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记在心里。
“我已经派两百人引导各路义军拿下了莱阳,如今他们正在往登州靠近,与此同时,还派遣了数十人在各地传扬登州城防薄弱,而城内粮食财宝很多的消息,号召各路义军共赴登州,破城取粮,共渡饥荒。如果一切顺利,十天之后,登州城下将会聚集好几千人,就凭登州那点兵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益都府如果还想要登州必定要派兵救援,那么益都府就会变成空城,我们直接乘船从益都府城北登岸,不用半天时间就能一举拿下。如果益都府不救援登州,等登州城破之后,我们再引导各路义军直奔益都府,等他们乱战之后,我们突然从城北杀出,一样可以迅速拿下益都府。”姚昶指着地图说道。
“山东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在临沂,正跟驻守海州的宋军对峙,目前整个山东兵力空虚,拿下益都府并不难,拿下之后怎么保证还能掌控在我们手里才是问题。八千人,能守几座城?还有如果不能恢复秩序,任由各路义军肆虐,我们拿下整个山东也没有意义,顶多只能是把金人官吏赶走,一个完全乱掉的山东,并不能为恢复中原、夺回汴京,提供多少帮助。我以为,在夺取城池之后,应该马上吸收能吸收的义军,壮大我们的队伍,与此同时,沈大人着手恢复城市秩序,尽快恢复官府统治。”罗聪将话题转移,他并不是担心夺不下城池的问题。
“统治问题我来考虑。”沈缙接口。
………………………………
第648章 义军战略
“至于吸收义军,你们考虑清楚,此地义军鱼龙混杂,不少都是打着义军的名号,行些损人肥私之事。”沈缙对本地义军并无好感。
见二人对此有所怀疑,于是又道:“告诉你们一件事吧,就发生在几个月前的海州。去年金人南下之时,山东各地义军蜂起,其中有一支义军势力强大,首领叫耿京,在金人南下两淮地区之后,迅速壮大,发展至数十万人,就连大名府附近的义军都请求受其节制,由于人数实在太多,他就自称天平军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诸路义军,一时声势浩大,给金人很大威胁,但最终却迅速烟消云散。原因只有一个,他领导的义军中有人为蝇头小利,甘愿被金人收卖,结果他就在海州被叛徒张安国杀害,数十万义军顷刻间溃散,五六万人摇身一变归附了金人,也致使海州落入金人之手,后来大宋军队北上,杀了叛徒,才又将海州夺回。所以吸收义军一定要慎重,否则不但不能成事,还会招致失败,耿京事件就是教训。”
姚昶、罗聪听的大为吃惊,十万义军的首领能被叛徒杀害,近半义军归附金人?看来要成大事,还真不能依靠本地义军。
“姚兄,拿下益都府之后,吸收义军之事还是你来负责吧,你招募过新军,比我有经验。”罗聪退却了。
“也好,义军中也不全是叛徒,按募军标准择优挑选,而后打散加入我们的军队,再加以训练,应当就能解决问题。”姚昶点头。
“招募义军,虽然不需要发放响钱,但需要供给粮食,而钦岛存放的粮食只够一万人吃半年左右,如果招募的义军太多,恐怕坚持不了太久。益都府粮食有不少,若我们能单独拿下来益都,把粮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就能解决部分粮草问题,不过如果到时候各路义军齐聚益都府要求分粮食,那么问题就麻烦了,分给他们,我们的粮草就会不足,不分给他们,同是义军,得给他们有个合理交代,不然他们就会硬抢,一旦跟他们斗起来,我们就会腹背受敌。”一想到一盘散沙的义军,沈缙就深感忧虑。
姚昶、罗聪二人心下一沉,这还真是个大问题,若精武军以义军身份征战,那打下城池,得到粮草财产,其他义军必然觊觎,在义军看来,他们又不是官军,从谁手里抢东西都是抢,没有不抢精武军的道理。
“所谓义军,估计不少都是为了糊口而已。不如这样吧,等拿下益都,城防加固也需要人手,愿意留下帮忙的给饭吃,不愿帮忙,又想分粮要钱的,那就不客气了,直接驱逐出去,要是敢闹事,那就灭了他们!”罗聪打破沉默。
“这也是一个办法,招募一部分义军加入我们山东义军,再招收一批义军缴了武器,留下来修筑工事,剩下的估计也不会太多,就是真想动手,他们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姚昶点头道。
“剩下的那些人我再想办法安置一批,要是还有闹事的,就随你们处置了。”沈缙想了想如此说道。
“好,那义军的问题就算解决了。我们再看看拿下益都之后怎么办,是先夺密州,还是先拿临沂?我建议先取密州,临沂兵马太多,并不好取,一旦进攻失利,会挫伤士气,打不了胜仗,义军也会逃跑。先取密州,继续招募义军,等势力壮大之后,再一举拿下临沂。你们以为如何?”罗聪问道。
“益都府距离临沂很远,距离密州也不近,从密州到临沂的路程比到益都更远,如果我们先到密州,再去临沂,路途实在过于遥远,长途跋涉,疲惫之师,于战不利。我以为我们应该在益都做好准备之后,直接悄悄南下,从背后对临沂发起进攻,得手的机会将会比拿下密州再去临沂要大。”姚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姚兄的意思是先取临沂再取密州?如果是这样,转去密州之后,临沂怎么办?是我们分兵自己防守,还是交给海州宋军?”
“我们兵力有限,不可能既守益都又守临沂,还有密州、登州。临沂完全可以丢给海州宋军,临沂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我想他们防守应当没有问题,至于密州、登州,只需少量兵力驻守就好,如果兵力不够,也可以不派兵驻守。我们的重点是在益都,一方面要防备金人反攻山东,另一方面还要伺机夺取济南府,等拿下济南,重兵驻守,金人就不敢轻易进犯山东,等再配合杨大人收回济州,恢复中原的初步战略就能达成。所以夺取临沂不是目的,击垮、消灭临沂守军才是目的,这支金军被消灭,我们在益都才能全力准战,伺机拿下济南府!”
“我虽不懂军事,但杨大人的战略确实是要夺取济南、济州,打通山东到宿州、亳州的通道,方便两地沟通联系,并对汴京形成南、北、东三面夹击之势,最终助大宋主力部队恢复中原。所以,我赞同不把兵力分散在临沂、密州等地,拿下临沂之后可以移交给海州宋军,至于密州、登州,我想办法请几个赋闲在家的官员来,让他们恢复官府治理,基本的城防也可以交给他们。我们把精力放在益都、济南,全力配合杨大人恢复中原的战略。”
“好,那我们在山东的整个战略就这么来吧,拿下益都之后,确保城防无忧,而后南下直取临沂,再回头夺取济南府,等到合适的时机,再配合宿州大军拿下济州!”
三人很快就精武军在山东的整个战略达成共识,目标也清清楚楚,但接下来的细节,还得一一确认,比如既然是义军,就没有所谓的大人或将军,在称谓上就得尽量向义军靠齐,至少前期要这样,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就称谓问题,姚昶、罗聪共推沈缙为大哥,以义军首领相称,但他这个大哥比较特殊,尽量不插手军事,姚、罗二人按年纪大小,分为二哥、三弟。
诸多细节一一确定之后,该向全军公布的,三人在几天之内,陆陆续续召集各级将校军官宣布命令和决定,称谓、编制也都做了更改,并下达严令,未得朝廷重新任命之前,任何人不得以军官自居。
五天后,益都、登州等地的探子送来消息,益都府派遣三千军队,号称一万五千人,赶赴登州平乱,另有一万军队从益都出发,向西开进,应该要在济南跟其他军队汇合之后,北上真定府。
而在不久之前,聚集登州的各路义军已经达到五六千人,全部聚集在登州城附近,只待更多义军到来之后,一起攻城。
登州城守军不足千人,听闻义军蜂拥而至之后,早已关闭城门,只许出,不准进,而允许出去的也只有人,带不走粮食,更带不走金银财宝,一旦被守城官兵发现,直接抢夺了财宝,再把人丢出城去,城里粮食有限,无用之人越少,闭城之后,能坚持的时间就更久。
各路义军能不能拿下登州,身在钦岛的数万义军根本不关心,能拿下更好,拿不下来也没关系,他们能吸引益都府守军出城救援就够了。
又过了两天,益都援军到达掖县,距离登州城已不足两百里,此时聚集登州的各路义军已达万人。
益都三千援军听闻登州被上万义军围困之后,当即在金岭镇附近驻扎,派出探子去登州方向打探实情,一连三天,援军停滞不前。
得知消息之后,以免有变,援军退回益都,姚昶、罗聪当即决定全军出击,尽快夺取益都。
绍兴三十二年九月十二,山东义军近万人乘百艘大船从钦岛出发,一路直奔西南方向的小清河与弥河之间,由此处登岸。
而后在向导带领下,昼伏夜出,疾行两夜,赶到距离益都城不足二十里的堂子村附近。
大军在堂子村附近潜伏休整,由两百精武军老兵组成的先头部队,在白天跟随普通百姓顺利从城门进入几乎没有设防的益都城。
当晚天黑之后,近万大军出发,于三更天来到益都城下,聚于防守力量最薄弱的北门和西门附近,只待城门打开,吊桥放下,便一举冲进城内。
白天混进城内的两百先头部队兵分两路,一路潜伏于西门,一路潜伏于北门,于黎明之前骤然发动攻击,不声不响便将沉睡中、毫无防备的十几个城门守军灭杀,迅速打开城门,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
北门、西门外的姚昶、罗聪,一见吊桥放下,当即下令全军禁声入城。
悄悄入城的山东义军,兵分六路,一路奔城东夺东门,一路奔城南夺南门,一路接管西门,一路接管北门,一路包围驻军军营,最后一路包围留守府邸。
黎明前,就在绝大多数人还在沉睡时,益都府已悄然变了天。
………………………………
第649章 好汉饶命
两刻钟内,东南西北四门被拿下,不费吹灰之力,全部占据。
不到半个时辰,被包围在军营内的守军全成了俘虏,共两千余人,除了数百女真人外,其余全是汉军。
留守府被包围之后,府内一众官吏未能逃脱,从上到下全被抓获。
太阳升起之时,益都城完全落入山东义军手中,全城封闭,任何人不得进出,城内也暂时戒严,不得随意上街,士绅百姓只要闭门不出,就不会有危险,义军不会私闯民宅。
在留守府内,完颜呼贺等人被带进了议事大厅,不过他往日的座椅,此时已被义军首领占据。
沈缙坐在大厅正中,姚昶、罗聪分坐左右,全都身着便装。
“你可知我们是谁?”拿下益都府的罗聪看着完颜呼贺,当先发话。
一众被俘官吏惊恐无状,完颜呼贺急忙求饶:“好汉饶命,我在益都这几年可没干伤天害理的事,求好汉绕我性命,金银财宝全都可以奉上!”
完颜呼贺一跪,其余被俘的官吏无不下跪求饶,但求活一命。
“好笑!抓了你,你们的金银财宝还能长脚跑了不成?搜一搜不就出来了。既然你们知道我们是谁,那就不废话了,不过还是要让你们死的明白。”
罗聪稍稍停顿了一下,而后接道:“这些年你们横征暴敛,助纣为虐,逼的百姓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如今整个山东十室九空,田地荒芜,饥荒不断,罪大恶极,罪不可赦!我们山东义军,今天便要替天行道,送你们下阴曹地府,如果阎王问起,你们自可告诉阎王,是谁送你们上的路!”
“冤枉啊!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一听此话,被俘官吏顿时高呼冤枉,磕头求饶,吓得眼泪鼻涕齐流。
“是不是冤枉,你们心里有数,在这儿哭喊、磕头都没用,今天我们山东义军就是要替天行道,杀狗官,不纳粮!”罗聪继续恐吓。
“好汉饶命!我在益都为官多年,可没做坏事,绕我一命,我一定能帮好汉做些好事!请好汉高抬贵手,绕我一家老小性命!日后必有厚报!”完颜呼贺再叩首。
“留你性命有什么用,多一张嘴浪费粮食?我们山东义军可没那么多粮给你们吃,还是替天行道,杀了了事。”罗聪似乎不为所动。
“好汉饶命!只要能绕我一命,我可以送你们上万担粮食!”提起粮食,恐慌中的完颜呼贺忽然灵机一动,乱军之所以成为乱军,就是因为他们缺吃少穿,饿了饭,这才揭竿而起,说是替天行道,不过就是为了吃饭而已,如果以粮食交换,也许就能活一命。
“益都城里的粮食都是我们山东义军的,何须你来送?我不想跟你废话了,到此为止吧!来人,把他们拖到府门外斩首!”罗聪不屑。
“慢!不妨听听他要说什么。”久不言语的沈缙忽然开口喝止。
“大哥,跟这帮狗官还有什么好说的,让他们死个明白也就是了。”罗聪不耐烦道。
“三弟,你急什么,益都城都拿下了,多听他们说两句,又不会掉块肉。要是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再杀也不迟,不就晚个一时半刻,又有什么关系。”沈缙训道。
“好好好,你是大哥你说了算。”罗聪不耐烦的往椅背上靠去。
“三弟,你怎么跟大哥说话!注意你的态度。”未曾言语的姚昶忽然开口提醒。
“大哥,我错了!”罗聪闻言,极不情愿的起身赔礼。
“没事,有不同意见就说出来,不藏在心里最好。”沈缙不咸不淡的回道。
跪在地上的完颜呼贺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不由得心思颤动。
“狗官,该你说了,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没有一万担粮食,老子马上亲手杀了你!”罗聪狠声威胁道。
“好好好,好汉莫急,听我慢慢说。”完颜呼贺抬起头来,看看罗聪,又看看姚昶,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一脸平和的沈缙身上。
“别他娘的磨蹭,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罗聪一脸不爽的呵斥。
“好,我这就说。各位好汉,你们可知道整个山东东路,除了益都府,如今哪里粮食最多?”完颜呼贺问道。
“让你说还给你脸了?”罗聪暴怒。
完颜呼贺一见对方发怒,生怕他冲动之下直接就砍了自己,于是赶紧说道:“整个山东东路粮食最多的地方自然是益都府,原本存粮超过三万担,只是不久之前才送了两万担去济南,如今城内存粮不足一万担。而山东东路除了益都府外,粮食最多的州府就是临沂。自去年八月开始,临沂多次遭受宋军侵扰,为抵御宋军入侵山东,朝廷在临沂部署了三万精锐大军,而那里的粮草也储备充足,三万人马吃三四个月,还不成问题。如果诸位好汉绕我一家老小性命,送我们出城,我可以让临沂守军送一万担粮食给诸位好汉!”
“狗官,你想耍我们不成?临沂粮食再多,那也是守军的军粮,他凭什么送给我们?”罗聪怒道,起身就要上手,却被姚昶咳嗽一声拦住。
“好汉有所不知,临沂统兵官是我侄子,他最听我话了,只要我派人送封信过去,我保证他会送一万担粮食出城!”完颜呼贺赶紧解释。
“你被我们俘虏了,他还会拿粮食来救你?他那三万人不吃饭了?”罗聪显然不信。
“好汉不知,我这个侄子从小就没了爹,是我一手把他养大,他绝对不会见死不救!请诸位好汉一定要相信我,一个月内,肯定能把粮食送到诸位好汉手里!”完颜呼贺立马进一步解释,力求让众人相信,临沂一定会拿出粮食救他性命。
“大哥,你怎么看?”姚昶听完,转头问道。
“不妨给他个机会。”沈缙淡淡的回道。
“好,你也是做大官的人,我就暂时相信你一次,要是发现你捣鬼,老子马上杀了你!”罗聪盯着对方,恶狠狠的警告。
“好汉放心,只要饶我一家老小性命,粮食一个月内肯定能送到!”完颜呼贺赶紧保证。
“来人!先把这狗官和他的亲眷都关进牢里看好!”
罗聪一声令下,进来四名义军,将完颜呼贺驾了出去。
“大人,你也救我们一命吧!大人!大人。。。。。。。”留守府一众属官见完颜呼贺留得一命,当即呼喊跪求,把他当成救命稻草。
然而完颜呼贺堪堪保得一命,哪里顾得上他们,对于属官的求救之语,根本不敢有任何回应,他装作没有听到,跟着几名义军迅速离开大厅。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啊!饶命。。。。。。”
一众属官见完颜呼贺丝毫不理会他们,顿时转头向罗聪、姚昶、沈缙等人磕头求饶,脑袋撞的咚咚响。
“你们也能像那狗官一样弄来粮草?”罗聪忽然笑道。
“这。。。。。。”一众属官顿时无语。
“好汉饶命,我也能弄来粮食!”忽有一官叩首,高声喊道。
“你能弄来?你到哪儿弄?不会也是临沂吧?”罗聪笑问。
“不不不,不是临沂,就在益都城!”那属官未敢抬头,赶紧答复。
“说说,你怎么弄来粮食,能弄来多少?”罗聪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
“我知道益都城里哪些大户富户家里有粮,他们有多少我也大致能猜到,据我估算,他们的存粮也不下万担,除了放在城里的,他们还有不少粮食存放在城南的云门山里。只要好汉能饶我全家一命,我愿意带好汉们挨家挨户把他们的粮食搜出来,保证不会漏掉一担粮食!”那属官一五一十,不敢保留,赶紧答复。
“抢富户大户?你们粮仓里的粮食都是这么抢来的吗?”罗聪没发话,沈缙却是脸色一沉。
那属官察言观色,一见情况似乎不太对,赶紧否认:“不不不,粮仓里的粮食是收税收来的,不是抢的。”
“不是抢的?睁眼说瞎话!不是抢的,我们能好好的地不种,跑到益都城里来?”罗聪脸色一寒,杀气顿生。
“好汉,这可不关我的事啊,税不是我要收的,是朝廷连番催促,一天能接到好几道催粮的命令,收不到税轻则罢官,重则杀头,我们也是没办法啊!”那属官慌忙解释。
“那也就是说你只顾应承完颜亮那个暴君昏君,不顾百姓死活了?”罗聪阴阴的说道。
“好汉饶命!早知如此,我就是辞官也不会干这种事!”那属官赶紧求饶。
“各地义军因你横征暴敛而起,你就该承担责任!乡绅富户的粮食也不用你带我们去收。来人,把他拖出去!”
“好汉饶命!饶命啊!”那属官哭喊求饶。
“慢。既然山东义军因他而起,可以先把他留下,到时候各路义军来了,公审之后,也能给大家一个交代。”沈缙忽然开口道。
“我赞同,山东义军蜂起,如果就这么悄悄把人杀了,确实不妥。”姚昶附和。
………………………………
第650章 给条活路
“行,既然大哥、二哥开口,那就先留他一命。来人,先把他跟他的亲眷都先关起来,好生看管。”罗聪无奈,只能将杀机按下。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啊!”那属官喊叫着,被几名义军拖出了大厅。
而后,罗聪冷冷扫了一眼身下的数十名属官,那些属官感觉到杀气,当即求饶不止。
“你们这些人,生的是汉人面孔,却跟北方蛮夷沆瀣一气,残害汉人百姓,不杀你们不足以平民愤!”罗聪杀机又起。
“好汉饶命啊!好汉留我们一条小命,小的一定将功折罪!饶命啊!”
“好汉饶命!别杀小的,小的对你们来说肯定也有用!”
“好汉,我们也有用!我们也有用啊!”
。。。。。。。。
一众属官好像突然抓到什么救命稻草一般,纷纷声言自己有用,留下他们对义军有好处,似乎这样就能保住一条命。
“你们有用?都说说有什么用?是巧取豪夺?还是逼良为娼?”罗聪怒道。
一众属官顿时不敢再言语。
“你们扪心自问,当官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到底该不该死?”罗聪脸色阴沉。
扫视众人一眼,个个低头不语,也不敢再求饶。
“既然都不说话,那就是认罪了。来人,把他们拖出府门外,全杀了!”罗聪大手一挥。
“慢。三弟不用这么着急杀人,杀了也没太多好处。”姚昶忽然劝阻。
“怎么?意思是今天我一个人都杀不了了?”罗聪看起来似乎不是很高兴。
“三弟不要这么暴力,杀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沈缙也再次开口。
伏地的一众属官原本心如死灰,一听另外两位头领的话,顿时觉得又有了一线生机。
罗聪撇了撇嘴,挥了挥手,将走进大厅准备押人出去处斩的义军制止住,而后便闭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