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如初回忆录-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泰只好又一次磕头,结结巴巴地念起来:“公告众汉人奴隶,今我大宋前来解救你等,汉人逃到墙壁下,可得到我军保护,建奴再不会杀害你们。”纸上只写了这一句话,空白地方还画了几张小图,内容是一个人从坑道中走出,身后跟着举着刀子的建奴。那人走到长墙下面后,墙上的人就射出弓箭,把身后追杀的建奴射死。。。那人脸上还画了一个笑脸。

    张泰颤颤巍巍地抬起头,甲喇额真从他手上收回那张纸,慢慢走到他身后。

    张泰一动不动,不敢回头。满是暗伤的身子睡了一觉,反倒更加酸痛。冷汗很快浸湿衣衫,但他依然如同雕塑一样僵硬。身后传来几声惨叫,一个包衣忽然用汉话大吼:“老子入你娘的尻!婊子养的鞑子!”

    张泰身子一僵,那甲喇额真的吼声立即响起。之后便是连续的打击声,汉话的脏话逐渐散乱,很快只剩含糊的闷哼,最终归于拳头打在烂肉上的声音。

    终于,张泰感觉肩膀被拍了一下。他慢慢转过脑袋,看到那甲喇额真正看着自己。他脸上带着一副舒爽的笑容,甲胄上溅着模糊的血肉。“你叫什么名字?”

    “回主子,奴才叫张泰。”

    “张泰。”甲喇额真慢慢说了一遍这个名字,又微笑着说,“你做的很好。今天晚上你不用挖土了,我给你的主子说说,你立功了,可以睡觉。”

    张泰连忙再一次磕头:“谢主子。”

    等张泰一晃一晃地回到帐篷后,他发现帐篷里的其他人看他的眼神很奇怪。那是一种混杂着羡慕、恶心和痛恨的复杂眼神,其间还隐约掺杂了一丝畏惧。

    张泰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们一眼,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他知道那些纸从哪里来了。那是在他睡着的时候,从天上的澳宋人热气球里抛下来的。

    帐篷外传来鞭打声。除了被杀的几个包衣,其他所有包衣都挨了一顿鞭子。帐篷里飘荡着其他人的小声说话声,张泰听到几句意有所指的话,但他没反应。他太累了,也太疲惫了。

    朦胧中,他忽然有些恨澳宋人。如果没有他们,他和其他包衣就不用来那么远的地方,挖那么累的坑。彭三勇和帐篷外那几个人,也不会被主子们杀死。
………………………………

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六章  守城(1)

    镶蓝旗东面两公里外,东金州湾。

    停泊在这里的旅顺舰队上,炮手们纷纷将炮口的挡板取下,露出一排排大炮。虽然说是舰队,但实际上这支战前才临时编成的船队,一共只有三条驱逐舰和十几条炮艇。东金州湾是后金攻打金州防线的主力所在,两条驱逐舰和七条炮艇被布置在这里,为守军提供火力支援。

    指挥这支舰队的是海军少校张维刚,我当年还在实习时便与他熟识,一个有点闷的中年人。此时张少校正站在驱逐舰的船台上,眺望着一公里外的后金部队。他心中一点也没有战时的紧张情绪,反而有点闲得无趣。远处的防线长墙上,陆军部队已经在热火朝天地开火,而他只能待在静止的船上晒太阳。

    在这个距离上,以肉眼看到的后金兵比脚下的蚂蚁还小。如果他们不移动的话,张维刚还真的无法把他们和沙土分辩开来。在远处的后金部队和一百米外的沙滩之间,稀稀疏疏躺了一百多具残破的尸体,以及被打碎的盾车、翻倒的大炮。这是旅顺舰队刚部署到东金州湾时,后金发起的试探性进攻。他们倒是没出动水师——可能这也和他们没有水师在东金州湾有关,而是在夜间出动一些炮兵,拖拉着火炮抵近轰击。

    然后舰队朝天上发射了照明弹。

    之后就是半个小时的打靶时间。陆地上零零散散的后金炮手被他们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舰炮集火,纷飞的实心弹如暴风雨中的雨水一样淋到头上。只用了不到不到五分钟,后金兵们便失去了对射的勇气,一个个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跑。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划着舢板上岸,轻易地炸掉了建奴遗留在海岸边的大炮,然后又不急不缓地回来。

    在那晚以后,后金便明智地选择和船队保持一公里的距离。目标超出射界的舰队彻底变成存在舰队,海军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甲板上钓鱼和跳水。

    嗯,果然是海军一等人。

    防守此段防线的是登州军的青州团,团长是前任登州镇参谋长刘破军少校。刘破军这次北援辽南,其实算是回援故乡。他原先就是东江镇收留的辽东难民,被转移到山东后参军,一路升上参谋长的位置。

    如今已经是上午10时许,刘破军正待在高出防线五米多的指挥台上观察建奴。早上的时候他收到战情分析,驻守岫岩的东江镇守军放弃城池,在内河舰队的支援下突围,沿着五重河南下出海抵达鹿岛,后续会撤回东江镇本部。岫岩没有经过棱堡化改造,现在还是个正正方方的普通城池,火炮数量不足,守军也是二线部队,失守是正常的。

    围攻岫岩的两红旗建奴顺势南下,增援进了庄河和黄骨岛堡,每日巡查海岸,防止驻石城岛的尚可义(注1)部上来打游击。

    解决了东线的隐患后,待在复州城的皇太极可以把全部精力投注在金州前线。根据最新的情报,后金这次动员的规模比之前预计的要大,八旗总共动员了接近两万人,其中披甲人和余丁对半分。除了后金八旗之外,新组建的汉人部队乌真超哈也成建制出战,战兵人数接近五千人。不算这些战斗人员,各部带领的包衣人数也超过三万,还有约数万人负责运送后续军粮物资,总人数超过八万。

    以后金当时的国力来看,这次皇太极是要赌国运了。后金投入了超过一半的全国武装力量,运输部队从盖州一直延伸到复州大营,川流不息的车队和马队日夜不休。后金的运输部队过了熊岳驿后,便正式进入我军的游击范围,特种部队和侦察兵的破袭无处不在。皇太极决心坚定,派出大批巴牙喇剿杀我军。这些山林出身的猎人身手不俗,加上有主场地利,很快将我军散兵赶出大道。

    今日已经到了6月初,后金大队抵达金州一带已有十余天。就在今天清晨,侦察兵报告上来后金出现进攻倾向,刘破军便吹响集结号,自己穿戴整齐准备迎战。根据战后得到的情报来看,皇太极在修整一周多后直奔刘破军所在的防线而来。他没有任何犹豫,即便他并没有得到相关的情报资料。

    战争在一开始,便进入白热化阶段。第一批投入战斗的是正蓝旗,旗主为莽古尔泰。莽古尔泰在几年前曾经率军攻破旅顺,杀害张盘,没想到几年后再来,面对的却是澳宋大军。

    曾经穿过金州地峡的莽古尔泰,现在肯定对于这里感到十分陌生。原来的原野几乎消失,地上的石头树木全部被搬走。金州防线北面的平野上,无数沟渠纵横,最外围是弯弯拐拐的数道拦马沟,只有半人高,周围没有垒土。然后是一道大约宽一丈的深壕,挖出的土在背后堆成为土墙,土墙高一丈,是锯齿一样的形状,每隔百步左右还有一个堠台,高度超过土墙不少。

    那土墙上飘扬着许多旗帜,上方还有夯土的垛口,其中安装了大大小小的火炮。墙上不时有人影闪动,却是传令兵在快速跑动,将上级的命令传达给基层军官。

    越过连绵的土墙,五米高的金州防线在阳光下反射出淡淡的光彩,远远望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这道青灰色的长墙连接了朝鲜海和渤海,没有一处地方没有重兵把守,试图找到薄弱之处突破,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午11点多,接近12点。辽南大地已经变成后金兵的海洋,各色旗帜和甲胄铺满大地。后金阵线前方雷声阵阵,闪动着红色的炮焰,大概二十门各种口径的红夷炮不断发出怒吼,将六磅到十二磅的铁弹打向一里半以外的金州土墙。一颗颗铁弹呼啸着落入土墙前后,溅起片片黑色的泥土。土墙则一片安静,没有任何还击。

    刘破军面对的建奴火炮数量很多,单位长度战线配备的火炮数量并不逊色于青州团。这个距离上开火,后金必须用很大的仰角开火,炮弹接近垂直地落下来,倒是能越过挡在登州镇士兵前的土墙。

    土墙后自然修建了防炮洞,留守土墙的战士们可以蜷缩在里面躲避从天而降的炮弹。当然,如果不是特别倒霉的话,坐在土墙后休息也没事,这个距离上能被砸死的概率真的很低。大部分的士兵此刻还停留在金州防线里,他们会等到后金大举进攻后再进入土墙防守。

    国防军驻守在这里的重炮营也在还击。他们装备的是专门用来轰击城墙的大倍径加农炮,客串打一下人倒也可以。炮兵们完成测距后便调好炮架,黑洞洞的炮口以大于三十度的角度指向北面的天空。随着几声巨响,炮口喷出的气浪卷起大片泥沙,在前方形成一片白烟和黄沙混合的尘埃。

    重炮后方的炮兵们松开捂住耳朵的手,调头看着堠台上的观察员。他们处在土墙后方,并不能直接看到炮击效果,因此需要专门的炮兵观察员协助。等到观察员报出炮弹的落点后,炮手们再参照火炮手册算出调整角度,修正后再打一轮。

    如此几次后,观察员给出肯定的信号,二十几门加农炮便以战斗射速开炮。重炮团配备的是澳洲本土生产的26倍径“飓风”型加农炮,射程比对面后金的红夷大炮远很多。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分散布置的建奴炮兵,而是直接对着建奴的步兵营地炮击。在观察员的望远镜里,人山人海的后金大队不时被炮弹击中,人群中瞬间出现一条弯弯曲曲的血路。
………………………………

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七章  守城(2)

    重炮营热火朝天地打了半个小时后,堠台上的观察哨发出信号,对面的后金大队开始动了。与此同时,防线上的十几个堠台同时燃起狼烟,表示后金步兵开始大举进攻。

    刘破军早已在堠台上看得迫不及待。后金步兵一直处于挨打不还手的状态,由于距离太远,炮弹准确性很差,他们倒是没有死伤很多,但士气损失确实不小。现在,原先排成一排的后金步兵分出通道,数百辆盾车从人群中涌出,被推着往前行进。

    蚂蚁般密密麻麻的包衣们被后方督战的余丁盯着,呐喊着推动盾车前进。对于这些移动的目标,无法直射的重炮营并没有什么办法。他们继续轰击建奴步兵,留着那些盾车前进,等到距离接近再用中轻型火炮打掉。

    中午过后,长墙上的大门开启,两百多名登州士兵和上千名日本附庸军士兵从门内排队跑出,陆续进入土墙防守。炮组们快速进入炮兵阵地,给之前部署在这里的野战炮装填炮弹。

    随着一声号响,上百门火炮开始轰鸣。黑色的铁球从炮口中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浅浅的抛物线,重重打在一里外的盾车丛中。双方的火炮都在全力开火,唯一不同的就是后金方的大炮数量较少,口径也不怎么拿得出手。

    无数慢吞吞前行的盾车被炮弹打中。这种盾车主体由木头制成,上面装了许多土包,最上方覆盖了一层湿润的牛皮,强度足以抵抗明国所有的火器。部分精良的盾车前护板并非固定死的,而是用活销固定,铅弹打在上面,护板会仰俯卸力,铅弹铁弹往往被折射往另一方向,对上低动能的武器可以毫发无损。

    但是被各种口径的实心弹在500米左右的距离上集中,再结实的盾车也无法发挥作用。如果有人在推动盾车,他就会感觉到前方的盾车猛地一顿,发出一声闷响,随后在零点几秒内,他会陆续听到沙包被打飞、盾车木料开裂和崩碎,以及飞起的木屑插入自己身体的轻响。而在外人看来,这半秒内只有盾车瞬间停下乃至后退,前方冒出一片沙土,后方飞起漫天木片,然后就倒下一地的包衣。

    在这条绵延一点五公里左右的战线上,包衣的命只值一根木屑。

    在盾车的后方,包衣们推着炮车缓缓前进。后金的大部分火炮口径较小,必须推进到足够近才能发挥作用。每一辆宝贵的炮车都由七八辆盾车保护。对后金来说,一门火炮比二十个包衣都珍贵。

    少数白甲兵拿着弓箭站在后面。他们在常年战争中积累了经验,知道零散情况下被实心弹打死是一件很倒霉的事情,因此并没有像包衣们一样恨不得贴着地面匍匐前进。他们的弓箭没有箭头,而是包着沾染红色染料的布头。一旦发现有包衣畏战后退,就会朝他射上一箭。战后,身上有红色斑点的包衣将被全部斩首。凭借这种手段,每个白甲能控制更长的战线。

    在白甲们的威慑下,包衣们终于顶着炮火前进到第一道拦马沟。一米高的拦马沟挡不住活人,却能把沉重的盾车死死拦住。包衣们将盾车顶在拦马沟上,从盾车上取下铲子和锄头便疯了一样挖土。这里距离土墙只有五百米左右,实心弹在这个距离上已经有了足够的精确度。炮兵们直接将大炮对准远处的炮车,微微调高的炮管发出怒吼,两秒后,不幸被瞄准的目标就在拦马沟外变成碎片。

    堠台上,刘破军面色沉静地看着战场,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在参谋部的估计中。面对成体系的防守,即便是澳宋自己,也只能依靠坑道工事慢慢靠近,在近距离上用火炮对火炮、步枪对步枪,再用刺刀冲锋拿下外围壁垒,一点一点地往里面啃。他在战情分析上看到,西面的友军面对的是慢吞吞挖坑道的建奴,自己对面的敌人却想着一鼓作气。

    土墙内,一排排士兵席地坐在藏兵洞内。他们是登州军和肥前藩附庸军士兵组成的联合部队。在隆隆的炮声中,双方士兵都在沉默地休息,不时有人发出低沉的咳嗽。中日两国的士兵互相对视着,彼此的眼神中都透着好奇。

    ————————————————

    多久喜之郎是一名高贵的武士,身体里流淌着多久家家主多久安顺的血脉。在幕府发起九州出阵前,他已经领有五十石的领地,在年轻一辈中算得上出类拔萃。

    嗯,那是好几个月以前的事情了。在幕府发起讨伐战争后,佐贺藩便开始全面动员,早就沉迷于和澳宋人做生意的多久喜之郎被征召,在多久家的军团里当了一个侍大将。武艺只是一般的喜之郎君对佐贺藩的前途感到悲哀,所幸澳宋大军及时赶到,要不他早晚要面对七生报国的命运。

    在多久弥雄——他的堂兄——战死在虚空要塞后,多久家的军团便从一线撤下来,没有在后续的战斗中执行作战任务。在九州和平后,新成立的西南诸藩联盟主席团挑选快速反应部队时,多久军团就被选中,八百名武士和足轻被选出,成为了西盟快速反应部队的两个营,其中一个营由多久喜之郎担任营长。

    此刻的喜之郎正呆呆地看着青灰色的天花板墙砖,那儿有一盏油灯正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忽然间,墙壁里传来一声闷响,油灯轻微地晃了晃,天花板上落下来一些灰尘。

    多久喜之郎下意识地闭上眼,感觉到脸上有尘土落上。他伸手抹了一把脸,终于从自己正在辽南和鞑靼人打战的错乱感中清醒过来。睁开眼睛后,喜之郎看到面前坐着的一个中国人正看着自己笑。喜之郎连忙坐直身子,矜持地点头致意。他们正在藏兵洞里等待后金兵接近,日本士兵和登州镇士兵各自坐成一排。

    对面那登州士兵意识到笑话别人的不妥,很快收起笑容,和身边的同袍小声聊天起来。借着这个机会,喜之郎悄悄移开目光,观察着两米外的中国士兵。

    那人肩膀上戴着军衔标识,绿色的肩章上画着交叉的步枪和两根箭头,表明他中士的身份。衣服是明国军队制式的红色,但模样有了一些改变:肩膀被垫高,腰部被专门改成收缩款式,配上一条武装带

    ,军人的威严感立即显示出来。

    想到这里,喜之郎低头看着自己这一身明显是旧布料改造的附庸军军装,心中不由得对西盟军事委员会感到厌恶起来(注1)。。。只是一低下脑袋,多久又忍不住将对面登州士兵的军靴和自己的布鞋比较起来,顿时更加不快。

    正想着,对面的登州镇中士忽然开口,笑嘻嘻地说:“哎,那倭人,你是从日本来的吗?”

    都知道我是倭人了,还问我是不是从日本来的?难道明国或者朝鲜也产倭人吗?喜之郎心里想着,开口回答:“嗨,我是佐贺藩多久家的,来自九州岛。”他的汉语水平还行,都是和澳宋人打交道的时候练出来的。

    中士点点头,笑出一口白牙:“你好啊,我是张金建,日照府夹仓镇人。我以前听过你们日本,你们是不是分成很多个诸侯,打了一百多年仗啊?”

    喜之郎有些苦恼地想了想,试图解释日本战国的历史:“我们是藩,和中国的诸侯不一样。。。”

    尖锐的口哨声打断了喜之郎。他下意识地回头朝出口看去,外面已满是跑动的人影。右侧的登州士兵在听到哨声后立即从地上弹起,张金建喊叫着将身边的战士拉起,从地上抓起步枪,和班长一起组织好士兵。十秒后,靠近出口的排开始小跑离开藏兵洞,原先安静的战争机器开始运作。

    注1:附庸军的制服、装备,由澳宋军方提供标准和模型,附庸国自己制造。
………………………………

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八章  攻城(1)

    金州防线外150米,最后一道拦马沟处。一名穿着皮甲的建奴正在努力推动自己的盾车。这辆盾车护着他从两里外的军阵出发,一路保着他来到这里,即便被炮弹打中一次也没有散架。

    那建奴发了一声喊,使尽全力地一推,却脚下一滑扑倒在地上。他叫了一声,一巴掌拍在盾车轮子上,眼睛已经发红起来。这辆车在前面几道拦马沟处摔落几次,轮子有些松动,在这紧要处竟打滑起来。他抓着盾车爬起来,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上千米的道路上,被击毁的盾车数不胜数,一眼望去只怕两百辆都有了。成千上万名包衣和真夷混杂着冲锋在大地上,凭借已经坐地的盾车的掩护,他们每跑一百多米便趴伏在盾车后方歇息,找准击毁再冲刺到下一辆盾车后。如此反复,竟没有多少人被炮弹打死在开阔的大地上。

    “阿克索,快来这里!”不远处传来喊叫声,那建奴转头看去,同村的博顿大哥正朝自己招手。

    阿克索一咬牙,对推车的几个包衣大叫一声,让他们跟着自己,便双手撑在地上,在拦马沟的掩护下像狼一样四肢发力,快速越过十几米的距离,躲入博顿所在的盾车的阴影下。

    他刚停下翻滚,博顿便把一把铲子丢给他:“快去挖拦马沟,没时间了!”

    阿克索答应一声,来不及休息便弹了起来,扬起坚实的膀子,如同耕牛一样刻苦地挖掘两米宽一米高的拦马沟。现在他们距离澳宋人的土墙非常近,对方的火炮一打一个准,不快点干活就没命了!

    很快,刚跑到这里的包衣们也被赶上来挖土。他们没配铲子,用双手一把一把将泥土往两侧刨,指甲翻起也不敢停下。

    阿克索在挖土的同时,眼睛一直盯着远处的土墙。他视力很好,要是有大炮瞄准自己,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所幸他视线范围内的几门火炮,一直没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方向。那些布置在土墙上的大炮被几个炮手推动着转向,漆黑的炮口每隔几分钟便闪烁一次火光,紧接着便是浓浓的白烟。每当这时,阿克索都会牙齿一紧,耳朵竖立起来,脑海里回荡着炮车被击中的闷响。

    “冲过去!”身后传来博顿大哥的吼声,阿克索立即丢下铲子往后跑,抓着盾车的扶手一起用力。这辆沉重的盾车缓缓开始运动,一点点碾过被挖开的拦马沟。

    在拦马沟后的宽壕,阿克索等人一起用力,将盾车推入壕沟。这条壕沟宽度一丈,深度倒只有七尺左右,装满土的盾车倾倒下去,还能高出地面不少。

    此刻,整条壕沟已有多处被突破,蜂拥而来的后金兵如同散乱的蚂蚁,实心弹对上这些零乱的散兵效果很不好。领头的博顿率先跳上盾车上的土包,粗壮的右腿猛地一蹬,便拖着一百多斤的身子越过壕沟。阿克索有样学样,左手抓着火绳枪背在肩上(注1),踩着土包便准备跳过去。

    左眼的余光处忽然闪过一抹亮光,阿克索感觉心脏像被人握在手里狠狠捏动一般。强烈的恐惧让他下意识地改变跳动方向,左腿一软便朝壕沟落下。

    还在空中时,阿克索耳中便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一股裹挟着黄土的热风从后方传来,扑打在他的背上。他来不及多想,刚一落地便努力用右手撑着墙壁,试图阻止自己扑倒在地上。

    感受到左手皮肉被扎穿的疼痛,阿克索脸皮一阵抖动,定在原地十多秒才从痛楚中缓过气来。他此刻正弯着腰,身子形成一个半圆形,左手和双脚都被洒在壕沟里的铁蒺藜刺穿,右手撑在湿滑的墙壁泥土上,保持着脆弱的平衡。

    阿克索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