车有大用。心里实在激动,请你见谅。”

    江河行微微一笑,摆摆手道:“陈将军,不妨事,我这里带的车不多,估计就能给你一台。”

    陈茂道:“先谢过和顺候,不过我的意思是我想交给朝廷,让朝廷来做一些,这样我们运输军粮就方便多了。”

    陈茂不愧是大将,先看这个车的军事用途,估计不用太久,就能发现这车其他的军事用途。

    江河行心想这东西若是能推广开来,倒是大功一件,点点头道:“这样吧,陈将军,我将这车送给你,后面由你来处理好了,你看如何?”

    陈茂连连点头,深施一礼道:“谢和顺候厚礼,若是朝廷有封赏,我陈茂绝对不会忘了和顺候。”

    江河行微微一笑道:“陈将军客气,我们以后打交道机会还多。”

    陈茂道:“是,是。”

    陈茂并未长停,说自己军务十分繁忙,便带着马车匆匆而去。

    陈茂走后,蛮夷馆里也没什么事,就这样在这里天天陪着扬雄,扬雄在这里也十分开心。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五天过去了,樊嘉、杜邦等商人还天天忙碌的在长安跑来跑去。

    这一天,天气异常闷热,江河行在院子里乘着凉,看着郑义的手下送来的情报,一切波澜不惊。

    尤其是马援几个月前,大军向西开拔,一路连战连捷,江河行异常欣慰。

    江河行正看情报,旁边亲兵提醒道:“和王,你看要不要先进屋歇息一会。”

    江河行抬起头,看南边的天空,乌云滚滚,朝这边压来。猛地,天空一道闪电,一声闷雷紧随其后。

    大风吹的飞沙走石,江河行连忙进了自己的房间,刚进屋,噼里啪啦,外面的雨点抢着已到地面。

    屋里又潮又暗,亲兵点上蜡烛。江河行站在门口,看着屋外大雨滂沱,地上水泡连番追逐跳跃。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跑了进来,报告陈茂拜访。

    江河行很是吃惊,这个陈茂下这么大雨,居然有心来拜会他,看来是有要事。

    江河行还没来的及动,陈茂已经跑着进了屋,一身便装,浑身都湿透,衣服都贴着身子,还不停的滴水。

    江河行冲亲兵一挥手,亲兵进去找来几件大号的便衣,领着陈茂在屋内换好衣服。

    不一会,陈茂换好衣服,来到江河行面前。江河行笑道:“陈将军,何事如此着急啊?”

    陈茂道:“和顺候,我有事相求,不知和顺候可肯赏光?”

    江河行道:“我这里马车不多,如果你还要的话,我写信一封,让平州送来几辆,不过要费段时间,你看可好?”

    陈茂一摆手道:“老是麻烦和顺候不是办法,我今天来的意思,是想请和顺候能否和我一起出去一趟。”

    江河行很意外,我是外面的藩王,你是负责京师地面的将军,你让我和你一起出去,是做什么事情呢?

    江河行随口就问了出来。

    陈茂叹了口气,拉把椅子,呆在门口,将这几天的经过讲述一遍。

    原来陈茂几天前将马车带了回去,直接去找大司空王邑。司空,什么意思,司就是管理之意,空指的是工,意思就是管理工程机械,车辆建造之事。后世称作工部尚书之意。

    陈茂给王邑讲了讲这车的好处,王邑倒是看了看,也没做什么表示,只是说先看看再说。

    陈茂心里这个急,大战在即,朝廷往匈奴源源不断输送粮草,军兵,正是用战车之际,若是有这样的好车,路上该节省多少人力,畜力。

    过了两天,王邑将陈茂叫去,又叫上几个做战车的工匠,没想到全部反对做这样的战车。

    陈茂嘴皮子都说薄了,也没有说服这些工匠,便找了一些将军,一起去现场,结果还是反对的居多。

    陈茂无奈,又叫上一些文官,今天又来到蛮夷馆,想请上江河行,明天去司空府,一起帮他说话。

    陈茂说完,江河行点点头,答应下来。

    陈茂看江河行应允,高高兴兴,也不管外面下着大雨,再次冲入雨幕,大概还要叫人。

    江河行也没挽留,他也是这两天呆的有些闷,也想看看朝廷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物。(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第二天,雨过天晴。一大早,陈茂派亲兵来到蛮夷馆,要带他们到司空府别院。

    江河行带着张猛、徐朗,另外带两个亲兵,五人各乘快马,跟着陈茂亲兵直接往司空府别院而去。

    别院在司空府东面,是个巨大的院子,有点类似教军场似的。只是一周不少房子。

    北边一排高大的木房子,房子前面几排高大的杨树林。杨树林的南边一个四方木台,四方台阶上站了一排人,一个个红色的锦袍,一看都是官员。

    台阶前面摆放着江河行送给陈茂的那辆马车,一圈围满人,穿着夏天的麻布短装,颜色不一。这些人正叽叽喳喳谈论些什么。

    江河行等人在陈茂亲兵的带领下,来到人群之后,静静地看这群人讨论什么。

    陈茂从台阶上走下来,来到马车前,高声问道:“你们到底能不能做?”

    不消说,他正是跟这些工匠说话。

    一个黑脸中年人,身着米色的短衣,上前两步,来到陈茂面前道:“陈将军,这个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这个车的做法都是祖先一辈辈传下来的。

    车从来都是两个轮子的,哪有四个轮子的,这就不叫车。”

    陈茂手指这黑脸汉子,声音有些颤抖道:“你,你,你懂的什么啊?”

    那黑脸汉子毫不畏惧,眼光向陈茂一斜,上前一步,手指四轮马车道:“陈将军,我懂的什么,我从7岁就开始做车,眼看快40年。我懂什么,我懂什么。这一行我比你懂。

    别的问题不说,你说你这个车拉东西多,你告诉我,现在这路能走吗?”

    陈茂看看满地的污泥,场地上还有不少地方存半尺深的黄泥水。

    陈茂眼睛向人群身后看。看他意思是找江河行。江河行跟陈茂亲兵说了一会,那亲兵立即跑到陈茂跟前,低声耳语一阵。

    陈茂道:“这车是要走石板路,可这要比以前的车稳当多了。而且。这一车拉的东西,能赶上普通马车的三五倍。”

    那黑脸人一脸的不屑道:“陈将军,你是将军,我是做车的,这里面恐怕是我说了算吧?”

    陈茂道:“老张。可我们是用车的。什么样的车好用不好用,应该我们说了算。”

    老张道:“陈将军,你拉来一个四个轮子的车,非说要我们做出来一样的。我做这么多年车,从来没有做过四个轮子的。刚才我说过了,这就不叫车。车就是两个轮子,四个轮子的都不是车,你明白吗?”

    老张说的声嘶力竭,一张黑脸涨的厉害,似乎他声音不大。别人听不到似的。

    陈茂道:“老张,你们可要明白,你们可是朝廷养的工匠,让做什么,你们就得做什么。少跟我这废话,什么两个轮子的才是车,四个轮子的不是车。我看你们就是不会,才找不完的借口。”

    老张眼睛布满血丝,几乎喷出火来,手点指着陈茂道:“陈将军。你这是什么话,你虽然官职大。可我们可不归你管,你还是跟大司空去说吧。他老人家发话,我们才会做。哼。”

    老张说完话。扭头回去。

    陈茂看老张扭头回去,转身来到木台前。施礼道:“大司空,你看,你看,你这手下。”

    一个高个子,一张白脸。花白胡须,轻轻咳嗽一声道:“陈茂,我也听他们说过好几次了,他们反复给我说过,这个绝对不叫车。我想他们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我们都没见过这个四个轮子的马车不是吗?”

    陈茂摇摇头,苦笑一声道:“大司空,你也看到这个四轮马车能多拉多少粮草吧?您总不能对它的运力视而不见吧?再说为什么只能两个轮子的叫做车,四个轮子的就不能叫车呢?”

    大司空王邑,就是刚才说陈茂的高个老者。王邑微微一笑道:“陈茂,你年纪也不小,干嘛,老这么大脾气。我也是将军,我也仔细看过这个你说的这个车子。

    陈茂,你看这一地的淤泥,要是两个轮子的车子,估计就不会陷进去,但是东西装多了,难免不陷进去啊。这点你得承认吧?”

    陈茂叹口气道:“大司空,你也是领兵的大将,这话你不该说啊。有此运输的利器,我军在匈奴的地盘上,运输能方便多少。若这样的四轮马车多的话,运一次,估计打两年都不成问题。你该知道,我们在匈奴很容易被动,不是我们打不过,实在是受运输的限制啊。给养都消耗在路上,运到战场上百不存一啊。”

    陈茂一番话,台上一阵骚动,王邑身边不少人纷乱起来,各个冲王邑道:“大司空,陈茂说的对,这四轮车可是战场上的利器啊,我们一定要用这车啊。”

    听这口气,似乎都是将军们说话。

    王邑有些犹豫,他先看看台下的工匠,有看看西边的各个将军们,一时难以下决定。

    突然,王邑身边一个声音道:“大司空,我有话要说。”

    王邑扭头向东边看了看,只见走出一个年轻的文官,看年纪也就三十五六岁的样子,面白似玉,目若朗星。个头不是很高,但看起来十分精神利落,一看就是大家族贵公子模样。

    王邑笑了笑道:“隗嚣,你这读经的博士,难道对此也有看法吗?”

    隗嚣冲王邑一施礼,然后冲众人点点头,也看看陈茂。

    陈茂心里十分高兴,这隗嚣虽然官职不大,不过极受重视,经书读的好,人人交口称赞,都夸其前途不可限量。平时跟他关系不错,看来这个时候要代表文官帮自己说话。

    陈茂正高兴,听那隗嚣开口道:“大司空,这车可不能乱做啊,刚才老张讲的有道理啊。车子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可比我们懂啊。”

    陈茂感觉当头一棒似的,被这隗嚣这一下打的都快晕倒,站立不住。

    陈茂道:“隗嚣,别人糊涂,我不和他们计较,你怎么也如此不开化呢?”

    隗嚣道:“陈将军,六艺你可知道?”

    陈茂道:“废话,礼、乐、射、御、书、数,我没你读书多,可这六艺我也是知道的。”

    隗嚣接着道:“那这‘御’是什么意思呢?”

    陈茂道:“驾车啊。”

    隗嚣接着道:“驾的是两轮的车还是四轮的车呢?”

    陈茂苦笑不得,冲着隗嚣道:“这个是周朝的六艺,那时候哪有这四轮车呢?”

    隗嚣也是一笑道:“对了,若都用这四轮车,哪还有这六艺,我看叫五艺就好了。”

    隗嚣这话一出,旁边的人哄堂大笑,下边的老张这些工匠拼命较好。

    只有陈茂脸涨的通红,站也不是,走也不是,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陈茂一看,这帮文人太能说了,大司空两边都不得罪,自己难有说服他的时候。陈茂心中一动,直接来到人群之后,看到江河行道:“和顺候,你不能看我笑话啊,看在马援的面子上,你也得帮帮我的忙。”

    江河行点点头道:“好吧,我未必能说的过他们,不过我来帮你就是。”

    陈茂连忙抱拳道:“那就承情不尽,走,赶紧先来对付那个隗嚣。”

    江河行在陈茂的带领下,来到台阶之下。

    陈茂首先冲王邑道:“大司空,这位您认识吗?这就是送给我四轮马车的和顺候。”

    王邑朝江河行点点头道:“和顺候,什么时候到的长安啊,一路辛苦了。”

    江河行点点头,微微一笑道:“谢大司空关心。”

    王邑道:“首先谢谢和顺候这么大方,与我新朝心连心,将新朝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有机会,我会想圣上给你请功。”

    江河行一笑,一抱拳道:“那就先谢过大司空。”

    王邑道:“最近陛下实在太忙,估计一时还抽不出时间,和顺候就在长安多玩玩。这四轮的马车是你们平州所造,我想问一下,真的好用吗?”

    江河行道:“大司空也是领兵之人,路上消耗多少,你自己心里有数,至少用这马车,路上消耗少一半还不止。”

    王邑道:“可是真的,可刚才隗嚣公子所说,你可听到了?若是将车变成四轮的,六艺怕就不存在了。你可有什么看法?”

    江河行看了看隗嚣,开口道:“隗公子,您知道农田里收割庄稼用什么吗?”

    隗嚣冲江河行一施礼道:“和顺候,我虽没做过农活,但我也知道是用镰刀。”

    江河行笑道:“隗公子说的对,那一起没有铁镰刀之前呢?”

    隗嚣道:“不要说以前,就是现在。也有人不用铁镰刀,而是用石头磨的镰刀。以前多是用这石头镰刀,和顺候,我说的可对?”

    江河行道:“对。那隗公子我来问你,那用石镰刀的技术是否很重要呢?”

    隗嚣道:“当然啦,不然就没办法收割庄稼啊。”

    江河行接着道:“那有了铁镰刀之后,我们还非得学会用石头镰刀的技术吗?”

    隗嚣沉默了一下,一时有些无语。很明显有了铁镰刀。石头镰刀的使用技术,使用基本功基本毫无价值。

    没有种田的会有了铁镰刀还得练习使用石头镰刀的基本功,当然,江河行所在的后世有些说相声的不这么认为,他们是非得去练习观众都不认可的基本功,并以此为荣,那怕观众砖头砸上来,他们被砸的头破血流。他们还能自豪的讲自己的功底如何扎实,而观众的欣赏水平如何的低下。

    隗嚣一时之杰,知道江河行给他挖个坑。自己顺着这个思路,肯定是要跳坑里的。

    隗嚣稍微一犹豫,马上转换话题道:“和顺候,我问你,这样的马车,像我们这样的路好走吗?”

    隗嚣手指马车一周满是水坑污泥的地面,坑坑洼洼,有地方水看起来半尺深左右,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坑里的泥水有些还有些耀眼。

    江河行看了看这院子里的水坑。点点头道:“这个最好要铺设石板路,现在的路,很容易陷进去。”

    隗嚣道:“对了,和顺候。这个假如我们从长安要铺设石板路到五原郡,花费可不敢想啊?”

    江河行也是一愣,心想,我倒是想承包这工程,做一笔,平州就能多挣不少前。

    这时候王邑道:“隗嚣。和顺候,你们说的都有些道理,这样吧,我看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江河行心想,大概王邑一想要修路,心里害怕吧。现在朝廷一边对付匈奴,一面对付西南的叛乱,两面用兵,本就十分吃力,再加上现在黄河又出事,朝廷就是钱在多也不够花。更何况修路,他们眼里注定是劳民伤财之举。

    江河行没接着说,隗嚣也没怎么说,倒是陈茂冲王邑道:“大司空,你要不再想想?”

    王邑叹口气道:“陈茂啊,你也不小,以后沉稳点,这样吧,以后我有机会会和陛下说一下,你该满意了吧?”

    陈茂看王邑话说到这种程度,也就不再说什么。

    江河行看主要是这王邑对这个四轮马车兴趣不大,可能他也考虑到做的话,以后会有不少麻烦,工匠啊,还要修路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是修路,估计都是他的活,因此他才不热心于此。

    江河行明白王邑的处境,看这事也帮不上什么忙,便打算告辞回去。

    这时候,王邑开口道:“和顺候,中午到我们司空府闲坐一会如何?我们聊聊,你可有时间?”

    江河行看王邑开口,随口道:“好啊。”

    陈茂气鼓鼓地走开,一帮将军紧随其后,边说边议论。隗嚣也随着文官离开。

    剩下的工匠们,倒是开始对这四轮马车很有兴趣,有人上车,有人牵着马,在偌大的空地,来回遛弯。

    王邑带着江河行等人,一行人出了别院,向西走去,有人在后面牵着马,紧紧跟随。

    王邑拉住江河行的手,边走边聊。问起路上的见闻,尤其是黄河决口的情况。江河行也不怎么隐瞒,将黄河水泛滥的情况讲给王邑说个明白。

    王邑只是问,自己不说些什么,只是频频点头。

    不一会,他们进到了王邑的司空府。府邸很大,却是十分简朴。

    江河行看王邑的府邸,想王莽对这堂弟看来很是倚重,这么大的府邸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王邑的简朴有点像王莽学习的样子,只是没那么明显。

    吃过午饭,又说了一阵黄河之事,又谈了谈匈奴之事。江河行将自己所知的马援战况,还有弓卢水的运输情况跟他讲述一遍。

    王邑道:“和顺候,你们平州虽不大,这次征讨匈奴,却是立了大功,这个弓卢水至关重要啊。”

    江河行道:“大司空所见英明。”

    王邑嘿嘿一笑道:“我哪来的英明,都是你们自己做的。哎,其实你们这个四轮马车我反复看过了,也问过几乎所有的工匠。一开始都说能做,后来又说不能做,我想这个估计难度不小,你说对吗?”

    江河行道:“这个难度是不小,一般人真还做不出。”

    王邑道:“陈茂这人,就是性子太急,这种事只可慢慢来。”

    江河行听王邑其实并不反对这四轮马车,只是一直在权衡各方情况。

    江河行试探的问道:“大司空,你是不是还有别的打算啊?”

    王邑笑了起来,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道:“和顺候,新东西那有那么快接受啊。再说司空府的工匠那么多,学会做你们这种马车,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现在非要他们做,不是要他们命吗?至少也是砸他们饭碗啊?”

    江河行点点头,四轮车的技术含量原非以前的马车可比,就是仿造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劳。

    王邑说道:“哎,有些事情,顺着自然,看似很慢,其实比强行去推快的多。这样,和顺候,我先从你这里买一辆车,以后我上朝就用这辆车。”

    江河行一拍脑袋,此法甚妙,王邑在朝中地位极高,算是朝廷柱石般人物,影响力非同小可。

    由王邑带头,自然会有很多人仿效,到时候推广起来就顺利多了。

    江河行道:“王司空,我送你一辆车好了,到时候打扮漂亮一点,也显得好看。”

    王邑一摆手道:“不可,我还是买一辆好了。原来送的就承情不尽,现在我都要买,以后别人也不好为难你。”

    江河行道:“好吧,我这就派人去平州,多带来一些马车,我好在长安做些生意。”(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此事商定,江河行本想和王邑多谈些双方合作事宜,最好是由新朝出钱,江河行派人来帮他修路。光此一项,不知道多少财富就要流入平州。

    江河行还没来谈,有一群人来找王邑,江河行只得带着徐朗、张猛回蛮夷馆。

    回去之后,江河行立刻派骑快马回去,用一艘大船,多拉四轮马车,以后好销给长安的达官贵人。一旦这些达官贵人习惯这种车,呵呵,这个好处是难以想象的。

    江河行刚回到蛮夷馆,还没有坐到椅子上,门上有人来报,宫中来人。

    江河行出来一看,有个微胖的中年人,手里捧一黄盒。那人说自己是宦官,江河行仔细打量他半天,看他又有喉结,又有胡子,怎么是个宦官呢?

    好在徐朗居然跟他认识,江河行不再犹豫,将黄盒子接过来。

    宦官又说皇帝知道江河行已经到长安,先送一本书给江河行,让江河行先看看这书。江河行接过黄盒子,宦官回去复命。

    江河行回到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