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登基吧,少年-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孝打小跟着薛彪的,心里一盘算,道:“如此一来,这利润就没多少了!”
听着是三成利,可水路、陆路一百多里下来,车马人手都要不少。
不说滁州州府物价,就说曲阳,斗米千钱。
三月到五月,金陵斗米从七八十文,也涨到斗米一百多钱,七、八倍的利润,当足以叫商人冒险。
可实际上,从金陵运粮到滁州的大商户没有;只有些小行商,三、五结伴,全靠人力背个一斗、两斗赚得辛苦钱。
就是因滁州混乱,百姓没了吃食,全民皆匪,这路上实在不太平。
“先这样,回头去苏州收粮,再说粮价。”霍宝道。
这两年大旱的又哪里只是淮南淮北呢?
晋鲁豫这几个省雨水也不好,那边才是最好的卖粮之处。
“常州那边,每次送多少粮食过去?”
“一百石,二十辆骡车……跟车一百四十人……”薛孝眼神有些闪烁道。
那一百四十人中,四十人押车,一百人是金陵招的“伙计”,与侯晓明他们一样。
“七叔说那边直接换生铁?”
“嗯,二斤粮食换一斤生铁……一个青壮换五十斤生铁……”
一次下来,粮食换生铁六千斤,青壮换生铁五千斤。
“送了几回?铁都藏了?”
“去年冬月开始,一月一回,拢共六回……其中两次的生铁给了万山岭上面的寨子……剩下四次换的,都是常州庄子里放着……”
那剩下的,也有四万四千斤生铁,足够装备一万人的队伍。
这样推断,岂不是说万山岭上可能有几千号人?
可薛彪说万山岭上有八百人,那剩下的生铁哪里去了?
薛彪将粮道、铁道都交出来了,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扯谎。
霍宝脑子里显示常州大概位置,右上是江阴、右下是太湖。
上面是江匪窝子,下面是湖匪老巢。
他抽了抽嘴角,这生铁的去向似乎有着落了。
说着闲话,一行人到了金陵城外,天色尽黑。
薛家粮铺就在城外,霍宝直接跟着薛孝过去。
粮铺大,后院子倒座一排,都是大通铺,这边原有的伙计就有几十号人,加上霍宝、薛孝带来的一百人,也都安置得下。
至于薛宝,则是薛孝做东,去望江楼吃席。
城门早关了,可有那绵延三、四里的墙豁口,这城门禁形同虚设。
城墙豁口,有守军巡逻。
薛孝拿了两个银豆子,与霍宝两个顺利进了城。
霍宝回头看看城墙下堆着的土石堆,道:“新知府下令修城墙了?”
薛孝道:“就是借由子敛财,借着这由头收了商户三十万两,又收丁役银十万两。真是够贪的,这金陵城内外七万户,家家都没落下,摊了役银。四十万两银子收了,弄了两堆破石头摆着,就算完事了。”
霍宝暗暗乍舌。
金陵还真是繁华之地,知府一个由头就能敛财四十万;搁在滁州,拿下两个县城,才凑齐了银子三十万两。
“城外流民越来越多,衙门就不怕?敢这么糊弄?”霍宝道。
“越是这时候,才越能发财,新知府加的税里就有一条‘治安’费……从商家收了五万两,衙门卖了几个巡丁的缺,就算过去了!”
薛孝带了郁闷:“士绅人家多有官场关系,他们不敢太盘剥;寻常百姓人家,炸不出二两油,这是可着商户宰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走到秦淮河边。
两边酒楼都挂着明角灯,足有数千盏,照的如同白昼。
秦淮河上,画船箫鼓,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连带着空气中,都是胭脂香气。
望江楼里大堂里,早已宾客满堂。
迎宾看到薛孝、霍宝两人,忙躬身道:“店里座满,楼船那边还有雅座,今晚还有大家小曲,两位大爷要不要去楼船瞧瞧?”
薛孝随手打赏两个银豆子道:“下回再楼船吧,订了富字一号包间。”
迎宾连忙道:“谢大爷赏,给您留着包厢呢,至尊八珍席,早预备了,您快请!”
两人被迎宾带上四楼,一个望江的大包厢。
同曹源请客的包厢比起来,这个包厢大了足两倍。
直径一丈的圆桌,上面是八尺的重叠桌子。
圆桌一圈,十六把座椅。
霍宝看着那转桌,伸手动了动。
转的不如后世转桌那么顺溜,可确实是转桌。
霍宝眼睛发亮,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说不出是紧张还是期待。
“这是望江楼独一份,是晋商那边传来的……那边吃席讲排场,几十个碟碟碗碗,想要夹菜要起身围着桌子吃,就有人弄出这转席!”
“那人姓甚名谁,还弄出别的没有?”
“那就不晓得了,无名小卒,谁会理会。”
小二列队进来,将多余的椅子撤了下去。
茶博士过来倒茶,又有四干果、四鲜果、四蜜饯、四炸果十六盘茶食。
作为一个吃货,怎么能没听过“八珍”?
“八珍”始于周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只是那个时候大家吃到的,多是清代八珍,山珍海味,都知道食材是什么,不是史书上写的不确定到底是什么食材“龙肝凤髓”。
少一时,小二开始上菜。
第一轮八道菜,霍宝看到银耳、竹荪、花菇、黄花菜这几样,就明白了,这望江楼的“八珍席”是清代八珍,这第一轮是“草八珍”。
江南菜味淡,更显食材鲜美。
两人不是外人,无需客气,又有转桌便利,霍宝就都尝了一圈。
第二轮八道菜上来,霍宝认出炸鹌鹑、蒸鹅这两样,不用说,这是后世不再出现的“禽八珍”。
除了鹅是家禽,其他都是保护动物,想吃也没地方吃去。
禽肉瘦,骨头多,霍宝没耐心,尝了一圈撂下筷子。
第三轮八道菜上来,就都是后世吃过的,燕窝、鱼翅、海参、鲍鱼、鱼肚、鱼骨、海豹、狗鱼,这是“海八珍”。
没有霍宝喜欢的,就只夹了几片鱼肚吃了。
霍宝吃的从容,薛孝却看得心里没底。
不是乡野出身么?
这吃席最显教养,之前在黑蟒山、四方客栈那种吃席不算席,只能说是果腹。
眼前这可是“至尊八珍席”,就是金陵城这繁盛之地,也是独一份。
一个乡野小儿,还是大肚汉,见了这山珍海味,不是该开了眼界,大吃特吃么?
怎么倒像是都认识,还有喜好?
第四轮八道菜上来,都是浓油赤酱的大菜,驼峰、熊掌、猩唇、象拔、豹胎、的犀尾、鹿筋,这是“山八珍”。
霍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今最喜大荤。
除了猩唇、豹胎两样没动,其他的霍宝都吃了大半。
薛孝安排这顿“至尊八珍席”,本是为了给霍宝一个下马威。
之前在黑蟒山,诸人行事以霍五为首,小辈以霍宝为尊,他就不服气。
凭什么?
只是他与林瑾身份尴尬,马驹子都不争强,更没有他们争强的余地。
等后来先来了徒三爷,后结盟邓健,霍宝多了两座靠山,更是提到头里。
如今弄得霍宝与几位尊长说上话,他们这些同辈的成了打下手的。
要是霍宝张罗别的还罢,偏生厚着面皮强占粮铁生意,这不是占便宜是什么?
薛孝心中不忿,才弄了这小花样,想要让霍宝明白他就是个“土包子”,在外行事还得多听自己的。
眼前这霍宝,不带半点村气儿。
这真是开口“老子”、闭口“老子”的霍五的亲生子?
可霍家爷俩这长相有相似处,也是骗不了的。
真是见了鬼了。
“这两道怎么宝兄弟怎么不吃?”薛孝心里嘀咕,忍不住开口问道。
“猩猩身上带菌,吃了可能会传染到人身上;豹胎性温,滋阴补阳,延年益寿,少儿不宜。”霍宝道。
菌是什么?
自己吃了好几口!
薛孝只觉得胃里翻滚,似懂非懂,却也不好意思追问。
还有这般讲究?
到底谁村啊?
………………………………
第七十章 意外的收获
一顿“至尊八珍席”吃的霍宝心满意足,也使得薛孝收起之前鄙视。
等到两人出了望江楼,秦淮河上游船如织,满眼红灯笼。
霍宝年岁在这里,就算薛孝有算计,也不敢真的带他上花船。
两人溜溜达达,重新出了城。
霍宝气定神闲,薛孝想着方才情形,多少不自在,带了几分显摆道:“金陵官仓大使与我们老爷有旧。”
“七叔的陈粮就是通过这大使弄来的?”
“嗯,就是他。他是八品官,可他表亲是通判大人。”
通判,也称“分府”,知府辅官,分掌盐、粮、治安。
霍宝看了薛孝一眼。
这是因他前头说了按照市价九成给薛彪算成本,想要多弄些粮食吧?
薛家这批粮食去半年前贮藏的,当时市价比现在低,这成本自然更低。
这说的还是新粮那部分,从官仓里淘出来的陈粮,成本就更低了。
按照如今市价九成转给霍宝,这其中绝对是翻了倍的利。
薛孝虽有傲气,却也晓得轻重,不会背着薛彪行事。
这话,是薛彪让养子透出来的。
夏粮还有一个月就能下来,到时候粮价就会下来。
官仓大使这个时候放出陈粮,赚的就是一个差价,肯定愿意。
霍宝笑了。
“粮食不怕多,多多益善!孝大哥弄出多少,咱都要了,只是银钱这里要过阵子补上。”
“多少都要?这可是江南最大的官仓?”
“要!放多少都要。北边九月庄稼才收,有三、四个月的功夫运粮赚差价!”
薛孝看着霍宝,嘴角抽了抽。
这怕是大傻子吧?
真指望这个发财?
粮食运输几百里就不赚什么钱了,过了千里这路上抛费一多,说不得还要倒亏。
“纸上谈兵”的小儿,这买卖岂是那么好做的!
薛孝心中鄙视一番,却也没有开口劝阻。
不管霍宝亏不亏,反正薛家这里是赚的。
霍宝也在算时间,淮南淮北已乱,其他地方还远吗?
就算夏收收了,秋收收了,这粮价也下不来。
到时候想要屯粮的势力多了,粮价只有再涨的。
这“粮、盐、铁”三项中,霍宝原没指望粮食能赚钱,供给上几方人马军需就是功成,没想到这里大好事等着。
如此一来,粮食买卖成了大头,得有人专门盯着。
朱强跟杜老八去松江,侯晓明去常州打前站,曲阳留了霍豹、梁壮,自己身边留了朱刚。
如今骡车运载能力有限,一百石就要二十两车,一辆车最多能运五石粮食。
一次一百石,就要二十骡车。
还是得将霍豹抽调出来,负责此事。
至于留下那八百多童兵,轮换运粮正好。
回到粮铺,这里有管事腾出来的住处,霍宝、薛孝一人一间。
两人都叫人送了纸笔,灯火亮了半晚。
次日霍宝打发朱刚亲自回去送信,薛孝也打发心腹过江。
薛孝不知忙什么去了,霍宝没有闲着,去了城里。
他走了几个打铁铺,打听了一下生铁价格,生铁去年一斤十五文,现在翻了一番三十文。
粮食因荒年会涨价,这生铁产量又不随天时减少,怎么也涨了?
这江南也不太平,有人私下里囤积生铁。
刀枪器械是官方铁器局制的,街头打铁铺只买卖民用铁器,铁锅、砍柴刀、菜刀、锄头、镰刀这些。
“砍柴刀多少钱?几天一把?”霍宝问颠颠手中砍柴刀,问道。
这砍柴刀长一尺八,厚背,与雁翎刀的分量差不多,一斤半到二斤中间。
“一百五十文,定金五十文,两日人工可得。”
霍宝点点头,从荷包里摸出一块银子:“先定二十把,最快多少时日可得?”
那铁匠憨笑两声,接了银子:“不是什么精细活儿,我那两个儿子都能上手,要是晚上多干会儿,一日两把,快则十日可得,就是太熬人了!”
霍宝点点头,又递了一两银子过去:“要是十日得,这一两银子就是给师傅们补宵夜的;要是半月得,这一两银子就是预付的定金……至于下回要的是镰刀、还是锄头,等我回去问了我爹再说。”
铁匠神色讪讪。
这是想要借着快交货将价格提起来,没想到霍宝不当这个冤大头。宁愿这一两银子做赏钱,也没有直接加到工费上。
霍宝转身出了铁匠铺。
他倒不是吝啬那一两银子,而是不愿横生枝节。
二十把砍柴刀,数量不小,也只是砍柴刀罢了。
要是被铁匠拿捏住,倒显得他行事鬼祟,见不得光似的。
只是来这铁匠铺,也算让霍宝拓展了思路。
原本他想要贩卖生铁,可实际上就算卖出花来,生铁的利润也有限。
如果卖的不是生铁?
卖的是武器,那利润就要翻番。
只是兵器工匠都是官府在册的,还得想法子找到合适的。
从铁匠铺出来,霍宝又去了成善坊。
这里,是贾家老宅所在。
坊口,有两家茶楼,霍宝就进了人多的那家,上了二楼,在靠窗的位置坐了。
茶客都是附近闲人,扯着闲篇。
“那位老爷又想出花样捞钱了!”
“什么花样?这两月就收了好几回银子了,生辰也提前办了,还有什么花样?”
“要给老娘过大寿!”
“咦?不是说之前丁内艰上起复,怎么又给老娘过寿了?”
“给自己找个十八的继母,要过寿的就是这位太恭人了。”
“啧啧!还真是新鲜!”
霍宝吃了两口茶,也觉得这事新鲜。
这知府刮地皮这么肆无忌惮?是他疯了,还是他背后的人疯了?
这简直是要捞一笔就走的架势,这一任可是三年,如今不到三月就这么多故事。
一地知府,在百姓眼中是天大人物,可上头管着的人还多。
没有靠山,哪里会有这么大胆?
以修缮城墙为名敛财四十万两,以增强治安为名敛财五万两……
霍宝怦然心动。
“贾太太开始相看……这贾家又不消停了……”
“贾家几位大爷不是都娶亲?这是找孙媳妇?”
“什么孙媳妇,给贾大爷找填房……”
“大奶奶还没死呢,就开始寻人?甄家能让?”
“上门闹了一场,又顶什么用?那甄氏病了几个月,如今只熬着,总要死的。”
“那也不能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寻填房,恁无情。”
“不是说兄弟俩除族了?怎么贾太太还管?”
“有贾老爷这亲爹在,乐意为儿子操心呗!”
“呸!亲老子?嫌儿子名声没烂透,比后爹下手还狠哩!”
霍宝摸出一串钱,会了账,下了茶楼。
这边听到的消息,与霍宝之前打听的差不多。
贾家兄弟与家族关系势同水火,无法化解。
就算贾家兄弟想要退一步,他们那继母也不会许。
被家族压制的两继子,与放出去身上挂了武职的两继子,分量天差地别。
要是两兄弟回归家族,那继母与其子孙,就要被压下去了。
贾源明知晓滁州消息,却依旧赠与霍五一车兵器,这就是选择。
史今那里,借口请托看顾堂弟堂妹,东西给了,自己不露面,就是两手准备,倒也是人之常情。
………………………………
第七十一章 布局与及时雨
茶楼出来,霍宝就看到一个和尚在托钵化缘。
霍宝放慢了脚步,跟在和尚后头,走了半条街。
不少人舍了银钱吃食,态度十分虔诚。
霍宝望向那和尚脚下,僧鞋上都是灰尘,身上也是背囊,这是外来的和尚。
霍宝不由想起曲阳的教会,找路人询问了附近寺院。
金陵是几朝古都,城里城外不少寺院道观。
霍宝就找了最近的兴教寺转了一圈。
这是几百年历史的古寺,规模庞大,可香火寻常,一路慢行下来,遇到的僧徒比香客还多。
霍宝出来,雇了马车,又去了一趟鸡鸣寺。
同样香火寂寥。
市井之中的佛门信徒不少,这正经寺院的香客少了,那供奉邪教的就多了。
一县教首尚不能小觑,这一府之地的教首,暗中又会是什么势力?
这一想,叫人头皮发麻。
等霍宝回到粮铺,已经是日暮时分。
薛孝早回来了。
他下午就收到薛彪手书。
薛彪是有趁机捞一笔的念头,可也没想到霍宝开价这么高。
他之前只想着卖好给霍家父子,那几仓粮食就在本钱上加些毛利转给霍宝,没想到霍宝按照市价九折接手。
这一进一出,可是剩下不少银子。
又有官仓陈粮,回头还可以再赚一笔,自然是好事。
霍宝不知深浅乱定价,薛彪这做叔叔的却不好真的就糊弄孩子,这后头还有护犊子的霍五在。
薛彪给养子的信上,就将兑价定成市价七成。
这是退一步,让了两分利给霍宝。
薛孝看着信,也明白养父顾虑,心中一核算,就算是按照市价七成转出去,也能剩一倍多的利。
等到官仓的大批粮食下来,这中间的利就更可观。
薛孝想要寻霍宝卖好,可这一等就是小半天功夫。
霍宝在外奔波一天,早已饥肠辘辘,却没有直接回粮铺,而是寻了个包子店,将店里的包子、大饼都给包圆,又在卤肉铺上买了几十斤卤肉,叫人直接送到粮铺。
这些留下一部分是他直接吃的,大部分是给大家打牙祭的。
不仅随行童军有份,薛孝所带的滨江兵也人人有份。
这些人,多是曲阳县兵大营出来的,大家名义上不同,可这父子两人能算两家么?
大家或是老乡、或是亲戚,彼此也都热络。
粮铺里不差粮食,这两日都是大锅饭,豆饭浇雪菜汤,就是一顿。
吃饱是吃饱了,可到底没有荤腥。
如今这包子、大饼、卤肉下来,百十来号人欢天喜地。
童军还好,霍宝一直不吝啬伙食,多少沾点荤腥,滨江兵这边却是跟过了年似的,吃的眼泪花花的,提及霍五父子都是感恩戴德。
霍宝没有露面,薛孝却是跟吃苍蝇似的。
这收买人心收买到自己麾下,这叫什么事?
在他眼中,这五十滨江兵是自己挑出来的,会随他去常州,是他的亲兵。
薛孝既恼霍宝此举逾矩,又懊恼自己忙着粮食的事,忘了笼络这些人。
霍宝哪里会理会薛孝恼不恼?
他刚吃了几个包子,朱刚回来了,同来的还有霍豹。
两人着急赶路,一路不打站,灰头土脸,形容狼藉,霍宝直接带了两人去隔壁客栈开了房。
等两人稍作梳洗,霍宝就带两人去了酒楼。
大家都饿了,顾不得先说话,要了几个小炒,风卷缠云,先填了肚子。
等放下筷子,霍豹才说道:“按照宝叔交代,剩下八百五童兵,分出一半,今天就前往滨江待命。”
“在这附近买个院子当驻点,挑两个稳重的做负责人常驻,直接听命与你。”
“斥候组选调两组过来,专门负责收集金陵消息,一组盯着知府衙门,看知府衙门车马出入,有大批财物从知府衙门出来时,就找机会劫了;一组放出去,打听金陵教会消息,摸清楚如今的教首与骨干是哪些。”
“骡车从曲阳、滨江抽调,一次运输不要超过四十辆,否则遇到劫道,前后不能顾及。这条线儿正式定下来,不能老用民船,得有咱们自己的船,这个去问你五爷爷,看看他那边有没有安排。”
“除了滁州一千石,曲阳五百石,剩下一千四百石尽快都运到滨江。五百石交于七叔,剩下九百石贮藏起来。”
“在滨江建粮仓,多建几个仓,要是没有意外,随后这边还能有粮食放出来,都尽快运过去。”
“曲阳那边先交给梁壮,你这几个月就负责安排驻点与运粮。其他的,等我回来再说。遇到什么不能自己决断的事,先寻表叔,表叔也拿不准的,再寻你五爷爷。”
霍豹一条条的应了,听到最后带了迟疑:“宝叔,这粮仓建在滨江妥当么?”
“滨江比曲阳妥当,表叔心里明白。”
曲阳离州府、陵水太近了,那两处与大家可不是一条心。
霍豹没有再问,却也面带为难。
童军里能用的还是黑蟒山下来的那些,年岁都在那里摆着,不乏出色的,可独当一面的人真的有限。
真选人负责金陵事,一时还真没有合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