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登基吧,少年-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是赵六!带了三十人,用火箭射站笼,没有救人的意思。”
秀秀小脸气鼓鼓道:“怎么一个一个的,好好的日子不过……”
邓老爷看向霍宝身后:“人呢?带回来了?”
“县衙呢,表叔回来了。”霍宝道。
爷孙俩人少不得又追问一二,什么滨江打下没有,怎么打的,伤亡多少,之类的,还问了几句张三。
霍宝捡着知晓的说了,剩下的也只能摊手。
到底主心骨回来了。
邓老爷眉头都舒展开了,秀秀面上也带了笑:“滨江挨着长江,有刀鱼,可好吃了,不晓得爹这次带了没有。”
“爹怎么会忘了这个?叫人预备了,明天就送来。”
随着说话声,邓健大踏步进来。
“爹!”
秀秀一下子蹿了过去。
邓健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瓜子,对邓老爷拜了下去道:“爹,我回来了,让爹担心了!”
邓老爷忙起身扶起,上下看了好几遍,眼见女婿毫发无伤,才红了眼圈道:“我上了年岁,实受不得这牵肠挂肚……往后健儿再出去,还是带了我同秀秀两个……一家人在一处,总比两下里担惊受怕强!”
“爹?”秀秀拉着邓健的衣裳,小脸发亮,眼中满是期待。
“没有下回,孩儿以后就守着曲阳这一亩三分地儿!”邓健扶了邓老爷重新坐下,道。
“好,好,好!”邓老爷拍了拍女婿的手,才算真的放了心。
赵六是邓健多年的伙伴,爷孙俩怕他心里难受,都闭口不问。
霍宝这里更不会提那茬。
倒是邓健,询问了“真假信徒”的事,十分满意,满口赞道:“这招用得好……白狗子披着佛教的皮来糊弄老百姓,咱们也按佛家的规矩来收拾他们。成了‘假信徒’,就不用分先来后到,想要在曲阳指手画脚那是发梦……你那个纠察队,明儿也开张,按照户籍册子,将这县里好好趟一遍……”
霍宝起身听了,听到最后忙摆手:“侄子只写了白衫军纠察,表叔安排两屯人就是了。童军才扩军没几日,正是该操练的时候。”
“还是童军吧,你是徒三爷的外甥,先一步亮出白衫军的旗也合情合理……县兵这里,不着急改弦易辙,等滁州小子再说。”邓健道。
这是在县衙立威的好机会,邓健真心给了,霍宝也就不再推迟。
邓健既是有心栽培,霍宝少不得也替他操心一些,道:“表叔,这弥勒教流传广不说,还上下分明,教众极尊崇教首……趁着外头人手没伸进来,这曲阳教首之位还得推咱们自己人才好……”
邓健听着,面上带了郁色:“这一时去哪儿找去?我素来不信这个,除了秀秀那个不知好歹的堂舅,身边也没旁人信这个!”
邓文书与邓健不是一条心,犯下大错,不死也要重罚,怎么可能将他推到那么重要的位置。
邓健曲阳军政一手抓,这教首一立下来,名义上的尊崇还在邓健之上。
要真是推了不妥当人上去,回头再与邓健争权,可不是叫人坐蜡。
可不早早占了位,等邓健换了白衫军旗,还能拦着上面指派教首下来传教?
“我来吧!我做这个教首,旁人我不放心!”邓老爷起身道。
“爹……哪里就劳烦您老人家……”邓健不赞同。
弥勒教传了数百年,近十来年在淮南道大行其事,要是邓老爷信教早就信了,哪里等到今日。
他是不信的。
“不就是持五戒?吃素好,大夫上月还告诫我,往后少吃肉,有钱难买老来瘦!”
邓老爷却真是来了兴致:“莫要拦我,我还没老的动不了,找点乐子有什么不好?还是你嫌弃爹,只想着让我做老废物!”
………………………………
第五十四章 当用的人才
因邓健离开暗中汹涌的曲阳,又因邓健的归来平静下来。
百姓依旧过自家小日子,直到白衫军纠察上门,摸查弥勒教徒。
家中有无教徒?
有,是何时信教?
从何时何人处传教?
没有,是否有倾向?
这“真假信徒”之事才过了一天,百姓们多少听到了风声,都悬着心。
这白衫军不是被邓县尉撵走了么?
怎么城里又有了?
之前邓县尉不在,白衫军露头就露头了,怎么邓县尉回来,白衫军还在?
迷迷糊糊的老百姓,有老实的,有什么应什么;有的想得多,生怕上头有什么反复,咬死自己什么也不信。
所谓白衫军纠察,就是四百童军充数,分了四十什,按照户籍册子,东南西北四城同时入户摸查。
其中,领头的都是黑蟒山下来的,跟着学了两个月字儿,可以做简单记录。
这一日摸查下来,县中还有人的七千多户查了一千六百户。
这一千六百户中,承认供了弥勒的四百来家,看似只占了四分之一,可这只是承认的,并不包括隐瞒那些。
根据入户童军的查看,剩下那一千多户人家中,有香火味味儿、查到佛龛痕迹的还有两、三百户。
这四百多家承认的,有四分之一是受家中老人影响,早就供奉弥勒像的。
有四分之一是前些年开始供奉的,之前传教的街坊已经在两月前随白衫军往陵水去了。
剩下一半,就是县城“配给”制后,常去县衙领口粮时被邓文书等人传教。
等这数据交上来,霍宝都要佩服邓文书了,固然狼心狗肺,可这洗脑的功夫也真是厉害。
再想想那一日县衙门口,那些被发现事佛的儒生开始时心虚害怕,可听邓文书舌灿莲花说了一番,就各个悍不畏死起来。
这是人才啊!
想着邓健今天就要讯问处置这些人,霍宝坐不住,起身寻邓健去了。
那“假教徒”三十六人,邓健已经刑讯了一遍。
他是曲阳之主,没有顾忌,老实开口的还罢,不老实的就上了板子。
邓文书说的豪气,将挖地道、藏生漆的事都揽在自己头上,实际上还真没那个份量,可也不是打酱油的。
与赵六同谋,为赵六的人打掩护,故意拉了拴住等衙役子弟入教,这几条是跑不了的。
如今曲阳高层都看着,赵六已授首,按照邓健素来脾气秉性,邓文书这个同犯也是被“大义灭亲”的下场。
霍宝赶来时,就听到邓健道:“留下全尸,也算全了亲戚之情!”
“邓老爷那边怕是难过,实是不行,撵走就是了!”相劝的是李千户。
“还是该死,不杀一儆百,谁都敢算计县尉了!”这是张千户。
见霍宝来了,三人都歇了话头。
霍宝没有旁敲侧击,直接说了摸查一日结果与邓文书的“传教之能”。
“邓仁竟然传了两个来月的功夫,还瞒的严严实实,衙门里那些酸生没一个好东西!”张千户皱眉道。
“要么粮食换大营派发,要么县衙换大营这边掌管,可不能由着那些人瞎几把捣鼓!”李千户也道。
邓健没有说县衙的事,反而问霍宝:“你觉得邓仁能用?”
“邓仁直接杀了可惜了,能用当用。滨江百姓或是捕鱼、或是跑商,多有辅业,比其他县城富裕,弥勒教传的不足。送邓仁去滨江‘传教’,说不得正是助力!”霍宝点头道。
实际上滨江是幌子,最适宜邓仁传教的地方是金陵。
等淮南局势明朗,大家也就都该盯上江南。
先一步安排人过去“传教”,将金陵教会握在自己手中,说不定日后有奇功。
霍宝开口,邓健点头,张、李两位便也不多事。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邓仁还是结结实实挨了五十板子。
*
傍晚,众人来到四方客栈。
今晚四方客栈摆鲥鱼宴,主要食材就是滨江送来的鲥鱼。
压着车队送鲥鱼的不是旁人,正是马驹子、牛清两人。
水桶里放了江水,里面放了鲥鱼,运到曲阳时都是活鱼。
十来辆骡车,百十来人护送,明面送的是鲥鱼,实际上是运回来十五万两银子。
这十五万两银子,送来给霍宝接收,可并不是霍宝的银子,而是邓健、霍五、薛七三人的“份子钱”。
马驹子、牛清也是因这银子才知晓“商道”的事,眼珠子都红了。
见了霍宝,两人就将他簇拥到一边。
马驹子抱怨起来:“宝兄弟,怎么就记得各位叔伯,忘了咱们小一辈了?”
牛清则带了恳求:“要不让我过来吧?五叔那也太平着,我在那边闲着也闲着。”
“就是,如今这世道路上不安生,想要蹚道儿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不是姐姐小瞧,童军那边都是半大孩子,到底叫人不放心。”
说来说去,就是小一辈想要参合一下。
可人多就乱了。
这“蹚道儿”蹚的不仅是走私的商道,还有霍家父子的安排在里头。
霍宝摊手道:“师姐与表哥作甚这么死心眼?我这一摊,几位长辈占了六成份子,剩下四成一成是我的,三成养童兵。你们挤进来,顶多与我分了那一成,有什么意思?我这边瞅准的是江浙,你们往湖广方向不就行了!要是缺本钱,就寻几个长辈凑凑,要是想要做独家买卖,就自己想法子,不是比搅合在一起强!”
“啊?”牛清惊讶出声:“这倒是一个法子,可湖广那边路不熟啊?”
霍宝翻了个白眼:“江浙谁熟了?本就是外行,想要插进去,都要重头经营。”
马驹子眼神烁烁,已经在思量霍宝说的可能性。
霍宝将“走私”利润分配说清楚,两人倒不好意思再纠缠,否则倒像是从霍宝碗中抢食。
等到开席,做东的是邓健祖孙三代,客座的是张、李、王三千户,还有霍宝、霍豹、侯晓明、马驹子、牛清。
鲥鱼是“长江三鲜”之一,又称“五月鲜”,正是应季。
席面主菜就是一道清蒸鲥鱼、一道鱼羊鲜。
邓老爷是老饕,秀秀也是个小吃货,爷孙两人只顾着埋头大吃。
其他人各有思量。
张、李、王三千户都是邓健心腹,已经看出邓健明面上盟友是徒三爷,私下里信任的是刚占了滨江的霍五。
看看少年英姿的霍宝,再看看还是年岁相当的秀秀,这明显是“亲上加亲”之意。
更难得的是,这霍宝是霍五亲子、徒三外甥,一人牵着两头。
三人都是邓健麾下,自是盼着邓健越稳当越好,这好的同时自家也不能被抛下。
“小宝爷,我老张敬你一盅……”张三起身道。
霍宝并不托大,忙站起来,双手端了酒盅:“张三叔说笑了,当是小侄给张三叔赔罪才是……到底处事不当,怕是吓到了大姑母……”
张大姐、张姐夫只是普通小老百姓,亲眼目睹杀人事,回家就病了。
应该是真的吓到了,也有担心儿子、兄弟的缘故。
张三摆摆手道:“是我那老姐姐糊涂,太宠孩子……三十出头才得了这一个,眼珠子似的,当闺女似的养,十五、六还不知轻重好歹,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说到这里,顿了顿:“这就是我要央求小宝爷的事儿了。到底是我亲外甥,又不能将他关在家里一辈子,少不得要让他懂些道理,可自家人实是下不去手……让他走个后门,进童军做个小卒子,摔摔打打出来,总比跟大闺女似的一遇事就哭哭啼啼强!”
霍宝哭笑不得:“张三叔这是逼着小侄做坏人啊?”
“小宝爷就看我的面上,帮老张一把!”
“入童军不是不行,只是童军自成立起就未曾徇私,一向是‘能者上、庸者下’,高家哥哥能走到哪一步,小侄可不能保证!”
“不指望他走到哪一步,操练出来,有担当能自己拿主意,就是成人了!”
张三条件放这么低了,霍宝还能说什么?
他一下饮尽杯中酒,算是应下张三请托。
李千户在旁“哈哈”笑,指着张三道:“上回就跟你说,让你送外甥去童军,你说你外甥还小,现在还是落到小宝爷手中了吧!”
李千户没有外甥,却有个幼弟,今年十五,早在童军扩充时就塞了进来,凭借自己本事,已经是什长。
“是我墨迹了。”张三自罚一杯,揭过此事。
王千户座次在张、李之下,看两人吹捧霍宝,心里不由问候两人长辈。
艹!
好好的兄弟,做人不厚道!
这两人都巴结上霍宝,倒是将他撇在一旁。
可偏生他没有外甥,也没有小兄弟。
王千户心中咒骂不已,目光扫到霍宝、秀秀不由一愣,又看了眼马驹子下首的牛清,随后打量霍宝下首的霍豹、侯晓明。
这三人,一个是霍宝表兄,一个是霍宝堂侄、一个是霍宝心腹。
只是前者跟在霍五身边,以后不在曲阳;后两人十四、五,年岁略小,可性情行事都在众人眼中,都是妥当人。
王千户心中窃喜,站起身来,端着酒盅,隔着张、李两位对首位的邓健道:“老大,张哥、李哥都有事托小宝爷,兄弟我这里倒是有事想求老大!”
………………………………
第五十五章 古今婚姻观
邓健挑眉:“咱们兄弟,提什么求不求的?”
赵六叛变,在几个昔日伙伴心中到底留了痕迹。
邓健不敢全心信任这几位老兄弟,这几位老兄弟也担心邓健会疑自己。
刚才席上张、李两位对霍宝的亲近奉承,何尝不是变相表态?
王千户道:“这不是我家大妞子十三了,她娘上月开始给她相看……妇道人家,又是穷惯的,瞅着家里富裕的挑,之前挑了高狗儿家的小子,谁晓得竟是藏着的教匪,幸好没下定,差点儿坑了妞子。我也不放心让她张罗了……眼前我倒是瞧中一个,就求老大保个媒!”说到最后,眼神瞄了瞄自己霍宝那边。
这个高家,与张千户姐夫家那个高家同姓不同族,是城里的富户,前街有一排收租的铺面。
众人跟着王千户的眼神望过去。
霍宝上首坐着牛清,下首是霍豹、侯晓明。
张、李两位将视线都落在牛清身上。
这是霍家表亲,与王家闺女年岁辈分相当。
霍豹差了辈分,侯晓明再受霍宝器重也是流民出身,没有根底。
牛清浑然未觉,正低头与霍宝说话:“宝兄弟,我想去趟金陵,你去不去?”
他父母兄弟死绝,血脉最近的就剩下隔房的两个从堂兄一个从堂侄,就惦记往金陵走一遭。
放心不下金陵的何止牛清?
牛清惦记堂兄堂侄,霍宝也惦记霍大伯与石头。
还有未来的两个国公一个侯爷,这几人所在的那个千户所。
只等滁州事定,霍宝就要再往金陵。
“你先等我两日,等三舅那边事定,我就去滨江,到时候咱们一起去金陵。”霍宝道。
牛清自是无异议,点头应了。
那边邓健已经开口:“你这是瞧上谁了?”
“不是旁人,就是豹子这小子……”王千户笑道。
“这豹子是小宝的侄子,健儿的表侄孙,这跟大妞儿可差了辈了!”邓健还没开口,邓老爷皱眉道。
老人家上了年岁,倒是乐意听这种拉纤保媒的事,可也格外在乎辈分什么的。
“那碍什么?又不是老大的亲孙子,咱也学霍五爷同马六爷他们,各论各就是!”王千户忙道。
座上众人都惊呆,撂了筷子。
马驹子看了看王千户的座次,又看了眼便宜小叔子,似乎斟酌。
霍豹耳朵根子都红了,脑袋几乎要低到桌子上。
邓健道:“人家一家有女百家求,老王你倒主动挑起女婿来,也忒心急了!媒人倒是能当,可这婚姻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豹子爹娘走得早,如今跟着小宝身边过活,这婚姻大事还得问问小宝。”
“那是应该的!”王千户忙应道。
众人又齐齐望向霍宝。
马驹子咬了咬嘴唇,笑得有些勉强。
世俗讲究的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虎豹兄弟情况不同,马驹子这未来嫂子也摆不出尊长的谱来。
霍宝无言以对。
急什么呀?
一个十三,一个十五,怎么就要说亲了?
霍、马联姻,有前因在,一是马驹子二十岁,实耽搁不得;二是她性子好强,不是寻常女子,才挑了憨厚老实的霍虎。
这王千户主动开口提亲,固然是有亲近之意,可霍宝也不想直接拍板。
霍豹是个有主意的,说知王家大妞什么性情,万一性子不和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霍豹这臭小子,平素里抖机灵,这一听婚事就臊了,愿不愿意的就不能给个眼神?!
王千户这话桌面上说了,回绝就太打脸。
霍宝想了想,道:“先头老虎亲事,是两人看过了都乐意,长辈们才点头。这孩子们脾气秉性各异,总要相投才能和和美美过日子。就是王家婶子那边,这对未来姑爷也有自己的掂量,若是方便,明儿让我带豹子过去给王婶子请个安,也让婶子端详端详?”
一席话,听得众人都笑了。
他才多大,就叫旁人“孩子们”了。
不过这般周全行事,倒是比一般大人还强。
王千户笑道:“那可说定了!我跟老大请半日假,明儿就在家恭候小宝爷了!”
“定当拜会!”霍宝拱手道。
霍宝没有撂下准话,旁人倒是不好再拿这亲事打趣。
张三岔开话道:“徒三爷昨儿就到了州府,也不知现下如何?”
“刚得了消息,徒三爷率众围了州府。知州故技重施,正满城锁拿弥勒教徒,要用教众做肉墙!”邓健道。
李千户、王千户面上都带了忧心之色。
三月里白衫军包围州府,就败在知州这一损招上。
白衫军举的是“义旗”,为百姓说话的,众目睽睽之下,要是真的刀枪冲了百姓教徒去了,那就算是胜了,也是败坏了口碑。
徒三这回同三月里的白衫军相比,人手多了几倍,十分富足,可到底也打了白衫军的旗号,行事难免受掣肘。
霍宝与马驹子对视一眼,两人没有多话,可也没多少担心。
徒三带着的那些人,不是寻常的白衫军,那骨干是黑蟒山众匪。
土匪下山,人手也充足,还拿不下一个州府?!
酒足饭饱,众人散去。
马驹子、牛清直接住在四方客栈,霍宝则带霍豹、侯晓明回县兵大营。
霍豹也终于缓和过来,还没到县兵大营,就主动道:“宝叔,这亲事做得。那几位千户,都是地头蛇,多了这门亲事,不是坏事。”
霍宝皱眉道:“别老想着值得不值得,合算不合算!谁晓得王家闺女相貌性情如何?万一相貌不佳、性子不好呢?这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不是儿戏!眼界放宽些,这曲阳也只是曲阳罢了,还轮不到你卖身给童军加分量!”
“没有宝叔,我又算老几?南山村里一打猎的,家无恒产,王家县城坐地户,搁在过去我高攀不上;就是现在,王千户手中握着一千人,这身份也不低。”霍豹恳切道。
这是非常乐意了。
霍宝也不会生拦着,只正色道:“你可要想好!你与老虎还不同,老虎憨实听话,马驹子能管住老虎,两人搭伴过日子能过到一块去。你是个有主意的,真要应下这门亲事,那可就要对人家好好的,可不兴喜新厌旧那一套!”
霍豹立时道:“宝叔放心,我晓得这结亲是两姓之事,不会当儿戏。”
霍宝沉默,心里堵得慌。
王千户提联姻,霍豹又愿意,归根结底都是霍宝现下实力不足的缘故。
王千户觉得此事能提能成,是顺着邓健之意给霍宝加分量,才挑了他的臂膀做亲;霍豹表现的再乐意,也是因晓得这亲事拒绝就要得罪人,会让霍宝为难,只有应了才是两下欢喜。
侯晓明旁观者清,听出霍宝反对之意,道:“宝爷不同意这门亲事,可是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妥当?”
“宝叔不同意?那就寻个由子推了!大不了我去五爷爷那躲一阵子,翻了这篇再回来!”霍豹这会儿又痛快了。
“不是不妥当,我是寻思,你们娶亲最好可自己的心意来,不要为了什么关系好处随意应了。”霍宝揉了揉额头道。
霍豹、侯晓明看着霍宝,面上露出惊诧。
“这娶亲就是娶亲……‘买猪看圈’,两家门第相当,爹娘人品凑合,年岁差不离,相貌中不溜就行。什么脾气秉性,这谁家的新媳妇不是自己调教?”霍豹小声嘀咕道。
侯晓明也跟着道:“瞅着别人家说亲,都是豹哥说的这样……按自己心意勾郎君撩小娘子的,可不是正经人家行事……那种人家出来的闺女,真说到家来,也不放心呐!谁晓得她哪日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