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爱才?”韦乞力徐尚摇头道:“你以为此人会投降我吐蕃?如果他真的贪生怕死的话,就不会主动留下来断后了。”

    “那您的意思是?”

    “本相只是想感叹一声而已,唉,论钦陵之后,我吐蕃人才凋零,比大唐可是差远了。”

    顿了顿,又自失地一笑,道:“不过,这也没关系。唐人有才,却不能用之。比如大唐的岭南王崔耕吧,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是有他坐镇,我吐蕃又岂敢北侵?今日之事也是如此,若非唐人自乱阵脚,王海宾又岂会落到如此境地?所以,天命还是在咱们吐蕃这一边。”

    司秦海是韦乞力徐尚的心腹,说话没什么顾忌。挠了挠脑袋,道:“不是末将长他人的威风,灭咱们自己的士气。就算王海滨死了,这不还有什么大唐双耀吗?这二人不仅杀法骁勇,还智勇双全,险些有几百人破了咱们的十万大军。大相您是不是高兴得早了点儿?”

    “一点都不早。”韦乞力徐尚眉毛一挑,意味深长地道:“本相可以肯定,不管咱们此战胜败如何,王海滨一死,大唐双耀也活不了多久了。”

    ……

    ……

    这边郭子仪和张守却不知韦乞力徐尚的预言,现在他们正在渭源县梁家庄内休整。

    没错,就是梁家庄。

    一来,此地背后就是大山,跑路方便。二来,此地存着当初缴获的吐蕃辎重,粮草问题上不用担心。

    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崔耕等人就在梁家庄内栖身。并且派出斥候,探听外面的消息。

    不出预料地,断后的王海宾战死沙场。吐蕃人又分出五万大军,与原来的残兵败将一起,守住了长春谷。

    李隆基数次派出军队猛攻长春谷,都无功而返。现在吐蕃人士气极旺,以为必能取胜,甚至活捉大唐皇帝。

    梁家庄内。

    崔耕往郭子仪和张守的脸上看去,沉声道:“如今能力挽狂澜的只有咱们了,二位敢不敢再干一票?”

    “再干一票?”郭子仪道:“你是说……咱们再乔装改扮,夜袭吐蕃大营?不好吧,人家败了一次,能不有所准备?”

    崔耕道:“你得这么想,在吐蕃人看来,咱们冒了一次险,又岂敢再冒第二次险?所以,吐蕃人的准备是肯定有的,但内心之中,未必就把咱们当一回事儿,这其中未必就没有可乘之机。”

    张守沉吟了一下,道:“嗯,有搞头儿。若与吐蕃大将易地而处,我也会以为,咱们肯定已经远彪万里了,绝不会想到,咱们还要故技重施。”

    崔耕高兴地道:“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咱们这次是三千多人,可不是之前的六百人,定能给吐蕃人一个大大的惊喜1”

    “之前……”郭子仪重复了一句,脸现黯然之色,道:“之前要是朝廷早点发兵,王节度也就不用战死了。”

    “呃……”

    崔耕和张守面色才沉凝,无言以对。

    在张守的想法里,朝廷贻误战机,这事儿干的的确不怎么地道。但他在军中久了,见的龌龊事儿多了,对朝廷的做法儿倒说不上多么愤慨,所以不愿意说些泄气话。

    崔耕则心中暗暗有了一丝欣喜,郭子仪有如此想法,自己的撬墙脚大计,就有了指望。

    想想也不奇怪,郭子仪今年才十六岁,阅历不广。刚加入朝廷大军,就亲身经历了此等龌龊事,那三观能不受到巨大的冲击吗?

    最终,他叹了口气,道:“待咱们立下了大功,就可以上表,为王节度申冤报仇了。想必,陛下再受人蒙蔽,也不会一直偏听偏信,让忠良含冤吧?”

    嘴里这么说着,崔耕心里却想道,世上之事哪有简单?莫管此事别人是怎么劝的,最终的拍板决定是李隆基下的?若不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李隆基会主动认错?那怎么可能?

    郭子仪啊,郭子仪,咱们走着瞧,令你大失所望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

第1226章 吐蕃大溃败

    但不管怎么想的吧,崔耕等人的当务之急,还是故技重施,再偷吐蕃人的大营。

    此行危险不?当然危险。若从自私自利的角度来看,崔耕最好的应对,还是劝郭子仪和张守离开吐蕃的势力范围,回去大唐请救兵。

    然后,崔耕再搞些小动作,让张守和郭子仪在朝廷这边待不下去,只能投奔岭南道。

    不过,尽管崔耕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大事上绝不含糊。还是那句话,他一直想着,有着自己出现的历史,总不能比自己没出现的历史还要差吧?

    所以,在明知此行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还是提出了这次的行动计划,并且亲自参加。

    这次没有郁理敢做内应了,但是那些吐蕃人的衣服还在。

    当日,张守带着身着吐蕃服饰的六百精锐在前,崔耕和郭子仪带着三千左右身着大唐服饰之人在后面四里外紧紧跟随。

    事实上,这才是历史上王七百破十万的布置。

    “不好啦!不好啦!”

    远远望见一队吐蕃人迎了上来,张守操着吐蕃语大声呼喝,道:“唐军的援兵到啦,足有几十万人,快逃命啊!”

    “那唐将太厉害啦,不在王海宾之下!”

    “岭南王崔耕也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咱们打不过啊!”

    “跑得慢了,就别想回去啦!”、

    ……

    张守手下们也齐声呐喊。、

    “站住!站住!”那吐蕃将领尽管心里面打鼓,还是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训斥道:“你们是谁的手下?哪部的队伍?竟敢胡言乱语,乱我军心!”

    “嗨,什么乱军心啊!我这是通风报信。”张守喊道:“唐军马上就要杀到,大家再不跑就来不及了!你若胆子大,就留在这儿挡着唐军,别拦着我们!”

    “我……”

    “我什么我?好狗不挡道,闪开!”

    张守一马当先,率领这六百人马猛往前冲。那吐蕃将领还想拦一下,三招两式间就被张守挑下马来。

    然后,张守也不恋战,带着手下的兵马虎啸而去。

    眼见主将死了,那帮子吐蕃人可傻眼了。

    怎么回事儿?这些同僚怎么就敢为了逃命,辣手杀自己人?

    瞧他们的本事,可是相当不错。难道说……他们身后的唐军,实在非常可怕?

    另外,自己可怎么办啊?到底是追上去给主将报仇,还是四散逃命?

    就在他们犹豫之际,远方一阵人喊马嘶之声传来。

    “冲啊,杀啊!莫让韦乞力徐尚跑了啊!”

    “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功名但在马上取,博个书生万户侯!”

    ……

    这些人操的全是汉语!

    很显然,唐军的主力的确到了,刚才逃命的那些人没说谎。

    那还等什么啊?

    跑吧

    顿时,这些吐蕃人唯恐爹娘生了两条腿,四散奔逃。

    在古代,对于军队来说,晚上的混乱是非常致命的。由于军中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一阵哭声,莫名其妙地炸营之事都是有的。

    这些吐蕃人一跑,不断将恐慌散布到吐蕃人的其他大营,再次引起了大规模的恐慌。

    深夜中,甚至有些吐蕃人开始自相残杀起来。

    就这样,张守一路疾行,身后的吐蕃人一阵大乱。眼瞅着就到了中军,还没等守门的兵丁明白怎么回事儿呢,张守已经带着兵马直冲而入。

    而且,他们一边喊着,一边四处放火!

    吐蕃人刚组织了一些人手,要围剿他们,身后穿着唐军服饰的人也到了。

    崔耕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人,吐蕃人黑灯下火的哪知道啊。当真以为唐军主力援军已至,吓得赶紧逃命。

    非常完美!

    这才算再现了历史上王七百破十万的神话!

    吐蕃中军帐内。

    “大相,快醒醒,快醒醒啊!”吐蕃大将司秦海焦急地将韦乞力徐尚唤醒,道:“唐军主力杀到了,咱们快逃命吧!”

    韦乞力徐尚面色微变,揉了揉眼睛,道:“不会吧……”

    “不会什么啊!您莫不接受现实啊!您听我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快走!”

    “什么不接受现实?”韦乞力徐尚眼中精光一闪,道:“唐军大规模地出动援军?咱们的探子能不知道?几十万人的行动,得需要多少粮草,能瞒得了人?”

    “可是,可是外面的确是唐军到了啊!您听听,外面的喊杀声……”

    “喊杀声再响,也说明不了什么。这定然是唐人的小股军队,你赶紧派人……”

    噗通!

    话刚说到这,一个吐蕃军士冲进了大帐内,一支雕翎箭透胸而入,很显然是活不了多久了。

    他大声道:“大相快……快走,兄弟们顶不住了!”

    “啊?”

    韦乞力徐尚这回也不敢倔强了,赶紧穿上衣服,出了大帐,但见四下里已经火光冲天。

    有小校牵过马来,道:“大相快上马,唐军马上就到。”

    说话间,远方马蹄声响,一支唐军已经冲着韦乞力徐尚的方向直冲而来。

    那小校见状,声音都变了,道:“为首的大将是大唐双耀之一的郭子仪,您走得慢了,必为其所虏。”

    “什么?郭子仪?”韦乞力徐尚猛地一跺脚,道“我就说嘛,这只是一小支唐军部队!悔不该当初没大索四方,把他们搜出来!”

    然而,现在明白有什么用?后悔有什么用?

    崔耕等人第一次偷营,吐蕃人韧性颇强,那是因为,他们发动的时候,天已经快蒙蒙亮了,再过一会儿,天光放亮,大家的心里没那么慌乱。

    但现在不同,半夜三更之时,被他们这么一阵杀人放火,吐蕃大军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现在早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了。

    换言之,韦乞力徐尚就是想传令围剿郭子仪,也找不到执行命令的人。

    眼瞅着郭子仪杀至,他也只得长叹一声,翻身上马,逃命去也。

    ……

    ……

    噗!

    待到天光放亮,韦乞力徐尚望着自己身边的几十骑,吐出一口血来,道:“两场大败,是被同一伙唐人,用同一个法子打败的!传扬出去,老夫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啊!”

    司秦海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只得道:“大相也不必太过自责,虽然在长春谷的兵马丢了,但咱们在其他地方还有二十万大军,也不算一败涂地啊!”

    感觉这话也太没说服力了,又补充道:“就算这次算咱们败了……但您阵斩了王海宾,也不是全无收获吧?”

    “对,王海宾!”韦乞力徐尚给自己打气儿,道:“也不光是王海宾,还有大唐双耀。老夫的计划也该发作了,莫看张守、郭子仪立下了此等奇功,等待他们的……却是那当头一刀!”
………………………………

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

    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唐军这次可没坐失良机。就在吐蕃军大乱的时候,李隆基派出秦州三度府果毅郭知运,带三千精锐出击,配合郭子仪等人的行动。

    不是李隆基吝啬,实在是夜战的不确定性太多,人多也用处不大,非得派出绝对的精兵强将不可。

    此时大唐国运昌隆,名将辈出。郭知运的本事,绝不在张守、王海宾等人之下,麾下这三千人更是精锐之极。在历史上,突厥第一高手同俄特勤,就是被张知运所部射杀的、

    这次的夜战,郭知运同样表现了卓绝的指挥能力。他带着部属一进战场,就如同心有灵犀一般,和崔耕等人密切配合起来,将吐蕃人杀得溃不成军。

    待天光放亮,李隆基又派出主力,一举夺回了长春谷。

    此战共俘吐蕃军六万,斩首两万,缴获牛羊一百六十万匹,其他辎重无数。若再算上逃入深山,不成建制的吐蕃人的话,完全可以说,这次吐蕃北侵的大军已经损失一半,唐军对吐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

    至于这场胜利的大功臣么,当然是郭子仪、张守了。

    尽管崔耕、郭子仪、张守这三人是隐隐以崔耕为首,但无论从名望还是官位上来讲,“崔炎”都不能与这二人相提并论。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此战过后,大唐双耀定能飞黄腾达,就是直接封侯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至于“崔炎”?他能从无品无级的“队正”升为七品官儿,都得祖坟上冒青烟儿了。

    先锋营,大帐内。

    一桌好酒好菜已经摆好。

    张守和郭子仪都感到非常不好意思,频频给崔耕递酒。言谈话语间,对崔耕尽是满满的亏欠之意。郭子仪甚至赌咒发誓,在面圣的时候,一定为崔耕美言几句,就是自己不当官儿,都得让崔耕封妻荫子。

    崔耕简直哭笑不得,连忙表示,郭子仪不但不必在李隆基面前提自己的名字,而且完全不能提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身份尴尬,根本就不能见光。

    对于他这个说法,张守和郭子仪当然不信。

    这年头君王出口成宪,“崔炎”身上就是背着几十条人命,立下如此大功之后,皇帝一句话也就免了。非但如此,此事还会被传为美谈。

    所以,他们都觉得,崔耕这个说法,不过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罢了。

    崔耕不经意间露出的郁闷之色,更坚定了他们的猜测。

    然而,崔耕哪是因为不能面见李隆基而郁闷啊,他是因为自己这些日子的白忙活而郁闷。

    很显然,此事过后,张守和郭子仪定然在朝廷这边身居高位,自己的挖墙脚大计,已经完全失败。

    当然,不管郭子仪和张守怎么误会崔耕吧,他们总不会直接把话挑破,令崔耕难堪。

    于是乎,二人将一顶顶“高风亮节”“不慕富贵”“国士无双”……的高帽子,如同不要钱一般,冲着崔耕的丢了过来。

    崔耕尴尬之极,功夫不大,就以“不胜酒力”为借口告辞,准备回自己的帐篷内休息。

    可正在这时

    “报!”

    一名军士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帐内,上气不接下气儿地道:“钦……钦使,朝廷派的钦使到了,两位将军快快迎接吧。”

    大家战场上拼杀,还不就是求个封妻荫子吗?郭子仪和张守同时想到:很好,这是朝廷要论功行赏了。

    当即,给了崔耕一个歉意的眼神,随着那军士走了出去。

    此时一名中等身材,国字脸,四五十岁的官员,带着五十名甲士来到了帐外。

    张守还真认识此人,微微一抱拳,道:“这不是杜将军么?想不到今日竟是您来传旨!”

    然后,又扭头对郭子仪道:“某来引荐一下,这位就是左监门兼杜宾客。杜将军,这位就是刚刚立下大功的郭子仪。”

    郭子仪听说过杜宾客。

    当初薛讷进击契丹,不光是崔日用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位杜宾客杜将军也向朝廷上表,提出了反对意见。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崔日用不归薛讷管,可以畅所欲言,而杜宾客却整好是薛讷的直属部下。敢打自己顶头上司的小报告,这位的胆子真是相当不小。、

    后来薛讷丧师十万,没法儿对朝廷交代,很是没节操地向朝廷弹劾了几个麾下大将,说是他们贻误战机,才致使自己有今日此败。李隆基一怒之下,将这几位都砍了脑袋。

    唯有杜宾客因为提前上书不看好此战,薛讷没法子弹劾他,才幸免于难。

    所以,时人都认为杜宾客智勇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然了,杜宾客虽然在世人眼中评价颇高,虽然官职远在郭子仪和张守之上,但这二位并不怕他。

    道理很简单,有本事你也五千破十万啊,而且是连破两次!有本事,你也有救驾之功啊?!别看你官职比我们高,再过一会儿,说不定谁的官职高呢。

    所以,张守见了他只是微微一拱手而已,那暗含的意思,就是平礼相待。

    郭子仪也是这么想的,同样是微微拱手,道:“杜将军的大名,郭某人真是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真是幸何如之?”

    按道理说,杜宾客此时就该与这两位新贵称兄道弟,结下一份儿善缘。可杜宾客却根本就没接这二位的话茬,眉毛一挑,道:“崔炎何在?”

    “啥?崔……崔炎?”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朝廷认为此战功劳最大的不是自己二人,而是崔炎?这也太英明神武了吧?那自己刚才在大帐内安慰崔炎,岂不如同一个跳梁小丑一般?

    杜宾客道:“正是。本将军要向崔炎传旨,尔等还不快将他叫出来?”

    张守咽了口吐沫道:“难道……您这回只是来给崔炎传旨的?没我俩啥事儿?”

    “那倒不是。”杜宾客意味深长地道:“给崔炎的旨意比较重要,必须先对他传旨。至于陛下给二位的旨意么……咱们待会儿再说。”

    “喏。”

    他们赶紧进账,通知崔耕。

    事实上,崔耕已经在帐内听了杜宾客的话了,当真是吓了个魂飞天外。他暗暗寻思,怎么回事儿?难道李隆基发现了我的真实身份了?特派杜宾客来捉拿我?这可怎么办?有张守和郭子仪两位绝世猛将在这,我就是想跑也跑不了啊。

    噗!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忽然身后的帐篷被人利刃割开,有一道白影钻入了帐内。

    正是剧士开!

    他不顾郭子仪和张守的满面疑惑之色,趴在崔耕的耳边道:“王爷,不好了,咱们的营盘,已经隐隐被朝廷的兵马保围了。您可得早作决断!”
………………………………

第1228章 大恩却成仇

    被朝廷的兵马包围了?不用问,这是针对我的啊!事到如今,也唯有死马当活马医了。

    崔耕心思电转,低声吩咐道:“本王暂与杜宾客虚与委蛇,你赶紧想办法混出去,通知剑南道的兵马来救驾。对了,顺路将黄有为、杨玄琰找来。”

    “得令!”

    剧士开尽管明知道混出去的希望不大,还是赶紧钻出了帐篷,依命行事。

    郭子仪则看了个莫名其妙,道:“你们在搞什么鬼?快点吧,朝廷的钦使在外面等着呢。”

    “呃……没什么,没什么。”崔耕叹了口气,道:“你我相识即是有缘,只是今日这缘分恐怕尽了啊!记住,待会出去之后,千万莫和某表现的太亲近,免得惹祸上身。”

    张守疑惑道:“难不成崔兄真犯下过什么通天大罪不成?即便如此……也牵连不到我们俩吧?”

    郭子仪也疑惑道:“怎么听崔兄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想和我们有瓜葛似的?告诉你,某这条命是你救的,就是你真犯了什么通天大罪,某也会拼了性命为你求情!”

    张守也道:“对,也算我一个!俺就不信了,有咱们仨的救驾之功,什么罪过不能抹了去?”

    “二位的好意某心领了,只是……”

    咚咚咚

    话刚说到这,随着一阵脚步声响,杨玄琰和黄有为,从帐外钻了进来。

    与此同使,外面杜宾客的声音响起,道“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崔炎速速出来接旨!”

    “咱们快出去吧。”

    崔耕刚才说那番话,主要目的还是拖延时间。本来么,他出去接旨,是非常严肃的场合,郭子仪和张守两个大男人,能和他表现的多么亲近啊?

    当即,他带着杨玄琰、黄有为以及郭子仪、张守一起,去见杜宾客。

    “你就是崔炎?”

    “正是下官。”

    “行了,跪倒接旨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崔耕等人皆跪。

    但是,与此同时,杜宾客带来的那些甲士,却依旧站得笔直,而且手握到了腰间的刀柄。

    危险!

    崔耕一中一凛,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杨玄琰和黄有为也暗暗做好了准备,做最后的反抗。

    可那杜宾客一开口,大家都傻眼了。

    李隆基这次的圣旨,没有用什么骈四俪六的文字,而是通篇大白话,即便目不识丁之人,也能一听就懂。

    这道圣旨的大意是,这两次五千破十万的大功,主要是崔炎一个人的。

    其人智深如海,不让古之诸葛孔明其人勇冠三军,就是关羽张飞再世也得甘拜下风。

    所以,特加封崔炎为宋国公、左羽林将军,赐彩帛三千锻,吐蕃奴隶五百人,以示荣宠。

    崔耕听完了,是彻底懵圈儿了。

    他暗暗琢磨,李隆基不知道崔炎的真实身份也就罢了,怎么这赏赐如此出格?

    好么,一下子就到了公爵,就算把崔炎的功劳都摆到桌面上,也是升迁太速了吧?

    然而,这还没完。

    杜宾客念完了圣旨之后,一使眼色,顿时,有名甲士将三支响箭射向了半空。

    顿时,御营内骑兵四出,将这份圣旨在唐军各营地内高声重复。普通士兵懂什么,顿时齐声呼喝崔炎的名号,把他当成了力挽狂澜的大英雄。

    崔耕见此状况,越发糊涂了。

    待那阵阵呼啸声渐低,他轻咳一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