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妾-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真可以,没想到三皇子竟有这样的学问见识,臣等自愧不如。”

    “确实是对岭南军士的病能够对症下药的,三皇子果然天资聪颖过人。”

    “有了这个方子,想来岭南的军情不日就可以缓解了,这都是拜三皇子所赐。”

    ……

    “等等!”皇上打断了这几人的一片恭维奉承,转头盯着景舜问道,“景舜,医理方面的书,你都读过哪些?”

    景舜一下被问住了,之前母妃只跟他说,在父皇面前,只需要他配合着点头就好了,也没时间没机会准备好回答太多关于医理的问题。

    “额……儿臣,儿臣,粗粗读过《黄帝内经》,还有,还有,《伤寒杂病论》,都只是浅浅的看过……”

    谢敏见儿子说话有些捉襟见肘,连忙上来补充道,

    “臣妾听说,景舜本来读书主要都还是照太傅的意思,以四书为主,辅以五经,极少看杂书的。只是近日来听说陛下为岭南病疫的事情烦心,这才秉烛达旦的用心看了看医学方面的典籍,当然了,他一个小孩子,再怎么看,也只是粗通,不过也算他心诚则灵,听几位太医说,这方子,虽然不深奥,但难得在一个巧字上头。”

    一边说着,谢敏一边冲着几位太医使了个眼色,其中伍太医反应的最快,走上前来说道,

    “娘娘说的极是。臣细细的看这个方子,确实并不见得是什么高明的医学大家研制出来的,其实这方子的底子,基本上与孙思邈所著《千金药方》里面的方子相差不多,可是巧就巧在多填了两味药材,使这个方子能有了原来达不到的奇效。虽然说来简单,但是臣等行医多年,脑子想事情啊,都有定式了,因此才没能像三皇子一样,想法活络得很。”

    皇上听到这里,微合着眼睛看了看景舜,只见景舜两眼紧盯着地面,脸上看不到一点儿轻松愉快的神色,倒好像是紧张的能滴下汗来似的。

    “景舜。”皇上问道,“你刚才说你读过的书里面,有《千金药方》么?”

    “额,儿臣,儿臣……”

    “你读过《千金药方》么?”

    景舜抬眼看了看皇上,眼见皇上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他心里也越来越紧张。

    刚才说出的《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虽然景舜也都没有真正读过,不过都是闲来随手翻过的,而这《千金药方》,却是连见,都没见过。

    “这孩子呀,估计是这几天熬夜熬的,都糊涂了。”谢敏走过来,心疼的拍了拍景舜的肩头,“前两天,你不是还拿着那本《千金药方》么,怎么你父皇一问,你就都不记得了?”

    皇上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已经起了六七分的疑心。

    不过当着几位太医的面,他并不愿说太多。

    “几位太医,既然这方子你们说一定有效,那朕就相信你们的判断。快快拿了出去,让人配上好的药材,带到岭南前线去吧。”

    等到几位太医喏喏答应着走出宫去,皇上突然故意变了颜色,厉声对景舜说道,“景舜,朕再问你一次,这药方,可果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陛下,您这是……”谢敏刚想要替景舜说话,便又被挡了回去。

    “没有问你!景舜,你自己说。”

    景舜见父皇颜色大变,只以为被看出了所有的端倪,心里再也承受不住这份紧张了,再加上本来就不愿意将别人的功劳算在自己的头上,于是双膝一软,就跪倒在地,

    “父皇,景舜错了,景舜说了谎话,请父皇责罚。”

    这一句话说出,一旁的谢敏,和站着半天都没说话的大太监梅英德,心里都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们都知道,皇上的严厉,是装出来,只是想看看景舜有没有可能说谎,可是景舜这么容易就自己招认了,接下来的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皇上听到这句话,非但没有发怒,反倒比刚才变得和蔼了一些。

    心里是有些失望和生气,不过转念想想,景舜既然会这么快就向自己认错,那也就说明,这个冒领功劳的主意,不是他出的。

    那是谁呢?还用问么,肯定是他神通广大的母妃谢敏呀。

    “景舜,父皇再问你,如果这方子不是你自己想出来,那又是怎么得来的?你为什么要冒充?”

    景舜额头上开始渗出了密密的汗珠,若是让他认错,他倒是不怕,可是让他再父皇面前说出母妃来,他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情愿。

    “这……”

    “你可想好了,可不许再说谎话了。”皇上话虽然是对着景舜说的,眼睛却不停的瞟向谢敏。

    谢敏见状,知道只有自己出面,才能救一救景舜了。再说,毕竟这主意也是自己出的,现在反倒是要害到了自己的儿子,那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她也跪在了景舜的旁边,磕头说道,“陛下明鉴,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是臣妾以孝顺父母为名,逼迫景舜这样做的,还求皇上不要怪他,有什么责罚,都对臣妾吧。”

    皇上看着自己最心疼最喜爱的一对母子跪在面前,不禁是又生气又心疼。

    生气他们为了争名夺利,居然连自己都敢骗,让一个没怎么读过医术的小孩子,来冒充是千金奇方的发明者,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小瞧了自己这个做皇上的脑子。

    心疼他们明明已经享受着一朝天子的宠爱,却还这么没有安全感,也许是天天都担惊受怕,害怕储位旁落,这才想出了这下下策的点子。

    可是想到这里,不由得还是对谢敏这个做母亲的火冒三丈。

    为了争储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使出一些下三滥的招数了,屡教不改,却是个什么意思!这件事,就算是景舜没有大错,谢敏也是难逃其咎。

    再说,看景舜好好的一个孩子,若是让谢敏这样教下去,还不知道日后会长成什么样呢,到时候,就算是让他坐上了皇上的位子,只怕也难成为一代明君。

    要不,这一次,就好好的惩戒她一下吧。

    “梅英德。”皇上唤了一声,正想要传旨意贬谢敏为妃,突然转念又一想,若是这样,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贵妃和皇子行为不堪?

    这样的消息传了出去,别说是他们母子二人,就是皇上自己,脸上也不好看呀。

    罢了,皇上换了个主意,说道,“皇子景舜,在太医院几位太医的帮助下,一同写出了治疗岭南大军病症的奇方。功劳卓著,特赏太医院伍太医,孙太医,王太医,每人黄金千两。至于景舜,救国救民,这是他作为皇子的责任,不赏也罢了。”

    皇上心内长叹,谁叫朕只有景舜这一个拿得出手的儿子呢,只得如此了。

    宫里的消息迅速传到了京城内外。

    本来,发现药方不见的时候,黛瑾并没有立刻想到弥含,当时三人一起饮醉,黛瑾只怪自己也许不知是什么时候丢掉了药方,正后悔不及。

    可是听说,居然是景舜献上了药方,黛瑾心中顿时起疑,怎么会这么巧?

    略略一思索,是了,怨不得那日弥含去而复来呢,如果不出意外,那就是她吧?

    黛瑾想到这里,便要起身去哥哥的府邸。

    她不知道弥含对代璋其实还是一片深情,只以为这彻头彻尾就是个谢家的设局,而且,比采芝采萍更可怕,这个局,就直接设在了哥哥的枕边。

    这样的事情,还是要立刻告知哥哥的才好。

    正要出门,下人来报,“绾绾姑娘来了。”
………………………………

九十三 重见绾绾

    “是绾绾姐姐来了!?”黛瑾听到这句话,真是又惊又喜。

    自从认识清楚了谢家人的原本面目,和谢敏的真实目的之后,除了心痛和震惊,黛瑾就一直怀揣有对绾绾的深深歉意。

    当初,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天真,把真正对自己有情有义有恩的绾绾拒之于千里之外,还说了好些让她伤心的话,如今回想起来,竟然是为了维护谢敏。

    黛瑾一直深觉不安,给绾绾去了好几封书信,有道歉,也有邀请,然而,都没有听到回音。

    也许,她真的不想再与我有任何瓜葛了吧,黛瑾这么想着,虽然感到了无比的遗憾,可是也实在无能为力。

    凤鸣阁里的绾绾,虽然不再年轻,却依然风华绝代,别说是她一个王府侧室,就是皇上贵妃,也不见得能让她这位当红倌人俯首帖耳。

    黛瑾只是懊悔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热心而重情的贵人相助,却一个不小心,就失去了。

    绾绾的不回答,一方面是来自于对黛瑾的失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黛瑾的那几句话,不再愿意与皇家贵胄们有更多的来往。

    她也细细想过了,本来就不是一路人,故意要往一处走,别人不仅会说她一个青楼女子不知轻重趋炎附势,也会说王府中人结交不善鱼龙混杂。

    然而,虽然几年间都没有见面,也没有怎么说得上话,凤鸣阁里每每传说一些关于顺王府、世子、王爷等等的消息,绾绾也都会多留一份心。

    而当碰到京中的官员来做客时,绾绾也会时不时旁敲侧击的打听一声儿关于黛瑾代璋和景承的消息。

    这么一来,虽然人在青楼,可是皇宫中王府中的那些事儿,她却几乎一点儿不落的都知道。

    她知道景承终究还是不出意外的卷进了夺嫡之争,她知道害了黛瑾至深的顺王爷有一天夜里莫名的就死了,她知道代璋娶了谢敏的侄女儿为妻,她也知道,最近宫里沸沸扬扬的穿的最热闹的一件事儿,就是有人说,贵妃的侄女儿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张奇方,结果被说成了是三皇子景舜的杰作。

    冰雪聪明而又世事洞明如绾绾一般,动一动脑子便猜到了大概发生了什么。

    之前三番五次的事情,再加上人们的风言风语,绾绾已经几乎想到了,代璋和黛瑾,或许是已经参与到了景承跟皇子景舜夺嫡的这件事中。

    绾绾心中常常不安,甚至有时深夜会被噩梦惊醒,她总觉得,这样一条艰难险阻的道路,也许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听到关于这三人不幸的消息。

    如今又听说连代璋的枕边人都牵扯了进去,她更加坐不住了。

    以绾绾对黛瑾的印象,总还是觉得她是一个聪颖过人却难免天真的小妹妹,虽然现在已经口口声声被人称为“太夫人”了,可是不论是她真正的年纪,还是心机的经验,都并没有足够。

    绾绾想了整整一夜,还是决定,在这样一天比一天危险的时候,趁着还来得及,要再一次见见黛瑾。

    如果,她还是像上一次见面时那样,对于自己青楼女子的身份那样鄙夷,那就算是山高路远,不必再见。

    可如果不是那样,如果她和景承还需要自己的帮助,那绾绾依然心甘情愿。

    黛瑾迎出门来的时候,眼眶已经泛红。

    见面的那一刻,绾绾心中就明了,如同黛瑾写来的那些信中所说一样,虽然她过去确实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可是,她从来都并不想失去绾绾这个异姓姐妹。

    一阵寒暄,自然难免,可是这寒暄之中,除了礼节之外,更多是两人对今天还能见到面而深感庆幸。

    毕竟争储的这条路,与贵妃和皇子为敌,向前看不到终点,只能看到一道道坎坷,而每一道坎坷,都有可能让人身败名裂,粉身碎骨。

    绾绾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给黛瑾提一个关于弥含的建议。

    绾绾知道,代璋在黛瑾的心目中十分重要,因此她一定无法容忍哥哥身边有谢家的耳目存在。

    可是绾绾也同时提醒黛瑾,弥含的存在,也许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毕竟她是女儿身,如果有可能,她可以成为景承夺嫡路上最重要的帮助。

    黛瑾起初不敢相信,弥含姓谢,那宫中也好,谢府也罢,都是她的骨肉亲人,更不要说她本身就与景舜相交甚厚,让她倒戈?那难度堪比登天呀。

    “那你当初,为何不肯离开顺王爷?”

    绾绾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黛瑾点点头,自己当初,因为做了王爷的人,怀了王爷的孩子,便是眼前有再多的诱惑,也是离不开王爷的了。

    身为女子,还有什么比夫家,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呢?

    如果弥含也同样把代璋看的大过天,那也许,也许会有一点机会。

    绾绾又补充道,“如果她肯帮,景承便有六分胜算。如果她不肯,就算楚将军休了她,景承也再无胜算。”

    此话不错,没有想到,多年的祈愿,如此重要的事情,成败关键,竟然会落到仇人的女儿身上。

    不,从现在开始,黛瑾提醒自己,不要再把弥含当做仇人的女儿看待,要视她为哥哥的妻子,自己的嫂子。

    黛瑾听从了绾绾的建议,起身便前往哥哥的府邸。

    没想到,刚踏进府门,便听到内院中一阵吵闹。

    只听哥哥的声音说道,“我早就知道,只是不愿相信,既然如此,留你在身边,也是个祸患,你若是不愿走,那便是只有一条出路!”

    紧接着,黛瑾又听到“仓啷啷”宝剑出鞘的声音,里面婆子丫鬟一阵哭喊。

    不好!该不会哥哥气昏了头,要做什么出格的事吧!

    黛瑾连忙三步并作两步的冲进院中,果然不错,院子里当中跪着的正是弥含,只见她衣衫凌乱,发髻歪斜,脸上泪痕满满,还在不断的抽泣着,只是不说话。

    而站在一旁的代璋,则是两眼泛红,额上青筋暴起,手中的宝剑,直指着弥含。

    旁边的丫鬟婆子们,虽然害怕出事,可是也不敢劝说什么,只是乱哭乱喊。

    黛瑾真不敢想象,如果此刻自己没有过来,这府里面不知要闹腾出多大的事来。

    她走上前去,抢下哥哥手中的剑,代璋也没有反对,内心深处,他当然不愿意自己亲手伤害到弥含,只是气冲脑门,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才好了。

    代璋的气,自然是来自于得知了弥含的所做所为。

    当发现后宫之中偏偏是景舜呈上了那份黛瑾遗失的药方时,代璋便对弥含充满了怀疑。只是这么些日子以来,两个人夫唱妇随,举案齐眉,虽然心中隔了一层不可言讲的过去,可是只是就夫妻之情而言,反倒是比寻常人家更加恩爱一些。

    也正因为此,代璋没有立刻怀疑到弥含身上,只是旁敲侧击的问了一问。

    可是弥含早已经因为背叛夫君而充满愧疚,被代璋稍稍一问,就一个字不落的承认了。

    代璋这时,一方面被激起了关于过去,关于楚谢两家多年来的各种恩恩怨怨,另一方面,更愤怒于自己几乎要全心全意经营的夫妻之情,突然之间全部化为泡影。

    他强忍怒火,对弥含提出了休妻,可是弥含又死活不依。

    情急之下,代璋便出了最下策,他想先杀死弥含,再自杀相陪。这样一来,虽然自己不能亲眼等到楚家雪耻的那一天,但至少不会因为枕边人,而耽搁了黛瑾和景承的大计。

    黛瑾知道哥哥的心情,也庆幸自己来的及时,若不然,绾绾的妙计,就没有机会实现了。

    “你们都下去吧,将军和夫人不过是拌嘴,你们不说劝解,反倒在这里哭喊些什么。都下去吧。”

    黛瑾遣散了众人,又转头扶起了弥含。

    弥含却只是不肯起来,跪在地上看着代璋。

    代璋转头并不理会弥含的目光,只是对着黛瑾说,“你拦我作甚,我一剑刺死了她,大不了赔条命给谢家人就是了,也省的她留在这里继续拖累你和淳王爷。”

    黛瑾给代璋倒了一杯茶,并不多说话,只是将气得浑身发抖的代璋扶到椅子上坐下。自己又转身出来,跪坐到了弥含的身边。

    “嫂子,我还可以叫你嫂子么?”

    弥含并不搭话。

    “你这样做,我也恨你,可是,我不怪你。”

    弥含仍旧是不做声色,只是看着屋里的代璋。

    “木已成舟,我只想问你,你之后是怎样的打算?如果你不打算鱼死网破,那按照哥哥的性子,原谅你,并不是一件难事儿。”

    这话似乎说道弥含的心坎中似的,她的眼睛亮了一下,可是紧接着还是慢慢暗了下去。

    “罢了,弥含姑娘,不管你今后还是不是我的嫂子,有些话都不妨真心对你讲。你我都是女子,夫君大过天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且不说你们夫妻二人有情有义,就是我,对顺王爷,又如何呢?你真的打算一辈子都做谢家的人,跟你的夫君,你的子女为敌么?”

    弥含听到“子女”二字,似乎有些动容,然而她想了想,仍旧没有说话。

    “楚谢两家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孰是孰非,你也是知道的。上次你告诉了你姑母,我不怪你,这次你又帮了你姑母,我也不怪你,你是他们的女儿,侄女儿,你有你该还的情。可是,你前半生的命是谢家的,后半生,是楚家的,哥哥与你的夫妻情意,你打算一直背叛下去么?”

    “我以后不再做了就是。谢家怎样,楚家怎样,我都不管了就是。”弥含终于开口说话,那声音听来,似乎在向黛瑾求助一般。

    “你的命,不由得你不管。难道你要看着你夫君走进陷阱也不管么?难道你要看着你以后的儿女被灭门也不管么?如果楚家赢了,只是为了洗雪冤名,可是如果谢家再一次赢了,哥哥的命,你的命,你孩子的命,你觉得,你姑母会放过么?”

    弥含泪眼婆娑,她不想两者选一,她更不想背叛任何人。

    “现在,哥哥对你情意尚存,这是你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了。”黛瑾此刻心中也十分紧张,如果弥含有别的主意,她也不知该要怎样是好。
………………………………

九十四 重重为难

    弥含的内心,自然是胶着的。

    若是要她答应代璋和黛瑾,从此以后再也不替姑母和父亲打探楚家的信息,那她一定会一口应承下来。

    可是若是说现在要她反过来,替着夫君一家去谋划着怎么对付自己的娘家,那实在是难以答应。

    只是黛瑾说的确实也是不无道理,自己既然已经莫名其妙的被卷进了这场纷争之中,那么就没有两全的结果。

    其实弥含也知道,早晚有一天,她不是看到谢家把楚家再次弄到家毁人亡,就是会看到楚家对谢家绝地反击。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她都要选择一边。

    屋内的代璋此刻也走了出来,经过了开始的震怒,现下他已经略微平静一了下自己的心情。

    夫妻的多日相处,代璋也看出弥含并不是谢家其他人那样的奸诈狡猾,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这个楚家,她都不像是不怀好意。

    只能怪她生错了人家吧,代璋长叹一声,如果她是任何其他人家的女儿,那两人该是多么珠联璧合的一对神仙眷侣呀。

    “弥含,我也不愿逼你,你若不想成为楚家人,瑾妹妹,你也不要逼她了。让她还是回到谢家去就是了。”

    黛瑾听到代璋这话,不禁着急,心说,璋哥哥可是对这女子动了真心了,不忍心逼迫与她吧?可是,你怎么忘了,她若是真的回到谢家去,你我大计怎成?

    弥含听到这话,却是又放声大哭起来,眼泪好像泉涌一般,代璋要休她,这是在眼下所有艰难的选择的中,她最接受不了的一条。

    黛瑾又劝慰道,“快莫要哭了,你若哭坏了身子回去,谢家人可更要恨我们三分呢,你若是死了心不走,那永远是楚家的人,伤了身子,哥哥更要心疼了不是,以后还怎么好好地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呢。”

    本来还是涕泪横流的弥含,听到黛瑾这后半句话,突然止住了哭声。

    她红红着眼睛看着代璋,过了好久,口中只吐出了一句话,“日后,夫君让我做什么,我做什么便是。”

    代璋见弥含如此,心里也有三分不忍,自己一直那样看重家族门楣,如今却逼着自己的正室妻子背叛家族,也实在是对她不起。

    黛瑾见状,知道两个人心里都不好受,可是不管怎样,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连忙扶起了弥含,又叫来了几个小丫头,“嫂子莫要伤心了,不会有事的,先快回屋子歇歇。你们几个,好好伺候着,切不可让夫人再难受了。”

    弥含心里蒙蒙的,由几个下人搀着,回了内院。

    “哎,得亏是你来了,不然,我也没想着可以劝回她的心来,只一股脑的想着休了她了事。”代璋走回待客厅,自己又斟了一杯茶。

    黛瑾坐在代璋的对面,“璋哥哥,这个主意倒不是我的,我也是有高人提点呢。”

    “哦?倒是何人?淳王爷?”

    黛瑾笑笑,“淳王爷倒是没有这个心思了。是以前跟哥哥提过了,凤鸣阁里当红的倌人,绾绾姑娘。”

    代璋大吃一惊,“倒是绾绾姑娘!?我只以为你们生分了,没成想,她倒能有这个主意。”

    黛瑾点点头,“绾绾姐姐见多识广,在人情世故上,别说是我,只怕就是哥哥,也比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