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如初回忆录-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火花沾染在身上,也会在受害者的拍打中快速遍布全身,把不幸收到袭击的目标变成行走的火炬。

    原本井井有条的进攻很快被打乱,十几辆靠后盾车在距离壕沟还有几丈处遭到袭击。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建奴们逼出,暴露在营寨后的长生岛士兵的枪口下。

    距离流沙口大营两里外,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几人正端着单筒望远镜看着战场。

    赵智明早已注意到远处的那几人。他们在观察自己,自己也在看着他们。隔着望远镜的镜片,赵智明将望远镜的倍率调到最大,口中把那几人的外貌特征说出,让身旁的士兵记下来。

    赵智明注意到那几人好像在争执什么。碍于距离过远,赵智明勉强看到一个穿着蓝色铠甲的大汉在挥舞双手,情绪比较激动。他叹了口气,右手对着那边竖起中指,上下摆动。他觉得建奴的望远镜肯定看不到自己的手势,甚至都看不清自己有没有在和他们对视。

    “同志们,过去给建奴的大官们送温暖了!”

    ————————————————

    傍晚五点,天还没暗下来。东方的天空已经出现暮色,西方还有明媚的光芒。天空是很好的、很柔和的白色,渐变着到了中天,又变成湛蓝色,逐渐过渡到东天的淡黑色了。

    在海风的吹拂下,我和第一团第四步兵营一起抵达长生岛。此时长生岛上早已人声鼎沸,登州镇独立骑兵营在几小时前就到来,现在已经喂好了坐骑,骑兵们正在海岸边的堡垒里吃晚饭。

    从飞剪船上下来后,我见到了留守长生岛的救火营营长赵慢熊、骑兵营营长贺宝刀,以及登州镇的骑兵营营长朱国斌。除此以外,还有刚从流沙口战场回来的赵智明空军中尉,他一下热气球就赶来报告情况,连午饭和晚饭也没吃。

    “战况十分紧急,黄中校被接近四千名建奴牢牢包围,不可能凭借自身力量突围。黄部极度缺少重武器,营地多处被突破,建奴之精锐白甲数次突入寨中,危在旦夕。”

    我看完赵智明提交的报告,又看向长生岛上的天气预报员。

    “明后两天大概率是晴天。”他说。
………………………………

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一章  拯救大兵黄斯通(3)

    深夜,羊官堡。

    陈卫国和几个同袍一起,侧卧在一处小土包子后方。透过野草的间隙,陈卫国冰冷的眼神打量着羊官堡上的火堆,以及在墙垒上巡逻的后金士兵。

    右方传来窸窸窣窣的拨草声,陈卫国回过头去,是从羊官堡另一侧绕过来的张俊。张俊凑近了,身子伏下来,对陈卫国几人轻声道:“建奴每十分钟巡视一周,距离羊官堡外一里左右有建奴游骑,时刻待命。”

    “等。。。”陈卫国抬起头,看着墙垒上走过的一队建奴,低头看着怀表。身边的人划着一根火柴,小心地用身子挡住火光,将火柴递给陈卫国。陈卫国借着极微弱的光线,看了一眼怀表,又将怀表塞回胸前的口袋:“现在是11时14分。等11时24分时,从我这里发起进攻。你传令下去,其他方向的兄弟保持警惕,注意防止建奴逃走。弩手注意集火把堡内建奴的火把打掉。安排人去把建奴骑兵做掉,休走漏消息。”

    张俊点点头:“是。”随即再次压低身子离开,小心地避开墙垒上可能的目光。

    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从几个方向集结了数十名一身黑衣的士兵,汇合在陈卫国身后。

    陈卫国一边听着手下小队长的报告,一边从放在土包上的黑袋子里取出一包弩箭,小心地安装在一具小巧的军弩上。在隐隐的月光中,陈卫国静静地看着锋利的三棱箭头,那上面流动着蓝紫色的光。

    十几米外,墙垒上响起散乱的脚步声。十多个一身锁子甲的建奴披甲人从墙垒上走过,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墙下的矮坡和草丛,并没有发现隐匿在草地里的黑衣人们。

    等他们逐渐走远后,陈卫国右手挥动一下,身旁的四名弩手同时扣动扳机。锋利的弩箭划破夜空,将墙垒上的两名建奴射杀。

    “动手!”陈卫国低声喝了一声,双手一拍地面,身子像蓄势待发的猎豹一样弹了起来,上半身压低,双腿闪电般地在地上蹬着,将自己弹向墙垒。在他前方,两个提早出发的同袍早已扎好马步,双手垫在一起。

    陈卫国猛地跳起,双脚踩在两侧的同袍手里。他们身子一沉,又马上挺直,全身力气集中在手上和腿上,将陈卫国向上推起。

    陈卫国借力跳起,双手如同铁爪一般扣住墙垒边缘的雉堞,将身子拉起,一个翻滚消失墙外众人的视线中。十多秒后,两根绳索从垛口里飞出来,众人立即分成两队,快速爬上墙壁。

    之前空军的热气球在夜晚勘察过羊官堡。建奴们以为绝对不会有人知道的内部构造,早已变成地图记忆在所有人脑中。

    第一个上墙的陈卫国刚一落地,别在腰间的军弩便滑落在右手。只用了一秒,陈卫国便将弩箭指向一个回过头的建奴。在那人惊愕的目光中,陈卫国下意识地露出冷笑,把带毒的弩箭射入那人的眼眶里。

    那人“啊”地叫了一声,腰间的顺刀掉在地上,捂着露出右眼一寸的箭尾倒下。

    陈卫国身子猛地弹出,右手抓住那人的左肩一扯,把他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左脚伸出勾住那人的刀子一甩,左手从那人的右侧腋下穿过,在空中抓住刀鞘。身子滑倒在地上,陈卫国把尸体从身上推下,防止发出声音。

    十几米外的墙垒上,一个建奴听到死者生前的叫唤,远远地问了一声。陈卫国一边爬起,一边用蒙古语回答:“没什么事,被一只虫子咬了。”说着,他从腰间取下绳索,将头部的钢爪固定在雉堞上,把绳子丢了下去。

    两分钟后,一共三十名黑衣人已经全部登上墙垒。陈卫国在火堆旁打出手势,安排好任务。

    几名背着大弩的黑衣人沿着垛口分开,将大弩指着堡内空地上还在吃喝的建奴。而陈卫国和张俊两人则各带领一队人,沿着左右两侧分开,将遇到的建奴击杀。

    现在距离巡逻队抵达还有不到七分钟。若是再算上不用走到面前,陈卫国部就会被发现,他们行动的时间不到五分钟。这对于清理一座容纳上百人的堡垒,实在不能算充裕。

    陈卫国需要拿下的是一处高出墙垒一丈的塔楼,上面的火堆若是被点起来,一两里外都能清楚地看到。在路上时,陈卫国便扯开黑衣的腰带,将一身黑衣解下,露出穿在里面的正蓝旗皮甲。这是济州皮革厂的仿制品,外表看着如真品一般无二,实际轻便许多,防御能力也相应地降低了许多。

    他一把扯下黑色头巾,一根小拇指粗细的鼠尾巴鞭子赫然在头顶摇摆。

    “你在干什么?回到岗位上去!”

    陈卫国低着头走向发现他的人,嘴边含着微笑:“我在那边看到外面的草丛一直在摇摆,会不会有尼堪来偷袭?”

    那人骂道:“狗尼堪哪里会来打我们,黄斯通那狗才还被围在东边。要是要去救他,长生岛也不会来我们这!你,是哪个牛录的?滚回去!”

    陈卫国应声站定,目光恍惚地看着对方,左手抓了抓光秃秃的脑门,好像在发呆。

    面前那人见陈卫国站着不动,面色顿时沉下来。他手指着陈卫国大步走来,嘴里开始吐出脏话,挥开右手准备抽他一个耳光。

    陈卫国呆呆地看着对方,待他巴掌抽过来时,他左手忽然一抓,将那人的右手手腕抓住。一直背在身后的右手露了出来,抓着一柄匕首,闪电般地朝那人的胸口刺去。陈卫国的眼睛猛地睁大,面前那人突然咧开狰狞的笑容,右手一翻一扯,顿时反手抓住陈卫国的左手,将他拉得失去平衡。身子则向左后方转动半圈,恰好把陈卫国的匕首避开。

    那人顺势挥开左臂,砂锅大的拳头握紧,食指的鹿角扳指被有意突出,猛然朝陈卫国的脑袋砸来。

    陈卫国闷哼一声,双腿下沉,脑袋偏开,勉强避过那人的拳击。被躲开的匕首在指尖灵活地转动一百八十度,右手反握着刀扎向那人的腰部。那人一拳未中,左手自然地松开拳头,按住陈卫国后背,右肩沉身一撞,便结结实实地撞在陈卫国的下巴上。

    陈卫国脑袋一震,鼻血当即喷了出来,昏昏沉沉地失去力气,被那人压着摔倒在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勉强睁开眼睛,整个视野都在没有规律地乱晃,如同喝多了酒后看到的世界。陈卫国睁大眼睛几秒,终于反应过来,也顾不得摸刀子,身子条件反射般地朝右侧翻滚开,靠着墙壁半跪,双手收在胸前护卫,这才有空观察周遭。

    只见之前将自己撞昏的建奴已经倒在地上,右胸多了一个正在冒血的血洞,身后还有一道一米长的血痕,竟是被铅弹打中,早已死了。前方的塔楼早已被黑衣人占领,被铅弹打死的建奴倒在楼梯边。塔楼上的火把已经被熄灭,两个黑衣人正端着一锅油倒到羊官堡外面,防止被火星点燃。

    一人见陈卫国已经醒来,便伸手抓掉脸上的黑布,伸手把陈卫国拉起来:“长官,下面已经打开了。”

    陈卫国整个脸此时已经肿了起来。他努力地扶着脑袋,试图把倾斜的视野摆正过来:“唔,我悟了,你快去。。。”

    那人点点头,快步从陈卫国身边离开。陈卫国跟着那人的身影看去,只见原先分成两队行动的黑衣人现在已经汇合,正集中了他们带来的步枪和大弩封锁楼梯。下方的建奴没有强行进攻,而是收集了很多木板和沙袋堆叠在一起,掩护着刀手们上来。

    陈卫国张嘴吐出一口血沫,又被鼓起来的腮帮子扯得眼角直跳。他扶着雉堞站起来,慢慢走到西侧的垛口处。在一百多米外的海边,数百朵闪烁的火花已经登上沙滩。远远地看去,好似群星坠入大海。
………………………………

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黄斯通(4)

    5月18日,零点出头。

    从长生岛出海的贺宝刀部、朱国斌部,正在羊官堡前修整。这次参战的部队全部是配马。在深入敌境的环境下,靠两条腿走路的步兵实在过于被动。

    国防军第四营留了一半人在长生岛上协助防御后续,其余人会进入羊官堡,防止这座堡垒又被建奴夺回。后续抵达长生岛的增援部队会和长生岛上的战斗工兵一起,在羊官堡这里修建一处临时港口。我们在解救出被困在流沙口大营的黄斯通部后将撤回这里,通过港口离开。

    朱国斌麾下的骑兵营刚刚跨过辽海海峡,马匹状态不好,此次并不作为骑兵使用,而是和我第四营一起作为龙骑兵参与战斗。当然,若是战局不利,他们也要挥舞刀子去砍人。

    在我们登陆之前,羊官堡已经受到“狼人”的袭击。先头部队抵达时,墙垒部分已被狼人们完全控制,还有几十个建奴在中央空地抵抗。自然,先头部队小心地爆破开堡垒大门,将内部敌人歼灭。

    我在羊官堡大门处接见了偷袭羊官堡的狼人部队。领头的是一个留着后金辫子的高大汉子,穿着一身正蓝旗的皮甲——我注意到这是济州岛的仿制品。随军一同前来的李云睿向我介绍道:“这是狼人部队的指挥官,刚阿,野人女真人,起了个汉名叫陈卫国。”

    我笑着和他握手:“你好,我早已听闻东江镇收留了不少被建奴压迫的异族同志。好好干,对自己的同志,我们一直是一视同仁的。”

    等部队修整完毕后,我和陈卫国一起上马带领部队离开。陈卫国的汉话说得还可以,少数无法表达的地方,他会用蒙古语说出来,再由李云睿翻译。

    他告诉我,“刚阿”在满语中是“刚毅”的意思,这是他爷爷给他起的名字。

    “你爷爷没有一起到东江镇来吗?”

    他摇摇头,青紫一片的腮帮子鼓了几下,叹气道:“被牛录额真打死了,因为上交不了粮食。”

    我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一旁的李云睿转移开话题,介绍了以陈卫国为首的归化女真人和蒙古人在情报方面做出的贡献。从黄斯通在长生岛站稳脚跟开始——那要追溯到天启四年——他就亲手组建起长生岛的狼人,这支同时兼顾对内和对外的特务机构。在从毛文龙处得到一批后金的叛逃者后,黄斯通便在与长生岛相邻的西中岛建立了一处与普通后金村庄完全一样的训练基地,命名为“第二建州村”。

    在这处占地上百亩的村庄里,前来受训的情报人员将作为村民,在叛逃者的带领下过上一段彻底的后金式生活,说满语和蒙古语,做农活,练武艺,还要学会打骂汉人奴隶(当然不会真的有奴隶给他们练习)。直到他们彻底适应了建奴生活,磨去了所有的、过去二三十年的汉人生涯留下的习惯,他们才会被正式授予毕业证书,进入工作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景式的训练方式,我国的情报机构同样采用。黄斯通能在17世纪的明国一隅独立设计出如此先进的训练模式,着实值得夸赞。

    到了快两点的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离开海岸线,行走在只有星光的辽南大地上。士兵们嘴里咬着竹制的衔枚,这可以防止他们不经意间发出声音。当然,由于嘴里一直咬着东西,他们不能用嘴巴协助呼吸,嘴角边又总含着唾液,确实并不舒服。马匹的待遇还好些,嘴被布匹封住,蹄子上包着草,整条行军队伍只有人们低沉的呼吸声,以及马蹄子沉闷的踩踏声。

    夜不收和狼人已经放出一里外,负责狙杀可能发现我们的后金游骑。由于长期使用胡萝卜和鱼肝,我军基本没有夜盲症状,这对于夜战十分有利。

    “不是所有部队都能打夜战。”

    这是某本陆军教材上的一句很重要的话,我始终记得。在封建军队里,只有类似戚家军这样严格训练、营养充足,加上纪律严明的军队才能在夜晚出击。其他的杂七杂八的部队,即便是白天出战,军官们也要倾注大量的精力防止部下逃跑。若是在漆黑一片的晚上上战场,恐怕到了地方就只剩家丁了。

    建奴虽是东亚顶尖强军(注1),能在夜晚和我们较量一番的士兵,也定然是不多的。因此,为了尽早解救被包围的黄斯通部,我命令部队连夜出发。若是情况最佳的话,我们将在黎明时刻发起进攻,一举击溃建奴包围圈。

    走了几公里后,部队在两座小丘的阴影里抓紧时间休息。士兵们取出了嘴里的衔枚,长大嘴巴呼气,同时拿出水囊大口大口地灌水。

    大部队里的侦察兵翻上小丘顶部,身子消失在半人高的野草里。他们会用望远镜搜索周边,配合夜不收一起保证部队行军的安全。

    我带着朱国斌他们一起走到山坡上躺下,看着漫天繁星。五月的晚风有些清冷,吹在身上凉飕飕的,正好带走急行军产生的热量。在家乡的时候,我很喜欢躺在院子里看天空、吹风。辽南一带的维度和青松镇差不多,风和星星也差不多。

    朱国斌躺在我左边,我们都没说话。朱国斌是辽人难民,身上背负着和建奴的血海深仇。此刻,他还在仔细地用手帕擦拭自己的佩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我则睁大眼睛看着夜空。按照出发前的计划,这时候赵智明的热气球应该会飞过我们头顶,将进攻计划和一批补给带给黄斯通。我在尝试寻找它。

    直到休息结束,我们准备继续前进,我依旧没有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间发现他们。可能是时间把握得不准,也可能是他们太隐秘,我没有发现。我希望是后者,毕竟我们没有发现,建奴肯定更不能发现。

    第二次休息时,已经到了四点左右。过去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在随时可能暴露的环境里行走了十几公里夜路,这对我们的体力和精神是很大的考验。

    被放出去侦察的陈卫国回来,告诉我们这是我们能潜行的极限了。他在外面遇到了好几波建奴游骑,目标密集到无法执行暗杀。那些游骑已经注意到羊官堡方向的人很久没传来消息。陈卫国伪装成正蓝旗的传令兵,从他们那里套了一些情报,急匆匆地赶回来。

    士兵们已经从连排长处得到了具体的任务,现在正在做最后的休息。按照天气预报员的判断,今天升起朝阳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后。为避免意外,贺宝刀已经带领骑兵前进到相邻的空旷地带休息,以便快速进入战斗状态。

    两个骑兵营的一千余名战士,以及独立的夜不收、狼人、侦察兵,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东方的天空。那儿此刻尚未亮起鱼肚白。大家知道,当东方出现第一抹光芒时,他们将奋不顾身地踏上战场。

    注1:这里的比较不包括国防军、协从军。参谋部把建奴主力和关宁军主力划分为一等,普通建奴和普通关宁军都是二等。至于明国其他卫所兵团练九边军等等,都被划分为三等到不入流那一堆。
………………………………

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三章  拯救大兵黄斯通(5)

    5时20分,东方的天际出现了极微弱的光芒。

    在基层军官的指挥下,士兵们把没吃完的面饼喂给马匹,将包着饼子的布叠好放进口袋,又把水囊塞进马匹脖子上挂着的小袋子。等把杂物放好后,士兵们又相互检查了装备,弯下腰解开靴子的鞋带从新系好。

    我站在一个小土丘上看着东方,那里隐约有几个影子在打斗,似乎有喊杀声传来。

    几分钟后,李云睿飞马赶来,在土丘下大喊:“中校,建奴发现我们了!”

    我点点头,对身边的方海说了一声,他即吹响哨子,传达了发起进攻的命令。我则从腰间拔出信号枪,对准天空扣动扳机。

    在几公里外的流沙口大营,黄斯通早已集合好了所有幸存的战士。被他亲自带领前来的四百余名磐石营士兵,此时仅剩不到两百人还有行动能力。十几个活到现在的重伤员,此刻正侧卧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微笑着看着其他人。在他们中间,一包从热气球上投下来的黄色炸药已经安好了导火索。

    见到西方天空升起一朵红色的火花,黄斯通面色严肃地举起信号枪,同样打出一发红色信号弹。

    看到东面传来信号后,我骑着马从小丘上跑下,来到小丘南侧的草地上。在那里,早已列队完成的长生岛骑兵营正沉默地看着东方,看着隐隐出现的建奴骑兵。他们的前方,贺宝刀已经一身戎装,抽刀大吼:“骑兵营,拔刀!”

    漆黑一片的天空忽然变得雪白。从天空中的热气球上扔下的照明弹打开了降落伞,镁粉和铝粉燃烧,放出几千度的高温,和三十多万支烛火的光芒。

    顶着惨白的强光,我伸手挡在额头上,看着两里外正在接近的建奴骑兵。他们没有接触过照明弹,自然也更不可能有相关的心理准备。在忽然出现的强光下,原本有序接近的骑兵们飞快地混乱,旗帜在杂乱的人群中东倒西歪。

    罩着黑色斗篷的长生岛骑兵们已经解下了伪装,露出流动着白光的胸甲。五百多名骑士们借着光线调整队列,膝盖碰着膝盖,肩膀并着肩膀,左手握住缰绳,右手举着马刀,形成相距十五米左右的三条横队。银白色的胸甲和马刀反射出慑人的寒芒,横队两侧的排长们高高举起旗帜。黎明的寒风吹动红旗烈烈作响,骑兵们头顶的红缨也在随风摇摆。

    贺宝刀双腿轻夹马腹,胯下的枣红色大马便灵动地小步前进,带着它的主人经过战士们身前。

    “同志们!将军就在前方!击破建奴,解救将军!”

    我皱起眉头,快马跑到贺宝刀身边,伸手拉了他一下。他疑惑地看着我,我深吸一口气,对着骑兵们大喝道,

    “为了祖国,击破建奴!”

    “光复辽东,还我河山!”

    “为了祖国!击破建奴!”

    “光复辽东!还我河山!”

    在骑兵营、龙骑兵营上千名士兵的吼声中,一名号手吹响号角。沉着脸的贺宝刀亲自带队,三排骑兵开始驾马小跑,慢慢朝远处的建奴靠近。

    而在后方,朱国斌带领一些状态比较好的战士上马,腰间插着手枪,右手握着马刀,马匹上还带着弓箭,驾马在两翼遮蔽。其余四百余名士兵们在马上给步枪装好子弹,由我带队向建奴靠近。

    一边带领龙骑兵前进,我一边留神骑兵营的进攻。现在骑兵距离建奴前锋还有一里多,骑兵们一直控制马匹的速度,避免这些兴奋起来的动物过早狂奔,消耗体力。

    进入战时状态后,贺宝刀暂时收起了对我修改口号的不满。他此刻需要准确的判断距离,保证在冲锋的最高速与敌交锋。现在双方距离较远,他们要保持慢步到三百米左右,三百米距离的冲锋是他们最熟练的科目,难度只在于在速度渐渐加快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密集阵型。

    东方的亮光逐渐明显,鱼肚白占据了天际的一角。天上的热气球再次投下一轮照明弹,正巧照在贺宝刀部上方。在正上方的光线照耀下,两侧的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